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20) 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21) 宿主语言:在数据库技术中,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仍然是一些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这些语言称为宿主语言(host language),简称主语言。

(22) DDL: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用于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23) DML: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由DBMS提供,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

(24) 交互型DML:如果DML自成系统,可在终端上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这种DML称为交互型DML。

(25) 嵌入型DML:如果DML嵌入在主语言中使用,此时主语言是经过扩充能处理DML语句的语言,这种DML称为嵌入型DML。

(26) 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还需要指出“怎么做”(怎么获得数据)。层状、网状的DML属于过程性语言。

(27) 非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只需要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Notice:以上关于DML的各个概念单独出现时,首先要解释DML的含义。

(28) D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DD才能实现。

(29) DD系统:管理DD的实用程序称为“DD系统”。

1.2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1.3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特点?

(1)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结构分成用户的逻辑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

(3)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可以使用查询语言、终端命令或程序方式操作数据,也可以用程序方式操作数据库。

(4) 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是安全的、正确的和可靠的。

(5) 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还可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4你怎样理解实体、属性、记录、字段这些概念的类型和值的差别?试举例说明。

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的对象,如:一个学生,一辆汽车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如:一次借书、一场足球赛等。

属性(attribute):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比如,学生(实体)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

相应值域为字符、字符串、整数和字符串型。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所以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初等项。字段的命名往往和属性名相同,比如,学生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一般用一个记录描述一个实体,所以记录又可以定义为能完整地描述一个实体的字段集。如:一个学生记录,由有序的字段集(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组成。

1.5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

(1)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都是记录,是字段的有序集合;

(2)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都是文件,是同一类记录的汇集。

区别:

(1)逻辑记录与逻辑文件是逻辑数据描述,物理记录与物理文件是物理数据描述。

(2)物理数据描述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记录、物理文件(还有物理联系、物理结构等术语),都是用来描述实际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3)逻辑数据描述是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逻辑记录、逻辑文件(还有逻辑联系、逻辑结构等术语),都是用户观点的数据描述。

1.6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百货管辖若干个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实体类型“商店”的属性有: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实体类型“商品”的属性有: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实体类型“职工”的属性有: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在联系中应反映出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商店销售商品的月销售量。试画出反映商店、商品、职工实体类型及联系类型的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实体:商店(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联系:SC(商店—商品之间1: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职工参加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

SE(商店—职工之间1: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月销售量”。

关系模式集:商店模式(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模式(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商店编号,月销售量)

职工模式(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商店编号,开始时间)

1.7试述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特点。

ER模型的主要特点:

(1)优点:接近于人的思维,容易理解;与计算机无关,用户容易接受。

(2)缺点:只能说明实体间语义的联系,不能进一步说明详细的数据结构。

层次模型的特点:

(1)优点: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2)缺点:只能表示1:N联系,实现M:N结构较复杂;由于层次顺序的严格和复杂,引起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也很复杂。

网状模型的特点:

(1)优点: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每个M:N联系可拆成两个1:N联系),查询效率较高。

(2)缺点: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关系模型的特点:

用关鍵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

1.8试述概念模式在数据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概念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观点,并使得两级的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

1.9数据独立性与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数据联系是指同一记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记录之间的联系。

1.10试述DBMS在用户访问数据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DBMS把操作从应用程序带到外部级、概念级、再导向内部级,进而操作存储器中的数据。

(结合P22“用户访问数据的过程”来理解)

1.11试述DBMS的主要功能。

DBMS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4)数据库的存储管理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6)数据字典

1.12试叙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实现:

(1)数据库的恢复。

(2)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3)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4)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1.13试叙DBMS对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DBMS中有一些程序提供给数据库管理员运行数据库系统时使用,这些程序起着数据库维护的功能。

主要有四个实用程序:

(1)数据装载程序(loading)

(2)备份程序(backup)

(3)文件重组织程序

(4)性能监控程序

1.14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哪些部分组成?

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以上几题具体可参照书上p20-21)

1.15DBS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DBS由四部分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1.16什么样的人是DBA?DBA应具有什么素质?DBA的职责是什么?

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DBS的正常运行。DBA可以是一个人,在大型系统中也可以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DBA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结构的责任。

DBA应具有下列素质:

(1)熟悉企业全部数据的性质和用途;

(2)对用户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

(3)对系统的性能非常熟悉。

DBA的主要职责有五点:

(1)概念模式定义

(2)内模式定义

(3)根据要求修改数据库的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4)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

(5)完整性约束的说明

1.17 试对DBS的全局结构作详细解释。

参照教材p24-25。

1.18使用DBS的用户有哪几类?

使用DBS的用户有四类:

1)DBA

2)专业用户

3)应用程序员

4)最终用户

1.19 DBMS的查询处理器有哪些功能?

DBMS的查询处理器可分成四个成分:

1)DML编译器

2)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

3)DDL编译器

4)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各成分功能参照P24)

1.20DBMS的存储处理器有哪些功能?

DBMS的存储处理器提供了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中数据的界面,可分成四个成分:1)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

2)事务管理器

3)文件管理器

4)缓冲区管理器

(各成分功能参照P25)

1.21 磁盘存储器中有哪四类主要的数据结构?

数据文件:存储了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字典(DD):存储三级结构的描述;

索引文件:为提高查询速度而设置的逻辑排序手段;

统计数据组织:存储DBS运行时统计分析数据。

(1)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2)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类型。它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关系模式不涉及到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仅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

(3)关系实例:元组的集合称为关系和实例,一个关系即一张二维表格。

(4)属性:实体的一个特征。在关系模型中,字段称为属性。

(5)域: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简称域。

(6)元组:在关系中,记录称为元组。元组对应表中的一行;表示一个实体。

(7)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

(8)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9)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为主键。(单独出现,要先解释“候选键”)

(10)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键,如有两个关系S和SC,其中S#是关系S的主键,相应的属性S#在关系SC中也出现,此时S#就是关系SC的外键。

(11)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12)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

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这条规则在使用时有三点应注意:1)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2)R1和R2也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3)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13)过程性语言:在编程时必须给出获得结果的操作步骤,即“干什么”和“怎么干”。如Pascal和C语言等。

(14)非过程性语言:编程时只须指出需要什么信息,不必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各种关系查询语言均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15)无限关系:当一个关系中存在无穷多个元组时,此关系为无限关系。如元组表达式{t|┐R(t)}表示所有不在关系R中的元组的集合,这是一个无限关系。

(16)无穷验证:在验证公式时需对无穷多个元组进行验证就是无穷验证。如验证公式(u)(P(u))的真假时需对所有的元组u进行验证,这是一个无穷验证的问题。

2.2 为什么关系中的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因为关系是一个元组的集合,而元组在集合中的顺序无关紧要。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即没有行序。

2.3为什么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元组?

