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吉林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吉林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吉林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吉林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第一课缺一不可

教学目标:

1.使生知道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感受空气、水、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及难点: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人体成分表、一株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存都离不开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感悟生命的要素

1.试一试。同学交流,一株花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一只小狗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写在工作纸上

2.小组同学交流: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最基本的条件?把讨论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3.用“假如……”作为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怎样?”

4.读一读:生命的要素

三、课堂小结。

水、空气、阳光、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珍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

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及难点: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1.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是我们生存必备的条件。

2.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太阳提供的光和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哺育了地球上的生命。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代替地球的家园。

二、试一试:

1.地球上有许多土地,草原、耕地、林地、沼泽地……为什么说土地是资源呢?家乡的土地资源是怎么被利用的?

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人道月球上生活,会怎样呢?如果到其他星球上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三、课堂小结: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布置作业:

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第三课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煤的用途,了解吉林省煤炭分布情况。

2.知道煤是不可再生资源。

3.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吉林省煤炭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冬天教室里取暖要靠煤炭,你知道有关煤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煤的形成。

古代植物遗体在压力和地热的作用下。经历了漫长的年代,逐渐变成了煤。

2.读一读。吉林省煤炭分布情况

(1)生自读了解。

(2)看图讲解。

3.试一试。生讨论煤的用途。

4.了解煤是不可再生资源。

5.根据煤的特点说说它对我们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说说你对煤的认识。

6.课堂小结: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第四课石油

教学目标:

1.使生知道石油的用途,石油的产生。

2.了解吉林省石油的分布情况。

3.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教学重点及难点:石油的用途,石油的产生。

教学准备:吉林省石油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引起兴趣。

古代的植物可以变成煤,那古代的动物可以变成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石油的形成。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的尸体变化形成的。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形成石油。人们通过钻井和泵取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2.读一读。了解吉林省石油分布情况。

3.讨论一下石油是否可以制造。

4.石油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什么意思?讨论一下:石油有哪些用

途?要是没有石油,生活会怎样?再利用石油资源方面,你有什么好主意?

三、课堂小结:

你知道了什么?

第五课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

2.了解吉林省河流与湖泊的分布。

3.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4.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及难点: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这个奥秘。

二、探究新课。

1.了解地球水资源情况。

2.我国水资源拥有情况。

3.读一读。吉林省的河流与湖泊。

4.小组讨论:水有哪些用途?

5.以“当……时候,我们才能认识到水是宝贵的”为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节水妙招”。

三、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第六课寸土寸金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省土地资源的情况。

2.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土地资源。

3.教育学生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教学重点及难点:人类怎样利用土地资源。

教学准备:吉林省土地类型划分示意图。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激情引入。

土地是我们重要的资源。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宝贵的财富。

二、探究新课

1.吉林省土地类型分布情况

吉林省的土地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4%,人均耕地约0.2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2.读一读土地资源的利用

3.试一试在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方面,你有哪些设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4.课堂小结:你懂得了什么?

第七课煤气和天然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煤气和天然气的用途与生产。

2.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煤气和天然气的用途,知道节约能源。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谁会做菜,妈妈经常用煤气给我们炒菜做饭,你知道煤气除了做饭还能干什么吗、

二、探究新课

1.了解煤气和天然气的用途。

照明、做饭、取暖、发电、交通运输等。

2.读一读。煤气与天然气的生产。

3.试一试煤气和天然气是一次性能源,用完就没了。所以我们应节约利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节约煤气或者天然气的小妙招?我们开展一个创意比赛吧。

三、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第八课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电的用途,来源与运输。

2.教育学生节约用电。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的来源与用途。

教学准备:电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的发明和应用及大地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二、试一试

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电?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工作纸上。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3.填写工作纸

三、读一读

电的来源与传输

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

四、试一试

设计节约电的提示标志以及节约用电的宣传语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在节约用电方面你有什么好主意?和同学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

你懂得了什么?

第九课动物与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链。感受动物与人的类的关系。

2.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小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入

人类的生活是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联系在一起的。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地球这个家园。

二、探究新课

1.试一试。你与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一些事,把你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读一读食物链

3.和同学讨论下面问题:

(1)如果草被破坏了,兔子还能生活吗?如果兔子多了会怎样?

