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4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5 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6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

7 金钱与婚姻—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与导向

8 作家的病态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9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10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

1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3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14 中法餐桌文化对比

15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16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失误分析

17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18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9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20 Pragmatic Analysis of Dialogues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Observanc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21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22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23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24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Gift-giving Customs

25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26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27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28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29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30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31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32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33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34 谁在说话?——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

35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3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37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38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3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40 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德莱赛《珍妮姑娘》中珍妮的形象

4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42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43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44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45 《欲望都市》中的女性语言分析

46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47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48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49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50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51 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52 服饰语的认知凸显:认知语言学角度

53 广告中英语口号语言特点的分析

54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55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56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57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58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59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60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61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62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63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

64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

65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

66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67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68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69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70 流行语的翻译

71 春晚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和修辞学研究

72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73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74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75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76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77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78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79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

80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81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82 A Feminist Reading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Room of One’s Own

83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

84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85 Exploration of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Grea t Expectations

86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87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88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89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90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

91 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

92 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93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 e Chopin’s Awakening

94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95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96 Politenes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97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98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99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100 论《红字》的模糊性

101 论《天路历程》的批判精神

102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03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104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05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

106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

107 论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0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09 中西面子观比较研究

110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111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112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113 论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和翻译

114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

115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116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117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118 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

119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20 《麦克白》的独白

121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22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12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12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125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126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

127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28 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129 T 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130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131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132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133 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134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135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外贸函电汉译的研究

136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137 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138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139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40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41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142 英汉语言颜色与文化的差异

143 论口译的原则与技巧

144 浅析美国嘻哈文化影响下的美国俚语

145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146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

147 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148 伍尔芙的人生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149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150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51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

152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15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调查研究

154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55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156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57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58 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

159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

16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161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162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63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64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165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6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TVs in China and U. S.

167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168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69 论《简爱》对当代女性爱情观的启示

170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171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

172 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

173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74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175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176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177 麦当劳成功之道

17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

179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180 从功能对等视角浅析法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81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182 美国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

183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

184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

18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186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187 从中美送礼习俗分析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188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

189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90 商务英语报道中的情态意义分析

191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192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

193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194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195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196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197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98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199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200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英汉对比论文(英汉委婉语的对比)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英汉的委婉语的对比 完成时间 课程名称 专业 年级