因为关系是一个元组的集合,而集合中的元素不允许重复出现,因此在关系模型中对关系作了限制,关系中的元组不能重复,可以用键来标识唯一的元组。

2.4关系与普通的表格、文件有什么区别?

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了的二维表格,在关系模型中,对关系作了下列规范性限制:

1)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

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没有重复元组)。

3)由于关系是一个集合,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即没有行序。

4)元组中,属性在理论上也是无序的,但在使用时按习惯考虑列的顺序。

2.5笛卡尔积、等值联接、自然联接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笛卡尔积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乘操作,产生的关系中元组个数为两个关系中元组个数之积。

等值联接则是在笛卡尔积的结果上再进行选择操作,从关系R和S的笛卡儿积中选择对应属性值相等的元组;

自然连接则是在等值联接(以所有公共属性值相等为条件)的基础上再行投影操作,并去掉重复的公共属性列。当两个关系没有公共属性时,自然连接就转化我笛卡尔积。

2.8 如果R是二元关系,那么下列元组表达式的结果是什么?

{t|(u)(R(t)∧R(u)∧(t[1]≠u[1]∨t[2]≠u[2]))}

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从关系R中选择元组,该元组满足:第1分量值或第2分量值至少有一个不等于其他某元组。由于R是二元关系,只有两个分量,由于没有重复元组,上述条

件显然满足。所以,这个表达式结果就是关系R。

2.9假设R和S分别是三元和二元关系,试把表达式π1,5(σ2=4∨3=4(R×S))转换成等价的:(1)汉语查询句子;(2)元组表达式;(3)域表达式。

(1)汉语表达式:

从R×S关系中选择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

第2分量(R中第2分量)与第4分量(S中第1分量)值相等,或第3分量(R中第3分量)与第4分量(S中第1分量)值相等;并取第1列与第5列组成的新关系。

(2)元组表达式:{t|(u)(v)(R(u)∧S(v)∧(u[2]=v[1]∨u[3]=v[1])∧t[1]=u[1]∧t[2]=v[2])}

(3)域表达式:{xv|(y)(z)(u)(R(xyz)∧S(uv)∧(y=u∨z=u))}

2.10假设R和S都是二元关系,试把元组表达式{t|R(t)∧(u)(S(u)∧u[1]≠t[2])}转换成等价的:(1)汉语查询句子;(2)域表达式:(3)关系代数表达式。

(1)汉语表达式:选择R关系中元组第2分量值不等于S关系中某元组第1分量值的元组。

(2)域表达式:{xy|(u) (v)(R(xy)∧S(uv)∧(u≠y))}

(3)关系代数表达式:π1,2(σ2≠3(R×S))

2.11 试把域表达式{ab|R(ab)∧R(ba)}转换成等价的:

(1)汉语查询句子;(2)关系代数表达式;(3)元组表达式。

(1)汉语查询句子:选择R中元组第1分量值与第2分量值互换后仍存在于R中的元组。

(2)关系代数表达式:π1,2(σ1=4∧2=3(R×R));

(3)元组表达式:{t|(u)(R(t)∧R(u)∧t[1]=u[2]∧t[2]=u[1])}

2.12 设有两个关系R(A,B,C)和S(D,E,F),试把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转换成等价的元组表达式:

(1)πA(R);(2)σB='17'(R);(3)R×S;(4)πA,F(σC=D(R×S))

(1){t|(u)(R(u)∧t[1]=u[1])}

(2){t|R(t)∧t[2]='17')}

(3){t|(u)(v)(R(u)∧S(v)∧t[1]=u[1]∧t[2]=u[2]∧t[3]=u[3]∧t[4]=v[1]∧t[5]=v[2]∧t[6]=v[3])}

(4){t|(u)(v)((R(u)∧S(v)∧u[3]=v[1]∧t[1]=u[1]∧t[2]=v[3])}

2.13 设有三个关系:

S(S#,SNAME,AGE,SEX)

SC(S#,C#,GRADE)

C(C#,CNAME,TEACHER)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见下一题)

2.14 试用元组表达式表示上题中各个查询语句。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πC#,CNAME(σTEACHER='LIU'(C))

{t|(u)(C(u)∧C[3]='LIU'∧t[1]=u[1]∧t[2]=u[2])}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πS#,SNAME(σAGE>'23'∧SEX='男'(S))

{t|(u)(S(u)∧u[3]>'23'∧u[4]='男'∧t[1]=u[1]∧t[2]=u[2])}

(3)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与任课教师名。

πCNAME,TEACHER(σS#='S3'(SCC))

{t|(u)(v)(SC(u)∧C(v)∧u[1]='S3'∧v[1]=u[2]∧t[1]=v[2]∧t[2]=v[3])}

(4)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

πSNAME(σSEX='女'∧TEACHER='LIU'(SSCC))

{t|(u)(v)(w)(S(u)∧SC(v)∧C(w)∧u[4]='女'∧v[1]=u[1]∧v[2]=w[1]∧w[3]='LIU'∧t[1]=u[2])}

(5)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号。

πC#(C)-πC#(σSNAME='WANG'(SSC))

或者,

πC#(SC)-πC#(σSNAME='WANG'(SSC)) (全部课程号减去WANG同学所学的课程号)

{t|(u)(v)(C(u)∧SC(v)∧(u[1]=v[2]=>(w)(s(w)∧w[1]=v[1]∧W[2]≠'wang'))∧t[1]=u[1])}

(从C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SC中的所有元组,如果学号与C中所选元组相同的话,其在S 中对应的姓名肯定不是'wang'。)

