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刘超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此期间,“可视化”研究发展的境脉大致遵循着

“科学计算可视化(Scientific Visu -alization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tion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sualization

)→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 )→……”的轨迹,而巧合的是,此似与学者对“知识体系”的层次划分,即:“数

据→信息→知识→智慧”[6]不谋而合,由此,或能让

我们对“知识可视化”的未来发展之路———“智慧可视化”产生无限憧憬。

二、知识可视化的实质及比较

M.J.埃普拉、R.A.伯卡德在其工作文档中给“知识可视化”下了首个定义,即:“一般来说,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手段与目的,即“知识可视化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视觉表征的方式,以提高人们之间的知识创造和传递;知识可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增进个体间的知识密集型交流,例如将新的见解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体系中去”。[7]

为更好地区分知识可视化相较于以往“可视化”研究的不同,国内学者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等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一文中为我们从可视化对象、可视化目的、可视化方式和交互类型四个方面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表1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的比较[8]

三、知识可视化的表征及分类

关于知识可视化表征方法的分类,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这里姑且罗列三种颇为典型性的分类法:

(一)M.J.埃普拉、R.A.伯卡德分类法

M.J.埃普拉、R.A.伯卡德将知识可视化表征分为

如下六种类型:

[8]1.启发式草图(Heuristic Sketches ):这是一种可

以使知识显性化以辅助小组反思和交流思维进程并产生新见解的图画。如图1所示为利用启发式草图描述了一种物理现象。

图1启发式草图示例

2.概念图表(Conceptual Diagrams ):借助标准化图形(诸如箭头、圆、锥或矩阵等)对抽象观点进行纲要性描述,构造信息和阐明关系。常见概念图表如图2所示:

图2常见概念图表

3.视觉隐喻(Vistual Metaphors ):一种把理解的元素从已掌握的主体迁移到新领域来提供从理解的某些熟悉的事情到某些新的事物的知识可视化方法。

4.知识动画(Knowledge Animations ):计算机支持的动态的和交互式的可视化,它允许用户通过控制、交互和熟练操纵不同类型的信息来促进知识的生成和传递。

5.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s ):知识地图是遵循制图规则反映知识关系的形象化格式。

6.科学图表(Scientific Diagrams ):包括知识领域可视化和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化界面。

(二)R.A.伯卡德、迈克尔迈耶(Michael Meier )分类法

R.A.伯卡德、迈克尔迈耶吸收“建筑师传递和创造知识的方法”的灵感,于2005年在《向建筑师学习: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之间的差异》《Learning from Architects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9]一文中总结出7类可视化方式:素描(Sketch)、图表(Dia-gram)、地图(Map)、图像(Images)、实物(Objects)、交互式可视化(Interaetive Visualizations)、视觉/故事(Visions/Stories)。其中地图又可细分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和概念图(Concept Map)。

(三)D.H.乔纳森(Jonassen)分类法

D.H.乔纳森在论文《什么是认知工具?》(What are cognitive tools?)[10]概括出认知工具的5种常用可视化方法: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s)、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

从中可以看出,以上分类法都重点关注知识的“视觉图解表征”,各分类法中存在明显交集,但实践过程中,我们却也并不必完全拘泥于此,事实上凡能促进知识“创造”与“传递”的视觉表征手段皆可成为知识可视化表征的研究对象。D.H.乔纳森则在《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

—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11]一书中则为我们整理出更多的表征手段,值得深入学习。

四、知识可视化的框架及模型

关于如何利用知识可视化更有效地创造与传递知识,M.J.埃普拉、R.A.伯卡德在其工作文档中为我们搭建好如图3所示的“知识可视化框架”。

图3知识可视化框架[5]

该框架涵盖了知识可视化实践过程中需认真思考的三个“关键性问题”,即:可视化什么类型的知识(What)?为什么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可视化(Why)?如何进行可视化(How)?当然,该框架图表中关于知识类型、可视化目的以及可视化形式的列举只是一个示意,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具体应用时仍需研究者根据自身需求灵活确定(M.J.埃普拉&R.A.

