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_省略_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_陈伟伟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_省略_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_陈伟伟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_省略_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_陈伟伟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_省略_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_陈伟伟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硬化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

陈伟伟1,谷云飞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硬化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硬化注射+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54例。结果:54例患者全部治愈,并随访1a,未见明显复发、并发症。结论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硬化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充分符合微创外科的理念,痛苦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混合痔;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硬化注射;外痔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3)06-0018-02

于2011年8月 2012年8月间,我院采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硬化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江苏省中医院2011年8月 2012年8月就诊的混合痔患者54例,54例均为3、4期内痔脱垂为主的混合痔,伴有肛乳头瘤者12例,有肛裂者3例,有肛周湿疹者3例,有低位单纯性肛瘘和结肠息肉者各1例;其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28岁 78岁(平均49.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中对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2.1器械

南京奥珂森电子公司生产的AKS-100痔动脉结扎超声多普勒检查仪。

2.2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筛查,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等;手术前1d备皮,术晨禁食,术晨灌肠1次,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

2.3手术方法

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骶尾部,行骶管麻醉,麻醉满意后改俯卧折刀位,肛周皮肤消毒,铺巾置单;指检并扩肛至两指,将消毒的超声多普勒痔动脉检测诊断仪置入肛管直肠内,在齿状线上2cm 3cm处,沿肛管直肠纵轴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探头,寻找痔动脉,在接收到超声多普勒信号明显处,用碘伏棉球消毒探头内的手术操作窗口,通过此窗口用3-0的可吸收缝线和1/2弯针对痔动脉进行“8”字缝合痔动脉,再据超声多普勒痔动脉诊断仪检测出的痔动脉深度确定进针深度,在推线器的帮助下对缝合的血管进行结扎,完成所有的痔动脉结扎后再次旋转超声探头检测结扎效果,对不满意处可将超声探头退出0.5cm再次缝扎,但要保证每结扎点距离齿状线至少0.5cm 1.0cm;置入肛门镜,用碘伏棉球消毒肛门镜内的手术操作窗口,于痔核上方黏膜下和痔核本体黏膜下分别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至黏膜呈鱼鳔样,每个注射点注射2mL 3mL,总注射量一般不超过15mL;合并有外痔、肛乳头肥大等予电刀切除;术终查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肛内放置泰绫止血与黄芩油纱引流,创面加压包扎,返回病房;切除组织送病理。

2.4术后处理

术毕予泰绫-可吸收止血绫、黄芩油纱条填塞创面,加压包扎。术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6d,止痛、止血药物各3d,中药坐浴1d3次,大换药1d3次。患者治愈出院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复诊。

3疗效分析

3.1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肛缘水肿、排尿困难、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肛门外观以及患者的自觉症状等。疗效评价标准严格按照《中医肛肠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28min 45min,平均32min。术后的疼痛程度轻、肛缘水肿少。平均住院时间10d。未发现肛门失禁、肛门闭合不严者。随访1a,无1例复发。

4讨论

自1995年日本Morinaga等报道以来,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作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低侵袭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展开,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此术式是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行痔动脉结扎,使得痔核的血供减少及痔体静脉丛内压下降,导致痔核萎缩,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该术多用于2度 3度内痔或以2度 3度为主的混合痔,尤其适用于以出血为主要症状且年老体弱、合并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对3度 4度脱出症状较重的混合痔应用少。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也以大量的临床实例证实了其确实是2度 3度内痔的微创治疗手段。硬化注射采用的是聚桂醇注射液,聚桂醇是一种硬化剂,它在痔核组织中注射后能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使曲张静脉周围逐渐纤维化,可压迫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纤维化的组织可使血管管腔闭塞,静脉扩张、充血得以缓解,使痔核发生硬化、萎缩。聚桂醇注入静脉后,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阻塞血管,也起到止血的作用。结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

·

81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Dec2013,22(6)

应证,内痔只要有出血症状都在适应证范围内,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有利;②痔动脉定位要准确;③缝合位置应该在齿线上1cm 3cm,若距离太远会使肛垫悬吊不够充分,术后痔核易回缩不全;④缝合深度在黏膜下层及肌层,若太浅则结扎不充分,肛垫悬吊不够,术后仍会出现出血症状、痔脱出,缝合太深可能会损伤括约肌而导致痉挛性疼痛,甚则损伤大血管,引发出血;⑤缝合时针距不可过宽,否则易造成黏膜成角堆积,会引起肛门狭窄或造成感染;⑥对于脱出症状严重者,可用双重“8”字缝合,同时围扎痔核本体;⑦为预防感染,每次进针前均对操作窗口黏膜消毒;⑧硬化剂应注射于黏膜下层,过浅治疗效果不明显,过深则会引起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

总之,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硬化注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充分符合微创外科的理念与要求,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3.

[2]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诊治暂行标准

[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

[3]秦浩南,顾晓红.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62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2);1067-

1069.

[4]张正国,徐为,杨光.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5):

443-444.

[5]翁立平,季利江.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悬吊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

(6):431-434.

[6]陈虎,汪昱.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联合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

(31):3472-3473.