(2)有一些动物很讨厌,例如苍蝇、蚊子、蟑螂,如果把他们全部消灭,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试一试

选择一种动物与其他同学讨论:如果这种动物消失了会有什么影响?最后会影响到人类吗?

三、课堂小结:

你懂得了什么?

第十课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吉林省有哪些珍稀野生动物?

2.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准备:东北虎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拿东北虎照片给学生看,问这是什么动物?告诉生这是野生东北虎,生长在吉林省。我们一起去看看吉林还有那些珍稀野生动物。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吉林省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

2.试一试: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3.我们能够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分小组讨论一下,并把结果写在右侧的工作纸上。

三、课堂延伸。

为自己喜欢的珍稀动物画一张海报或者做一份手抄报,呼吁人们加强保护意识吧》

四、课堂小结:

你知道了什么?

第十一课十年树木

教学目标:

1.知道树木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吉林省的森林资源。

3.教育学生保护森林资源,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保护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资源。

教学准备:吉林省森林分布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之一,由于地形、气候的差异,吉林省

森林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区。那这些树木和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分小组交流:家乡有哪些树种?

2.分小组讨论:树木对我们生活都有哪些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林木资源呢?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向你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树木的重要。

第十二课珍稀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省有哪些珍稀植物。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稀野生生植物,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珍惜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准备:人参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吉林大地上到处生长着植物,有一些植物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大地,了解那些珍稀植物。

二、新知探究

1.吉林省的珍稀植物。

长白松、人参、细辛、天麻、不老草等。

2.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讨论;为什么说珍稀野生植物也是资源?

4.为了保护珍稀野生植物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做?制作一张宣传画吧!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感受。

第十三课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省草原资源。

2.树立保护草原,不能过度放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不过度放牧。

教学准备:吉林省主要草原分布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草原资源是家乡的宝贵财富。茫茫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衬托出草原人幸福的生活。

二、新知感悟

1.了解吉林省草原分布示意图。

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全省草地面积接近105万公顷。

2.试一试。小组讨论:有人认为“土地上光长草是对土地的浪费”。这种说法对吗?

3.由于人们放养过多的牛羊,许多草原出现了严重退化和沙漠化的现象。保护草原,我们做什么?

4.设计两条保护草坪的宣传标语,写在下面的标牌中。

三、课堂小结:

你想做些什么?

第十四课人口和人力资源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明白人力资源不是靠人数来计算。

2.树立培养高能力人力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人力资源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工作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人力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这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人力资源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

我们周围的人都在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这些人就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2.试一试。以“人多好,还是人少好”为主题开展一个辩论赛。

3.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呢?人力资源不是主要靠“人数”来计算?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下面的工作纸上。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感受。

第十五课湿地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湿地?了解我国湿地的种类。

2.了解湿地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湿地的种类。

教学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位于陆地和水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叫湿地,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都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的乐园”。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此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二、新知探究

1.了解我国湿地的类型。

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库唐五种类型。

2.湿地的功能

3.你家的附近有哪些湿地?能不能完整的描诉一下湿地的样子?怎么看待湿地的作用?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你知道了什么?

第十六课废物利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节约资源的一条途径就是“废物利用”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节约资源。

教学准备:废饮料瓶,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趣引入

展示出一个用废旧物制作的玩偶,问大家喜不喜欢。引出课题《废物利用》。并板书。

二、新科探究

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废弃物可以利用。

2.试一试。分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呢?把它们写在工作纸上。

3.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现象有哪些资源是可以节省的?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三、课堂小结:

你自己打算怎么办?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激发灵感,动笔写家乡的风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艺术教案 人

家乡的艺术 教学目地: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xx传统文化的情操。 4、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教学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教具: 教师准备: 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 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

吉林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第一课缺一不可 教学目标: 1.使生知道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感受空气、水、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及难点: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人体成分表、一株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存都离不开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感悟生命的要素 1.试一试。同学交流,一株花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一只小狗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写在工作纸上 2.小组同学交流: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最基本的条件?把讨论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3.用“假如……”作为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怎样?” 4.读一读:生命的要素 三、课堂小结。 水、空气、阳光、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珍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

