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大环境化学问答题

海大环境化学问答题

海大环境化学问答题
海大环境化学问答题

三、问答: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等。

2、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11.环境监测新技术?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

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

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

(7)水俣病事件:。

(8)米糠油事件:

三、简答:

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

(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

烯烃的存在);(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4)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

答: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

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3、简述HO2·的来源

(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ν→H? + HC?O (光λ<370nm)(光分解)

H? + O2→HO2?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

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CO →CO2 + H? H?+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ν→R?+ H?

H?+ O2→ HO2?

RH + O3 + hν→RO?+ HO2?

5、酸雨形成须具备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条件:①污染源条件,即有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有利的转化条件;②大气中的气态碱性物质浓度较低,对酸性降水的缓冲能力很弱;③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较多及其缓冲能力较弱;④有利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2)影响因素:酸性物质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大气中的氨;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天气形势的影响。

6、简述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

答: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

1、一是由OH?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

O + HO2·→·OH + 02

·OH + O3 →HO2·+ 02

2、二是由NO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 :

NO + O3 → NO2 + 02

NO2 + O →NO + 02

3、三是由Cl?构成的催化循环:

Cl·+ O3 →ClO·+ 02

ClO + O → Cl·+ 02

7、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答:1、由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含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硫酸根、硝酸根;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的气溶胶;

5、雨滴降落时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在水相中转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8、大气中CO和CO2的主要天然来源有哪些?

答:1、CO的主要天然来源:甲烷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

2、CO2的主要天然来源: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以及腐败作物和燃烧作用。

9、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P46)

答:

10、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答:

项目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物污染来源季节

气温

湿度

日光

臭氧浓度出现时间毒性

烟雾性质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等

低(4℃以下)

白天夜间连续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

导致死亡

还原型

碳氢化物、氮氧化物、臭氧、PAN、醛类

汽油、煤气、石油

夏、秋

高(24℃)

白天

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臭氧等有

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氧化型

11、简述温室效应的危害。

答:1、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两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一些城市可能被淹没;

2、全球气温上升中,由于两极温度升高快,而赤道升温慢,因此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改变,例如西风漂流等减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会减弱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反应;

3、另外由于温室气体上升,还会伴随大量其它环境问题,如物种对气候不适应导致的

物种灭绝,生物对气候的不适应可能导致的疾病流行等等。

12、简要叙述用富集因子法判断气溶胶粒子污染来源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P138)

13、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运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污染物在大气中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作用,即大气化学作用,气象作用及流体力学作用。

2、大气遭污染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污染源排放的特征、排放量和污染源的远近,还决定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14、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答:1、原因:

2、机理:当水蒸气、氮氧化物,氟氯烃等污染物进入平流层,能够加速臭氧层损耗过程,破坏臭氧层稳定状态。这些污染物在加速过程中其催化作用。假定可催化臭氧分解的物质为Y,可使臭氧转变成氧气,而Y本身不变:Y + O3→ YO + O2

YO+ O→ Y+ O2

总反应: O3 + O → 2O2

15、试比较各气溶胶形态的主要形成特征。

答:形态:轻雾主要形成特征:雾化,冷凝过程

浓雾雾化、蒸发、凝结和凝聚过程

粉尘机械粉碎、扬尘、煤燃烧

烟尘蒸发、凝聚、升华等过程

烟升华、冷凝、燃烧过程

烟雾冷凝过程,化学反应

烟怠燃烧过程、升华过程、冷凝过程

霭凝聚过程、化学反应

16、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三、简答:

1、需氧有机物对水体有何影响?

答:1、对水生生物无直接毒害,但是降解耗氧,引起水体缺氧,水质恶化;2、使得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增加一些重金属溶解和毒性增强;3、使得pH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 金属Hg容易甲基化;4、静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2、请比较水中各污染类型主要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答:1、酸碱污染物,pH异常;2、重金属污染,毒性;非金属污染,毒性;需氧有机污染物,好氧缺氧;农药污染,严重时生物灭绝;易分解有机物污染,好氧、异味、毒性;油类污染,漂浮、孵化、颜色。

3、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过什么方法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

答:人们常常控制水中的pH值,其使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

4、水中病原体污染有哪些特点?