英汉的委婉语的对比 摘要: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即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是愉快的。完成了理想的交际任务,委婉用语就是实现这一理想交际的合适的表达方式。它是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各种强烈的、难以启齿的话语。这种委婉用语是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选择语言文字的结果,以英汉两种语言均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但更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委婉语;英汉;对比研究 一.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 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人类使用委婉语的历史悠久, 英语的“euphemism”一词就是从古希腊语借用而来的。在古希腊语中, 词头“eu-”的意思是“well”或“sounding well”, 即“好”或“听起来好”,词语“phe- mism”的意思是“speech”, 即“说话, 言语”, 合起来意思便是“说话好听”。因而,“说话好听”就可以算是委婉语的最基本的定义。(李儒寿,1989:61) 二.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 2.1英语的委婉语 英语委婉语的构造方法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构词手段、语音手段、拼写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等,熟悉这些手段,对于阅读理解、评析鉴赏和翻译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委婉语的构词大体上有两个原则:美好中听原则和若即若离原则。众所周知委婉的目的主要是向人们提及那些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所以言词应当尽量美好中听,这是自不待言的。所谓若即若离,是指委婉语的本义既要与婉指义有所联系,又要保持一定距离。“言”外之“意”是若隐若现,若暗若明,“即”的目的是要读者或听众能迅速明白婉指指义。(刘纯豹,2001:9-14)委婉语的产生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1)由于人类潜意识的心理恐惧和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许多自然、生理现象与事物的名称成了语言忌讳(taboo) ,而由新的语言符号取而代之,如fall asleep(长眠) ,wash one’s hands (方便一下)等皆属于此类。(2) 为了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2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 3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4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5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6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7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8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9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0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1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4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15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16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7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8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9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20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21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围城》的幽默翻译 22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23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24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2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6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2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8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9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3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31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32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33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4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217319.html,wrence《儿子与情人》 35 An Analysis of Life and Death in Mrs. Dalloway 36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37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38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39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40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42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4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5 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6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 7 金钱与婚姻—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与导向 8 作家的病态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9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10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 1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3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14 中法餐桌文化对比 15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16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失误分析 17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18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9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20 Pragmatic Analysis of Dialogues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Observanc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21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22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23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24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Gift-giving Customs 25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26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27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28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29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30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31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32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33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34 谁在说话?——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 35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3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37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38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3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40 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德莱赛《珍妮姑娘》中珍妮的形象 4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论文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镜子。英汉委婉语具有很多相似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因素,它们之间在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本文从英汉委婉语的词源、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及文化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英汉两种委婉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语;汉语;委婉语;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bstract: Euphemism is not only a widespread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t is a mirror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have many similarities but more differences on forms and connotations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istoric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from its origin, the way of its formation, its forms, content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euphemisms; contrastive study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有关委婉语的研究已有许多,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的,。综观委婉语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国内外委婉语研究者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个别语言上,缺乏深入的多语间的对比研究。而关于英汉委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国内外著作较少,要揭示委婉语的普遍特征,或更好地理解某一语言委婉的特殊性,还须通过对比的方法。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的词源、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及文化意义等几个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 1. 英汉委婉语的词源 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善词令)。因此,euphemism 就是“说好听的话”或“讨人喜欢的话”。《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所给的定义是用比较模糊但更温和或比较委婉的单词或短语代替直言直语。王德春等认为,汉语辞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摘要: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及淡化和夸张功能。 委婉语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在英、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极为广泛,是进行语用研究的很好语料。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交谈中凡是涉及到说出来有可能令人感到难堪、不悦甚至反感的言语,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从而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来讲,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避讳功能、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及淡化和夸张功能上。一、英汉委婉语避讳功能的相似性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如:pass away(逝世), be no more(不在了),dep art(去世),be gone(走了),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宗去了),go to west(归西了),go to glory(升天了),go to meet one maker(见上帝),to be at peace(平静了),the final departure(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o to one S long hom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逝世”,“谢世”“过世”,“下世”,“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离开了我们”,“毙命”,“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用“功甍”,妻子死了叫“断弦”,为了守节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 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 出席最后一次点名to be written off 被勾销 t0 fall 倒下 to fire one 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1)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社会,都存在语言禁忌。委婉语和禁忌语休戚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某些事物心存忌讳,为了交际的和谐顺利,为了交际双方更易接受,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必须改头换面,有些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得转移,以一种人们认为“得体、高雅”的名称出现。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 2)共同的使用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委婉语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中英两国在语言禁忌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民族习惯。但是,仍然有些领域的禁忌是在两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成为了中英委婉语的共同使用领域。例如,英汉委婉语都与死亡、疾病、职业、犯罪、性和排泄等密切相关。 A.表达死亡。在《圣经》或其它与基督教有关的传说中存在许多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例如:“to be with God”,“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in Jesus/to lie in Abraham’s bosom”,“to go to heaven/paradise”,“to be promoted to glory”。西方人也认为人类生来有原罪,也就必会受到惩罚,所以“死亡”也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中国对于死亡有禁忌,例如中国佛教把“死”婉称为“入寂”、“圆寂”;道家却称之为“仙去”、“仙逝”等。古代中国皇帝死亡则称为“驾崩”、“弃群臣”;百姓之死称为“过世”、“作古”等。老者死亡称为“寿终”、“谢世”;少年死亡称为“夭折”;中年死亡称为“早逝”;靓女弃世称作“玉陨香消”,等等。 B.人体排泄方面。如关于上厕所,英语有“wash one’s hand,relieve oneself,powder her nose,还有”feel the call of nature”(感觉到自然在召唤),意为“要上厕所”;汉语有“洗手、方便”。如果女士在场,就必须这样问:“我可以使用一下盥洗室吗?”或问“洗手间在什么地方?”C.关于性的委婉语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里,性关系和身体的某些部位是谈话的禁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性解放的更深认识,在最近几年里西方国家对性的态度开放了许多。在小说和电影中类似“to 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to go to bed with”这样的语言也出现了。谈到性关系,中国人更倾向于用“同房”,“夫妻生活”等语言来代替。英语中也有一些新创造的词汇“go to bed with”,“be in bed”,“do it”。与汉语相比而言,英语拥有更多的关于性方面的词汇,这可能与人们对性抱有更开放、更随意的态度有关。 D.教育生活方面:成绩差的学生是a below average student 或working on his own level,而do betterwith help则指反应比较迟钝的学生。学生考试作弊则冠以to depend on others to do his (her ) work.汉语中可用“学习要下劲、成绩要提高”来表达学习成绩差的含义。“考试时做小动作”等来代替考试作弊。美国学生考试不及格,回家对其父母说:“I didn’t make it.”E.社会地位、职业方面:对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倾向于低调陈述而不直言不讳。如对贫穷,英语有disadvantaged,underprivileged,汉语有“手头拮据”。有一部分职业委婉语,将一些平凡的职业名称予以改头换面,以此克服自卑感。比如hair dresser (女理发员)被誉为beautician (美容师)、cook (炊事员)被称作chef (厨师)、janitor (守门人)被冠以security officer(安全官员)。汉语中,我们称清洁工为“城市美容师”、小保姆为“小阿姨”、蹲监狱为“在高墙里面”等等。 3)共同的表达方式 如:使用缩写和省略。在所有的文化中,为了避免不愉快,或表示礼貌,或掩饰某些东西,某些词汇可能就会被省略掉。在英语里,“The woman is pregnant”被委婉的表达成“She is expecting”,在这个句子里“a baby”就被省略了。同样,“out”就是“out of work”省略后的委婉语。语音省略也是一种缩写,例如,“WC”是“water closet”,“G-man”是“garbage-man”的省略。汉语里也有利用缩写词委婉表达意思的,例如,“行将就木”中的“木”是“棺木”的委婉表达法。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3)