作者简介:

陈伟伟(1989-),男,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在江苏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实习。研究方向:中医肛肠疾病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3-09-05

修回日期:2013-09-09

本文编辑: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朱庆文

温热药灌肠治疗难治性肠梗阻

2例临床体会

郭建强,严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关键词:肠梗阻;温热药灌肠;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8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978X(2013)06-0019-01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均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的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肠梗阻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四大症状,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部分患者年老体弱或体虚多病,故拒绝手术,选择内科治疗。大部分肠梗阻通过常规中药灌肠和(或)口服大承气汤便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若有肠粘连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则普通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笔者在临床用大承气汤加温里药治疗2例难治性肠梗阻,收到良好疗效,在此公之于世,以抛砖引玉。

1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厚朴30g,枳实20g,芒硝20g,生大黄30g(后下),桂枝10g,干姜10g,甘草10g,小茴香10g。水煎400mL 保留灌肠,每次200mL,1d2次。

2典型病例

张?,女,73岁,年迈多病,体质虚弱,2012年3月9日初诊。自述:腹胀、腹痛、停止排气3d。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面色黯淡,腹壁膨隆,明显压痛,无反跳痛。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腹部透视见多处气液平面。故门诊观察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予大承气汤煎汁1d3次灌肠,2d后仍无同开排便、排气之象。故伏案思索,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一丝湿热壅滞之象,符合内科阴寒积滞之便秘腹痛,遂拟上方煎汤灌肠。1h后患者突然感觉腹部温热,肠中鸣响,腹痛加重,随即排出核桃状粪块4枚,顿时腹痛减半,时隔3h后再次灌肠,又排出大量恶臭粪块。再次腹透示气液平面消失,肠梗阻治愈。

3体会

大承气汤本治伤寒阳明腑证,热邪入里,里实不大便,潮热谵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痞满燥实坚诸症。清·王旭高曰: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有形血药;厚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无形气药[1]。但大黄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功效;厚朴苦辛温,具有燥湿、行气、消积、平喘作用;枳实苦辛微寒,破气消积;芒硝,咸苦寒,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总体来看,此方性偏寒凉,若各种原因所致的顽固性肠梗阻常用此方熬汁灌肠,则往往起不到理想的疗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本方性味寒凉,长期用此方则伤及阳气,寒主收引,寒则凝,故原本蠕动减慢或消失的肠道更加缓慢,无力推动肠中糟粕下行。故笔者在治疗肠梗阻患者时,通过辨证,试探性加入小茴香、桂枝、干姜、甘草。其中小茴香辛,温,肝肾脾胃散寒止痛,理气和中;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干姜辛,热,脾胃心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甘草甘平,缓急止痛。上四味药合用,温而不燥,走而不守。既能佐大承气汤寒凉凝聚之性,又不遏制大承气汤泻下之功,即所谓去性而存用。组方简单、经济、实用、有效,能解决顽固性肠梗阻患者的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尤其在农村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适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

郭建强(1978-),男,2005年6月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现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工作。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收稿日期:2012-12-15

本文编辑:朱庆文

·

91

·

中医外治杂志2013年12月第22卷第6期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opple guided hemorrhoid artery ligatoion,简称DG-HAL),是治疗痔疮的新型微创疗法,是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的新的诊疗技术。该技术不开刀,不适感甚微,不用切除痔疮组织,无创伤,无术后并发症,在治疗痔疮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肛门衬垫组织不受破坏,保持了肛门原有的自制不受影响,有效地避免其他治疗方法容易引起的诸多并发症和严重后遗症。 这项世界领先技术是1995年在日本、欧美开展所一种新型的痔疮手术,被业界评为“痔疮治疗史上创时代的手术方式”。“DG-HAL痔动脉结扎术”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手术的本质要点是将供应痔的动脉的高位、准确以及选择性结扎。其独特配制的肛门镜,可以安装一侧视的多普勒超声探头,通过多普勒超声的引导,便可以确定出来自肛门上方的靠近肛管的粘膜下动脉,同时,通过位于多普勒超声探头上方的窗口,可对这些动脉进行缝合或结扎。手术全程通过动脉多普勒超声显示进行判断,由于没有损及静脉回流,所以流入/流出比将会同时降低。这样,痔将会脱落,同时出血和疼痛也将消失。随着张力的降低,结缔组织也将再生,从而促进痔疮的收缩和脱落。该手术不用刀,不适感甚微,不用切除痔疮组织,无创伤,无术后并发症,对肛门功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安全、有效,是一个对超低损作的微创外科手术。 DG-HAL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开展时间不长,尤其是在国内应用时间还很短,目前有价值的临床报道非常少,在其临床适应证、作用机理、操作规范、远期疗效等方面没有大规模系统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中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的研究,为大范围推广、规范该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技术优势 超声多普勒超声痔动脉结扎术独特的优势之处: 1、欧美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患者和医生的风险低,微创、无痛,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要10~20分钟完成手术。 2、与常规的痔切除术相比,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创伤面小,恢复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 3、在成功结扎了动脉后,痔疮的血流供应减少,痔疮开始萎缩,从而出血和疼痛症状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4、在痔疮病变处的张力降低后,其中的结缔组织开始再生,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痔疮的收缩,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手术特点 手术时间短: 该手术整个治疗过程一般在20分钟左右,比常规痔疮手术更省时,充分照顾病人需求。 术后恢复快: 2-3天即可恢复运动,有些病人可以门诊手术。 安全、可靠: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 率如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如果是单纯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应同时手术。通常手术的最佳年龄为1-5岁。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最适合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年龄是学龄前。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更应及早参加手术,即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只要仍有左向右分流,也应施行手术治疗,以防发展成为得以逆向分流,失去手术机会。在治疗过程中,了解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五要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如果是单纯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应同时手术。通常手术的最佳年龄为1-5岁。 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患儿出现明显症状,如出现多汗、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表现的未满3个月婴儿,因未闭的动脉导管较粗而造成临床症状危重,应立即实施手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肺动脉压力大大低于主动脉压力,因此随动脉导管的粗细不同,便有不等量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严重者婴儿期经常肺炎、心衰,久之可引致肺动脉高压、梗阻型肺血管病,甚至出现血流自肺动脉流入主动脉(称艾森曼格综合征),而丧失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机会。所以,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为了防止心内膜炎,有效治疗和控制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均应手术或经介入方法予以关闭,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成功率达到99%。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视分流大小、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而定。症状明显者,需抗心力衰竭治疗,生后一周内使用消炎痛治疗,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后再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手术进行治疗。 但在有些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如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严重的肺动脉狭窄中,动脉导管为依赖性者,对维持患影生命至关重要,此时应该应用前列腺素E2以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术前准备: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前对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术前让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吸氧,服用卡托普利,或滴注前列地尔。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前应使用抗生素.另外还要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肝肾功能等。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期间对病人完善的全面监测是必要的。