Notice:"p1=>p2"的含义是:如果p1为真,则p2为真。

(6)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πS#(σ1=4∧2≠5(SC×SC))

SC自乘之后,再选择(同一个学号中两个课程号不同的元组),投影。

{t|(u)(v)(SC(u)∧SC(v)∧u[1]=v[1]∧u[2]≠v[2])∧t[1]=u[1]}

(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πC#,CNAME(C(πS#,C#(SC)÷πS#(S))) (涉及到全部值时,应用除法,“除数”是"全部")

{t|(u)(v)(w)(S(u)∧SC(v)∧C(w)∧u[1]=v[1]∧v[2]=w[1]∧t[1]=v[1]∧t[2]=V[2])}

(8)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学号。

πS#(σTEACHER='LIU'(SCC))

{t|(u)(v)(SC(u)∧C(v)∧u[2]=v[1]∧v[3]='LIU'∧t[1]=u[1])}

如果LIU老师有多门课程,则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为:

πS#,C#(SC)÷πC#(σTEACHER='LIU'(C))

2.15 在教学数据库S、SC、C中,用户有一查询语句:检索女同学选修课程的课程名和任课教师名。(1)试写出该查询的关系代数表达式;(2)试写出查询优化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1)πCNAME,TEACHER(σSEX='女'(SSCC))

(2)优化为:πCNAME,TEACHER(CπC#(πS#,C#(SC)πS#(σSEX='女'(S))))

(基本思路:尽量提前做选择操作;在每个操作后,应做个投影操作,去掉不用的属性值。

2.16 在2.15题中,

(1)画出该查询初始的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语法树。

(2)使用2.4.4节的优化算法,对语法树进行优化,并画出优化后的语法树。

该查询初始的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语法树

优化后的语法树

2.17 为什么要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各个运算所费时间和空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安排若干关系的运算操作步骤,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操作效率,达到执行过程即省时间又省空间的目的。

3.1名词解释

(1)SQL模式:SQL模式是表和授权的静态定义。一个SQL模式定义为基本表的集合。一个由模式名和模式拥有者的用户名或账号来确定,并包含模式中每一个元素(基本表、视图、索引等)的定义。

(2)SQL数据库: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式查询语言’,采用英语单词表示和结构式的语法规则。一个SQL数据库是表的汇集,它用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3)基本表: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对应一个关系。

(4)存储文件: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存储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视图: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子模式称为视图(View),视图是从若干基本表和(或)其他视图构造出来的表。

(6)行: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元组称为行(row)。

(7)列: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属性称为列(coloumn)。

(8)实表:基本表被称为“实表”,它是实际存放在数据库中的表。

(9)虚表:视图被称为“虚表”,创建一个视图时,只把视图的定义存储在数据词典中,而不存储视图所对应的数据。

(10)相关子查询:在嵌套查询中出现的符合以下特征的子查询:子查询中查询条件依赖于外层查询中的某个值,所以子查询的处理不只一次,要反复求值,以供外层查询使用。

(11)联接查询: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12)交互式SQL:在终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的SQL语言称为交互式SQL。

(13)嵌入式SQL:嵌入在高级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SQL语言称为嵌入式SQL。

(14)共享变量:SQL和宿主语言的接口。共享变量有宿主语言程序定义,再用SQL的DECLARE 语句说明,SQL语句就可引用这些变量传递数据库信息。

(15)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16)卷游标:为了克服游标在推进时不能返回的不便,SQL2提供了卷游标技术。卷游标在推进时不但能沿查询结果中元组顺序从头到尾一行行推进,也能一行行返回。

3.2 对于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

学生S(S#,SNAME,AGE,SEX)

学习SC(S#,C#,GRADE)

课程C(C#,CNAME,TEACHER)

试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CNAME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AGE>23) AND (SEX=‘M’)

(3)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EX=‘F’AND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 OM C

WHERE TEACHER=‘LIU’)

NOTICE:有多种写法,比如联接查询写法:

SELECT SNAME

FROM S,SC,C

WHERE SEX=‘F’AND SC.S#=S.S#

AND SC.C#=C.C#

AND TEACHER='LIU'

但上一种写法更好一些。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

FROM C

WHERE C# NOT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WANG'))

(5)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 X.SNO

FROM SC X,SC Y

WHERE X.SNO=Y.S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8764695.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8764695.html,O

Notice:对表SC进行自连接,X,Y是SC的两个别名。

(6)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SELECT C#,CNAME

FROM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

WHERE S# NOT IN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C#=C.C#))

要从语义上分解:(1)选择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不存在不选这门课的同学。其中,“不选这门课的同学”可以表示为:

SELECT *

FROM S

WHERE S# NOT IN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C#=C.C#)

或者

SELECT *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S#=C.S# AND

SC.C#=C.C# )

(7)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课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 S#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3.3设有两个基本表R(A,B,C)和S(D,E,F),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1)πA(R)(2)σB='17'(R) (3)R×S(4))πA,F(σC=D(R×S))

(1)SELECT A FROM R

(2)SELECT * FROM R WHERE B='17'

(3)SELECT A,B,C,D,E,F FROM R,S

(4)SELECT A,F FROM R,S WHERE R.C=S.D

3.4 3.4设有两个基本表R(A,B,C)和S(A,B,C)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1)R∪S(2)R∩S(3)R-S(4)πA,B(R)πB,C(S)

(1)SELECT A,B,C

FROM R

UNION

SELECT A,B,C

FROM S

(2)SELECT A,B,C

FROM R

INTERSECT

SELECT A,B,C

FROM S

(3)SELECT A,B,C

FROM R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A,B,C

FROM S

WHERE R.A=S.A AND R.B=S.B AND R.C=S.C)

(4)SELECT R.A,R.B,S.C

FROM R,S

WHE RE R.B=S.B

3.5试叙述SQL语言的关系代数特点和元组演算特点。

(P61-62)

3.6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对教学数据库中三个基本表S、SC、C的查询:

(1)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

SELECT COUNT(DISTINCT C#) FROM SC

(2)求选修C4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年龄。

SELECT AVG(AGE)

FROM S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C4')

