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与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就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

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线粒体与细

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与2 分子GTP。

(六)糖原与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与脱枝酶就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

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与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就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就是水解葡萄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α-1,6-糖苷酶。

淀粉则在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α-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glycogenolysis)

2.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3.乳酸循环(lactate cycle)

4.发酵(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 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 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 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 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与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就是______与

______,它们的辅酶就是_______。

10 ________就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就是_____ ,葡萄糖基的受体就是

______ ;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中进行,该途径就是将______转变为_____,同时生成____与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酶降解α–1,4 糖苷键,靠_____与_____酶降解α–1,6 糖苷键。

14.TCA 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就是由______与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 循环的两个关键酶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 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 亲与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反应。

17 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 使ADP 磷酸化成ATP 的高能化合物就是________ 与

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19 .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

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 种酶, 它们就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就是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与_______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就是_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就是______________。

24 . 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 它们就是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淀粉磷酸解为G-1-P,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协同作用。

26.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___________有关,也就是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四)选择题

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就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

2.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B.脂肪酸氧化

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

E.以上都就是。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就是:

A.CO2+H2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4.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就是

5.在原核生物中,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 摩尔数:

A.12

B.24

C.36

D.38

6.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酶就是:

A.蔗糖合酶

B.蔗糖磷酸化酶

C.蔗糖磷酸合酶

D.转化酶

7.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就是: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8.丙酮酸激酶就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E.糖酵解

9.丙酮酸羧化酶就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E.脂肪酸合成

10.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11.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就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

C.6-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E.6-磷酸葡萄糖酸

12.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键称:

A.二硫键

B.肽键

C.脂键

D.糖肽键

E.糖苷键,

1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就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的有氧氧化

14.关于三羧酸循环那个就是错误的

A.就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

B.受ATP/ADP 比值的调节

C.NADH 可抑制柠檬酸合酶

D.NADH 氧经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

15.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

A.柠檬酸

B.乙酰CoA

C.琥珀酸

D.α-酮戊二酸

16.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

A.F-1-P

B.F-6-P

C.F-D-P

D.G-6-P

17.醛缩酶的产物就是:

A.G-6-P

B.F-6-P

C.F-D-P

D.1,3-二磷酸甘油酸

18.TCA 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就是?

A.α-酮戊二酸

B.琥珀酰

C.琥珀酸CoA

D.苹果酸

19.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20.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就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延胡索酸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

21.生物素就是哪个酶的辅酶: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烯醇化酶

D.醛缩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2.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就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就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23.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与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24.原核生物中,有氧条件下,利用1 摩尔葡萄糖生成的净ATP 摩尔数与在无氧条件下

利用1 摩尔生成的净ATP 摩尔数的最近比值就是:

A.2:1

B.9:1

C.18:1

D.19:1

E.25:1

25.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就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E.淀粉磷酸化酶

26.淀粉酶的特征就是: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左右的高温

C.属巯基酶

D.在pH3 时稳定

27.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 使ADP 生成ATP:

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

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

28.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下述反应中能产生FADH2 步骤就是:

A.琥珀酸→延胡索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戊二酸→琥珀酰CoA

D、苹果酸→草酰乙酸

29.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C)阻断电子传递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

30.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A)1 (B)2 (C)3 (D)4 (E)5

(七)问答题

1.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就是糖、脂与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3.糖代谢与脂代谢就是通过那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4.什么就是乙醛酸循环?有何意义?

5.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6.为什么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NADH 必须被氧化成NAD+才能被循环利用?

7.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 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就是什么?

8.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

9.糖酵解的中间物在其它代谢中有何应用?

10.琥珀酰CoA 的代谢来源与去路有哪些?

