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静经白话解说

清静经白话解说

清静经白话解说

序言

叹芸芸众生,终日沉醉于孽海,度着无情的岁月,遭受种种劫煞,真是悲痛万分,惨不忍睹呢。推其原因,这都是因为人心不古,泯灭天良所致。

孟子说:“天下溺,援之以道。”道为万类生活的要素。中庸又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正是证明大道的尊贵。老子为道教之始祖,历代以来救世的苦衷,并非是笔下可以叙尽的。

传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圣母玄妙玉女于殷王阳甲庚申岁,梦五色霞光,拥太上老君,降于空际,倏变为五色流珠,入口吞食之,遂凝圣胎,孕八十一年,至殷王武丁庚辰岁,三月十五日(即夏历二月十五日)诞于楚苦县赖乡曲仁里。圣母见天开数丈,众真捧而出,因手攀李树,从左肋而生。生时白首顶有圆光,生而能言动,周行九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指李树以为姓氏,事实已详载于道藏经。周时称为古隐君子,孔子又有“犹龙之叹”。神道变化,实在不能测透。老子遗留的经卷很多,清静经也是其中的一部,全书宗旨是让人归依清静的意思。今时奉命阐释真意,注为白话解说,以便容易研究。然而研究之后,应当如何?俗云:“念经不如讲经,讲经不如依经行”善男、信女果能体意实践,才合俺的希望呢!

第一章

老君曰:天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字解]

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为道教之祖。形——是有形可观,有迹可循的。天地——是混沌初分的时候,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情——是属于后天,是性的动,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日月——日为火之精,乃恒星之一,月为水之精,乃系地球之卫星,也就是阴阳的意思。名——能称呼标记出来的谓之名。强——刚强不屈,定而不可移的意思。道——万事万物所必循由之至理。

[章解]

老子说:大道本来无有形象,但是能够生天育地;本来无有情感,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本来无有名称可以标记,但是能够燮理阴阳,生发消长,养成天地间的万物。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又怕后人无所是从,就依据天理来推测,起了一个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道”。

[演说]

什么是道,就是无为之真理,万事万物必然循由的路径。它虽然无形无象,内含玄机奥妙,尽用俗人的眼光,是不会看透了的。所以世人多以此为迷信,不知内蕴真意,竟作无稽之谈,真乃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老子悲天悯人,一片济世的苦衷,真令人怀念千古,是永久不能忘掉的。就是在世所遗留的经典,如道德,黄庭,清静等经,无一不是真机妙理,无一不是性理秘决,堪叹后之学者,多有智者落于顽空,愚者流于执相,这空而不空的真道理是不易测透的。孔子尚有”犹龙之叹”,何况平庸的俗子,更不能见其真相,即清静经,多有认为抽添搬运吐纳的功夫,以讹传讹,真是遗误不浅。有者依此修持,直如抱砖磨镜,百无一成,有负老子在天之灵,这是多么悲叹的事啊!现在天道应运降世,明师承命,普渡众生。时机不容稍缓,大声疾呼,愿亿万生灵,得登济世之慈航。老子首章说到无形,无情,无名的

原理,也就是道德经所说的“无名的樸”生机一动而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这无为的妙用真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呢。子曰:“画前之易非神难见,不传有道非圣难知”。老子为圣为神,以这无为的妙理,立名曰:“道”绝不相强。无奈现世的人们,崇尚科学,执于形象,故此不可捉摸的真理,则无人过问了。哪晓得科学之所由来,原出自哲学,世人多称哲学为科学之母,并称老子为哲学之鼻祖。因哲学本属抽象,故世人多有不知。诗经上说的:“明哲保身”,也说是让人明道的意思。大道的深远,不能一言而尽其意。所以《大学》上说:“物有本来,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希望同胞兄弟,努力进步研究,自能智慧大开,照穿一切,无处不是光明呢。

诗曰

无形无象更无疆一理流行贯八荒

万物长养天地育五行生克日月光

真空非空含妙相无为有为透玄黄

缘深能得明师指了达圣业永留芳

第二章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字解]