或者,

SELECT AVG(AGE)

FROM S,SC

WHERE S.S#=SC.S# AND C#='004'

(3)求LIU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

SELECT CNAME,AVG(GRADE)

FROM SC ,C

WHERE SC.C#=C.C# AND TEACHER='LIU'

GROUP BY C#

(4)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SELECT DISTINCT C#,COUNT(S#)

FROM SC

GROUP BY C#

HAVING COUNT(S#)>10

ORDER BY 2 DESC, C# ASC

(5)检索学号比WANG同学大,而年龄比他小的学生姓名。

SELECT X.SNAME

FROM S AS X, S AS Y

WHERE Y.SNAME='WANG' AND X.S#>Y.S# AND X.AGE

(6)检索姓名以WANG打头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WANG%'

(7)在SC中检索成绩为空值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C#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8)求年龄大于女同学平均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AS X

WHERE X.SEX='男' AND X.AGE>(SELECT AVG(AGE) FROM S AS Y WHERE Y.SEX='女')

(9)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AS X

WHERE X.SEX='男' AND X.AGE>ALL (SELECT AGE FROM S AS Y WHERE Y.SEX='女')

3.7试用SQL更新语句表达对教学数据库中三个基本表S、SC、C的各个更新操作:(1)往基本表S中插入一个学生元组(‘S9’,‘WU’,18)。

INSERT INTO S(S#,SNAME,AGE) VALUES('59','WU',18)

(2)在基本表S中检索每一门课程成绩都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并把检索到的值送往另一个已存在的基本表STUDENT(S#,SANME,SEX)。

INSERT INTO STUDENT(S#,SNAME,SEX)

SELECT S#,SNAME,SEX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80 AND S.S#=SC.S#)

(3)在基本表SC中删除尚无成绩的选课元组。

DELETE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4)把WANG同学的学习选课和成绩全部删去。

DELE TE FROM SC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WANG')

(5)把选修MATHS课不及格的成绩全改为空值。

UPDATE SC

SET GRADE=NULL

WHERE GRADE<60 AND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CNAME='MATHS')

(6)把低于总平均成绩的女同学成绩提高5%。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5

WHERE GRADE<(SELECT AVG(GRADE) FROM SC) AND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EX='F')

(7)在基本表SC中修改C4课程的成绩,若成绩小于等于75分时提高5%,若成绩大于75分时提高4%(用两个UPDATE语句实现)。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5

WHERE C#='C4' AND GRADE<=75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4

WHERE C#='C4' AND GRADE>75

3.8在第1章例1.4中提到“仓库管理”关系模型有五个关系模式:

零件PART(P#,PNAME,COLOR,WEIGHT)

项目PROJECT(J#,JNAME,DATE)

供应商SUPPLIER(S#,SNAME,SADDR)

供应P_P(J#,P#,TOTOAL)

采购P_S(P#,S#,QUANTITY)

(1)试用SQL DDL语句定义上述五个基本表,并说明主键和外键。

CREATE TABLE PART

(P# CHAR(4) NOT NULL,PNAME CHAR(12) NOT NULL,

COLOR CHAR(10),WEIGHT REAL,

PRIMARY KEY(P#))

CREATE TABLE PROJECT

(J# CHAR(4) NOT NULL,JNAME CHAR(12) NOT NULL,

DATE DATE,

PRIMARY KEY(J#))

CREATE TABLE SUPLIER

(S# CHAR(4) NOT NULL,SNAME CHAR(12),SADDR VARCHAR(20),

PRIMARY KEY(S#))

CREATE TABLE P_P

(J# CHAR(4),P# CHAR(4),TOTAL INTEGER,

PRIMARY KEY(J#,P#),

FOREIGN KEY(J#) REFERENCE PROJECT(J#),

FOREIGN KEY(P#) REFERENCE PART(P#))

CREATE TABLE P_S

(P# CHAR(4),S# CHAR(4),QUANTITY INTEGER,

PRIMARY KEY(P#,S#),

FOREIGN KEY(P#) REFERENCE PART(P#),

FOREIGN KEY(S#) REFERENCE SUPLIER(S#))

(2)试将PROGECT、P_P、PART三个基本表的自然联接定义为一个视图VIEW1,PART、P _S、SUPPLIER 三个基本表的自然联接定义为一个视图VIEW2。

CREATE VIEW VIEW1(J#,JNAME,DATE,P#,PNAME,COLOR,WEIGHT,TOTAL)

AS SELECT PROJECT.J#,JNAME,DATE,PART.P#,PNAME,COLOR,WEIGHT,TOTAL

FROM PROJECT,PART,P_P

WHERE PART.P#=P_P.P# AND P_P.J#=PROJECT.J#

CREATE VIEW VIEW2(P#,PNAME,COLOR,WEIGHT,S#,SNAME,SADDR,QUANTITY)

AS SELECT

PART.P#,PNAME,COLOR,WEIGHT,SUPPLIER.S#,SNAME,SADDR,QUA

NTITY

FROM PART,P_S,SUPPLIER

WHERE PART.P#=P_S.P# AND P_S.S#=SUPPLIER.S#

(3)试在上述两个视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查询:

1)检索上海的供应商所供应的零件的编号和名字。

SELECT P#,PNAME FROM VIEW2 WHERE SADDR='SHANGHAI'

2)检索项目J4所用零件的供应商编号和名字。

SELECT S#,SNAME FROM VIEW2 WHERE P# IN(SELECT P# FROM VIEW1 WHERE J#='J4')

3.9对于教学数据库中基本表SC,已建立下列视图:

CREATE VIEW S_GRADE(S#,C_NUM,AVG_GRADE)

AS SELECT S#,COUNT(C#),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

试判断下列查询和更新是否允许执行。若允许,写出转换到基本表SC上的相应操作。

(1)SELECT*

FROM S_GRADE

允许

SELECT S#,COUNT(C#),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

(2)SELECT S#,C_NUM

FROM S_GRADE

WHERE AVG_GRADE>80

允许

SELECT S#,COUNT(C#) FROM SC WHERE AVG(GRADE)>80

(3)SELECT S#,AVG_GRADE

FROM S_GRADE

WHERE C_NUM>(SELECT C_NUM

FROM S_GRADE

WHERE S#=‘S4’)

允许

SELECT S#,AVG(GRADE)

FROM SC AS X

WHERE COUNT(X.C#)>(SELECT COUNT(Y.C#) FROM SC AS Y WHERE Y.S#='S4')

GROUP BY S#

(4)UPDATE S_GRADE

SET C_NUM=C_NUM+1

WHERE S#=‘S4’

不允许

(5)DELETE FROM S_GRADE

WHERE C_NUM>4

不允许

3.10预处理方式对于嵌入式SQL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处理方式是先用预处理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扫描,识别出SQL语句,并处理成宿主语言的函数调用形式;然后再用宿主语言的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这样,不用扩充宿主语言的编译程序,就能处理SQL语句。

3.11 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SQL语句有哪些规定?

