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今日摄影出版观察

今日摄影出版观察

今日摄影出版观察
今日摄影出版观察

今日摄影出版观察

摄影和书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美国摄影史学家纳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曾在《摄影书籍出版简史》一文中谈到:“最初一些让光线在玻璃板和金属板上产生影像的试验起因于人们希望改进和加快书籍插图绘制的愿望。”(《中国摄影》2004年第1期)在摄影史的早期,照片具有的可复制性就已经是摄影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而当一张张散落的照片汇聚成册,加上或多或少文字的引导和勾连,它便是摄影书的雏形;而一本书中照片与照片之间通过不同的组合排列,激发出的新的意义空间,建构的整体性使得照片变得更有力量。

达盖尔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发明后,使用照片的出版物开始增加。在19世纪末网目制版工艺(half-tone reproduction)发明之前,照片和文字通常无法一起印刷,书籍里的照片插图,一般有两种:一是使用珂罗版制版法、凹版制版法、伍德伯里制版法复制照片,然后印制在纸上,但这种方法更接近版画的感觉;二是用蓝晒法或直接从照片底版接触印相所得的纸基照片粘贴其上,或把文字粘贴于纸基照片上,而后者所得的照片和底版一致,这样以纸基照片为主体编辑而成的书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摄影书

(photobook),并且充满手工意味。被认为史上第一本摄影书的《不列颠藻类照片:蓝晒印象》(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Cyanotype Impressions),便是英国植物学家、摄影师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在1843年制作的一系列藻类蓝晒物影照片的集合,她将照片编辑、装订成书的同时,还把手写文字条粘贴在照片上。而被称为第一本商业出版摄影书的《自然的画笔》(The Pencil of Nature)出版于1844

年至1846年之间,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Henry Fox Talbot)用卡罗式摄影法制作了城市风景、建筑、静物和特写等不同景别的24张照片,并将照片手工粘贴于已印刷文字和图画的书籍上。这两本书里面的照片都是原版印制品(original prints),而这两种制作摄影书的方式几乎占据了整个19世纪。马丁?帕尔(Martin Parr)和格里?巴杰(Gerry Badger)在第一卷《摄影书的历史》(The Photobook:A History)也曾提到,“19世纪的摄影几乎都与书籍有关,存放地点多是图书馆或档案馆,这类书里填充的照片是原版印制品而不是印刷复制品(printed reproductions)。”20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照片可以不同大小地自由印刷在各种刊物和书籍上。如今,虽然我们在网络上可以随处可见照片,但我们真正凝视一幅照片的时间越来越少。目前为止,印刷仍然是还原照片原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摄影展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由书轻松破解。难怪,帕尔和巴

杰说,“摄影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印刷于纸页的媒介(printed-page medium)。”

20世纪末开始,关于摄影书的集中探讨逐渐展开,多是由摄影书收藏家来主导。摄影收藏家、出版人安德鲁?罗斯(Andrew Roth)分别在1996年、1997年和1999年编著了三册《关于摄影的书》(Books on Photography),这些书册更像是收藏图录,除了出版信息和内容简介外,还标明每本书在当时的市面价格。而罗斯在2001年主导编著的《20世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101本摄影书》(The Book of 101 Books:Seminal Photographic Boo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更注重所?x摄影书对照片的排版呈现,收录了101本20世纪的经典摄影书。2004年,罗斯策划了《翻书:从1878年至今的摄影书的历史》(The Open Book,A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ic Book From 1878 to the Present)展览,同时推出同名展览图录,这个主题展被许多人认为是探讨摄影书的关键性展览。罗斯的行动更多是自己单人操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同是摄影书收藏家的马丁?帕尔看到了摄影书的特质和发展潜力,他找到一位熟知摄影历史的格里?巴杰来一起编撰“摄影书的历史”,为摄影书正名,帕尔和巴杰分别于2004年、2006年和2014年合作出版三卷《摄影书的历史》,虽有人认为《摄影书的历史》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史料读物,但他们以一种编撰摄影书历史的态度,来呈现摄影书的各种可

能,加上相关内容的传播在互联网上加速驱动,使得“photobook”(摄影书)这一新的术语得以强化和普及。自《摄影书的历史》前两卷出版后,拉美、中国、德国、日本、荷兰、瑞士等以国家和地区为线索梳理摄影书的著作不断涌现,甚至还有以城市为线索的摄影书。马丁?帕尔作为马格南图片社的主席最近还编著了《马格南摄影书》(Magnum Photobook:A Catalogue Raisonné)。这些或以图录或以史料梳理的方式对摄影书展开的“摄影书中书”编撰,使得对摄影书这一媒介的关注进入到更为广泛的公众层面。而2015年,马丁?帕尔和荷兰摄影小组鲁小本& 泰斯共同在中国举办的“中国摄影书集”展更是助推了国内对摄影书出版、制作和收藏的重视。

行文至此,需要说明一点,国内对摄影图书的认识,从广义上来说,包含摄影史论/理论/评论、摄影画册、摄影故事、摄影随笔、摄影教材(含技法、器材、教程)等各种以摄影为主要线索来书写的书籍。在本文和本专题中提到的摄影书更多指的是“包含或不包含文本,作品的主要信息是以照片为主要载体,书的作者可以是一位摄影师或一群摄影师,也可以是为摄影师作品编辑、排序的人,甚至是一群摄影师。”“摄影书是一个‘事件’场域,封面之下容纳一组照片,前后照片之间存在共鸣,当你一页页翻开,会感觉到整体的意义多于单张照片本身的意义。”(引自《摄影书的历史》

