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第1步

诳刷小题?练速度卜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 [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国际人口迁移

B.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 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 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 [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 .文化教育

答案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Q]

O R地K

■北

祇载h

人I能哎?人平方F忙:

3. [考向

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 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 土质疏松

C. 夏季暴雨集中

D. 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 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 [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 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

5. [考向人口迁移的特点]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A. 20?24岁 B . 25?29岁

C. 30?34岁 D . 35?39岁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20?24岁。

6. [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大幅下降

B.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

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答案C

解析上海的老龄化程度下降快与大量年轻劳力迁入有关。

7. [考向人口迁移的特点]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A. 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

B. 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

C. 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

D. 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

答案A

解析目前流入上海的人口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主要是劳动力。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17河北名校联考]2005?2010年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级行政区总迁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人口所占比重具有明显差异(如图所示)。完成8?9题。

.vr LI 1:

8?[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造成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达程度

B ?自然地理环境

C.区域产业政策D .空间移动距离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的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重较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达程度。

9. [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则()

A. 减轻迁入地就业压力

B. 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

C. 缓解迁入地环境污染

D. 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状况

答案B

解析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因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所以会导致迁入地劳动力增加,增加迁入地就业压力;能够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使迁入地环境压力增大,可能加重迁入地环境污染;不会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状况。

[2017浙江金兰合作组织模拟]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投疋堆咅

10. [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主要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咼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

A ?①③⑦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③④⑦

答案C

解析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投夫(妻)者、投父母者、投子女者主要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

11. [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 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难 D .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答案A

解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增加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2018北京市丰台模拟]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完成12?13题。

12. [考向人口分布]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贵州省B .青海省C.江苏省D .上海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知,该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说明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是青海省和上海市,故B、D两项错误;根据其城市化水平约为40%,可以判断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最有可能,故A项正确。

13. [考向人口迁移的特点、城市化进程]该省级行政区域()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较大,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故②正确;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人口流出现象严重,故③正确;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故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④正确;据图中数据可知,总人口数波动增加,故①错误。综上,B项正确。

[2017云南曲靖一中期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4?16题。

14.[考向人口迁移的特点]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信息表明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扩大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更不均匀了,A项正确、C项错误;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只是意味着中西部地区所占人口比重减小,但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B项错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属于人口迁移,并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 项错误。

15.[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答案C

解析我国现阶段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即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人口的空间移动, C 项正确。政策、生育观念、耕地变化等会影响人口迁移,但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A 、B、D 三项错误。

16.[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该现象会( )

A.提高我国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答案B

解析人口的流动能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定居生活,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B 项正确。人口容量和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等有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是相对不变的,与人口迁移无关, A 项错误;题中现象为国内人口迁移,我国总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增减,故劳动力负担并没有加重,粮食需求也不会增加,C、D 两项错误。

[2016全国卷川]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 4.77万人,这是近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7?18题。

17.[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导致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 ?交通拥堵加重

答案A

解析人口迁入地的拉力因素通常有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教育条件好、气候适宜等,其中,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上海作为我国发达城市,2015 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原来吸引大量普通劳动力的企业已转移或者转型升级,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故 A 项正确。食品价格不会短时间内大增,也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B 项错误;随着社会发展,环保要求和环保技术提高,上海环境质量只可能提高,不可能下降, C 项错误;交通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D 项错误。

快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上海作为我国发达城市,其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人口数量、分布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人口迁移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⑵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⑶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课题29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世界人口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及成因;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及产生的影响。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通过阐述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人口合理分布的认识,强化人类社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信息数据计算人口密度,并从中分析各地区人口分布状况。 2.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说明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和稀疏区,并探究人口稠密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3.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通过交流探讨活动,认识各主要迁移方式的利弊影响,培养辩证和全面评价的思维习惯。 【设计思想】教学立足于人地关系,目标设计关注“人口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全面分析人口迁移所产生的问题。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上海各区县人口密度表(2005年),播放有关人口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 上海各区、县土地面积、户籍人口及人口密度(2005年)