清——是空虚纯洁的意思。浊——污浊不净的意思。动——移动的意思。静——是寂然安止的意思。降本——是分赋的理。流末——是造成的象。

[章解]

这包罗万象的道理,无微不至,无所不含。也有纯洁,也有浑浊,也有动机,也有静意,不过在它没有发现出来的时候,知男秉乾道而成,所以为清为动,女秉坤道而成,所以为静为浊,一切动静清浊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赋下来的。阴阳相感,真理寓乎其中,自然会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

[演说]

这一章是一本散于万殊的意思。无极一动,分晰出天覆地载之消长,阴阳动静之变化。普遍周界,人人备具一理,物物各具一天,所以《易经》上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正是上帝造物的起端。但是上帝为了生天地,造万物,一点也不惜力,也不辞劳。将世界治理的应有尽有,让众生来享受这一切的幸福。最可悲叹的,是众生只知享受安乐,便忘了法天则地的大道。看现在社会上一般沉醉的男女们,真是污浊不堪。衣冠禽兽,触目皆是。惟恐脏了俺的笔,也就不在一一剥露其真相了。芸芸众生,为了贪生怕死,遭受风尘的埋没,汩没了自已的良知良能,对于无为的道理,更是石沉大海,消灭的无影无形了,更加利欲薰心,早将天地良心丢在脑后,沉醉梦乡,一味温柔。被情枷枷的特紧,被爱锁锁

的特严,那有功夫来研究无为的妙道理,追究性理的根源呢!即便有些修道的人们,不是铜壁铁墙无门而入,便即夙孽太重,明师难遇。否则智者过之,愚者不及。所以惹的孔子叹惜“道其不行矣夫”的话呢。

诗曰

圣意罔极混沌初皇恩一本散万殊

乾坤栩栩参造化动静如如尽功夫

激浊扬清道悠远法天则地德不孤

若趋声色沉孽海涛涛波浪几时出

第三章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字解]

源——根本源流。基——根底基础。悉——是明悉的意思,归——附纳归入的意思。

[章解]

这玄妙无边的大道理,就含着清浊动静呢,可是细心追究,轻青的天还是重浊之地的起源呢。因为九重宗动天,本系一气流行,属于动,可是确为地静之基呢。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自然连天地都要归纳在你的本性中呢。

[演说]

这一章是让人知本的意思。前章说的降本流木,字义非常深远。恐怕人恋末失本,所以老子再再叮嘱,这样的苦心,真是令我也万分的感激呢。而且又含着先天的功夫,后人多以此为搬精炼气之解,实在贻误不浅,本来清浊动静皆属后天,如先天无极之真理,那就无所谓了。清者显而易见的是指气而言。浊者就是象了。都知道由理而生气,由气而生象。所以地之为物,也不过是气包中的一弹丸而已。故此清是浊的源头呢。男清女浊,也是这个道理。本来一有人身,即是后天。当初天生人的时候,是秉受阴阳之气,贯之一真理而成形。男秉乾道为清为动,女重秉坤道为浊为静。故男子为女子的主,女子为男子的助。圣人所说“出嫁从夫”就是此意。不过现在的人,不明根本不知道德,以致阴阳乘舛,男女不分,纲常不整。以今昔之比较,实现天堂地狱之分别。写到这个地方,不由得替世人捏一把汗。如是永坠沉沦,何日出头露面,幸今苍天慈悯,教人明白这个道理。看破红尘,顿开枷锁,果能常清常静,视天地为逆旅,知光阴为过客。萧萧洒洒,逍遥界外,直如在世的神仙。不拘于声色,不囿于五行。真是到这个时候,连天地都归纳在自已的本性中了。

诗曰

万物之灵人独尊性统四端智慧深

寄尘有性当知本处道无为但率直

总住声色失觉路难免沉沦困迷津

愿尔皈依常清静诚报天恩与师恩

第四章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字解]

神——阴阳不测之谓神,亦犹性也。扰——搅乱的意思。欲——是嗜欲。即性情之所好者谓之欲。牵——引之使前牵动的意思。

[章解]