答:1、数量大;2、分布广;3、存活时间较长;4、繁殖速度快;5、易产生抗药性,很难灭绝;6、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及加氯消毒后,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5、试述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吸着的二种主要机理。

答:(1)、分配作用: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浓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物的浓度有关;(2)、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质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质的

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靠范德华力,后者是各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及pai键的作用结果。

6、简述水环境中颗粒物专属吸附的特点。

答:1、专属吸附作用不但可使表面电荷改变符号,而且可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面上。2、被专属吸附的金属离子不能被通常提取交换性阳离子的提取剂提取,只能被亲和力更强的金属离子取代,或在强酸性条件下解吸。3、在中性表面甚至在与吸附离子带相同电荷符号的表面也能进行吸附作用。

7、简述诱发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

答:浓度升高、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降低PH值、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一些生物化学迁移的过程也能引起金属的重新释放。

8、水体污染物可分几类?

答:可分为八类:好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物;植物营养物;无机及矿物质;有土壤、岩石冲刷下来的沉积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

9.请叙述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什么叫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

三、简答:

1、试概括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影响因素。

答:(1)、农药本身分理化性质:结构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如蒸汽压、水解度、分配系数(2)土壤性质:土壤结构、粘土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离子交换浓度、微生物种类、数量

(3)环境性质:温度、日照情况、耕作方式、灌水与否、作物种植

2、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有重金属与植物细胞壁结合和

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物两种。

(2)

3、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1)影响扩散的因素: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和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

(2)农药与土壤间的吸附、有机质的含量、粘土矿物、农药性质

4、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举例说明其原理。

答:(1)主要转化途径:①吸附催化水解:吸附催化反应土壤系统中某些水解反应受粘土的催化作用,可能比相应的水体中要快。

②光降解:农药对光的敏感程度是决定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的长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农药的相对光解速率相差很大。

③生物降解:农药在土壤中持留时间的长短,其半衰期即决定与农药本身的特点,也与周围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有关,特别是微生物的参与。

(2)原理:化学农药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也会利用有机农药为能源,在体内酶或分泌酶的作用下,是农药发生降解作用,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5、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特性、遗传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6、文献提供农药乐果的蒸汽压力为1.13×10-3Pa(20℃),溶解度为3×104(μg/mL),其分子量为229.12(C5H12O3NPS2)。计算其在液、气两相间的分配系数D值,并与文献值

D=2.5×108比较。

7、某杀虫剂在农田一年一度使用的剂量为5.0kg/ha,已知该农药的半衰期为一年,且施药

后100%进入农田,求经过5年后农田中农药的累积残留量。

三、简答:

1、简述致癌作用机理。

答:第一,是引发阶段,直接致癌物质或间接致癌物质引起DNA突变;

第二,是促长阶段,主要是。突变细胞改变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增殖成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还会向机体其他部位扩散

2、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毒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立体构型、分子大小、官能团、溶解度、电离度、脂溶性等);

2、毒物所处的基体因素(基体的组成、性质等);

3、机体暴露于毒物的状况(毒物剂量、浓度、机体暴露的持续时间、频率、总时间、机

体暴露的部位及途径等);

4、生物因素(生物种属差异、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及免疫情况、营养及健康状况等);

5、生物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季节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光照、噪声等)。

3、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化作用机理。

答:1酶活性的抑制:(1)有些有机化合物与酶的共价结合;(2)有些重金属离子与含硫基的酶强烈结合;(3)有些金属取代金属酶的不同金属。

2、致突变作用:(1)基因突变即DNA得碱基对发生改变;(2)染色体畸变:染色

体的数目和数量改变。

3、致癌:第一,是引发阶段,直接致癌物质或间接致癌物质引起DNA突变;第二,

是促长阶段,主要是。突变细胞改变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增殖成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还会向机体其他部位扩散

4、简述酸性矿水形成的原因。

答:酸性矿水的形成:黄铁矿在铁细菌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

2FeS2+2H2O +7O2→4H++4SO42-+2Fe2+

4Fe2++O2+4H+→4Fe3++2H2O

FeS2+14Fe3++8H2O →15Fe2++2SO42-+16H+

以上反应联合构成一个由铁细菌发挥重大作用的溶解黄铁矿的循环过程,生成大量硫酸,加剧了矿水的酸化,有时能使pH值下降至0.5。

三、简答:

1、简述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污染与效应。

答:(1)、它使水的感观状况受到影响;

(2)、由于洗涤剂中含有大量的聚磷酸盐作为增净济,因此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水体中的石油和多氯联苯等不溶于性有机物的乳化、分散,增加废水处理的困难;

(4)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在浓度高时,可以破坏水体微生物的群落。

2、简述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跳效应。

答:POPs 一般都具有毒性,包括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特性等。?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能够在生物器官的脂肪组织内产生生物积累,沿着食物链逐级放大。

?具有半挥发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通过“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跳效应”

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国际公认的特性?