2.引导学生读“世界各洲人口密度”图,提问: (1)1950年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个大洲?(欧洲) (2)1997年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个大洲?(亚洲) (3)按现在的速度,将来哪个大洲有可能成为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请说明理由。 预计学生可得出结论: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且发展不平衡。

(二)新课教学 1.人口分布 (1)引导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哪些大洲的哪些区域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分别有哪些国家?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2)出示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口稠密或稀疏? 教师归纳:人口稠密区,往往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平原为主的地形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区,自然条件一般比较优越。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生产力发展,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也都进一步成为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尤其在西欧和北美,工业、贸易、金融的发展,成为吸引人口的重要条件。由此可以得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还有人文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 呈示人口分布的规律: 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地势低平、沿海、经济条件好或历史发展悠久的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内陆、干旱、寒冷、潮湿、地势高峻的高原、高山地区。 (3)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和加拿大人口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出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加拿大人口分布图,阅读并分析:中国、加拿大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获得结论:中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多,西北半壁少;加拿大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和美国交界处的五大湖区和圣劳伦斯河谷,而北部大部分纬度比较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两国人口集中分布区主要都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受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沿海(交通便捷)、水源(充足)等影响;同时又都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设计思想】通过对两国人口分布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口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为下阶段的人口迁移作铺垫。 (4)出示“民工潮”资料、图片,设问:中国人口东南稠密,为何还会出现人口流向东南沿海这一现象?它会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说明,俗语“人挪活,树挪死”。简要辩证分析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的利弊。 如今人口的移动越来越频繁了,对整个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自然导入“人

人口迁移 (答案版)

湘潭市第十七中学高一地理周周清课堂作业(二) 范围: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与人口 时量:45分钟总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在我国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劳动力跨区流动,形成了庞大的的民工潮。 4.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 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 5.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6-7题。 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8.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10.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11~12题。

中考地理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专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10世界人口的分布 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A. ①旱、②寒、③热 B. ①寒、②旱、③热 C. ①热、②旱、③寒 D. ①寒、②热、③旱 2. 读下面某大洲轮廓图,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B. 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C.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 球 D. 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3. 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 环境污染严重 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4.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5. 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 A. ①B . ② C. ③ D. ④ (2)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经济发达 B. 气候寒 冷 C. 炎热干 燥 D. 地势高峻 6.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B . ② C. ③ D. ④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知识点的认识】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1.不平衡性。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 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 70%的人口;全球 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 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 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 29.4%,但人口占 60%。 2.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 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 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 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 79.4%集中在北纬 20°~60°地区;世界海拔 200 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56.2%,海拔 200~1000 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35.6%;世界距海岸 200 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 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3.时滞性(或惰性)。 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3?宁德)如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2)图中 A、B、C、D 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D,因气候炎热干燥导致人口稀少的是C。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等级考试题)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选择题: 1.(2016·上海·等级考)西欧、北美东部、东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这些地区的共同自然特征是B ①地处低纬②沿海沿河③海拔较高④降水较为充沛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2018·宝山·二模)经过长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A.美国东部B.中国西部C.巴西北部D.澳大利亚西部3.(2018·杨浦·二模)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C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2018·闵行·二模)我国有大量工人赴非洲参与铁路援建工作,这种人口迁移形式属于B A.智力迁移B.劳务迁移C.难民迁移D.生态迁移5.(2017·松江·二模)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6.(2018·虹口·二模)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7.(2018·闵行·一模)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创业人员返乡下乡,有利于C ①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③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④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2017·普陀·二模)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即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9.(2018·青浦·一模)2016年底上海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比上年减少1.45万人,这也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2014年达到996.42万的高点后,连续两年下降,特别是2015年比2014年减少近15万人口。导致近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C A.环境质量下降B.食品价格大增 C.产业转型升级D.交通拥堵加重 10.(2018·松江·二模)下图为“上海、北京、天津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人口净迁入率为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图中反映的人口变化对三城市带来的影响是A

