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毋庸置疑,轻型坦克歼击车是纳粹德国二战中实战价值最高的装甲车辆之一,而苏联红军在这一领域似乎并无明确的概念,在统计装甲力量时甚至对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加区分。因此尽管苏军的坦克歼击车在残酷的战争中殊死拼杀,却因先天不足,始终没有应有的名分。

实际上,苏军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很简单,即面对超强防护的德军坦克,在己方坦克暂时无法安装有效的大威力火炮时,紧急研发一种安装反坦克火炮的装甲车辆。正是由于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思路,苏联红军并没有大量装备轻型坦克歼击车。SU-76等自行火炮虽然兼具反坦克能力,但当它无法对付德军坦克不断加厚的正面装甲时,就基本退出了反坦克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苏联红军从未试图拥有与德军类似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恰恰相反,最早提出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概念的正是苏联人而非德国人。苏联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并不少,其最典型特征是低矮的无炮塔外形、大倾角装甲和一体化动力-战斗室,以轻量级的体重搭载着不太相称的反坦克火炮。

思路领先

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起源于德国入侵之前的1941年4月。在审查轻型侦察坦克计划(SMK)时,中央同时提出了研制T-50坦克的计划,但原计划为T50配套的57毫米高初速坦克炮却未能接时完成。有人鉴于一年前横扫西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潜在威胁,提出以T50坦克的底盘安装1941型高初速反坦克炮(ZIS-2),迅速开发一种坦克歼击车,以应不时之需。

当时,T-34坦克和KV坦克已开始批量生产,如果再大规模生产仅重14吨、战斗力远不如T-34的T-50,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因而T-50向坦克歼击车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941年5月19日列宁格勒负责T-50研制的174厂提出了坦克歼击车的初步设计方案,但表示:如果要采自用旋转炮塔,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设计,因此快速而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固定炮塔。它不仅对采用大倾角装甲、降低造价和重量都有好处,而且安装在前装甲上的57毫米高初速炮采取特殊措施后,仍可提供左右各22.5°的射界,加上保留了车长的指挥塔,因此不会对战场观察带来更多不利。

总之,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既有应对潜在敌人装甲力量威胁的原因,也有在当时体制下为重复型号寻求出路的原因。无论如何,是苏联人率先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功能作出了定位――可以作为坦克的一种简易替代装置,装备坦克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战术机动性和防护。而德国人直到1942年以后才逐渐建立了这种认识。

不过T-50坦克并未留下太多资料。苏德战争开始后174厂销毁了有关资

料。已生产出的69辆T-50编入西北方面军,在初期的战斗中就几乎损失殆尽。虽然坦克歼击车具有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天然优势,但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苏联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T-50坦克和计划中的坦克歼击车都安装排量11.9升的V3直列柴油发动机,额定转速175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165千瓦,约为著名的V2发动机的一半。V3原定在1941年后作为轻型装甲车辆的通用发动机,但战争开始前75号工厂还没有完成批量投产的准备。同时,1940年185号工厂也在研制类似的744型缸四冲程水冷发动机(额定转速170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110千瓦)。原计划1941~1943年作为T26坦克的新发动机直到战争爆发时也未定型。所以,在战争爆发前苏联的轻型坦克歼击车甚至还没有合适的发动机。

临时拼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的极度混乱和大量战损使苏联红军缺少充足而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的弱点暴露无遗。于是174厂以T-50坦克底盘开发轻型坦克歼击车的计划很快被打断,因为7月以后它的首要任务是抢修战损坦克。然而炮兵反坦克能力薄弱的局面更是令前线指挥员心急如焚。1941年秋在列宁格勒前线的苏军部队因45毫米火炮缺少穿甲弹,只能对付步兵之类的软目标,而且大多数送到174厂的T-26和BT坦克战损部位也都在炮塔,因为车体部分损伤太大的坦克根本无法后送。在此情况下,前线指挥部主动要求在修复时为部分BT坦克和T-26坦克改装76毫米炮,用作坦克歼击车。

根据战前的设计,174厂拆下轻型坦克的炮塔,在车体装甲上方加装简单的防护装甲板后,安装一门F32型76毫米加农炮,命名为SU-76(从1943年开始称SU-76P,以便与新开发的SU-76相区别)。经过一系列成功的测试,列宁格勒前线指挥部命令174厂正式投产。尽管后来被确认为正式型号,但SU-76P 的产量并不大,主要原因是工厂的疏散和敌人的空袭。有趣的是,德军1941年之后仓促上马的“黄鼠狼”系列轻型坦克歼击幸与这些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几乎如出一辙。

战争初期类似背景的改装坦克歼击车,还有92号工厂的两种型号:一是数量更少的SU-45坦克歼击车,它由Komsomolets轻型装甲输送车底盘和45毫米反坦克炮拼凑而成;二是采用同样底盘仓促改装的ZIS-30轻型坦克歼击车,不过其武器采用了威力大得多的ZIS-2型57毫米高初速反坦克炮。为解前线燃眉之急,ZIS-30于1941年7月15日试制成功后,未经充分论证和测试,9月1日就批量投产。到10月15日,ZIS-30和SU-45两种型号已出厂101辆,一度装备了西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20个旅。

尽管ZIS-30安装的ZIS-2反坦克炮性能不俗,1943年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德国战车能够承受它的致命一击,但整体上ZIS-30问题成堆,除了载弹量极小、缺乏无线电设备、防护性能极差等显而易见的弱点外,“小”车载“大”炮的设计使其动力-传动系统故障频发,机动性和可靠性都非常恶劣。到1942年夏,

ZIS-30不是被德军摧毁,就是在夏季大撤退中因“腿脚不便”而被抛弃。不过考虑到1941~1942年苏军的巨大困难,也不应过分苛责这些简易反坦克武器的缺陷。

由于战前在轻型发动机方面缺少战术积累,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的轻型坦克歼击车都经受缺少可靠的底盘之累。在前线需求火烧眉毛的1942年,苏联工程师们甚至动起了德国战车的主意。这个想法在1943年成为现实。他们成功地拆除了缴获的德国3号坦克的炮塔,将车体装甲向上延伸后加装76毫米炮,改装成SU-761坦克歼击车,并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首次同德国坦克对垒。这种车辆的确切产量现在已经很难确定,但据称1943年中央方面军对奥廖尔的进攻中使用过16辆。当年9月20~23日的战报显示该型车击毁了3辆德国坦克。

