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

3、核心业务:

?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

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

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

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

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

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

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

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

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

49% %

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

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

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

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0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5、关键事件: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二、资本运营模式分析

复星资本运营总体特征(郭广昌访谈)

复星投资平台理论:形成“复星集团——上市公司——企业”三个层面的平台。复星集团作为第一层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企业猎取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发展寻求足够多的资金。上市公司作为第二个层面,作用就是搭建平台,把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嫁接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销售,进一步整合互补性资源。而作为底层的生产企业,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确立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整合外部资源: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谁掌握的优质资源越多,谁就越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复星一直以来,都把资源问题当作核心问题来考虑。资源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培养,一种是你去整合外部的资源。怎样去整合,不是只靠钱买,而要用复星的优势资源去整合外部的优势资源,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也保证了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造成资源重复投入的浪费和沉淀。

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产业运作是为资本运作服务的,一为资本运作提供概念和载体,二为资本运作提供所需现金流。

复星的整体战略思路: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

复星强调企业在充分做大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小,所谓做大就是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多元化、国际化、上规模;所谓做小就是指充分的专业化,我们要让每一个专业公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去参与竞争,成为本专业的一流企业。

具体模式

1、融资: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获得资本市场和银行的资

金,为企业的投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复星实业融资情况一览表

复星的主要融资渠道来源于上市公司复星实业。尽管目前公司融资力度有限,但公司高层已表现出加快资本市场融资步伐的决心,而且积极制定实施集团控股公司分拆上市融资计划,从而为公司的资本运作提供充足的资金。

复星集团旗下控股的地产公司复地集团拟在香港股上市,计划筹集资金亿港元至亿港元;持股96%的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本来准备今年初在香港上市;持有20%股份的上海德律风根微电子公司被光大证券列入推荐国内创

业板上市的首批名单;以钢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唐山建龙,上市的目标地也在香港。

2、投资:发展壮大生物医药行业为主的核心业务,运用

反周期理念进行多元化扩张,大量与优秀的国有企业合资合作,并根据集团的战略布局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地域扩张,使融得的资金获得最大回报

A、在集团投资理念和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组合投资,实现

资本长期的可持续的保值增值。

(1)生物医药行业: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实现资本长期的可持续的保值增值。

2002年复星实业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万元

复星实业2000——2002主要财务指标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复星在集团投资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医药主业的收入和利润在2000年到2002年间分别以平均每年超过30%和15%的速度增长。在实现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为集团的资本运营提供充足的资金。

(2)其它行业:运用“反周期投资”理念进行多元化投资,即在产业周期的变动中发现企业的价值。复星在实行多元化扩张战略时,往往选择处于低潮的行业介入,利用资本优势,迅速壮大。例如钢铁业一向被人视为夕阳行

业,但复星斥资亿参股全国最大发营钢铁企业唐山建龙;证券公司遭重创之时,复星又逢低介入证券业,豫园商城和复星投资出资共同组建设立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复星在1990年代中期进入房地产组建复地集团时,房地产正陷入泡沫破灭后的萧条。

投资房地产的理由:

截止到2002年,房地产行业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住宅产业由于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使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公司获得较好的收益

巨大的房屋消费需求给我国房地产企业带来发展空间,业态的创新、房地产与金融更深入地结合是提高房地产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将由此催生出中国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

上海房地产市场近年供需两旺,增幅与上海GDP增长基本同步,成为上海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突出的因素之一。汉唐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上海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利润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前者平均净利润为万元,全国平均水平为万元。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对上海楼市是一巨大利好的影响。

投资钢铁业的理由:

2015年,我国市镇人口将由2000年的亿人,达到亿人,增加亿人,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6%达到45%。小城镇

的建设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将是今后钢材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机械、汽车、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也为钢材消费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90年代以来,中国钢材消费虽然已经进入世界头号大国的位置,但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1年中国的人均消费量约为130公斤,而日本、韩国、台湾和美国分别为、、和公斤,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钢材需求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2002年全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两年前,复星集团斥资亿元投资了唐山建龙钢铁公司,两年即收回投资。

投资证券业的理由:

①目前券商普遍亏损,收购成本低

②中国证券市场85%的份额3年后将被15家左右券商垄断,具有潜在的利润回报

③证券公司对集团的投资行为能提供建设性意见

(3)其它投资:在从事产业投资的同时,利用闲置资金投资金融产品获得价差收益,不仅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而且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2001年1月,公司以每股元的价格认购广电股份增发的股票1000万股,变现后获利2000多万元