伯卡德,2004)。以“知识类型”为例,除了图3所提及的拉塞尔阿克夫(Russell Ackoff)知识分类法外,某些场合下,布罗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2001修订版)中的知识分类法,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元认知知识”亦是不错的选择。

2005年,R.A.伯卡德在论文《可视化策略》(Strategy Visualization)中对上述研究框架进行修订与完善,如图4所示:

图4知识可视化框架(修订版)[12]

同样,该框架亦需实践者对四个“关键性问题”作认真思考,即:可视化目的为何?知识类型为何?知识接受者为何?可视化效果为何?与此同时,R.A.伯卡德在论文《构建知识可视化框架与模型: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之间的协同作用》(Towards a Framework and a Model for Knowledge Visualization:Synergies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还为我们构建出“知识可视化(实施)模型”,如图5所示:

图5知识可视化模型

该模型描述了知识“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知识传递的互动迭代过程:该过程起始于“推送”知识的“发送者”,他关于某方面知识的心智模式外化为各种显性、辅助性的视觉表征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子过程:第一,发送者首先需获得接受者的注意;第二,发送者需要描述知识背景,提供一个知识概览,并展示具体的行动选项;第三,发送者通过与接受者进行以上一系列“生成性”会话最终指向“预设性”

知识细节,进而让接受者借助这些视觉表征,并结合自身的心智模式重构类似知识。在此过程中,由于双方不同的假设、信念、背景,推论和误解等的发生,常常导致知识重构失败。因此,发送者还需根据接受者“回送”的反馈信息对可视化进行反复改进直至知识“传递”成功。[13]

五、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及评价

通过对国外历年(2004~2011)关于“知识可视化”的相关文献数量分析,得出如图6所示的统计分析图。

图6知识可视化历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汇总图(2004~2011)

从中不难看出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研究热度总体趋于高位平稳。而在这些文献中,所涉及的研究应用领域也较为广泛,譬如:计算机科学、生物医药工程、商业资讯、知识管理、专家系统等诸多领域。尤以计算机科学为例,其研究的文献数量之最,也充分体现出“计算机科学”在推动“知识可视化”研究进程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

另通过对包含草图、图表、概念图等在内的各类“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14]”相关文献数量分析,得出如图7所示的统计分析图。

图7各类图形组织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汇总图(2004~2011)

从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老牌的草图、图表目前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思维导图等新兴表征也得到一定的关注。

除上述提及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类”平台供交流学习外,虚拟社区网络中也存在不少供“知识可视化”爱好者理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的“平民类”平台,譬如:http://www.knowledge-visualization. org、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0257615.html,/、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0257615.html,/organizers等,相关网站截图如图8所示:

图8知识可视化研究网站截图

当然,在实践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还注重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手段“对知识可视化表征进行效果的分析和评估,从而为进入下一个迭代做准备[15]”。譬如:R.A.伯卡德等在《知识可视化:一个项目管图和甘特图表之间的比较研究》(Knowledge visualiz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roject tube maps and gantt charts)[16]一文中则通过创设一些比较案例评价各表征的具体应用绩效,得出“项目管图比甘特图表更有效”的阶段性结论,凸显国外学者的严谨学风。

六、知识可视化的问题及展望

总体来看,教学活动中引入设计良好的知识可视化,所发挥出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社会、情感和认知三大优势。在社会层面,它有助于协调知识生产者间的传播;在情感层面,它能够使受者主动地解释和探究图形的意义和兴趣,有助于提高知识创新和迁移的意识和兴趣;在认知层面,它可以促进记忆并培养新知识的应用,可视化的过程引导概念和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评价,能呈现先前知识的联系,引导顿悟”[17]。