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SLQ语句有以下规定:

(1)在程序中要区分SQL语句与宿主语言语句

(2)允许嵌入的SQL语句引用宿主语言的程序变量(称为共享变量),但有两条规定:1)引用时,这些变量前必须加“:”作为前缀标识,以示与数据库中变量有区别。

2)这些变量由宿主语言的程序定义,并用SQL的DECLARE语句说明。

(3)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宿主语言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要协调。需要采用游标机制,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3.12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宿主语言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如何协调?

由于SQL语句处理的是记录集合,而宿主语言语句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记录,因此需要用游标(cousor)机制,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2.13 嵌入式SQL语句何时不必涉及到游标?何时必须涉及到游标?

(1)INSERT、DELETE、UPDATE语句,查询结果肯定是单元组时的SELECT语句,都可直接嵌入在主程序中使用,不必涉及到游标。

(2)当SELECT语句查询结果是多个元组时,此时宿主语言程序无法使用,一定要用游标机制把多个元组一次一个地传送给宿主语言处理。

4.1名词解释

(1) 函数依赖:FD(function dependency),设有关系模式R(U),X,Y是U的子集,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 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为X→Y。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

(2)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设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X,Y是R的属性子集,如果从F中的函数依赖能够推出X→Y,则称F逻辑蕴涵X→Y,记为F|=X→Y。

(3) 部分函数依赖:即局部依赖,对于一个函数依赖W→A,如果存在XW(X包含于W)有X →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称W→A为完全依赖。

(4) 完全函数依赖:见上。

(5) 传递依赖: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X→A,且XY(X不决定Y),AX(A不属于X),那么称Y→A是传递依赖。

(6) 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F+: 被逻辑蕴涵的函数依赖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F的闭包

(closure),记为F+。

(7) 1NF: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 则称R是属于第一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都是第一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存模式属于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第一范式的模式要求属性值不可再分裂成更小部分,即属性项不能是属性组合和组属性组成。

(8) 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二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模式属于第二范式的数据库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9) 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的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三范式,则称为3NF的数据库模式。

(10) 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R 是BCNF的模式。

(11) 4NF:第四范式。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D是R上的多值依赖集合。如果D中成立非平凡多值依赖X→→Y时,X必是R的超键,那么称R是第四范式的模式。

(12) 推理规则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正确性是指,如果X→Y是从推理规则推出的,那么X→Y 在F+中。完备性是指,不能从F使用推理规则导出的函数依赖不在F+中。

(13) 依赖集的覆盖和等价:关系模式R(U)上的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如果满足F+=G+,则称F和G是等价的。如果F和G等价,则可称F覆盖G或G覆盖F。

(14) 最小依赖集:如果函数集合F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F中每个函数依赖的右部都是单属性;(2)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A,其F-{X→A}与F是不等价的;(3)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 →A,Z为X的子集,(F-{X→A})∪{Z→A}与F 不等价。则称F为最小函数依赖集合,记为Fmin。

(15) 无损联接: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πR2(r)...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16) 保持依赖集:所谓保持依赖就是指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中保持不变,即关系模式R到ρ={R1,R2,...,Rk}的分解,使函数依赖集F被F这些Ri上的投影蕴涵。

(17) 多值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Z是U的子集,并且Z=U-X-Y, 用x,y,z分别代表属性集X,Y,Z的值,只要r是R的关系,r中存在元组(x,y1,z1)和(x,y2,z2)时,就也存在元组(x,y1,z2)和(x,y2,z1),那么称多值依赖(MultiValued Dependency MVD) X→→Y在关系模式R中成立。

4.2 关系模式R有n个属性,在模式R上可能成立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 其中平凡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非平凡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

(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数学排列组合问题。对于数据库本身而言,本题没多大意义)

所有属性相互依赖时,函数依赖最多。

·平凡的函数依赖:对于函数依赖X→Y,如果YX,那么称X→Y是一个“平凡的函数依赖”。

4.3 建立关于系、学生、班级、社团等信息的一个关系数据库,一个系有若干个专业,每个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复习总结汇编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不同进位计数制计数方法、不同进位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数和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简单的算术运算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下边将本章的知识点作了归类,图1为本章的知识要点图,图1.2为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示意图。 本章知识要点 数制 二进制数(B) 八进制数(Q) 十六进制数(H) 十进制数(D) B) 码制 带符号数编码 奇偶校验码 字符编码 原码 反码 补码 ASCII码 BCD码 压缩BCD码 非压缩BCD码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 主机 外部设备 中央处理器(CPU) 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器 运算器 ROM RAM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Unix、Linux等 其他系统软件 用户应用软件 其他应用软件 各种计算机语言处理软件:如汇编、解释、编译等软件

