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

分析:

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

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2.海外投资控股。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对首先,企业在当地进行产品生产和国际研发。以这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同仁堂节省资金,于当时的同仁堂来说这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需要一个“引路对于初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同仁堂来说,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投资风险。其次,最后,在合作过程中,同仁堂还可人”来帮助他们在他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融入当地市场。以借助其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来拓展自身业务。后,伴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传第三步,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我国加入WTO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高及统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通往国际的大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人员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同仁堂走向世界指日可待。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同仁堂也集中了一批网络人才,积极介人电子商务领域,全方位、让人们意识积极宣传同仁堂,多角度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度传播信息的特点,从而为自吸引消费者与国际知名公司的眼球,到这是一家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公司,同仁堂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办特许经营除此之外,己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等,使中药更加贴近国际市场的同时,连锁店,建立中药分装加工厂,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建立集生产,科研和销售为一体的的生产科研基地,生产具有高科技,其产品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

2.同仁堂海外营销策略产品策略首先要明确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即指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所谓产品营销策略,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产品策略问题。各国有效

性及健康性,药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人们十分重视药品的安全性,因此同仁堂在国际化进程中根据目标市政府也会对尤其是进口药品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如法律,消费者偏好,政策,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作出了相应的场的不同市场要素,调整。同仁堂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不断创新,抢占高端市场。抢占国际中提高国际知名度,技术专利化,争取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提升传统中医药产业

药市场的话语权,保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适应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的要求,同仁堂集团全力培养各类科研人才,并通过人才选拔机制的创新,有计划地引进“海归”学子及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绿色药品先行,形成特色产业链。中药本就多为植物药,再加上近些年来,人们开始着眼于生活质量,希望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绿色,无污染,环保的,药品显然也在其列。面对这样的新趋势,同仁堂利用现有资源,研制开发绿色中药和绿色保健品,并形成极具同仁堂特色的产业链,发挥同仁堂品牌效应,扩大产品市场覆盖率。

产品差异化。本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同仁堂努力研发绿色保健品,中草药化妆品等新型产品,将这些产品针对不同的市场分别推广,实现差异化,加大了市场渗透率。

二次科研,发展现代剂型。同仁堂的传统名特优产品,如六味地黄丸、同仁大活洛丸、牛黄上清丸等,因服用剂量大,沿用传统剂型等缺陷制约了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仁堂集团选择这些产品进行二次科研,开发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现代制剂,研究制定先进高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制订国际认可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强化了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打开了国际市场的销路

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时,要明确怎么才能将生产出的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成本尽可能的降低,销售面更广。

同仁堂主要采取“由近及远”的方式,将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首要目标,然后再努力进入欧美各国。同仁堂通过建立海外投资公司,建立产品代理制,转口贸易,针对目标市场共同开发产品,开设海外要点,以医带药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条件已经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运营,将产品在当地站稳“脚跟”后,将其作为跳板,继续向其他更加发达的国家渗透。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同仁堂将中药针对不同的品种,实施不同的价格策略。针对疗效显著、成分复杂、工艺独特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产品以及取得部分利润后,先以较高价格卖出,的产品宜实施撇脂定价,

再逐步降低价格,增大销售量;针对比较容易仿制、竞争比较激烈的产品,实施渗透定价,以低廉的价格,显著的疗效打赢价格战,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定期的进行降价促销,加深同仁堂在消费者们心中的印象。

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公共关系方面,同仁堂在马来西亚分店,凡顾客购买金额达到一定数值就赠送《大宅门》,《大清药王》等VCD,旨在促进销售的同时,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医药历史,产品推广与文化推广双管齐下,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努力弥补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同仁堂通过举办各种健康咨询讲座、赠医施药等活动,让外国人接受中医中药,再以产品质量和精湛的医术让外国人信服它,奠定了同仁堂海外拓展的基石。

广告方面,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符合人们重视疗效,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同仁堂突出了“绿色”、“健康”两大主题,满足了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心理,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扩大销售。

人员推销方面,同仁堂在国际化过程中意识到人员推销的重要性,最终决定开展人才开发战略。建立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选人机制,挑选出优秀的复合式人才,再加以针对性教育,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以此不断壮大销售人员队伍,培育出一支国际性营销团队。