痔病的微创治疗进展(发表)

痔病的微创治疗进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严进 指导:王业皇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977年由中国中医肛肠学会组织普查的结果显示国人患痔率为46. 26 %[1]。随着人们对肛管直肠解剖认识的不断提高,对痔病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痔病的治疗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当今对痔病的治疗,总的趋向是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相结合,微创无痛的综合治疗[2]。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微创医学、微创治疗的发展及痔病的微创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一、痔病的概念 祖国医学认识:中医认为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如《医学纲目》中有:“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于肛门边也。”二是所有肛肠疾病的总称。如《说文解字》中有:“痔,后病也。”三是现代意义上的痔。中医从人体的阴阳气血盛衰,脏腑经络的顺逆交错和内外病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去探讨痔的病因,主要归结于体内调节机能失常,解剖生理上的缺陷,加上各式各样外在诱因如年龄、风俗、习惯、气候、怀孕、饮食、消化道患病情况等。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 西医认识:国外医学对痔的概念存在很多不同观点。1749年Morgami[3]提出痔是肛直肠区静脉扩张引起的团块。1963年Stelzner[4]则提出痔是直肠海绵体组织勃起所致。1975年Thomson[5]首次提出肛垫的概念,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完善,肛垫指的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为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丛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是协助肛门括约肌完善肛门的闭锁”[6];痔病是“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导致肛垫下移,因下移而出现充血、水肿、肥大和出血而形成[7]”。以为基础,1994年Londer等[8~4]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此学说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支持,在我国肛肠外科学界亦逐渐得到承认。如我国2006年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9]中对内痔、外痔分别定义为“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 二、微创医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英文医学文献中出现了minimally invasive一词: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简称肝穿刺。当前肝穿刺的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肝病和肝脏移植等方面。 一、适应症 1.慢性肝炎目前慢性肝炎是肝穿刺的主要适应症。年龄大于40岁的部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肝脏病理学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多需借助肝活检。 2.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增高等。 3.药物性肝病对于病史不详,与慢性肝炎鉴别存在困难时,可借助肝穿刺病理诊断。 4.不明原因黄疸适用于超声未见肝内胆管扩张,黄疸鉴别有困难临床偏向肝内胆汁淤积。 5.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组织胞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病、结核等。 6.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Wilson病、糖原累积病和淀粉样变等。 7. 器官移植在肝脏移植的围手术期,肝穿刺有助于判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应小于3秒,血小板计数应大于50×109/L。 2.充血性肝肿大。 3.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 4.血友病患者。如有强烈指征应通过输入Ⅷ因子改善凝血状况后施行。 三、操作步骤 1.肝穿刺术前准备 1.1术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 1.2 穿刺前应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情况。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 1.3 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之并发症,训练患者数次深呼吸后屏息。 1.4 用品准备无菌肝穿刺包、一次性活检枪(16G)、灭菌超声探头、灭菌手套、高弹力腹带、利多卡因、标本固定液等。 2.肝穿刺操作方法 2.1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普通超声探头确定最佳穿刺点及进针路径,避开大的血管及胆管,并测量穿刺点至肝包膜距离。 2.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超声操作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根据测量皮肤至肝包膜距离,局麻至肝包膜。 2.3换灭菌超声探头,涂灭菌耦合剂,嘱患者屏息或平静呼吸,取枪迅速进针至肝组织约2cm,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出。 2.4拔针后立即消毒按压创面止血,再胶布固定,高弹力腹带束紧。 2.5 取出穿刺组织,以固定液固定根据临床需要送检病理。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在显示器下监控进行,从而避开重要器官和较大血管及胆管,是较为理想诊检技术。一次性活检枪,进针速度极快,很好地避免切割副损伤。 四、术后处理 4.1 穿刺后出血最常发生在术后的3-4小时,一般在术后6小时内密切监测,如有内出血表现明显,应考虑输血,必要时邀外科医生协助。穿刺后出血是第一位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生几率极低。据报道肝穿刺后出血的致死率仅为1-1.2/10000。 4.2 穿刺后如局部疼痛,应仔细查找原因,若为一般组织创伤性疼痛,可给止痛剂。 4.3 术后可短期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预防出血。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2T08:38:24.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柏东 [导读] 根据病变特点可行导管结扎术或导管切断缝合术。 李柏东 (大庆龙南医院 163453)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10-02 【摘要】目的讨论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防止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无自然闭合可能的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DA)占先心病发病总数的15%,可分为管型、漏斗型及窗型。本畸形使流经主动脉的血液向肺动脉分流,致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多,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扩大、肥厚以及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一)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病变较重者,有劳累后气急、心悸、乏力和其他心力衰竭表现。患者较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体征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多数伴有震颤。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往往只有收缩期杂音。 2.心界向左下外侧移位,心尖搏动常强而有力。 3.分流量大者,心前区有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短促低调舒张期杂音。 4.收缩压稍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有水冲脉等周围血管体征。 5.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P2增强。 6.伴右向左分流者,可出现发绀,其特征为下肢较上肢明显,故可能仅表现为杵状趾。 【检查】 (一)体格检查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左向右分流程度较轻者,胸片可正常。病变较重,则示左心室及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增粗,主动脉结增宽。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增大,肺动脉主干显著增粗而肺野外围血管细小。 2.心电图病变轻者,心电图可在正常范围内;若病变较重,则示左心室肥大。有肺动脉高压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室肥大图形。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并可直接显示经未闭动脉导管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的高速湍流。 4.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6容积),有时导管可通过未闭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中。 5.逆行主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导管的形态和大小。 【诊断常规】 (一)诊断要点 1.症状动脉导管细小者临床上可无症状;动脉导管粗大者可有咳嗽、气急、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差异性青紫。 2.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核磁共振可以明确动脉导管大小、形态及肺动脉压等,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定压力。 (二)鉴别诊断 典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以下疾病在心前区均可出现连续性杂音应注意鉴别。 1.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本病较为罕见。症状重,杂音位置偏低,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最响。X线胸片示主动脉结小或无明显扩大。右心导管检查,若导管经缺损进入升主动脉即可确诊。必要时行升主动脉逆行造影。 2.室间隔缺损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病杂音位置偏低,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可听到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右心导管检查心室水平有左向右分流。 3.主动脉窦瘤破裂本病发病常较突然,多在体力活动后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前区可听到表浅粗糙的连续性杂音。若窦瘤破入右心,则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或右心室血氧含量增加。升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4.冠状动脉-心腔瘘杂音可出现在心前区各个部位。确定诊断依赖于升主动脉造影。 【治疗常规】 治疗原则为防止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无自然闭合可能的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一)内科治疗 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防治感染和心力衰竭。 (二)介入治疗 1.适应证 (1)Amplatzer法:①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②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as arteriosus )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as arteriosus ) 一、回顾性复习 小儿心脏在胚胎2—8周形成,在此期间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畸形: a.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畸变。 b. 外在因素: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 其它如放射线、代谢性疾病、药物影响 二、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也是其中的一种,占15%—20%。女多于男,近半个世纪以来,始于心血管检查和造影超声心动图等的应用以及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先心病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分型:根据动脉导管的大小、长短和形态不一分为六型: 1、管型:导管长度多在1cm左右,直径粗细不等。 2、漏斗型:最窄处在肺动脉端。 3、反漏斗型:最窄处在主动脉端。 4、不规则型:有两个狭窄处。 5、不定型:长或不规则的壶腹状。 6、窗型 四、病理解剖 动脉导管位置:一端在肺总动脉与左肺动脉的连接处,另一端在主动脉弓降部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远端,即动脉导管三角内。 五、病理生理 1、动脉导管开放使主肺动脉之间存在通路,一般情况下体循环的压力高于肺循环的压力,血液在收缩散和舒张期都通过动脉导管从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 2、分流大小取决于3种因素。 a. 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压力差。 b. 动脉导管的直径与长度。 c. 以及体、肺循环之间的阻力差,导管越精,压力差越大,分流量越大。