第一卷前言)虽然摄影书内容上比较靠近通常所说的摄影画册,但“画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是“装订成本子的画”,英文有译为“picture album”或“painting album”。“画”字更加强调普泛意义上的“图画”(picture),而“album”这个来自拉丁语的词原意为白色,后来指用来收集名人的签名本,粘贴照片、邮票、图片的“空白的本子”,“摄影+画册”虽是强调摄影,但“摄影”和“画”放置一起不免有种重复的意味。通常所说的“photo album”更准确的中文译名是“摄影集”。而“photobook”或“photographic book”直译为“摄影书”,除了强调设计和印刷上的考量外,还更强调作者或编著者的编排意识,更突出摄影和书的那种亲密关系,同时强调摄影这种区别于文字的内容载体。总体来看,目前在国内,器材、技法和教程类的图书数量占据摄影出版的主体,但是随着互联网上相关资讯的丰富,图书市场上那些初级的摄影器材、技法书已经饱和,而读者对影像文化的深度阅读需求日益加大,这就使得摄影出版的多元化局面逐步打开。

摄影书、摄影理论/评论书,以及将摄影运用于各学科领域的影像文化出版物是近几年国内摄影出版最突出的趋势。在传统出版领域中,中国摄影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等专业摄影出版社对此都有不小的投入,中信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综合类出版社偏向于更大众化、生活化的影像文化出版,即使前几年从计算机图书出版派生出来做摄影技法书的人民邮电出

版社也在加大影像文化读物的出版。国内影像文化方面的原创摄影图书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产出不少,但能满足读者阅读期待的中国摄影师和原创作者并不多,于是从国外原版引进成为便捷的途径。在大部分出版社里,这类引进出版的摄影图书占了较大的比重,一方面引进的摄影图书对于影像文化有更多元的认识,对中国摄影的发展以及国内摄影师的创作都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经过境外出版社把关而在销售业绩上有一道安全屏障,出版周期相对可控,出版费用有时甚至比原创图书低。影像文化类书籍更多是作为长销书出版,有些也可成为比较畅销的图书,例如,在业界颇受认可的两本引进摄影史论/理论读物《世界摄影史》《摄影批判导论》至今已加印3次。对于影像文化的出版,出版社除了自家策划摄影图书外,也会与图书策划公司合作,例如这几年比较突出的后浪出版公司策划不少重要的影像文化书籍,而且也很注重图书的引进,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撰写的《摄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已在他们2017年的出版计划中。

前些年,由于那种印制费用较高的摄影书资金投入大,受众小,大多数出版社望而却步。近些年,像《庄学本摄影

全集》《侯登科的世界》、吕楠的摄影三部曲、杨延康的《心像》等大部头摄影书的出现,这一局面正在改变。同时,出于美术馆、画廊印制展览图录和为代理摄影师出版作品集的传统,近些年国内的相关艺术机构也通过各种渠道制作了大量摄影作品集。这些艺术机构往往把摄影书作为展览的延伸,因此对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的要求普遍较高。

另外,最近流行的众筹也为摄影图书的出版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在2016年的摄影图书里,《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便是艺术机构“蝴蝶效应”通过在自家微店发起众筹,以读者预定的方式获得一笔制作资金;南方日报记者丁铨则在众筹网站上筹得4万元左右的出版资金,最终出版了他用六年半编写的《旧影潮州》。出版社也会主动加入众筹的队伍,浙江摄影出版社在某众筹网站上发布《当代摄影文化地图》一书的众筹活动,最后筹得近2万元的资金,比预期多了将近一倍。可以说,众筹不仅为出版项目做一个资金支持,还达到图书宣传的效果,同道中人会支持,还能挖掘潜在的读者。

在过去的几年中,受到国外独立摄影书制作潮流的影响,一些摄影书爱好者在国内建立了自己的小型图书制作机构。例如,言由创办的假杂志,在香港注册并在大陆扎根后,2011年至今已出版18本摄影书;从事媒体工作的小鹏和一万在上海创办摄影书工作室及艺术书分享平台Same Paper,

至今已制作8本摄影书,他们也有自己的摄影书店。这两家摄影机构不仅出版和制作摄影书,还开设摄影书店、办书展来推广摄影书,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小型摄影机构的发展方向。

?S着数字时代影像传播的活跃,以及数字印刷的便捷,最近几年,国内不少摄影师开始自己印制或手工做摄影书。摄影书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方式,而不仅仅是影像传播的媒介。在豆瓣和一些摄影网站经常可见自制摄影书的展示或售卖。而各大美院、传媒类院校现在越来越重视让学生用书来呈现他们的摄影作品,训练他们的编排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各类高校摄影专业课上还给学生增加

了做一本书的要求。在一些院校的毕业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自己制作的艺术书作为毕业作品来呈现。另外,这几年也不断有摄影书工作坊的活动,鼓励摄影师通过自己的编排和设计去动手做一本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奖项、书展为制作摄影书的热潮推波助澜。读者不仅可以在现场看到摄影书的各种样态,还能在这屏幕占据视觉生活的时代体会摄影书所带来的多元感官

体验。从最早的阿尔勒摄影书奖到新进的巴黎摄影博览会-光圈基金会摄影书奖,从囊括各领域图书的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到以艺术书为导向的伦敦艺术书展、纽约艺术书

展、东京艺术书展,再到以摄影书为主的卡塞尔摄影书节、维也纳摄影书节等活动,国内的媒体都有及时详尽的报道。国外摄影书节(奖)、书展在中国落地或巡展在这两年也多了起来:德国摄影图书奖自2013年开始每年都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获奖图书的巡展;2016年6月,第八届卡塞尔摄影书节移师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6年11月,集美?阿尔勒摄影节上展出2016阿尔勒摄影书奖的精选图书。中国年轻一代的摄影师也开始在这些国外奖项上崭露头角,杨圆圆的《在克拉科夫的十日》入围2015阿尔勒摄影书奖“作者图书奖”(Author Book Award)候选名单,陈哲的《蜜蜂&可承受的》斩获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最佳摄影书大奖”,张立洁的《半夜琵(luàn)琶(tán)》摘得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摄影样书奖”第三名,程新皓的《对一条河流的命名》获得2016巴黎照片-光圈基金会摄影书奖“第一本摄影书奖”提名。这几年,国内摄影人也策划不少书展或书市,2013 年,由任悦策展的“摄影与书”在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推出;言由也曾在2012 年策划了“假杂志与中国独立摄影书展”,2013 年在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上策划“手工摄影书展”;2015年,青年策展人何伊宁在英国FOMAT 摄影节推出了展览“来自中国的50 本当代摄影书2009-2014”,并随后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2016年11月,言由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策划了持续3天的摄影书市,邀请了十几家海内外的

