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名字

引言:

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不同观点的具体剖析,阐明两者间的

关系及实质,并从现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城市和旅游资源是具有相关性的。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城市逐步成为历史烙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并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的要求,古代人一般又在江河湖海之滨形成群落。这就是为什么城市普遍具有旅游资源的缘故。只是不同的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各有所长,这也说明了旅游资源与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关规律性,城市的发展沉淀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市,就是因以张家界等武陵源世界罕见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吸引了数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1994年国务院批准更名而成立的新型旅游城市。目前该市已兴建了一级国际机场,开通了全国17条航线,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网;兴建了国际国内直拨和移动电话网,以及水电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了旧城区,使张家界向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发展。该市的武陵源管理区,就完全是因武陵源旅游资源开发而新建立的崭新城市。所以,认识城市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在当代演变特点,对我们自觉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职能分工,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蕴藏的旅游资源,在当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源。由于自然

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沉睡千年。在的露宿荒野,甚至坍倒破坏。更有甚者,在愚昧的思潮影响下,还人为地将千百年的文物古迹当作四旧破除,酿成民族的悲剧。可见,不仅仅要把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看成是经济事业,又要清楚这同时又是一项文化事业,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兼。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就客源市场来说,从国内市场来看,辽宁距北京、天津近,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具有相对较高素质群体的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全国的人均收入中属于高收入城市,人均消费高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群体成熟。从国际市场来看,辽宁与目前中国三大客源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而且由于历史原因,辽宁及部分中小城市与这些国家有着长期的联系,客源地对辽宁的情况更了解,更关注。同时,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并有10个城市获得中国旅游城市的称号;各类旅游资源融合较好,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这些都是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

当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比如:辽宁的红色旅游资源总体上看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展示手段单一,景点内容陈旧,枯燥乏味,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因而也就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基础设施不尽完善,旅游饭店数量众多,级别多样,但饭店的卫生化、标准化、特色化不够,也影响了旅游的接待质量;另外,由于红色旅游产品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它对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情况来看前,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偏低,也是制约了红色旅游长远发展的因素之一。

所以,想要合理开发城市旅游资源,不能只从单个方面入手,要做到面面俱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统筹规划。就辽宁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而言,首先,可以创新红色旅游内涵的展示方式,提高吸引力,实行陈列馆解说与高科技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实物和声光电等形式展示,或者创作特色性强、旋律优美的红色歌曲、编排经典的红色旅游文艺节目,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游客的

游览兴趣;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业,同样需要解决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各行业的密切配合,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竞争力,可以选择网上宣传、旅游宣传品的制作,或是重大节日、节庆营销活动;最后,开发旅游人力资源,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不能像自然景观和一般的人文景点那样人为地尽情演绎发挥,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旅游城市建设布局要具有城市的面貌和特色,景区和景点的建设要注意和城市各方面建设相配合,体现交相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我国首都北京既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又是世界文化名城。近几年在城市建设中十分注意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据报道整个北京的城市建设,就是以天安门、故宫为中轴线展开布局的,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保持了古都雍容典雅的京都气派和庄严风貌,在具体建设项目上,许多建筑物注意继承和保持京都宫殿式建筑艺术,十分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使北京的新老建筑浑然一体。既有现代化的伟大气魄,又保持和光大了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居民增收、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他所描述的是:有一群牧民,他们共同拥有一块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可以看出,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是有收益的,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 这种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终会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

域旅游业。

总结:

许多地区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影响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在当代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但是,在重视旅游发展中,对如何促进旅游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存在着新的盲目性。因此,在发展城市旅游业时,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既要从产业的高度,使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又要提高民族传统思想高度,这样发展的旅游业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胡翠柏.发展红色旅游之我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

吴翔.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1).王乃粒,旅游同环境一体化,《旅游科学》,1998年3月