重整旗鼓

1942年3月3日,根据前线需要,以S ?金兹伯格为首的一批工程师向负责坦克装甲车辆生产的重工业人民委员会(NKTP)建议利用T60坦克或轻型装甲输送车的底盘,研制新型轻型坦克歼击车,取代仓促上阵的ZIS-30和SU-45等。但该委员会对坦克歼击车还没有形成明确概念,而且还有更多紧迫任务,因此将此建议束之高阁。

与此同时,1942年4月根据ZIS-30等型号在前线的经验教训,苏军的装备研制机构下达了开发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的任务,要求包括:尽可能降低外形尺寸和轮廓,便于伏击作战;以轻型坦克或装甲输送车的底盘为基础,尽量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部件和系统;尽可能采用现有卡车或装甲输送车的发动机,最好是已大批投产的成熟型号;车组乘员尽可能少,最好不超过3人;反坦克火炮应在500米内能击穿50毫米装甲;前装甲应能,承受37毫米反坦克炮从任意角度的攻击,侧后装甲应能承受机枪、反坦克枪的攻击,并能抵御地雷、炮弹和炸弹的破片。

1942年夏NII13厂首先提出了采用T60和T70轻型坦克底盘的一系列初步方案,其共同特征是安装ZIS5轻型输送车的79千瓦发动机,车体低矮,30毫米厚的前装甲倾斜角非常大,预计在较远处能够抵挡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和3号坦克早期型装备的50毫米坦克炮用42型穿甲弹的攻击(德军在1942年时装备的主要是后者),侧后装甲15毫米,普通型乘员3人,指挥型4人。虽然车体略嫌狭小,但车顶可向两侧打开,因而增强了侧面防护(代价是失去顶部防护),比起完全赤裸的ZIS-30已好得多,甚至比以后出现的SU-76也要好。

NII13厂的系列轻型坦克歼击车包括3种车型:I13.73-SU装备一门45毫米高速炮,与M42型45毫米反坦克炮性能基本相同;I13.75-SU装备两门同型火炮;I13.76-SU装备一门根据F22型76毫米炮开发的50倍径76毫米炮。1942年10月这些方案通过审查。军方对其评价很高,特别是侧面防护,还建议安装

可伸缩的炮队镜,以提高射击精度。12月修改后的方案又上报中央,据说斯大林对其中装备76毫米炮的车型非常满意,认为它“非常吸引人”。

1943年1月16日,安装45毫米和76毫米炮的方案分别被命名为SU-IT-45(包括单、双联型)和SU-IT-76,要求2月15日开始测试。但发动机的问题再次出现:原定采用的加强型ZIS80发动机供应非常困难,而T70坦克采用了两台发动机的GAZ203动力装置后,已经不便改装成坦克歼击车。NH13不得不重新设计发动机和传动部分。

当时,革命发动机厂和雅罗斯拉夫尔厂的V3和744型柴油发动机的研制已近尾声,其额定转速180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110~184千瓦。采用这些发动机,甚至可以使坦克歼击车的装甲进一步增强到前装甲45毫米,侧装甲25毫米,不过因为工厂内迁、德军的轰炸和熟练工人不足,它们均为批量投产。同期引进美国技术特许生产的80~118千瓦发动机也是如此,新型坦克歼击车也就一再难产。

苏军在列宁格勒俘获了一辆德军“虎”1型坦克后,发现自己反坦克火力不足的形势更加严峻,于是考虑为SU-IT-76安装简化的S-1-57型57毫米炮。该炮与ZIS2的弹道效果相同(500米距离上使用BR271M穿甲弹,可穿透115毫米的垂直装甲),但其后坐距离过大,在SU-IT-76狭窄的战斗室内很难安装。加上不断出现的新缺陷,新型坦克歼击车到1943年底也未问世。未完成的车体最后在莫斯科的NH48分厂用作了靶标。

锲而不舍

同时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的还有NATT、GAZ等工厂,由于进度稍晚,设计也完善一些。GAZ厂在轻型战车领域经验丰富,从1942年起开始研制安装76毫米ZIS-3火的轻型自行火炮,其设计目的与坦克歼击车大相径庭。同年11月,该厂的GAZ-71型样车在定型试验中输给38号工厂的SU-12。后者投产后被命名为SU-76自行火炮。但SU-76在交付350辆后就因可靠性问题而停产,GAZ厂又重新参加该炮的改进工作。到1943年8月,GAZ厂的SU-15M样车通过了定型试验,从10月起仍以SU-76的代号批量投产。SU-76发射穿甲弹时有一定的反装甲能力,但它并未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因而主要配属步兵师和混合自行火炮团,遂行近距离支援任务。

在研制SU-15等型号的同时,GAZ厂也开始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1943年夏提出两种方案,称为“无炮塔坦克歼击车GAZ-74”。第一种设计称GAZ-

74A,酷似SU-76,战斗部分高出部分车体,尽管外形尺寸和重量都有所增加,但由于改进了动力系统,重新分配了负重轮载荷,使机动性和通过能力反而有所提高。第二种设计GAZ-74B与SU-IT-76相似,有低矮的外形、全装甲覆盖的战斗-动理力室、大倾角前装甲和一门41倍口径S1型76毫米炮,安装一台GMC-71柴油发动机。

GAZ-74B样车完成后,以SU-76-1(不是SU-761)和SU-74的代号进行了定型试验,但在1943年的条件下76毫米炮已无法对付德国的重型坦克了,而且其生产成本也大大超过投产的SU-76,因此GAZ-74从一诞生就注定生不逢时。

1943年夏,92号工厂在原有的Zl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制出ZIS-4。这一进展很快刺激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新的轻型坦克歼击车――SU-57。该车与SU-76M相似,但用新型57毫米炮替代了76毫米炮,1943年8月开始测试。然而测试结果令人失望。首先其火炮后坐长度无法接受。其次军方受德国车型的剌激,认为成功的坦克歼击车应该有全封闭的装甲车体、几乎不能被击穿的前装甲,并且使用柴油发动机。