除了上述的四种全球市场营销战略外,同仁堂还实施了多国战略,以每个东道国特定的经营环境为基础制定经营战略,旨在提高对各国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

国际化路径

同仁堂主要采取“由近及远”的方式,将周边地区和国家作为首要目标地开拓市场。中医中药与欧美医药风格迥异,文化体系跨越难度较大,民众难以接受中医理念。而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市场,如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华人较多,对中药产品的认可程度较高,比较容易得到发展。因此,同仁堂把重心首先放在亚洲市场,尤其是华人较多的国家,然后再努力进入欧美等国。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总要面对市场进入问题,不同企业进入不同市场时所采取的策略也不

同。市场进入策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八种具体方法: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许可协议,特许经营,合同制造,交钥匙工程,独资,合资。

同仁堂在跨国化过程中涉及了多种战略。在贸易式进入方面,主要采取直接出口的方式。首先,该方式可以缩短商品流通过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利润。其次,企业可以更直接地获取国外市场的信息,以便产品的创新与改进。最后,直接接触有利于加快自身营销网络的快速形成。有优必有劣,企业选择直接出口会增大经营风险。在没有中间商周转的情况下,极易遭受到目标国贸易壁垒的阻碍,导致产品无法出口。

契约式进入方面,主要采取许可协议与特许经营方式,这两种方式均可以节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的能力,极大程度上降低政治与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同仁堂由于仅将工业产权的使用权转移给外国企业,所以同仁堂作为许可方对被许可方控制能力较弱。

投资式进入方面,以合资经营企业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同仁堂节省资金,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投资风险。其次,对于初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同仁堂来说,需要一个“引路人”来帮助他们在他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融入当地市场。最后,在合作过程中,同仁堂还可以借助其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来拓展自身业务。而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双方因背景,兴趣,动机等多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分歧产生,给双方的合作带来障碍。

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同仁堂以东道国的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根据其特点,制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达到产品与市场接近于完美契合,形成营销本土化。

品牌本土化。同仁堂在其他国家的分店会根据市场所在国家的风格有所不同,将其文化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向外国顾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又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亲切感,提高购买欲望。

人员本土化。同仁堂马来西亚分店中,当地配药师或主药师占据超过80%以上的比例,而由中国直接输送的仅有20%的比例。除此之外,同仁堂迄今为止还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培训制度,即集团公司教育学院培训,商业公司组织培训及门店日常培训,以此培训员工,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

并利用当地所特斥巨资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同仁堂在国际化过程中,采购和生产本土化。.

有的原材料进行中医药的研制与生产,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给予同仁堂更多的资金周转空间。技术研发本土化。北京同仁堂一方面不断地创造,生产线通过了一些列的认证,为打造海外产品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同仁堂与国外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重点品种如安宫牛黄丸和

灵芝孢子粉胶囊的安全性和作用机理等研究,为中药产品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积累数据和理论基础。利益本土化。同仁堂的人员本土化战略,为部分东道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同仁堂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为所在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及便民措施,进行健康讲座、中医药知识普及及义诊等,帮助东道国普及医疗保健知识,为促进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同仁堂勇于冲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桎梏,积极向成功的现代品牌学习,在新的形势下积极转变观念,改变营销策略,重视对品牌资产的培育,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迎合不同客户需求,重视品牌效应,严把产品的质量关,勇于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的多样化。开创了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生命的成功之道。希望其它老

字号能从同仁堂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在不久的将来,众多老字号在现代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财务报表分析3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获利能力对企业的所有利益关系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企业获利能力强,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则债权人的利息和本金都有了偿还的保障,经营管理者获得了良好的业绩以及根据业绩支付的奖励,投资人有了分配股利的基础,国家有了收取所得税的依据,企业职工有望增加劳动收入和改善福利待遇。因此,获利能力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利益关系人都非常关心的。 一、财务指标分析 同仁堂获利能力主要财务指标 表1-1

图1-1 二、同业竞争对手资料 九芝堂获利能力主要财务指标 表1-2

图1-2 三、同业行业资料 同仁堂2004年度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1-3

同仁堂2005年度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1-4 同仁堂2006年度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1-5 同仁堂2007年度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1-6