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Q 酶:Q 酶就是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酶。功能就是在直链淀粉分子上催化合成 (α-1, 6)

糖苷键,形成支链淀粉。

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就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4.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 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如果将氢交给病酮酸丙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5.变构调节:变构调节就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

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6.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就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7.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与二氧化碳的过程。就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8.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9.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10.D-酶:一种糖苷转移酶,作用于α-1,4 糖苷键,将一个麦芽多糖的片段转移到葡萄糖、麦芽糖或其它多糖上。

11.糖核苷酸: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酯键结合的化合物,就是双糖与多糖合成中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就是合成蔗糖时葡萄糖的供体。

2.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就是合成淀粉时葡萄糖的供体。

3.F-D-P:1,6-二磷酸果糖,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果糖-1-磷酸生成,属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4.F-1-P:果糖-1-磷酸,由果糖激酶催化果糖生成,不含高能磷酸键。

5.G-1-P:葡萄糖-1-磷酸。由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不含高能键。

6.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高能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三)填空题

1.α-1,4 糖苷键

2.2 个ATP

3.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5.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6.6 个ATP

7.甘油醛3-磷酸

8.延胡索酸酶;氧化还原酶

9.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10.蔗糖

11.UDPG;果糖

12.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 NADH

13.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α-1,6 糖苷酶

14.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

15.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

16.丙酮酸;丙酮酸→乳酸

17.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乳酸;甘油;氨基酸

19.TPP;NAD+;FAD;CoA;硫辛酸;M g

20.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GTP

23.UDP-葡萄糖;G-1-P

24.α-淀粉酶;β–淀粉酶;R 酶;麦芽糖酶

25.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

26.识别;蛋白质;核酸;脂肪

(四)选择题

1.B:该步骤就是不可逆步骤逆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2.B:

3.A:三羧酸循环最终消耗2 个乙酰CoA 释放2 个CO2,产生的H+被NAD+与FAD 接受生成NADH+H+与FADH2,进入电子传递链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水与ATP

4.D:糖原,纤维素与淀粉合成反应需引物分子参与。

5.D: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产生8 个ATP,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可产生3 个ATP,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可生成12 个ATP,2 个丙酮酸可15 个ATP,共生成38 个ATP。

6.C:

7.D:乙酰CoA 只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分解,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8.E:丙酮酸激酶就是糖酵解途径的3 个关键酶之一。

9.A:丙酮酸羧化酶就是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10.B:人在饥饿后摄食,肝细胞的主要糖代谢就是糖的有氧氧化以产生大量的能量。

11.E:6-磷酸葡萄糖酸就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其它都就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

12.D:糖蛋白中糖与蛋白质连接的键称糖肽键。

13.D:在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发生三碳糖,六碳糖与九碳糖的相互转换。

14.D:

15.D:三羧酸循环共生成2 个CO2,分别在生成-酮戊二酸的反应与它的下一步释放。

16.C:

17.C:醛缩酶催化的就是可逆反应,可催化磷酸二羟丙酮与3-磷酸甘油醛生成果糖1,6-二磷酸。

18.C: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就就是琥珀酰CoA 生成琥珀酸的反应。

19.D: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需要的辅酶就是NAD+,CoA,TPP,FAD,硫辛酸。

20.E: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就是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三个调控部位之一。

21.B:生物素就是羧化酶的辅酶,这里只有丙酮酸羧化酶需要生物素作为辅酶。

22.C:在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酶中,只有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因子就是FAD。

23.C:在糖酵解与糖异生过程都发生反应的酶就是在糖酵解中催化可逆反应步骤的酶,这里只有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24.D:有氧的情况下1 摩尔葡萄糖氧化生成38个ATP,无氧条件下生成2 个ATP,二者比值就是19:1。

25.C: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就是Q 酶,而催化支链淀粉脱支的酶就是R 酶。

26.A:α-淀粉酶与的区别就是前者耐70℃高温,而后者耐酸,β--淀粉酶就是巯基酶。

27.B:在糖酵解过程发生了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一次就是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反应,另外就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28.C:由-酮戊二酸生成琥珀酰CoA 产生一个NADH,由琥珀酰CoA 生成琥珀酸的反应产生一个GTP 39.B:丙二酸就是琥珀酸的竞争性抑制剂,竞争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

