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前言

20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给黄金开发带来良好机遇,我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开放以来,已成为世界黄金产业和黄金市场的发展亮点。一方面我国黄金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黄金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人均黄金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黄金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黄金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1]。因此,研究黄金找矿理论,加大黄金矿权的勘查力度,使之增储增值,成为每一位黄金业内人士的奋斗目标。

本论文主要介绍笔者从事勘查探勘的云南省鸡街金矿,通过相关情况的介绍来揭示该矿权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潜力。

由于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摘要

云南省西畴县鸡街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之滇东南褶皱带东南,文山-富宁褶皱束的西畴地段,勘查区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复合部位。区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锡、铟矿产总储量位居全国之首,锑、锰、银、铅、锌也具有优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以来,该区共发现金矿床(点)200余处,是我国公认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分布地区。勘查区附近主要出露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为越北古陆北缘。通过前期勘查,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标志蚀变为辉绿眼与灰岩接触交代及砂岩构造带上的硅化(浅层砂岩矿体)。

第一章绪言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工作区位于云南省西畴县鸡街乡一带(跨广南县),属鸡街乡管辖。探矿权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04°45′00″~ 104°53′00″;北纬:23°32′30″~ 23°36′00″。勘查区至昆明公路总里程约418km,至西畴县城有20km水泥公路通达,工作区内乡村间多有土路相通,交通尚属方便。(见图1-1)

探矿权勘查证号:T53120090302026786;有效期:2012 年10 月26 日至2014 年10 月26 日。项目名称:云南省西畴县鸡街金矿(跨广南县)详查;勘查区面积为37.07 km2。区块位于1:50000 图幅:F48E003012(鸡街幅)

图1-1云南省西畴县鸡街金矿交通位置图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勘查区位于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地带,一般高程在1200~1800m。本工作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高峰村北,海拔高程为1754.4米,最低点位于矿区中部白水沟河谷,海拔高程为1034.9米,相对高差720米。勘查区地势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山峦起伏,形成了壮观的高原丘陵地形,并构成峰峦重迭,山山相连的带状山岭。峰脊基岩裸露,谷地面积狭窄。带状山岭和山间谷地的分布,严格地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山脉的延伸和展布与区域构造的方位完全相符。依据工作区形成地貌的应力及主次,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岩溶地貌、溶蚀构造地貌、堆积地貌,以构造侵蚀中~低中山为主。勘查区北部的达马河水系属右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向南东东方向,流经西畴鸡街至者迪,并入普梅河。该水系切割剧烈,高差较大,谷深壁陡,水流湍急,形成天然的水利资源。在岩溶地区,由于山间盆地狭窄,地表径流往往通过灰岩溶洞渗入地下形成伏流。

勘查区地处低纬度带,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8℃,本区地处高原,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醋暑,秋夏之交阴雨连绵,四季不甚分明的季节特点。1-2月气温最低平均7.3℃,6-8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7~8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约1294mm,10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冬季温暖,偶有奇寒,年平均温度在19℃左右。每逢雨季,当降雨量达到500毫米时,区内低地或坝区便洪水横流,泛滥成灾,严重时可使人民财产蒙受损失。

勘查区为多民族杂居区,主要有汉、壮、苗、彝、瑶和傈傈等民族。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三七、八角、花生、桐油、油菜、茶叶、甘蔗、麻类等,工业不发达。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1972年至1976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大队曾在该区进行过1:20万文山幅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1987年至1989年12月,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了1:20万文山幅的化探扫面工作。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1.1994年,武警黄金十支队在“金三角”地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完成了《滇东南桂西北微粒金找矿研究》的科研报告;

2.1995年,武警黄金三总队完成了《中国南方主要金成矿带矿床(点)分布及找矿方向》的科研报告,并附有金矿分布图和滇黔桂金三角成矿

区地质图,将滇黔桂金三角区列为金矿成矿带之一;

3.1999年以来云南省地矿局物化探队相继在西畴鸡街曼龙沟、南问一带发现金矿(化)点十余处,曼龙沟地区经过十余年的探采一体化工作,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大型。南问地区2001年发现小规模富金矿化体,并相继投入小规模开采。2005年, 潞西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对该区进行了初步的普查工作,在原有矿点附近布置了四个平坑,其中有三个见金

矿(化)。

4.2002年,武警黄金十支队对滇东南开展金矿点调查,发现了广西那坡金山、西畴大寨、南问、曼龙沟等数处矿化点,部分矿点有进一步

工作价值;

5.2004年潞西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对该地区申请了探矿权,对该区域进行了金矿勘查工作。至2009年,共完成工作量有坑道460米,浅井230米,累计投入约498万元。

6.2009年,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周余国博士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研究,撰写了博士论文《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

模型》。

7.2009年-2010年公司委托地质勘查单位对矿区进行了系统的找矿地质工作,主要开展并完成了以下工作(见表1-3):

表1-3 2009-2010年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8.2011年-2013年公司委托地质勘查单位对矿区进行了系统的找矿地质工作,主要开展并完成了以下工作(见表1-4):

表1-4 鸡街龙歪金矿2011-2012年工作量表

1.4取得主要成果

1.圈定了Au、As、Sb三元素综合异常5个(AP1-AP5),并对异常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多参数综合评序,结果表明:AP1 >AP2、AP5 >AP3、AP4。