第二章8086微处理器 本章要从应用角度上理解8086CPU的内部组成、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功能、最小工作模式的系统配置、8086的存储器组织、基本时序等概念。下面这一章知识的结构图。 本章知识要点 Intel 8086微处理器 时钟发生器(8284) 地址锁存器(74LS373、8282) 存储器组织 存储器逻辑分段 存储器分体 三总线(DB、AB、CB) 时序 时钟周期(T状态) 基本读总线周期 系统配置 (最小模式) 8086CPU 数据收发器(8286、74LS245)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奇地址存储体(BHE) 偶地址存储体(A0) 总线周期指令周期 基本写总线周期 中断响应时序 内部组成 执行单元EU(AX、BX、CX、DX、SP、BP、SI、DI、标志寄存器) 总线接口单元BIU(CS、DS、SS、ES、IP) 地址/数据 控制 负责地址BHE/S7、ALE 引脚功能(最小模式)地址/状态 数据允许和收发DEN、DT/R 负责读写RD、WR、M/IO 负责中断INTR、NMI、INTA 负责总线HOLD、HLDA 协调CLK、READY、TEST 模式选择MN/MX=5V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876469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回答问题 问题1:8086的存储器为什么要进行分段? 答:8086的地址总线AB有20根地址线,意味着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由20位二进制数构成。而8086内部用来存放地址信息的寄存器只有16位,出现了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8086采取了存储器分段的方式。由于16位二进制地址可寻址范围是64KB而1MB的存储空间可以在逻辑上分为16个段每段大小是64KB,因此可以用段地址(也称为段基址)给每个段编号,每个段内的地址单元用偏移地址编号。 问题2:什么是物理地址什么是逻辑地址请说明二者的关系。 答:物理地址共有20位,对应一个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物理地址与存储单元是一一对应关系。逻辑地址则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组成是指令中引用的形式地址。一个逻辑地址只能对应一个物理地址,而一个物理地址可以对应多个逻辑地址。(2000:0202H、2010:0102H、……)。段地址——16位,即存储单元所在逻辑段的编号,通常存放在对应的段寄存器中,偏移地址为16位,存储单元在逻辑段内相对于该段第一个存储单元的距离。 20位物理地址 = 段地址×16 + 偏移地址取指令操作CS ×16 + IP堆栈操作SS ×16 + SP 数据存储器操作DS/ES ×16 + 偏移地址 问题3:请说明段寄存器与提供偏移地址寄存器的对应关系。 答:CS:IP对应代码段,DS:SI(或DI或BX)对应数据段,SS:SP(或BP)对应堆栈段。 问题4:8086的有最大和最小两种工作模式,请说明两种工作模式下的特点,并说明如何进行工作模式的设置。 答:8086微处理器有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最小模式为单处理器模式,最大模式为多处理器模式;最小工作方式下总线控制信号都直接由8086产生,系统中总线控制逻辑电路被减小到最小,这种方式适合于较小规模系统的应用。最大工作方式用在需要利用8086CPU构成中等或较大系统时。由MN/MX的电平高低进行工作模式的设置。(+5V最小、接地最大) 问题5:从功能上看,CPU可以分为哪两部分各负责什么工作有什么优点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一、基本知识 1、微机的三总线是什么? 答:它们是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2、8086 CPU启动时对RESET要求?8086/8088 CPU复位时有何操作? 答:复位信号维高电平有效。8086/8088 要求复位信号至少维持 4 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才有效。复位信号来到后,CPU 便结束当前操作,并对处理器标志寄存器,IP,DS,SS,ES 及指令队列清零,而将cs 设置为FFFFH, 当复位信号变成地电平时,CPU 从FFFF0H 开始执行程序 3、中断向量是是什么?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是什么?什么是堆栈? 答: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中断类型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指示栈顶指针的地址,堆栈指以先进后出方式工作的一块存储区域,用于保存断点地址、PSW 等重要信息。 4、累加器暂时的是什么?ALU 能完成什么运算? 答:累加器的同容是ALU 每次运行结果的暂存储器。在CPU 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ALU 称为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算术运算的加减法及逻辑运算的“与”、“或”、“比较”等运算功能。 5、8086 CPU EU、BIU的功能是什么? 答:EU(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寄存器和ALU对数据进行所需的处理BIU(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 端口传送数据。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答:CPU 承认INTR 中断请求,必须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1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CPU 在一条指令执行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对请求进行检测, 当满足我们要叙述的4 个条件时,本指令结束,即可响应。 2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只有在CPU 的IF=1 ,即处于开中断时,CPU 才有可能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 3 )没有发生复位(RESET ),保持(HOLD )和非屏蔽中断请求(NMI )。在复 位或保持时,CPU 不工作,不可能响应中断请求;而NMI 的优先级比INTR 高,CPU 响应NMI 而不响应INTR 。 4 )开中断指令(STI )、中断返回指令(IRET )执行完,还需要执行一条指令才 能响应INTR 请求。另外,一些前缀指令,如LOCK、REP 等,将它们后面的指令看作一个总体,直到这种指令执行完,方可响应INTR 请求。 7、8086 CPU的地址加法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8086 可用20 位地址寻址1M 字节的内存空间,但8086 内部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 位的,所以需要由一个附加的机构来根据16 位寄存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20 位的物理地址,这个机构就是20 位的地址加法器。 8、如何选择8253、 8255A 控制字? 答:将地址总线中的A1、A0都置1 9、DAC精度是什么? 答:分辨率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有效位为“1 ”)与最大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所有有效位全为“1 ”)之比。如N 位D/A 转换器,其分辨率为1/ (2--N —1 )。在实际使用中,表示分辨率大小的方法也用输入数字量的位数来表示。 10、DAC0830双缓冲方式是什么?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8086CPU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执行部件EU以及总线接口部件BIU组成。 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总线接口部件负责cpu 与存储器、I/O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2.叙述8086的指令队列的功能,指令队列怎样加快处理器速度? 在执行部件执行指令的同时,取下一条或下几条指令放到缓冲器上,一条指令执行完成之后立即译码执行下一条指令,避免了CPU取指令期间,运算器等待的问题,由于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同时进行,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3.(a)8086有多少条地址线?(b)这些地址线允许8086能直接访问多少个存储器地址? (c)在这些地址空间里,8086可在任一给定的时刻用四个段来工作,每个段包含多少个 字节? 共有20条地址线。数据总线是16位. 1M。64k。 4.8086CPU使用的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怎样分段? 8086系统内的地址寄存器均是16位,只能寻址64KB;将1MB存储器分成逻辑段,每段不超过64KB空间,以便CPU操作。 5.8086与8088CPU微处理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8086的外部数据总线有16位,8088的外部数据总线只有8位;(2)8086指令队列深度为6个字节,8088指令队列深度为4个字节;(3)因为8086的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所以8086每个周期可以存取两个字节,因为8088的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所以8088每个周期可以存取一个字节;4)个别引脚信号的含义稍有不同。 6.(a)8086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其英文代号和中文名称?(b)标志寄存器有哪些标志 位?各在什么情况下置位? 共14个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AX(AH, AL) 累加器; BX(BH, BL) 基址寄存器; CX(CH, CL) 计数寄存器; DX(DH, DL) 数据//’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组:BP基数指针寄存器; SP 堆栈指针寄存器; SI 源变址寄存器;DI目的变址寄存器;FR:标志寄存器;IP:指令指针寄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微机原理知识点汇总

