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A Unit2 Task导学案

9A Unit2 Task导学案

9A Unit2 Task导学案
9A Unit2 Task导学案

盐都区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导学活动单

Unit 2 Colours

Period 6 Task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Learn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s moods and the colours they choose to wear 重难点

How to write a re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s moods and the colours 自主预习

重点短语:

1力量和信任___________________2. 镇静和难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和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

4. 快乐和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权力和力量__________________

6.镇静和和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智慧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8.使她自己看起来更有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助于她平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10.感到有点儿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红与白搭配相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热烈的红色平衡了宁静的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反馈

一、词汇:

1. We made a fire and we felt the _______________(warm) of the fire.

2.My old mother prefers_______________(sit) to jogging.

3. He would rather read books at home than ______________(go) hiking.

4.Look, she _____________(wear) a black –and- white dress.

5. The girl doesn’t have any _______________(strong) to lift the heavy box.

6. I want to buy a beautiful ________________(手提包) for my aunt.

7. I think your blue trousers and white coat are a good ______________(搭配)

8. Who_______________(发现) the New Land in history?

9. .Don’t let the girl go until she ___________ (平静) down .

10.If you have _______________ (困难) learning English , you can ask me for help .

11.Blue can represent _____________(sad).

12.Did you know that colours can ____________(影响) our moods ?

13.I think the broken house ________________(需要) rebuilding.

14.Betty, it’s time for you to make a ________________(decide).

15._______________(wear) green can make yourself look more energetic.

16----Why was Mr Black so angry?

----Because Daniel ____________(允诺) to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 but he didn’t.

17.Yesterday my teacher ____________(建议) me to get up early.

18.①It’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 sun can give out ___________and light.

②The radio says that tomorrow will be a little ___________than today. (热)

1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能够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很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

导学案使用的思考

关于我校使用“导学案”推进教改实验的实践与思考 宝成小学常晓婷 根据区教体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倡导学校全面实施“导学案”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大胆尝试探究导学案的备课改革。上学期我们按照“定点试验(四五年级语数学科)——定期讨论——商定模板”的流程,历时一学期,确定了我校导学案的基本模板——表格式导学案,并于今年九月在全校各学科全面使用(体育教学除外)。 我校导学案的开发注意落实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体现高效课堂理念原则,把“讲堂”变为“学堂”,把学生当作课堂真正的主人。二是做到组内集体备课和教师自我钻研有效结合原则,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倡导百花齐放。三是倡导学习过程设计开放性原则,学习过程只提示基本环节,不固定环节出现的流程和时机。四是简洁、实用原则。因此,

导学案模板设计分两部分:一是表头部分,体现了导学案的基本要素——课题、课型、课时、班级、小组、使用人(教师或者学生)、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二是主体部分,分左右两版,左边“学习过程”为主体部分,只提示基本环节(自主学习——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习——导学、交流、展示、拓展;随堂测试等),不强求基本流程,右边是“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为教师二次备课或学生随堂笔记记录所用。为了便于教导处常规管理,我们在表格上方还设计了标题、主备、审核人(复备)、使用时间。 我校全面使用导学案组织教学将近两个月,十月中旬,学校领导对四五六年级语数英三科进行了全面听课,重点调查了解导学案开发、使用以及导学案使用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从16节课堂教学调研来看,使用导学案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以下变化: 一、“导学案”的可喜变化 1.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从导学案中可以看出:

