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花都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花都雅居乐107国道地块D 地块”

CM 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1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A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93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33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75m ×1.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818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09790.1958c m =?=,'20.13170.2634m m =?=

则:A m A c c ?='

,2

'

0.12560.640.1958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A m A m m ?='

,2

'0.196250.750.2634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97KN 。

则:397

6200.64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4KN 。

则:164

2560.64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20+256)根据承载力计算表格进行估算?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97?2=794KN P m =164?2=328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2c m =;0.1185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0820.164c m =?=,'

20.11850.237m m =?=

则:A m A c c ?='

,2'0.1256

0.770.164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

A m A m m ?='

,2'0.19625

0.830.237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4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467KN 。

则:467

6460.7225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3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6.5KN 。

则:166.5

2300.7225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46+230)?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467?2=934KN P m =166.5?2=333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570.0979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2.980.1317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60m ?1.60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177.5KN 。

则:.1177.5

4602.56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177.5?2=2355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2c m =;0.1185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3.060.082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310.1185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75m ?1.7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409KN 。

则:.1409

4603.06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409?2=2818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2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50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m ×0.7m ,试验终极荷载为667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m ×0.7m ,试验终极荷载为267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4m ×1.4m ,试验终极荷载为1960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237c m =;0.1888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

20.12370.2474c m =?=,'20.18880.3776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510.2474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7m ?0.7m

A m A m m ?='

,2

'

0.196250.520.3776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7m ?0.7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8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33.5KN 。

则:333.5

6800.49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72.5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33.5KN 。

则:133.5

272.50.49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80+272.5)?1.05=50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33.5?2=667KN P m =133.5?2=267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237c m =;0.1888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030.1237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2.080.1888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4m ?1.4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50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980KN 。

则:.980

5001.96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980?2=1960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3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A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1037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382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85m ×1.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149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47c m =;0.1239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

20.09470.1894c m =?=,'20.12390.2478m

m =?=

则:A m A c c ?='

,2

'

0.12560.660.1894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A m A m m ?='

,2

'

0.196250.790.2478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97KN 。

则:397

6200.64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4KN 。

则:164

2560.64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20+256)?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97?2=794KN P m =164?2=328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736c m =;0.0983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

20.07360.1472c m =?=,'20.09830.1966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850.1472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9 m ?0.9m

A m A m m ?='

,2'

0.19625

1.000.1966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9m ?0.9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H1座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4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518.5KN 。

则:518.5

6400.81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3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91KN 。

则:191

2360.81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40+236)?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518.5?2=1037KN

P m =191?2=382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47c m =;0.1239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650.0947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170.1239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60m ?1.60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177.5KN 。

则:.1177.5

4602.56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177.5?2=2355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736c m =;0.0983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3.410.0736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990.0983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85m ?1.8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574.5KN 。

则:.1574.5

4603.42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574.5?2=3149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4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A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5m ×1.6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50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1037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382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85m ×1.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149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17c m =;0.1248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

20.09170.1834c m =?=,'20.12480.2496m

m =?=

则:A m A c c ?='

,2

'

0.12560.680.1834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A m A m m ?='

,2

'

0.196250.790.2496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97KN 。

则:397

6200.64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4KN 。

则:164

2560.64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20+256)?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97?2=794KN P m =164?2=328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724c m =;0.1052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07240.1448c m =?=,'

20.10520.2104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870.1448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9 m ?0.9m

A m A m m ?='

,2'

0.19625

0.930.2104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9m ?0.9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H1座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4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518.5KN 。

则:518.5

6400.81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3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91KN 。

则:191

2360.81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40+236)?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518.5?2=1037KN

P m =191?2=382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17c m =;0.1248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740.0917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150.1248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65m ?1.6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252.5KN 。

则:.1252.5

4602.72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252.5?2=2505KN B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724c m =;0.1052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3.470.0724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730.1052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85m ?1.8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574.5KN 。

则:.1574.5

4603.42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574.5?2=3149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5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905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61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7m ×1.7m ,试验终极荷载为2659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76c m =;0.125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

20.08760.1752c m =?=,'20.1250.25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720.1752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

A m A m m ?='

,2

'

0.196250.790.25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452.5KN 。

则:452.5

6260.7225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80.5KN 。

则:180.5

2500.7225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26+250)?1.05=46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452.5?2=905KN P m =180.5?2=361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76c m =;0.125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870.0876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3.140.125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7m ?1.7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329.5KN 。