微机原理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微机原理复习总结 第1章基础知识 ?计算机中的数制 ?BCD码 与二进制数11001011B等值的压缩型BCD码是11001011B。 F 第2章微型计算机概论 ?计算机硬件体系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是经典的冯·诺依曼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 ?计算机工作原理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 2.数据和指令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分地存放在存储器重,地址码也以二进制形式;计算机自动区 分指令和数据。 3.编号程序事先存入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系统 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再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和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而构成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总线系统 数据总线 DB(双向)、控制总线CB(双向)、地址总线AB(单向); ?8086CPU结构 包括总线接口部分BIU和执行部分EU BIU负责CPU与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包括取指令、存储器读写、和I/O读写等操作。 EU部分负责指令的执行。 ?存储器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段地址后加4个0(B)+偏移地址=段地址×10(十六进制)+偏移地址 逻辑段: 1). 可开始于任何地方只要满足最低位为0H即可 2). 非物理划分 3). 两段可以覆盖 1、8086为16位CPU,说明(A ) A. 8086 CPU内有16条数据线 B. 8086 CPU内有16个寄存器 C. 8086 CPU内有16条地址线 D. 8086 CPU内有16条控制线 解析:8086有16根数据线,20根地址线; 2、指令指针寄存器IP的作用是(A ) A. 保存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所在的位置 B. 保存CPU要访问的内存单元地址 C. 保存运算器运算结果内容 D. 保存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3、8086 CPU中,由逻辑地址形成存储器物理地址的方法是(B ) A. 段基址+偏移地址 B. 段基址左移4位+偏移地址 C. 段基址*16H+偏移地址 D. 段基址*10+偏移地址 4、8086系统中,若某存储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2ABCDH,且该存储单元所在的段基址为2A12H,则该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微机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IP核分为3类,软核、硬核、固核。特点对比 p12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1.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实现的概念与区别。P31 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p32 硬件组成五大部分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存储器为中心 信息表示:二进制计算机内部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均采用二进制表示,并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 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指令(控制)驱动编制好的程序(包括指令和数据)预先经由输入设备输入并保存在存储器中 3.接口电路的意义 p34 第二段 接口一方面应该负责接收、转换、解释并执行总线主设备发来的命令,另一方面应能将总线从设备的状态或数据传送给总线主设备,从而完成数据交换。 4.CPU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P34 运算器的组成: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标志寄存器、暂存器 5.寄存器阵列p35 程序计数器PC,也称为指令指针寄存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存放地址。 堆栈的操作原理应用场合: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 p35最后一段 6. 计算机的本质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p36 7. 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机器语言程序 p36 8. 指令包含操作码、操作数两部分。执行指令基本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简答题(简述各部分流程)p37 9. 数字硬件逻辑角度,CPU分为控制器与数据通路。P38 数据通路又包括寄存器阵列、ALU、片上总线。 10.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串行特点p38 串行性是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本质特点。表现在指令执行的串行性和存储器读取的串行性。也是性能瓶颈的主要原因。 单指令单数据 11. CISC与RISC的概念、原则、特点。对比着看 p39、40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及答案