2.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对勘查区内的地质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勘查区内的地层展布和构造的空间分布;基本查明了该区域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3.通过工作,对勘查区内的的构造框架和岩脉分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基本查明了控矿构造及辉绿岩脉与矿化的关系,辉绿岩脉与矿化存在直接的关系,是该地区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之一。

4.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基本确定目前勘查区内龙歪矿段存在两个主要矿体,矿体分别产于灰岩破碎蚀变带中和砂岩破碎带中,其中以灰岩破碎带中的金矿规模较大,矿化带较宽,是下一步主要揭露控制对象。

5.矿区内重点勘查区为南问-龙歪一带,即基本确定的龙歪矿段,在该矿段内基本确定和控制矿体包括一个V1矿带和V2矿体。其中以V1号矿带有4个以氧化矿为主的矿体,从北西到南东依次为V1-1、V1-2、V1-3、V1-4。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勘查区地层出露有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分乡组(O1f)、红花园组(O1hn)和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及第四系(Qh)。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在测量区内划分为两段:

1.南津关组一段(O1n1):下部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白云岩夹薄层状白云岩;中部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白云岩夹灰色中至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上部灰色中至厚层状白云岩夹灰黄、黄褐、灰白色细砂岩,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本段在测量区内未见底。厚>318.7m

2.南津关组二段(O1n2):下部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条带状灰岩,夹少量灰色白云岩及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上部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条带状灰岩夹灰白、黄灰色砂岩、粉砂岩及页岩。顶部在龙老歪至丫口村一带,砂岩、粉砂岩及页岩比例增多,与灰岩形成不等厚互层。厚46

3.58m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出露于测量区南部,岩性较单一。下部为灰白、黄灰色细砂岩夹粉砂细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上部为黄灰色中至厚层状砂岩,风化后的岩石中见褐黄色星点。厚90~299.24m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出露于测量区南部,岩性为灰色中层至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测量区内该组出露不全,且与分乡组有互为消涨关系。厚>36.8m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分布于测量区最南部,分为两段:

1.翠峰山组一段(D1c1):灰色细—中砾岩,砾石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脉石英、灰岩等,砾石磨圆度好,少量为次棱角状,有部分为扁平砾石,呈定向排列。杂基为砂质、钙泥质。顶部过渡为砂砾岩、砂岩。厚65.36m 。该段岩性、厚度变化较大,在南问村西边砾岩发育最好,厚度最大,南问村正南,该段缺失。南问村以东,岩性相变为角砾岩、砂岩。

2.翠峰山组二段(D1c2):紫红、紫灰、棕黄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灰黄、砖红、紫灰色薄至中层状砂岩。测量区内未见顶。

厚>125.45m。在南问村南,该段超覆覆盖于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之上,其余地区与下伏翠峰山组一段(D1c1)整合接触。

在测量区内,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分别不整合覆盖在下奥陶统分乡组(O1f)、红花园组(O1hn)之上,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2.1.5第四系(Qh)

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南问村一带,测量区北部沟谷中有小面积分布。主要为洪积层,有少量冲积层。由灰岩、白云岩砾石,砂岩、粉砂岩、页岩碎屑,泥砂等组成,多为农耕地。厚度约为1~20m

2.2 构造

勘查区位于滇东南褶皱带东南,次级构造单元为文山-富宁褶皱束。附近主要出露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图2-1),为越北古陆北缘。其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文山-富宁褶皱束,位于文山-那洒弧形褶断带之南的西畴-鸡街褶皱带。该褶皱带主要由大青山-东瓜林背斜、西畴-水淹坝向斜,以及两条与褶皱轴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

图2-1云南省西畴县鸡街金矿区域地质图

矿区内构造较为发育,构造主体为北东向、北西向,北西向构造为南问金矿亚带容矿构造。在矿区内出现的北西向构造有F7、F8、F9,北东向构造有F12、F13、F14。北西向断裂错断北东向断裂,表明北东向构造形成早于北西向构造。

不整合面构造亦是矿区内极为重要的容矿构造。区域上本区位于滇东南褶皱带东南,为越北古陆北缘,西畴鸡街金矿、广南老寨湾金矿、富宁革档金矿同受加里东不整合面构造控制,且都达大(中)型规模。南问金矿亚带位于鸡街金矿之曼龙沟金矿亚带以西,地质构造特征完全相同(图3-1)。通过本次1:10000地球化学普查在不整合面附近发现多个金的高值异常,为今后在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2.3 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分布零星,出露不广。岩浆侵入活动规模较小,仅在勘查区西部蚌蛾地区有晚古生代基性侵入岩。此地区发现4个辉绿岩侵入体,呈岩墙侵入于下泥盆统翠峰山组中,各岩体长轴为北北东向,面积约0.3km2。其岩类两个为橄榄辉绿岩,两个为辉绿岩。其中部分辉绿岩与灰岩接触带附近有金矿产出。

橄榄辉绿岩:褐绿色,块状,具嵌晶含长结构,斜长石自形程度明显高于辉石、橄榄石,或呈嵌晶状包含在辉石、橄榄石晶体中。岩石蚀变比较普遍,表现为橄榄石多为蛇纹石、皂石,辉石为次闪石,斜长石为帘石、绢云母交代。斜长石普遍具钠长石双晶,并具不明显的正常环带。