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 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 2.读某大洲沿30 °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题。 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 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B.环境C.技术D.资源 4.下列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其呈负相关的是 A.地区消费水平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D.资源 5.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6.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迁入区优美的环境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较高的工资待遇 7.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 8.“人力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图示人口倒挂区吸引外来人员的可能原因是 A.大量建造高档住宅区B.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 C.区域商业中心迅速发展D.大量开发旅游景点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2005年和2015年劳动力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世纪以来的世界人口迁移

世界人口迁移概况 1.中世纪以前的人口迁移 人类的迁移现象几乎与人类同时诞生,但是,在公元1650年中世纪结束之前,人口迁移的规模都很小。中世纪以前人类社会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不发达,地区间的联系甚少,缺少人口迁移的动力。加之,当时交通运输十分落后,海洋、高山和沙漠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人口迁移活动基本上是在各个相对独立的大地理区域内部进行。例如中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便伴有多次人口南迁的现象。此外,在欧亚大陆内部广袤的草原地带曾发生较大规模的游牧民族的迁移。例如公元前2世纪,原来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因受匈奴压迫西迁到中亚阿姆河一带,并征服了大夏;公元初年匈奴人从中国北部向西迁移,曾引起了中亚一系列民族的迁移。 2.近现代人口迁移 中世纪以后,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的兴起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人口迁移规模开始扩大,并使全球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人口迁移以大规模、长距离跨越海洋迁移为主要形式。主要人口迁移流向有: (1)欧洲人向新大陆和非洲南部迁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便开始向南北美洲迁移。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为掠夺新大陆的金银财宝,占领了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地,但因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人口很少,移民数量不大。其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德国和法国人也相继移入北美。随后出现的是向澳大利亚移居,进入澳大利亚的第一支移民队伍是1788年抵达悉尼的800名英国囚犯。据统计,18世纪的后50年中,欧洲迁往其它各洲的移民将近100万,其中英国移民约占2/3。 近代大规模移民是从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上半叶。19世纪初移民规模较小,自40年代开始逐渐加大,20世纪初达到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民达到最高峰。这段时期,移民的主要流向仍然由欧洲至新大陆,主要迁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据统计,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迁居新大陆的欧洲人有5030万。移民主要源自英国和爱尔兰,次为德国。 (2)非洲人作为奴隶被贩运到南北美洲西方殖民者为解决开发新大陆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残酷地将非洲黑人作为奴隶从非洲运往美洲。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被贩运至北美,此后贩卖黑奴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在长达3个世纪的奴隶贸易活动中,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总数达1500万人,至少有4000多万名黑奴在被贩运途中,因受残酷虐待、饥饿和传染病折磨致死。估计整个非洲因奴隶贸易而损失的人口达一亿以上。迁入美洲的黑人主要来自几内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地,迁入美洲后,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巴西和美国。 与此同时,在亚洲也曾掀起一股人口迁移的热潮,但规模小于欧洲和非洲。主要流向是:19世纪,中国广东、福建等地劳工移居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法属印

国际人口迁移分析及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迁移分析及发展趋势在哥伦布 15 世纪末发现美洲之前 , 各国几乎是各自独立地发展 , 只有在美洲大陆被重新“发现”之后 , 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才联系在一起 , 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全球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才名副其实。另外,在 一战和二战期间,受到战争的影响,全球的国际人口迁移在 这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停滞的特殊现象。所以本文对国际人口 迁移以 15 世纪末—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后至今的 国际人口迁移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国际的人口迁移是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如气候因素、淡水因素、土壤因素、矿产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如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 的结果。但是,二战前与二战后引起其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 主导方面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各自具有特点。 一、 15 世纪末—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15 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 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 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等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 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 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

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开发的 “处女地”。随着商贸的扩大,欧洲国家资本积累的需要, 全球国际性的人口迁移进入高潮期。该时期的人口迁移有三 大特点: (1)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 ; (2) 从较发达地区向 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 移居人口 ; (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见图1) 图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是该时期 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当然还有政府政策(“重商主义” 以及政府的默认),社会文化(如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