高一政治试期中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界面、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心机”已经上市。据此回答3--4题。 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 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 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 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6.2013世界X-CAT摩托艇锦标赛于今年11月在北仑梅山湾举行,门票从230元到2880元不等,共有5种不同票价,而且根据赛事激烈程度的增加,每天的票价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3区票价,11月8号、9号、10号票价分别为230元、290元和3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7. 金银货币与纸币在职能方面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 A.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交换的计量单位 D.一般等价物 8.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个人支票。信用卡和支票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可以透支 B. 都属于电子货币 C. 都是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D. 都是由银行发行的 读下面2013年人民币汇率(100美元/人民币)变化情况表.回答9--10题: 8月20日10月8日11月4日 616.97 614.15 603.85 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 9. 关于上述图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汇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③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④10月8日100美元的人民币价格是614.15元人民币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人民币升值将会()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基本知识 1、微机的三总线是什么 答:它们是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2、8086 CPU启动时对RESET要求8086/8088 CPU复位时有何操作 答:复位信号维高电平有效。8086/8088 要求复位信号至少维持4 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才有效。复位信号来到后,CPU 便结束当前操作,并对处理器标志寄存器,IP,DS,SS,ES 及指令队列清零,而将cs 设置为FFFFH, 当复位信号变成地电平时,CPU 从FFFF0H 开始执行程序 3、中断向量是是什么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是什么什么是堆栈 答: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中断类型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指示栈顶指针的地址,堆栈指以先进后出方式工作的一块存储区域,用于保存断点地址、PSW 等重要信息。 4、累加器暂时的是什么ALU 能完成什么运算 答:累加器的同容是ALU 每次运行结果的暂存储器。在CPU 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ALU 称为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算术运算的加减法及逻辑运算的“与”、“或”、“比较”等运算功能。 5、8086 CPU EU、BIU的功能是什么 答:EU(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寄存器和ALU对数据进行所需的处理BIU(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答:CPU 承认INTR 中断请求,必须满足以下4 个条件: 1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CPU 在一条指令执行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对请求进行检测,当满足我们要叙述的 4 个条件时,本指令结束,即可响应。 2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只有在CPU 的IF=1 ,即处于开中断时,CPU 才有可能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 3 )没有发生复位(RESET ),保持(HOLD )和非屏蔽中断请求(NMI )。在复位或保持时,CPU 不 工作,不可能响应中断请求;而NMI 的优先级比INTR 高,CPU 响应NMI 而不响应INTR 。 4 )开中断指令(STI )、中断返回指令(IRET )执行完,还需要执行一条指令才能响应INTR 请求。另 外,一些前缀指令,如LOCK、REP 等,将它们后面的指令看作一个总体,直到这种指令执行完,方可响应INTR 请求。 7、8086 CPU的地址加法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8086 可用20 位地址寻址1M 字节的内存空间,但8086 内部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 位的,所以需要由一个附加的机构来根据16 位寄存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20 位的物理地址,这个机构就是20 位的地址加法器。 8、如何选择8253、 8255A 控制字 答:将地址总线中的A1、A0都置1 9、DAC精度是什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D C C B C A D B C A C A D D B C B C A B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2018-2019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为A、B、C、D四部分,共25小题,25分) 1-5 CAACC 6-10 ABACA 11-15AABBA 16-20 BACBB 21.sunny Sunday 22.playing chess 23.dancing 24.talking 25.flying a kite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30 DBCCA 31-35CADAC 36-40 ACBDC 26.考点:elephant 以元音字母“e”开头,读音为[e],所以用”an”,当一个物体第二次被提到的时候,前面要用”the “.所以选D. 27.考点:固定搭配:thank you for doing sth/sth ,为。。。。。。感谢某人;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所以选B. 28.考点:speak+语言;say+说的内容;talk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要跟介词“with/to/about”;tell用于讲故事(story)或者讲笑话(joke);所以选C. 29.考点:too many后面接可数名词复数;too much+不可数名词;much too+形容词;没有much many 这个结构。 30.考点:It’s about two kilometers. 它大约两千米,表示的是距离。How far 多远,用于询问距离,how long 用于询问时间长短,回答多用“about/for+一段时间”.how many 多少,用于询问数量,多用于可数名词复数;how much多少或多少钱,可以用于询问数量或价格。 31.考点:固定搭配:by bike骑单车 32.考点:at +时间点或一些固定搭配中如:at night在晚上;on+星期/几月几日/具体一天的早上、中午、或晚上。 33.考点:这题考察的是祈使句变否定句,jim后面加了逗号,所以逗号后面的句子是以动词原形开头的句子,是祈使句。祈使句变否定句,在动词原形前面加“don’t”,所以选D。 34.考点:keep+形容词,clean的形容词还是“clean”,one of+名词复数,所以用“rules”. 35.考点:can+动词原形;第二个空考察的是现在进行时,所以用swimming。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期末复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复习资料说明: 1、标有红色星号“ ”的容为重点容 3、本资料末尾附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练习题与答案错误修正”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中不作要求的部分”,请注意查看。 第一章概述 一、计算机中的数制 1、无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1)十进制计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 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 (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 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 只有0和1两个符号。 (3)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 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 (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 小数部分:乘2取整。 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16取余; 小数部分:乘16取整。 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的各个位。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 (4)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八进制→二进制:一位八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 二进制→八进制:从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左右两边把三位二进制数码划为一组,最 左和最右一组不足三位用0补充,然后每组用一个八进制数码代 替。 3、无符号数二进制的运算 无符号数:机器中全部有效位均用来表示数的大小,例如N=1001,表示无符号数9 带符号数:机器中,最高位作为符号位(数的符号用0,1表示),其余位为数值位 机器数:一个二进制连同符号位在作为一个数,也就是机器数是机器中数的表示形式 真值:机器数所代表的实际数值,一般写成十进制的形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教师:万显荣 复习资料说明: 1、标有红色星号“ ”的内容为重点内容 3、本资料末尾附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练习题与答案错误修正”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中不作要求的部分”,请注意查看。 第一章概述 一、计算机中的数制 1、无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1)十进制计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 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 (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 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 只有0和1两个符号。 (3)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 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 小数部分:乘2取整。 ●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16取余; 小数部分:乘16取整。 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的各个位。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 3、无符号数二进制的运算(见教材P5) 4、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 (1)与运算 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的结果就是1 (2)或运算 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3)非运算 (4)异或运算 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二、计算机中的码制(重点 ) 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的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

期中考试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实世界中,事物的一般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 ) A.实体 B.实体键 C.属性 D.关系键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 A.逻辑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B.逻辑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逻辑模式不变 D.内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的视图在数据库三层结构中属于( ) A.外模式 B.存储模式 C.内模式 D.概念模式 4.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公共(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5.以下关于索引的正确叙述是( ) A.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数据查询速度和数据更新速度 B.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数据查询速度,但会降低数据更新速度 C.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数据查询速度,对数据更新速度没有影响 D.使用索引对数据查询速度和数据更新速度均没有影响 6.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r和s,则(R×S)操作结果的属性个数 为( ) A.r+s B.r-s C.r×s D.max (r,s) 二、填空题 1.DBMS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的用户访问数据库中数据的权限,其目的是为了数据库的_安全性。 2.数据库系统各类用户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请求(数据定义、查询、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由一个复杂的软件来完成的,这个软件叫做__DBMS_______。 3.在SQL SELECT语句查询中,要去掉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记录,应该使用_DISTINCT关键字。 4.公司中有若干个部门和若干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职员与部门的联系类型是__1:n_______。 5.使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进行分组查询时,如果希望去掉不满足条件的分组,应当使用__HA VING___子句。 三、简答题 1.简述安全性控制机制,并说明该控制机制针对什么操作而设置? 2.试说明相关子查询的查询执行顺序。 四、综合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库1

三、简答题 1.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号,一门课程号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号有唯一的课程名和学分。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F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F (学号,课程号)成绩F (学号,课程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学分)P (2)候选码:学号,课程号 (3)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一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 SC(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设有关系模式: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其语义为:一名学生只在一个系的一个班学习,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一个班只有一名班主任,一个系可以有多个班。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主任系主任F 所在系系主任F (2)候选码:学号 (3)存在传递依赖,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二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 Class(班号,班主任) Dept(所在系,系主任) 3.设有关系模式:授课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号,教师名,授课时数)。其语义为:一门课程号有确定的课程名和学分,每名教师有确定的教师名,每门课程号可以由多名教师讲授,每名教师也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名教师对每门课程号有确定的授课时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