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安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安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安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安

第三节 地球运动(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弧与夜弧、昼长与夜长 1、晨昏线可以把纬线分为 和 两部分, 代表昼长, 代表夜长。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 小时;昼弧 夜弧,则昼夜等长;昼弧<夜弧,则昼 夜 昼弧<夜弧,则昼 夜 若某纬线全部位于昼半球,则该纬线出现 现象,若某纬线全部位于夜半球,则该纬线所在地出现 现象。 2、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的计算。 ⑴、若某地6:00日出,18:00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⑵、若某地5:30日出,则该地 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该地昼 夜 。若某地7:00日出,则该地 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该地昼 夜 。 ⑶、若某地昼长为10小时,夜长为 小时,昼 夜 ,日出时间为 ,日落时间为 。 ⑷、若某地上午长为5小时,则该地的白天长为 小时,黑夜长为 小时, 日出时间为 ,日落时间为 ,该地昼 夜 。 ⑸、若某地昼弧所跨的弧度为240°,求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二、光照图的画法。 1、地球上有五条特殊的纬线,分别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赤道最 ,并且与地轴垂直;南北回归线应该用虚线来表示,纬度大小为 ,南北极圈也用虚线来表示,纬度为 N 和 S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与南北极圈的纬度 。 2、在图1中直射点为 点,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 ,晨昏线AB 与直射光线 ,A 点所在纬线全部都在昼半球出现 现象,B 点所在的纬线全部都在夜半球,出现 现象。 ∠X 与∠Y ,∠y 与∠y ′ ,∠X 与∠2 。∠X 的大小决定了直射点的纬度, ∠Y 的大小决定了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2的大小决定了极昼极夜的范围。 3、在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a.在春分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各纬线上昼弧等于夜弧,全球昼夜 ,均为 小时,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 点,日落为 点,极昼极夜的范围为 ,即南北极点。 b.在夏至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为 ,北半球昼 弧 夜弧,昼长 12小时, 夜长 12小时,昼 夜 ; 南半球昼弧 夜弧, 昼长 12小时,夜长 12小时,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为 ;极夜的范围为 。 c.在秋分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各纬线上昼弧等于夜弧,全球昼夜 ,均为 小时,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 点,日落为 点,极昼极夜的范围为 ,即南北极点。 d.在冬至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为 ,北半球昼 弧 夜弧,昼长 12小时, 夜长 12小时,昼 夜 ; 南半球昼弧 夜弧, 昼长 12小时,夜长 12小时,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为 ;极夜的范围为 。 4、随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及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

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点。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圈以内(66°34′-90°)。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缩小。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缩小。 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点。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圈以内(66°34′-90°)。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缩小。

南半球昼变,夜变,昼夜,极夜的范围从向缩小。

次年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点。

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春分至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____半球,是____半球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北半球

各纬度昼长____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夜

长达到最小值,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南半球相反。秋分至春分昼夜长短变化南北半球相

直射点纬度与昼夜长短及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⑴、总体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夜,纬度越高越长,越短。

该极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反之。

⑵、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范围的成正比,并且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互余。

即直射点纬度变大,则极昼极夜的范围,即直射点纬度变小,则极昼极夜的范围,

直射点纬度最大为23°26′,此时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为,范围为,极

昼极夜的范围最大。直射点纬度最小为0°,此时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为,范围

为,极昼极夜的范围最小。

4、为什么南极的极昼比北极的极昼短?

先在图7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再在图8中标出夏至日和冬至日。

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冬至日附近南极有极昼现象,夏至日附近北极有极昼现象。

冬至日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故北极出现极昼的时间较;

夏至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故北极出现极昼的时间较。

练习:下列地点:悉尼、海南、北京、哈尔滨

比较:(1)国庆节时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2)五一劳动节时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3)二分日的时候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4)北京从6月1日到7月1日之间的昼夜长短情况?中间是如何变化的?

