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明老师-叙事疗法

李明老师-叙事疗法

李明老师-叙事疗法
李明老师-叙事疗法

李明老师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李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叙事心理治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生

态心理养生等领域

主要成就: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现任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主讲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等课程。担任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究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宗教文化心理学。

个人经历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艺术心理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二)译著

《性、生态与灵性》,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印)。

《叙事实践工作地图》,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课题

1、《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A030151),承担“要素研究之三:人力资源”,2006年1月。

2、卫生部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走出去”小组系列教材项目,《中医哲学》(大纲)和《中医科研方法》(大纲)的编写工作。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各种心理期刊发表文章十数篇,发表论文《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探幽》、《整合性的后现代医学理念》、《 AQAL模型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等数篇。

工作经历

2002. 2-2003.7 在鲁东大学“山东省心理卫生中心”担任中级心理咨询师。2002-2004 在鲁东大学担任心理学教师

2006.9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师

2007.7至今,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学术活动

2001 参加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研

讨会”。

2002参加“山东省心理学会年会”,并加入心理学会。

2005 到四川大学访学。参加黄玉顺教授主持的“生活儒

学论坛”。并随陈兵教授学习“佛教心理学”。

2005 参加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人本心理学大

会”,。

2006 参加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联合举办的“首届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暑期高级研讨班”。

2007 参加“第三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超个人心理学大会”(广州)。2008 加入北京心理学会并加入中国心理学会。论文

被世界心理治疗师大会收录(WCP2008)

2011 李明老师荣获中美精神分析证书

2012-4-11李明老师在联合国参加学术会议

2012-5-6 李明老师在圣迭戈参加学术活动

2013 为推广叙事疗法在中国的发展,李明老师与京师博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在结合了国内心理咨询工作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叙事疗法工作坊”专业的叙事疗法系列课程

突出成就

叙事心理学20世纪70、80年代从澳洲发端,90年代在北美蓬勃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新潮流。叙事心理学与传统的心理疗法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在哲学理念、操作技术、管理模式上都体现了后现代思潮的革命精神,对传统疗法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新的反思。比如,主张“问题与人分开”、“成人之美”、“看破问题,放下包袱,创造未来”等等。有人说她就像“一扇门——打开它,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李明博士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引介、科研和教学工作。出版国内第一部叙事疗法专著《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发表专著译著多篇,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往返于国际叙事疗法最前沿学术交流。

李明博士运用叙事心理疗法先后为汶川、舟曲、玉树、盈江、彝良、雅安等重大灾区群众做心理援助工作,2008年为奥运会志愿者做心理督导,为十八大安保武警官兵做心理保障,为中直机关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工作,为国家电网、中国联通等大型国有企业做EAP保障。通过大量的案例实践,逐渐完成了这一学派的本土化工作,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叙事疗法创始人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年谱简介相远泽编著