摄影出版机构参与。另外,摄影书也频繁地在国内的艺术书展上亮相,例如,2016年8月开始,由??SDREAMER FTY 策划的“abC艺术书展”(art book in China - abC/f),先后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展区里展出,呈现了大陆和港台地区小型出版机构和艺术家自主出版物的样貌,摄影书是其中的重要类型;2012年开始,徐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三年一届的“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也可看到不少艺术家自制摄影书和“摄影+手工”创作的书。在此背景之下,国内关于摄影书的收藏也开始起步。近几年,除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加入摄影书收藏的行列,一些机构也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华辰影像自建立以来一直有摄影书的拍卖,曾分别在2009年、2015年推出“中国摄影史重要古籍善本书”和“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书和手工书”拍卖专题。2015年华辰影像部牛婕撰写的《摄影书:照片最好的归宿》一文中表示,华辰影像已成功交易过400多件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古籍善本。嘉兴爱好摄影的企业家王新妹自2015年成立影上书房以来,其收藏方向一直为国内外摄影书籍、影像史料等,坚持民间个人收藏机制,并加以研究。目前已有3800种国内外各大出版社和摄影师自制的摄影书,国内占1300种,其余皆为国外,其中有130种的限量版摄影书(均带有编号和艺术家签名)、50本左右的早期摄影书。

在这个移动传媒时代,阅读方式虽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摄影书所建构的那种厚重感和纵深感,更接近生命内里的感受,同时制作和阅读摄影书也成为独特艺术体验。

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关注摄影图书的出版,以及摄影书对摄影史、摄影师的影响,持续刊登优秀摄影图书的书评;在2004年第1期和2015年第5期还分别刊发了“前面的前面又是谁―对我最有影响的摄影集”和“影与纸的奇遇:中国当代摄影书观察”两个专题,前者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呈现了摄影书对国内60位知名摄影工作者摄影生涯的影响,后者对10多位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摄影师制作的摄影书进行探察。这两个专题从不同角度分别梳理了摄影书与中国当代摄影流变的关系。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集中呈现了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与影上书房(嘉兴)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具体内容,这次评选评出2016年度出版及个人制作的六大类摄影图书:“年度原创摄影图书”为《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1938-1948》《东方照相记》《旅行的图像与文本:现代华语语境中的媒介互动》《高波》(1-4卷)《中国照相馆史》;“年度摄影译本”为《尤金?阿杰》《罗伯特?杜瓦诺传世佳作500》《摄影师》《演化》;“年度摄影图书策划”为《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记录的民国1926-1949》《A:微单崛起》、“年度摄影图录”为《中国当

代摄影图录》(部分);“年度摄影手工”为《西塘》;“年度资助图书”为《漫长的告别》,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12家出版机构和2名个人的15种摄影图书入榜,涵盖摄影书、摄影史论/评论书、摄影器材技法书,以及跨学科的影像文化书籍等。中国摄影图书榜的评选综合考虑了前面提到的摄影出版的趋势,在梳理和引导摄影图书的编辑出版方向,鼓励和推动摄影图书的?M一步发展,虽然这是2016年众多摄影图书一隅,但我们希望以摄影图书作为探索影像文化样态的路径,从而反思影像生产与影像理论,为读者推介出适合阅读和真正有专业精神的书籍,为摄影图书市场树立起有力量可标识的阅读风向标,也为中国当代摄影文化留下一份值得参照的观察报告。

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名单在2017年2月5日发布后,入榜“年度摄影译本”的“影像文丛”系列图书中,《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一书的出版单位发布公开声明,称由于有读者反映该书存在一些校订和翻译错误,经查决定对其进行召回及重新修订,择日重新出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严谨负责的态度,经核实并充分征求各位评委意见,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组委会决定取消该系列图书入榜资格。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在引进西方摄影理论/评论方面所做的努力,“影像文从”系列图书自2014年推出后,《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每一个疯

狂的念头:书写、摄影与历史》等书都获得不少摄影界乃至艺术界的好评,2016年出版的《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也出现在本期专题的“2016《中国摄影》编辑部推荐阅读书目”中。

本期专题除了详细介绍所有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选图书外,《中国摄影》编辑部还倾情推荐了榜单之外的2016年摄影阅读书目,两者相互补充。我们还采访了《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的出品人刘铮、出版工作者殷德检和毛卫东、摄影手工书制作者孙彦初,以了解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摄影出版现象和摄影书制作样貌。此外,我们还邀请资深图书编辑郑幼幼从摄影图书策划角度来谈2008年以来国内摄影出版状况。这些文章勾勒出近些年国内摄影出版的基本面貌。

为与国内摄影出版相对照,我们还邀请了几位谙熟国外摄影出版的作者为本专题撰稿。刚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董宇翔从传统出版机构、小型独立出版社和自出版三个层面来谈当代美国摄影书的制作与出版;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的高郁韬介绍了一些德国境内做摄影书的重要出版社;从事摄影研究与日本摄影理论翻译的林叶谈论了日本摄影书如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的一个集摄影创作、编辑、设计、出版社、书店、摄影书展为一体的闭环供给系统。这三个国家的摄影出版在国际舞台上都非常活跃。此外,我们还邀请国内资深图书编辑黎旭欢回顾