30.B 由葡萄生成6-磷酸葡萄糖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UDPG,然后UDP 脱落,相当于1 分子UTP 转化为UDP,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

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1)糖类就是异氧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在生物体内降解而释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2)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脂肪的碳架及机体其它碳素的来源。

(3)在细胞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核酸脂肪等常以结合态存在,这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

的生物功能。(4)糖类物质还就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答:(1)三羧酸循环就是乙酰CoA 最终氧化生成CO2 与H2O 的途径。(2)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 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4)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就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通路。

3.答:(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

(2)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 就是脂肪酸与酮体的合成原料。

(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 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 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

4.答:乙醛酸循环就是有机酸代谢循环,它存在于植物与微生物中,可分为五步反应,由于乙醛酸循环

与三羧酸循环有一些共同的酶系与反应,将其瞧成就是三羧酸循环的一个支路。循环每一圈消耗2 分子乙酰CoA,同时产生1 分子琥珀酸。琥珀酸产生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或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的意义:

(1)乙酰CoA 经乙醛酸循环可以与三羧酸循环相偶联,补充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缺失。

(2)乙醛酸循环就是微生物利用乙酸作为碳源的途径之一。

(3)乙醛酸循环就是油料植物将脂肪转变为糖与氨基酸的途径。

5.答:(1)产生的5-磷酸核糖就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与核酸的原料。

(2)生成的NADPH+H+就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3)此途径产生的4-磷酸赤藓糖与3-磷酸甘油酸可以可成莽草酸,进而转变为芳香族氨基酸。

(4)途径产生的NADPH+H+可转变为NADH+H+,进一步氧化产生ATP,提供部分能量。

6.答: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 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就是能荷水平,能荷低时

糖分解按EMP-TCA 途径进行,能荷高时可按磷酸戊糖途径

7.答:丙氨酸成糖就是体内很重要的糖异生过程。首先丙氨酸经转氨作用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转变成草酰乙酸。但生成的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为此须转变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后二者到胞浆里再转变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沿酵解路逆行而成糖。总之丙氨酸成糖须先脱掉氨基,然后绕过“能障”及“膜障”才能成糖。

8.答:磷酸二羟丙酮可还原a-磷酸甘油,后者可而参与合成甘油三酯与甘油磷脂。3-磷酸甘油酸就是丝氨酸的前体,因而也就是甘氨酸与半胱氨酸的前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两次用于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分支酸。它也用于ADP磷酸化成ATP。在细菌,糖磷酸化反应(如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中的磷酸基不就是来自ATP,而就是来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可转变成丙氨酸;它也能转变成羟乙基用以合成异亮氨酸与缬氨酸(在后者需与另一分子丙酮酸反应)。两分子丙酮酸生成a-酮异戊酸,进而可转变成亮氨酸。

9.答:(1)琥珀酰CoA 主要来自糖代谢,也来自长链脂肪酸的ω-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通过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后者进一步转变成琥珀酰CoA。此外,蛋氨酸,苏氨酸以及缬氨酸与异亮氨酸在降解代谢中也生成琥珀酰CoA。

(2)琥珀酰CoA 的主要代谢去路就是通过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 与H2O。琥珀酰CoA 在肝外组织,