凤矿中学教学一卡通 课题: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科目地理主备教师牛毅惠协作教师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与人口 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重点】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难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学习任务】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 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聚焦目标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课前预习及要求】自主阅读P70-P72,完成下列任务 依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 1、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全球人口数达到70亿。 2、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_________,20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后,世界 人口增长的速度才_________,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_________。 3、人口增长速度,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 ___________率—____________率。。 4“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5【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聚焦目标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自主阅读P72-P73,完成下列任务 1、人口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人口及分布》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人口及分布》学 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运用折线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通过数据计算,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3.通过地图,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介绍好朋友“皮特”──社会考查爱好者,最近在对世界的人口进行考查,收集了若干资料,我从皮特手中拿过来,今天与同学们结合课本与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希望大家对《世界人口及分布》有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运用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 世 界 人 口 的 增 长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先教学生如何读懂曲线图) .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不同?(18世纪前和20世纪后对比) 2.目前世界人口超过了多少亿?小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一个10亿各用了多少年? 2.分析数值变化有何规律,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充分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大屏幕:“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格统计图”

屏幕显示三率关系进行总结: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 .计算缺失的三率,给四国排队。 2.尼日利亚和意大利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什么问题? 四、屏幕显示“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 了解各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不同?找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和最低的大洲。 谈如何读懂增长曲线图。 从图上时间段的曲线直观判断。 快速计算,答案填在课本表格中。 交流总结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内容。 总结发现 根据公式快速计算,交流答案 屏幕显示,学生一一浏览,对比找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最慢的大洲来。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人口增长曲线图,再分别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人 口 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人口迁移(或流动)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人口迁移(或流动)专题 1.人口迁移的原因。 2.人口迁移的形式。 3.人口迁移的地域。 4.人口迁移的影响。 按人口迁移的原因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七点: 1.西方国家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把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各个殖民地。 2.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西方列强掠卖人口。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出国。这实际上是准许掠卖中国人口,用于开发海外殖民地。 3.为了逃避政治迫害,逃亡海外。如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致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亡海外。 4.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 5.政府实行的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流动。如美国实行的《宅地法》,吸引了大批人口由东部流向西部。 6.工业化引起人口过剩,导致人口迁移。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移民涌入美国。 7.由一国的民族政策引起的人口迁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导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按人口迁移的形式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五点: 1.自发移民,如英国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进行开拓。 2.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如进行黑奴贸易。 3.政府政策的引导,如美国的西进运动。 4.国家间的人员、劳务自由交流,如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人员、劳务等领域的自由交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5.某些国家的政策调整引起的某一民族的集体迁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支持犹太人复国。 按人口迁移的地域去归纳,“落点”至少有以下五点: 1.由欧洲迁往北美。 2.由非洲迁往美洲。 3.由亚洲迁往美洲。 4.由农村迁往城市。 5.由世界各地迁往中东。 按人口迁移的影响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五点: 1.增强民族认同感。如迁往北美的移民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2.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 3.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如19世纪的欧亚移民,不仅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美国的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西部得到了开发,同样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4.人口迁移导致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的建立、以色列国的建立。 5.欧洲人口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人口数量及分布专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 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中国人口问题: ①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我国目前人口问题最大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 人口迁移专题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 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 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全突破--世界人口的分布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全突破--世界人口的 分布 专题10世界人口的分布 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A. ①旱、②寒、③热 B. ①寒、②旱、③热 . ①热、 ②旱、③寒 D. ①寒、②热、③旱 2. 读下面某大洲轮廓图,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B. 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3. 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 环境污染严重 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 ①③⑤ D. ②④⑥

4.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5. 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 A. ① B. ② . ③ D. ④ (2)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经济发达 B. 气候寒冷 . 炎热干燥 D. 地势高峻 6.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 ③ D. ④ (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7.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高中地理 1.2《人口的迁移》教案(5) 中图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作用。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与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大势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但是人口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而移动的,不是静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和我国人口的迁移问题。 【引导阅读】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阅读课本国际人口迁移的有关内容以及“19世纪以前人口迁移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迁移与人口增长和分布有哪些关系? 2.人口迁移有哪些作用?3.什么叫人口迁移?并根据要求填写下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人口迁 移 迁移原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 迁移人口的流向从欧洲迁往美洲欧洲由人口迁出变为迁入