2016年欧美出版的重要摄影图书。

在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评选及本专题的策划和编辑

得到了众多作者、译者、出版社,以及画廊、美术馆的支持,我们与本专题的各位写作者一直保持着坦率和真诚的分享。特此鸣谢!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摄影艺术与技术》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数字教育媒体重要的基础课。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技巧和造型语言,拍摄出内容与形式较为完美的照片,并且对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是本专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之一。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及影像素材获取与处理能力在电视摄像、网站建设、动漫作品制作、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课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性、通识性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从宏观高度帮助学生把握影像文化,又注意让学生掌握摄影技能和造型语言,初步学会常见题材和不同门类摄影的拍摄要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 (二)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普适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而又系统地阐述摄影学科知识,立足摄影艺术的本体特性,探讨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美学规范,摄影独特的观察、表现方法,注意摄影技术与人文艺术、视觉文化融合,着眼于影像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本课程主要分五大单元: 第一单元是摄影概论部分,从摄影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确摄影的范畴和社会功能,从宏观高度对摄影有个总体的正确认识。同时,在系统地开始本课程学习之前,让学生大致了解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拍摄出一张好照片的技术要领,以此引领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 第二单元是摄影技术部分,根据目前学生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照相机的现状,本课程从数码相机的分类,数码照相机和镜头的构造、性能讲起,重点介绍了操作使用要领和摄影创作中常用的技术技法,以及使用Photoshop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基本的后期处理,旨在指导学

拍摄角度的技巧范文

拍摄角度的技巧范文 导语:在摄影时,最怕站着不动,只用齐眼式的方式来观看世界,每个人都是这样看,当然拍出来的东西就不足为奇。想要拍出让人惊艳的作品,在拍摄时,应该要到处走走晃晃,四处观察,找出吸引你的拍摄视角。只要转个弯,就能遇见不同的风景。 视点的方向 拍摄前,摄影者应当绕被摄物件多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最理 想的拍摄方向。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随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被摄物件的轮廓形状会有很大改变,画面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被摄主体与前景、背景的关系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虽然是同一被摄物件,但由于拍摄方向不同,画面也会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构图效果。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000s ISO :200 焦距: 200mm。通常遇到一个具有明确兴趣点的物件,可以透过不同角度来进行塑造。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000s ISO :200 焦距: 200mm。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000s ISO:200 焦距: 16mm。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000s ISO:200 焦距: 16mm。 俯拍或仰拍可以拍摄出完全不同感觉的画面,前者展现出地面空间的广博,后者则表现了天空云彩的韵律。 视点的高度 在确定画面范围和拍摄方向的时候,还应当缜密思考一下,根 据被摄物件的特点,应适合从多高的角度去拍摄。如果拍摄现场能让

你登高探查,不妨在被摄物件前从低到高的位置多加观察,仔细分析眼前的景色的变化,再选取一个最理想的拍摄高度。如下图所示,这张表现普通面包的照片,便是选择视点的典型范例。一般的摄影者往往从俯视角度进行拍摄,或者由上而下进行特写,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却选择了与面包近乎平行的角度进行拍摄,进而得到一幅亲和力强的静物画面,并具有趣味性。 ▲光圈:F5.6 曝光时间:1/1000s ISO:200 焦距:50mm。从与面包近乎平行的视角来拍摄,画面充满了趣味性。 如下图所示,这也是一张低视角的构图画面。这样的画面让红色的人物完全映衬在蓝色的天空中,使色彩更加鲜明,而够低的视角也让物件前方不必要的杂物被排除在画面之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简洁。 ▲光圈:F5.6 曝光时间:1/200s ISO:400 焦距:35mm。利用低视角让红衣人物处于黄金分割线上成为视觉中心。 以上几张图片仅仅是在拍摄高度上有一点变化,就给摄影构图带来如此明显的影响。它改变着画面的结构,使画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果再加上拍摄距离和拍摄方向的变化,对于摄影构图将会有更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视点的选择是何等重要!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200s ISO:800 焦距: 16mm。低视点和高视点拍摄所展示出的不同兴趣点。 ▲光圈:F5.6 曝光时间: 1/100s ISO:800 焦距: 16mm。

《摄影技术与艺术》答案2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中复习 一、名词解释 镜头片组:现代相机镜头采用多片凸,凹透镜组成,利用各种透镜的性能相互抵消,减弱像差,提高结像质量。 镜头加膜:又称“镀膜”,主要作用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 光圈系数:简称“f系数”,表示光圈的大小 模糊圈:又称“分散圈”“弥散圈”,表示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焦深:指在保持影像的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摄影构图:运用相机镜头成像特性和摄影造型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色温:对绝对黑体进行加热,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会向外辐射出某种光或颜色,当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的光谱成分和外界某一色光的光谱成分相同,就把绝对黑体此时的温度叫做外界这一色光的色温。 色调:一指照片基调,二指景物在照片上再现的深浅 影调:一指照片上影像的阶调,二指景物再现的深浅 线条:是由相邻2种影调的分界线勾画出来的 质感:指被摄体表现结构的性质在照片上再现的真实感 回电时间:电子闪光灯每次闪光后到电容器完成充电,为下一次闪光做好准备所需时间闪光同步:指闪光灯正好在快门完全开启的瞬间闪亮,使整幅画面均感受到闪光 二、简答 1.为什么要进行镜头加膜?怎样检测镜头加膜质量? 答:加膜能够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检测:开足光圈,打开B门,面对镜头正面,在镜头中能看到人脸部影像越淡说明加膜质量越好,反之,加膜质量越坏2.什么是口径?口径同光圈有什么关系?大口径有什么优点? 答: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关系:口径是镜头的最大光圈。优点:1.便于在暗弱的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3.对于135相机来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的焦距和视角各是多少? 答:标准镜头:焦距50mm,视角0 广角镜头:焦距30mm,视角70度超广角镜头:22mm,视角90度长焦镜头:焦距200mm,视角12度超长焦镜头:300mm,视角8度以下 4.解释光学防抖、CCD防抖和电子防抖?谁更实用? 答:光学防抖:是在镜头里安装陀螺仪,利用其检测到的由于抖动引起的微小移动后,将信号传至相机的微处理器,计算出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移动一组镜片,根据镜头抖动的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和校正,克服或改善由于抖动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 CCD防抖:让相机中的CCD等图像传感器动起来,当相机发生抖动时,传感器跟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视广告等方面的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由于《摄影、摄像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课时) 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2.摄影的特性 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 4.摄影的分类 第一章:光学照相机(4课时) 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 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 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 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 3、附件 第三节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1、自动测光和曝光 2、自动对焦 第四节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1、照相机的使用 2、照相机的维护 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课时) 第一节感光材料构造 第二节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 第五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 第三章:数码照相机(4课时) 第一节数字照相机 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