则:.1329.5

4602.89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329.5?2=2659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6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50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5m ×0.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765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5m ×0.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07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5m ×1.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250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121c m =;0.171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11210.2242c m =?=,'20.1710.342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560.2242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75m ?0.75m

A m A m m ?='

,2

'

0.196250.570.342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75m ?0.75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8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82.5KN 。

则:382.5

6800.5625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72.5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53.5KN 。

则:153.5

272.50.5625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80+272.5)?1.05=50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82.5?2=765KN P m =153.5?2=307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121c m =;0.171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240.1121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2.290.171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5m ?1.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50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125KN 。

则:.1125

5002.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125?2=2250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7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50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5m ×0.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765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5m ×0.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07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5m ×1.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250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103c m =;0.1663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11030.2206c m =?=,'20.16630.3326m m =?=

则:A m A c c ?='

,2'

0.1256

0.570.2206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75m ?0.75m

A m A m m ?='

,2

'

0.196250.590.3326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75m ?0.75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

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8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8

2.5KN 。

则:382.5

6800.5625

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72.5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53.5KN 。

则:153.5

272.50.5625

m sp

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

)(21.m sp c sp k sp f f f =?2

1(680+272.5)?1.05=50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82.5?2=765KN P m =153.5?2=307KN

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103c m =;0.1663m m =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280.1103c c A A m m ?=

==, A m A m m ?=2,2220.19625

2.360.1663

m m A A m m ?=

==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5m ?1.5m 。

布置见下图: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50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125KN 。

则:.1125

5002.25

sp k f kPa =

=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125?2=2250KN

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

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 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资料 1.基础信息 基础长:l=4000mm 基础宽:b=4000mm 修正用基础埋深:d=1.50m 基础底标高:dbg=-2.00m 2.荷载信息 竖向荷载:F k=1000.00kN 绕X轴弯矩:M x=0.00kN·m 绕Y轴弯矩:M y=0.00kN·m b = 4 0 l=4000 x Y 3.计算参数 天然地面标高:bg=0.00m 地下水位标高:wbg=-4.00m 宽度修正系数:wxz=1 是否进行地震修正:是 单位面积基础覆土重:rh=2.00kPa 计算方法:GB50007-2002--综合法 地下水标高-4.00 基底标高-2.00地面标高0.00 5 5 5 5 5 4.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表格

二、计算结果 1.基础底板反力计算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 k = A×p =16.0×2.0= 32.0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1.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根据5. 2.2-1 : P k = F k+G k A= 1000.00+32.00 16.00= 64.50 kPa 1.2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x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x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lb2 6= 4.00×4.00 2 6= 10.67m 3 x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1.3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y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y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bl2 6= 4.00×4.00 2 6= 10.67m 3 y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浮重度 γm = ∑γi h i ∑h i = 2.0×18.0 2.0= 18.00 基底以下土层的重度为 γ = 18.00 b = 4.00 f a = f ak + ηbγ (b-3) + ηdγm (d-0.5) = 150.00+1.00×18.00×(4.00-3)+1.00×18.00×(1.50-0.5)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报告 检测内容:单桩静载荷试验 目录 一、前言 (4) 二、项目概况 (4) 三、地质概况 (4) 四、检测依据 (5) 五、现场检测 (5) 六、检测结果 (6) 七、检测结论 (7) 八、附图表 (7)

一、前言 受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委托,我公司对其在建的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K76+940~K77+025段的复合地基进行抗压静载荷试验,用来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按合同约定此次共试验了三个试验点,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压板试验,承压板尺寸为1.0×1.0m。所试点位由甲方、监理选取,试点编号由甲方提供。外业试验于2010年12月02日至2010年12月20日进行。 二、项目概况 表1

三、地质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表》,K76+940~K77+025属水田地段,为冲积灰色淤泥质粘土和褐黄色软塑状饱和粉质粘土,软土平均厚度6.0m,其下为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 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