在琥珀酸乙酰乙酰CoA 转移酶催化下,可将辅酶A 转移给乙酰乙酸,本身成为琥珀酸。此外,琥珀酰CoA 与甘氨酸一起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ALA),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糖代谢 一、多糖的代谢 1.淀粉 凡能催化淀粉分子及片段中α- 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统称淀粉酶(amylase)。 主要可以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γ-淀粉酶、和异淀粉酶4类。 (一)α-淀粉酶 又称液化酶、淀粉-1,4-糊精酶 1)作用机制 内切酶,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切断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及与非还原性末端相连的α-1,4-糖苷键。 2)水解产物 直链淀粉 大部分直链糊精、少量麦芽糖与葡萄糖 支链淀粉 大部分分支糊精、少量麦芽糖与葡萄糖,底物分子越大,水解效率越高。 (二)β-淀粉酶 又叫淀粉-1,4-麦芽糖苷酶。 1)作用机制 外切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割α-1,4-糖苷键,生成β-型的麦芽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时,遇到分支点即停止作用,剩下的大分子糊精称为β-极限糊精。 2)β-淀粉酶水解产物 支链淀粉 β-麦芽糖和β-极限糊精。 直链淀粉 β-麦芽糖。 (三)γ-淀粉酶 又称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1)作用方式 它是一种外切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割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β-葡萄糖。遇α-1,6和α-1,3-糖苷键时也可缓慢水解。 2) 产物 葡萄糖。 (四)异淀粉酶 又叫脱支酶、淀粉-1,6-葡萄糖苷酶。 1)作用方式 专一性水解支链淀粉或糖原的α-1,6-糖苷键,异淀粉酶对直链淀粉不作用。 2)产物 生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糊精)。 3)现象 碘反应蓝色加深 2.糖原 (一)糖原分解 糖原的降解需要三种酶,即糖原脱支酶,磷酸葡糖变位酶和糖原磷酸化酶。 (1)糖原磷酸化酶

该酶从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以此切下葡萄糖残基,降解后的产物为1-磷酸葡萄糖。 (2)磷酸葡糖变位酶 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1-磷酸葡糖。1-磷酸葡萄糖必须转化为6-磷酸葡糖后方可进入糖酵解进行分解。1-磷酸葡糖到6-磷酸葡糖的转化是由磷酸葡糖变位酶催化完成的。 (3)糖原脱支酶 该酶水解糖原的α-1,6-糖苷键,切下糖原分支。糖原脱支酶具有转移酶和葡糖甘酶两种活性。在糖原脱支酶分解有分支的糖原时,首先转移酶活性使其3个葡萄糖残基从分支处转移到附近的非还原性末端,在那里它们以α-1,4-葡萄糖苷键重新连接的单个葡萄糖残基,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被切下,以游离的葡萄糖形式释放。 补充: 1.糖原磷酸化只催化1,4-糖苷键的磷酸解,实际上磷酸化酶的作用只到 糖原的分支点前4个葡萄糖残基处即不能再继续进行催化,这时候就 需要糖原脱支酶。磷酸吡哆醛是磷酸化酶的必需辅助因子。 2.糖原的降解采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具有重要的生物意义。 (1)磷酸解使降解下来的葡萄糖分子带上磷酸基团,葡萄糖-1-磷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生化糖代谢练习题

糖代谢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1、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_α- 酮戊二酸脱氢酶_____催化。 2、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1、3二磷酸甘油酸________ 和________磷酸烯醇式丙酮酸________ 3、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_____磷酸甘油酸激酶 ________ 和______丙酮酸激酶_______ 催化。 4、三羧酸循环在细胞____线粒体_______进行;糖酵解在细胞___细胞质(或胞液)________进行。 5、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4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1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6、每一轮三羧酸循环可以产生____1个_____分子GTP,____3个_____分子NADH和____1个_____分子FADH2。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的氧化。 8、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9、许多非糖物质如______,______,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为___________ 10、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载体,以方式运出去的。 11、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代谢途径转化为_________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