摄影技术和艺术

摄影技术与艺术 第一章摄影艺术概论 第一节摄影和艺术 1、摄影创作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2、摄影艺术是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物质材料、工具手段,逼真性) 摄影创作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仅能掌握摄影技术,而对摄影艺术一无所知,或者虽然在艺术构思上有些美好的设想,但技术手段却不过关,两者都很难拍出上乘之作。 对于一个优秀的摄影家(photographer)必须精通摄影技术,又善于掌握运用摄影艺术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无愧于摄影家的称号。 任何艺术都有它自身的技术性。技术(technology)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以及其它操作方面的技巧。 摄影技术包括照相机成像原理,照相机、感光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特定环境、各种题目的拍摄技法等等。无疑摄影技术在摄影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只有在这个牢固的基础之上,才能建造出举世瞩目的摩天大厦。 因此,要拍好一张照片,必须掌握必要的摄影技术,必须把摄影技术作为实践的基础。就摄影艺术创作而言,任何一幅作品的产生,尽管涉及诸多创作环境,但若没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基本功,作品是无法完成的。例如演员的表演技术直接影响到演出的艺术效果,画家的笔墨功夫直接关系到其作品的艺术成败。

然而,技术并不是艺术的全部,也不是艺术的主要部分,它更代替不了艺术。“技术可以造就能工巧匠,却不能造就艺术家。艺术是要思想的,要感情的,要多方面修养的,更要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潘蒙兹语)。 任何一门艺术都以自己独具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从而构成了玲珑多姿、五彩纷呈的艺术天地。摄影作为一门艺术(art),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自己的艺术语言,有着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摄影师的艺术修养 1、深入生活:摄影艺术创作所涉及的生活范围是无限广阔的,而一个人的切身经历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还必须借助间接的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理论艺术修养。 2、艺术观察力:除了深入生活,一个摄影师还要有自己的艺术观察力。观察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媒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作为一名摄影者,只有具备高度敏锐,深刻的观察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客观事物中,把握某一事物的全貌,并迅速地抓住它的重要特征和本质。 3、艺术想象力:作为一名摄影家还必须具有艺术创作的想象力。所谓艺术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对已有的知觉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摄影创作正是在经历过多次的选择、比较、舍取、增减后,把四面八方多次看到的生活形象的美质在心理上凝成一个完整的意像,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完美的形象时,怀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当机立断按下快门,使形象在最后的一瞬间表现为一次完成。 4、艺术创造力:摄影创作就是创新,摄影创作过程就是摄影者对创作对象的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10新闻2班王傲然201002030223 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影响造形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而新闻摄影构图是指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将取景框中的人、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和取舍,等待典型性瞬间的来临,使其更具表现力。以下我将从构图方法,主陪体,画幅虚实,景别大小,拍摄角度,前背景,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一些图片进行具体分析。 图一:6月11日,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争夺战在昨晚因雨中断后今日续战,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凭借重新开场后收获的关键破发,最终一鼓作气拿下第四盘击败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第七次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捧起火枪手杯,并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次数最多的选手。 1、照片采用了三分法的构图,单一主体,主体是网球队员,在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法是新闻摄影作品中最常用的方法,给人平稳的感觉,符合视觉习惯,让主体处在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地方,是新闻事件的“新闻点”位子。 2、图片是近景构图,这样可以着力表现出主体人物在比赛时的挥拍击球的肢体动作以及用力击球时的面目专注和纠结的表情,又是正面拍摄,增大了信息量,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水平拍摄,使得画面更加真实,有写实作用。 3、背景是裁判席,比较杂乱,摄影师采用增大光圈的方法使背景虚化,图中的网球和球拍都是陪体,调慢快门速度跟拍运动的网球和拍的方法,使陪体虚化,完成画面的定格。这样利用景深的原理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结合,突出主体人物的活动,使读者更关注新闻主体,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感,使在赛场上的网球手与裁判席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而陪体的虚化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表现出球的运动,形具有现场感,也显示了比赛的激烈。 4、另外,主体人物的红色服装和网球的黄色都是暖色调,与背景的绿色、裁判深色西装的冷色形成冷暖对比,也可以表现选手和裁判在比赛时不同的心理状态。

摄影技术与艺术结课论文

举例说明国内外摄影流派,名家作品及影响 摘要: 艺术上的流派,是指文艺领域内具有某种共同创作倾向和创作特色,并有一定约社会影响的集团和派别。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利用日益提高的各种技术,加上艺术家自身的成熟,形成了很多的艺术流派。关键词: 艺术流派各种主义摄影各具特色深远意义 正文: 摄影术起源于欧洲,与西方的油画艺术同属于视觉艺术。所谓摄影流派,是指以一批志同道合的摄影家,在共同的理论旗帜下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创作特点风格的派别群体。 这些年向世界证明了摄影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摄影史中流派的崛起与消亡不得不让人们正视,并渐渐成为史学家们研究整理的课程。20世纪中叶的四、五十年代,世界文化中心逐渐在美国形成中心。同期的摄影技术在世界风起云涌的事件中,在照相技术和感光材料的迅猛发展中,也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摄影实践的不断积累,导致摄影语言的不断丰富和造型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使某些流派的产生成为可能。自然的形成了很多的流派。 我们常将流派和风格并提,可见们之间关系的密切。所以在“正”流派的“名”之前,要先正“风格”的“名”。所谓风格。就是一个摄影艺术家在作品中显示出来的有别于其他摄影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这是由于,每个摄影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加之人与人的气质和性格也不同,因此表现在创作上,对主题的选择、题材的处理、内容的评价和艺术语言的运用都有其个人特点。这特点,在艺术学上统统称为“风格”,即所谓的流派。 摄影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哲学和文艺思潮有着紧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讲讲国内外的几大类摄影流派及其作品。 一、写实摄影。 在摄影史上,加德纳《战争纪实》一书有100张照片的两本相册弥足珍贵。奥沙利文拍摄的《死亡的收获》已经成为美国国内战争的经典之作。他们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遵守摄影应该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的法则,作品发挥其他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和说服力。这就是写实摄影。 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又称作纪实主义摄影。写实摄影在审美价值上往往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大于审美作用,感召性和见证性多于欣赏性,依赖于摄影本身所具有的准确而完美无缺地记录视觉世界的能力。写实摄影是摄影史上至今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派别。 而在这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莫过于战争和冲突了。写实摄影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英国勃兰德的《抬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中国李峰的《切断敌人的供给线》。 二、绘画主义摄影 雷兰德创作德尔《两种生活方式》中长者和年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张照片是艺术家用32张底版组合印成的,借用了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的构图,这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的成熟。 绘画主义是追求绘画意趣,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摄影创作。寻找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表现存在于自然中的美的形象的一种摄影流派。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强调画面中的影调、线条、平衡