上帝所赐给的元神,本来是纯洁无染,虚空无碍的。因为受到人心的忧乱,便将灵明的元神给蒙蔽着了。人降生后的初心,无嗜无欲,也是很安静的。因渐渐的长大起来,知识渐开,薰陶渐染,有了私欲之念,要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引诱,便将人心驱使的如失缰之劣马了。

[演说]

前章说到人能至诚不息的常清常静,连天地都要归纳在本性中。正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用于我矣”但是苦海波浪涛天,私欲横流,那一个能皈依清静之道呢!尽作些妄贪妄取,不仁不义的事,被那七情六欲的缠扰,多数人都染上了不良的嗜好。小则害身丧命,大则倾家亡国。看到世界的现象,不由掩面而泣。咳!“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多少佛子都入了迷魂大阵,不但不知觉悟,反而以害为利,以苦为乐,愈趋愈下,沉沦到无底的深坑。孔子有云:“民吾同胞,物吾同兴”。不忍人物遭此残酷的浩劫,更不忍心良莠混淆,玉石同焚。当如孟子所说的“天下溺,援之以道”。故应此时上帝降下济世的实符,复差传道明师,大施宏恩。故而真宗阐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重注三教之经典,挽化众生,同心向善,方能脱出这无情的漩涡。然而上帝所赋的真灵,因久被风尘埋没,已然明而不明。这一章书是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理性受到气秉的包围,人心受到物欲的引诱。也就是理蔽气,气蔽物的意思。久迷本面,丧失真常,,如此以往,不能摆脱,总是轮回变转,何等苦恼。谚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希望众生早一日的觉悟,早得一日超脱,不负俺的这一片苦心呢。

诗曰

人心好静欲多牵劝君当将六门关

修身诚意惟格物清心寡欲须戒贪

实用四勿常克己体行八德时格天

一念不生无可扫金丹不炼自然圆

第五章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字解]

遣——格除的意思。澄——由浊入清的意思。自然——无所勉强之意。六欲——是色、声、香、味、触、法。三毒——贪、嗔、痴。

[章解]

如果能够永久的将一切私欲杂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静不妄动了。心不妄动,再加上澄清的功夫,元神能洒洒陀陀,虚空寂静,一点挂碍也没有了。不用去造作勉强,色、声、香、味、触、法、痴,也就消灭的无踪了。

[演说]

这一章是归本还源,明善复初的意思。虽然说是遣欲心静,澄心神清。但是行起来,完全都是自然的功夫。《大学》上说的:“格物”,《中庸》上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和《道德经》上说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都是让人克己,率性的秘决。不过人心的一动,便会生出许多变化。佛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着动机,六门大开,眼要贪色,鼻要贪香,舌要贪味,耳要贪声,心触欲情,意生贪求。嗟呼!“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聋”。如此神不安舍,不知发生多少可悲可泣的事呢!若是能依着颜夫子的“四勿”,“非礼勿视,听、言、动”。那能不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呢。《楞严经》上说:“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众生已被声色所迷,苦苦追求,惟恐不得,那肯再躲避不纳呢。凡有利于我的都要贪求,稍有违逆,便生嗔恚。痴心迷理,而生出许多烦恼障碍来。众生因昧于六欲三毒,着于色相,故不得见如来。今时得道佛子,佛缘深厚,明理虔修,自能一步直超。果能遣欲澄心,全始全终之志,不生半途而废之心。自无功亏一篑之叹。遵而行之,自能的功能了。

诗曰

心扰欲牵苦无穷轮回转变几时停

欲觅性中真面目勿恋身外假虚荣

三心四相当尽扫五蕴六欲自能空

洒洒陀陀无挂碍何愁大道不成功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字解]

不能者——通俗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也是没有志向者的措词。

[章解]

能字含有深远的意思。如其能的时候,则可以一性圆明,复合无极。不能的原因,是因为心中的杂念还没有澄清,私欲没有除尽的缘故。

[演说]