始终致力于知识可视化研究的Remo A. Burkhard为我们概括出国外研究在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可视化研究对接受者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其次,可视化研究没能和知识管理的研究整合;第三,可视化研究需要一个一般的框架来协调知识可视化领域中不同的独立的研究领域[18],值得国内研究者的注意。

此外,为更好、更优地发挥知识可视化的作用,教师在具体教与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

长三角信息平台

上海市闵行区专题研讨“国际理解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2012年7月下旬,上海市闵行区专题研讨市重点课题———“多元·共生·融合”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校校长分别介绍了课题实施一年来的实践经验。经过互动研讨,各校进一步明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对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设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闵行区教育局王浩局长在研讨会上发言中指出:本课题研究与区域国际化推进的关系紧密,说明了此项研究对于提升本区教育核心竞争能力的重大意义。他要求闵行区教育系统的所有学校要坚持“多元·共生·融合”的思想,从坚守教育的精神,立足引领社会法杖的高度和“目标与问题”两个角度,升华课题研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孙城)

点:(1)知识可视化并非适用所有知识,在具体应用中我们要力避

“让那些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和不求实效的知识可视化成为教与学的包袱”;(2)知识可视化应用绩效归因应多元化。在评估知识可视化表征应用绩效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活动主体、活动客体、活动动机、活动中介等;(3)知识可视化辅助教与学实践须持之以恒,需要经历“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的多次迭代过程。

笔者坚信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创新与实践研究的落实、反思,知识可视化必将走向成熟,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从而实现教与学效果的最大化、

最优化。参考文献:

[1]琳达·达林-哈蒙德等著.冯锐等译.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约翰

·D ·布兰斯特著.程克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5]M.J.Eppler &R.A.Burkar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ICA Working Paper #2/2004[R].University of Lugano ,Lugano ,

2004.[6]彼得·F ·德鲁克等著.杨开峰等译.知识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7]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8]zhong Da ,Zhang Jianping.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 Ap -proach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Restructuring in Edueation[C].Inter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Tee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FITA ),IEEE Computer Soeiety ,ChengDu ,China.2009,3(5):716

[9]R.A.Burkard.Learning from Archit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Proc.Eig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V04),London ,July ,(2004b ).

[10]D.H.Jonassen ,(1991).What are cognitive tools?In P.A.Kommers ,D.H.Jonassen ,&J.T.Mayes (Eds.),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NATO ASI Series F ,Computer and Systems Sciences ,Vol.81(pp.1-6),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11]D.H.乔纳森著.顾小清译.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12]R.A.Burkard.Strategy visualization :A new research focus in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a case study.In Proceedings of I -KNOW'05,Graz ,Austria ,2005.

[13]R. A.Burkhard.Towards a Framework and a Model for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Synergies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Knowl -edge Visualization;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earching for Synergies.Tergan ,S.-O.and Keller ,T.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Heidelberg /New York (2005):[to appear].

[14]邱婷,

钟志贤.论图形组织器[J].远程教育杂志,2009,(6).[15]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16]R.A.Burkard ,M.Meier ,P.Rodgers ,M.T.J.Smis ,and J.Stott.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roject tube maps and gantt charts.In Proceedings of I -KNOW 05,Graz ,Austria ,2005.

[17]赵慧臣.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1).

[18]R.A.Burkard.Learning from Architects :The Difference be -tween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in :Eigh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V04),London ,2004-07.