同仁堂2008年度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1-7 四、同仁堂盈利能力分析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它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销售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高。管理者除了可根据毛利率水平在预测获利能力外,还可利用毛利率进行成本水平的判断和控制。 主营业务毛利率 表2-1 图2-1

通过对同仁堂业务毛利率指标(表2-1)与业务毛利率分析(图2-1)可以看出,同仁堂的销售毛利率高于九芝堂和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46.730下降到2008年的40.253,但还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表明在全国医药商业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医药企业动荡分化、强者恒强的情况下,同仁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传统品种剂型、规格多样化,不断进行品种技术升级和改造,补充和完善品种结构。在销售过程中注意开发潜力品种,提升小品种的市场份额,继续深化内部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在确保资产质量和经营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将成本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和九芝堂的对比中,明显占有优势,毛利率高于对方5倍左右。根据同行业资料(表1-3表1-4表1-5表1-6表1-7)利率的排名靠前,说明同仁堂的主营产品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较强。 (二)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利润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带来多少主营业务利润,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它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 分析: 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 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2.海外投资控股。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对首先,企业在当地进行产品生产和国际研发。以这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同仁堂节省资金,于当时的同仁堂来说这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需要一个“引路对于初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同仁堂来说,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投资风险。其次,最后,在合作过程中,同仁堂还可人”来帮助他们在他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融入当地市场。以借助其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来拓展自身业务。后,伴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传第三步,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我国加入WTO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高及统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通往国际的大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人员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同仁堂走向世界指日可待。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同仁堂也集中了一批网络人才,积极介人电子商务领域,全方位、让人们意识积极宣传同仁堂,多角度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度传播信息的特点,从而为自吸引消费者与国际知名公司的眼球,到这是一家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公司,同仁堂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办特许经营除此之外,己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等,使中药更加贴近国际市场的同时,连锁店,建立中药分装加工厂,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建立集生产,科研和销售为一体的的生产科研基地,生产具有高科技,其产品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 2.同仁堂海外营销策略产品策略首先要明确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即指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所谓产品营销策略,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产品策略问题。各国有效

{推荐}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

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

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 完成日期2010年06月 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 第1章公司简介 (1) 第2章资产负债表分析 (3) 第3章利润表分析 (11) 第4章现金流量表分析 (16) 第5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0) 第6章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22) 第7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3) 第8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27) 第9章综合分析 (28)

第一章公司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8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 仁 堂 案 例 分 析 姓名:孙雷 班级:营销09-02

学号:0918180219 目录 1中药市场分析 (1)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 2.1生产理念 (1) 2.2产品定位 (1) 2.3产品细分 (2) 2.4市场影响因素 (2) 2.4.1外部因素 (2) 2.4.2内部因素 (3) 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4) 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4) 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4) 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4) 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6) 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6) 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7) 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8)

“同仁堂”的案例分析 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 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2.1生产理念 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 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二是筛选既具有国际化市场潜力,又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新型保健食品。三是筛选开发注册周期短,手续相对简便的品种,节约费用;

同仁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公司简称(600085)财务报表分析 —— 班级:北京电大2011春会计东培中心 学号:0014 姓名:XXX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同仁堂(股票代码:600085)的财务报表及引申出来的财务比率,共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及供参考的问题和建议四个部分。 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的综合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同仁堂财务报表偿债能力产权结构 目录 摘要 (1) 目录 (1) 一、偿债能力分析 (4)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4)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4) 二、营运能力分析 (5) 三、获利能力分析 (7) 四、问题及建议 (8) (一)问题 (8) (二)建议 (9) 五、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9) 参考文献 (9) 同仁堂(600085)财务报表分析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股票代码:600085)。 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从事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科学研究、开发与生产。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增长率逐年提高。在三百多年老字号的基础上,经过上市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产品、渠道、研发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树立了在中药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开拓市场,丰富自身产品结构,使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8日,公司前身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7年始以其生产经营性净资产折为国有法人股15000万股,经1997年5月29日发行,总股本达20000万股,其内部职工股500万股将于公众股4500万股1997年6月25日上市。以下是同仁堂2009年-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现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同仁堂的企业状况。

同仁堂会计报表分析(营运能力)