这一章是指修道无恒,中途而辍者说的。前章也曾经说过,有道贵乎有恒。如欲虔修,而没有坚志,自然心不能遣。果能立下决心,则事情无不成功的。《论语》上说:“士不可不宏毅”。谚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何况修道更是贵乎专一,否则说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不能知行合一,亦是枉然。常言:“空谈无补”,也是警告言过其行的人说的。如能体道修持,定能返本。拿定把握,不怕一切荆棘,虽有千魔万考,也不妄生退缩之心。当知冤孽不了,难把乡还。明白这个道理,即知魔考是成道之母。遇有逆境,是考人之至诚。遇有逆事,是考人的智慧。总之,不要因一念之差,遗恨终身,永坠轮回,悔之莫及。若不早得超脱,惟恐时不久待。故孔子有云:“万劫千生得此身,几回出没几回循,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时渡此身”。明透此意。自悔往者不及,来者可追。甚至说到,心何能澄,欲何能遣,下章尚要研究呢。

诗曰

眼前货利休妄图勿惹风尘荡五湖

须藉圣道成圣业莫因凡福作凡夫

幸得三宝明旧主虔修一贯返故都

今生不向彼岸渡劫后忏悔复何如

第七章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观——是察望,此处含有达观其真理的意思。见——物接于目而能加以辨别的意思,也可作现出来讲。空——理之体曰空,亦是诸法一无所有的意思。

[章解]

能够遣除物欲的人,回光返照,内观自心,连心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欲呢?外观其形,连形也没有了。远观其天下的物,连物也没有了。心,形,物既然都没有了,唯能现出来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形,物其没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圆明,超然物外,不为浮欲所绕,明了身心幻境,万物无常,不被声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这样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尽其义呢。

[演说]

这一章书是让人破除色相,重见如来真面目的意思。佛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若以取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由此看来,凡是有形象的东西,都是幻虚不实的。所以老子说:“内观无心,外观无形,远观无物”。无心自然不起欲念,无形自然免除忧患,无物自然没有贪求。三者都没有了,才是真空生妙有的时候。若是变相不舍,便要永久沉沦孽海,不知何日才是出头日呢!再说人之色身,根本出没无常,所以顺治皇帝出家诗上说:“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可惜一般世人,把假色身视为珍宝。到处趋吉避凶,朝夕转变,为了安然长存,于是乎又作了些上于天怒,下遭人怨的许多坏事出来,反而促短了自己的寿命。呜呼!以假妄真,殊为可叹。将自己一团虚灵不昧万劫长存的真性,反到葬送到九泉之下。老子看到这个地方,为警醒世人,曾有言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是让人明白假身外方是真身。故临济禅师有言:“真佛无形,真性无体,真法无相。”堪叹世之愚人,不但不能忘其形体,反而假体为真,殊不知现在如何荣华富贵,百年光明,犹如弹指,三雨寸气断,色身能永在吗?吾大声嫉呼,愿世早觉迷梦,睁开你的慧眼,自能看穿色相,洞观无碍。真假认清,轻重辨明。挥起你的降魔杵,举起你的斩欲刀,急速借假修真,一旦功圆果满,才知俺的话不假呢。

诗曰

万缘生灭意从从悟尽尘劳俱是空

放眼休观是非事修身勿论苦乐情

三心了却心心了一窍通时窍窍通

自性般若随时现无时无地不光明

第八章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湛然——形容极清幽的意思。寂——安然清静的意思。

[章解]

上章所说的“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这个“空”,乃是空洞一无所有了。如果若是能空到极点,无所再空了,所余者是一个“无”字,然而这个“无”字,亦应用功夫,把它没有了。到此地步,连这“无”的功夫都不应存在。因为有所在,即不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既然“无”的名字“无”的功夫都没有了,这时方算入于清幽常久的安静呢。但是寂静到了极点。亦不知道其所寂了。此时的心性,已然离开尘俗的境界。私欲杂念,怎能够再生起来呢?私欲杂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这才是真实的清静呢。

[演说]