3、由于主动脉分流,肺血流量增加,肺动脉扩张,压力升高。 4、随着肺循环血量增加,肺循环压力升高,导致器质性梗阻性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出现艾森门格综合征,同时右心室血(肺动脉血)经未闭导管入降主动脉故紫绀在双下肢表现更为明显,左上肢也可较右上肢明显形成差异性紫绀。 六、临床表现 1、症状轻重与缺损大小导管粗细成正比。 a. 分流量小者无症状,大者易患呼吸道感染,发育差、消瘦、苍白、无力、 多汗。 b. 严重肺动脉压力升高时可形成双向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心力衰竭。 c. 紫绀以双下肢左上肢明显。 d. 严重时因左心房扩大,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2、体征: a. 肺动脉第二音包进 b. 震颤: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明显,在婴儿期仅有收缩期震颤,以后收缩期 与舒张期均有 c. 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婴儿期和新生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简称肝穿活检)自从1880年由Ehrlich首先应用于糖尿病肝糖原含量研究以来,因其简单,可在床边操作,且可获组织学诊断,故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肝脏疾病常用的手段。在B型超声仪问世之前进行的肝穿刺往往是盲目的,自超声技术应用以后,尤其是在1972年Holm和Goldberg发明穿刺探头以来,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 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及黄疸。 2、全身性疾病疑有肝脏受累,如肝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对肝炎进行诊断、分型及判断治疗效果。 4、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 2、中等量以上腹水 3、右侧胸腔感染 4、肝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浊音界明显缩小者 5、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穿刺宜慎重 6、患者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

1、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2、检查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 3、术前3日肌注维生素K,每日3—8mg 。训练呼吸运动,以取得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合作。 4、术前常规禁食2-4小时。 5、准备好穿刺探头、穿刺针、穿刺消毒包,消毒超声耦合剂和组织固定剂(如4%甲醛、组织化学液等)。 穿刺操作: ①选择穿刺点:经B超定位选择右侧腋前线至锁骨中线第7、8、9肋间肝脏切面较大处,避开胆囊、大血管及肝脏上下缘;对于明显肿大的肝脏可在肋缘下穿刺,选择肿大或有结节的部位穿刺。 ②体位: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③消毒、麻醉: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穿刺点皮肤、肋间肌、膈肌与肝包膜。 ④经皮穿刺:嘱病人平静呼吸,术者持一次性活检枪于选定的穿刺点穿透皮肤、肌层进至肝包膜时,令病人呼气后屏气,快速推动穿刺针进入肝实质或者占位前缘,激发活检枪并快速拔针,整个过程只需1-2秒钟。 术后处理: ①穿刺点以碘伏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多头腹带紧束肋部及上腹部加压包扎2小时;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Treatment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能够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除病患,为临床提供宝贵的诊断信息。 一、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作用和优势: 是获取病理诊断的微创方法,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操作时间短,取材准确的优势。创伤小、无辐射、疼痛轻微,体表仅有不足 2 毫米的针眼,无手术疤痕,无需缝合、 换药、拆线。 适应症:全身各部位软组织的活检。如淋巴结、甲状腺、乳腺、皮下和肌肉层内肿块、前列腺、肝脏、胰腺、脾脏、腹腔及腹膜后肿块、心包及胸膜、外周型部肿块的穿刺活检。 活检前注意事项:由进行介入操作的医师先行检查,决定能否进行活检,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活检的部位及风险作必要的化验检查。胰腺及腹膜后肿块活检一般须空腹、禁食。前列腺活检术前须行肠准备,并口服抗生素。 活检后注意事项:一般在活检后观察30 分钟即可离开,特殊部位的活检需要参照活检后注意事项。如有发热、疼痛等症状,可到我科复查或致电6进行咨询。 穿刺活检必要性的实例

