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形式与政策作业——有关中国经济“国进民退”现象

形式与政策作业——有关中国经济“国进民退”现象

挥舞好“国进民退”双刃剑,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论当前形势下如何处理“国民进退”问题

肖敏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 “国进民退”自金融危机后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热议的一个话题。“国进民退”如何定义、是否存在、实质是什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笔者在在大体上总结归纳了当前各界关于“国民进退”问题的争论情况,并认为是“国进”当中存在问题才会引发社会热论,然而“国进”之所以存在却是因为其实施的必要性,“国进民退”实为一把“双刃剑”。因此,面对“国民进退”的问题,在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应该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进还是退”等选择应做到“在横向上分领域、在纵向上抓重点”来进行。

[关键词] 国进民退;具体分析;互利共赢

一.总体认识“国进民退”问题争论的归纳概述

(一)“国进民退”现象概述

1.关于“国进民退”现象的定义

从总体上来讲,学术界对于“国进民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国进民退”指的是国有资本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相应的民营企业在该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广义的“国进民退”除了包含上述的内容之外,还包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1]。

2.“国进民退”现象产生的原因

“国进民退”一词之所以会被频频提及,与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有关。归纳总结学术界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国进民退”是由于政策所影响的现实环境这一政策外因所致。近年来政府所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五年计划”以及诸多产业政策,无不给国有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金融体制,一直是优待国有企业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监管部门限制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受影响最大的是民企;经济下滑、金融危机,扩大了信贷规模,但是贷款许多都流向大项目、大开发,民营企业依旧难以得到政策恩泽。国家制度倾向国企、金融市场不公平,这是造成“国进民退”现象的主流原因。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国进民退”之所以会形成,是由于国企自身的实力增强所致,许多企业通过MBO①等方式获得“进”的结果。然而,笔者认为这样子的观点或多或少有些因果倒置。是因为国企实力增强才会使得“国进”,亦或是“国

①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的缩写,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进民退”才使得国企有机会增强实力,这是值得探讨的。然而,因为现今我们多把“国进民退”当做是一个“问题”而非一个“结果”来提出,所以,认为是国企实力增强才使得“国进民退”的观点就显得不太能站得住脚了。

(二)“‘国进民退’是否存在”的争论

当前关于“国进民退”现象是否存在的争论,存在三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国进民退”确实不同程度存在,代表人物有保育钧、单忠东等;一种是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代表人物有马建堂、郭伦德;还有一类认为要慎言“国进民退”,主要代表人物有周其仁[2]。

保育钧②认为,中国政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过程,就是政府动员向市场投放资源的过程。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国有企业,土地、资本等资源都在流向国有经济。“现在是打着提高集中度、维护经济安全的名义,排斥民间资本”。

马建堂不支持“国进民退”这一说,是认为,从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资金税额、从业人数等分析,都不支持支持“国进民退”之说。另外的郭伦德是将国有企业分为政府企业和全民企业两类,对比之后发现是政府企业部分“有进”,而非一刀切地认为国有企业“有进”。

周其仁认为要慎下“国进民退”的结论,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国进民退”现象,要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剖析,到底这是双方自愿的市场化行为,还是由于政府的强迫。

(三)“国进民退”现象实质的专家观点

当前对于“国进民退”的实质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进民退”其实是“官进民退”,只要国企大量存在,并且垄断经济命脉,就不可能有公平的制度环境。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国进民退”实质上反映国家所有权的扩张,私人所有权在这个过程中的萎缩。而还有一种更多数人赞同的观点认为“国进民退”实质上反映的是对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偏爱[1]。

无论何种认识,总之都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不同环境及不同待遇,反映的都是“国进民退”现象所折射出来的当前中国经济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国进民退”之“双刃剑”作用

对于“国进民退”现象,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的呼声都直至其对民营企业的排挤和冲击,认为不同平的体制环境、政府政策倾向、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障碍。从这一点讲,“国进民退”弊处极大。

然而,“国进民退”反映的是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增强,这种干预的增强对于某些领域的发展是极有益处而且极其必要的。因为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很高的成本,市场有时也会失灵。再加上国企本身今年发展也存在规模经济利用水平低、中小企业

②保育钧: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资源配置效益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等缺点,因此需要国家干预这只“有形的手”来拉一把,整顿国有企业同时,也加强对某些领域的管理和帮助。

综上,“国进民退”并非只有一个方向的利或弊,它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把“双刃剑”。

二.科学辨析“国进民退”现象利弊的方法探讨

“国进民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许一时之间很难有充足的数据或者强硬的理论来说明。笔者认为,在辨析“国进民退”现象时,需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是因为需要”,二是“有问题才会有争议”,三是国民进退的选择应该以什么为标准。

(一)存在是因为需要

“国进民退”现象之所以会存在,之所以会在默默中成为政府的选择,而且成为相当一部分学者极力赞同的政策倾向,是有其现实需要性的。

例如,山西众多民营的小煤矿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市场价格混乱、开采生产无序、矿难事故频发、民工利益毫无保障……因此近期国家出手,对山西小煤矿进行整治,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煤矿领域民营企业缺乏统一管理、发展分散而带来的诸多弊端。国家整顿山西煤矿业只是说明“国进”之重要性的一例,还有其他更多的产业,例如钢铁行业,也需要一点“民退国进”。因此,“国进民退”是有其存在必要性的。