新闻摄影解析案例

案例十二 新闻摄影解析案例 一、荐语 新闻摄影的内容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会议摄影、领导活动摄影和活动摄影。本讲将采取实例解析的方法,谈谈这三类最常见的新闻摄影。 一、会议摄影 【图1】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一:一维会场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会议问题照片,整个会场缺乏空间感,似乎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我们称之为“一维会场”。

【图2】解决方案:更上层楼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更上层楼”,到高处俯拍。必要时,脱掉鞋子,站在会议代表坐的板凳上去拍。 【图3】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二:曝光不均

这是在会场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常常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图片,让编辑很为难。即使要后期花气力调整,也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图4】解决方案:慎用闪光 解决方法有二:一是传统相机选用快速胶片或将数码相机调到感光度范围中的最高档;二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必须用闪光灯时,尽可能采用多个闪光灯同步闪光的方法。

【图5】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三:难识庐山 这是会议人物拍摄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人物低着头,真可谓‘难’识庐山真面目。 【图6】解决方案:耐心等待 耐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方。往往发言者开头时、问题间和结尾处机会最多。

【图7】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四:记录不全 本来可能是幅完整的图片,但由于会议横幅中缺少了两个字,而留下遗憾。 【图8】解决方案:找准角度 解决这类问题,只要心中有整体,后退一步、登高一点、左右挪一挪就成。

二、领导活动摄影 【图9】领导活动摄影常见问题之一:形象走偏 这是我们常见的领导活动的图片,看似领导在很显著的位置,但他却常常给拍摄者小半个脸,甚至是后脑勺。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修订稿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一组完美照片的拍摄不仅仅需要完美的相机,还需要完美的照相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才会拍出更好的照片,才能让大家喜欢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因此一副好的照片,需要了解更多的拍摄技巧及处理方法。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胡,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孩子的童真往往只是一瞬,但这些瞬间记忆却通过相片被人们永远记住了。 下面就这幅作品《放飞的时刻》从摄影的角度进行以下分析: 1.构图 相比起你可以使用的其他任何手段,构图和框架能够突显你照片中人物的一些细小的方面,比如说美感或是某种个人性格。 照片中的拍摄选择近照及瞬间扑捉孩子的面部表情。照片中的孩子眼睛的明亮度说明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欢乐的,孩子跑步的姿势,肩上的背包,红领巾飘起的的瞬间,都体现了孩子的快乐。 2.坏境 照片中,孩子在阳光下奔跑中,地面反射出来的阳光及孩子的影子充分反映了孩子的内心像阳关一样温暖。照片选取的是近景及瞬间扑捉,所以在孩子奔跑的一刻,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学校及墙壁上隐约的字眼。古老的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这些孩子们生活在古镇的一种写真。 3.布光

不论是在你自己创造出的拍摄背景还是在你周围找到的背景中,灯光、阴影能为你的拍摄对象制造出适当的情绪和存在感。同时也能将人们吸引到人物的身体特征上去。适宜的灯光会使胖人看起来瘦一点,而精心布置的阴影能够隐藏让拍摄对象感到不安的瑕疵。 照片中的布光: (1)选择了大自然的光照,阳光的反衬显示了一种很自然的坏境,也使得孩子们的表情与之相称。 (2)照片中没有任何灯光附加修饰,也没有任何颜色的光加以美化,大自然的灯光中又衬托出一种柔和美,在柔和美中又隐藏着古典美。(3)照片的整体光线给人以温暖美。 4.摄影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 照片中方向背景主要是正面角度。正面角度,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幢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因此照片中 给人以古典之感。人物形象主要是斜侧角度,给人以一种放飞的感觉,更能凸显主题。 5.拍摄景别

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蒲和平版)2020答案XL

照相机和镜头小测验 1 【单选题】 某个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这个相机属于什么类型的相机?答案:135照相机 A、 单反照相机 B、 大型照相机 C、 135照相机 D、 120照相机 2 【单选题】 常用的照相机光圈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f/1.4、f/2、f/2.8、f/4、f/5.6、f/8、f/11 A、

f/2、f/2.8、f/4、f/5.6、f/8、f/16、f/20 B、 f/1.4、f/1.8、f/2.8、f/4.8、f/6、f/8、f/11 C、 f/1、f/2、f/3、f/4、f/5、f/6、f/7 D、 f/1.4、f/2、f/2.8、f/4、f/5.6、f/8、f/11 3 【单选题】 光圈的作用除了调节进光照度之外,还能控制什么?答案:景深A、 景深 B、 焦距 C、 镜头 D、

感光 4 【判断题】 焦距近似等于感光材料对角线长度的镜头为标准镜头。答案:√ 5 【判断题】 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原理。答案:√ 数码相机图像格式小测验 1 【单选题】 在用相机进行摄影创作时我们应该选择JPEG格式的哪种模式答案:L模式A、 L模式 B、 M模式 C、 S模式 D、 任何一个都可以