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 出地区 中国、日本、印度移民开发东南 亚和美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 迁移的特点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外 籍工人)大量增加 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 西亚、南美、南非 迁移的意义促进了迁入国和地区的经济发 展一个国家人口的移出,对于缓和所在国人口过多的压力,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往往造成人才外流 减轻了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为移入国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促 进了迁入国的经济发展 表中的楷体字为学生填写。 【引导归纳】请同学们思考:国际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具有哪些 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前面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小结如下: 国际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人口迁移的不同点是: 其一是主要流向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是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即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而战后,则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其二,迁出、迁入的地区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区是欧洲,主要迁入地区是南、北美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劳工迁出,以及非洲黑人的贩卖。而战后,除去北美洲、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外,欧洲则由原来的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则由原来的迁入变为迁出。 其三,移民的性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的迁移,主要以定居为主,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较少。战后则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大量增加,定居移民减少。 其四,迁移的原因不同: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他们为了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的积累,掠夺迁入地区的资源。而其他地区人口的迁移则是被威逼诱骗,甚至作为奴隶被贩卖,还有一部分是为谋求生计而背井离乡,踏入异国他乡。作为迁入地区,

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

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 摘要本文就近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计较,最后对全球的国际人口迁移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人口迁移近代现代路线特点国际 在哥伦布15世纪末发现美洲之前, 各国几乎是各自独立地发展, 只有在美洲大陆被重新“发现”之后, 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才联系在一起, 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全球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才名副其实。因此,本文依次将15世纪末——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划分为近代,二战后至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划分为现代。另外,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受到战争的影响,全球的国际人口迁移在这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停滞的特殊现象。 国际的人口迁移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如气候因素、淡水因素、土壤因素、矿产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近代与现代引起其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主导方面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各自具有特点。 一、近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路线、特点 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等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随着商贸的扩大,欧洲国家资本积累的需要,全球国际性的人口迁移进入高潮期。该时期的人口迁移有三大特点: (1) 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 (2) 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移居人口; (3) 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见图1) 图1 近代(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 2、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是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当然还有政府政策(“重商主义”以及政府的默认),社会文化(如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愚昧)。在该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是“黑三角贸易”(图2)。 图2 黑三角贸易 二、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路线、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阻滞了正常的国际人口迁移,然而战争一结束,国际人口迁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见图3)。 首先,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战后欧洲重新划定国家边界,使东欧各国

专题25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的人口分布,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区、理解影 响人口分布的条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容量的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人口迁移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教学重点: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三、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四、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讲述】目前世界上64亿人口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那么世界人口究竟是如何分布的呢?其分布有何规律可循么? 【展示图表,提问】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各个大洲人口分布的情况。读“世界各洲人口密度”表,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1950年世界上哪个洲的人口密度最大?(欧洲)哪个洲的人口密度最小?(大洋洲) 2004年世界上哪个洲的人口密度最大?(亚洲)哪个洲的人口密度最小?(大洋洲) 【展示图片,提问】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指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的地区。 亚洲东部、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提问】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地区的人口非常稠密? 1、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属于怎样的气候类型?读“世界气候类型”图 亚洲东部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东部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 气候条件:温带、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 2、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属于什么样的地形,其海拔高度大致是多少?读“世界地形”图 人口稠密地区大多以平原为主,海拔在0到200米之间,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 3、人口稠密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如何? 沿河、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如北美五大湖附近人口稠密,亚洲东部有长江和黄河。尤其是在干燥的地区,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大。沙漠里绿洲之内人口集中、农牧业较盛,而绿洲之外则荒无人烟。例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盆地四周靠着高山上的积雪融水,形成了绿洲。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世界上人口分布的总趋势是:趋向于中、低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地区。 【提问】除了自然条件外,人口分布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想一下,为什么上海人要出国热、而外地人要纷纷到上海来呢?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 【讲述】除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外,历史上开发的早晚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和渭河平原深处内陆,但人口密度比较大,主要由于这里开发历史悠久。 【展示图片,提问】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指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概括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