一、公司简介(略) 二、会计报表分析 我们就同仁堂07年年度报告对其进行横向(同行业)、纵向(前三年度)比较。 三、公司年度审计报告类型 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03月21日对该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四、营运能力分析 (一)、营运能力纵向分析 我们选取了同仁堂近三年的年度报告,与其2007年年度报告进行纵向比较。 1、存货周转天数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 从上面的图和表我们可见,同仁堂的2003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13.34天,2006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51.43天,2007年的存货周转天数321.57天。变化趋势从2003年到2006年是逐年上升的,2007年有所下降,降到321.57天。反映同仁堂存货管理水平,和存货的变现能力从2003年到2006年是逐年下降的,有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的势头。但2007年有所好转。 2、存货周转率

同仁堂财务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本次综合分析采用杜邦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通过揭示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直观、明了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各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就是按照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 二、杜邦体系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又: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故: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三、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三个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通过这样分解以后,就可以把净产收益率这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化。对此指标关系进一步分解就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00%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总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平均净额 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自上而下地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以及各项财务指标间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提供的上述财务信息,较好地解释了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这为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决策者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提供了基本思路,即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销售、改善经营结构、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合理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本结构等。 在具体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时,应注意这一方法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而是一种对财务比率进行分解的方法。它既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来说明问题,也可通过分解其他财务指标(如总资产报酬率)来说明问题。 四、杜邦分析法和其他财务分析方法一样,关键不在于指标的计算而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 1、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投资报酬指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投人资本的获利能力,说明了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营运等各项财务及其管理活动的效率,而不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所以,这一财务分析指标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而决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这样,在进行分解之后,就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从而它比只用一项综合性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2、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它的高低取决于销售收入与成本总额。 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扩大销售收入既有利于提高销售净利率,又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杜邦分析结构图可以看出成本费用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从而找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办法。如果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负债比率是否过高;如果管理费用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资产周转情况等等。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另一途径是提高其他利润。为了详细地了解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在具体列示成本总额时,还可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那些影响较大的费用单独列示,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依据。 3、影响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 企业资产由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组成,它们的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而长期资产则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如果发现某项资产比重过大,影响资金周转,就应深入分析其原因。因此,还应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 4、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影响,它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倍率影响。

同仁堂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同仁堂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3 页 同仁堂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8年实现利润为225,457.01万元,与2017年的214,026.13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34%。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企业经营业务在稳步发展。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8年营业成本为756,652.42万元,与2017年的719,133.6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22%。2018年销售费用为295,274.72万元,与2017年的265,925.8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04%。2018年在销售费用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销售投入增长明显快于营业收入增长。2018年管理费用为124,519.97万元,与2017年的118,637.96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96%。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76%,与2017年的8.87%相比变化不大。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本期财务费用为-2,235.34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7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恶化或改善情况。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同仁堂2018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据,无法进行负债经营风险判断。 五、盈利能力分析 同仁堂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6.03%,总资产报酬率为11.39%,净资产收益率为13.16%,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8.95%。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1,880,098.25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2.11%,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3.48%。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外部投资的

同仁堂分拆上市案例分析

同仁堂分拆上市案例分析 一、战略动机 1、提高了投资收益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会因为同仁堂科技的成功上市获得巨额的投资收益。若以市场价格计算同仁堂股份公司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发行价格,同仁堂股份公司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 2、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能使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大幅地加强和提升 在同仁堂科技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包括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共同建立中药生产基地及新药研发中心、建立全球医药电子商务系统、进军生物制药等,每一个项目都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具有成长性。 3、降低投资风险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主板市场是以风险低、收益稳定为特征的。而同仁堂科技上市的创业板不同于主板市场,是一个风险投资的市场,该市场上

的投资者愿意投资于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的风险企业。同仁堂股份公司分拆部分高科技业务和资产组建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就是利用国际风险投资者的资本发展高科技业务。投资成功了,同仁堂股份公司的股东将享受绝大部分的高收益;失败了,承担高风险的主要是通过创业板市场投资于同仁堂科技的投资者。分拆上市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母公司股东投资高科技的高风险,促进母公司的稳健发展。 4、实施国际发展战略 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是迄今已有33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战略部署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同仁堂拥有了国内、国际两条融资渠道,在利用国际资本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可以借助和记黄埔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机制、经营人才及强大的国际市场营销和推广渠道,加快进军国际医药市场的进程。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为中药现代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香港是国际金融商业中心,在资金管理、国际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拥有内地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同仁堂科技计划在港建立科技开发基地、生产基地,以香港为基础建全球性的营销网络。随着这些项目的完成,同仁堂将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科研、生产、市场推广的现代化、科学化体系。