基础过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各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0°

B.20°N

C.45°S

D.80°N

2、下列日期中,北京白昼最短的是 ( )

A.1月11日 B 10月11日 C 11月12日 D 12月11日

3、极昼现象从南极圈缩小到南极点的时期是()

A. 春分到冬至

B. 秋分到冬至

C. 冬至到春分

D. 夏至到秋分

4、当黄赤交角变为30°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与现在相同

5、下列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公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读图9“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太阳直射,图乙中的光照

情况与甲图中A.B.C.D中的相同。

⑵在乙图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日

期为,北半球的季节为。

⑶当地球由A向B公转的过程中,直射点移动

的方向是自向

7.读“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完成下列各

题。

(1)E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AE为________(晨线或昏线)。

(2)此时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8°W)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区时)。

(3)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C点的日落时刻是______时,昼长是________小时。

(4)此时的地方时:B是________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

动轨迹。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早于6时日出)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晚于6时日出)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白昼以12点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间间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时或24时)为界,上半夜与下半夜时间间隔相等。 因此已知某地某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 昼长 2日落时间=12+ 昼长 2 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 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 某地夜长=(子夜24点-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点)×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安徽明光中学周兵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纬度变化 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 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4.全球各地,春秋分昼夜平分。北半球各地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半年内,昼长夜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年内,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二、昼夜长短的判断技巧 1.利用太阳直射点来判断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来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或昼长=2|12-日出时间|。理论上来讲,某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与日出时间(地方时)之差即为该地昼长。某地的正午时间(地方时12点)为白昼的中间时刻,上午(晨至正午)与下午(正午至昏)的时间相等,均为昼长的一半,则可在只知某地日出时间(晨)或日落时间(昏)的情况下,便可求得该地昼长和夜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安

第三节 地球运动(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弧与夜弧、昼长与夜长 1、晨昏线可以把纬线分为 和 两部分, 代表昼长, 代表夜长。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 小时;昼弧 夜弧,则昼夜等长;昼弧<夜弧,则昼 夜 昼弧<夜弧,则昼 夜 若某纬线全部位于昼半球,则该纬线出现 现象,若某纬线全部位于夜半球,则该纬线所在地出现 现象。 2、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的计算。 ⑴、若某地6:00日出,18:00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⑵、若某地5:30日出,则该地 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该地昼 夜 。若某地7:00日出,则该地 日落,则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该地昼 夜 。 ⑶、若某地昼长为10小时,夜长为 小时,昼 夜 ,日出时间为 ,日落时间为 。 ⑷、若某地上午长为5小时,则该地的白天长为 小时,黑夜长为 小时, 日出时间为 ,日落时间为 ,该地昼 夜 。 ⑸、若某地昼弧所跨的弧度为240°,求该地的昼长为 小时,夜长为 小时。 二、光照图的画法。 1、地球上有五条特殊的纬线,分别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赤道最 ,并且与地轴垂直;南北回归线应该用虚线来表示,纬度大小为 ,南北极圈也用虚线来表示,纬度为 N 和 S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与南北极圈的纬度 。 2、在图1中直射点为 点,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 ,晨昏线AB 与直射光线 ,A 点所在纬线全部都在昼半球出现 现象,B 点所在的纬线全部都在夜半球,出现 现象。 ∠X 与∠Y ,∠y 与∠y ′ ,∠X 与∠2 。∠X 的大小决定了直射点的纬度, ∠Y 的大小决定了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2的大小决定了极昼极夜的范围。 3、在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a.在春分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各纬线上昼弧等于夜弧,全球昼夜 ,均为 小时,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 点,日落为 点,极昼极夜的范围为 ,即南北极点。 b.在夏至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为 ,北半球昼 弧 夜弧,昼长 12小时, 夜长 12小时,昼 夜 ; 南半球昼弧 夜弧, 昼长 12小时,夜长 12小时,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为 ;极夜的范围为 。 c.在秋分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各纬线上昼弧等于夜弧,全球昼夜 ,均为 小时,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 点,日落为 点,极昼极夜的范围为 ,即南北极点。 d.在冬至日的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为 ,北半球昼 弧 夜弧,昼长 12小时, 夜长 12小时,昼 夜 ; 南半球昼弧 夜弧, 昼长 12小时,夜长 12小时,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为 ;极夜的范围为 。 4、随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及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 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点。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圈以内(66°34′-90°)。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缩小。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缩小。 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点。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夜的范围从 向 扩大。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圈以内(66°34′-90°)。 北半球昼变 ,夜变 ,昼 夜 ,极昼的范围从 向 缩小。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教案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归纳】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昼夜长度各为12小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为0小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达24小时。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冬至与夏至,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春分与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夏半年(春分—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 1.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 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3.昼长=(12:00—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00)×2 4.昼长=24—夜长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利用昼夜长短判断南北半球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南半球。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昼长夜短为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 2.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越大,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所处的纬度越高;差值越小,纬度越低。 3.利用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地方时=12—昼长/2,日落地方时=12+昼长/2。 4.利用昼夜长短判断某地的季节 昼长夜短为当地的夏半年,昼短夜长为当地的冬半年。 【典例精析】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1—2题。 1.该城市的经度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2.该城市应位于北京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解析】当地的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8时30分—4时30分=14小时,故日出时间=12—昼长/2=5时。所以当地地方时为5时时,对应北京时间为4时30分,要早30分钟,即该城市经度应在北京时间所用经度120°E向东7.5°,即127.5°E。 该城市位于我国,而我国经度超过125°E的领土绝大部分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应位于天津的东北方向。 【答案】1.C 2.D 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下图,回答3—4题。