由上章可以知道人之所得乎天的真性,是没有形色的,然而又恐世人误解了这个“空”字的真意,不能了然。所以不是执着于“虚无”。所说的“寂”并不是静坐观空的呆板。如果能悟穿了“真空妙有”才是真静呢。今有一般修行的人,远离了一切人情,将自己父母妻子置之不顾,把五伦八德认为乌有。也不劝化世人,自认为己为世外的高人,还希图超仙成佛。岂不知自心已执偏见,将来也不过落一守尸之鬼而已。有什么好处呢?《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教人修道不应当执形着相,方能观见真空呢。佛家谓:“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法本不有,莫作无见”。《中庸》又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虽言“无声无臭”而不言“空”,就是恐怕世人误解“空”字。并且连有无的念头都不当存,方是正见,才能入于清静,所以惠能六祖说:“无念念即正,有念念即邪”,不存有常寂之念,方可真实的常寂呢。

诗曰

至诚无息体自然空空自如何须观

无所空时即是妙有点念头却非禅

寂无所寂不知寂玄之又玄难言玄

自能觉悟体真意普施慈怀挽狂澜

第九章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字解]

真常——真是不虚,常是不变。即是真理而言。性——天之所命与人的,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

[章解]

用那真常不变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能够真实不虚的去作,便能得万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时如此,即便是应于万事,亦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果能这样的平静,自强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长虚空无碍,寂然安止的不妄动了。

[演说]

上章说的是“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一章是解释,怎样才能作到真静呢?观今世人,有的能静而不能动,或者能动而不能静,此乃凡夫,又何足道呢?况且只是独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但是老子说的真静,是“奥里取静”的真意。在自身具有常而不变的理性,更是无为无畏,良知良能的。如果能得到明师指点,自然大德重明,顿显真如。《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况人为万物之灵,无时无地不在事中,万事万物,各具真理。明理则处之得当,否则昏乱无章。现在的人们,因都迷失本性,不讲真理,故此你争我夺。把世界扰了个乱七八糟。我真有点看不下去,所以重将老子救世的苦心说出来,好让大家行持,如若能够用那真常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自然能合乎中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如此便没有什么灾星和劫煞了。自私心,妄取心,欲心不会再生了。行出事来一定是坦白的,平静的,能这样的作下去,不是就皈依静了吗?不但一人如此,扩而充之,世界众生也都如此,真不难重见尧天舜日呢!

诗曰

清静无为无不为有感悉通理无亏

谁可判分清浊理孰能循守动静规

心神洒陀观自在智慧光明了是非

奥理精华几个悟学禅空到性如灰

第十章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字解]

渐——由浅入深,有次及第的意思。化——教化。众生——梵语为“萨埵”。新释为“有情”。旧释为“众生”。众生二字有三意,㈠众人所共生之义。㈡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㈢经众多之生死,亦名众生。圣道——大而化之谓之圣,必由之路谓之道。简而言之,即是圣人的心法。

[章解]

既然是达道如此的清静,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虽如此说,确也毫无所得。还必须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称为得道的,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

[演说]

上章所说的清静之道,意义非常的奥妙。唯恐少人参悟,不知其中的真意。真是叫老子叹惜不止呢!又怕人以为皈依了清静之后,使自以为得道了,所以又有这一章的解释。皈依清静,虽说是的着道了。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不行动不能了意,还是不能了却生死。所以说起来还是毫无所得,也不过只落个独善已身的小乘徒而已。于世人可有什么好处呢?必须时存济世为怀,慈悲为本的念头,普渡众生,使人人脱出轮回之苦,地狱之灾,才合乎修道人的本旨呢。佛云:“众生不成佛,吾誓不成佛”。故此讲经说法,普渡群迷。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设教,完全让人明白明德新民,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真意。以及耶稣的博爱,替众生赎罪,并说:“世上的人们,有一人的德不明,就是我的德不明”。这些事,都是舍已从人。故《道德经》上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云: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所留下的一言一行,都是修道的模范。《中庸》云:“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果能效法去作,那能不道成天上,名留人间呢?现在天道应运普渡。明师继往开来,温故而知新,祖述尧舜,崇尊孔孟,真是“百世以俟圣人”了。倘能够得遇明师亲授指点,方不负此一生呢。