辉绿岩:褐绿色,块状,岩性特征与橄榄辉绿岩相似,只是没有橄榄石。

另据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在勘查区北15km之那洒—珠街地区存在一个重力低,推测为隐伏花岗岩。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勘查区顶、底板岩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矿区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粘土化、大理岩化、汞矿化等。

硅化:矿体围岩硅化现象普遍,表现为围岩岩石内见有后期石英细脉沿岩石层理面和节理面充填。硅化较弱。

黄铁矿化:较弱,仅见于5号民采场,矿化较弱,细粒,呈星散浸染状产出,氧化后呈褐铁矿产出。

碳酸盐化:由粗晶米黄色方解石脉充填,形成不规则脉状,为后期产物,与成矿无关。

粘土化:产于矿体及围岩中,为构造带及辉绿岩蚀变产物,为重要的成矿蚀变。

碳酸盐化:由粗晶米黄色方解石脉充填,形成不规则脉状,为后期产物,与成矿无关。

汞矿化:产于矿体中,氧化程度高,氧化后成红色,未见汞矿物,为金矿化的重要蚀变。

2.5 地球物理特征

矿区物探工作,布置并进行了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线三条。根据物性参数测定统计结果分析。

1、区内存有碳质层干扰体,但整个勘查区仅在PD-4硐口附近出现,据测定的电性参数表明其视充电率值明显小于含硫化物的岩(矿)石。表明了异常的形成主要与金属硫化物有关联。

2、通过三条剖面的观测,共圈定了十一个视充电率(Ms)异常。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除IP5异常为碳质层引起外其余异常都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地质意义,异常源为含金属硫化物极化体,极化体推断为金矿(化)体。β-β′剖面上176、178号点测深成果及电阻率反演推断深部矿(化)体的顶板埋深约为110-130米左右(有待工程验证后正演计算)。

图2-2 β-β′剖面推断断面图

图2-3 β-β′剖面176点号测深图

2.6 地球化学特征

1.通过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所分析的Au、As、Sb、Hg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未剔除极值前Au、As、Sb极值高,离差大,变异系数大,同为成晕成矿指示元素,Au为主成矿元素。而 Hg参数特征则相反,四元素同为低温元素成矿元素组合,上述参数特征反映出本区成矿成晕温度略高,Hg晕外逸散失。

2.通过Au、As、Sb、Hg四元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s、Au、Sb、Hg相关性依次降低,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四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3.圈定了Au、As、Sb三元素综合异常5个(AP1-AP5),并对异常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多参数综合评序,结果表明:AP1 各项指标得分最高,地表有前人高品位采金矿点两个,深部有两个平硐揭露数十米金矿(化)体存在,有一个平硐见金矿化体,有一个平硐遇溶洞停止施工,四个平

硐加两个已知矿点共同构成一个金矿化带,北西向延伸约 1.5km,同受

F8断裂控制,该异常的空间展布表明在老矿部东侧有异向断裂作用。AP2、AP5得分列2、3位,都处于加里东不整合面之上部泥盆系翠峰山组(D1c)为主的地层中,且旁侧有北西向断裂通过,Au异常峰值高,规模较大,该套地层以泥岩为主,对Au、As、Sb等元素异常封闭性良好,野外工作中,在半坡村南西200米处经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普查未能发现异常,

顺层泥岩石英细脉中取样含金≥0.5g/t,显示出AP2、AP5为矿致异常,且AP2至AP5金矿(化)规模相当可观。AP3、AP4得分最低,找矿前景

不明。

图2-4 云南省西畴县鸡街金矿土壤金异常图

4.在对异常综合评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列

出了其异常特征,给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目前,矿区内重点勘查区为南问-龙歪一带,即基本确定的龙歪矿段,在该矿段内基本确定和控制矿体包括V1矿带和V2矿体。其中以V1号矿带,该矿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带长约1800米,带宽约5-30米,局部矿化带宽约150米。矿带中目前控制4个以氧化矿为主矿体,从北西到南东依次为V1-1、V1-2、V1-3、V1-4。

V1-1号矿体由采场1和PD1控制,矿体长约360米,宽1-3米,平均品位约2g/t。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在构造破碎带中见有辉绿岩脉,辉绿岩脉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化产于灰岩破碎带中,以褐铁矿化为主。V1-2号矿体由采场2和PD4、TC01、TC02控制,矿体长约380米,宽1-4米,平均品位约2g/t。坑道中矿化带宽约60米,坑道未揭穿,成矿类型与V1-1号相同。

V1-3号矿体由采场3和采场4控制,矿体长约220米,宽2-5米,平均品位约2g/t。矿化类型为蚀变辉绿岩,以褐铁矿化为主。

V1-4号矿体由采场5和BT01控制,矿体长约150米,宽1-2米,平均品位约2g/t。矿化类型为蚀变辉绿岩,以褐铁矿化为主。

V2号矿体,产于砂岩中,为构造破碎带控矿,矿体中见细石英脉,由工程BT03和ZKS303、ZKS202控制,矿体水平厚度约3米,钻孔中矿体厚度最厚约8米,平均品位0.8g/t,BT3中矿体平均品位达1g/t以上。

3.2 矿石质量

鸡街金矿的矿体产于早奥陶世南津关组O1n白云岩和灰岩所夹持的砂砾岩及O1n与D1c不整合面附近的砂岩中,矿体明显受构造破碎带和不整合面控制,属破碎带和不整合面砂岩型金矿床。矿床中金矿石类型