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参考答案】1.C 2.A 3.D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早于6时日出)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晚于6时日出)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白昼以12点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间间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时或24时)为界,上半夜与下半夜时间间隔相等。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教案设计 主讲人:黄兴永 [课题] 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及规律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302班学生 [课标与教材分析]本小节在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三节,主要是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地理高中教学阶段重点也是难点。与前一部分内容——地球自转及意义并列,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理解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学生能从周围环境中切身的体会到,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形成原理感到十分抽象。 [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仍停留在感性思维及对地理现象的观察上,缺乏对地理现象的理性分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从身边环境中有感性的认识,可以概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但很难弄清其成因。由于学生生活在地球上,又不能从宏观角度及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所以讲述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合作探究,概括出两大规律,教师然后加以指导使学生明确其成因。 [教学设计思想]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中的第三节—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本节课所设计的主要是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及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地理高中教学阶段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它的难点在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同学空间思维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很好的去展示地球的空间运动。 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多媒体动画和传统资源想结合,综合展现地球运动。通过展现,使学生更好地、更形象地去认知地球空间运动,从而使学生理解由地球空间运动所带来的地理现象。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有3个地方需要提出来:1.要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结合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演示、自主观察、归纳,相互交流。进而引发学生质疑,分析其成因。因此要适当地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3.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要使得学生学会去分析一些地理现象,并努力挖掘学生们上课时的隐形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深入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及理解其特点; 2.用动画演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从 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理解地球的空间运动。 过程与方法 1 / 4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教案.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教案设计 编号:② [课题]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授课时间] 2012-04-19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课程时间]10分钟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五个主题。此课在承接前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交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由于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掌握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研究过程。 (2通过观察侧视日照图与多媒体动画,理解以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判断昼夜长短并分析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而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树立其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教学媒体] 传统教具、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图片资料及动画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有句谚语:一到春分,昼夜平分。指的是春分日这一天,白昼与黑夜等长。在同学们实际生活中,白昼最长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生:夏季 师:黑夜最长的季节又是哪个季节呢? 生:冬季 师:由冬季到夏季,由夏季到冬季,昼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由冬季到夏季,昼变长,夜变短;由夏季到冬季,昼变短,夜变长。 师:非常不错,看来同学们对生活都有细致的观察。我们生活中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有规律的变化呢?结合此问题,请同学们先自行预习一下课本。(板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 二、教学精讲(主体部分 师:好了,同学们,首先我们利用PPT上给出的光照图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1、(2011年浙江五校联考)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据此回答(1)~(3)题。 (1)C点地方时最晚可能是() A.18:40 B.22:20 C.9:00 D.8:40 (2)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值为() A.2/3 B.7/12 C.11/12 D.3/4 (3)当天北极圈昼长() A.24小时B.最长达22小时40分 C.最短10小时40分D.最长达23小时20分 [解题导引]①根据图示内容可判断此时120°W的地方时为6点。②北京时间即为120°E的地方时,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经线和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③可以根据图示信息先求出南极圈的夜长,然后根据南北极圈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得出正确结论。[解析]第(1)题,通过对图示进行补充可以得出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A点为120°W、赤道和晨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20°W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30°W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点的地方时小于12时,C为ACB的中点,故C点的地方时小于9时,D项正确。