叙事疗法创始人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年谱简介 相远泽编著 1948年麦克·怀特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工人阶级家庭,他的姊姊是他们家族里第一个念完高中的。 1959年十岁生日那年,麦克·怀特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辆脚踏车,一直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礼物。 1962年13岁,父亲买了一辆“好”车,全家打包,开始第一次露营假期。从南澳大利亚南方往东经维多利亚、大洋路、再一路到墨尔本。很重要的一次冒险。每天晚上,在油灯下,倾注全神观看地图。“每天出发前,我们并没有设定特定的目的地,只计划了几种可能性,一家人共同的心愿是要发现美好的风景”。 1960年代末麦克·怀特读社工系因为反越战示威与喜瑞儿·怀特熟识。(喜瑞儿·怀特在农场长大,哥哥彼得是家族里第一个念完高中的。)在那个时代,年轻人在各 方面挑战以前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威,一开始是越战和女性主义,然后重点变了, 麦克·怀特决心挑战精神健康服务和心理学领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威,并积 极寻找替代性的做法。 1970-80年代麦克·怀特在精神病医院服务。(阿德莱德儿童医院;葛伦塞精神科医院)1980年代开始麦克·怀特决心建立独立的治疗中心,提倡有创造力的思考,避免官僚体制。麦克的想法来自两个资源:一个是大量的临床工作;另一个是治疗界之外的作家,例如贝特森、布鲁纳、梅耶赫夫,维果斯基、福柯等、很多作者都是大卫·爱普斯顿介绍的。 1981年麦克·怀特参加在阿德莱德第二届澳洲家庭治疗研讨会与大卫·爱普斯顿(另一位叙事疗法创始人)第一次见面。“我发现我们在各自的观念和实际的做法上有些一致。”1980年代中期麦克·怀特一直和澳洲原住民合作。 1980年代中期麦克·怀特在澳洲进行巡回教学时认识卡尔·汤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卡尔·汤姆的支持,迈克·怀特的工作走出了澳洲。 1986年秋季麦克·怀特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作有关家庭治疗的讲座(这是怀特在北美首次“正式”的工作坊。主办方卡尔·汤姆,斯蒂芬·麦迪根(Stephen Madigan)参加这个工作坊。 1990年麦克·怀特《故事、知识、权利:叙事治疗的力量》英文版出版。 1990年代早期和中期麦克·怀特和大卫·爱普斯顿在美国加州柏克莱的约翰-肯尼迪大学教。 1991年吴熙琄阅读了麦克·怀特《故事、知识、权利:叙事治疗的力量》英文版,被吸引。2011年3月30-31日麦克·怀特参加中国香港叙事治疗工作坊。 2001年4月2-3日麦克·怀特参加中国台北叙事治疗工作坊。吴熙琄作翻译。 2002年中国大陆发表第一篇叙事疗法论文李明杨广学《叙事疗法初探----一种新的治疗观的构建》。 2002年8月26-31日麦克·怀特参加中国香港叙事治疗工作坊及深造班一。 2003年10月6-16日麦克·怀特参加中国香港叙事治疗工作坊及深造班一、深造班二。2006年麦克·怀特前往乌干达教学。 2006-2007年麦克·怀特参与了多伦多的邻近社区的计划。 2007年麦克·怀特《叙事治疗的工作地图》英文版出版。 2008年4月4日麦克·怀特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开展叙事疗法工作坊时突发心脏病去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金塔小学曹宏 当了多年班主任的我,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与 复杂。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全班三十多人的精神领袖。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很强的责任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部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引导者,对全 班同学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和学习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班主任工作烦琐复杂,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俱备高尚的品德、很强的责任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课铃响了,我夹着作业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 一天,教室里特别安静,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了笑,说:“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边说着,我边举起了一叠作业本,稍作停顿,我接着说:“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不待我讲完,同学们就一下子把目光投到班长李振龙身上。我再一次停顿了一下,激动地大声宣布:“孙文韬!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

“优”和三颗鲜红的“星”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用掌声向孙冉表示祝贺!”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这个“优”对于孙文韬来说可是大事了。刚上学时,我就感到孙文韬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也真正领教了他的作业铅钢笔描红笔画不到位,田字格写字歪歪斜斜,拼音格里的拼音更是“上天入地”,作业中错字连篇。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孙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 此刻,我望了一眼孙文韬,平时很能说的他,这时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脸上有些疑惑与不解,然而,我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兴奋与激越,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他还没有从课间的那一刹那中回来…… 又一次,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孙文韬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数学老师问问题,然后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一) 新接到一年级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深刻,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惠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 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一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 分,他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一: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沉重的“偏离现象”呢?很多教师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几何第二册四边形章,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很难掌握、区分,于是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复习题目,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

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再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教师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类”、“法则类”、“运算类”,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讲座的方式,找出了每个“关口”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中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