第三章静荷载检测、第四章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及试卷

第三章静载荷检测 第一节概述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静载试验static loading test”的定义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基桩静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有:为工程提供承载力的设计依据,为基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提供依据,为基桩施工选择最佳工艺参数,或为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与提出承载力的设计依据。 基桩静载试验是在原位条件下,向真型基础和缩尺模型基础逐级施加荷载,并同时观测基础沉降规律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是目前进行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评价的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如基桩高应变法)与之进行比对的标准。 为了掌握基桩检测技术,基桩检测工程技术人员有必要充分了解当前基桩设计原理、基桩的工作机理、施工工艺、存在的质量问题,十分熟悉现场检测技术和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检测环节,深刻理解和掌握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和综合判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基桩检测的全过程检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可靠、合理的检验成果。 几个基本概念: 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桩基础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基桩foundation 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 第二节基本规定 桩是埋入土中的柱形杆件,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部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上。总体上可考虑按竖向受荷与水平受荷两种工况来分析桩的承载性状。 一、竖向受压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工作机理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指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最大荷载,由以下二个因素决定:一是桩本身的材料强度,即桩在轴向受压、偏心受压或在桩身压曲的情况下,结构强度的破坏;二是地基土强度,即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支承能力。通常情况下,第二个因素是决定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 在竖向受压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担,且侧阻和端阻的发挥是不同步的,即桩侧阻力先发挥,先达极限,端阻后发挥,后达极限;二者的发挥过程反应了桩土体系荷载的传递过程:在初始受荷阶段,桩顶位移小,荷载由桩上侧表面的土阻力承担,以剪应力形式传递给桩周土体,桩身应力和应变随深度递减;随着荷载的增大,桩顶位移加大,桩侧摩阻力由上至下逐步被发挥出来,在达到极限值后,继续增加的荷载则全部由桩端土阻力承担。随着桩端持力层的压缩和塑性挤出,桩顶位移增长速度加大,在桩端阻力达到极限值后,位移迅速增大而破坏,此时桩所承受的荷载就是桩的极限承载力。由此可以

地基承载力计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承载力是通过地基原位测试后再修正得到的,如果没有原位测试,可参照有关规范使用。如《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第3章,就有各种岩石、土的基本承载力数据可查(岩石地基承载力、碎石地基承载力、砂土地基承载力、粉土地基承载力、老黏土地基承载力、新近沉积黏土承载力)。通过承载力查表后,再通过测量地下水位情

况,地基的透水情况以及结构物的基底尺寸,进行承载力修正,得到最终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报告编号:07地基(J)02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2、试验方法 采用分级对试点进行加载。试验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 ①加载与卸载分级:分8级进行加载。 ②沉降观测时间:每级加载前后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②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①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②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水泥土搅拌桩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摘要】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下面用TXT文本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供参考使用。适于标准受压,只考虑基础宽度、超载影响,不考虑其他诸如倾斜等因素。 1、太沙基(Terzaghi)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45+φ/2) Nγ= 6 * φ / (40 -φ) 式中c、φ分别表示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B表示基础宽度。以下同。 2、汉森(Hansen)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1.5 * Nc * tan2φ 3、梅耶霍夫(Meyerhof)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tan2(π/4+φ/2) Nγ = (Nq - 1) * tan(1.4 * φ) 4、魏锡克(Vesic)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2 * (Nq + 1) * tanφ 5、沈珠江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 (1 + d / B) ^ (1 / 3) * (c / tanφ * (Nq - 1) + 0.5 * γ * b * Nγ)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 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 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倍。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示例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设置桩长为空桩1.8m ,实桩6.5m ,桩底穿透淤泥质土夹粉砂5.2m ,进入粉质粘土0.5m ;桩距为1.5*1.5m 。 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kN 102.72455.014.31504.05.0152.5555.014.321=÷???+?+???=+=∑=)(p p n i i si p a A q l q u R α——① 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 kN 275.71455.014.3120025.02=÷???==p cu a A f R η——② 取①、②两者中较小值,R a =71.275kN ; 式中 cu f —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 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 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 η—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可取0.20~0.30;湿法可取0.25~0.33; p u —桩的周长(m ); n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i l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 p q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 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m A R m sk p a 508.6750)1055.01(8.0237.0275.711055.0)1(f spk =?-?+?=-+=β 1055.05.1455.014.3m 2 2=÷?= 式中 spk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m —面积置换率; 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p A —桩的截面积(m 2);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要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90KPa ,需调整搅拌桩间距,最疏为1.1m*1.1m ,计算得: kPa kPa f m A R m sk p a 9017.9150)196.01(8.0237 .0275.71196.0)1(f spk >=?-?+?=-+=β 196.01 .1455.014.3m 22=÷?= 2010-11-10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部分计算题