1943年10月29日MVTU厂还考虑过研制一种坦克歼击车,取代被淘汰的I13.75-SU和GAZ74B。这种车辆全重不超过11吨,使用特许生产的美国GMC-71发动机或苏联发动机,采用S-1型76毫米炮或S-1-57型57毫米炮,车组3人。不过该计划后来不了了之。

同时,GAZ厂仍未放弃,又将GAZ-74B车改进了一门60倍口径的76毫米炮,命名为SU-57A,后来虽然通过了所有的测试.但仍未服役,原因是造价太高,并且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新发动机。受此影响,NATI厂也提出一种安装57毫米炮的车型,绰号为“猎人”虽然性能和造价都比GAZ-74略低,但仍然缺少合适的发动机。

1944年,顽强的GAZ厂以GAZ-74改装出GAZ-76D(或称SU-76D,D为柴油发动机的缩写),由于原定的S54型76毫米炮尚未完成,只能暂时安装了S-1型76毫米炮,前装甲厚度增加到60毫米,命名为SU-80,但其性能较SU-76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最后的总结

1945年苏军使用在匈牙利俘获的一辆德国“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与SU-57B 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虽然两者总体性能相当,但德国车型在细节设计方面更胜一筹,如非常实用的车顶防御机枪,而且SU-57B的火炮发射榴弹时的威力也大大小于“追猎者”的75毫米炮。可见在坦克歼击车方面,德国人的确经验更丰富一些。

在战争的最后日子里,GAZ厂还在设计另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GAZ-76。它安装一门T34-85坦克用的85毫米炮,前装甲厚度达到75~90毫米,全重却只有18吨,公路和越野机动性都不错。

然而此时GAZ厂并未意识到自己走入了死胡同。战争中后期苏军已进入攻势作战,对坦克歼击车一类防御性装备的需要已远远不如1941~1942年那么迫切。1945年,苏军缴获了大量未完成的德国装甲车辆设计资料。虽然工程师们

从“追猎者”及其后继型等德国车型中又汲取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己无施展的舞台了。

战后,苏军先后在空降部队正式列装了57毫米和85毫米自行火炮。它们的设计显然继承了二战期间轻型坦克歼击车的遗风。85毫米的ACY-85一直服役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被BMD系列空降战车所取代。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在学习二战史时,我对这期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的中苏关系很感兴趣,想对战前中苏的历史和战后中苏的关系发展有了一探究竟。 一、北洋军阀同沙俄 二战前,中国当时当权的是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同沙俄争夺外蒙的实际主权。 1911年,中国进行辛亥革命,沙俄趁机让外蒙宣布独立,处自己势力之内。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中俄蒙协约》,中国在外蒙只保存了徒具虚名的领土主权。 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十月革命(1917年)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 1919年,外蒙向北洋军阀请求取消“自治”,中国驻军入外蒙,正式恢复领土主权。因为直皖战争,中国驻蒙军撤回。1921年,外蒙趁机成立“自治政府”。坊间传言,当时许多来不及回国的在蒙华商被屠杀。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与苏联纠葛开始了。 列宁执政时期,年轻的苏维埃曾想通过承认蒙古属于中国的方式,来得到北洋军阀对苏维埃的承认。但是因为当时北洋军阀看不起苏维埃,认为得到苏维埃对中国在蒙古主权的承认并不能产生实际作用,所以忽略了列宁抛来的橄榄枝。在斯大林执政期间,由于苏联开始强大,苏联已经在保住自己在俄国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下,保证苏联对蒙古享有的控制权,所以,在斯大林时期,中国在对苏外交上屡屡受挫。 (一)1924年,在苏联的扶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1925 年,斯大林获得苏联最高权力。 (三)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类,革命外交将分为五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四)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苏外交停止。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二战爆发前夕 (一)1931年9月18日,日侵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同日,日军逼近苏联、蒙古边境。 (二) 1、1932年,满洲国成立。 2、中苏外交恢复。原因如下: (1)国内爆发广泛的爱国主义行动,民众要求国民政府实现中国对苏关系正常化。 (2)日军继续对苏联挑衅。 (3)国民政府想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二):“叶尼塞”高炮列传

相对于步兵为主的中国军队,苏联陆军就是一只机械化怪兽,它的大部分师团都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苏军也一贯重视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二战后到50年代末,苏军伴随坦克部队的野战防空炮兵由少量单管ZSU-37和双联 ZSU-57-2自行高炮组成,这两种高炮都是身管气冷方式,射击速度低,系统机动能力较差,无雷达火控,不具备全天候交战能力。到60年代末期,它们已不能满足防空任务的需求。 为此,苏军从50年代初开始,在57毫米、37毫米和23毫米自动炮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力图研制一种性能优良、机动性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1957年4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426-211号武器研制命令,命令规定同时研制ZSU-37-2双联37毫米“叶尼塞”和ZSU-23-4“石勒喀”4联23毫米两种自行高炮,以及“奥比”厘米波目标指示和火控雷达。其中ZSU-23-4装备陆军摩托化步兵团的高炮连,执行对空防御任务,能够对付高度在1500米、射程在2500米以内的目标。而ZSU-37-2自行高炮则计划装备坦克师的高炮团和坦克团的高炮营,负责高度3000米以下,射程为4500米以内的对空防御任务。 1958年4月21日,以首席设计师Г.С.叶菲莫夫(Г.С.Ефимов)和主任设计师Ю.В.杜马硕夫(Ю.В.Томашов)为首的设计团队造出了第一台ZSU-37-2自行高炮样车,该车重达25.5吨,装甲底盘由OKB-3中央试验设计局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火炮直接采用了OKB-43设计局的37毫米双联高炮,小型雷达火控系统由全苏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НИИ-20 Г