有三种:蚀变辉绿岩型、灰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型、及不整合面附近的砂岩型,目前以蚀变辉绿岩型、灰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型为主,占总矿石量的约65%。

根据工程控制的矿体情况:蚀变辉绿岩型矿体小,品位高,以氧化矿为主(目前未见到原生硫化矿),灰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型矿体规模大,品位变化大,常与蚀变辉绿岩型矿体交替、或一同出现。不整合面附近的砂岩型矿体规模小,目前工作面积不大,但找矿潜力与前两种类型一样,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上述矿石以硅化、粘土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目前控制标高范围内均为氧化矿石,具有较好的选冶性能。

从曼龙沟金矿的开采就可以看出,该类型金矿选冶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 该矿床金矿石属氧化矿石, 矿石质量良好。

3.3 矿石类型和品质

鸡街金矿的矿体产于早奥陶世南津关组O1n白云岩和灰岩所夹持的砂砾岩及O1n与D1c不整合面附近的砂岩中,矿体明显受构造破碎带和不整合面控制,属破碎带和不整合面砂岩型金矿床。矿床中金矿石类型有三种:蚀变辉绿岩型、灰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型、及不整合面附近的砂岩型。三种类型矿石在目前控制范围内均属氧化矿石,具有较好的选冶性能,矿石品质好。

3.4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鸡街金矿属氧化金矿床, 其生产冶炼工艺目前较为成熟。采用湿法冶炼技术,就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这从矿区范围内曾经开采,就地采用湿法冶炼技术提金的实地生产和曼龙沟金矿的生产就能证明。

3.5 矿床成因

通过前期地质成果资料的总结分析,以及新发现的砂岩区矿体,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性断裂的控制,其中灰岩区矿体受辉绿岩侵入体控制,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蚀变形成金矿体;在砂岩区则与砂岩进行热液(目前

尚未确定热液是否与辉绿岩有关)交代形成硅化蚀变形成金矿体。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4.1 矿床地质特征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矿权区东南部曼龙沟金矿与我们矿权相比具有相同的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曼龙沟金矿是1997年云南省地矿局物化探队进行异常查证,并取得突破。多年来一直边探边采,已发现金矿(化)体十余个。该矿地处扬子克拉通西南缘,越北古陆北缘,次级构造单元为滇东南褶皱带。区内出露古生界中上寒武统(∈2-3)白云岩、灰岩、泥灰岩,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白云岩、分乡组粉砂岩(O1f)、红花园组(O1hn)灰岩,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粉砂岩、页岩,坡脚组(D1p)粉砂泥岩,芭蕉箐组(D1b)泥灰岩、白云岩,中泥盆统古木组(D2g)泥岩、泥灰岩、砂泥岩、页岩,缺失志留系。地层北老南新,总体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带状分布,翠峰山组(D1c)与其下伏地层O1、∈3、∈2 l(龙哈组)呈角度不整合或断层不整合接触,NE、NE转EW-NW向压扭性断裂被NW、SN 向张扭性断裂错断。