〔刘超江苏省扬州中学225000〕

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国外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上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上,企业内部的能力分上决定企业的成长。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她从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入手,对企业拥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内在机制:1、企业所积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的机制;2、企业所积累的用于产生“非标准化操作规程” 和“非程序性决策”的新知识的机制。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到了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 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Prahalad和Hame。 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Prahalad和Hamel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以及各种组织知识的整合与提升。核心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迄今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它对指导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文章发表以来,一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得以掀起。1993年Foss 发表的“核心、能力论”以及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战略管理》、《管理》和《哈佛商业评论》等美国知名度很高的期刊上关注的热点。 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之后,还通过对很多企业的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重要观点如下: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2、树型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有效教学的内涵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时效向“生命课堂”的全面时效观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教师与学生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着重从新课程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些探索和思考。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长,国外要稍早些,但国内是近阶段的事。本文就把国内现在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做个粗浅的探讨。 有效教学的研究分为国外有效教学和国内有效教学两部分。国外有效教学着重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 特征或品质开始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或品质,如外表、魅力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等。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培养有效教师的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发现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同时避免国外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①。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作用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进行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算是进行了,我觉得有效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的,从这方面说,

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国内进行的有效教学,大致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在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及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等。我把国内的有效教学罗列了一下,大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首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我们说的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又要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二是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情境化②。 其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是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科学地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课堂干扰,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③。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还倡导“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活动的转换。 Roshenshine&Furst(1971) 将清晰的讲解简单的定义成“教学 清楚和易于理解。”因此教学要做到清楚明了 再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监控能力。监控能力分为教师的监控能力和学生监控能力。对教师的监控能力的研究,黛安? 蒙哥马利认为,课堂上“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讨论了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多种识别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接着,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培育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核心竞争力研究发展的新热点,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竞争优势;综述 Review of the core competence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s of core competence that definite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elements of core competence firstly. Then analyzes different methods about identifying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ares them. Third,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and training core competence, and summarizes the new hot points in core competence research. Finally, points out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Key Words:Core compet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views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 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 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 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1.引言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2000-2001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王晓刚、张甜等在2005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1-2年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710名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陈振帮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当今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监控自我表露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48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笪 刘超 文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另外,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也要经过慎重选择。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例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然而,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让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罗杰斯认为,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我们更担心,更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更为重要的一点,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为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成长并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就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罗杰斯认为,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但是,有的心理学者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表露的相互性 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1.课题的研究现状评述 “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增强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课题的研究价值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他们进行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研究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发现、批判和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这一困境。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 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 (2)、激发并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

武术教学国外研究综述综述

武术教学外文文献综述 1.0武术的英语翻译 在英语中,武术一般有两种翻译:“Martial Art”及“Wushu”,非正式翻译“Kongfu”。从维基百科查询,可以得知在英语中,“Martial Art”的定义与概念大于“Wushu”。后者是前者的分类之一。定义解释如下: “Martial Art”通常是广义的武术,指经过整理传承的搏击训练体系,通常可以防身、参与竞技、身体健康、娱乐甚至帮助人类进行精神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亦可以为技击艺术。如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在欧洲,武术传统(技击艺术)可以追溯故罗马。当时代表性的运动为拳击、摔跤及古希腊式搏击[1]。 “Wushu”②是狭义的武术,属于技击艺术的一种,指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全接触式的中国传统技击艺术。也可以非正式的“Kongfu”代替。在中国又被称为国术,竞技性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因此又可以翻译为“Chinese martial Art" [2] 2.0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以“Martial Art”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搜索,得到35481条记录;以“Wushu”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中搜索,得到3697条记录。 查看前30篇,50%左右只有信息记录,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无法展开全文,从文章类型看,20%左右为无关文章,60%以上皆为报道性文章,原刊登在一些文化、时政类报刊中。主要关于武术的分类、历史、传播、功能等。 关于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Meir Shahar, 在《明代少林武术》一文得序言中提到“二十世纪见证了令人激动地文化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搏击技术开始在西方受欢迎起来。这种搏击技术以其独特的军事性、治疗性及宗教性目标为特色,少林的威名也通过武术得以广泛流传。”[3]