КРЭ)负责研制。1959年3月,该车完成了工厂测试。1959年8月14日,“叶尼塞”自行高炮系统被赋予2A1的正式型号。1960年12月至1961年间,“叶尼塞”高炮先后完成了顿库斯科高射武器靶场的火炮测试,库宾卡国家装甲武器靶场的1200公里跑车试验,和国家无线电靶场的375小时雷达电子设备鉴定试验。1961年8月14日,正式定型,在利佩茨克拖拉机厂开始批量生产并试装,计划1963年至1965年间生产并部署450辆该型高炮。但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925-401)号命令,停止了ZSU-37-2“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生产,只保留ZSU-23-4“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 “叶尼塞”自行高炮下马的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师级野战高炮,其防空范围和战斗性能相比团级“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没有太大提高(前者3000米,后者2500米)。二是过于昂贵,“叶尼塞”高达40万卢布的造价(当时一辆T-64超级坦克也就十几万卢布),使得苏军望而却步,苏联也没有太多的余钱,没有力量在师团两级装备两种口径的自行高炮。苏军还认为如此昂贵的高炮,不如近距地空导弹给力。加之其27.5吨的战斗全重,战略机动性远差于只有十几吨的“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这样,“叶尼塞”的下马就在意料之中了。 1962年初,“叶尼塞”自行高炮还计划进行两个改进型号。第一个仍采用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加长了车体,但负重轮改为7个,提高了越野性能和射击稳定性。第二个型号更改了底盘,采用T-54/T-55主战坦克的车体。但随着“叶尼塞”的下马,这两个型号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叶尼塞”和“石勒喀”自行高炮研发进程比较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 风声紧,雨意浓。自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 1968年1月,大批苏军侵入中国七里沁岛地区,1969年3月,苏军侵入中国珍宝岛地区,1969年6月和8月,新疆又发生中苏武装冲突。 毛泽东说:要准备打仗。 中央内部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以林彪为首的、以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为主要成员的军委办事组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以陈毅牵头,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参加的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则认为苏联不敢挑起反华大战。 风声紧雨意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 从60年代初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1962年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同年,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也企图利用大陆的暂时困难“反攻大陆”。1969年以后,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对中国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一系列严

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国家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60年代后,这种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1964年5月至6月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他从存在着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的估 计出发,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据此,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 1965年4月12日,针对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的趋势,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 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的步骤,直接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因此,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强备战。《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 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 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 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 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集中力量 尽快地把“三线”地区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设起来,逐 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4重炮

105毫米leFH 43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出膛初速度:610米/秒 有效射程:1300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3 重炮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mm le.FH 18而研制的,坚固的Skoda工厂(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厂)发展了FH 43,105毫米leFH 43 重炮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了类似88毫米高射炮的四轮炮架,可以360度环向射击,火炮采用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使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精确度很高。该炮仅仅制造出几门实验的样炮,限于二战战局的恶化,该炮计划没有进一步实现,没有来得及生产,所以照片找不到! 105毫米leFH 44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炮弹重;14.97公斤 出膛初速度:655米/秒 有效射程:1425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4 重炮,也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毫米 le.FH 18而研制的,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仅仅制造了2门样炮,性能上比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研制的105毫米leFH 43 重炮强,其炮架则是五花八门。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希望新型重炮必需使用现有火炮的零部件,今天看来有点火炮通用化、模块化的思路。按照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克虏伯公司给105毫米leFH 44 重炮配置了以下火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18/40榴弹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的炮架、88mm Pak 43反坦克炮的炮架。由于该炮采用不同炮架后,重量增加较多,机动性下降,所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进一步发展。照片现在找不到。 128毫米K 43 重炮 说明: 为了在火炮上赶超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德国人决定发展128毫米K 43 重炮,它将使用与128毫米Flak 40重型防空炮相同的身管和炮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生产了一门试验的原型炮,采用交错十字型炮架。但是仅仅制造一门就终止了。因为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发展的类似重炮已经走在Skoda工厂的前面。不过Skoda工厂生产的唯一一门128毫米K 43 的原型炮计划是安装在黑豹坦克的第12种实验型号Grille 12 上面的。限于战局恶化,128毫米K 43没有量产,而计划装备128毫米K 43黑豹Grille 12型也仅仅停留在计划图纸阶段,没有量产。照片找不到,因为只制造一门,已经毁于战火。 另外说明:德国的黑豹还有一些计划型号及其计划装备的火炮列表,从俄罗斯找的: Grille 10* 88mm Flak 37 L/56 (ранний) 88mm Flak 41 L/75 (поздний)Panzer IV / Sd.Kfz.9 Grille 10 88mm Flak 37/41. Panther Grille 10 100mm K. Panther Grille 10 105mm leFH 43/35. Panther Grille 12 128mm K 43/44. Panther Grille 15 150mm sFH 43/44. Panther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毋庸置疑,轻型坦克歼击车是纳粹德国二战中实战价值最高的装甲车辆之一,而苏联红军在这一领域似乎并无明确的概念,在统计装甲力量时甚至对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加区分。因此尽管苏军的坦克歼击车在残酷的战争中殊死拼杀,却因先天不足,始终没有应有的名分。 实际上,苏军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很简单,即面对超强防护的德军坦克,在己方坦克暂时无法安装有效的大威力火炮时,紧急研发一种安装反坦克火炮的装甲车辆。正是由于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思路,苏联红军并没有大量装备轻型坦克歼击车。SU-76等自行火炮虽然兼具反坦克能力,但当它无法对付德军坦克不断加厚的正面装甲时,就基本退出了反坦克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苏联红军从未试图拥有与德军类似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恰恰相反,最早提出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概念的正是苏联人而非德国人。苏联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并不少,其最典型特征是低矮的无炮塔外形、大倾角装甲和一体化动力-战斗室,以轻量级的体重搭载着不太相称的反坦克火炮。 思路领先 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起源于德国入侵之前的1941年4月。在审查轻型侦察坦克计划(SMK)时,中央同时提出了研制T-50坦克的计划,但原计划为T50配套的57毫米高初速坦克炮却未能接时完成。有人鉴于一年前横扫西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潜在威胁,提出以T50坦克的底盘安装1941型高初速反坦克炮(ZIS-2),迅速开发一种坦克歼击车,以应不时之需。 当时,T-34坦克和KV坦克已开始批量生产,如果再大规模生产仅重14吨、战斗力远不如T-34的T-50,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因而T-50向坦克歼击车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941年5月19日列宁格勒负责T-50研制的174厂提出了坦克歼击车的初步设计方案,但表示:如果要采自用旋转炮塔,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设计,因此快速而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固定炮塔。它不仅对采用大倾角装甲、降低造价和重量都有好处,而且安装在前装甲上的57毫米高初速炮采取特殊措施后,仍可提供左右各22.5°的射界,加上保留了车长的指挥塔,因此不会对战场观察带来更多不利。 总之,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既有应对潜在敌人装甲力量威胁的原因,也有在当时体制下为重复型号寻求出路的原因。无论如何,是苏联人率先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功能作出了定位――可以作为坦克的一种简易替代装置,装备坦克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战术机动性和防护。而德国人直到1942年以后才逐渐建立了这种认识。 不过T-50坦克并未留下太多资料。苏德战争开始后174厂销毁了有关资