矿床主产于O1n白云岩和灰岩所夹持的砂砾岩及O1n与D1c不整合面附近,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扬起,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向北凸出的压扭性弧形断裂作用使地层垂直于走向方向波状起伏并在地层不整合面、脆-韧性岩石界面附近顺层滑动产生扩容空间而利于金的集聚成矿,可见顺地层产出的矿(化)体。南北向张扭性断裂叠加,使金矿进一步富集,形成沿东西方向弧形不整合面金矿(化)体断续相串和南北方向矿(化)体富集的总体特征。受古地理气候影响,矿(化)体经表生淋滤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文章通过对赞比亚16151金矿床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已有资料对该矿床进行简单成矿分析。预测该矿床具有一定成矿潜力。 标签: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潜力 1 矿区地理位置 赞比亚16151矿床位于赞比亚中不卢萨卡省Kafue地区与南方省Mazabuka 地区,矿权区交通发达,西侧及南侧分别有赞比亚国家干线公路T1,T2相连,坦赞铁路贯穿矿区腹地,矿权区内各类可通汽车行驶道路纵横交错。距首都卢萨卡仅40公里。 2 工作区矿产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及特征描述如下:(1)砂岩。砂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北侧、西南侧、西侧及北侧,露头连续。主要分为粉红色及红褐色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褐色;新鲜面呈暗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2)砾岩。砾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南部。露头出露连续。风化面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杂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复杂,砾石的成分主要有石英、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花岗细晶岩、绿片岩、硅质岩及各种蚀变岩石。砾石大小从1-2cm到30cm不等,个别可达50cm。主要为硅质胶结,少量铁质胶结。(3)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矿权区北侧向中部延伸,呈北西向、进南北向延展。露头不连续。一种沉积型碳酸盐岩,滴酸起泡。风化面呈灰褐色,有刀砍痕,新鲜面呈灰白色。细粒-中粒结构,块状-砾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及粘土矿。 2.1.2 区域构造 根据不同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相关资料分析,赞比亚全境大致可划分成三个断块区和五个断褶带,即班戈韦卢断块区、津巴布韦断块区、巴鲁特斯断块区和赞比西断褶带、伊鲁米德断褶带、克巴伦断褶带、卢班底安断褶带、卢弗里安断褶带。 上述断块区、断褶带相互嵌合,共同构成赞比亚现今的总体构造格局。从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构造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岩浆岩的分布、岩性组合特征分析,大致可区分出赞比亚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三次规模较大构造岩浆活动,依次为基巴尔安、加丹加及之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运动。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2009年26卷 贵 州 地 质GU IZHOU GEOLOGY V o l 126N o 13(T o l 1100)2009 第3期(总第100期)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刘远辉(1958-),男,贵州省贞丰县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刘远辉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关键词]金矿;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贵州 [中图分类号]P 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62-08 1 贵州金矿资源分布规律 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及盘县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区。全省的金矿(化)集中区(带),主要有赖子山背斜金矿(化)带;灰家堡背斜金矿(化)带;戈塘背斜金矿(化)带;黔东南稳江背斜金矿(化)带;册亨百地、丫他)板其金锑矿(化)区带;盘县莲花山背斜及盘西背斜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金矿(化)带;三(都))丹(寨)金汞砷矿(化)带、兴仁包谷地(大丫口)背斜金锑矿(化)带;晴隆碧痕营穹隆金矿化带等。探明的中型以上矿床有:贞丰县烂泥沟金矿、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探明和发现的小型矿床和矿点若干,均分布于这些矿(化)集中区带内。 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带具有各自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矿体依附于其成矿地质条件在矿(化)集中区内呈有规律的产出和分布,对各矿(化)集中区带进行矿田级的成矿研究并建立找矿模型,是贵州省金矿的/探边摸底0和/攻深找盲0重要而必要的地质研究工作。 1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从金矿的产出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今后勘查技术方 法综合手段选择的相近性,以利于对各有特色的 矿化集中区带进行深入的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本文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五个成矿区19个矿化集中区带: (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4个矿化集中区带: 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矿化集中区;包谷地背斜矿化集中区;戈塘背斜矿化集中区;碧痕营背斜矿化集中区。 (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5个矿化集中区带: 赖子山背斜矿化集中区;丫他)板其矿化集中带;百地矿化集中区;鲁容背斜矿化集中带;望(谟))罗(甸)矿化集中区。 (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3个矿化集中区带: 莲花山背斜矿化集中区;盘西背斜矿化集中区;竹桶背斜矿化集中区[兼具(1)成矿区特征]。 (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6个矿化集中区带: 天柱)白市矿化集中区;南加背斜矿化集中带;稳江背斜矿化集中带;黎平背斜矿化集中带;洪州背斜矿化集中带;从江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区。 (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划为1个矿化集中带,即三(都))丹(寨)构造矿集带。 # 162#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 (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 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元古代16.5%,早古生代3.5%,晚古生代6.2%,中生代49.8%,新生代15.3%。 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据郭文魁主编的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了115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46%。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 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云南省勐海县南罕金矿地质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29881.html, 云南省勐海县南罕金矿地质特征 作者:邹启平 来源:《西部资源》2017年第01期 摘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构造、地层关系密切,双重控矿明显。 关键词:热液型矿床;构造控制;云南勐海县南罕啊 1. 区域地质概况 南罕金矿矿区区域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Ⅰ)昌宁—孟连褶皱带(Ⅱ)临沧—勐海褶皱束(Ⅲ)之临沧—澜沧复背斜的南部。 区域构造属昌宁—澜沧复背斜东侧复式背斜的一部分,呈近南北向延伸,轴部被印支期勐啊花岗岩基所破坏,燕山期花岗岩沿花岗岩基中的北西向断层带分布。区内断层发育,以北西向压扭性断层为主,北东向为辅。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图1)出露地层从新至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中生界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下段(J2h1)、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下段(Pt3ml1); 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是矿区的赋矿地层:分布于矿区西部及南东地区。与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呈不整合接触。厚350~600m。据岩性特征分三层: 第三层(J2h1-3):紫红色块状泥岩夹黄白色中厚层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厚32.51m~208.29m,平均厚88.50m。 第二层(J2h1-2):灰黄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细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厚32.98m~127.07m,平均厚72.59m。 第一层(J2h1-1):灰白色、灰黄色厚层块状细至粗粒含砾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细—巨砾岩(底砾岩);厚71.07m~177.64m,平均厚103.51m。 第四系全新统(Qh):沿河谷及山间凹地分布,主要为冲积、洪积及残坡积砂砾、粘土 等堆积物构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0m~50m,本次重点工作区钻孔揭露残坡积层厚2.09m~12.64m。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2700字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2700字 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摘要:在我国已探明岩金储量中,胶东地区金矿产量可以占据到1/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总体金矿产量。其中焦家金矿处于胶东金矿体系中区西北部,地质结构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比较大,围岩蚀变情况严重,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对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地质特征 引言 焦家金矿床产出环境与成矿动力学均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其开采量,需要做金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分析。