?2000年9月,复星实业几个控股子公司将8000万元委托兴业证券资产管理,随后将托管期提前至2001年6月30日,收回全部本金,并得到投资收益645万元。

?复星实业2001年报显示,股票投资获利万元。

B、采取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并购方式,投资赢利性较好

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经营能力,分享其经营成果,获得收益

以医药行业为例,从复星实业1998-2002年的投资一览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几年间复星实业进行了大量的并购,一方面在地域和产品线上进行的扩展,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而且投资的企业本身经营状况良好,基本上都较快地获得回报。

复星实业1998——2000年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

复星实业2000——2002年度重要对外投资收益一览表

C 、大量与优秀的国有企业合资合作,通过提供复星的优势

资源,为合作的企业提供一个能够进一步发展的舞台,

快速获得高额回报利润(公司是集团实现利润回报的工

具)。

合作企业的标准: ①企业要有竞争力

②在行业中要有相当的地位

③投资当年有比较好的回报

在与企业合资合作时,十分重视目标企业的团队管理能

力。影响复星投资决策的最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是目标企

业的团队管理能力,复星认为一个好的团队,不仅可以降

低投资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加集团在该专业领域的优

势。

在与企业合资合作时,十分重视目标企业的快速实现利

润回报的能力,即注重企业的现金流价值,而不是企业的

战略价值。

D

扩张,特别重视医药连锁的零售业务,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医药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华北市场:北京金象复星大药和北京大型药业国企――

永安医药公司,看中北京金象和永安发达的

医药零售网络,开拓京城医药市场华中市场:武汉中联药业,武汉中联是中国连锁药店

先锋企业深圳中联大药房跨区域连锁的先

行棋子,可以开辟华中的医药零售网络,

介入市场庞大的华南地区

西南市场:西南地区着名制药企业重庆药友,其核心产

品阿托莫兰市场销售额大;西南地区化学制

药研发重点企业重庆医工院在改制后加速发

展,2002年在研产品75个,并在化学原料

药的研发、制造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并

进入了国际市场。

2002年复星实业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单位:万元

重庆地区的业务扩张,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特别是着名制药企业重庆药友,其核心产品阿托莫兰2002年销售额达到9500万元,足以证明公司进入重庆市场的正确性。

3、整合:复星十分注重对兼并后企业的资源整合,复星整

合的关键是发现该行业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团队。

复星在对外投资方面重视协同效应,且方式主要是跟别的公司合资合作,因此复星在并购后的整合战略是共生型整合战略,即复星对被兼并企业给予高度自治,而在战略性能力方面则相互依赖。

管理决策:复星大多和优秀的国有企业的合作,因此帮助被投资的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和建立现代法人治

理机制,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

制,同时把握企业整体发展方向,集团不干预其

具体日常运营管理。

人力资源:复星在合作时非常重视管理团队,只有在认可其管理水平的情况,才会考虑合作。因此复星在

并购后不会更换高层领导,一般只派财务人员帮

助管理财务,确保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信息的掌

握。同时整个集团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聚集了

一大批不同背景、专业的优势人才,公司的核心

管理层年轻、稳定、有冲劲,具有较强的创业精

神和学习能力,公司极为关注人才队伍建设,为

各类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和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形

成了优秀的经营团队,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企业文化:复星提出了建设以“开放型文化、学习型组织、创业型团队”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包含两方

面的含义:一是乐于接纳比自己强的人才加入自

己的团队,二是要学习别的企业的长处。复星对

被并购的企业采取“开放的文化”,即把复星的企

业文化和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相互融合,对原有的

企业文化进行不断地提炼和修正,从而使之具有

更大的开放性和融合度,最终达到管理层和员工

之间的共同认可。

营销网络:利用被并购企业的产品营销网络,完善复星的全国性医药流通网络,通过医药网络把复星和被

并购企业联成一个整体,加强产业的一体化,增

进被并购企业的融合。

服务平台:复星实业内部建立战略、财务、法务、市场、销售、研发、质量、生产等十七个服务条线,每

个条线的负责人都是在行业内非常资深和有经验

的高级人才,许多都是着名跨国医药企业中国地

区该业务的负责人,是具有本土化经验的国际化

人才。通过这样一个条线服务体系,为所投资的

企业提供服务产品,包括该条线业务的咨询服务

和国际先进企业的解决方案,根据各企业的实际

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切合企业需求的各项

业务方案和决策,帮助被投资的企业提升管理水

平和经营能力。

4、运作:善于利用公司间的股权关系,凭借娴熟的股权

转让操作,建立一系列公司控股链,实现集团战略性布局。

娴熟的股权转让操作:为便于收购企业的运作,与目标企业的关联公司合资组建新公司,在合资新公司与关联公司间进行一系列股权转让,从而可降低收购成本,待最终完成收购后集团内进行股权转让以整合资产。