二战前的苏联秘闻

一.1937年的苏联军事理论有多落后? 1937年,在苏联的军事理论上,最流行的是对骑兵解决战术和战略任务的夸大,而斯大林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坚持这种主张,而重视装甲部队建设的“苏联装甲之父”图哈切夫斯基被指控为“人民公敌”,被解除军职。 二.苏联大清洗时期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死因 1937年5月,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导演了一场德国军事谍报局的火灾,借此炮制了一份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借苏联肃反委员会之手除掉了大患图哈切夫斯基。 三.为何日本没在德国突袭苏联时,北上支援?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苏联在伪满洲国制造“张鼓峰事件”,并在之后的诺门坎战役中大捷,使日本被迫调整战略,由西进变为南下,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并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四.苏联打造“东方战线” 1.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与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 2.1939年11月,苏联制造“曼尼拉事件”,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30日,45万苏军入侵只有18万部队的芬兰。但由于苏军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天气地形等因素,苏联第一次入侵损失惨重,斯大林震怒,重新聚集兵力,发动第二次入侵,3月12日,苏芬签订合约。苏芬战争中,苏联对外宣称近50万伤亡,事实上近百万,而芬兰伤亡仅5万,这一战充分暴露出苏联军队巨大的弱点。 3.1940年6月,苏联通过威逼利诱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斯大林本想把“东部战线”作为抵御德国入侵的屏障,却使得被入侵国家和一些还未被入侵的国家倒向了德国,壮大了德国的力量。而苏军在作战中暴露的弱点,充分展示在德国的面前,这使得希特勒更加坚定了入侵苏联的决心。 五.遭到德国突袭的苏联真的是毫无准备吗? 1940年1月,苏联秘密制订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施的时间定于1940年夏季。斯大林估计德国很难在西线取胜,只要德国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会入侵德国,对付英法。不料,英法联军一败再败,最后连法国都投了降。苏联未能完成攻打德国的军事准备,故而计划延后。尽管如此,战前,德军在苏联边境部署的陆军部队人数为250万,而苏军西部边境总数达到430万;苏军坦克数量增加到15687辆,是德军的4倍多,其中1500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苏军部署在西部边境的飞机有11000多架,其空军对德国空军具有至少5倍的数量优势;苏联拥有6万门火炮,德军拥有43000门火炮。可以说,苏军对德军具有各方面绝对数量优势,故而斯大林认为德军在灭亡英国之前是不敢对苏联开战的,并且自己会抢在希特勒之前动手。 六.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对背后的日本真的毫无戒备吗? 事实上,苏联间谍查德.佐尔格潜伏日本,与日本的尾崎秀实等人一起成立了“扎姆扎”小组,在被捕前,他向苏联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关于苏联,日本政要一致认为,即使德军战胜苏军,日本也要等到明春出兵苏联,因为美国问题和南进问题比远东问题重要。”,这使得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斯大林将远东的最后20个师调往莫斯科,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七.希特勒出台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到底对苏联了解多少? 事实上,战前,德国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也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希特勒的情报部门只能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粗略而草率地判断敌情。也就是说,苏联的战争潜力有多大,希特勒根本一无所知。不过,希特勒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军低劣的战斗素质让希特勒坚

德国坦克发展史

在坦克百年发展史上,德国不是世界上最先装备坦克的国家,但却是最早与坦克打交道的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发明坦克,就是冲着德军机枪、火炮、堑壕和多层铁丝网构成的“最坚强”防线来的。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开始扩军备战,建设起强大的坦克工业,生产出了成群的“虎豹”,装备了一支强大的帝国装甲兵团,其中不乏性能突出的坦克。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第三帝国的战败烟消云散。疯狂的纳粹德国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军事工业被彻底肢解,曾经辉煌的坦克工业不复存在。当冷战来临时,作为一颗最重要的棋子,德国却被西方世界处心积虑地“化敌为友”。于是,在德国重新武装的过程中,坦克工业开始重建,现代化的“豹”式坦克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王者风范再次向世人展现。 “虎豹”坦克源头 (1917—1918) 说起德国坦克,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二战中成群结队的“虎豹”和现代的“豹”式家族,很少有人会提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刚刚问世时,德国曾经拥有的坦克。实际上,德国坦克工业并不比英国慢多少,1917年10月就正式生产出了第一辆A7V坦克,堪称德国坦克的“鼻祖”。 研制A7V坦克的直接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会战的影响。索姆河会战发生在1916年7月1日—11月18日,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共计伤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英军在9月15日的作战中动用了共计49辆Ⅰ型坦克,实际上只有32辆到达出发地域,在冲击时又有5辆陷入沼泽,9辆机件损坏,最后只剩下18辆参 加战斗(被德军击毁10辆),配合 步兵进攻,推进了4~5km。这是人 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对守 备方的德军步兵产生了强烈的心理 震撼,使他们手中的武器发挥不了 多大的作用。索姆河会战中虽然参 战的坦克比较少,但毕竟是机械化 战争新时期的开端,在军事史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 为对付英军坦克,德国人在研 制反坦克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本 国的坦克。1916年11月,德军总参 谋部提出了坦克的技术要求,委托 第7交通处制定坦克设计方案,并 由此定名为A7V(第7交通处的缩写) 战斗坦克。由于战争的需要,加上 采用现有的“霍尔特”拖拉机为底盘, 因而设计工作进展迅速,1917年夏 天就制成了样车,并开始了行驶试 验。随后,德国军方迫不及待地要 求生产A7V坦克。尽管样车还存在 不少问题,A7V坦克还是在同年10 月正式投产了。原计划生产100辆, 到1918年9月,德国共生产了约20 辆A7V坦克。 A7V坦克在总体布置上,有许 多独到之处。与英国的过顶履带式的 Ⅰ型和Ⅳ型坦克区别较大。A7V坦 克整体呈箱型铆接结构,没有严格 的战斗室,车上配置1门57mm低 速火炮和6挺7.92mm重机枪,火力 无疑是强大的,炮弹的弹药基数为 180发(后增加到300发),机枪 弹药基数为18 000发,堪称“世界 之最”。但由于战斗全重(30t)过 德国A7V坦克与其众多乘员