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 超声引导 下穿刺活检 超声发现 肝右叶肿块 超声引导下 穿刺活检 男,56 岁,外院CT均诊断为 前列腺癌,准备手术。经超声引导活检,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患者未手术,随访 2 年无变化。男37 岁,乙肝病史10 年,发现肝左叶肿块,临床诊断为肝癌,准备手术切除,经超声引导活检,病理结果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无需手术。 二、超声引导下各部位囊性肿块的硬化治疗 采用细针操作,创伤轻微,无手术切口,不遗留疤痕,无需住院,费用低廉。 适应症:适合于肝囊肿、肾囊肿、多囊肝或多囊肾的较大囊腔、肝脓肿、腹腔及盆腔脓肿,甲状腺囊肿、出血性甲状腺肿块、皮脂腺囊肿、乳腺积乳囊肿、 浅表组织脓肿等囊性肿块的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的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乳糜胸 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许多病人并无症状且有些寿命如常人,但未闭动脉导管粗大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而发生右至左分流者预后均差,个别病人肺动脉或未闭动脉导管破裂出血可迅速死亡,严重者婴儿期经常肺炎,心衰,久之可引致肺动脉高压,梗阻型肺血管病,甚至出现血流自肺动脉流入主动脉(称艾森曼格综合征)。 本病主要的一些手术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二、术中大出血: 最严重且常导致死亡的意外事故,发生大出血的破口较隐蔽,通常在导管后壁或上角,出现大出血,手术医师应保持镇静,迅速用手指按压出血部位,暂时止血后,吸净手术野血液,若降主动脉已先游离(切忌乱下钳夹),可牵起条带(图28—07),用两把动脉钳阻断主动脉上下血流,同时钳夹导管,然后切断导管,寻找出血破El,再连同切端一并用3—0或4—0无创伤聚丙烯缝线作连续或8字形间断缝合,如降主动脉未先游离,用示指按压暂时止血后,立即肝素化,紧急建立体外循环,分别在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或左股动脉插入动脉供血管,切开心包于右心耳或右心室流出道插入静脉引流管,迅速建立转流,并行血液降温,然后游离导管邻近的降主动脉,钳夹降主动脉的导篱,切断缝合导管和裂口。 三、左喉返神经麻痹: 术后声音嘶哑的原因,除气管插管引起喉头声带水肿外:主要是术中牵拉,引起左喉返神经水肿,或结扎切缝导管时损伤神经.,致术后早期进水或流质时呛咳,声音沙哑,经泼尼松,维生素B1和B6 以及理疗等治疗,水肿可于2~3周内消退恢复,神经损伤后声的关闭虽可由右侧声带移位代偿,使进食不致呛咳,但声音低沉沙哑则为永久性。 五、其他 一般发生于导管结扎术后,主要由于结扎管腔不够禁闭,或结扎线松脱,或因结扎线撕裂导管内膜,并发假隆动脉瘤,瘤内破裂而再通,发生率约在2%,临床上在术后早期或若干时日后又听到典型的心杂音,彩超证实主,肺动脉间有分流,过去多采用直接切断缝闭法治疗,由于导管周围有瘢痕组织,粘连紧密,游离导管困难,易引起破裂,故需冒较大手术风险,目前导管再通的处理有两种较妥当的方法:一是导管填塞术,简便易行,是首选的方法;二是深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开口,手术虽较复杂但比较安全,详见后。 4、假性动脉瘤:这是极严重的并发症,由局部感染或手术损伤导管所造成,临床表现为术后2周发热不退,出现声音嘶哑或咯血,左前胸上方可有杂音,胸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病率是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女性高于男性。胎儿期动脉导管是血流生理通道,通常情况下出生后数日内自动闭合,少数保持开放到一岁左右。若在二岁以后还未闭合则为病理状态,称动脉导管未闭。 (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1 有无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史,活动后有无心慌,气急和紫绀。 2 有无细菌性心内膜炎史。 (二)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注意脉压差的大小,有无水冲脉,注意有无紫绀。 2 胸部检查胸骨左缘2~3肋间能扪及振颤,局部有无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是否向颈部及背部传导,响度是否达到三级到四级。 (三)门诊资料的分析 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血沉是否增快,要排除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2 X线的检查肺淤血,肺动脉园锥样隆起,主动脉结突出,左心室大。

3 心电图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大的心电图改变,少数可以正常。 (四)继续检查项目 1 实验室检查作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 2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提示动脉导管的存在。 3 右心导管检查典型的动脉导管未闭合一般不做右心导管检查。当诊断或治疗方案有困难时,则需要做右心导管检查。 以下有助于诊断:肺动脉血氧含量比右心室高0.5ml%;根据心导管的走向进行诊断,如心导管经肺动脉及未必的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不经升主动脉)。 4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根据病情可以做升主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通过造影剂的充盈顺序可以显示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并可以排除其他的心脏血管的畸形。 (病情分析) (一)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和结合典型的杂音,心电图和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既可以确诊。 (二)临床类型 动脉导管未闭分五型:1管状型,导管两端直径相等。