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

李明生: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论文民族论坛》1995年02期

崔凤军,旅游资源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旅游学刊,1998年13 (5)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的思路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的思路 一、为什么、凭什么、干什么 资源型城市为什么发展旅游。首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优势产业;其次,是解决就业的需要;第三是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美化城市,更新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旅游业不仅服务外来游客,更要服务本地居民;第四是提高城市形象的需要,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形象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扭转;第五是招商引资的需要,宣传城市、体验城市,旅游者也是投资者;第六是全国旅游发展的需要,建设旅游强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需要有新的增量供给。 资源型城市凭什么发展旅游。首先是有资源基础。大油田、大矿山、大森林、大农场,都是旅游资源。再结合大界河、大湿地、大湖泊等,可以形成大产品。其次是队伍基础。资源型城市的人员素质高。第三是市场基础,新兴旅游需求不断形成,消费热点不断出现,只要产品对路,市场空间巨大;第四是政策基础,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 资源型城市发展什么旅游。首先是都市旅游。资源型城市的具有城市企业化、企业城市化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资源基础,形成的不同的城市特征,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形态。其次是产业旅游。包括工矿、农业、林业、石油等。大矿山、大油田、大森林、大农场都是开展产业旅游的素材。第三是特色旅游,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有比较好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开展观光、度假、休闲等旅游活动。第四是专项旅游,例如会展、商务、培训、修学、边贸等 二、资源型城市需要转变资源观 首先,从工业发展转向产业发展。就是要在原来的资源开采为主的模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要树立对资源的多功能利用观念。例如森林工业,要转向森林产业。由此可发展木材精细加工,只要技术先进,原材料未必本地供给,进一步发展替代性的材料,例如使用农业垃圾。对森林的多功能使用,发展观光林业、特色种植业、特色饲养业。煤炭、石油、农业等都可以采取类似的思路。 其次,从工业区经营转向城市经营。就是把工业区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结合起来。我们的工业区太注重生产,不注重环境、不注重生活、不注重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不能把城市当作一个工矿企业来建设和经营。要注重规划、注重环境、注重文化,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老化废弃的工业区,美化改造成为商业区、文化区、游憩区、休闲区,不要大拆大建,要站在保留城市文脉的高度上,将其发展为城市的特色功能区,成为城市旅游吸引物。 第三,产业也是旅游资源。不要一说发展旅游就是山水人文,就是大山大河、文物遗迹。有这些资源当然更好,没有得话,也并非无事可做。我们的大矿山、大农场、大油田、大企业,我们的城市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就是旅游吸引物。但要科学规划、系统建设。对于旅游而言,几乎没有不能利用的资源,但要看你怎么利用。供给创造需求,这是个创意性的工作。国内国外都有不错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要解决几个主观方面的问题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 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

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 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路径(一)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路径(一) 内容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发展产业。本文以江西萍乡为例,指出我国某些地区应立足旅游资源,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为地区经济成功转型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成本成倍增长。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服务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国内主要讨论的则是解决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功效。因此,旅游业能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

郑州市旅游资源介绍PPT

郑州市旅游资源介绍PPT 前言:郑州多媒体专业公司,专业制作的郑州旅游资源介绍PPT 内容,涵盖郑州市主要旅游资源以及郊县旅游资源,内容全面详实,体现最新最权威的时代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介绍: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河南省省会,她北临黄河,西依嵩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自然地貌复杂多样,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市旅游局日前整合了郑州中心城区和各县市旅游资源,推出了黄河风光休闲游、古都文化游、新区观光游等8条“城市游”线路,以适应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及游客需求变化的新情况。这8条“城市游”线路包括了近郊沿黄生态休闲、新东新区现代都市风光、历史文化载体及工业旅游等欣赏城市、体验城市和品味城市的景点。此外,还有