答: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在相应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

毒效应。

5、简述PCBs在环境中的主要分布、迁移与转化规律。

答:(1)分布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PCBs含量可高达2000-5000μg/kg (PCBs易被颗粒物所吸附)。水生植物通常可从水中快速吸收PCBs,其富集系数为1×l04-l×l05。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鱼体中PCBs 的含量约在l-7mg/kg 范围内(湿重)。

(2)迁移:PCBs使用和处理挥发到大气,经干、湿沉降到湖泊海洋中,吸附到颗粒物中成为沉积物。

(3)PCBs 的细菌降解顺序为:联苯>PCBs1221>PCBs1016>PCBsl254。单氯到四氯代联苯均可被微生物降解。高取代的多氯联苯不易被生物降解。多氯联苯的生物降解性能主要决定于化合物中碳氢键数量。含氯原子数量越少,越容易被生物降解。代谢作用发生转化的速率随分子中氯原子的增多而降低

6、试述无机汞在土壤中甲基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答:(1)无机汞的形态;(2)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3)温度和营养物;(4)沉积层中富汞层的位置;(5)pH 值对甲基化的影响。

7、简述甲基钴氨素的再生。

答:水合钴胺素被FADH2还原,使其中钴由三价变为一价,然后辅酶甲基四氢叶酸将正离子CH3+转移给钴,,并从钴上取得两个电子,以CH3-与钴结合,完成了甲基钴胺素的再生。

8、重金属的污染有哪些特点?

答:(1)形态多变;(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常剧毒;(5)迁移转化形式多;(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7)在水体中的迁移以悬浮物和沉积物为主要载体;(8)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9)生物摄取重金属是积累性的;(10)对人体的毒害是积累性的。

9、简述土壤中砷的特点及其存在形式。

答:(1)特点:部分可溶性砷和粘土颗粒吸附的砷进入人体,绝大部分通过理化性状滞留在土壤中,部分通过生物吸收进入生物体内。

(2)存在形式:难溶性砷酸盐:包裹在其他金属的难熔盐中;吸附在土壤粘粒和其他金属难溶盐的沉淀界面中;土壤颗粒的晶体结构中;土壤溶液中。

《环境化学》戴树桂(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部分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环境问题不止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个由浅入深,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a、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城市和工农业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环和野生动物某些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重视,明显没有把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b、1972年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气、土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而且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也宣告一部分环境问题源于贫穷,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然而,它并未从战略高度指明防治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没强调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 c、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并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指明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识。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它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行动纲领。这是本世纪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树立了人类环境与发展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2.你对于氧、碳、氮、磷、硫几种典型营养性元素循环的重要意义有何体会 (1)氧的循环: (2)碳的循环:

(3)氮的循环 (4)磷的循环

(5)硫的循环

(6)体会:氧、碳、氮、磷和硫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涉及地层环境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过程,是地球运动和生命过程的主要营力。 3.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

环境化学复习题简答题

环境化学简答题 1. 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主要成分: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以硫酸为主 成因:酸雨的形成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成云成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均相或非均相化学反应等; 危害:1.使水体酸化,造成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紊乱; 2.使森林大片死亡。酸雨侵入树叶气孔,妨碍植物的呼吸; 3.造成土壤矿物质元素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化,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4.使土壤的有毒金属溶解出来,一方面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造成有毒金属迁移 5.腐蚀建筑物、文物等。 有关方程式:SO 2和NO x 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 2. 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链引发 自由基传递 终止 23SO +[O]SO →2324SO +H O H SO →32 2 22NO+[O]NO 2NO +H O +HNO HNO →→SO 2 NO x