动脉导管未闭,图文详细讲解

一,动脉导管未闭 1,在学习动脉导管未闭前必须先掌握胎儿的血液循环解剖胎儿的动脉血完全来自母体胎盘的脐静脉(以胎儿的心脏为起点,出心为动脉,进心为静脉),通过静脉导管(与动脉导管名字相伴,是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血管),进入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这一股动脉血液三分之二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心脏,供应头颈上肢。 头颈上肢循环后的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这股静脉血液和来自下腔静脉的完全动脉血液汇合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射出心脏,大部分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供应腹部盆腔下肢。 降主动脉的髂内动脉分出脐动脉进入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其中还有一部分的血液进入肺动脉分支,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部分血液进入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另外一部分血液是下肢盆腔腹部的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2,掌握动脉导管闭合机制 (1)动脉导管闭合的解剖生理机制: 动脉导管的结构与主动脉及肺动脉均不相同,大部分的组织是螺旋状排列的平滑肌,当其收缩时候,可以保证导管的长度不变,管腔的直径缩小,使导管内膜对合。但是前提需要动脉导管内弹力纤维层发生断裂,然后形成局部内膜垫,如果这两个前提没有发生,动脉导管就无法关闭。 (2)影响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的两个重要因素 血氧浓度和前列腺素,前者是促进作用,后者是抑制作用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壁对于高氧的敏感度低,对于前列腺素的敏感度高,所以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发生率高 (3)正常新生儿动脉导管纤维化的解剖闭合(真正意义上的闭合)

的时间 生后2-3周,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一岁后闭合的可能性极小3.病理解剖 (1)动脉导管位置 动脉导管位于主动脉峡部和肺动脉分叉偏左肺动脉侧。 主动脉峡部: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即主动脉峡部 主动脉峡部 (2)正常动脉导管长度及直径 内径是3.5mm,外径5-6mm,长度1.25cm (3)未闭动脉导管解剖形态分类及各个特点 管形、漏斗形、窗形和动脉瘤形 管形:多为中小导管,手术中分离结扎困难小

超声引导下的肾穿刺活检术

超声引导下的肾穿刺活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设备的更新及操作技能的提高, 经皮肾活检技术开展得较为广泛,它能直接观察肾脏病的肾脏形态学的 改变,并能进行系列的观察。由于穿刺技术的改进,免疫组化技术和电 镜的应用,其诊断的质量也大为提高。已成为对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 疗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对多种肾小球疾病病因、发展趋势 等也做出了贡献。 什么情况下需要穿刺活检? 1.肾病综合征 : 当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不明,考虑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 者 ; 2.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减退较快者,需要肾活检以确定其肾损害的病理类型。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活检可发现炎症及免疫沉积物的形态及其程度,这对急进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原发性 急性肾炎或急性肾炎数月后不愈或肾功能下降。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见于成人者最好能在用激素前做肾活检以确定其组 织类型,以免盲目使用激素引起副作用,特别是治疗无效者更要进行肾 活检。

5.血尿患者经过各种检查排除了非肾小球性血尿后,未能确立诊断者可 考虑做肾活检,对于持续性血尿无临床表现以及血尿伴有蛋白尿,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 1 克者应做肾活检。 6.单纯蛋白尿持续时间较长而无任何症状者,采用肾活检可明确其病理 类型,以利于用药及判断预后。 7.狼疮性肾炎、肾性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明原 因者可进行肾活检以帮助诊断。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患者最好到医院去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肾活检前需要准备什么? 患者准备: 1 饮食。手术当天进食半流质,如: 肉松粥、汤面、馄饨、肉末、菜泥、 小汤包子等,但不能进食过饱,也不能空腹。 2体位训练。练习术中所摆体位,即俯卧位,并在腹部垫以小枕。 3呼吸练习。练习吸气后屏气动作。 4 加强床上进食训练。准备床上进食的用品,如: 吸管、勺子等。训练床 上进食3到 5次。 5 加强床上大小便的训练。练习使用便器 3 到 5 次。 6女性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肾活检术。 7术前通知家属手术当天来院陪伴患者。 医生准备:

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编号】B4.2.2.45.1 【名称】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别名】PDA堵塞术 【适应证】 1.经动脉泡沫塑料堵塞法堵塞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适用于PDA直径小于1cm或小于股动脉直径、年龄大于5岁的儿童。 2.经静脉双盘堵塞法 适用于各型PDA,体重大于5kg的患儿。 3.Amplatzer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须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 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4.可控弹簧栓子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应用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禁忌证】 1.重度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者忌用经动脉泡沫塑料堵塞法和经静脉双盘堵塞法。 2.Amplatzer法 (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4)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 (5)导管插入途径有血栓形成。 3.可控弹簧栓子法 (1)窗形PDA。 (2)余同上。 【准备】 1.药品 1%利多卡因、肝素、造影剂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 血管穿刺针,动脉鞘管,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及0.035″(145cm长)直头导丝。猪尾形导管及端侧孔导管。美国AGA公司生产直径5/4~16/14 mm Amplatzer封堵器;5~8F输送鞘。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直径6/4~22/24mm,7~12F输送鞘。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直径为3mm(5圈)、5mm(5圈)6.5mm(5圈)及8mm(5圈)可控弹簧栓子(防磁或不防磁);5F 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 3.C形臂心血管造影机。 4.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监护仪、临时起搏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5.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6.病史及体检,询问有无对金属过敏史。 7.相关化验检查。 8.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 9.备皮及碘过敏试验。 10.术前4h禁食水。 11.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1967年Porstmann通过心导管经动脉将泡沫塑料塞堵于动脉导管部位获得成功,我国8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和推广该法。由于该法不适宜在5岁以下小儿中实施,1976年R as h kind开始研制适合该类患儿的其他方法,1978年创造经静脉双盘堵塞法。 1.经动脉泡沫塑料堵塞法(Porstmann法) 先将细长的纤维钢丝设法从股动脉端插入并穿过动脉导管,经右心再由静脉端拉出,建立股动.静脉钢丝轨道。再将预先制备的泡沫塑料塞沿轨道钢丝由动脉端送至动脉导管,使塞子停留在正确位置予以堵塞。即刻听诊如杂音消失表明栓塞成功,重复主动脉弓部造影证实疗效。 2.经静脉双盘堵塞法(R as h kind法) 该法采用双盘闭合器,将直径12~17mm的两个泡沫圆盘分别固定在相连的两个弹性支架上,形成双伞状结构。压缩两个圆盘后从股静脉通过导管系统置入,导管头部通过PDA后推出第一个圆盘