叙事

叙事疗法的基本特征 1、叙事疗法的类型。在众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派当中,包含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修正型,一种是滋养型。修正型,指的是该流派倾向于认为当前的心理问题与困扰的产生原因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所导致,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修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而滋养型则珍视来访者个体的内在能量和资源,倾向于引发来访者的内在能量和资源,以运用于当前的心理问题和困扰。而叙事疗法属于滋养型的流派。 2、叙事疗法重视语言的力量,并且将关注点放在来访者的语言上。让来访者来解释他/她的内在世界,而不是咨询师给其做出更多的指导或指引。 3、叙事疗法不会预设一个词的含义。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部词典,上边储存着其所使用的词汇的解释。并且,每个人的词典各不相同。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叙事流派的咨询师不会在询问来访者之前,为自己的问题预设答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来访者的世界。 叙事初级工作坊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一种态度、一种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种技术。 咨询师要避免三种心态:“教人之心”——无谦卑、“救人之心”——不要预设来访者特别惨、“胜人之心”——不要想着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内心都有支撑点。 咨询师应该做到的几点:坐得住,听得进,说得出。 荣格认为,咨询师不会带着来访者比咨询师自身走得更远。 有人认为咨询师是“情绪垃圾桶”,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咨访关系则变成了垃圾清理员和雇主的关系。 自杀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他的体验是痛苦的。 抑郁的人,都是很深刻的人。 双重倾听

一只耳朵听问题,一只耳朵听例外。当来访者试图把问题说出了,问题已就开始有了边界,来访者本身则与问题区分开来。当咨询师看到了例外,那问题的改变就有了可能。 李明老师答疑1 来访者问咨询师:“我应该怎么办?” 咨询师应该如何回答:: 1、“你觉得呢?” 2、“这问题真的很严重。你现在特别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3、“为什么你觉得你会愿意从我这样的陌生人处得到答案那么重要呢?” 4、“你遇到一个困扰,有什么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明老师答疑2 学员:双重倾听,找不到例外,怎么办? 李明老师回答: 1、“所有的问题,本身都是例外。例外可以是问题,也可以包含在任何问题之中” 2、“实在找不到例外,就把问题再往前推一把。比如来访者纠结要不要丢弃孩子,可以往前再走一步,那就不要孩子了。” 3、“问细节。如来访者说自己一无是处,咨询师可以问,怎么个一无是处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将问题做出区分。” 发童子问 咨询师没有预设,完全放空的态度去听。关于咨访关系中对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有几种立场:1,咨询师知道,来访者不知道;2,咨询师知道,来访者知道;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叙事 刚接手一年级并担任这个班的语文老师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底气,心里十分忐忑。因为多年来都是从事数学教学。当我拿到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时便认真的专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细致的备好每一堂课,希望能带好这个班。一年级一册最开始是学习拼音,是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学好拼音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我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学生把拼音都学好,能做到每个学生都会拼会写,所以每一节课我都非常耐心地教学生读写拼音字母。因为我们班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初步学习过拼音字母,只是还不能够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音节的拼读上面。每天上课都会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拼读。虽然孩子们并不是十分乐意做这样的练习,但在老师的督促下还是能勉强完成任务。在我教完全部的拼音后,我想同学们都应该把拼音的拼读方法掌握的差不多了吧。在一节练习课中,我照旧出示了一些拼音所组成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自由地拼读,正当大部分同学都起劲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男孩在自己的位子上默默地坐着,并没有开口读的意思。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不读呀?”“我不会。”他不安地看着我。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等到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为什么不会读呀?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吧。”他默默地低着头,没有回答。我想:对低年级的学生我要更有耐心才对。