3. 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CFCs在对流层中存在,是破外臭氧层的主要原因,CFCs不溶水,稳定性高,被热空气带到平流层,CFCs在平流层受强烈紫外线照射而分解产生氯,氯会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 Cl+O3→ClO+O2ClO+O→Cl+O2即O3+O3→3O2 由此可见,氯在分解臭氧的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以促使较臭氧反应成氧,而氯在反应中循环出现,因此少量的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就能造成大量的臭氧分解。 4. 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项目伦敦型洛杉矶型 概况较早(1873年),已多次出现较晚(1946年),发生光化学反应 污染物颗粒物、SO2、硫酸雾等碳氢化合物、NO X、O3、PAN、醛类 燃料煤汽油、煤油、石油 气象条件 季节冬夏、秋 气温低(4℃以下)高(24℃以上)湿度高低 日光弱强 臭氧浓 度 低高 出现时间白天夜间连续白天 毒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 时导致死亡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O3等氧化剂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 时可导致死亡。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C》考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C》考试大纲物理化学C 一、考试性质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力学概论,热和功,热力学可逆过程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函数,焓,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实际气体,热化学,赫斯定律及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熵变的计算,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方向和平衡条件,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值。 (三)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溶液及其组成的表示法,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非理想溶液,分配定律。 (四)相平衡 相律,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五)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化学反应亲和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平衡常数的表示式,复相化学平衡,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近似计算。 (六)电化学 法拉第定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离子迁移数、电导,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动势、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与化工专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71)化工原理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与化工专考研参考书目: 姚玉英等,《化工原理》(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 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

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 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4月—12月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真题练习该怎么规划呢? 建议可以这样安排: ①4月—5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阅读部分; ②6月—8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除作文外的部分; ③9月—11月除了近几年真题,将剩下的真题全都做完,包括作文; ④12月成套做最后三年的真题,当考前模拟,注意整体的做题效率,如一篇阅读最多最多20分钟内完成,同时也要确保正确率。 不仅单词需要每天坚持背,贯穿考研全程,真题也是每天都要有接触,保持做题的“手感”、训练“语感”并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 拿到真题具体怎么做? 以阅读为例: 第一步:先看所有题干,抓关键词 除非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否则不建议先浏览文章再做题。因为咱们是应试,是为了做对题去的,不带着目的去看文章就是在浪费时间,就是在耍流氓。而且一张考研英语真题中共5篇阅读,一般只有2篇阅读考主旨题才需要通读全文。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化学2012年考研复习题 酶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化学2012年考研复习题酶 一、填空题 1 酶的活性中心是由_______和_______促成,_______负责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_______直接参与催化。 2 根据酶蛋白分子的特点可将酶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含辅助因子的酶称为_______,辅助因子包括_______、辅酶,辅酶又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4 酶与其他催化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性: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木瓜蛋白酶或_______能分解肌肉结缔组织的_______,用于催熟及肉的嫩化。 6 食品加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还原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7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具有一定的_______,即一种激活剂对某些酶能起激活作用, 但对另一种酶可能有抑制作用,有时离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_. 8 _______能催化葡萄糖通过消耗空气中的氧而氧化,该酶可以用来除去葡萄糖和氧气。 9 脂肪氧化酶可用于_______. 10 _______是指酶与金属离子结合较为紧密,在酶的纯化过程中,金属离子仍被保留;_______是指与金属离子结合不是很紧密,纯化的酶需加入金属离子,才能激活。 11 较高压力下,大部分酶失活的四种类型:_______失活、_______失活、_______ 失活和_______失活。 12 抑制剂可分为两类:_______和_______. 13 食品颜色变化绝大多数与食品中的内源酶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是指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的酶,能连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 重复使用。 15 在固定化酶中,_______效应、_______效应、_______效应和载体性质造成的 _______效应等因素会对酶的性质产生影响。 16 固定化酶的使用稳定性通常以_______表示。 17 _______是指不同形式的催化同一反应的酶,它们之间氨基酸的顺序、某些共价修 饰或三维空间结构等可能不同。 18 可逆抑制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9 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按分子大小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20 淀粉酶包括三种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

大学环境化学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等。 2、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11.环境监测新技术?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 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 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 (7)水俣病事件:。 (8)米糠油事件: 三、简答: 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 (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 烯烃的存在);(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4)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 答: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 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3、简述HO2·的来源 (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ν→H? + HC?O (光λ<370nm)(光分解) H? + O2→HO2?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 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CO →CO2 + H? H?+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ν→R?+ H? H?+ O2→ HO2? RH + O3 + hν→RO?+ HO2? 4、请以CH3CH=CHCH3为例,参考下面的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写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有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剖析

2013年以来,815物理化学A(以下简称物化)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研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因此不论报考海大化院的什么专业,815物理化学A是重中之重!下面结合相关考研政策和出题变化,以及个人以往的备考经验, 简单介绍下相关备考经验。 1 重要变化 主要有3点,在考试科目安排方面,化工方面专业的考查科目由原来的816物理化学B换成了815物理化学A,815物理化学A成为了海大化院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在指导方式方面,由原来的公布参考教材变成了考试大纲;而在具体的出题范围方面,则增加了实验部分20分,其中选择题和实验论述题各10分。 2 备考资料 真题考点分析和考纲、真题(包括答案)、教材及其课后习题、教材课件、其它教辅、习题等详细的专业课备考资料及其复习方法在博文《2014考研专业课5大备考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以中国海洋大学分析化学(海洋化学)考研为例》 里面已经详细说明了,就不赘述了。 真题、考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不必多说。在这儿就指定教材这一块儿做一个详细说明。最经典的教材教辅组合如下: 前两本书是学校原来在招生专业目录里的指定教材,是整个考研复习(特别是基础复习阶段)的核心,最后一本书中有许多考研原题,是物理化学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反复强调过,一定要重视!