名著推荐与阅读 《水浒传》导学案及答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一、目标导学 1.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初步学会读整本书,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2.了解小说作者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主题。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厮.()聒.噪()腌臜 ..()臊.子()眼棱.()磐.儿()钹.儿()铙.儿() 赊.()趱.行()嗔.怒()恁.地() 怨怅.()逞.辩()罗唣.() (2)解释下列词语。 文书:懦弱: 苦楚:高抬贵手: 唱喏:诈死: 2.阅读“附录有关资料”。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 (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 3.三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1)速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理出小说故事情节。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2)速读《智取生辰纲》,理出小说故事情节。 总揽全文故事情节:从人物活动看,可分为和两部分;从人物矛盾看,第一部分主要写的矛盾,而第二部分主要写的矛盾。如果从杨志一方的角度编拟本文提纲,讲讲杨志的故事,你可以这样编写:杨志慎押生辰纲→ →→→杨志误失生辰纲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 1.感知全书。 (1)补全回目。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市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 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导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搜集课文背景资料。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预习导航】 一、写作背景我先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儒林外史导学案第一课时-.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儒林外史》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 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 【学习目标】 大体了解作者、作品。 【自读感知】 自读学案与名著,了解作者简介及作品基本内容。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吴敬梓( 1701— 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 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一辈,兄弟五人,四人中进士,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十五年( 1658)殿试第三名,俗称探花,官至翰林院 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一辈,族祖父吴晟是康熙十五年( 1676)进士,吴昺 是康熙三十年( 1691)殿试第二名,俗称榜眼。但到了父辈逐步中落,父吴霖起, 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是个清贫的学官。二、结构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共有56 回。对于它的结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总体上看来,整部书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可以看做是总纲,点明主题和创 作意图;第 56 回则借“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1465— 1487)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 1595)为止,一百年间几代士人风 格迥异的命运遭际。这一部分与其他长篇小说不同,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像串糖葫芦一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 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表述不准确 【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对象应该是学生。可目前我们有些导学案中目标设置的主体还是教师,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目标的描述才是合适的。所以,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注意对象是学生,要使用第一人称“我”。如:我会……我能够……。 (2)目标设计缺少三维度 【建议】我们有些导学案虽然有很清楚的学习目标,但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层面上的单一目标,仍受传统教学影响过于重视“双基”,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只求结果。而新课标要求目标设计体现“三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乐学”。从学会、会学再到乐学,三维目标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不能相互分开的,在描述时要全面描述。 (3)目标表述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 【建议】有的学习目标表述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学习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要以学生为中心,行为主体是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像“说出”、“标出”、“划出”、“找出”、“编写”、“设计”、“预测”、“关注”、“尝试”、“参与”、“追求”、“整理”等这样的动作。要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隐性目标的设计。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写明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如:“通过……,理解………”等。

问题2:导学案问题设计肤浅化、零碎化,缺少层次 (1)问题设计肤浅化表现在,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得出答案。 (2)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已课堂上的生成,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问题设计零碎化是指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而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4)问题缺少层次,是指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识记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应用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 【建议】导学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线,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的原则要求。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要会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无从着手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实行难度分解分层。 问题3: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缺乏“导”的功能 【建议】导学案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变为“以练为主”,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后是测试题,导致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而好的导学案是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能够让学生在步步引导中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效果。而习题或试卷则仅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反馈手段。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学”,强化学法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动手实践能力的设计,

最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及答案(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情节发展脉络,积累字词 2、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3、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重点难点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学法指导 1、提前预习,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 2、了解小说情节,感知人物性格。 3、结合课后练习,思考小说主题。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水浒》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水浒》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失败过程。它愤怒地揭露了朝庭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也具体描述了起义军失败的悲惨结局。 二、作品简介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高俅仍不死心,于是他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

(完整版)《为人民服务》教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重点句段的理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扩展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弄清主席的演讲思路。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教学难点:1.重点段落的理解。 2.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课前准备:1.搜集与课相关的资料、视频,制作ppt 2.学生提前预习 课时: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看过,有幸,没看过,遗憾。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播放阅兵式片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听见解放军叔叔响亮有力的口号了吗?对!“为人民服务”,这口号从上个世纪走到了今天,它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这口号也是我们今天课文的题目!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毛泽东,张思德追悼会) 二:预习汇报。 (一)张思德是谁?大家预习过课文,查过资料?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张思德到底是谁。 (二)1、学生简介张思德生平及他是怎么牺牲的。 2、教师相机补充:张思德同志是一名警卫战士,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就连他的牺牲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壮举,而我们的主席却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在阅读时可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3、学生简介毛主席即兴演讲《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及目的。 教师相机补充:是的,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演讲中,毛主席根本没有看稿,条理清晰、字字珠玑、慷慨激昂,而且啊,时不时地还有手势和动作呢! 三:读课文,列提纲。 (一)毛主席没有看稿,是否意味着没作准备呢?(不是,肯定有准备)是的,主席才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演讲肯定已深思熟虑。 假如你就是主席,暂时的哦,为了明天演讲成功,围绕“为人民服务”你准备讲哪些内容呢?你会拟一份怎样的发言提纲呢?好吧,读书,拟提纲,要简单! (二)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提纲 1、队伍宗旨: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 3、不怕批评 4、互相关爱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四13课《张衡传》导学案