2 【单选题】 数码相机图像的存储格式一般为什么格式?答案:JPEG A、 GIF B、 JPEG C、 BMP D、 AVI 3 【多选题】 数码照相机常用的格式包括以下哪些? 答案:RAW格式 JPEG格式 TIFE格式 A、

JPEG格式 B、 TIFF格式 C、 RAW格式 D、 PSD格式 4 【判断题】 RAW的意思是“原始数据格式”,它包含的是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最初感光数据,没有经过相机的任何处理。答案:正确 5 【判断题】 TIFF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2-3倍的压缩比)。答案:正确 滤光镜小测验 1 【单选题】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谈谈艺术与摄影技术两者之间关系

本篇文章笔者和淘宝摄影板块里喜欢摄影的朋友聊下,关于摄影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东西。 淘宝店铺装修免费模板告诉你在摄影圈子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摄影艺术应该以技术表现为主,另一种认为,摄影是创作者对影像的创造。 这两种观点在摄影圈中已讨论多年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因为自己对摄影的了解有限,往往受到这两种观点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对这两种观点的优缺点谈一些看法。 技术至上论:摄影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准确的曝光、良好的色彩还原。掌握这种技能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摄影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技术至上论也有不科学的一面,它过分地强调了技术对摄影创作的意义,忽视了创造性。一幅艺术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准确的曝光、良好的冲洗、清晰的影像这三个方面,它应该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一种灵魂的呐喊,应该充分地表现摄影者的人生观、世界观。 意识至上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艺术创造上应该有较高的意识,有较高的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力求创新,突破视觉规律,创作出有摄影者特定的风格的作品。如果不能,那么摄影者往往会变得很匠气,只知道模仿复制,那就无法将摄影提高到艺术的层面上。但是艺术至上论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它太强调自我意识,往往会忽视摄影中的科学规律,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往往造成摄影者眼高手低,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目的。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优缺点,笔者认为,初学者在学习摄影时,首先应该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让初学者在日后的学习创作中有良好的表现。当然,初学者对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学习基本技术的同时,还应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高意识水平。 很多人都在说标题是关键,免费流量的来源,要优化关键词,才能提高流量,但是具体如何优化,如何选关键词,如何写关键词,如何能让卖家通过搜索的关键词又正好是你标题里面有的关键词。 方法和步骤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 A.数字相机 B.扫描仪 C.摄像机 D.电脑显示器 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 B、曝光 C、光化 D、拍摄 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 A、偏红 B、偏绿 C、偏兰 D、偏黑

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 A.光圈优先曝光 B.快门优先曝光 C.程序自动曝光 D.全自动曝光 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 A.宁静 B.清新 C.温暖 D.寒冷 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 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A、正面拍摄 B、侧面拍摄 C、远距离拍摄 D、低角度拍摄 9、某人为胖脸型,为避免缺陷,宜选择下列哪种拍摄方式。(C) A、正面 B、侧面 C、仰拍 D、俯拍 10、拍摄人物肖像时,在下列三种焦距的镜头中应选择哪一种(C) A、28mm B、50mm C、70mm D、300mm 11、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C)即被称作光照度。 A.角度 B.温度 C.强弱 D.颜色 12、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如果把色温值设定为7000K,所拍摄的早晨阳光初升的照片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 A ) A.蓝青调 B.橙黄调 C.正常色调 D.不一定 13、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使(C)。 A、潜影成像 B、静态造型 C、景物成像 D、艺术成像 14、曝光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影的(B)和层次在感光片上表现出来。 A、影纹 B、影像 C、影调 D、质感 15、摄影绝大多数是利用(D)。 A、折射光 B、自然光 C、侧射光 D、反射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圈系数增大,景深也增大。(√) 2、欲突出被摄主题,应选用大光圈,而欲使被摄主体和环境同时清晰,应使用小光圈。(√)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影响造形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而新闻摄影构图是指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将取景框中的人、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和取舍,等待典型性瞬间的来临,使其更具表现力。以下我将从构图方法,主陪体,画幅虚实,景别大小,拍摄角度,前背景,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一些图片进行具体分析。 图一:6月11日,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争夺战在昨晚因雨中断后今日续战,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凭借重新开场后收获的关键破发,最终一鼓作气拿下第四盘击败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第七次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捧起火枪手杯,并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次数最多的选手。 1、照片采用了三分法的构图,单一主体,主体是网球队员,在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法是新闻摄影作品中最常用的方法,给人平稳的感觉,符合视觉习惯,让主体处在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地方,是新闻事件的“新闻点”位子。 2、图片是近景构图,这样可以着力表现出主体人物在比赛时的挥拍击球的肢体动作以及用力击球时的面目专注和纠结的表情,又是正面拍摄,增大了信息量,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水平拍摄,使得画面更加真实,有写实作用。 3、背景是裁判席,比较杂乱,摄影师采用增大光圈的方法使背景虚化,图中的网球和球拍都是陪体,调慢快门速度跟拍运动的网球和拍的方法,使陪体虚化,完成画面的定格。这样利用景深的原理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结合,突出主体人物的活动,使读者更关注新闻主体,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感,使在赛场上的网球手与裁判席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而陪体的虚化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表现出球的运动,形具有现场感,也显示了比赛的激烈。 4、另外,主体人物的红色服装和网球的黄色都是暖色调,与背景的绿色、裁判深色西装的冷色形成冷暖对比,也可以表现选手和裁判在比赛时不同的心理状态。 图二:当地时间2012年5月31日,印度新德里,人们设法避暑消夏。热浪持续袭击印度首都, 最高气温达到45摄氏度。 1、图片采用了九宫格的构图方法,主体在右上方的焦点处,是以跳跃的人为主体的单一主体作品。景别为全景,这种景别视觉空间大,可以显示出被摄主体的整体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此图中就可以看出,主体人物因天气炎热是要跳进河里去避暑。而且可以完整的看到主体跳跃的动作,表现出主体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 2、图片采用了仰拍的角度,使地平线压得很低,天空会占据画面的一部分,将杂乱的背景遮挡了一部分,从而使画面简洁,主体人物更加突出显眼。仰拍使得人物的跳跃动作夸张化,跳跃者向上腾跃的气势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主体人物跳时的高度。同时也极具明显的感情色彩,是整个画面显得很活跃,表现出在炎热的天气下,主体人物在看到河水时欢快的戏水心情,仿佛这一跳就脱离了炎热的烦躁感,进入了清凉的世界中了。 3、这张照片最突出的就是它在光线上的运用,采用了逆光拍摄的手法,极具感染力,全图均是暗色。对不同质感的物体有不同效果,对于不透明的主体来说,勾勒出了主体的轮廓,使得主题跳跃时的动作线条清晰明了,增强运动感,突出主体,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对于透明的河水来说,产生了波光粼粼的效果,增强了氛围的渲染性,营造出炎热天气下河水清凉的感觉。 4,此外,图片上方借助树干轮廓的遮挡,以及逆光的效果,是画面有了空间感,产生了纵深感,表现出人物正在空中腾空,已经脱离了岸边,将要进入水中的瞬间。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摄影技术与技巧