3 考点分析 考纲里面的考点我就不赘述了,大家自己去研招网下载了看看就知道。考纲的缺点在于其中只有逐个罗列的知识点,往往覆盖面较宽泛,令考生难以把握主次,很难仅通过考纲来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精力。所以,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物化历年真题中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重。下面的分数是通过将历年真题(2000-2012)中相应题目的对应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到的,大家也可以自 己试着统计看看。 其中A气体、热力学部分(教材第1、2、3章)考察40分左右;B溶液部分(教材第4章)考察20分左右;C平衡部分(教材5、6章,包括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考察23分左右;D电化学部分(教材第8、9、10章)考察32分左右;E动力学部分(教材11、12章)考察26分左右;F其他包括统计热力学(2-4分,第7章)、表面物理化学、胶体等部分(10-20分,第13、14章)。 在统计过程中,除了知道各部分的分数比重之外,每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也会一目了然,因此,强烈推荐考生们能花个1-2天左右的时间好好分析统计一下真题(或者直接找份物化的真题考点分析看看),对于快速锁定考点、高效备考,有莫大 的好处! 4 复习策略 815物理化学A的复习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方法如下: 4.1 基础阶段 一般考生在复习之前都有一定的物化基础,因此建议在复习之前就对真题进行统计分析。本阶段在初步分析了真题之后,进行教材的第一遍系统复习,以教材和《物理化学学习指导》为主,首先打开课本目录,明确重要章节之后,以章为单位,先看教材,边看边做笔记(最好用逻辑图的方式),如果有课件也可以结合相应章节的课件进一步梳理知识点,便于考生更好理解教材、把握复习要点;看完教材后做本章的习题巩固,做题过程中有生疏的知识点可返回看教材;小循环滚动复习,逐渐由点到面,在扫清考纲要求知识点的同时逐步形成知识框架。 4.2 强化阶段 第一遍以课本为主线,而第二遍则以习题为根本。强化阶段以习题为主,该阶段前期复习教材时,也可以以章为单位(或者以知识模块为单位,如物化中分热力学、溶液、平衡、动力学等模块,每个模块又包括相应章节),迅速看完课本后重点重复做课后习题,多做几遍,在做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每道题目考查的知识 点和解题步骤,最好能说出个123来。 该阶段后期,教材已经复习完了(2-3遍),对整体知识较为熟悉,且形成整体知识框架,可以开始做真题(按照2013-2000年的顺序来做,真题年份越近越具有参考价值),多做几遍,越多越好,熟悉真题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式。做真题的时候同样需要善于总结,熟悉每道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揣摩出题意图。 4.3 完善阶段

有机化学培养方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二级学科:___ 有机化学_____________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代码:____ 070303____________ 一、学科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和海洋化学密切相关,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几年有机化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药物合成、有机材料、发光材料、膜分离材料、天然产物利用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海洋功能材料制备等其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丰硕得成果。 有机化学拥有实验室近千平米, 拥有元素分析、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换红外光谱、中高压微型反应设备、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差热-热重分析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基本仪器。 二、培养目标 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学风严谨、作风正派、具有可持续发展技能得的有机化学学科专门人才。 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应用于本学科方向的研究,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具有一定的材料科学、海洋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较高外语水平,能熟练应用与工作及学术交流。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毕业后,能在有关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从事产品开发、科研、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工作。

四、修读年限 2-3年五、培养体系(一)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学分要求 不低于16学分。 (二)拓展模块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组织,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鼓励各学院对全校开设。硕士研究生至少获得公共选修课2学分。