前苏联克格勃“燕子”的前世今生之六

前苏联克格勃“燕子”的前世今生之六 老枪 “黑寡妇”二十五年前在欧洲就如雷贯耳 随着俄罗斯国有公司、商店、工厂、矿山被瓜分完毕,俄罗斯黑白两道侵吞国有财富的生死大战告一段落。胜利者的排座次通过美国《福布斯》财富杂志而确定,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俄罗斯富豪榜上坐了第一把交椅,阿布拉莫维奇坐了第二把交椅……而柯兹尼雪夫排在第二十三名,《福布斯》估计柯兹尼雪夫拥有10亿以上美元的财产。 吉娣的情绪近来日渐低落,原因是她的家乡车臣正处战火纷飞的灾难中。吉娣的一个堂哥和一个表妹在车臣战争中丧身,令吉娣最忧愁的是,她的父母亲还在车臣,父亲拒绝了吉娣让他们来莫斯科享福的要求,表示死也要把老骨头埋在家乡的土地上。 车臣战争愈演愈烈,车臣平民伤亡人数不断增多,吉娣不幸的预感终成事实,她的父母亲在同一天死于战火中。 吉娣回车臣处理父母后事,库列尼娜到莫斯科的舍列梅季耶夫机场送吉娣,两人相拥而泣,心中都有种深深的不祥预感。吉娣乘坐客车进入车臣的境内,满目疮痍,盗贼遍地,土匪

横行。客车在行经一个山口时,被一群便衣武装人员拦住。这群人上车后,搜走了乘客身所有值钱的东西。而吉娣仅身上佩戴的金手饰,其价值就超过了全车30多名旅客所带钱 财的总数,当他们打开吉娣随身携带的皮箱,发现里面装着数万美元,更是惊喜若狂,两个头儿模样的人盯着吉娣耳语了一遍,立即就有人将她押下了客车带进路边树木。吉娣进入树林不久,看到与她同坐一车的年轻妇女全数被带了过来。这帮人开始了集体奸污女乘客的兽行,吉娣优越的生活条件保养得分外娇嫩的体肤,与同行的车臣妇女肤色粗糙、面容憔悴相比,就如天仙。吉娣被两个头儿奸污后,其余男人丢下自己的女人发疯般地冲向了她。 回到车上,吉娣从同车妇女口里得知,这样的事情对车臣 妇女已经习以为常。车臣妇女在车臣战争中完全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男人死了,妇女则担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并随时听从车臣武装人员的召唤,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性服务;而多如牛毛的武装土匪,可以随意闯进居民家中,奸污未成年的女孩,搜去活命的一点粮食。吉娣发现车上的妇女讲起这些悲惨的经历时,对车臣武装人员没有怨言,而是咬牙切齿地把所有的罪过加到了俄军头上。 吉娣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她终于回到了车臣首府,城内到 处残垣断壁,她凭印象找到了自己的家,这里成了一堆废墟。吉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原先的邻居,打听父母遗骸的下落。

二战德军各兵种部队所用的一些缩写和名称翻译系列篇

A Abt, Abtl (Abteilung) 装甲营(这个词在德国部队之中运用极为广泛,而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之中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营级单位。而同样这个词在空军之中则指的是特别附属部门和部队,如Flakabteilung 防空部队;而在海军之中则是称呼一个专职部队的全体队员,如Funkabteilung通讯组全体。) Abshn (Abschnitt) 分区、分组(此词同样属常用之词,这里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战斗分区。同样这个词在SS党卫队当中则要说成为旅队分区了。) ARW (Achtradwagen) 拥有八个轮的重型卡车或是装甲车 (a) (amerikanisch) 美制 Anh (Anh?nger) 拖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坦克后面拽着的弹药车或是扫雷车一类的 Art (Artillerie) 炮兵 Aufkl (Aufkl?rer) 侦查兵,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军的侦察机,而在装甲部队或是陆军部队当中如果说起侦察兵的话,也会用到Vorhut这个词,最起码在一些非正规军文之中是这样说的! Ausf (Ausführung) 型号 B BW (Bataillonswagen) 团队指挥车 Bef Wg (Befehlswagen) 一线挂指挥旗的指挥战车 PzBergeWg (Panzerbergewagen) 坦克救护装甲车

Brig (Brigade) 旅 BL (Brückenleger) 架桥工程车 D DB (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 (d) (deutsch)德制 DAK (Deutsches Afrika Korps) 德国非洲军团(专指隆帅的部队) DW (Durchbruchwagen) 阵地突击装甲车,同时也可以指主力的攻击先锋坦克 E (e) (englisch) 英制 E (Entwicklung) 研究、研制,多数值得是研究的级别 Einh (Einheit) 部队,这个词也很常用,而其意思太广,并不易进行专门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多数用在正规公文或是对外的公开命令中。

二战坦克资料全集

VK后面的4个数字分别代表吨位和方案 例如VK 1602表示16吨级2号方案 VK3601(H)就是亨舍尔36吨实验坦克1号 VK+数字+英文字母 这些英文字母 H 亨舌尔P保时捷 MAN MAN公司DB戴姆勒奔驰 E系列中的E表示“发展”德语Entwicklung E有通用的意思E10型10~15t的轻型坦克。 E25型三号坦克、四号坦克及其驱逐战车的后继车种。 E50型黑豹中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75型虎王重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100型用以代替鼠式坦克的140t超重型坦克。 黑豹VK3002(MAN) 虎王VK4503(H) 虎式VK4501(H) JgPz-V-Ketten猎豹 PzKpfw-VIB虎王 PzKpfw-VI-Tiger虎式 斐迪南是以保时捷的创始人斐迪南保时捷命名的 猎豹是Sd.Kfz.173 sdkfz代表德语Sonderkraftfahrzeug即特种机动车辆的意思 俘获车辆 俘获的法国编号后缀+(f) 俘获的捷克编号后缀+(t) 俘获的英国编号后缀+(e) 俘获的苏联编号后缀+(r) 俘获的意大利编号为新无任何标示 俘获的美国编号后缀+ (a) 火炮编号 开头为K 意为加农炮 开头为sFH 意为重型榴弹炮 开头为leFH 意为轻型榴弹炮(FH为榴弹炮缩写)