复星参股友谊股份,间接控股上海联华

复星集团——复星实业——友谊股份——上海联华

此外,复星收购豫园商城,采用同样的手法。

复星实业——复星投资——豫园商城——上海童涵春制

药厂

充分借助别的企业资源,凭借集团的优势(人才、科技和

市场营销网络)与有竞争力和高额利润回报的企业合资合

作(参股—控股—绝对控股),实现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利

润回报,最终实现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大。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实集团全称为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81年7月成立,总部在香港,法定代表人为蔡来兴先生。它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控股的海外窗口公司,同时也是上海市在海外建立的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02年底,上实集团总资产已达320亿港元,合并税后润超过10亿港元(销售和净资产)。要紧业务与产品范围包括:基础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园区、房地产、制造业、商业和酒店。注册资本为1000万港元,分成100万股一般股,每股10港元。 2、进展历程: 第一时期:生产经营时期(1981年-1993年):要

紧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海外窗口公司,最早的产品是味精、烟草等;资产规模从。。。。到。。。。,资本规模从。。。到。。。 第二时期:组建集团公司,拓展业务领域时期(1993年-1996年):集团下辖。。。。公司,其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资产规模从。。。到。。。。。, 第三时期: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结合时期(1996年-2001年):集团公司在沪港两地市场造壳、买壳上市,并进行增发配股融资,以加强其对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产业的投资;通过资产置换和兼并收购,整合其在五大产业上的资源,培养企业竞争力。生产经营领域以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金融投资、崇明现代园建设为主,资产规模从。。。。到。。。。 第四时期:国际化融资、跨国化进展时期(2001年至今):上实集团资本运作更加频繁,不仅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且将投资网经营网撒向全球,如在美国市场发行ADR,联合收购欧洲企业,大力拓展北美市场等,显现其跨国经营战略。截止到2002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解密碧桂园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解密碧桂园 碧桂园公司概况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以开发超级大盘见长,且近年来扩张迅速,截至2008年4月,已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在湖南、内蒙古、江苏、辽宁、安徽等地的4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1992年起 家于广东顺德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于2007年4月3日确定以上限5.38港元 定价,发售24亿股,当中21.6亿股(90%)为国际配售,2.4亿股(10%)作公开 认购,集资超过129亿港元。每股招股价4.18至5.38港元,4月20日正式挂牌。碧桂园上市后,总市值即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来自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 产第一股。报道显示,碧桂园近年的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 物业管理和酒店营运四方面业务,其中房地产开发是获利最丰厚的一块。截至 去年年底,碧桂园在内地共拥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广东省内,此外还开发有10家四至五星级的酒店。碧桂园上市重组过程翻开碧桂园招股说明书中的"历史、重组及集团架构"部分,可能谁都想不到,一向以低调务实示 人的碧桂园,在资本化之路上能够使出如此眼花缭乱的手段。令观者叹服。4 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 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 碧桂园的股价果如之前市场预期,远超每股净资产。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 起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精彩表现,碧桂园在上市重组过程中的一系 列资本运作同样令人眩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碧桂园的重组就开始,动作不大,神神秘秘,因为是典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 特性,更多的是内部瓜葛不清的资本结构,这个重组计划似乎不太容易。典型 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海外上市重组,一般要做三件事:第一步,企业转制,把 原来结构不清楚的转成外资企业,这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第二步,就是重组 复杂的结构,让公司成为业绩漂亮、业务特色明显、发展有前途、财务状况良 好的企业。第三步,就是调整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政策,为上市铺平最后、也 是最关键的道路。剥茧抽丝般的重组方案据粗略统计,碧桂园目前有顺德碧桂 园公司等15家地产公司,增城凤凰城酒店公司等10家酒店,以及1家物业管 理公司广东管理公司,2家建筑公司、装修及装饰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和雅 骏装饰公司,以及一家主题公园公司红荔文化村公司。总计28家有名有姓的企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实集团全称为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81年7月成立,总部在香港,法定代表人为蔡来兴先生。它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控股的海外窗口公司,同时也是上海 市在海外建立的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02年底,上实集团 总资产已达320亿港元,合并税后润超过10亿港元(销售和净资产)。主要业务与产品范围包括:基础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园区、房地产、制造业、商业和酒店。注册资本为1000万港元,分成100万股普 通股,每股10港元。 2、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生产经营阶段(1981年-1993年):主要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海外窗口公司,最早的产品是味精、烟草等;资产规模从。。。。至叽。。。,资本规模从。到。。。 第二阶段:组建集团公司,拓展业务领域阶段(1993年-1996年):集团下辖。 公司,其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资产规模从。至V。 第三阶段: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结合阶段(1996年-2001年):集团公司在 沪港两地市场造壳、买壳上市,并进行增发配股融资,以加强其对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产业的投资;通过资产置换和兼并收购,整合其在五大产业上的资源,培养企业竞争力。生产经营领域以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 金融投资、崇明现代园建设为主,资产规模从。。。至U。。。 第四阶段:国际化融资、跨国化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上实集团资本运作 更加频繁,不仅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且将投资网经营网撒向全球,如在美国市场发行ADR,联合收购欧洲企业,大力拓展北美市场等,显现其跨国 经营战略。截止到2002年底,上实集团资产规模达到320亿港元,主要业务集中 在基础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 3、股权结构(见附图): 4、核心业务: 基础建设一一包括上海延安路高架道路,内环线及南北高架项目,上海新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的各种建设项目,上海之窗,大连花园项目,淀山湖新城项目等等,这些建设项目每年可以为上实集团创造一半以上的利润,成为上实集团最强大、最稳定 的利润和现金流来源。 信息技术一一包括上海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上海集约化通讯管线建设,上海电讯营 运业务服务,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等各种高科技技术和服务业务,这些高科技产 品和服务虽然仅为集团贡献4%左右的利润,但在将来必将成为主要利润来源和业务拓展方向。生物医药——公司两大上市公司,上实联合和上实医药,都以生物医药为主营业务,并以成为行业的龙头和旗舰为目标。它们在行业内进行了一定的收购兼并和资产重 组,并加大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开发出多种新产品,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竞 争力,发展前景良好。 金融投资一一上实集团直属的上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对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包括银行、基金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等;金融板块上的运作不仅为上实集团带来