欢乐亲子、科普修学、都市赏春、温泉度假等以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景点。从传统的景区观光旅游走向以欣赏、体验和品味为主的城市旅游,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会郑州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精品加以打造并向海内外游客推介,以推动全省旅游业大发展。 郑州市旅游景点: 黄河游览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郑州著名旅游景区。 河南博物院:坐落于农业路, 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中原古代灿烂文明的窗口。 二七纪念塔:郑州标志性建筑,矗立于市中心,原址为长椿桥,该为纪念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所建造,原塔为木质结构,后因为木质腐朽,改为砖石双塔结构。 二七纪念堂:原为普乐园会场旧址,二七大罢工纪念会所,位于钱塘街 郑州商城遗址:大部位于管城和二七两区,距今3600年,为商代亳都遗址,国内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城池。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城墙-早商时期城墙,宫殿遗址,烧窑遗址等。 城隍庙:城隍庙街路北,是郑州市现存最大的明清建筑群。 文庙:郑州孔庙,位于东大街,建于东汉, 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兴建时期最早的儒教庙宇。 郑州博物馆: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嵩山路,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紧邻市政府及绿城广场。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名字 引言: 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不同观点的具体剖析,阐明两者间的 关系及实质,并从现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城市和旅游资源是具有相关性的。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城市逐步成为历史烙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并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的要求,古代人一般又在江河湖海之滨形成群落。这就是为什么城市普遍具有旅游资源的缘故。只是不同的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各有所长,这也说明了旅游资源与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关规律性,城市的发展沉淀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市,就是因以张家界等武陵源世界罕见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吸引了数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1994年国务院批准更名而成立的新型旅游城市。目前该市已兴建了一级国际机场,开通了全国17条航线,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网;兴建了国际国内直拨和移动电话网,以及水电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了旧城区,使张家界向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发展。该市的武陵源管理区,就完全是因武陵源旅游资源开发而新建立的崭新城市。所以,认识城市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在当代演变特点,对我们自觉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职能分工,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蕴藏的旅游资源,在当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源。由于自然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与衡量

旅游与区位 一、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经济实力强、文化水平高、地区发达闲暇时间长的人群)、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交通、食宿、服务等中间环节)。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3)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何意义?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

旅游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光添彩(相关链接)

旅游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光添彩 2008年12月17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石油名城大庆以其星罗棋布的独特旅游景点和石油文化、特色温泉、生态湿地三大旅游品牌,唱响龙江,辐射东北,叫响全国。“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让越来越多的游人认识了这个新的旅游魅力城市。 大庆拥有120万公顷湿地,市区内百湖相拥。今年大庆举办了“首届湿地文化节”,全方位展示了大庆深厚的城市文化、独特淳朴的社会风尚,以及一个以石油之城闻名于世的现代都市旅游的魅力。大庆湿地如点点“珍珠”泛着光辉与遍布大地的“磕头机”遥相呼应,为大庆这座刚毅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柔美”。 如今,像大庆这样从资源型城市转型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之路的城市已不在少数。如大同、克拉玛依、平顶山等城市都是如此。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初步告别了主打资源的“一枝独秀”,接续产业正日渐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关专家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转型的关键在于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摆脱单纯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功能从不完善向强化和多元化转型,在创新上下功夫。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日益突出,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难点何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相继兴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严重问题,促使这些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向产业转型之路。 根据国家矿业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425座矿业城市,其中51座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占12%。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有:支柱产业衰落,地方经济发展缺少支撑点,下岗职工多,财政收入不足,环境欠账多。目前,像克拉玛依、大庆、平顶山、枣庄、大同等城市均面临如何转型的考验。 发展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那么,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难点在哪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锋博士说:“不少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加工链条较短,加上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就业门路狭窄,就业岗位不足,城市就业压力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资源日趋衰减的情况下,超前思考,积极寻求和培育替代产业。”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作者: ————————————————————————————————日期: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 (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 (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 (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 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