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及难点: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1.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是我们生存必备的条件。 2.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太阳提供的光和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哺育了地球上的生命。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代替地球的家园。 二、试一试: 1.地球上有许多土地,草原、耕地、林地、沼泽地……为什么说土地是资源呢?家乡的土地资源是怎么被利用的? 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人道月球上生活,会怎样呢?如果到其他星球上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三、课堂小结: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布置作业: 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六年级家乡上册教案精编版.doc

???????????????????????最新料推荐??????????????????? 江源区六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主备教师课题教目学标教学重难点 教法教具准备 教 学 流 程孙嘉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 第一课老家吉林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 了解家乡的位置 讲授法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图片学具准备学生收集资料一、导入二次备课家乡吉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 块黑土地上生活的朴实善良的人 们为保卫和发展自己的家乡曾经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二、新授 1、研究一下我们吉林地区最早 的远古人类的生活痕迹。 2、了解我们吉林的发展 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 先由学生讲一讲,教师补充。 3、了解吉林的位置 从我省的辖区市入手,了解吉林

各城市的位置,从三个不同时期 吉林省地域范围示意图进行学 习。 4、了解沙皇和日本队我们吉林 的殖民统治,提高学生的爱国情 绪。 三、师生总结 在发展家乡和保卫家乡方 面,你有什么感想和建议?简单 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1、老家吉林 板 吉林的历史 书 设 吉林的位置 计 吉林的发展 课 后 反 思 主备教师孙嘉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第二课在家乡旅游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教具准备 教 学 流 程1、了解家乡旅游地点及独特的风景。 2、了解吉林省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3、了解家乡的特色冰雪、生态、边境项目。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冰雪、生态、边境项目难点:了解家乡旅游地点及独特的风景。 讲授法学法指导合作学习 图片学具准备无一、导入二次备课 近几年来,我省的旅游业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规模 不断扩大,我省有长白山、松花 湖、向海、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等。 二、新授 1、旅游业是我省重点产业之一, 家乡人开发了哪些项目?我省 西、中、东部各有什么特点? 2、过去,人们的生活圈都局限 于居住地周边,很少有出门旅游 的机会;而现在,很多人都有过 旅游的经历。和同学们交流一 下,大家都到哪旅游过?有什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三年级写作课《我爱家乡的××》创新教案设计

三年级写作课《我爱家乡的××》创新教案设计 导读:写作课《我爱家乡的》创新教案设计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自己定。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写完以后要修改。 【指导】 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审清题意。同学们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从你所处的地方和怀有的真实情感出发。例如北京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颐和园》,天津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大麻花》,西安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大雁塔》,桂林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等等。总之,要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土特产品,风土人情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真挚的爱或体现家乡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写作时必然以描写家乡的景或物或人为重点,把景(物、人)的特点和自己的热爱、喜爱之情融在一起写。写作时还要注意比较《我爱家乡的》和《我爱家乡》、《家乡的》、《我爱》这些题目的异同,以达到更准确的认识。 二、注意观察。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例如《我爱家乡的杨梅》,可以从杨梅的形、色、味不同方面,写出我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例如,《我爱家乡的枫树林》,阳春三月的枫树林和金秋时节的枫树林景色决不会相同,按时间顺序写出自己对枫树林的爱。 三、围绕题意写具体。 《我爱家乡的》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 除此以外,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习作评改】原文: 我爱家乡的龙潭湖 我爱家乡的龙潭湖,因为它里面的风景特别好。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柳州举办的《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

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PEP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Unit 1 Hell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6480539.htm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2 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3 掌握I'm句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接触英语的第一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并能介绍自己。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课,都很感兴趣、积极,学习热情也比较高,可通过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人物头饰。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Unit 1 A Hello! TV VCD DVD I'm Sarah. I'm Miss Zhang. Goodbye! 【教学过程】 一、Warm-up 看开头的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 让学生学会说词汇TV,CD, VCD, DVD, OK! H!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 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这些单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词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头。 二、Presenation 1. 播放Hello录音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Huang. 2. 教师扮演Sarah, 与学生打招呼。 【设计意图】:达到师生互动教学。 3. 学生one by one练习 【设计意图】:达到生生互动教学。 三、Practice 1. Play a game 猜一猜Who is he/she? 学生说Hello,让另一学生猜他是谁,学生参与活动。 2. 击鼓传话,传到谁谁就来做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即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在宽松的情景下巩固复习了所学知识。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用优美,欢快,热烈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运用断唱.连音唱法法,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对小乡村的热爱。 学情分析 由于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 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 重点难点 在学习歌曲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学会顿音连音的唱法,并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你们热爱家乡吗?