第22卷第1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1V ol.22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2004年第1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 o.12004 收稿日期:2003-06-23 作者简介:徐长扬(1945-),男,湖北宣恩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徐长扬 (湖北民族学院大外部,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均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但更有不同之处。委婉语作为语言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折射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心理的历史沉淀和深层构建。研究英汉委婉语,对研究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都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4)01-0106-03 引言 在社会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的环境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各异,人们在遇到难言之隐或令人难堪的场合时,往往不直截了当地道出个中真由,而用委婉、含蓄、模糊的方式把它烘托出来,以达到恰当、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地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的目的。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发展,并为社会语言交际服务的。英汉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但更有相异之特点。 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m )源自希腊语,由 词头“eu ”(good )和词干“phemism ” (speech )构成,意为吉利之语(words of good omen )或优雅说法(good speech )。汉语中的委婉语解释为:语言婉转,态度诚恳,即用一种不能明说,即用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式。由于委婉语的特殊修辞风格和它作为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当今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喜欢直言不讳,他们讨厌装腔作势,特别是在口头交际过程中如此。但是,在较正式场合则尽量使用委婉语。从总体上而言,委婉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各个领域。本文仅从委婉语中最有代表性的政 治、人们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现象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及官方语言中的委婉语 1.汉语委婉语分讳饰和婉曲。讳饰指表达观点时,不直接说出犯忌讳的事情,而采用委婉修辞代替的方法。如在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云淡天高》中有这么一段夫妻谈话,一位即将退休的省人大副主任的妻子为了给刚从部队转业的女儿安置一个满意的工作,对其丈夫说:你革命一辈子,你这只蜡烛总是照别人,你这只蜡烛现在已经快耗尽了,能否让女儿也沾点光。其委婉意思是叫其丈夫凭借地位走走“后门”。婉曲指运用委婉曲折的说法表达本意的修辞方式。如:2003年6月,中国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就台湾问题时指出:……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语言委婉曲折,令人深思。毛泽东同志是一名伟大的语言大师,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此处毛泽东同志没有直说司徒雷登“处境孤立”和“灰溜溜滚回美国”,则说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和“夹起皮包走路”。语言委婉,回味无穷。  6 01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XXXXXX学院 专科生毕业报告 论文题目: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un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类别: 分院: 完成时间:

Abstract Euphemism, cosmetic words, is not only a lingu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lik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values, aesthetic conceptions and moral concepts in some extent. Euphemism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It is like lube that avoids hurting the other party’s feeling. It oils the human relationship in communication and helps to save face of communicators. If people make full use of euphemism, it can accelerate and facilitate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feature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euphemism. And it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polite functions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means to harmon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uphemisms are widely us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b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different context, euphemisms perform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uphemisms,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with Chapter Four and Five as its core: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s of euphemism.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euphemism in many ways. The thir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euphemism from the angle of pragmatics. The fourth chapter form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research by connecting euphemism with politeness and face-saving theory. The fifth chapter centers on euphemism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The last chapter concludes the whole thesis. Appropriate use of English euphemism can contribute a lot to successful message exchange. 【Key Words】euphemism, pragmatic functions, verbal communication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围绕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中的体现, 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由此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对中英的文化、社会风俗与礼仪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在翻译中弥补这一差异的例子,以及在翻译英语里面的习惯词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字] 文化差异一般风俗翻译、影响 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我们平时能更好的使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相关专业知识会有助于翻译的准确性,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训练,才能在翻译中做到游刃有余。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面对同一物体, 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 而叫“红茶”;“brownbread”是“黑面包”, 而不是“棕 色面包”。汉语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汉语“黑眼睛”, 英语为“drakeyes”; 英语的“black eyes”, 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 汉语“黄色影片”, 汉语的“红眼病”,英语为“green - eyed”。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 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 从思维方式上看, 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再如, The plastic container isfive times lighter thanthat glass one. 其正确译法为: 这个塑料容器比那个玻璃容器轻五分之四。如果直译,这个塑料容器的重量比那个玻璃容器要轻四倍, 在汉语中是说不通的。英语习惯上说“减少n 倍”, 即是汉语说的减少了n - 1/ n ,如英语说减少3 倍,即是汉语说的减少2/ 3。这种情况显 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 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内容摘要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便利。 关键词:英汉数字;内涵意义;翻译;实指义;虚指义;词汇空缺 Abstract Every language in the world takes root in a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ontents of the culture. Figure is the count and quantity which reflects the scope and siz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social meanings of figure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oncept of think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 figure among all kinds of languages.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g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the meanings of the figure and the translation with figur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aim from which is expected to make an advant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figu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mplied meaning; transla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false meaning; vocabulary vacancy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 [1](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一、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具有神圣的意义,还具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性和不同的偏爱,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下面就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一)、“三”与“九” 1、“三” 汉语中带“三”的习语有很多,如“三思而后行”、“垂涎三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三令五申”等。中国人对“三”的垂青是有因可循的。《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可见“三”的本义就是代表天、地、人,即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时间有昔、今、未之分,空间有上、中、下之分,方位有左、中、右和前、中、后之分,似乎有三就能代表全部,“三”因此隐含完全、完美之意在内,并且积淀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从而人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三”来归纳事物,指导行动。在古代,“三”的运用更是奥妙无穷,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在政制结构上,有“三公”(西周时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军事编制上,有“三军”(海军、陆军、空军);教育上有“三学”(述学、评学、考学);科举有“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录取有“三甲”(状元、榜眼、探花);祭祀要供“三牲”(牛牲、羊牲、猪牲);敬酒要“三献”(初献、亚献、终献);行礼要“三跪”