专业英语 学术活动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复试食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食品化学》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 分) 1、水分活度; 2、膳食纤维; 3、消化酶抑制剂; 4、同质多晶; 5、转基因食品。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2分) 1. 酯化度大于50%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 2. 褐藻酸是由β-D-吡喃甘露糖醛酸(M)和α-L-吡喃古洛糖醛酸(G)单位组成。() 3. 壳聚糖的化学名为β-(1,4)-2-氨基--D-葡聚糖。() 4. 同一水分含量的食品,温度愈高,aw也愈大。() 5. 在食品保藏中,如果贮存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Tg′,则酶的活性完全被抑制 6. 葡萄糖淀粉酶是从1,4-α-D-葡聚糖的非还原端裂解β-D-葡萄糖单位。() 7. Mn及其化合物中Mn的价态越低毒性越大。() 8. BHA是二十二碳五烯酸的缩写。() 9. γ一亚麻酸是一种十八碳三烯全顺式不饱和脂肪酸。() 10.脂类的氧化对食品的风味总是不利的。() 11.多糖是一种冷冻稳定剂。() 12.平均疏水值Q大于1400的肽可能有苦味。()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食品化学中把氨基酸类的脱羧、脱氨生成少一个碳的醛类的反应过程,称为() 降解。 2、大分子多糖溶液都有一定的粘稠性,其溶液的粘度取决于()()()和在溶液中的构象。 3、环状低聚糖又称环状糊精(cyclodextrin),它由环状α-D-吡喃葡萄糖苷构 成。聚合度为7时,称为()。 4、金属离子特别是()与()能促进Maillard reaction。 5、一般说来,HLB为()的乳化剂有利于形成W/O的()。 6、叶绿素是不溶于水的,因为它是由()()()、和形成的二元酯。 7、根据对淀粉作用方式的不同,淀粉酶可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α-淀粉酶、()()() 8、有毒糖苷的主要特征是在酶促作用下水解产生()()()。它们都是有毒的,并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 9、今可豆氨酸的有害性是它干扰了()的代谢而使人得金龟豆病。 10、苯甲酸钠在pH()范围内呈现最佳活性。 五、问答题(每题8分,任选6 题,共48分) 1、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请简要介绍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请论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营养性的影响。 4、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有哪些? 5、请论述水分活度与脂类氧化的关系。 6、请选择一种酶,论述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7、近年来,人们对极端酶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兴趣。你认为极端酶在食品工业中应 用前景如何?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食品化学》试题答案(A) 二、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10分) 1、水分活度 是指食品中蒸汽压与纯水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即Aw=P/P0。水分活度能反映水与各种非 水分缔合的强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可靠的预示食品的稳定性、安全和其他性质。 2、膳食纤维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2 )、二甲基 硫(CH 3) 2 S、硫化氢(H 2 S)、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SO 3 )、硫酸(H 2 SO 4 )、 亚硫酸盐(MSO 3)和硫酸盐(MSO 4 )等。大气中的SO 2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 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 2 SO 4 或SO 4 2-, 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 2 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 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 2 S主要的 去除反应为:HO + H 2S → H 2 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2 O)、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NO 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用通式 NO x 表示。NO和NO 2 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 燃烧。大气中的NO x 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 CO 2和 CH 4 );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 2 。 CO 2 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

环境化学简答题

简答题 1、 土壤胶体如何表现对酸、碱的缓冲作用。 对酸的缓冲作用(M 代表盐基离子) 对碱的缓冲作用 2、 何为盐基饱和度。 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交换性盐基总量(c mol/kg ) 盐基饱和度(%)= 阳离子交换量(c mol/kg )3、自机体暴露于某一 毒物至其出现毒性,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一,毒物被机体进入吸收后,经分布、代谢转化,并有一定程度的排泄;二,毒物或活性代谢产物与其受体进行原发反应,使受体改性,随后引起生物化学效应;三,接着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继发反应,出现致毒症状。 4、什么叫优先污染物,举例说明。 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如多氯联苯等。 5、何为大气温度层结,各层有何特性。 大气温度层结是指静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其中对流层和中间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和热层的温度变化趋势则相反。 MCl M + H2O ×100%

1、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有哪些? 答:1)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 2)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 3)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 2、请举例说明各个环境单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 答: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包括:①水体:有害金属、有害阴离子、营养物质、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②大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铅化物、悬 浮物等。 ③土壤:农药、重金属。 3、简述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及其特性。 答:1)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称成核型。 2)积聚膜——DP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3)粗粒子膜——DP大于2um,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砂等一次气溶胶粒子,主要靠干沉降和雨水冲刷去除。 但粗粒子(粗粒子膜)和细粒子(爱根核膜、积聚膜)是独力的。 4、简述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来源:二氧化碳:燃料、改变土地的使用(砍伐森林) 甲烷:生物体的燃烧、肠道发酵作用、水稻 一氧化碳:植物排放、人工排放(交通、运输和工业)