即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存在的各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进行野外实地开考察,从区域构造出发,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焦家金矿控矿模式。 一、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难点 焦家金矿作为我国金矿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多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全解决,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因以及构造控矿机制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专业与技术上的统一。同时,目前对胶西北整体控矿特征以及成矿演化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从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研究成果来看,其矿体比较密集,并且可以确定寺庄、焦家、马塘以及望儿山等为一个成矿体,在地质结构深度通过低品位矿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具体分析资料成果比较少,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论文简要地分析了河南省魏家庄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化体、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地质概况,以及区内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分布及矿石质量特征,通过对调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寻找可能发现的矿产,研究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0前言 魏家莊矿区位于西峡县二郎坪乡北西约15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00″—111°37′00″,北纬33°33′00″-33°34′04″。工作区地处伏牛山南麓、西峡县北部,属中低山地形。该区属季风型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板栗、花生、油桐、香姑、木耳、山茱萸等。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区域构造变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极为有利。以朱阳关-夏馆断裂为界向北,区域地层从老到新为:下元古界秦岭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第四系。其中秦岭群和北部的二郎坪群均呈断层接触关系。 区域内构造发育,自北而南发育一系列规模巨大的NWW向韧性剪切带,这些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点、异常的空间分布。其中以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最为重要。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黏稠的熔融体[1]。 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普遍,而且从早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燕山期都很剧烈。岩石种类齐全,从超基性到酸性以至于碱性岩皆有分布,面积广泛。主要特点是在时间演化上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常和本区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从时代上由老到新,演化特点表现为岩性由基性到酸性,强度由强变弱。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2]。 2.1矿化带(矿体)形态与规模 2.1.1矿化带形态与规模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9-12-16T14:13:55.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1期作者:方永财曹达磊 [导读] 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矿在成矿的时候,有一些地质的特征和规律。本篇文章对金矿形成的原因、地质特性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来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且还对金矿成矿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全面的讲述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的规律,希望可以对以后金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究 金矿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岩金矿,一种是砂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地质特征方面是非常多样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金矿,在进行开采和调查方面的相关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金矿的开采效率。 一、金矿的形成 金矿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觉得金矿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带上来的物质所形成的。在金矿矿脉当中,包含着和一些物质所形成的天然金,金矿矿脉一般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石等物质组合而成的。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在矿脉当中除了金之外一些物质都会出现氧化的情况,天然的金就会经过水流的影响慢慢变成金块,这样也就变成了金矿。 二、金矿地质特点的探究 (一)金矿矿体分布的特征 需要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可以让金矿形成,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地域环境属于主要的一个因素。在金矿矿脉形成的时候会受到地层岩的影响,而且在方向的方面,是和断裂层相同的,在平面上经常会出现多种形状,如连续分布的形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金矿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地域差别,而且金矿矿脉的结构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穿梭在很多地层中,一般情况下,硅化带形成的矿脉是喇叭的样子。 (二)金矿地质的性质 金矿地质具备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根据金矿矿石的特性而言,金矿可以分成石英岩、粉砂岩等等类型,针对所有的金矿岩石来说,这些岩石都是随机进行分布的,没有一个相应的恶规律。在区域分布方面也是很模糊的,这些原因导致金矿在地质方面变得非常多样和复杂。对于金矿的地质结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经常是体现出轴斜方向分布,而且还有着延伸的性质,与轴线相近的地方一般会在低角度逆断层。金矿主要会产生两种形态,一种是断裂形态,一种是层控形态,断裂型通常会在逆断层当中出现,在形状特性上面多数为透镜的形状。在层控型矿体中,有着碳酸盐的形态,产出的部位经常是轴线地段,这属于层间性质矿脉的分布,矿体的形状一般是层片的形状,还有的会出现透镜的形状。而且层控型的矿体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所以这样的矿可以用来进行开采。 (三)金矿矿体的特征 因为受到地层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金矿矿体就会出现一个特征。金矿矿体在构造的时候是比较集中的,而言和矿体四周的岩石逐渐的进行过度。金矿矿体的平面很多都是弧形来进行分布的,而且还比较规律。与此同时,矿体的平面属于分支复合的形状,而且金矿矿体很多部分都是透镜状。要是金矿矿体整体属于透镜状,那么平面就是分支复合的形状,并且在金矿矿体当中,延伸是比较大的,矿体的厚度也是比较厚的。 (四)金矿矿石的特征 金矿矿石有着非常多的类型,人们经常见到的类型有石英、褐铁矿、黄铁矿以及萤石等等。其中在石英当中在花岗岩中比较多,而且是灰白色的,属于比较不常见的矿石。褐铁矿是根据褐铁矿、云英和一些矿物质合成的一种矿石,一般在地表处比较常见。黄铁矿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矿石,主要是由黄铁矿和黄玉和石英组合而成,一般会分布在角砾岩当中。萤石是一种与黄铁矿的矿石相似的一种矿石,主要的形状是短柱型,萤石当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了石英、白云母和锡石等等,萤石一般会出现在黄铁矿和锡石矿石当中的裂缝中。金矿的矿石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条件的不同,矿石的结构也会有不同的差别,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两中,一种是原生矿石,另一种就是氧化矿石。原生矿石主要的矿石有黄铁矿、磁铁矿等等,想要找到这样的矿石,就可以使用探针来进行判断。 三、金矿成矿的规律探究 (一)地质流体下的成矿规律 在金矿成矿的时候,地质流体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流体也会对金矿的成矿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在受到地质和环境影响的时候,金矿成矿的各种因素是分散的,而且地质的土层和流体间的结构是比较紧密的,金矿在成矿的时候地质土层掌握着地质土层的耦合,而且这也是主导的一个步骤。土层间的流动可以对地质流动提供相应的动力,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很多流体矿质就会在土层上进行沉积,这样也就使金矿成矿了。 (二)成矿地质结构影响的规律 金矿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地表的变化,另一个就是层级结构。对于地层结构的改变而言,地层在以往一直处于隆起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很多地方会出现塌陷的地层情况,因为地层活动不断的进行改变,这样也就使地质影响变得复杂,从而在断层地方出现了很多的沉积物。此外,这个地层的沉积物在岩浆等外界因素影响下,就会发生沉降压实的情况。所以,金矿在进行成矿的时候,是不能摆脱地质结构改变的,而且地质结构的改变也给金矿的积累提供了条件。 (三)控矿层位影响下的成矿规律 断裂带会控制住矿带的分布,让金矿矿带分布和构造间出现整体的性质。金矿成矿的原因是非常的多,如片岩、火山岩和侵入岩等等,金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金矿化体,使沙金的形成提供了相应的矿源。而且在岩体和矿体当中金的含量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要是性质比较稳定的黄金在物理作用下就会变成多种形态在岩石当中分离出,从而也会丰富沙金的矿源。除此之外,多种可以影响金矿成矿的因素,在使金矿形成的时候,经常有着很多的成矿作用,这样也就导致成矿多样性的情况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对金矿带来一些条件。最后,因为构造情况的发生,导致构造控矿体现出了复杂化,对于金矿成矿来说,既可以是比较简单的断裂结构控矿,还可以是互相进行控矿,同时,成矿的作用在受到多期性构造之后,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也就帮助金矿矿化的丰富提供了条件。