开头为KWK 意为坦克炮 开头为PAK 意为反坦克炮 开头为Stuk 意思为突击炮火炮(与PAK和KWK有不同) 开头为SIG 意为重步兵炮 开头为FLAK 意为高射炮 开头为sPB 意为锥膛炮 后面的数字表示生产年代,所以带有kwk45 46的这种炮不存在 Pzkpfw=Panzerkampfwagen的德文缩写,就是装甲车辆的意思 德国战车炮一般都是口径+种类+定型时间+倍径+备注…很有规律的 加入战斗序列的:后期量产型老虎Sd.kfz181 PzKpfw VI Tiger Ausf.E 虎王(亨舍尔+波尔舍)Sd.kfz182 PzKpfw VIB Tigerking 各种豹Sd.kfz171 PzKpfw V Panther Ausf.A/D/G 猎虎Sd.Kfz.186 Jagdpanzer VI Jagdtiger 鼠式PzKpfw VIII Maus 狮子PzKpfw VII Lowe 没有编入战斗序列 E炮的炮管21 cm Morser 18/2 Morser是迫击炮的意思 美国坦克中 T表示TEST,意为测试 M则表示正式服役的型号 还有许多美国坦克按照著名的将军命名 比如谢尔曼潘兴巴顿 NIA的所有火炮几乎都是以M开头的....并且各种口径各种火炮各种枪械各种车辆都NIA有M1这个编号 苏联坦克中 A表示测试 T则表示正式服役 就比如A-20和A-32没有量产过 而T-34生产了50000多部 还有AT-1这辆坦克 AT表示反坦克的意思,anti-tank 英文中的写法,缩写为AT,anti是抗、防、反对的前缀,所以就是反坦克SU表示非坦克类型战车 快速坦克sv型

大胆的尝试:苏联260工程IS-7重型坦克

简介 1945年末,苏联科京设计局就开始着手制定一项代号为“260工程”的重型坦克研制计划。总设计师虽然仍由科京担任,但实际的项目设计IS师则由IS-2主任设计师,在苏联有着“天才坦克设计师”之美誉的尼古拉·沙什穆林担任。在研制-7的过程中,他一直将KV系列的失败作为反面教材,旨在生产一种集重装甲、重火力、高机动等特点于一身的新式重型坦克,以超越以往的重型坦克。据现有的资料显示,他在IS-7开发期间,在莫斯科红军装甲兵军事学院进行了装甲钢板和装甲防御相关的研究,并提交了以此为题的博士论文。在论文中,他对以往单纯的“厚装甲=装甲防御力“的传统设计构想进行了尝试性的挑战。他认为,通过增加坦克装甲板硬度导致坦克重量大增,从而大 大降低了机动能力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1946年, 沙什穆林回到列宁格勒。凭借着超人的大脑和该市海 军研究所的各项资源,他开发出全新的“260工程”。 同年9月8日进行了成功的样车测试,12月25日, 第2号样车顺利通过45公里行驶测试,它拥有倾斜 外形的车体和由怪异曲面组成的炮塔,另在炮塔上带有小型机枪塔。1947年,他对整体外形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大而扁平的新式炮塔和具有斜面的车体大大改善了它的避弹性能。样车最终于1948年初完成,不久,苏军将其正式命名为IS-7。 性能数据 技术数据 战斗全重68吨乘员5人前苏联的IS-7坦克全长(炮向前)10000毫米车体长7380毫米宽3400毫米高2480毫米车底距地高450毫米主武器1门С-70 53.7倍径130毫米加农炮,130毫米穿甲弹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弹药基数第一次设计26发最终30发辅助武器2挺14.5毫米КПВТ机枪备弹1000发6挺7.62毫米СГМТ机枪备弹6000发装甲防护车首前上装甲192毫米倾角60度车体侧面182毫米倾角45度炮塔正面305毫米倾角30度发动机M - 50T 12缸V型水冷4冲程柴油机功率1050马力(772千瓦)最大公路时速59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300千米过垂直墙高1.5米最大爬坡度30度单位压力0.9千克力/平方厘米电台10-РК-26 基本构造

二战前现代史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很明显,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显然比之前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这句话说的是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 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3.有人说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9世纪该地区最早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大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下列不属于这一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证据的是B A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并走向高潮B西欧各国工业革命相继展开 C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D民主共和制在各国普遍建立 5.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目的是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什么革命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 2.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3.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吃遍天----苏联45毫米20K火炮

在M1930型火炮定型不久,苏联革命委员会就立即指示第8号工厂针对增加威力和便于量产对其进行改进。这种炮保留有Ml930型的炮架和防盾,换装了45毫米口径炮管以及简易瞄准装置,外观上非常接近德国PaR 36型。1932年3月,这种炮通过了测试并被定型为M1932型。M1932型刚交付部队,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为改动瞄准装置后移动的击发装置位置不合理,不便于炮手开炮闭锁机构未能实现半自动,射速较低。1936年起,第8号工厂针对炮兵部队反映的情况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是改用了将击发装置移至高低机边; 炮闩改为直立楔式,能够实现半自动闭锁,射速显著提高。此外,水平回转机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应改善。 1937年,改进后的样炮被定型为Ml937型,并投入量产。次年,为解决维护和后勤供给问题,Ml937型的某些配件被更换,改称M1938型。但实际在苏军的装备记录中,仍将其当作M1937型。苏芬战争中,苏军投入大批M1937型。由于芬军坦克数量极少,该炮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拿来摧毁工事和碉堡。大约有125门该炮被芬军缴获并使用,击毁了不少苏军轻型坦克。 一向追求重火力、高输出的苏联人自然不会忘记将这门火炮装在装甲车辆上。经过研发M1938型反坦克炮被成功的安装上了坦克。如果说D-10型100毫米坦克炮是苏军的传家宝,那么20K坦克炮则是苏军早期的吃遍天。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20K型45毫米火炮则能在1公里外击毁德国坦克。而德国的“什科达”公司的37毫米坦克炮杀伤弹(610克)是苏联20K型炮炮弹(1430克)的1/2不到,因此对步