诗曰

定静功夫大自然何须炉中炼乾元

原人多为丹经误迷子未能圣意参

苦海沉沦何日脱乐境逍遥几时还

但愿得道能布道不负恩师阐真传

第十一章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执者,不明道德。

[字解]

太上——最上之称,尊敬老子的意思。上士——德学兼优,而且深明道理的人。下士——是德薄学浅,而且执着的人。德——有功于世,有恩于人者谓之德。也就是率性而行,法于事的叫做德。

[章解]

老子说:上等的贤人,因他深明大义的,故没有什么争贪。下等的愚人,因执着己见,不察情理,总是好起争贪。上等有德的人,有了有功于世,有恩于人的事,还不以为是德。下等无德的人,有心积德,作一点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义呢。

[演说]

这章书是老子特别关心修道人,不要起贪争的心,不要执德的意思。既然说是“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这显而易见的,真道是无形无象,无为而无不为的,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万象皆空,到时终归于尽。渺茫一生,空自后悔,能够寻出超脱之正路,方不致永受轮回之苦。既然悟透人生是梦幻,还有什么可争的呢?况且富贵贫贱,皆是命中造定。故孔子有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但是一般愚昧无知之人,尽作些行险侥幸的事,贪求声色。殊不知终日营营,刻薄成家,一旦天灾病孽,仍是苦不可解。常说:“为不与命争”,就是这个意思。明白天理的人,处处以济人利物为本职。并不自彰其德,可是德已然就有了。朱子曾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况且有德的人,是为而不持,功成弗居,永久是兢兢业业,戒慎恐惧的作下去,他的德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但是有等人,也知修德是一件好事,到处行些有作有为的善事,只恐旁人不知,埋没了他的美誉,处处夸张。不料想如此一表,反为不美了。《道德经》云:“自伐自功,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这样的人,是不明道德的真义,真是可惜呢!呜呼!近代人心不古,世态炎凉,连有为之德都不作。只知你争我夺,唯利是图,以致世界坏到这个地步呢。咳!孟子云:“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的话,真是不错呢!

诗曰

谁将尘缘尽悟空惹动牵缠苦无穷

声色货利嫌少得富贵功名总多争

执形着象失性理背觉合尘昧灵明

上德普化超宇外堪怜愚夫转飘零

第十二章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字解]

妄心——是虚妄不实的人心,也是妄分别之心。

[章解]

现今真机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机缘。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直真。推其原因,唯有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动,道心难现,离道很远,所以不能得真道呢。

[演说]

这一章是承上章说的,前章说的无非“无为”“有为”的分别。如果存有为之心,不但不明道德,还不能得真道呢。再看现世的人们,那一个不是勾心斗争,利益熏心。故此虽然科学倡明,物质进化,衣,食,住,行,不为不便。但是怃心自问,不但不能享受,反到受到了罪啦。交通便利,

战场扩大,故此造成空前未有大劫煞,普天之下,何处是安乐乡呢?细想劫数的造成,还不是因为人心不古吗?《楞严经》云:“心平天地皆平”。佛云:“修桥补路,不如先平心地”。佛祖的立言,真是不假。故而天道应运,降世挽此浩劫,重整尧邦,化人人回心向善,愿个个脱出劫渊。大千世界,一道同风,快乐可想而知。所以我不惜唇舌,苦劝众生。希望大千佛子,共脱苦海,同登道岸。倘若妄心不除,难得真道,永坠沉沦,那时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诗曰

众生流浪转循环妄心一动惹牵缠

切切行功结后果速速积德了前冤

此时不将真道得何日方能故乡还

嘱尽衷言当觉悟睁眼即见菩提船

第十三章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字解]

惊——突然害怕叫惊慌,言戒惧的意思。着——着受的意思。贪——染着六欲之境而不离之意。和“爱”字名虽不同,而理是一样的。求——索取的意思。烦恼——是一切贪,欲,嗔,痴等,能使烦心恼身叫烦恼。亦是闷闷不乐的意思。