动脉导管开放

动脉导管开放 PDA的左向右分流是导致早产儿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流不稳定及脑出血缺血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喂养不耐受及体质量增长不理想。 处理:1.2限制液体量限制液体量并不能直接促使PDA的关闭,但过多的液体摄入增加早产儿发生PDA的危险性,使PDA患儿发生肺充血、心力衰竭,病情加重。研究显示生后前3 d限制液体入量(中、低液体量)可以减少PDA的发生,而过多的液体入量(高液体量)是促进P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后第2、3天液体入量与PDA 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早产儿生后第l天液体量一般控制在60—80 ml /kg,每天增加10 mL/kg,到第l周末达到120一140 nn/kg。但液体量必须个体化,要根据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决定液体摄入量。由于早产儿生后病情不稳定,为维持血糖、电解质平衡及扩容等需要而增加液体摄入,导致液体量过多,可适当使用利尿剂,一般用呋塞米,剂量宜小,每次0.5 mg/kg,每天l~2次。早产儿使用呋塞米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需密切注意。 1.3强心药物分流量较大的PDA如合并心力衰竭可以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否则不需要使用。 1.4维持氧合为避免发生缺氧,可适当地给氧。如发生呼吸困难可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呼气末正压通气,可改善症状。 1.5其他治疗保暖、纠正酸中毒等。 2吲哚美辛治疗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是环氧酶(Coxl和

Cox2)的非选择性抑制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过去20多年一直是内科保守治疗PDA的主要药物,但其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范围较窄,且可导致肾功能障碍、颅内出血、NEC和肠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 2.1用药方法用药指征和时机:过去曾对出生体质量小于l 500 g 的早产儿生后第l周常规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但结果显示用药组与对照组最终病死率没有差异。因此,现在不主张预防性用药。但出现临床表现者应及时治疗,早产儿出生后数天内发生PDA临床表现时,如呼吸困难、心脏杂音、x线胸片显示心影扩大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及时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存在PDA分流、导管直径>1.5mm、心房与主动脉根部比例>1.4者,可接受治疗。无临床症状的PDA不需要处理。吲哚美辛仅能短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疗程结束后6~7 d导管可重新开放,如改用6 d给药(每天0.1 mg/kg,连用6 d)或给第2疗程,可明显提高关闭率(达70%)。用药途径:一般首选静脉滴注,国外有专门用于早产儿PDA的静脉注射剂型(1 mg/支),但国内没有静脉注射剂型。也可以口服,但国 内没有专用于新生儿的口服剂型,仅有用于成人的片剂(25 mg/片),早产儿使用不方便。用药剂量:常规剂量为每次0.2 mg/kg,间隔12 h,共3次。但根据日龄不同,剂量需要调整:日龄<2 d,首剂0.2 mg/kg,第2、3剂均为0.1 mg/kg;日龄2—7 d,3次剂量均为0.2 mg/kg;日龄>7 d,首剂0.2 m/kg,第2、3剂为0.25 mg /kg。 2.2治疗效果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PDA的总有效率为70%一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的手术配合体会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的手术配合体会 摘要】目的:结合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超 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35例,术前做好术前访视、术中做好体位正确摆 放和仪器的正确使用。结果:随访35例手术后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及仪器正确使用是保证手 术顺利完成重要环节。 【关键词】痔动脉结扎超声多普勒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 03-0021-01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是一种集超声波探查痔动脉缝扎手术,一种 新型痔疮疾病诊疗方法,通过特制直肠探头可快速确定痔动脉位置,用缝线缝扎 动脉达到阻断痔体血液供应,迅速止血。随着张力降低,结缔组织也将再生,从 而促进痔核萎缩,最终导致痔核缩小,达到使痔体萎缩目的。DG-HAL手术是一 个低侵袭性微创外科手术,该手术将直肠粘连及痔上动脉缝合固定在肌层,加强 粘膜固定作用,防止术后痔复发[1],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疼痛轻并发症少 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35例混合痔Ⅲ°并活 动性出血患者,年龄30~50岁。 1.2手术方法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后导尿患者取左侧卧位,消毒铺巾后连接好 消毒好超声手柄及探头,按下仪器开关探查到痔动脉位置用特殊缝线缝扎。 1.3结果手术配合过程顺利,术中无并发症手术时间60—90分钟,出血量20—50ml,术后随访3个月暂时无复发迹象。 2 护理 2.1手术配合术前配合:充分向患者解释该手术治疗方案及微创微痛安全有 效的特点,以便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了解其紧张情绪提高患者信心,保证手术 顺利进行。 2.2术中配合为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积极主动迎接病人,介绍自己及麻醉师及手术室布局,手术间设备,减轻患者对手术室恐惧心理,调 节好手术间温度,患者取左侧卧位时应适应遮挡,使患者感觉到舒适体位,以便 更好配合手术,超声多普勒仪器应放置患者右侧,常规腰麻、导尿、消毒铺巾, 连接电刀、吸收、超声多普勒手柄及一次性探头,再次消毒肛门口,将超声多普 勒仪器打开并将探头探查痔动脉位置,操作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调节好痔动脉 多普勒检查仪器的音量大小,便于确定痔动脉准确位置,用特殊薇乔0∕2缝线缝扎,缝扎所有痔动脉后肛门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及痔疮栓2枚,手术结束。 2.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应平卧6h,根据病情变化观察2—3d即可出院,手术 当天不宜排便,当天宜进流质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次日便后温水坐浴。 3 体会 通过我院35例患者术后随访后可以得出,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Ⅱ。并痔动脉出血疾病是一种微创、快速、有效、安全操作简单的治疗 方法。而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摆放及仪器调节及术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术前用物准备:首先,多普勒超声手柄应提前消毒、低温等离子消毒灭菌获2%戊二醛浸泡消毒45分钟以上,特殊缝线薇乔0∕2、凡士林纱布条、探头应使用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巧和解剖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巧和解剖 一、解剖 未闭动脉导管起于左肺动脉起始部连接位于降主动脉近端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对侧的降主动脉上、 二、分型 1、管型 2、漏斗型 3、窗型