这几年家乡有哪些变化呢?(出示第一张ppt) 生:……(自由发言) 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出示农民收获ppt)21 活动2【讲授】歌曲学唱 1.初步聆听,感受体验。 (1).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位小朋友的家乡看看他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今家乡山连山原唱.mp3 教师:歌曲情绪怎样? 学生说一说 (2).教师介绍歌曲。 2·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一听歌曲讲述了什么样的变化? 播放歌曲范唱。 山连山范唱.ppt 1)师:妈妈说家乡没有山,“我”说家乡有山,到底谁说的对? 2)师:家乡山连山,“山”是什么山? 3)师:为什么“如今”家乡山连山?

师:农民伯伯丰收了,生活就有了保障,粮食是多么重要啊!你们看小朋友和他 妈妈看到家乡的起了如此可喜的变化是多么开心啊,他们的笑声多动听,让我们学一下吧! 3、按节奏朗读歌词师:谁能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山连山伴奏.ppt 4、老师范读歌词,四句歌词的情景如何表达? 第一句妈妈和“我”一问一答天真无暇 第二句“我”自豪的表情,想象家乡谷垛堆得高,一座连着一座的情景 第三句妈妈和“我”开心的笑声 第四句妈妈和“我”甜蜜的爱 5、有感情,拍手打节奏读歌词山连山伴奏.ppt 通过学习歌词,学会歌曲的节奏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6、用“LU”母音哼唱歌曲 师:学习了生动的歌词,我们一起哼唱美妙的旋律吧!(师生一起哼唱) 山连山范唱ppt 7、轻唱歌曲 师:试一试,看能不能轻轻地把歌曲唱出来?

家乡教案六年级上册

第1课:老家吉林 累计1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吉林的悠久历史。 2、教育学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的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家乡吉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块黑土地上,生活的朴实善良的人们,为保卫和发展自己的家乡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议一议: 1、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吉林的行政区划最早形成于那个时期。 三、读一读: 1653—1954年吉林省行政区划的变迁,思考: 1、在不同的时期,吉林省的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 2、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形成于哪一年? 四、试一试

1、为了发展家乡和保卫家乡,你有什么好的感想和建议? 2、把你的想法简单的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老家吉林 吉林省的行政区划 建设和保卫家乡的想法 第2课:在家乡旅游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吉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2、让学生懂得宣传我们吉林的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吉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宣传我们吉林的旅游资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你都知道吉林的哪些旅游风景区? 2、旅游是重要的生活内容,我们的家乡吉林到处都有好山好水好风景。 二、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 1、家乡人都开发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2、吉林省的旅游资源都有哪些特点? 三、试一试 1、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大家都到哪儿游览过?有什么收获? 2、我们居住的周边有哪些景点和可以向大家介绍? 3、假如让你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吸引大家来家乡游玩,你会怎么介绍? 四、做一做 同学们,请以“缤纷四季,最美家乡”为主题写一段宣传文字,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在家乡旅游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 选择一下自己的家乡 第3课:家乡的水果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水果及其主要分布。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劳动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教学重点: 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水果的宣传资料,广泛了解各区域的水果特产。教学难点: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

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三年级上册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分 析 www.5y kj.co m 第3课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听唱《大海啊,故乡》,学唱《牧童之歌》,选择合适的动作感受、体验、表现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音乐审美和变现力。能用圆润、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 2.欣赏《猎人合唱》《小白船》,辨别2/4、3/4拍,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内容: .听唱《大海啊,故乡》,学唱《牧童之歌》 2.欣赏《猎人合唱》《小白船》 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并表现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分辨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教 具: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生:是海浪声。 师: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音乐) .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 2.你能告诉老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 (三拍子) 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朗诵一遍,好吗? 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深情、从你们的朗诵声中听