第一章摄影是什么 第一节摄影术的诞生 一,光和光的特性 1,波粒二象性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2,电磁波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3,可见光波长范围 380-780 nm 4,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300000KM/s 5,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光的折射反射现象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发生折射和反射7,光的三原色以及加色减色效应 红绿蓝 加色效应:两种以上色光彼此叠加产生的色觉现象 减色效应:从白光中减去色光产生的色觉现象 消色:三中同强度的三原色混合刺激细胞,最强为白,灰次之,黑再次 8,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透明物体取决于透过其内部的光的波长范围 不透明物体取决于其所能反射回的光的光谱范围 二,针孔成像与暗箱

1,针孔成像 2,暗箱 三,摄影技术的探索与发明 1,德拉罗修 1760----科幻小说构想照相机 2,托马斯·韦奇伍德 失败的“阳光照片” 3,尼埃普斯 阳光蚀刻法 4,达盖尔 达盖尔摄影术 1839摄影术发明之年 5,塔尔伯特 卡罗式摄影术 6,巴耶尔 无所谓了解就行 第二节摄影术的发展 一,从火棉胶到胶卷 (1)火棉胶、干版和胶卷 1,达盖尔版摄影术特点 曝光时间长,无法得到可以复制的底片2,阿切尔 湿版摄影术 3,马多克斯

干版(明胶)摄影术 4,乔治·伊斯曼 1884柯达胶卷 (2)19世纪的摄影 1,约翰·汤姆逊 拍摄湿版《中国人与中国图片集》 2,爱德华·柯蒂斯 拍摄印第安人 3,罗杰·芬顿 最早的战争照片 4,马修·布雷迪 全景式记录和报道-战地摄影 5,纳达尔 名人肖像 6,奥斯卡·雷兰德 《人生的两条路》 7,罗宾逊 《芳魂欲逝》 8,郎静山 中国画意摄影第一人 9,画意摄影 定义:从形式到内容皆以绘画为标准 目的:给人以美的视觉愉悦 不足:画意摄影所追捧的摄影理念与摄影的媒介特性相背离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 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 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奥马伊拉的痛苦]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浅谈新闻摄影的美感与真实

论新闻的美在于真实 ——新闻摄影的美与真实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它是运用摄影技术、技巧对正在发生的事实 进行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讲究的是新闻性,因而不属于艺术范 畴,可以不要美,或者说新闻摄影不以反映美为目的,只是一种机械的表现形式;也有人认为,新闻摄影中既然有美的出现,那也是偶然所得;还有人认为,新闻摄影也属于摄影艺术,既然是艺术,必须强调摄影的艺术美感。对于上面几种看法,笔者以为都是不对的。 一、新闻摄影的美感 新闻摄影是一种具体可感形态和现实生活现象,所以,新闻摄影存在美,从而 具有其美的特征和规律。但是,作为每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都应该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新闻摄影是新闻而不是艺术,新闻摄影的性质在于它的新闻性和真实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借助图片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摄影的画面和文字说明,拥有新闻报道所应有的五个要素。但是,新闻摄影又是运用摄影艺术,借助镜头前的人和物体的影象,形象地表现社会、表现人类。因此,又要求图片尽可能地在光线、构图上求得更加完善,给读者以美感。可以说,新闻摄影是在坚持新闻和真实的基础上讲究一定艺术性的。当然,艺术性是为真实服务的,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才能讲究艺术。不真实的新闻,艺术性再高,也毫无新闻价值。 二、新闻摄影美感的把握 1、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审美效果 生活的真实决定新闻摄影的真实,因此,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美的基础。新闻摄影构图的所有目的,是为了既提示新闻事实的内容和意义,又创造性地提高新闻照片画面的表现力和审美效果,实现整体上的完美和谐,真实与美的统一。 (1)画面要有明确的视觉印象 一幅新闻照片,必须开门见山,让人在较短的时间里看懂照片画面所表现的事情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但是,由于摄影具有瞬间形象的特征,很难完整交代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就必须采取典型化的方法,以一当十地通过取景去选择概括出一个有明确内容意义的瞬间形象,以此去展示整个新闻事实的内容和意义。如果这个瞬间形象中的各个构图因素形不成一个明确的结构整体,那么这张照片就不能准确充分地表达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甚至会使读者在视觉上产生错觉。 (2)画面结构要简洁明了 为了使新闻照片具有表现力,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在构图结构、光线和明暗对比上处理得相当简洁,这样才能使主体形象在画面结构中显得鲜明突出。例如袁学军拍摄的《在繁荣的农贸市场上》,作者没有用全景式来反映整个集贸市场,而是拍摄一位农民老大爷脸部的特写,以老大爷合不拢嘴的喜悦之情和戴的茶色眼镜的反光,反映出集市的兴旺景象。整个画面既简练又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