集团公司资本运营规划

集团公司资本运营规划 一、背景 为了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形成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我国组建了一批以产权、技术和产品等要素控制为特征的、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 XX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由政府牵头组建的通过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成立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尽管几年来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面对“两会”后国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上海新一年国有资产重组的大潮,上海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格局将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以集团目前

的经济和实力,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2003年4月上海四大国有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上海百联集团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将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集团所处的外经贸系统中,外经贸委提出了关于系统企业改革的“三化”要求,即集团功能化、二级公司多元化、三级公司民营化,并要求集团成为以资本经营和资产管理为主的贸易型集团。而集团过去虽然在产品经营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在资本经营方面,尽管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工作,但总体上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加快集团发展,跨大步、跨快步,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使集团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例如上实集团、华润集团、德隆集团、复星集团。这些集团中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民营企业集团,既有上海本地的集团,也有其它地区的集团。他们不仅通过资本运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他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注重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提高,没有因为过渡的多元化导致集团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大幅下降,也不是完全依赖二级市场的炒作而形成的短期的规模膨胀。因此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 告3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集团股权结构: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1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二、资本运营模式分析 由于复星集团在进行扩张时,实力有限,所以在资本运营时非常重视协同效应,充分借助别的企业资源,凭借集团的优势(人才、科技和市场营销网络)与有竞争力和高额利润回报的企业合资合作,实现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利润回报,最终达到集团的快速扩张。 复星的独特战略投资发展理念: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强调企业在充分做大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小,所谓做大就是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多元化、国际化、上规模;所谓做小就是指充分的专业化,我们要让每一个专业公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去参与竞争,成为本专业的一流企业。 复星的平台理论:第一个平台,是复星集团层面,是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平台,除了要实现人才经销外,还要为企业的发展寻求足够多的现金,从长期角度解决投资及生产经营的持续现金流问题;第二个平台是专业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其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嫁接起来,围绕核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