第(2)题,图中120°W的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为22时,150°E的地方时为24时,故从180°向东到150°E的330°经度范围所处的日期均与北京同处一天,故C项正确。 第(3)题,根据图示分析可知,20°W与66.5°S相交点位于DE之间,故D、E所处经度之差大于或等于10°,B、E之间的经度差大于或等于20°,E点的地方时比B点的地方时最少早1小时20分,故此时66.5°S的夜长小于22小时40分钟,根据南北极圈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判断出B项正确。 [答案](1)D(2)C(3)B [解题技巧] 1.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 3.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 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5.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 化幅度越小。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学法指导: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赵兴利 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地理组 纵观近几年新课改省份高考地理试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常常涉及到。此类题目能够考查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空间转换能力,试题难度较大,考生掌握情况不乐观,区分度大。因此高三 复习备考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夜就变短。具体可参照下表理解掌握昼夜长短的分布及时空变化规律。 二、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规律 理论上来讲,某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与日出时间(地方时)之差即为该地昼长。某地的正午(地方时12点)为白天的中点,上午与下午等长,均为昼长的一半。那么可以在只知某地日出地方时或日落地方时的情况下,便可求得该地的昼长和夜长。通过下面太阳日运动图可知: 若某地日出地方时早于6点或日落地方时晚于18点,则该地昼长夜短;若某地日出地方时晚于6点或日落地方时早于18点,则该地昼短夜长。例如:某地地方时4点30分日出,则可以判断:日落为19点30分,昼长15小时,夜长9小时。 12 18 12 16 12 19 昼长14小时 昼长12小时 昼长8小时

三、昼夜长短判断的实用规律 下表示意“地球上夏至日和冬至日不同纬度最长昼与最长夜的时间”(其中h 表示小时,m 表示分钟) 根据此表可以得出以下关于昼夜长短的实用规律: 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由上表可知:赤道地区每天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则年变化幅度为0小时;极圈内(66.5°—90°)昼最长为24小时,昼最短为0小时,年变化幅度为24小时。根据上表的数据,归纳简化记忆口诀为“2-13、3-14、4-15、5-16、6-18”,即“南北纬20°一年中昼最长为13小时左右,南北纬30°一年中昼最长为14小时左右…以此类推”。运用此规律可以推测纬度的高低和纬度的大致数值。 2、纬度关于赤道对称,则昼夜长短相反 由上表可知: 北纬30°在夏至日昼长为13小时56分,夜长为10小时04分,而南纬30°在该日昼长为10小时04分,夜长为13小时56分。因此可以推理为:任一日,纬度关于赤道对称,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3、直射点关于赤道对称,某纬度昼夜状况相反 由上表可知: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 ),北纬40°昼长14小时51分,夜长9小时09分;冬至日(太阳直射23.5°S ),北纬40°昼长9小时09分,夜长为14小时51分。由此推理得出规律。 4、直射点纬度相同,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北纬8°有两天,大致在4月21日和8月23日,则同一纬度地区在这两日的昼夜长短相同。 5、赤道地区,每天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昼长12小时;赤道以外地区,日出越接近6点,日落越接近18点,日期越接近春秋分。 【高考真题分析】四、运用规律解高考真题 (2006全国二)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 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1)~(3)题。 (1)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地位于 A .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副极地低压带 (3)8月23日,②的昼长约为 A .24小时 B .22小时 C .20小时 D .18小时 解析:由图易知,四地从3月21---6月30日,日出时间越来越早,且地方时早于6点日出,表明四地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推断四地都位于北半球。其中①②③三地都出现0点日出,说明昼长达到24小时,有极昼现象,不同的是③地极昼只有一天,说明其位于北极圈上,①地出现极昼最早,说明纬度接近极点。调用已有知识“摩尔曼斯克为北极圈内的不冻港”,故第(1)题选B 。由图可知,④地日出最早的一天早于3点日出,运用规律二,得出昼长大于18小时,再依据实用规律1,判断其纬度在北纬60°附 0° 夏至日昼长 (冬至日夜长) 10° 20° 30° 40° 50° 60° 66.5° 12h00m 12h00m 12h35m 11h25m 13h13m 10h47m 13h56m 10h04m 14h51m 9h09m 16h09m 7h51m 18h30m 5h30m 24h00m 0h00m 北纬 夏至日夜长 (冬至日昼长) 冬至日昼长 (夏至日夜长) 南纬 冬至日夜长 (夏至日昼长) 日 (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邻水二中邓明红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纬度变化 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 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4.全球各地,春秋分昼夜平分。北半球各地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半年内,昼长夜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年内,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二、昼夜长短的判断技巧 1.利用太阳直射点来判断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来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或昼长=2|12-日出时间|。理论上来讲,某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与日出时间(地方时)之差即为该地昼长。某地的正午时间(地方时12点)为白昼的中间时刻,上午(晨至正午)与下午(正午至昏)的时间相等,均为昼长的一半,则可在只知某地日出时间(晨)或日落时间(昏)的情况下,便可求得该地昼长和夜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知识讲解 1.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分析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