[章解]

上章说的众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为有贪妄之心。一有了贪妄心,就要惊动那喜动而不喜静的“识神”。识神被惊,心意外弛,便要着于万物了。既然接触了万物,就要生出不想离开,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那能尽如所愿呢?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无穷的烦恼。

[演说]

上章说苦海众生不能得其真道,是为了三心不扫,四相不飞的原故。因人寄红尘,总是纷纷扰扰,朝夕营求,不得歇心。故此妄心一动,则神随意迁,追逐万物,而恋恋不舍,甚至废寝忘食,自甘其愿。这样一来,身心不得养。《道德经》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佛云:“寂然不动”。都是让人不动心的意思。假若苦苦贪求,即便一时侥幸得到手,还不是家大业大操心大吗?谚云“身旁无妥物,心中烦恼稀”。何况说是促促一生,不知何日归去,故有人生如蜉蝣的话呢!试看历代的佛祖圣贤,留芳千古,虽死犹生,是可以作后人的标杆榜样。另有一般不知礼义,妄贪妄取,苟安偷生的人,死去遗臭后人。噫!同是一生,只因所为之事业不同,故此有天渊之别了。愿世人熟思此意,方不致误了自己一生的事业。谚云:“两利相形取其重,两害相形择其轻”,古文云:“天地为万物之逆旅,光阴为百代之过客”。寒来暑往,日月穿梭,古今一件一件的事情,都被光阴捉过去了。这人生数十年的时候,那还有功夫再招惹烦恼呢?俗语云:“知足者常

乐,能忍者常安”。如不知足,妄生贪求,一生总是烦恼。罗状元作的诗上说“到无求处便无忧”的句子,真是说的不错呢。

诗曰

惊动心神任弛游着于万物欲贪求

欲念未逐心转恼贪求不得意生愁

声色丛丛速回悟孽海涛涛勿逐流

了尽俗缘方成道此时不修几时修

第十四章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字解]

忧苦——忧愁苦恼的意思。浊辱——污浊耻辱的意思。流浪——飘泊不定的意思。苦海——比喻无穷的苦境。指红尘世界,有生死转变而言。

[章解]

对于万事万物,如有求不得的时候,便会生出烦闷恼怒的事情来,由烦闷恼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动与身心添了无穷忧愁和苦恼,便要遭受到许多的污浊耻辱。惹得飘泊下流,转变生死,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遇中,永远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

[演说]

前章的意思,就是让人不妄求。本来天地间的万物,是赐于众生享受的。因为人的福缘不一。所以享受的多寡亦有所不同。更有一般妄作妄为之辈,胡遭乱闹,损阴功,败德行,经过轮回的转变,便分出了寿、夭、穷、通、福、贵、贫、贱。为富贵的人,不知惜福,骄傲奢华。贫贱的人,不知认命,不能固穷。因此就俗事纷纷,扰乱社会不得一刻的安宁。事情虽属复杂,但是不外乎“得失”二字。得意人便有无限的欣慰,失意人便有无穷的烦恼。什么生死离别呀,自杀呀,都因此发生出来。罗状元诗云:“得失荣枯本由天,用尽机关枉徒然”的意思,很是深远。不过俗人迷毒太深,谁还认这个头呢?如此日往月来,积罪深厚,难得超脱之路,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境中。吾不忍众生久远沉醉,重将老子济世的婆心诉说出来,以警惺迷顽者的痴梦。更希望四海同胞洗心涤滤,休恋一切尘劳。谚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即便俗事事羁身,亦当用妙智慧照穿一切。佛云:“烦恼即菩提”即是救苦的金丹。果然能够依此修行,自然不会遭受污浊的耻辱,亦不会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更不会迷失真理。事实有这样伟大的效验,但是须知行合一,才能得到如此的好处呢。

诗曰

烦恼妄想致伤怀欲蔽层层昧灵台

常沉苦海随波去永失真道着尘埋

诚意坚决休忐忑信心守定勿徘徊

勿谓行道受魔难功成自得见如来

第十五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字解]