分子ATP。

12、糖酵解在细胞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能将_________转变为丙酮酸。 13、三羧酸循环脱下的_________通过呼吸链氧化生成_________的同时还产生ATP。 14、糖酵解过程中有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5、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元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作用。 16、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物质,它通过而放出大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17、lmol 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__________mol ATP。 18、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 19、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糖苷键相连。 1、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2、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线粒体,细胞质(或胞液) 5、4,1 6、1个,3个,1个 7、3-磷酸甘油醛 8、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 9、甘油,丙酮酸,糖原异生作用10、腺苷酸,交换11、2,2 12、浆,葡萄糖13、氢,水14、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生物化学三大代谢重点总结

第八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彻底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 2.生物氧化中的主要氧化方式:加氧、脱氢、失电子 3.CO2的生成方式:体内有机酸脱羧 4.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NADH →复合物I→ CoQ →复合物III →Cyt c →复合物IV →O 产2.5个ATP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3-磷酸甘油穿梭 琥珀酸→复合物II→ CoQ →复合物III → Cyt c →复合物IV →O 产1.5个ATP 含血红素的辅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5.细胞质NADH的氧化:胞液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转运机制 (1)3-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的快肌,产生1.5个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心和肾细胞;产生2.5个ATP 6.ATP的合成方式: (1)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偶联部位:复合体Ⅰ、III、IV (2)底物磷酸化: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通过高能基团转移合成ATP。 磷/氧比: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0.5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磷酸的摩尔数或合成ATP的摩尔数。 7.磷酸肌酸作为肌肉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第九章糖代谢 一、糖的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 (2)提供合成体内其它物质的原料 (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吸收速率最快的为-半乳糖 二、血糖

食品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糖 1.糖概念、糖的生物学功能。 2.糖的分类并举例。 3.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分子存在形式。 4.单糖的性质(单糖的氧化、成脎作用) 5.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及其性质。 6.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有无还原性。 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 1.脂质(脂类)概念、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2.三酯酰甘油的化学性质。 3.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4.膜蛋白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5.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6.生物膜的物质运输方式。 第三章核酸 1.核酸水解。 2.DNA和RNA化学组成的异同点。 3.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4. DNA的一级结构、RNA的一级结构. 5.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稳定因素 6.核酸的颜色反应。 7.核酸的变性、变性的本质、变性后变化 8.核酸的复性、复性的本质、复性后变化。 9.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解链温度、核酸杂交 第四章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中氮的含量,会计算题。 3、2种酸性氨基酸、3种碱性氨基酸。 4、氨基酸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氨基酸带什么电荷。 5.肽键、肽键平面 6、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级、蛋白质二级、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和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维持其结构的化学键。) 7、蛋白质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蛋白质带什么电荷。 8.蛋白质胶体性质维持的因素。 9.蛋白质沉淀的分类及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10.蛋白质变性、本质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 第五章酶 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2.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全酶、辅酶、辅基、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 3.酶可分为哪6大类。 4.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5.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 一些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第七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异同点。 2.呼吸链(即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 3.电子传递链抑制剂概念及其抑制部位。 3. 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电子传递链磷酸化、P/O 4.化学渗透学说的内容。 5.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6.两种穿梭系统的比较。 第八章糖代谢 1..EMP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2.TCA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3. 糖异生的三步不可逆反应、生物学意义。 4.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第九章脂代谢 1.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会能量计算(16个碳原子或18个碳原子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计算)。 2.酮体有哪三种? 3.脂肪酸合成和β-氧化的比较。 4.糖代谢与脂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十章蛋白质代谢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 2.鸟氨酸循环(即尿素循环)小结。 3.一碳基团、.翻译 4.什么是密码子?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 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生物化学部分习题与答案