同仁堂案例分析

指出同仁堂选择分拆上市战略的动因: 分拆上市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都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同仁堂母公司的角度看,通过分拆出让股权可以以获得大量的IPO(equity carve-out)现金,改善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公司资产的增值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有效经营激励机制和资本优势,分散经营风险。将子公司分拆上市还会显著地提升母公司短期业绩,使母公司更容易获得潜在的配股和增发机会。 另一方面,从分拆后的子公司角度看,同仁堂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项目投资需求。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仅限于母公司一条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唯一支持。 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可以提高投资收益。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会因为同仁堂科技的成功上市获得巨额的投资收益。同仁堂科技将成为同仁堂股份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仁堂科技公司有三大块业务: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造、高科技生物制品的开发、中药电子商务。同仁堂二厂是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重点改造项目,分别投资2950万、2960万、2990万元对新剂型车间、提取生产线、颗粒车间进行改造,已在99年底完成,是股份公司里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剂型先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化企业,2000年将全面进入收获期。若以市场价格计算同仁堂股份公司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发行价格,同仁堂股份公司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能使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大幅地加强和提升。在同仁堂科技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包括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共同建立中药生产基地及新药研发中心建立全球医药电子商务系统进军生物制药等,每一个项目都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具有成长性。 第二,分拆上市也有助于原上市公司母体经营业绩的改善。由于股票在发行时通常是采用溢价发行的方式,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享有这部分的溢价所得。同时,在经过一定期限之后,上市公司还可变现其分拆子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资本增值收益。按照现行相关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投资所获得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收益摊销期可超过10年。这样,母公司的业绩在大幅提升的基础上,还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比如,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同仁堂就完全可以市场价格计算其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已确定的3.28港元的发行价,当同仁堂科技发行股票时,同仁堂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按同仁堂目前总股本2.4亿计算,其每股投资收益将近1元人民币。 第三,降低投资风险。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主板市场是以风险低、收益稳定为特征的。而同仁堂科技上市的创业板不同于主板市场,是一个风险投资的市场,该市场上的投资者愿意投资于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的风险企业。同

同仁堂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堂——综合分析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本次综合分析采用杜邦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通过揭示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直观、明了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各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就是按照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 二、杜邦体系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又: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故: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三、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三个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通过这样分解以后,就可以把净产收益率这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化。对此指

标关系进一步分解就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00%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总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平均净额 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自上而下地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以及各项财务指标间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提供的上述财务信息,较好地解释了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这为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决策者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提供了基本思路,即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销售、改善经营结构、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合理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本结构等。 在具体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时,应注意这一方法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而是一种对财务比率进行分解的方法。它既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来说明问题,也可通过分解其他财务指标(如总资产报酬率)来说明问题。 四、杜邦分析法和其他财务分析方法一样,关键不在于指标的计算而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 1、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投资报酬指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投人资本的获利能力,说明了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营运等各项财务及其管理活动的效率,而不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所以,这一财务分析指标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而决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这样,在进行分解之后,就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从而它比只用一项综合性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2、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它的高低取决于销售收入与成本总额。 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扩大销售收入既有利于提高销售净利率,又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杜邦分析结构图可以看出成本费用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从而找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办法。如果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负债比率是否过高;如果管理费用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资产周转情况等等。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另一途径是提高其他利润。为了详细地了解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在具体列示成本总额时,还可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那些影响较大的费用单独列示,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依据。 3、影响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 企业资产由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组成,它们的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而长期资产则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如果发现某项资产比重过大,影响资金周转,就应深入分析其原因。因此,还应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