一、计算题 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5m×7m,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如图中所示(其中竖向力 ]=240kPa[。试检算地为主要荷载,水平力为附加荷载)。持力层为砂粘土,其容许承载力基承载力、偏心距、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K≥1.5(提示:要求倾覆安全系数)0 [本题15分] 参考答案: 解: )(1

代入后,解得: ,满足要求 ),2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3 3kN,对应的偏心距e=0.3m×10。持力层的=5.0二、图示浅埋基础,已知主要荷载的合力为N容许承载力为420kPa,现已确定其中一边的长度为4.0m (1)试计算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另一边所需的最小尺寸。 (2)确定相应的基底最大、最小压应力。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由题,应有 )2(N=6×1m×3m,已知作用在基础上的主要荷载为:竖向力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三、32M。试计算:kNm。此外,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0kN,弯矩×=1.510 1)基底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能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e的要求?(2)其偏心距是否满足ρ≤N不变,在保持基底不与土层脱离的前提下,基础可承受的最大弯矩是多少?此时3)若(基底的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1 )(2 )3( ba,四周襟边尺寸相同,埋=某旱地桥墩的矩形基础,基底平面尺寸为7.4m=7.5m,四、hN=6105kN2m=,在主力加附加力的组合下,简化到基底中心,竖向荷载置深度,水平荷载HM=3770.67kN.m。试根据图示荷载及地质资料进行下列项目的检算:,弯矩=273.9kN(1)检算持力层及下卧层的承载力; (2)检算基础本身强度; )检算基底偏心距,基础滑动和倾覆稳定性。3 (.

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的承载力是随负载增加而地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估基础稳定性的综合术语。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一个实用术语,它有助于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不是土壤的基础特性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

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 验项目位XXX。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1#、 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 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 m ×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 m×1300mm,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 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 2.检测依据

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 4.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使用仪表包括: 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 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花都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花都雅居乐107国道地块D 地块” CM 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1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A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93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33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75m ×1.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818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09790.1958c m =?=,'20.13170.2634m m =?= 则:A m A c c ?=' ,2 ' 0.12560.640.1958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A m A m m ?=' ,2 '0.196250.750.2634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bai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基础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 的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地基承载力。中国制定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中规定,在基础宽度小于3米,埋深0.5—1.0米的条件下,粘性土主要根据孔隙比(e)、天然含 水量(Wo)、相对含水量(Wb)考虑。砂根据饱和度(Sr)和紧密度(D)决定,也可按标准贯入试验及钻探试验锤击数确定地基 承载力。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埋深大于1米时,必须按下式校正:P=[σ]+ k1r0(b-3)+k2r(h-1)。式中P为计算承载力(吨/平 方米),[σ]为按表查得的承载力(吨/平方米),r0及r为地基土 持力层的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容重,吨/立方米),k1 及k2为安全系数,取2—3。 密实法 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①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 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②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图a),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 填土地基的处理。③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 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图b)。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④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图c)。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 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⑤强夯法:利用重量 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

CFG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验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闫明礼1, 申计春2,刘伟3,闫雪峰4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北京,100013;2.邢台钢铁公司,邢台,054027;3.北京科技 大学基建处,北京,100083;4.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地基所,北京,100088) 提要 本文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以及复合地基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施工检测,褥垫厚度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bearing capacity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ts testing after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bear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testing; thickness of flexible cusion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闫明礼(1942-),男,汉族,河北乐亭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硕士学位。 一、引言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颁布,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但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复合地基检测方面,在不同地区基于某些地区性经验,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根据自己一些粗浅体会就上述问题做一些讨论。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讨论。 1、设计阶段 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fspk=mRa/Ap+β(1-m)fsk (1)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面积置换率;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 —桩的截面积(m2);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 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fsk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楼上钢结构重量统计如下: 1). 柱子(22aI工字钢) 3*22*33.07=2.2t 2). 梁(22aI工字钢) (10.8*10+9.8*2)*33.07=4.2 t 3). 钢柱(方管60*120) 2.9*48*14.13+11*36*14.13+94*14.13=8.9 t 4). 连梁(方管60*60) (90*3+32*6)*14.3=6.6 t 5). 圆管(圆76) 32*4*5.76=0.7 t 5). 水槽(3mm) 94*0.64*23.55=1.4 t 5). 混凝土柱子500*600 0.5*0.6*0.7*2400*0.5=5.5 t 合计:2.2+4.2*8.9+6.6+0.7+1.4+5.5=29.5 t 二:取中间跨一米宽基础核算, 1)荷载统计 钢屋架荷载设计按300 kN计算(包括活荷载0.7kN/m): 300x5.55/(36x11.1) =4.2Kn 一二层墙体总重(包括装修0.5kN/m):20x7x0.25=35kN 一二层板荷载计算(包括活荷载2.5kN/m):板厚为150mm 板自重0.15x25=3.75kN/m2 板底装修0.50kN/m2 楼面做法,考虑到原来二层板为屋面做法,故取1.50kN/m2 每层楼面横荷载合计为4.25kN/m2 2*4.25x2.7+2.5*2.7+1.5=31.25kN 一米宽基础荷载总计为N=4.2+35+31.25=70.45kN