4、哑铃型 5、动脉瘤型 二、手术禁忌症 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为主的病人,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右心导管检查肺血管阻力大于10 Wood U,不能手术 三、手术治疗 方法两种,一种是非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扎法或是切断缝合法,一种是体外循环经肺动脉侧封闭法 1、非体外循环下用于儿童或是钙化不严重,肺动脉压力不大的患者 ①结扎法用于导管细长患者 ②切断缝合法用于导管短粗患者 2、体外循环经肺动脉侧封闭法用于大于18岁或是钙化严重、肺动脉压力高患者 (一)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结扎术 全麻插管后病人右侧卧位,做左后外侧切口,经第4肋间进入胸膜腔

进入胸腔后将上肺叶向下推压,显露上纵膈,辨明左膈神经、迷走神经、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降部、左肺动脉、动脉导管等结构。需要触摸以下肺动脉处有无震颤,触及震颤,压迫导管,震颤减轻或是消失,证实有导管未闭 可在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纵行剪开纵膈胸膜,显露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导管,如有最上肋间静脉横跨主动脉弓降部,可以切断和结扎 用小弯钳或是直角钳从导管下缘缓慢进入导管后方,轻轻的逐渐扩开钳子分流导管后壁,引出两根结扎线 注意1、如果患者肺动脉高压,管壁薄,可以加深麻醉或是给予降压药物硝普钠减低血

压到70-80mmHg,避免血管破裂 注意2、如果患者肺动脉高压到了临界水平,需要在闭合导管前作导管暂时阻断试验,也就是按压或是钳夹导管5分钟,如果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或是发绀,说明不能闭合导管

超声引导下肝、肾活检

Ultrasound-Guided Visceral Biopsies:Renal and Hepatic Nirvikar Dahiya,MD ,William D.Middleton,MD , Christine O.Menias,MD * The authors have provided several related videos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2441639.html,/.LIVER BIOPSY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of vis-ceral organs in the abdomen has been in effect for many years.Paul Ehrlich is credited with per-forming the first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in 1883in Germany.1Schu ¨pfer 2in 1907published the first liver biopsy series.Huard and Baron popularized liver biopsy for general purposes in the1930s.Some of the more contemporary arti-cles reporting ultrasound-guided procedures were written in 1972by Goldberg and Pollack.3The basic approach to planning an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s similar to performing any othe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However,there are certain complexities specific to biopsy of the liver and kidney that ar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Indications for a Liver Biopsy The indications for doing a liver biopsy are outlined in Box 1.A liver biopsy gives invalu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taging,prognosis,and management even if clinical,laboratory,or imaging tests point to a specific focal or diffuse liver disease.Serial liver biopsies may help to monitor effects of specific therapy or to identify recurrence of disease.4Preparation for a Liver Biopsy The preparation of a liver biopsy constitutes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work needed to execute a successful biopsy.The actual act of directing the needle to the target region and collecting the specimen only constitutes a small component of the procedure itself.A thorough history taking is imperative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the biopsy.With this,the exact clinical question can be under-stood and the correct biopsy techniqu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vs core needle biopsy) determined;accordingly,the proper needle type and gauge can be selected.For instance,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iver disease and a coexisting mass,it may be necessary to biopsy the mass (for diagnosis),the liver parenchyma (as part of preoperative surgical workup),or both depending Section of Abdomen Imaging,Mallinckrodt Institute of Radiology,Washington University,510South Kingshighway,St Louis,MO 63110,US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address:meniasc@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2441639.html, KEYWORDS Ultrasound Biopsy Renal Hepatic Perivascular Pseudoaneurysm KEY POINTS The basic approach to planning an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s similar to performing any othe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Visceral organ biopsies are being routinely done these days with excellent diagnostic results. Ultrasound is a safe and reliable imaging modality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biopsies. With good technique,these procedures have a very low complication rate. Ultrasound Clin 7(2012)363–375 doi:10.1016/j.cult.2012.03.004 1556-858X/12/$–see front matter ó2012Elsevi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u l t r a s o u n d .t h e c l i n i c s .c o 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