资本运营,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国“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只有把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战略、服务、文化、管理团队等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动、整合和重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一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为应对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的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把公司做大做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资本运营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谋求拥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魔力”何在?如何选择适合企业本身的行之有效的资本运营方式?这都是值得所有追求财富的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亨达集团资本运营的战略选择框架。?一、资本运营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运营,是指通过以货币化的资产为主要对象的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托管等活动,实现资源重新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包括实现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风险等。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来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企业通过运用资本杠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资本运营相对于生产经营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一方面,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它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始终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注重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保证资本形态变换的连续性和继起性,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经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家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还要做到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途径,实现资本的扩张,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这种开放式经营,使企业家面对的经营空间更为广阔,它要求打破地域概念、行业概念、部门概念和产品概念,将企业不仅看做是某一行业、部门中的企业,不仅是某一地域中的企业,也不仅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的企业,它是价值增值的载体,企业面对的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品,面对的市场是整个世界市场,只要资本可以产生最大的增值即可。 另一方面,资本运营非常注重资本的流动性,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这首先要求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利用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和产品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其次,要求缩短资本的流通过程,以实业资本为例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其实质是资本增值的准备、进行和实现过程。因此,要求加速资本的流通过程,避免资金、产品、半成品的积压。 再者,资本运营通过资本组合回避经营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保障投入资本的安全,要进行"资本组合",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依靠产品组合,而且靠多个产业或多元化经营来支撑企业,以降低或分散资本运营的风险性,同时资本运营是一种结构优化式经营,它通过结构优化,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结构优化包括对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如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等的优化;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权资本等资本形态结构的优化;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结构的优化;资本运营过程的优化等等。?综合上述,资本运营最重视的是资本的支配和使用,它将资本运用看得比资本占有更为重要,因为利润来源于使用资产而非拥有资产。因此,它注重通过合资、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来获得对更大资本的支配权,即把"蛋糕做大",注重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合作开拓市场,获取技术,降低风险,从而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资本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DOC)

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 关于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发展进程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1998年开始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成功之处在于其出色的资金运作,将自身从单纯的制片商转型为资金管理和版权管理的平台,以少量投资撬动了大片制作,加快资金周转。其在影片运作、资金链管理、版权经营上的独到模式。并在融资手法、利用多种资金拍片、激励导演和艺人创利等方面,体现了出色的财技。经过多年经营,华谊兄弟已完成了在电影、电视剧、音乐三大内容制作方面的布局。 除了电影的老本行,在演艺经纪方面,华谊兄弟2000年底收购王京华的经纪公司;并向发行环节延伸产业链,在2003年5月,华谊兄弟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并将其改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在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组建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2005年,华谊兄弟进入电视行业,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和黄磊。电视剧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利润贡献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

3、集团核心业务: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 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 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 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 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 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 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 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 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 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 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 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 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 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0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集团简介: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集团股权结构:有否股权比例

集团核心业务:

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发展历程: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 2000年9月,复星实业参股上海雷允上北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11日,友谊复星成立于,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上海友谊集团占52%股权,复星集团占48%股权。 2000年11月底,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友谊(集团)。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1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关键事件: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完成了复星集团壮大的资本原始积 累,为日后公司的改制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为复星实业的急剧扩张提供充实的资 金来源。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

3、核心业务: ?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 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 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 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 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 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 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 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 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 49% %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1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 海航集团收购GE SEACO 关键词:海航集团、GE SEACO、收购、国际化 摘要: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2011年初,海航集团在经过审慎性调查后,携合作伙伴香港投资公司Bravia Capital参与竞购GE SEACO。经过三轮激烈竞标后,在最后一轮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中标,并在2011年7月29日正式签署意向协议。 正文: 一、企业介绍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221),简称海航,是一家总部设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中国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IATA代码为HU,ICAO 代码为CHH,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为基地。海南航空是继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后中国第四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中国首家航空被SKYTRAT评为五星级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海南航空集团下属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龙头企业,1998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批准海航入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成为首家拥有中国机场股权的航空公司。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海航集团已拥有全国第一家租赁上市公司渤海租赁及境内外多家租赁企业,涉足基础设施、飞机航材等各类租赁业务,旗下大新华物流是国内第一家海陆空一体化大型物流集团。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2010年,海航又参与了美国Triton集装箱租赁公司(同为世界前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的全球竞购,但在最后一轮竞标中因出价比竞争对手稍低未能中标。 GE SEACO公司于1998年成立,是通用电气资本公司(General Electric Capital Corporation )与海洋集装箱有限公司(Sea Containers Ltd,后被SEACO取代)的合资公司,它的注册地位于巴巴多斯,是一个独立运营的企业。GE SEACO是全球第五大海运集装箱租赁公司,拥有并管理着超过130万TEU的标准集装箱,其集装箱出租率、回报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运营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网络覆盖6大洲,为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集装箱租赁服务,同时在全球设有21家分支机构,在40个国家拥有超过120个仓库。截至2010年底,通用海洋(GE SEACO)总资产达19.08亿美元,总收入3.55亿美元。它的总部位于新加坡,在8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GE SEACO在近几年