人教必修四13课《张衡传》导学案 一部语文组 一、教学设想: 本堂课系高三复习课,力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让学生在宝贵的时间里学有所得,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1、明确高考要求,让学生复习有的放失,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2、本课重点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难点是翻译句子和评价文章的主旨。通过对重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和积累相关知识点,养成自主、质疑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导入复习: 秋菊飘香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在我们复习备考的日子里再增添一些收获。 二.明确考纲要求,有的放矢: 学生诵读,明确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明确复习目标: 梳理文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梳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文言句式。 拓展迁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梳理和拓展训练,总结规律和方法,形成能力。 四.复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成果 请四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展示自主梳理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设题意图:虽然高考文言文试题的文段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文本是文言文的载体,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大多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大多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的考查以18个文言虚词为主,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通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梳理的积极性,通过展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让学生尝试创造的艰辛与乐趣,主动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展示如下:(括号内、横线上黑体字为答案)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不去赴任。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特地征召。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4)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浅谈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实践 从教二十年,曾经在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间徘徊。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提问式进行设计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师的问题设计展开教学。教师基本是围绕着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把一堂课设计好以提问式呈献给学生,学生能有所获,而且是条理清晰有逻辑地收获大纲上要求掌握的相应学段相应内容。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缺少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学习兴趣会逐渐消失。 而新课改之后的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课上进行交流,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觉得某一段话哪些词用得好,等等。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讲解与补充,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发言给予回应,这种形式和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更加考验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要求教师包罗万象,无所不通,并对教师更是一种大的挑战,虽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显露此种方式的弊端: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很容易跑偏,偏离文本,偏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收获更多的是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获得的,收获的内容可能范围更广,面更宽。但是内容之间或许缺少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不成系统。当然,有时老师也能把学生从漫无边际中拉回来,但那样似乎又陷入了提问式的漩涡中。 经历无数次对课堂的实验和反思,最终,我觉得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以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好。新型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学生更乐于参与,能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但要把握好度,教师要有良好的"引"的能力.否则,课堂将是漫无边际的.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优秀成分也不能摒弃. 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对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系统性学习并掌握,又能充分发散思维,使有学习积极性呢? 这时候,导学案应运而生,它合理有效地中和了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引导学生有条理、有规律的学习,又能以点发散,放射性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 导学案在设计上分为四大板块:预习导学,课堂助学,课堂巩固,课后拓展。预习导学部分,根据学习目标,安排好学生自主预习,把握好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学法指导,这环节似乎传统教学地形式更多一些;课堂助学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课堂进行精讲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堂巩固是学完进行达标检测,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思维发展;课后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这两个板块,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型,教学模式,最终都是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导学案的使用有效地检验了学生所学内容,使教师对学生能力是否提升有所掌控。 那么,导学案如何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学生的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导学案的预习设计环节尽量规律些,让学生有章可循。

《水浒传》名著阅读学案(人教版九年级选修导学案)

《水浒传》名著阅读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选修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课型阅读教学课授课时间2010.11序号 【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 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 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 《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作品简介】《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 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 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 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 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 斗争。写起义发生是“乱自上作”。统治者上起皇帝、大臣,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乃至吏役狱卒,全国上下,朝 廷内外,形成统治网,公然用恶。像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 万贯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逼得本不想反的人不得不反,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小说真实