到了游子的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跟琴学唱歌谱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 2.用wu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3.填词纠正 4.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 (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艺术处理 共有六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质朴、深情、亲切、如叙家常,属叙事性,低吟轻叹,后两个乐句情意深长,感情稍饱满、有起伏感。重复的后两个乐句感情饱满、情绪激动、有

家乡的老房子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家乡的老房子 课时:两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本课编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老房子、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中体会到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情感目标: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的老房子,感悟不同历史背景下房子的建筑形式,从而感受到老房子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种类房屋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展示学生作品) 提问:你能说说自己家住的是怎样的房子吗 在你居住的地方或是你的家乡还有过去建造的老房子吗 师生交流。 揭示课题:(板书)家乡的老房子 二、探究新知: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课件展示,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教师:在绘画、欣赏和平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老房子的观察、分析环节的训练。 三、尝试表现: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

六年级上《家乡》教学计划(吉林)

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上)《家乡》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家乡》共有4个单元:家乡的古迹、伪满时期的吉林、解放战争时期的吉林和神奇的冰雪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等。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学过《家乡》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但是学生缺乏搜集家乡吉林的资料的渠道,缺乏搜集家乡吉林的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在探究与实践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拓展搜集资料的渠道,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利用资料。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吉林省内著名古迹的介绍和探究,了解吉林省的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 2.通过对伪满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段吉林历史的介绍与探究,了解吉林的历史。 3.通过对吉林冰雪运动的介绍和探究,了解吉林省冰雪经济带来的益处。 4.通过阅读教材、探究实践、交流讨论等方式方法来学习六年级上册《家乡》这门课程。

5.通过六年级上册《家乡》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吉林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家乡建设与发展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和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六年级上册《家乡》的教学可以通过阅读教材,问题交流、探究与实践和举行活动等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多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撰写小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增强《家乡》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产的联系,增强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提高《家乡》的教学时效。 五、教学评价 六年级上册《家乡》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平日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优、良、中、差”作为评价等级。六.教学进度 详见教案。

PEP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P E P三年级上册全册教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Unit 1 Hello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听懂会说 Hello! Hi! Goodbye/ Bye-bye. 2 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3 掌握 I'm句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接触英语的第一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并能介绍自己。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课,都很感兴趣、积极,学习热情也比较高,可通过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人物头饰。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Unit 1 A Hello! TV VCD DVD I'm Sarah.

I'm Miss Zhang. Goodbye! 【教学过程】 一、Warm-up 看开头的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 让学生学会说词汇TV,CD, VCD, DVD, OK! H!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 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这些单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词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头。 二、Presenation 1. 播放Hello录音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Huang. 2. 教师扮演 Sarah, 与学生打招呼。 【设计意图】:达到师生互动教学。 3. 学生one by one练习 【设计意图】:达到生生互动教学。 三、Practice 1. Play a game 猜一猜 Who is he/she 学生说Hello,让另一学生猜他是谁,学生参与活动。 2. 击鼓传话,传到谁谁就来做自我介绍。

小学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案

第一课缺一不可(1)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使生知道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感受空气、水、食物对人生 存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人体成分表、一株花。 教学重点及难点: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课时分配: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存都离不开什 么吗? 二.探求新知,感悟生命的要素 1.试一试。同学交流,一株花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一只小狗 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写在工作纸上 2 .小组同学交流: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最 基本的条件?把讨论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3.用“假如……”作为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假如没有阳光, 世界会怎样?” 4.读一读生命的要素 三、课堂小结: 水、空气、阳光、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珍爱 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 板书设计: 第一课缺一不可 水、空气、阳光、食物 教学反思: 教案

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2)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 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地球仪。 课时分配: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1.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是我们生存必备的条 件。 2.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太阳提供的光和热, 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哺育了地球上的生命。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 能够代替地球的家园。 二、试一试: 1.地球上有许多土地,草原、耕地、林地、沼泽地……为什么 说土地是资源呢?家乡的土地资源是怎么被利用的? 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月球表面几乎 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人道月球上生活,会怎样呢?如果到其他 星球上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二、课堂小结: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布置作业: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 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反思: 教案

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