兵的杀伤力显著要小。至于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力,37毫米炮的作用则非常有限。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可能都是什么什么坦克,什么什么自行火炮,但其实一个无敌坦克,架在坦克上的火炮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火力强大的体现,尤其是重坦,想成为陆地上的霸主,你的铁甲洪流就必须像猛兽一样进攻,就必须有个好的火炮,在二战历史中,每款经典坦克的火炮都很抢眼,都是经典元素之一,我相信,大家都想去尝试哪种火炮威力更大吧,可光靠我说45毫米20K火炮好,有人去觉得美国火炮不错,如果真有人有异议,我想大家可以去一款以二战历史背景为模板的写实游戏里去一较 高下。 那个游戏叫《坦克世界》,那里面的20K反坦克炮也是苏军早期的利器。不但通用性好,威力也相当可观。该火炮在游戏中穿透力为51/84/23毫米,杀伤力很大,远高于美德同期火炮。一般在同级甚至高一级的分房内这门炮都可以在四炮内解决对手。但20K反坦克炮就显得过于老迈了,毕竟这是一门卫国战争前的火炮,对付厚重装甲还是非常吃力,所以尽量避免正面打击。而作为吃遍天的炮不断升级后各种不同 的新炮想必也是相当难以取舍的吧。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U-571》 上榜理由:海战经典,独一无二 二战期间,德国的海上传统力量并不占优,所以德国大量发动潜艇战,用这种幽灵般神出鬼没得战术,让盟军损失惨重。因此,掌握德国潜艇的动向变得异常重要。“U571”就是一艘纳粹潜艇的代号,本来只是德国众多潜艇中的普通的一个,但是通过一次周密的策划,盟军:9人小分队冒死强行登上U571潜艇,从此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水下旅程。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细细的红线》 上榜理由:二战墓志铭: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与《U571》一样,《细细的红线》是一部一问世就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细细的红线》描述的是美国与日本在瓜达康纳尔岛的战役。整个影片都是围绕着男主角一个人展开的,士官长威尔士所在的连队负责从日本人手中夺取210号的阵地,在经过了持续数月精疲力尽的斯杀与流血后,他的连队终于攻克了210号阵地,但是这次胜利只是战争中的小小一步,无休止的战火还要继续,而威尔士也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 《细细的红线》绝对是一部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影片。很多人惊叹,原来战争片可以拍得如此美丽,在片中多次出现写意的风景尽头,展现了太平洋岛屿的蓝天、碧水、青草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年生命,但是这美丽的大自然却全部笼罩在战争的炮火下,而人类的生命也在自己所创造出的战争中无比脆弱。影片在1999年力压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虽然很多人对《细细的红线》是否超越《拯救大兵瑞恩》表示质疑,但是《细细的红线》的经典地位却早已得到公认。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坦克大战》 上榜理由:二战影片库的巨型坦克 这部影片是公认的描写坦克战最经典的影片,影片该片改编自1944年秋季开始的“阿登反攻”。影片中虽然有大量的虚构情节,但在大的战略上却十分尊重史实。德国的“虎王和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直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电影《坦克大战》就是讲述盟军在坦克战中陷于被动,在坦克战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但是德军坦克耗油量巨大,而由于步步紧逼,也使得德军战线过长,补给发生困难。盟军将领虽然在坦克战中没有办法,但是却发现了德军战略上的弱点,诱敌深入,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最后取得胜利。 该片的导演肯·安纳金很好的把握了叙事节奏,加上老牌演员罗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的倾力表演,使得影片不管在娱乐性方面,还是在重现战争方面都成为经典。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地道战》 ?上榜理由:那条地道一直延伸到中国人的心中 这样的音乐是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只要看过这部影片就不会忘记。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会记住这样的曲调,记住片中无数的、大大小小的细节。关于影片的情节和内容已经无需再作过多介绍,因为这部影片甚至深入到了国人的生活当中。 在全民备战的时代,这部影片甚至成为每家每户挖掘自家地道的教科书。在1966年至1970年,《地道战》成为全国只放映的三部电影之一。 但是过多的放映,并没有影响他的可欣赏性,因为即使到今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看起这部影片还是会津津有味。而《地道战》也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艺术高峰,老一代电影工作者所运用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以及演员表演,仍然现代中国电影人的学习榜样。 ?

二战德苏两国坦克设计风格上的差别

二战德苏两国坦克设计风格上的差别 首先我对德苏两国坦克的特点概括为两极分化,德国坦克特点是精细,前苏联坦克特点是粗犷。 以下我会根据自己对两国坦克的认识,简单说明一下什么原因造成两国在设计坦克上的区别,我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第一方面 民族性格和做事风格: 1.德国这个民族做事严谨,一丝不苟,性格上死板毫无幽默感,同时在工作的态度上很有责任心,追求极致的东西。 2.前苏联是一个有多民族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性格上有多样性,他们的建筑有东西方特色,这也影响到他们的性格,有西方的奔放,同时又有东方人的内敛,但是这个民族因为处于地域和气候原因,这个民族的性格上有点懒,而已在做事和行动上有点慢,同时在工作的责任心上没有德国人更加有责任心,他们不追求极致,只要实用就行,投机者典型的特点。 第二方面 两国的地域性和资源民族: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

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德国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民族上:德国的民族是以日耳曼人为主的民族。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简称苏联,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6日解体。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资源上: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石油、天然气,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俄罗斯、前高加索、图兰和东西伯利亚5个地区,其他主要油气产区尚有里海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和西岸的巴库及其周围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国、北高加索和土库曼,前苏联是一个资源大国。 民族上:苏联有100多个民族,这些特性决定了前苏联人是不拘一格的民族。 数据比对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