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运用习得的古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四川绵州昌隆县人(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悯农》诗二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2、预习自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蒲()悯()粟()炉()郎()犹()铺()闽()栗()芦()朗()忧()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浦(pú pǔ)赧郎(nǎn hǎn)

紫烟(zǐchái)无限(yín xiàn)

(3)查找有关劳动的诗歌写在下面的空白处。(至少两首)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左右时间认真朗读古诗,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自读古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默读课文,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用时5分钟)

探究点二:对比两首诗,找出它们的异同。(解决途径:思考《秋浦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读诗句,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读一读,填一填。

①《秋浦歌》的作者是朝诗人,此诗表达了

②《悯农》的作者是朝诗人,此诗表达了

3. 默写《悯农》二即《锄禾》

悯农二

李绅

4. 下面每项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们把他们填出来。

柴门闻()吠千山()飞绝。不是养()人处处闻啼()牧童骑黄()意欲捕鸣()。两个()鸣翠鸟

一行()上青天。早有()立上头

4.拓展练习

认真完成练习册。

第五单元必须掌握的字词

挨揍慈悲撇嘴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潜身滋润躯壳孕育吮吸积攒明媚絮语妒忌稚气许诺盟誓酿造缓慢花瓣嫩绿厌倦誓言忙碌书柜揉眼睛眯缝竹筒偷盗斯文地址添加衬衣上窜下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运用习得的古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四川绵州昌隆县人(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悯农》诗二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2、预习自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蒲()悯()粟()炉()郎()犹()铺()闽()栗()芦()朗()忧()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浦(pú pǔ)赧郎(nǎn hǎn) 紫烟(zǐchái)无限(yín xiàn) (3)查找有关劳动的诗歌写在下面的空白处。(至少两首)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左右时间认真朗读古诗,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自读古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默读课文,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用时5分钟) 探究点二:对比两首诗,找出它们的异同。(解决途径:思考《秋浦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说课稿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说课稿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 2019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xx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xx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xx。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古诗二首 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

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6、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四、拓展延伸。 1、对比读。 2、议议: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的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高昂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的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处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的真挚同情。 五、小结: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

古诗二首《悯农》《草》

古诗二首《悯农》《草》 转贴自:浒山街道中心小学点击数:371 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本课生字,能默写本课生字和课后的词语。2、能背诵课文。3、能说出古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能说清古诗的意思。4、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5、懂得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野草一岁一枯荣的生长规律,并赞叹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5 2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第一首古诗《悯农》一、学习古诗《悯农》1、出示古诗,幻灯片。2、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咬准字音。3、出示课后词语解释。悯---同情粟---谷子无---没有闲---空犹---还小组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古诗写了什么内容。4、出示课文后面的白话诗,朗读。春天种下一粒谷,秋天收来万颗子。天下没有荒废的天地,但是农民还是要饿死。5、说说学习了这首古诗后有什么体会。6、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二、学习生字1、补充识字:诗---待---等悯---闵粟---栗闲---闯2、指导书写:悯、粟。学习第二首古诗《草》一、学习古诗《草》1、出示古诗,幻灯片。2、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咬准字音。3、出示课后词语解释。原---原野岁---年生---生长小组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古诗写了什么内容。4、出示课文后面的白话诗,朗读。原野的青草多么茂盛,一年一次枯了又新生。野火烧不尽啊,春风一吹,它又发芽滋生。5、说说学习了这首古诗后有什么体会。6、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二、学习生字6、补充识字:古诗--招待、犹如--打扰、饥饿--飞蛾、烧不尽--绕圈2、指导书写:离、烧。提高学习:自学古诗若干首,同学之间相互背诵。教学后记:这两首古诗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了,在熟读古诗后,我直接把对古诗的解释出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老师再做一补充,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一年级语文—20古诗二首(悯农江上渔者)

20古诗二首(悯农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字,1个多音字“没”,会正确书写6个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要爱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字,1个多音字“没”。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6个字。 2.学习古诗,理解内容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激发学生喜欢诵读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 2~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

干得怎么样?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2.我们吃的粮食就是农民伯伯这样辛勤耕种出来的,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3.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朗读诗句,自学生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悯农》,标画生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3.教师反馈。 汗滴——滴,滴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盘中餐——盘,盘子是干什么用的?盘中餐就是盘子里盛的饭菜。 辛苦——辛 4.再读古诗巩固识字。 (三)诵读古诗,自学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观察图画想一想,这首诗写的什么意思? 2.小组里互相讨论,大体讲解诗句的意思。 3.带着理解,再次诵读。 (四)教师指导,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请学生再次观察农民耕作画面。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悯农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悯农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字,1个多音字“没”,会正确书写6个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要爱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字,1个多音字“没”。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6个字。 2.学习古诗,理解内容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激发学生喜欢诵读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 2~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2.我们吃的粮食就是农民伯伯这样辛勤耕种出来的,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3.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朗读诗句,自学生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悯农》,标画生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3.教师反馈。 汗滴——滴,滴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盘中餐——盘,盘子是干什么用的?盘中餐就是盘子里盛的饭菜。 辛苦——辛 4.再读古诗巩固识字。 (三)诵读古诗,自学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观察图画想一想,这首诗写的什么意思? 2.小组里互相讨论,大体讲解诗句的意思。 3.带着理解,再次诵读。 (四)教师指导,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请学生再次观察农民耕作画面。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3)练习朗读第一句。 2.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每天都能吃到哪些食物?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03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2003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设计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

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