2)确定基础宽度 b>=N/(fa-yd)=70.45/(100-20x1.2)=0.93<1m (式中f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y为土和基础的容重20kN/m2 ,d为基础埋深1.2米) 根据现在结果看,满足。 3)地基净反力 p=N/b=70.45/1=70.45KP 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a=(1-0.24)/2=0.38m M=0.5Pa^2=0.5x70.45x0.38x0.38=5.1kN*m 基础底板配筋A=M/0.9hof=5.1x1000000/(0.9x200x210)=134.8mm2<565(12@200),满足.。 三:加固方案论述 1.先在楼房四角及中间埋设8个沉降观测点,每天观测楼房的基础沉降,如果楼房沉降大于3mm用以下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方案一: 1.1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2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后,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3 对加宽部分,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夯实垫层。 4 当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锚固钢筋。 5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 6 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 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工X程X桩XX基X检验项 目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检X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21#、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 XXX。该工程基础采用 CFG桩, 桩径 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1#、 2#、3#、5#、6#、7#楼桩间距为 1450mm×1350mm ,8#楼桩间距为 1400mm ×1300mm ,9#楼桩间距为 1500mm ×1300mm ,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见表 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 表 1 2.检测依据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2003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 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 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4.检测工作量 4.1 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24 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24 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 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 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 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 1。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作者:————————————————————————————————日期: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吊车履带长度为9.5m,履带宽度为1.3m,两履带中心距离为6.4m,吊车自重为260t,地基承载力计算按最大起重量100t时计算,若起吊100t重物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则其余均满足。 现假设履带吊重心位于两履带中央,不考虑履带吊配重对吊装物的平衡作用,其受力分析如图: 图5.4-1 履带吊受力简化图 考虑起吊物在吊装过程中的动载力,取动载系数为1.1则由力矩平衡原理可以得出靠近盾构井处履带压力为: RMAX=(260×6.4/2+1.1×100×(9.74+6.4/2))/6.4=357.4t 履带长度为9.5m,单个履带宽度为1.3m,履带承压面积S为: S=9.5×1.3=12.35m2 P=R MAX/S=374.6/12.35×10=303.3Kpa 地表为杂填土,顶面浇筑0.3m厚的C30混凝土。把所压的地面面积理想为方形基础,方形基础宽2m,长度2m,埋置深度0.30m,通过本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地基自上而下为

杂填土、黏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通过查岩土工程勘察报 告列表,土的重度18kN/m3,粘聚力c=35kPa,内摩擦角φ =10°。根据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Pu=0.5Nγ×γ×b+Nc×c+Nq×γ×d γ—地基土的重度,kN/m3; b—基础的宽度,m; c—地基土的粘聚力,kN/m3; d—基础的埋深,m。 Nγ、Nc、Nq—地基承载力系数,是内摩擦角的函数,可以通 过查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见表1或图1所示: 表1太沙基地基承载力系数Nγ、Nc、Nq的数值 内摩擦角地基承载力系数内摩擦角地基承载力系数 φ(度)NγNc Nq φ(度)NγNc Nq00 5.7 1.0022 6.50 20.2 9.17 6.5 1.22 248.6 23.4 11.4 2 0.2 3 4 0.39 7.01.48 2611. 5 27.0 14.2 7.7 1.81 2815.031.6 17.8 6 0.6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