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基于地理差异基础下的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基于地理差异基础下的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为严重,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更加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型城市在向旅游业进行产业转移过程中呈现许多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源型城市向旅游行业的转移,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有力地理因素,并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途径。本文以四川攀枝花市为例,从地理环境差异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出发,分析资源型城市在向旅游业转型过程中的具体发展策略。 【关键词】地理环境;资源型城市;旅游业 0.引言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问题在世界范围上而言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我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睁大,因此一大批以拥有丰富资源的城市逐渐兴起而发展起来,比如大庆、攀枝花、平顶山等。资源型城市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开采、加工业以及制造业,加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1]。随着资源日渐衰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和发展进入衰退期,导致生态破坏、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而产业转移成为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型城市在向旅游业进行产业转移过程中呈现许多特点。四川攀枝花市是以铁矿开采而兴起的城市,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的相关知识,阐述不同地理环境下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1.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是指那些本地区拥有丰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城市,比如大庆、攀枝花、平顶山、大同等,这些城市的产业主要以矿产开采、加工制造等为主导产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与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呈现一种依赖型的特点。这一类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材料,大大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攀枝花市的兴起和发展就是建立在铁矿开采条件下而兴起的城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区位因素》中提到,钢铁工业的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就是资源指向型的城市。攀枝花已探明铁矿73.8亿吨,占据四川省总铁矿探明存储量的73.2%,被称为我国四大铁矿之一。此外铁矿中伴生钛至今保有储量达到4.25亿吨,占据中国伴生钛总量的93%以上,是全世界地区内伴生钛资源存储量最多的城市。攀枝花市除了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外,还拥有铅、锌、锰、铂、铬、镓、钪、镍、铜等多种稀有金属,是世界上被收录稀有金属资源含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攀枝花除了蕴含大量的有色金属之外,还存储了大量的煤炭、晶质石墨、溶剂石灰岩、冶金白云岩、水泥砂岩、大理石、花岗石等大量非金属矿产[2]。 2.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开采自然资源,这些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市场需求和开采量的不断增大,资源慢慢枯竭,资源开采成本日趋提升,再加上资源密集型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在长期以来的资源开采过程中逐渐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这些资源型城市逐渐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难以为继,并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资源型城市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是走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二是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前者产业转移的条件必须依托本地区优越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较少,从而不能缓解资源密集型城市的劳动力供大于

(完整word版)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doc

河北安国中学高二地理 编制人:宋树威 王艳 审核人:齐丽新 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 一、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浙江雁荡山 山水组合景观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生物景观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地质地貌景观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气象气候景观 香山红叶 二、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八达岭长城 埃及金字塔 风土民情 巴黎埃菲尔铁塔 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宗教文化景观 少林寺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古代遗存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 .风土民情 B .孔府碑林 C .北京云居寺 D .路南石林 2.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位置的景观是( ) A .地貌景观 B .生物景观 C .森林景观 D .建筑景观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的是( ) A .北京故宫 B C .哈尔滨的冰雪节 D 4.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是(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动态美 D .听觉美 5.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 ) A .科学价值 B .美学价值 C .经济价值 D .历史文化价值 6.长白山的科学价值主要是因为长白山地区有( ) A .喀斯特地貌 B .断块山 C .河流峡谷 D .山地垂直自然带 7.布达拉宫的旅游价值在于它具有( ) A .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B .动听的听觉美价值 C .形象的动态美价值 D .变换万千的气象价值 8.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三亚的潜水.埃及金字