见前

[章解]

真实不虚,常久不变的圣道,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会得着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

[演说]

上章说到“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老子惟恐苦海的众生,自暴自弃,自认不能修持,以致耽误了自己伟大的事业。故此老子又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这章的“悟”字,很有意思。不当知六祖慧能本不识文字,然而悟性的功夫,超乎世外。无上妙道,顿然悟穿,承证圣业,故有肉身菩萨之称。今之苦海众生,倘能真心悟道,顿生觉性,照穿尘缘,辨明真假,坚定信心,自然得着圣道的真滋味。所以说别人千言万语,不知自己觉悟。人所不能醒悟的原因,是着于万物,而生出来的许多障碍及牵缠。当知红尘非家乡,肉身非吾体,石火电光,转瞬即化,一团真性无处寄托。空自飘泊尘寰,流浪生死,随波逐流,愈趋愈下,不但有负上帝的盼望,与仙佛济世的苦心,而且是泯灭了自己的根基缘份,耽误自己九玄七祖。当今天道普渡之时,确是万载难逢的好机会。若轻轻错过,岂不可惜。当知“日月逝矣,岁不吾与”。佳期无多,绝不我候。细心参悟,方知俺一片济世的苦衷,真是不容易呢!

诗曰

悟性穷源体真空常依清静妙道凝

感应通达一心印智慧照遍万卷经

能脱尘俗无人我得证涅槃了死生

克己成人兼天下发大愿心渡蕴灵

结语

老子的慈怀远大,关念着世界众生,作《道德》振耳启瞆。作《感应》讲明因果,作《清静》指点玄机。真是因人发教,无微不至。这番济世的苦衷,真是以泰山之高,沦海之深,都不能比喻尽的。按历代以来,每次倒装降世的神妙,人莫能测,故孔子曾有“犹龙之叹”。《清静》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余涅槃”,儒家所说的“达于至善之地”。老子愿人人皈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所以首先就倡导本来清静之说。始从大道无形,无情,无名,直至降本流末生出万物来。惟恐迷人失根忘本,故此又说到“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就是让人知本的意思。因为明本方能返本,知根始可归根。又说到人神人心,本来也是好清静的,不过受了一切物欲的引诱,才惹得不安静了。欲使皈依,还须从根本治疗,才能得到效果,所以必须澄心遣欲才能行呢。然而怎样才能做到澄心遣欲的功夫呢?须把身、心、物,都看空了万可。但是老子又恐学道的人,趋入于顽空之境,所以又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的道理。又恐独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故老子又说:“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由此看来必须推己及人,方能达于至善。又说:“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这正是给后人开门引线呢。今多少愚人,仍然墨守旧法,终日参禅打坐,妄想超生,不体老子的遗言。咳!睹此执迷不悟的人们,只有付之一叹而已!再看老子说的“争”字“德”字,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为人若是空空得道,不能抛弃假相,妄起争夺,则必不能建功立德,终久不能归本达源,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值此皇天悲悯。普及众生。然而倘有不求真道者,实乃堪怜堪叹。远隔尘缘,灵根自昧,夙世尘劳何日可了?故而佛曾有云:“心未调伏,何能往生”?耶稣有云“身背着罪,不能回天国”。众生如此迷昧,难免轮回转变,流浪生死。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坚,知难而退,望洋而返。复又再三叮嘱,说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自然可以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按此清静一经,不但是修道之至宝,也是治世之秘决。三教圣人,都是出世兼入世,明体而达用的。世人多有误解偏论。究其实在,还不是一己之见吗?此清静一书,本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由一本散于万殊,复由万殊归于一本,何有章次之分。今时解成十五章,也就是开一方便之门,便于阅读的意思。我很希望持读此书的人,要深体老子的衷心,实行老子的衷言,即便老子在天之灵,也会向你点头微笑的。

太上老君赞

无为妙道包罗天地清静一经尽载真意

岁月来往古今传递堪叹众生鲜知妙谛

自心真如独释其秘兹尔缘深休自暴弃

得善服膺践行竭力成就正果绵绵永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