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二、经典高考试题 1.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1.()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

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 答案 D 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第2题。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涉及日出方位、日出时间、昼长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帆船返回青岛港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日已经过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故A项错误;此时昼长长于12小时,日出时间在地方时6时之前,故B项正确;此日太阳直射点已经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各地随纬度的增高昼长增长,青岛港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应比广州长,故C项错误;此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青岛港比春分日的时间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春分日时高,正午物影较春分日时短,故D 项错误。 答案 B 3.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的计算、比较

高三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 (昼夜长短变化) 1、7月1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海口C.北京D.哈尔滨 2、下列日期中,长沙白昼最长的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3 A.甲地 B.乙地 C.丙地D.丁地 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5~7题。 5、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6、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7、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 a与P b的关系应符合 ( ) A.0<P a/P b<1 B.P a/P b=0 C.P a/P b=1 D.P a/P b>1 右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8~9题。 8、当M、N的经度差为90°时,O点的日出时间为() A.6∶00 B.9∶00 C.3∶00 D.12∶00 9、该纬线的纬度可能为() A.40°N B.50°N C.60°N D.70°N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30 分B.2 时30 分 C.8 时00 分D.3 时30 分 11、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12 A.110°E,40°N B.110°E,50°N C.115°E,40°N D.115°E,50°N 13、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 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至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14~18题。

高考地理微专题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微专题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知识点1 昼夜长短的变化 【基础知识】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 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夜越长 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夜现象 春、秋 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 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 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 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 出现的天数愈多 昼夜长短 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 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4.【解题秘籍】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夜弧计算。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利用与赤道的昼长恒为12小时的比较关系计算。 (3)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图示如下。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24-昼长时数 【例题】 一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 (2019·天津卷)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 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 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 上做出了回复。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极其计算 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归纳 1.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且纬度越高,昼夜长度相差越大;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黑夜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黑夜越长,昼夜长度相差越大。 归纳为: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2.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则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 长。 归纳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3.春分、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平分。 4.直射点纬度越高(即越接近夏至日或冬至日),地球上各地(除赤道外)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5.关于昼夜长短的特殊规律: (1)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 白昼长度是指日出到日落这一段时间,日出日落时刻关于正午对称(以地方时为标准),如图1所示。 (2) 在同一天中,θ°N 的昼长等于θ°S 的 夜长;θ°N 的夜长等于θ°S 的昼长。因为 同一天中,θ°N 的昼弧等于θ°S 的夜弧, θ°N 的夜弧等于θ°S 的昼弧。如图2所示。 (3)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下图所示。 (a 与b 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 与d 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 6.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3)日出时刻=12 - 昼长的一半;日落时刻=12 + 昼长的一半 训练题:(201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期中考试)下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曲线图。a 、b 、c 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作出的曲线,A 、B 、C 、D 为不同的日期,读图判断1~2题。 1.在c 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一年中四季分明 B .终年多雨 C .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 .夜空中难以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2.在b 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一年中有一天的极昼现象 B .在 C 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 .四季如春 D .一年中有半年左右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的应用(教师版)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的应用 概念(注意与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的差异) 形成原因:黄赤交角 晨昏线移动 规律: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即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总结: 技巧总结: (06广东地理卷)1.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B ) 日出时刻=夜长 / 2 A .21 时 30 分 B .2 时 30 分 C .8 时 00 分 D .3 时 30 分 2.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 ) A .大庆 B .海口 C .岳阳 D .长春 3.若AB 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C ) A .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 .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 .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D .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总结:1.同一纬度上各点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 )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 )资料。据此回答4~6题。 4、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 ) 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5、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B ) 最短昼长*2+昼长最大差值=24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6、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时,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C )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规律判断 A、42°26′N, 156°E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E 总结:2.同一地点最长的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为24小时,昼长差关于12小时对称 3.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刻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 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其余类推 (03全国卷一) 读图1,一艘由大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7~10题。 P 7.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C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8.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9.该船即将进入(B )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0.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总结:4.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如对趾点),同一时刻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06全国卷二)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 21日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11~ 13题。 11.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B ) A.①B.②C.③D.④ 12.④地位于(D ) 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 13.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C ) A.24小时B.22小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