A.历史文化价值B.经济价值 C.美学价值D.科学价值 9.下列风景名胜区与其地貌特征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 B.挪威的峡湾——河流峡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 D.五大连池——火山地貌 10.北京先后修建了“世界公园”、“北京海洋馆” 、“昌蒲河公园”等一批著名旅游 景点,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长存性 11.乞力马扎罗山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其非凡性表现为它() ①有“赤道上的雪峰”之称②是非洲的最高峰 ③是世界上自然带最丰富的山峰之一④是世界上最险峻的山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12.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文化古迹,还是民族风情和革命纪 念地都十分丰富。这句话说明: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地域性D.可创造性 13、以下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 A.温泉B.台风C.溶洞D.雾松 14、下列旅游资源的特性中,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所独有的是 ( ) A.位置相对稳定性B.物质景象组合性 C.历史文化属性D.非消耗性 15、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共有的特性是 ( ) ① 位置相对稳定性② 物质景象组合性③ 美学属性④ 历史文化属性⑤ 非消耗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6、下列各选项中旅游景观均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主干知识点梳理 2.分析思路 旅游资源评价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古典园林,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经过协调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和规模,开发效益高,如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山水。 旅游资源的评价 开发 条件 旅游 资源 的 综合 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 了解景观特点 精选观赏点位 把握观赏时机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提高审美素质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山地景观——中国黄山 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 历史遗产——中国长城:中国人文景观中第一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城市景观——法国巴黎 本身评价:重点是它的资源特色、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资源的组合、 结构和规模等 环境评价: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状况、环境污染状况、 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进行评价 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①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和交通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旅游资源所在地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②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客源市场。 源地 ⅰ概念:游客的来源地。 ⅱ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ⅲ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编制,是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 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规划背景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木材20亿立方米,“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3个布局在资源型城市,占总投资额的近50%,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现生机与活力。 但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由于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20%,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资源富集地区新矛盾显现,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开发强度过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出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引发的利益分配矛盾较多,维稳压力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亟待完善,改革任务艰巨。资源开发行为方式有待进一步规范,调控监管机制有待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资源开发企业在资源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主体责任仍未落实到位。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支持力度不足。资源收益分配改革涉及深层次的利益格局调整,矛盾错综复杂。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资源富集地区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分类引导,特色发展。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有序开发,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引导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优化结构,协同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绿色矿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由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民生为本,和谐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资源型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资源保障有力。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产出率提高25个百分点,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稳步增长,资源保障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经济活力迸发。资源性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接续替代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多元化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人居环境优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率大幅提高,因矿山开采新损毁的土地得以全面复垦利用,新建和生产矿区不欠新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宜居城市。

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分析解析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地理系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2010级1班 指导教师:杨印书 完成时间: 2014 年 4 月

承德市是河北省主要的旅游城市之一。2009年承德市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将承德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这个决策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考虑到承德市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宣传承德市,提高承德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深层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承德市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概括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和程序,论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资料收集法、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集中探讨了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承德市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承德市;旅游资源;影响因素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tourist cities. Chengde City in 2009 that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the goal, and strive to 2020, playing in Chengde city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ttraction, gathering strength and visibility of the tourist city. This decision tim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engde, Chengde City in favor of propaganda, raise Chengde City'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So, how to pla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e city, need further study to explo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cepts and procedur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focused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Chengd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problems, explore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ealth tourism Chengde City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s: Chengde City; tourism resource; influence factor

信阳市旅游资源介绍

一、信阳市旅游资源概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同湖北省接壤,东与安徽省毗邻,辖八县二区,人口760万,总面积18915km2,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桐柏———大别山区,北部为淮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一)信阳是一座历史古城 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信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建立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由于申伯侯曾驻扎此地,所以起名为申城,现在信阳市也叫老申城,信阳市内的主干道也称为申城大道,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的疆域中心,秦国更名为义阳,北宋时期因为与赵匡胤的名字犯冲,所以改名为信阳。 (二)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万里长征的起点,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信阳共有30多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许世友、李德生、万海峰、尤太忠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 (三)信阳是一座绿色的城 信阳山青水秀,是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市,“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正是信阳市容的真实写照。有:国家级旅游避暑胜地云中公园鸡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湾湖;南湾国家森林公园、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佛门名刹灵山寺;商城温泉疗养胜地汤泉池和贤山地热资源;国家级旅游定点产品“信阳毛尖茶”等。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 (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 (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 (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 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

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