第四讲 案例 4 同仁堂的新生

第四讲案例 4 同仁堂的新生 上传时间:2005-8-2 17:35:10 | 浏览次数:380 案例4:同仁堂的新生 案例呈现 工商界人士听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息时,心情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1953年,各家企业正是蒸蒸日上,大家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提出把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公私合营,这对大家的震动很大,思想上没有什么准备,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说:“1949年为什么不讲总路线?那时讲,人就都跑了。”还有的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53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堂首先行公私合营,这对于同仁堂的经营者震动很大。同仁堂到这时已存在了几百年。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190多人,奖金约80万元,年产值约16万元,年零售额约30万元,设备陈旧,管理落后。1949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堂管理处总负责人。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元。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同仁堂虽然是个大药店,但以往的经营管理方式陈旧,存在生产计划性不强,物资储存分散,领取手续不清,库存积压产品过多等漏洞。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经营管理,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增加设备,改进技术,自行设计了粉碎机、汽锅等,改进了生产包装。销售额也不断上升。门市部抓药从每天几十服,增加到每天200多服。经理乐松生高兴地说:“别家的流水逐日下降,咱们的流水逐日上升,原来担心合营工作会影响生产,没想到合营后业务发展这么快,这下可放心了。” 1955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乐松生,询问了他生活、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为医药事业多做贡献。同年,他当选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出任北京市副市长。1956年1月13日,北京国药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乐松生手捧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东报喜。 案例讨论: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意义是什么? 案例点评:从案例中可看出,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改造中经历了疑惧、兴奋、较量和服从的过

同仁堂案例分析

而今迈步从头越:同仁堂传奇 在北京大栅栏林立的店铺中,有一座古朴庄重的楼阁,这便是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尊育创建的、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在坎坷的岁月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同仁堂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日见辉煌——由解放前的三间小门脸发展到今天营业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大楼;从过去“供奉御药”的中药房发展为总资产18亿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现代集团企业,并成为医药界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其店名更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同仁堂经营不少名贵药——上百上千元的人参鹿茸,同时廉价药品也十分丰富:一元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瓶的眼药水……他们做大生意,但也不放过小买卖,“只要能方便顾客就行”。同仁堂以“养生济世”为己任,从不为不义之财所动。前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肝炎,特效药板兰根冲剂供不应求,到同仁堂拉板兰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同仁堂的职工昼夜奋战,生产高质量的板兰根。有人提出药品需求量这么大,况且配料之一白糖库存没有了,用的是高价糖,如果按原价出厂不合算,应提高价格。但同仁堂将治病救人视作自己的天职,岂能乘人之危发难民财,药品一律按原价出厂。 同仁堂“德、诚、信”这一服务宗旨更是体现在药品质量上。60年代曾发现过一批保存了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这些药香气浓郁,润而不干,就像是近期制作的一般,其过硬的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同仁堂的药质和药效让人备感神奇,殊不知它的采购和制作是何等的考究。同仁堂一向不惜以高价购买上品参茸;对于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尽管市场价格便宜,也绝不购买。对黄酒、蜂蜜等附加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视。在制作成药过程中,同仁堂严格地按照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行事。如今,“质量第一”的宗旨不变,店内所有药品都从主渠道进货,“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被拒之门外。店内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炮制工到包装上柜,要经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所售饮片,均需经过再加工,除去杂质方可销售。 三百多个春秋过去了,同仁堂药店大了,名气大了,但它的追求——“质量第一”却丝毫未变。 为了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放心药,药店采取各种措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店。药店建立了从采购、验收、保管到销售,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把关的质量检验制度。在收购野山参、鹿茸、冬虫夏草、牛黄等名景药材时,要派经验丰富的中药专家亲临产地,看货选样。 俗话说“丸散膏丹,神仙难辨”。传统的中药生产鉴别所凭借的经验,是对药物的眼看、手摸、耳闻、口尝的感性认识。但鉴于现今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同仁堂的产品除了传统的鉴别方法外,要由质检科送权威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过去的同仁堂就很注重宣传自己:每当京城会试期间,同仁堂都要向举子们馈赠牛黄清心、羚翘解毒等四季度时之药,以此为同仁堂传名。每当阴历二月开沟时,同仁堂便制造写有同仁堂字样的大红灯笼,夜晚置于开沟之地,以防行人落入沟中。同仁堂时常还做些舍粥、舍棺材的义举……这一切都使同仁堂美名流传。 在市场经济中,同仁堂人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宣传。媒体的宣传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宣传手段靠的是“真诚的服务”。 多年来,同仁堂一直默默地为顾客提供着费工、费时、不见经济效益的各种便民服务。买药的顾客有时对药性不清楚,或是代别人抓药,为此同仁堂在店堂中设立了“问病服药处”,聘请有经验的退休老药工为顾客免费提供咨询。 中药里,汤剂的比重较大,熬制汤药费工费时。同仁堂坚持为顾客熬制汤药,只收取极低的工本费。此外,他们还长期代客加工中成药,加工的丸、散、膏、丹等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用料细,做工精,有效成分保持得好,因而许多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托人或专程来同仁堂配药。 代客邮寄药品业务也是赔本的买卖,可邮寄部始终做到“有信必答,有求必应”。顾客寄来的钱剩余的多,便为顾客寄回;如果只剩下块八毛的,就买成邮票同药一起寄回。他们这种“计较”的态度令顾客感动不已。 药店还安排专人夜间售药,设立患者和客户急需药品登记簿,为残疾人送药上门,增设ATM取款机、磁卡电话、助听器测试仪以及外币兑换业务,目前已可兑换21个国家的货币。1996年,同仁堂又本着“社会效益第一,一心为病患者服务”的指导思想,创办了医馆,聘请26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北京市名老中医坐堂应诊,为百姓解决了看专家号难的问题。由于医馆专家的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纷纷慕名而来。 这些便民、利民的服务胜过了千言万语的文字宣传,因为它深入民心。 现在,在经济大潮中,同仁堂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在国内外进行商标注册。同仁堂商标已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马德里协约国注册或申请注册。由于全面考虑商标的可读性和可传播性,同仁堂又在以上国家申请注册“TONC REN TANG”英文商标,双龙加英文应为同仁堂出口产品的专用标志。 同仁堂对商标管理极为严格。同仁堂包装广告公司行使对集团商标的管理职能,商标问题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有关处室处长召开办公会讨论通过。使用同仁堂商标的单位,按统一表格填报申请材料,交同仁堂包装广告公司,申请材料经商标办公会议审批,申请批准后要签订统一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被许可人无权再转让他人使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报注册人和被许可单