我接着说到:“没关系,以后课间休息的时候你就到办公室里来,老师再教你拼读好吗?”他点了点头。于是在每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都会把他叫到办公室教他拼读拼音音节,从两拼音节到三拼音节一遍一遍的反复教他怎么拼。经过几天的拼读练习后他也能自己拼读出好些音节了,我满心欢喜地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他,让他回去把教科书上的一篇儿歌练习拼读熟练。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把他叫过来,让他读给我听,谁知道他一个字也没有拼出来。我不悦地问道昨天回去有没有读呀?”他小声地回答:“没有。”我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严厉地批评了他:“都读一年级了,还能像在幼儿园一样吗?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别的同学都能完成任务,为什么你不能?每天老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教你一个人。”我大声地喝道。他的眼泪顿时哗哗地流了出来,一句话也没说。那一整天他上课都是心不在焉的。过后我就有点后悔了。我的方法是不是用错了,毕竟他年纪还小,不能把他跟以前教过的高年级学生比呀。于是我想:怎样才能提高他拼读的兴趣呢?第二天上课之前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道:“你喜欢猜谜语吗?”他惊讶地看着我,眼里闪烁着兴奋的眼神说:“喜欢呀,我妈妈经常出谜语给我猜。”我说:“老师出一个谜语给你猜看你能不能猜出来。”“好啊他兴奋地说。当我说出谜语后他很快的就猜出谜底来,我满意地点点头并夸奖他说:“你真聪明!老师这还有一个更难的谜语,是等下上课出给同学们猜的,可以先让你猜,不过你要自己把谜语读出来,如果你读出来了,上课的时候就由你把这个谜语出给大家猜,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于是我把事先写好的谜

一年级教育叙事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杨玲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观念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观念 后现代对话和现代对话最大的不同是后现代对话重视去标签化、去专家化、相信对话和共同反思的过程能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更核心的是后现代对话将如何对话本身视为一种专业,对话不再只是理所当然。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虽然以来访者为中心,但其实依然是权威的,我知道你哪里不对了,你应该如何成长起来,每一个来访者都有问题了,都找专家,于是专家三下无除二给你解决了,他会觉得专家很厉害,于是就开始依赖你了。你越帮他解决,他就越不可能自己解决,最后你就把他的武功全废了。 这是现代的人本主义,但是达到了后现代,治疗师连这点都没有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不平等的,你凭什么和他平等,只有他自己才了解自己,你想拿你自己的理论去套他,连门都没有,他自己最了解自己,他是他自己最好的治疗师。每一个来访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问题能力,最后都会让你感叹,他是这么解决问题的,我还要帮他吗?来访者自己就解决了问题。 后现代心理治疗与现代心理治疗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变化: 第一、对心理问题定位的视角转换。与现代心理治疗着眼于个体的感受、把心理问题定位于个体内部有所不同,后现代心理治疗把心理问题定位于人际之间,即以语言为媒介的种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空间, 强调的是语言的社会过程。 第二、治疗任务的不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对固有的社会观念进行重构,即建构新感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对话,建立和发展新的意义的过程。面对新的治疗任务,治疗师要问的问题是某种特定的自我描述能否被改造成一种新的形式,或是用另外一种替代的描述能否同样处理好同一个事实。治疗师与来访者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共同的参与者。他们所进行的思考、感受及想象并不是个体的内心事件,而是通过参与而建立起来的过程。参与的媒介是语言。治疗师要对他本人的意见、价值观的后果承担责任,并且也要鼓励来访者这样做。在这样的治疗方案中,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把症状或问题看作是生活的社会形态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疾病或是个体的内部问题。这种“生活中的冲突”并不是发生在思想与情感之中,而是在不同的冲突性的社会情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 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不要着急,度与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接受的时间,您也别责怪他,行不行? 他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冲我点点头,说: 雷老师,这孩子啊,以前挺好的,他爸妈非要接他去北京上什么幼儿园,去了北京孩子父母没时间照看他,把他送去全托幼儿园待了两年,然后这孩子就特别害怕老师,害怕学校,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唉,我这老太太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您多费点心吧! 我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大妈像是受到鼓励一样,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连声说麻烦你了。看着老人和孩子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暗自保证,我一定要把这孩子留在班里,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让他开心的上学。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开学的第四天,他奶奶又送他来上学了,看着孩子不安的表情,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情况不会乐观。果然,这次他奶奶和他的反应都更加强烈。他奶奶劝说不成,打算把书包硬放在了班里的空座位上,然后离去,而他好像知道奶奶的做法一样,在我们不注意时就哭着跑出了教室,然后在操场上一直绕着跑道边哭边