心理学论文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综述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的相关研究。 1.1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姚利民(2000),陈红梅(2008)[80]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尚属良好。而唐为民(2001),冯宗 侠(2004),朱孔香、吕锋、路宝凤(2003)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大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往障碍。 刘欣(2006),陈青萍(2002),毛小玲等(2005)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宿舍人际关系趋于稳定。马莉萍(200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比二年级高。 许传新(2005)、卢宁的(2005)、牟晓洁等(2009)研究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亚席(2006)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大 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要好于非独生子女。其中许传新(2005)的研究还表明,自评经 济状况处于中等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高,其次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等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低的学生其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下 等。但是,肖建伟(2005)、许莉娅(2007)、秦红霞段素梅(2009)的研 究则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女、家庭年收入在宿舍 人际关系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除了存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一致的研究之外,唐红艳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男生而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容易表现出具有人际冲突难以调和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岳庆利等(2004)的研究也显示,男生对宿 舍交往的满意度最高;而女生对宿舍交往与学习的满意度最高。杨荣(加05) 的研究表明:在男生宿舍中,不良行为或卫生习惯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在女生 宿舍中,“相互间沟通障碍和情绪态度”、“认识差异”等因素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许传新(2005)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频率在一年级时最高,逐年递减,在三年级时降到最低点,而四年级时又有所回升。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对室友、与室友关系的评价也呈现相应的变化。而毛小玲等(2005)的研究虽然 也表明三年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差,但其结果却显示二年级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好。 [601经素(2006)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人际冲突感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公有资源争夺和作息习惯差异这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教师提问与学生学习:国外研究述评

教师提问与学生学习:国外研究述评 肖伟平 [摘要] 关于问题和提问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课堂提问与学生学习之关系的结论。国外学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该主题展开研究:教师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效问题的类型、帮助学生学习的提问行为、教师提问技能改善措施。既有研究结论也为教师提问行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学习 提问(Questioning),早在2300年前,苏格拉底已经把其演绎到了极致。近现代,国内外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一致表明,提问已成为课堂上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之一。虽然提问在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把教师提问(Teacher Questioning)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却始于20世纪初期。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凯思琳教授(Kathleen)研究发现,“1950年之前,研究的焦点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描述和评价。之后的20年,研究人员开发了更为复杂的系统化的观察和评价工具对教师提问行为进行直接和客观的研究。1970年开始,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探寻特定提问行为与学生学业成就(如成绩、记忆力、参与度等)之间的关系上。”1始于70年代的研究,由于研究的中心主题是提问行为及过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被美国学者贴上了“过程—产出(Process—Product)”的标签,“研究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2在该目标的引领下,已有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实用价值的有效提问策略和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此,根据国外教师(课堂)提问与学生学习之关系的四个主要研究主题,系统梳理各项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1.教师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吗? 2.哪种问题(Question)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3.哪些提问行为(Questioning Behaviors)对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4.如何改善并提高教师的提问技能(Questioning Skills)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吗? 服务于教育研究与发展的远西实验室(Far West Laboratory)教授高尔(Gall)、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的罗迪(Rhody)以及尤金(Eugene)在系统回顾提问研究后指出:“大部分研究支持该结论,即教师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3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授韦仑(Wilen)看来,提问之所以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问题满足了多样化的目的。”4具体包括:“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复习学过的材料;激发学生对某一主题、疑问等的讨论;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诊断学生的能力;评估学生的学习进程;检查哪些目标已经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控制学生的行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提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5 1Kathleen Ellis. Teacher Questioning Behavior and Student learning: What Research Says to Teacher[R]. New Mexico: The Western States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993. 2Gall, Meredith D. What Effect to Teachers' Questions Have on Students? [R]. New Orleans: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1973. 3Gall, Meredith D., Rhody, T.. Review of Research on Questioning Techniques [A]. Wilen, William W. (ED.). Question, Questioning Techniques, and Effective Teaching[C].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87.23-48. 4Wilen, William W.. Questioning Skills, for Teachers: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Teacher(3rd)[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1.8. 5Wilen, William W.. Questioning Skills, for Teachers: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Teacher(3rd)[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1.8-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