海大环境化学问答题

三、问答: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等。 2、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11.环境监测新技术?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 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 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 (7)水俣病事件:。 (8)米糠油事件: 三、简答: 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 (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 烯烃的存在);(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4)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 答: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 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3、简述HO2·的来源 (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ν→H? + HC?O (光λ<370nm)(光分解) H? + O2→HO2?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 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CO →CO2 + H? H?+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ν→R?+ H? H?+ O2→ HO2? RH + O3 + hν→RO?+ HO2? 5、酸雨形成须具备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海洋物理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物理化学”是海洋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并可指导海洋化学的应用与实践,对海洋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框架搭建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包括液态水的结构、海水状态方程式、海水热力学基础、离子水化作用、离子-离子相互作、海水中的离子平衡、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Pitzer理论在海水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海洋中的界面化学作用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海洋化学过程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理论性强,属于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核心,需要在海洋化学其他课程已经开设的基础上设立。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前期课程,并已经对海洋化学学科有了基本知识积累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该课程。 2.设计思路: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海水的组成、海水中物质的分布,存在形式和迁移变化规律,水体和大气的作用,海洋沉积物和间隙水的化学,河口化学,海洋中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环境因子与海洋化学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对于海洋经济的 - 1 -

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海洋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海洋物理化学就是海洋 化学的理论核心,它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化学问题和生 物地球化学过程。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但其在海洋体系中的应用,目前还受 到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该课程鉴于目前海洋物理化学的研究深度, 重点讨论海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水体系的物理化学问题,即海水的物理化学, 对于涉及到海洋体系的其它一些重要的界面,如海洋——陆地界面,海洋——大气界 面,海洋——悬浮颗粒物界面,海洋——生物界面等,在本书中只做简单介绍。借助 于基本理论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兴趣。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I、化学 海洋学等。本课程是以上课程在海洋化学中的理论综合,也是以上基础课程的理论提升,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海洋物理化学跟以上所有课程一起,组成了海 洋化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海洋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对一些复杂的理论有初步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这些基本理论应用到海洋化学的研究中去,能够解释一些海洋化学现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已有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总结并敢于课堂展示。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对海洋化学理论体系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海洋物理化学课程内容; (2)提高海洋化学理论化水平,将课堂内容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发现并总结海洋化学理论体系最新的进展,并可以用理论解 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小组研究(包括问题提出、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归纳总 - 1 -

环境化学计算题答案

1.若一个天然水体的pH为7.0。碱度为1.4 mmol/L,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降低到6.0? 解二:

已知pH=6.0时,α0=0.6920,α1=0.3080,α2=1.444*10-5,α=3.247;pH=7.0时,α0=0.1834,α1=0.8162,α2=3.828*10-4,α=1.224; 解:查表3-3(p110)α1、α2,α=1.22 C T=1.22×1.4=1.71m mol.L-1 当加强酸使pH=6.0,α=3.25,而C T不变时 碱度=1.71/ 3.25=0.526m mol.L-1 ΔA=1.4-0.526=0.874m mol.L-1

2.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为8.0,计算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K spCdS= 7.9 ?10-27)饱和水溶液中H2S浓度保持在0.1mol/L,H2S离解常数K1=8.9*10-8,K2=1.3*10-15) 解:饱和时[H2S]≈0.1mol/L K H2S=[H+]2[S2-]=1.16?10-23 ,且pH=8.0?10-23 [S2-]=1.16?10-23/ [H+]2 = 1.16?10-23/ 1.0?10-16 =1.16?10-7 mol/L [Cd2+]= K SP / [S2-] = 7.9 ? 10-27 / 1.16?10-7 =6.8?10-20 mol/L 3.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pH = 8.4,T = 25oC水体中,90%的有毒物质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其K A = 0,K B = 4.9 ? 10-7 L/(d·mol),K N = 1.6 d-1, 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 解:已知Ka=0,[H+]=10-8.4,Kn=1.6,Kb=4.9×10-7 Kh=Ka[H+]+Kn+KbKw/[H+]=0+1.6+4.9×10-7×10-5.6=1.6(d-1) 4.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 = 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 CH4和35% CO2,计算Pe 和E h。

西北大学环境化学习题

《环境化学》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和在环境中的。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和。 2、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和有关,去除方式有 和。 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由大气 污染所引起的。 5、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气中的重要自由基有、、、、等。 7、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等,其中 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 8、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9、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即、、。 10、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11、硫酸型烟雾为型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为型烟雾。 12、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分析化学-中国海洋大学