集团公司的资本运作

集团公司的资本运作 目前人们所说的资本运作都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 一、交易形式的资本运作 1、上市形式的资本运作 上市前的资本运作是企业上市资本运作的基础,主要是根据企业上市要求和目的,对企业内部资产实施重组,既满足上市条件,又符合企业上市目的,属于内部资本结构的优化重组。 企业上市。即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社会闲散资本。公司上市,一是可以实现直接融资,减轻公司的还贷压力;二是可以构建资本运作平台,更广泛地参与企业重组和并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三是公司会更加重视企业信誉、增强企业透明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上市公司品牌。 二级市场产权转让。通过二级市场买“壳”上市或者通过自动报价系统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实现规模扩张。 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增发;配股;并购;买壳。 2、非上市形式的资本运作 无形资产资本化。目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了商誉、服务标准、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及管好用活这些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作用,企业既可以利用品牌、技术等进行资本扩张,也可以通过运营无形资产盘活存量、筹措资本。 企业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破产重组) 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有两层含义:一是冲销无法归还的债务;二是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改变债权债务关系,或是更换债权人、债权转股权。 破产重组。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据《破产法》实施破产处理。 企业并购(股权并购、资产并购、承债并购)。 跨国投资经营。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过去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主要停留在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和补偿贸易等初级形式上,难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现在搞资本运作,优势企业可更多地采用合资经营、独立经营、跨国并购、海外上市等国际化经营的高级形式,在海外投资办厂、设立公司,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本和生产要素,从资本运作的高度营运国际资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 参股联合。即企业法人通过共同出资参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在企业内部实行劳资两合,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 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吸引外商共办合资企业,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形式,通过此种形式既可利用国外资本,又可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走企业发展的捷径。 二、非交易形式的资本运作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报告3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集团股权结构: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1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二、资本运营模式分析 由于复星集团在进行扩张时,实力有限,所以在资本运营时非常重视协同效应,充分借助别的企业资源,凭借集团的优势(人才、科技和市场营销网络)与有竞争力和高额利润回报的企业合资合作,实现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利润回报,最终达到集团的快速扩张。 复星的独特战略投资发展理念: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强调企业在充分做大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小,所谓做大就是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多元化、国际化、上规模;所谓做小就是指充分的专业化,我们要让每一个专业公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去参与竞争,成为本专业的一流企业。 复星的平台理论:第一个平台,是复星集团层面,是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平台,除了要实现人才经销外,还要为企业的发展寻求足够多的现金,从长期角度解决投资及生产经营的持续现金流问题;第二个平台是专业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其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嫁接起来,围绕核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

企业资本运营模式探究分析

企业资本运营模式探究分析 企业资本运营模式探究分析 资本运营的内涵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内部积累;二是 资本的横向集中;三是资本的社会化控制。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高级层次和必然要求,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资本运营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这一目标, 以基本生产业务为依托,充分发挥企业有形及无形资产的潜力,并 通过控制权的运作,实施广泛的横向和纵向联合。资本运营是企业 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 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 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以下,我们把企业的资本运 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介绍。 一、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 1.横向型资本扩张。横向型资本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产权交易。 横向型资本扩张不仅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支配 能力,而且改善了行业的结构,解决了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 能力不断扩大的矛盾。青岛啤酒集团的扩张就是横向型资本扩张的 典型例子。近年来,青啤集团公司抓住国内啤酒行业竞争加剧,一 批地方啤酒生产企业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寻找“大树”求生的有利时机,按照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规划布局,以开发潜在 和区域市场为目标,实施了以兼并收购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扩张。 2.纵向型资本扩张。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或者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交易称为纵向资本扩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高盛收购双汇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另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 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 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闻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 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2005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 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为此,高盛和鼎辉将