某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金矿床是我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型金、多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机理。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机理 1 区域地质背景 ××地区位于××褶皱系××优地槽褶皱带××复向斜西北仰起段。区内基底为早古生代长德变质岩系,呈零星残片状分布。盖层有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自晚侏罗世以来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使板块边缘接触带处于活化阶段,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构造和火山~岩浆作用,形成了以东西向断裂带为主体构造格架的中~新生代盖层构造体系,这个阶段的构造运动以差异性断块远动为主要特点。盖层褶皱发育微弱或局部在断裂中,尤其在燕山期火山~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金.多金属矿产是该区主要成矿时期(图1)。 2 ××金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床近矿围岩特征 2.1.1 成岩特征 ××矿区火山~次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矿物特征、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陆源活动带,岩浆形成温度及深度分别为火山岩:1094~1230℃和94Km;次火山岩:1101~1223℃和85Km。根据锶同位素和岩浆形成深度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本区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岩区应为石榴二辉橄榄

岩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即经过壳幔运动改造或地幔交代作用后的强大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沿壳断裂带的喷溢或浅成、超浅成相侵入活动。 2.1.2 成岩与成矿关系 成岩与成矿作用都是在地壳地幔运动控制下的漫长地质作用过程。全球性广泛发育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都与一定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而且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幔源岩浆体系和穿透性深断裂有关。××金矿床研究表明,矿体产在次火山岩脉密布的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石英包体块中子活化K~Ar年龄为127.8±0.2Ma,次火山岩脉Rb~Sr 等时线年龄为130Ma,说明矿体与次火山岩脉具有极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金矿床的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Sr、S、Pb)组成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证实了其含矿热液与火山~次火山岩来源于地幔岩,同属地幔源。含矿热液是在幔岩部分熔融产生,初始玄武岩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地幔气~液流体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由于[Si —O]体系和[H—O]体系分离而产生的气~液流体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成岩作用控制了矿液的形成和运移。矿液的沉淀和矿体定位主要和成岩后的断裂构造及一定物理化学条件制约的蚀变作用有关。 2.2 控矿构造特征 ××金矿床位于东西向××断裂带的中段南侧。受××北西向断裂与南北向的××断裂交汇控制。矿床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按与成矿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成矿前断裂构造、成矿期断裂构造、成矿后断裂构造。 2.2.1 成矿前断裂构造

加拿大霍普布鲁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第34卷第6期2015年6月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Vol.34,No.6Jun.,2015 加拿大霍普布鲁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吴科锐1,2,聂凤军1,徐九华2,张晓康1,2 WU Kerui 1,2,NIE Fengjun 1,XU Jiuhua 2,ZHANG Xiaokang 1,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1.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2.Civi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摘要: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金矿床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阿瓦隆区岩体中,地表出露面积为3000×400m 2,向深部逐渐变小。该矿具有复杂的岩脉构造,与浅水体为主的火山碎屑序列的长英质、镁铁质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矿床赋存于大范围的热液蚀变区中,蚀变区内普遍有酸浸现象,并具有大量的泥质蚀变特点。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成矿时代为早—中寒武世(576±10Ma ),是多期次热液作用,同时伴有侵入岩浆以及火山作用产生的凝灰岩共同影响的产物,属于典型的高硫化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关键词:霍普布鲁克;加拿大;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15)06-1036-09 Wu K R,Nie F J,Xu J H,Zhang X K.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Canad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5,34(6):1036-1044 Abstract:Located in the Chetwynd area along southwest coast of the Newfoundland island,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is the sixth largest gold deposit in Canada.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occurs in Avalon Zone intrusive body of Neoproterozoic Appala?chian Mountain.Its has an area of 3000×400m 2at surface but is gradually reduced with the depth.The deposit has complex veined structure,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elsic and mafic pyroclastic rocks of the pyroclastic sequence.The deposit occurs in a larg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rea charecterized by argillic alteration.Isotop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metallogenic epoch is Ear?ly Cambrian-Middle Cambrian (576±10Ma).The deposit experienced several times of hydrothermal activities,accompanied by joint effect of magmatic intrusion and tuff produced by volcanism,and hence should belong to a typical high sulfidatio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Key words:Hope Brook;Canada;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genesis 收稿日期:2014-04-15;修订日期:2015-05-20 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5065901、12120115068701、1212011120326)作者简介:吴科锐(1991-),男,在读硕士生,地质工程专业。E-mail :3473126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29881.html, 通讯作者:聂凤军(195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nfjj@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29881.html, 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矿床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西南海岸的切特温德地区,地处偏远,地理坐标为N47°41′、W57°52′。在切特温德地区已开采的霍普布鲁克金矿床中赋存着大量的金,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该矿床的矿石储量达1.12×108t ,Au 品位为4.54g/t ;铜的总含量估计为1.35×104t ,按回收金91%和日采矿石3000t 计算,年 产金126000盎司,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1]。 该矿床于1987年7月投产,初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用堆浸法回收黄金。后转为地下开采,80年代末达到产量高峰。在初期建厂过程中,该矿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援助,投资修建了通往矿山的一条主要动力线路,经过早期的初步开采,现在霍普布鲁克金矿是作为一个商品化矿山开发的。1983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作者:

-----------------------日期:

金矿 一、金矿资源 一、资源状况 根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共计7148处,其中岩金矿床(点)3734处,砂金矿床(点)3026处,伴(共)生金矿床388处。在已知矿床(点)中,现已探明的金矿床1232个,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共)生金矿床204处。 据全国矿产储量汇总表统计,1996年末全国金矿保有储量4264.78t,其中:岩金2515.8t,占59%;砂金557.42t,占13.1%;伴(共)生金1191.56t,占27.9%。 建国以来到“八五”期间,全国共探明储量5340.98t。各时期储量增长见表3.18.5。 我国金矿资源主要由岩金、砂金、伴(共)生金组成,以岩金为主,见表3.18.6。 表3.18.5各时期年平均探明储量 t3-18-5.jpg 表3.18.6我国黄金资源结构

t3-18-6.jpg 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地质矿产部有关专家预测等10个省的统计金矿资源总量可达 11025t。黎彤、杜春林等金矿专家估计我国金矿潜在储量为15000t,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国岩金划分为46个成矿省(区)、70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10000t以上;砂金划分为39个成矿远景区,潜在资源920t。 二、地理分布 我国黄金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砂金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详见中国金矿分布图(图3.18.1)及其附表(表3.18.7)。图3.18.1 中国金矿分布图 m3-18- 1.jpg 表3.18.7中国金矿分布图附表

简论×××金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类型分析

简论×××金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类型分析 金矿是重要的财富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本文以广东×××金矿点为例谈对象,研究金矿点所处区域内对应的地质特点与找矿标志。希望以典型的案例为指引,深化对金矿点地质特征以及成矿类型的认知。 标签:金矿点地质特征成矿类型 1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位于灯塔盆地的广东×××金矿点于1990年的综合矿产考察中发现,对控矿因素、矿化特征有基本掌握,圈定了矿化范围,具有深部矿化良好迹象。在09年,笔者所在单位普查了该矿区及其周围地带,取得较大地质成果。灯塔盆地周围地层为上三迭统、泥盆系、寒武系、下石炭统等地层,盆地以东则分布花岗岩。矿区东部、南部分布有高丘岩体、李田岩体、高坑岩体与新丰江岩体,辉绿岩、花岗闪长岩与闪长岩为岩性。矿区分为NE、NNE、NNW向的三组构造发育。 2金矿点地质特征 2.1地层 作为山间断坳盆地,灯塔盆地展布为NE向,南北、东西向长分别为45km、16km,约700km2面积,盖层与基层为盆地地层。 盆地基底:绢云母泥岩、粉砂岩、寒武系(∈)砂岩,砂岩、泥盆系(D)沙砾岩,石英砂岩、下奥套统(Q1)页岩,煤层、碳质泥岩等为背部基底地层;上三迭统(T3)、下侏罗统(J1)为西部基层。下侏罗统上层为粉砂岩、细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炭质砂岩,下层为细砂岩、沙砾岩。 盆地盖层地层则分为K2a、K2b层。盆地边缘的K2a,范围不大,砂岩、沙砾岩、紫红色砾岩是主要岩性。约120m±厚,下部与断层相接,某部位角度错落。K2b的面积约是整个盆地的9/10,泥质砂岩、砂岩与粉砂岩为主要岩性,石英、长石为碎屑物,呈泥质胶结物,地层产状倾向差异明显,较平稳。 2.2构造 灯塔盆地内构造发育明显,比如张裂带、压扭性断裂带与压性,工作区东南分布压扭性断裂带,呈40°-65°走向,SE倾向,50°-70°倾角,有益成矿,明显的多起活动,规模大。 发现两组工作区构造发育,其一,处工作区以东,呈SN总走向,NNE向、近SN向、NNW向组成构造,总长13km,200-800m宽。有碎裂岩、硅化角砾岩、石英脉等填充物,矿化或金异常出现在各构造中。其二,工作面以西,NN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