另外,也正如经济学家陈平认为“所有国家的财政政策不可避免地倾向大企业,一般国家不会轻易让大型企业破产”。从这一点上来讲,国家在政策上采取“国进”,也无可厚非。

(二)有问题才会有争议

正如上述所言,国家扶持国有经济发展是正常的,但是国家没有给予民营企业足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好处,便会产生问题。设想,如果“国进民也进”,国有经济发展了,而同时民营经济也拥有足够器发展的市场空间、有利其发展的金融体制、甚至是鼓励其发展的优惠政策,那么便不会存在现在这一系列对于“国民进退”的争议。

而当今“国进民退”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民企难开办”。举个例子,国企大多数盘踞当今房地产市场,占地当“地王”,而民营企业发展则面临地租问题以及相应的贷款难问题。二是“国企效率低”。《开放报道》杂志写到:全国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披露,“2009年私营企业工业同比增长18.7%,国有企业同比增长6.9%;私营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5.3%,国有企业同比增长0.8%;私营企业主业收入同比增长18.7%,国有企业同比降低0.2%;从最重要的利润指标来说,私营企业的总利润同比增加17.4%,而国有企业同比降低4.5%。”而国企本身拥有

那么多的发展优势,总体发展水平却如此令人咋舌,只能归结于国企内部的种种腐败问题。

综上,正是因为“国进民退”存在着种种问题,才会引发社会诸多热议。而从这一点上来讲,笔者认为,学界去争论“‘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其实意义不大。若不存在,则没有讨论的必要;若不存在,也不会有争论的存在。因此,我们思考的点应该在于“怎么处理”。

(三)“国民进退”的选择标准

那么究竟要怎么辨析“国进民退”的利弊,选择“国进”还是“民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进行考量。

1.经济效益是否提高。

在经济领域的选择问题,选择的正确与否,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经济效益是否提高。因此,对于“国民进退”的选择,只要是能够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那便不会引起过多社会争论。如果现在收到政策优惠以及金融市场优惠的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并且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为其他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自身也没有腐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那么,这样子的“国进”便不会引发社会上太多的意见。

2.市场竞争是否公平。

无论是“国进”还是“民进”,都必须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这都不是国家政府单方面说了算的,也不是简单的政策能够决定的,因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处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因此,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能有所发挥发展,让双方都“可进可退”,而不是单方面地“国进”而“民只能退”,才是处理“国民进退”问题中需要注意的。

3.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是让“国进民也进”,双方同繁荣发展;还是“国进”兼并其他的民企,从而对许多行业进行统一管理;亦或是全面鼓励“民进”,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然而只要是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这样的选择就是对的。

三.正确处理“国民进退”关系的个人观点

最后,关于“国民进退”问题,笔者提出个人的几个观点。首先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各界应该冷静地分析问题,不要对既有的现象进行过渡地“标签化”,总是局限于“是什么”或者“是不是”,而应该想想未来“怎么做”会更好。再有就是,对待进退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只要最终是有利于双方发展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便可。

针对“怎么做”,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横向上分领域,在纵向上抓重点,有所选择地进行“国进民退”;再者,定好范畴之后,需要创设好有利于国民双方发展的

环境,加强引导和监管,保证配置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一)横向上分领域

1.需要“国进”的情况

需要“国进”的领域包括:对于国家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关乎国家安全但有经营风险的、目前民营企业还不够实力进入或者没人敢去开拓的、目前的管理存在混乱需要有统一的管理进行整治的,等等。例如:钢铁行业、煤炭行业、航空业,等等。

这些领域需要“国进”的原因在于:一,行业本身需要雄厚的实力才能得以运营得好;二,这些领域许多是我国进行产业调整的基础性产业,让国家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干预力度,有利于让资源配置更加集中高效,提高效益,同时也能避免目前存在的“产业趋同③”现象;三,一些重要的领域让国家加大干预力度,能够保证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避免外资挤占市场,同时也能加大我们在和外资进行谈判时的筹码。

“国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定好“国进”的范围之后,可以适度调整,但是不要在短期内扩大领域,造成明显的政策倾向;二,加强对国企的管理和监督,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国企的生产效率,让国企发挥好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

2.需要“民进”的情况

需要“民进”的领域包括:与民生相关的基础性行业、对国家安全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业、新兴产业,等等。

需要“民进”的原因在于,广大企业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在依靠国家干预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市场本身的作用,让主体发挥其作用。另外,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要照顾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促进各类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民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金融和政策方面不要太过偏好国企而忽视了民企,应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设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纵向上抓重点

“国民进退”的选择应该也是具体的历史的,配合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情况的特点,应该采取不同的“进退”选择。

经济下滑阶段,稳住国企同时应该大力鼓励“民进”,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力。而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可以鼓励民企先行,敢于创新和开创,待到发展成熟或者势头良好之时再采用“国进”的方式,让该产业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造福更多人。

③产业趋同:据统计,东部与中部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93.5%,中西部相似率达97.7%。多个省市都把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冶金等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因此,“国民进退”的选择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灵活处理。

致谢作者衷心感谢任课老师唐昊对本课程的教学以及指导.

[参考文献]

[1]孙曙光,神立群.对“国进民退”问题的再认识.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

[2]孙曙光.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研究综述.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2月.

[3]朱晓宁.“国进民退”:现实的选择——论“国进民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必然性.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0月.

[4]许平.“国进民退”的事实争议与价值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2期.

[5]彭腾,詹博.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研究综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马骏.“国进民退”五大案例背后.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2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