003 化学化工学院 初试考试大纲: 619分析化学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分析专业与海洋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我校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可分为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及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能系统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应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决某些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 分析化学、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部分:(50%) 第一章概论 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 2.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定量分析过程,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概念; 3.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常用的几种滴定方式; 4.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 2.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1.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3.t分布曲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4.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 6.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1.活度的概念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 2.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3.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和用质子理论即PBE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 4.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强酸(碱)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碱);酸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酸碱缓冲溶液的pH计算; 5.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缓冲容量的计算;几种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 6.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 7.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滴定终点的含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直接准确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别式。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8.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简单络合物与螯合物;EDTA及其络合物;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逐级平衡常数和积累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数; 2.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3.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讨论;化学计量点pM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终点误差;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判别式;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4.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单一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5.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与解蔽;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6.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的计算。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

食品化学试卷库第01 套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分活度:同温度下食品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即Aw=p/p0。Aw 能反应水与各手足无措非水分缔合程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可靠的预示食品的稳定性。 2,美拉德反应:食品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 3,淀粉糊化:加热提供能量时,破坏淀粉颗粒结晶胶束区弱的氢键后,淀粉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此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4,膳食纤维:一类不被消化的聚合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溶性的植物细胞壁材料,主要是木质素和纤维素,另一部分是非淀粉的水溶性多糖。具有与水溶性多糖相似的功能。 5,维生素原:指在生命体中可全部或部分的转化为维生素的物质。 6,脂肪的塑性:是指固体脂肪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超过分子间作用力时,开始流动,但当外力停止后,脂肪重新恢复原有稠度。 7,酶制剂:通过生物工程制得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混合酶体系。 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填空题 1,涩,苦 2,山梨醇,保湿剂; 3,铜和铁 4,非均一; 5,油酸和亚油酸 6,3~6 乳状液; 7,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8.氨基酸,Strecker降解 9,必需氨基酸和消化率 10,植醇和脱植基叶绿素 11,嘧啶和噻唑 12,维生素B6,β-葡萄糖苷酶 13,有益或辅助营养元素和有毒元 素 14,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15,肌苷酸和鸟苷酸 16,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 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转移酶 17,N-亚硝胺 18,L-赖氨酸,大于 三、简答题 1,哪些因素会使食品中蛋白质变性? 答:(1).物理因素:主要是热、静水压、剪切和辐照等因素。(2).化学因素:主要是pH 有机溶质、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促溶盐等因素。 2,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1)、淀粉的结构,直链淀粉、链度适中、深度较大时易老化,淀粉改性后,不均匀性提高,不易老化;(2)、温度:2~4℃,淀粉易老化;>60 ℃或<-20℃,不易发生老化;(3)、含水量:含水量30 ~60%,易老化;含水量过低(<10%)或过高,均不易老化;(4)、共存物的影响:脂类和乳化剂可抗老化;多糖(果胶例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与淀粉竞争水分子及干扰淀粉分子平行靠拢,从而起到抗老化作用;(5)、pH:<7,或>10,因带有同种电荷,老化减缓;(6)、其他因素:淀粉浓度、某些无机盐对于老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3,如何选择抗氧化剂? 答:选择抗氧化剂要考虑以下因素: (1)抗氧化剂的效力及安全性,(2)同食品混合的容易程度,(3)效果持久性, (4)对pH 的敏感性, (5)是否产生变色和异味, (6)是否易得及价格等。 4,海生动物油类的特点。 答:(1)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其氧化产物是鱼腥味的特征成分之一;(2)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优先处在Sn-2 位;(3)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5,含脂食品贮藏不当易产生哈喇味,为什么? 答: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对氧化极为敏感。含脂食品贮藏不当,脂类发生自由基链反应,自动氧化,产生饱和与不饱和醛类,还有酮类酸类以及其他双官能团氧化物,产生哈喇味。 6,胃合蛋白反应(Plastein reaction)的慨念及意义。 答:概念:是指一组反应,包括蛋白质的最初水解,肽键的重新组合,参与作用的酶通常是木瓜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 意义:由于胃合蛋白产物的结构合氨基酸顺序不同于原始的蛋白质,因此它们的功能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当L -蛋氨酸也被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它能共价的并入新形成的多肽。于是利用胃合蛋白反应能提高蛋氨酸或赖氨酸缺乏的食品蛋白质的营养质量。 四、论述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