第九章糖代谢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2.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3.中间代谢:指糖、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 4.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5.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6.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所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的磷酸化合物。 二、填空题 1.α-1,4糖苷键 2.2个 3.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5.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6.6个 7.甘油醛3-磷酸 8.延胡索酸酶;氧化还原酶 9.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10.蔗糖 11.葡萄糖;糖原 12.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 TP NADH 13.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α-1,6糖苷酶 14.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 15.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16.丙酮酸;丙酮酸→乳酸 17.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乳酸;甘油;氨基酸 19.TPP;NAD+;FAD;CoA;硫辛酸;M g 20.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二H辛酸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2.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GTP 23.UDP-葡萄糖;G-1-P 24.α-淀粉酶;β–淀粉酶;R酶;麦芽糖酶 25.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 26.识别;蛋白质;核酸;脂肪 27.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代谢产物的贮存与排出 28.A TP;释放、贮存、利用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与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就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 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线粒体与细 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与2 分子GTP。 (六)糖原与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与脱枝酶就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 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与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就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就是水解葡萄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α-1,6-糖苷酶。 淀粉则在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α-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二、习题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1 12 13酶 14 15 16 17和 18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__和

生物化学糖代谢笔记

第九章糖代谢第二节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通过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获得能量。此代谢过程在细胞的胞液和线粒体内进行。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6/38分子ATP。 糖的有氧氧化代谢途径可分为:葡萄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三个阶段。(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行,一分子葡萄糖(glucose)分解后净生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子ATP,和2分子(NADH +H+)。2分子(NADH +H+)在有氧条件下可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产能,共可得到2×2或者2×3分子A TP。故第一阶段可净生成6或8分子A TP。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在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acetyl CoA)。由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pyruvate),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CoA(acetyl CoA),两分子CO2和两分子(NADH+H+),可生成2×3分子A TP 。 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糖有氧氧化途径的关键酶之一。 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其催化活性必需的辅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三种酶单体构成:丙酮酸脱氢酶(E1),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 该多酶复合体包含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NAD+,FAD,HSCoA和Mg2+。(三)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三羧酸循环(TAC,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一分子乙酰CoA氧化分解后共可生成12分子ATP,故此阶段可生成2×12=24分子ATP。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①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②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2分子ATP。③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④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⑤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⑥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⑦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1,三羧酸循环小结TCA运转一周的净结果是氧化1分子乙酰CoA,草酰乙酸仅起载体作用,反应前后无改变。2,TCA中的一些反应在生理条件下是不可逆的,所以整个三羧酸循环是一个不可逆的系统.3,TCA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其他物质,故需不断补充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互变的共同途径。2 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多种中间产物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原料。在细胞迅速生长时期,三羧酸循环可提供多种化合物的碳架,以供细胞生物合成使用。3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分解供能的共同通路。④植物体内三羧酸循环所形成的有机酸,既是生物氧化的基质,又是一定器官的积累物质,⑤发酵工业上利用微生物三羧酸循环生产各种代谢产物. 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⑴有氧氧化的调节通过对其关键酶的调节实现。⑵ATP/ADP或ATP/AMP比值全程调节。该比值升高,所有关键酶均被抑制。⑶氧化磷酸化速率影响三羧酸循环。前者速率降低,则后者速率也减慢。⑷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相协调。三羧酸循环需要多少乙酰CoA,则酵解途径相应产生多少丙酮酸以生成乙酰CoA。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 rb ohyd rates)即碳水化合物,就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得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 —G),蔗糖(G -F),乳糖(G —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得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得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得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得骨架 一、糖得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得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得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得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得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 +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得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CO 2 NADH+H + FADH 2 H 2 O [O] TAC 循环 ATP ADP 四、糖得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 TP数量:2×2-2= 2AT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得调节主要就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得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错误!