同仁堂SWOT分析讲课教案

同仁堂公司SWOT分析 (一)同仁堂的优势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九五"以来,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今,同仁堂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已近63亿元。 优势一:人力资源管理 创建于清初的“同仁堂”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由乐家创立,又称为“乐家老铺”。乐家当初开中药铺取名“同仁堂”具有全家同舟共济、共同创业的意愿。从现在来看,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如今的同仁堂,为各方面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他们改革陈旧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他们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他们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优势二: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 品牌理念是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品牌化经营的最高原则,也是指导各式各样的传播的出发点。虽然我们无从明确获知同仁堂品牌传播背后的真正理念,但从同仁堂网站的内容看,“中药文化”应该是同仁堂品牌的核心。我们注意到,同仁堂对中药文化的表达有不同版本,比如“同仁堂国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在过去的几年里,同仁堂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华文化有较强渗透和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香港等,我们可以推断“中药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势三:企业文化 同仁堂品牌传播的最成功之处是借电视连续剧开展文化营销。从《大宅门》的无意,到《大清药王》的轻车熟路,同仁堂已经能够很圆熟地挖掘自己的百年传奇,通过艺术形象为品牌代言。归根结底,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是北京同仁堂生产经营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密之一。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企业使命,为顾客提出“为了您的健康与幸福,尽心尽意,尽善尽美”的服务承诺,“神州国药香,北京同仁堂”等等都以民族气节为己任,在国家危难之际从不发国难财。使得顾客产生了对北京同仁堂的民族气节的敬意。 (二)同仁堂的劣势分析 1、单一品牌后继乏力

同仁堂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同仁堂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91,457.45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31,987.0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0.71%。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同时经营利润也大幅度下降,企业经营业务开展得很不理想。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09,300.98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362,354.0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4.64%。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28,818.89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43,273.5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0.09%。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收入下降快于投入下降,经营业务开展得不太理想。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60,031.16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67,46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1.02%。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与2019年上半年的9.43%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57个百分点。这在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情况下常常出现,但要采取措施遏止盈利水平的大幅度下降趋势。本期财务费用为-2,069.32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上半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同仁堂2020年上半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811,003.57万元。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据,无法进行负债经营风险判断。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