地叙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 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鲁智深、林冲、武 松等开始都是个人抗争,只为逃避官府缉捕而找安身立命之地;虽有梁山、二龙山、桃花山等许多山头,但彼此孤立, 不能抵御逐步升级的官府“进剿”;晁盖、吴用、宋江上山 以后,以梁山泊为中心,联合各山头,形成强大统一的组织,取得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挫败官府和朝廷的“进剿”,揭示 出农民革命斗争的规律。小说还叙写了起义的失败结局。梁 山英雄排座次后,“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哥弟称呼, 不分贵贱”的要求已经实现。农民革命的平等、平均主张, 使斗争只能有三种前途:一是像方腊称王后被镇压;二是像 李逵说,夺位自己当皇帝;三是像宋江“全伙受招安”。受 招安有总结农民革命经验教训,探索出路和寓意。宋江受招 安后,朝廷想“尽数剿除”,派去征辽、征方腊,梁山好汉 死伤离散,剩下的宋江、卢俊义、吴这样领袖人物,也被御 赐药酒毒死或伤心自杀。一场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起义,108位英雄只落得风流云散的悲剧结局。对这一英雄悲剧结局,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对施耐庵总的思想倾向却看法一致:揭露批判封建统治的罪恶,赞扬颂美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 【书名由来】《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 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作者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12. 为人民服务(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及自己喜欢的其它段落。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1、“为人民服务”(中南海新华门,党中央国务院办公所在地的正门。) 2、“三个代表”: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 3、背景知识和张思德的主要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4、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格式:使用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典汇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全套精典汇编

目录 1 山中访友 (1) 2* 山雨 (5) 3* 草虫的村落 (8) 4* 索溪峪的“野” (11) 词语盘点 (14) 口语交际.习作一 (14) 回顾.拓展一 (17)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1) 7*彩色的翅膀 (24) 8* 中华少年 (27) 词语盘点 (29) 口语交际.习作二 (30) 回顾.拓展二 (33)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9) 11.唯一的听众 (41) 12*用心灵去倾听 (43) 词语盘点 (45) 口语交际.习作三 (45) 回顾.拓展三 (47) 13 只有一个地球 (48) 14* 鹿和狼的故事 (5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2) 16* 青山不老 (54) 词语盘点 (56) 口语交际.习作四 (56) 回顾.拓展四 (59) 17 少年闰土 (60)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2) 19* 一面 (65) 20* 有的人 (67) 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69) 回顾.拓展五 (71) 口语交际.习作五 (72)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75)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78)

与诗同行 (80) 21 老人与海鸥 (84)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87) 23 最后一头战象 (89) 24* 金色的脚印 (92)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 (94) 回顾.拓展七 (95) 口语交际.习作七 (96) 25 伯牙绝弦 (99) 26 月光曲 (101) 27* 蒙娜丽莎之约 (104) 28* 我的舞台 (106) 第八单元词语盘点 (108) 回顾.拓展八 (109) 口语交际.习作八 (112)

导学案的反思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下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导学案参考答案

2016级八班名著专题复习 七下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骆驼祥子》概述 (一)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描述了旧时代北平城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拉洋车。他自尊好强,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他的希望一次一次地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他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第一次,他攒了三年钱,买了一辆车,但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没买上,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钱买了车,虎妞难产死后,他卖了车去安葬虎妞。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整部书在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的故事叙述中,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通过写祥子的遭遇,老舍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二)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祥子:初来北京时,老实健壮,坚忍勤劳,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吃饭,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车主刘四的女儿,长着虎牙,虎头虎脑的女人,管理车间的工人,大胆泼辣且有点变态。她没有嫌弃祥子的贫穷出身,不顾刘四反对,放弃富裕的生活,嫁给祥子,最后难产而死。 刘四:残忍霸道的车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为了追求财富,不惜牺牲女儿的青春。因女儿结婚,失去了金钱的来源,就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封建思想是他忘记了亲情,最终他也变得孤苦无依。 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人。一个善良、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此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不忍看着两个弟弟挨饿,她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了,上吊自杀了。小福子所走的路也许就是大杂院里的女孩的必经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她们的出身注定了她们的悲惨命运。她的死使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在政治、艺术上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能把所信仰的那点东西体现在生活小事中,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对于像祥子一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并给他出一些好的主意。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 (三)主要事件: 1、祥子绰号来历 2、怒辞杨宅 3、曹家遭险 4、无奈结婚 5、祥子买车三起三落 (四)艺术特色: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课题12、为人民服务课型新授具体内容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难点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资源准备张思德的资料及课件 教学程序 导案学案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六、课堂练习。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2、小组内读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 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 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 题汇总。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 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 什么?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 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启发同 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

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 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 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 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 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 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练习与检测题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还(huán hái)要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 (2)死得其所()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4、先解释句中红色的字,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这句话的意思是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导学案培训心得

如何编写高水平的“导学案”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