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yl Co A)。 总反应式: ③乙酰C oA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 arbox yl ic ac id Cy cle, TAC )也称为柠檬酸 循环或Krebs 循环,这就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就是含三 个羧基得柠檬酸。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得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 cho ndr ia)中进行。 涉及反应与物质: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 得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 2;在循环 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 TP ;有4次脱氢反应,氢得接受体分别为NAD +或FAD,生成3分子N ADH+H +与1分子FADH2。 总反应式:1乙酰CoA + 3NAD + + FAD + GDP + Pi + 2H 2O 2CO 2 + 3(N ADH+H +)+ FAD H2 + Co A + G TP 特点: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理意义:1、 柠檬酸循环就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得共同通路 。 E1:己糖激酶 E2: 6-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得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就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得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得细胞② 代谢活跃得细胞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Gn)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食品生物化学十套试题与答案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品蛋白质含量,每克测出氮相当于()克蛋白质含量。 A.0.638 B.6.38 C.63.8 D.638.0 ()2.GSH分子的作用是()。 A.生物还原 B.活性激素 C.营养贮藏 D.构成维生素 ()3.蛋白变性后()。 A.溶解度降低 B.不易降解 C.一级结构破坏 D.二级结构丧失 ()4.破坏蛋白质水化层的因素可导致蛋白质()。 A.变性 B.变构 C.沉淀 D.水解 ()5.()实验是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 B.肺炎链球菌转化 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 D.豌豆杂交 ()6.紫外分析的A260/A280比值低,表明溶液中()含量高。 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7.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 A.NTP B.dNTP C.NMP D.dNMP ()8.据米氏方程,v达50%Vmax时的底物浓度应为()Km。 A.0.5 B.1.0 C.2.0 D.5.0 ()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 A.Vmax下降, Km下降 B.Vmax下降, Km增加 C.Vmax不变, Km增加 D.Vmax不变, Km下降 ()10.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A B.B C.D D.E ()11.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氧化。 A.加氧 B.脱羧 C.脱氢 D.裂解 ()12.每分子NADH+H+经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产生()分子ATP。 A.1 B.2 C.3 D.4 ()13.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电化学势的产生。 A.H+ B.K+ C.HCO3- D.OH- ()14.()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TAC 循环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试题5(最新整理)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五 一、填空题 1.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从开始,首先合成出具有嘧啶环结构的化合物是。 2.α-淀粉酶和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水解。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在二级结构中,蛋白质的主要折叠方式是,和。 4.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须基团是和。 5.一般把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通常以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化学反应的 来表示。 6.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酰基的载体为。 7.人体对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器官,在此氮的主要代谢产物是。 8.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将氨基酸按链上的密码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转移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9.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10.转氨酶都以为辅基,它与酶蛋白以牢固的形式结合。 1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的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12.尿素生成的过程称为,主要在肝细胞的和中进行。 13.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在和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14.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由与3 分子脂化而成的。 15.脂肪酸分解过程中,长键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需由携带,限速酶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线粒体的乙酰CoA 出线粒体需与结合成。 16.动物的代谢调节可以在、和等3 个水平上进行。 二、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必需氨基酸:() A.天冬氨酸B.丙氨酸C.甘氨酸D.蛋氨酸 2.下列糖中,除()外都具有还原性。 A.麦芽糖 B. 蔗糖 C. 阿拉伯糖 D. 木糖 3.人类和灵长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酸B.尿囊素C.尿囊酸D.尿素 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的氨基酸有20 种。B.构成蛋白质结构单元的氨基酸均为L-a-氨基酸。C.桑格(Sanger)反应中所使用的试剂是异硫氰酸苯酯。D.天然的氨基酸均具有旋光性。 5.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活化的专一性取决于:() A.密码子 B. mRNA C. 核糖体 D. 氨酰-tRNA 合成酶 6、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 c1→b→c→aa3→O2 B. c→c1→b→aa3→O2 C. c1→c→b→aa3→O2 D. b→c1→c→aa3→O2 7.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以哪种化合物的形式暂存和运输:()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谷氨酰胺D.天冬酰胺 8.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后通路是()。 A.糖的有氧氧化 B. 氧化磷酸化 C. 三羧酸循环 D. β-氧化 9.在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直接参加。

生物化学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和2 分子GTP。 (六)糖原和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和脱枝酶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水解葡萄糖a-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a-1,6-糖苷酶。 淀粉则在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a-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