(运营管理)管理案例——黄河集团如何进行资本运营

案例内容 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其前身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纪强于1985年利用贷款创建的一个村办啤酒厂,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啤酒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团化现代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7.8亿元,无形资产达到12亿元,职工8000多名,下属24个经济实体。1997年啤酒产量可达32万吨,利税总额1.3亿元,人均创税1.26万元。经国家食品行业统计公布,吨酒利税同行业全国排名第四位。它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资本运营的创新形式的运用。 那么,黄河集团是靠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资本运营呢?在介绍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行业背景吧。 我国的啤酒产量,1978年只有40万吨,1994年产量达到1400万吨,1996年接近于2000万吨,已超过日本、德国,基本与美国持平,成为啤酒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有12亿人口,人均年消费量只有8升,仅是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1/14,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假如要达到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50%,那么,我国啤酒市场容量巨大。在这么大的市场中,竞争状况是,全国860多家啤酒厂中,90%以上达不到规模效益或为年产5万吨以下的小厂,其中90%以上的小厂中约40%的厂亏损,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大中型啤酒厂只有61家。与此同时,外国公司纷纷涉足中国啤酒业,世界最大的啤酒商,美国的安霍伊泽──布施公司利用青岛啤酒公司股票上市之际,毫不犹豫地买下了35%的股份,又投资上亿美元吞并了武汉中德啤酒公司,啤酒品牌为“百威”;法国达能跨国集团公司以6.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河北唐山豪门集团公司的主体企业豪门啤酒厂70%的股份,合资成立了欧联豪门啤酒有限公司,连著名的“豪门”商标也作价6000万元人民币一并买断,使得原“豪门”集团公司下属的22家企业必须注册新的商标。据了解,全国啤酒行业年产5万吨的约60家企业都已实现中外合资;年产10万吨以上的只有兰州黄河啤酒、杭州钱江啤酒、北京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极少数厂家没有合资,苦苦支撑着中国民族啤酒业的大旗。 面对“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喝一个牌子”,860多家啤酒企业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散、乱、差”的行业现状,黄河人深切地体会到: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是唯一的选择。从中外啤酒商在华的竞争来看,只有大公司、大集团才能与之抗衡。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目前在评述中国啤酒时指出:“在本世纪末,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引发了新市场的争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概述

某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概述 一、 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 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 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 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 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 45% 18.05%58% 复星高科技(集团) 复星实业(医药) 复星投资 友谊复星 天津药业 河南信阳 广西花红药业 北京金象复星大药复星医药 复星信息 复地集团(地产)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3、集团核心业务: 45% 32.19% 67% 15.04% 29.98% 13.25% 51% 53.33% 54% 51% 24% 90% 48% 90.5% 22% 96.25% 上海童涵春制药 重庆药友制约 49% 56.89%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 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 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 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 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 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 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 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 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 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著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 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 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 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探讨

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探讨 Abstract: In a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the capital oper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he key to the capital operation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to the capital operation mode. Which make the capital expanded, gathered and disposed effectively.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 Keyword: Enterprise group Capital operation Mode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国差不多明确以进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进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闻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进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存进展起来的。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跟上进展的步伐。只有把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战略、服务、文化、治理团队等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淌、整合和重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一些在改革开放中进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为应对WTO的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把公司做大做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展体会,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资本运营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谋求拥有专门的战略地位。所谓资本运营,确实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淌、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能够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一、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存、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依照产权流淌的不同轨道能够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 1、横向型资本扩张 横向型资本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横向型资本扩张不仅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业的结构,解决了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的矛盾。青岛啤酒集团的扩张确实是横向型资本扩张的典型例子。近年来,青啤集团公司抓住国内啤酒行业竞争加剧,一批地点啤酒生产企业效益下滑,地点政府积极关心企业查找“大树”求生的有利时机,按照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规划布局,以开发潜在和区域市场为目标,实施了以兼并收购为要紧方式的低成本扩张。几年来,青啤集团依靠自身的品牌资本优势,先后斥资6.6亿元,收购资产12.3亿元,兼并收购了省内外14家啤酒企业。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壮大了青啤的实力,而且带动了一批国企脱困。2003年,青啤产销量达260万吨,跻身世界啤酒十强,利税总额也上升到全国行业首位,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 2、纵向型资本扩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