英汉委婉语的用法与比较

英汉委婉语的用法与比较 摘要: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既是人们所谈论的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说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传统的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像生、老、病、死、葬、性、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的话就会给人们以粗鄙、生硬、刺耳、无礼的感觉;反之,间接表达的话就会给人以典雅、含蓄、中听、有礼的印象,这是我们就要用到委婉语。然而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又决定了委婉语的表达和程度的深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委婉语构成方法隐喻法缩略法替代法模糊词语法 迂回法情态动词法 一.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词格,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目的,大量的委婉语运用了各式样的构成方法。 1. 英语中的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1.1 隐喻法 隐喻是在两个不同的对象之间的比喻,它与明喻不同的地方是隐喻不用比喻词,直接把文体说成喻体。 For example: to die: to pass away, to be with god, go to sleep forever Illegitimate child(私生子): love child(因爱而来的孩子) 在隐喻中人们通常能感受到力量,又能感受到鲜明,尤其是细节的力量和鲜明,而且往往伴随着感情和态度的表达。

1.2 缩略法 英国人在交流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和避免刺激会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并且拼在一起来表达所要说的话。 For example: BM: bowel movement BO: body odor WC: water closet 1.3 替代法 有时为了避免尴尬或是不愉快人们会使用褒义词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 For example:skinny: slim ugly: ordinary looking unwise:stupid 1.4模糊词语法 例如当讲一个未婚女孩子怀孕或生小孩时,人们可能会说:She has an accident. 用accident来模糊所要表达的话语,它可以指预料之外的事情。又如可以用affair来表示桃色事情,weasel word 来表达强词夺理。 1.5迂回法 人们对于无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通常会才用迂回法来拐弯抹角的表达意思,其目的主要是使谈话变得更加文雅。 例如: In order to substantiate our desire to accommodate our guests we would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to anticipate your credit requirements before departure.

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与翻译(英文翻译版)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ranslation Abstract:Red, white, black three color words have similarities in associative meaning,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semantics,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with the common, confusing phrases and idioms translation, let peopl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wo cultures. Keywords: color words; symbolic meaning; cultural difference; idiom Color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life, we every hour and moment is not in dealing with color. Represents various color words embody national cultural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 is different,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national "personality", with significant cultural stigma. The same color words often contain different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refore, correctly grasp the deep meaning of color words in the two languages and the correct translation, master the vocabulary and idiom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a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ree color words: red (red), white (white), black (black), it is in the two languag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be explained, and some common translation and confusable vocabulary and idioms, for English learners. 一.RED Whether in China or in western countries, often live with festive red Move on, but in China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more strongly. Red symbolizes celebration, successful, thriving, warm, such as "full house", "good", "fire".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tone mainly in red, the bride wearing red clothes, cover red hijab, a red candle, with red hi word, a faction be bursting with happiness. In the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the bride dressed in white wedding dress, wearing a white wedding dress. "Red" stands for "fir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blood", "agression", "excitement", "Rage", "violence", such as "seered", "red- handed", "a red battle" is reminiscent of violence and bloodshed. Red in China is also a symbol of revolution, such as "red", "be both red and expert", while in English often pejorative meaning, with "red", "radical left.", Such as "red belt", "red activities". Red in Chinese also refers to people who favor or boss, such as "red", "popular";A joint-stock enterprise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profits distributed to shareholders in economic terms, such as "bonus", "bonus", While in English refers to economic or business often have "deficit", "loss" meaning, such as "be in the red", "red ink". Red refers to the color, has the same mean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fer to the "red", "black", "red" and other means, can be used as adjectives and nouns. It refers to the traffic, with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 And "red" the relevant vocabulary, idioms and English to Chinese language 1)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China known as the wedding for weddings, funerals for the funeral, an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