跑。记得那天特别热,我和他奶奶站在跑道上怎么呼喊也没用,越是追他,他越是跑得紧,就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圈一圈的跑,只当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内心的发泄。过了一会,孙宇豪可能是哭累了,也跑累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但是还是不说话,用一种无辜的眼神望着他奶奶,有用一直难过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我,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怀疑,有相信,有恳求。 总之,这眼神一瞬间感染了我。我顺势蹲在孩子的面前,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微笑,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孩子的表情平缓了些许,就关切地说: 刚才跑的累不累啊,以后跑步可别跑这么久啦,要是累坏了,奶奶和老师都会心疼的。孩子一听我这么说,原本迷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盯着我,还是不说话。我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邀请他一起去班里休息一下,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情愿,反而像是对我多了一些期待。到班里,我安排他坐在他认识的那个小女孩旁边,那个小女孩叫任俸慧,很懂事,帮他整理好书包坐下,又牵着孙宇豪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孙宇豪这时已经体会到了这个班集体并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面前的老师也不是让他害怕的人,所以露出了对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期的期待。 每天回来都进错教室,带回来的饭盒、书包也全不见了,都要去找他回教室,他的东西也是别人发现了再交回来。这孩子上课不停地动,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下课尖叫大哭,说要找妈妈、找奶奶!午饭要帮他拿饭盒,吃早餐、午饭时都倒洒或掉得满地都是。餐后要手把手教他收拾饭盒,午休前后要教他拿、收被子,放学要教他收拾文具和书包,还要教会他认准教室的大花标志,早上回校不要走错教室,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做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打电话与家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爱是最好的教育 李来清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3班的班主任。我负责这个班午餐服务和班上的日常事务。我特别喜欢这个班,可爱的小朋友也有调皮的一面,而这个最调皮的是一个叫谭烨霖的男孩。 刚上两天,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在课堂上不是一般的调皮,一会儿拿别人的东西;一会儿掉过头去和别人讲话;一会儿躲到位子下面……我刚开始真的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少儿多动症”。从班主任申老师那里得知:尹湛翔脑子很灵活,反应也特别快,但是就是太调皮了,很喜欢上课讲话。我想这可能是老师把他的位子安排在讲台边上的原因吧! 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他也不怎么安分,但是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同时也思考着我该怎么教育他。我想答案就是一个字:爱!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话,我就会点他的名,可以说那段时间他被点名的频率是最高的。第一次点到他的名字,他很惊讶,被震住了!看来记住学生的名字真的很重要!每次点到他名字,他会收敛一下,等一下又管不住自己了。尽管这样,我从来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放弃他。我想:突然让他习惯上有大的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何况他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一定不是他们心中的“乖乖听话的好孩子”。一旦不听话,他就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想正面鼓励和

肯定可能对他的作用更大。我要求他们练习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一笔一画写工整。他写完就迫不及待地送给我看。我看了一下,他写的字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便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他听完笑得很开心,可能他很久没被表扬了吧!从此,我觉得他和我亲近了很多。 有一次,他因为被老师罚站,轮到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没什么菜了。他顿时觉得很委屈,哭着脸躲到教室后面的位子下面不出来。任何一个小朋友拉他、劝他出来,他都不听,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说:“我想不吃饭!”班主任有点发火了,大喊道:“尹湛翔快出来吃饭!”他仍然装作没听见。我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说:“谭烨霖原来你在这里啊!老师刚刚找了你半天没找到,原来是在和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啊!”他停止了哭泣,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是不肯出来。我接着说:“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好孩子,也很喜欢你!可你已经被老师发现了,就要出来哦!再不出来的话,就不是好孩子了!”然后,我又把手伸过去,他最后终于愿意把手给我。出来后,他不怎么讲话,我带他到自己的位子吃饭。饭已经叫学生打了一份。我看他碗里的菜很少,我就把自己的菜分给他一些。他还是一言不发,可我相信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我的爱! 在后面的日子里,他慢慢地变得认真起来。上课偶尔会讲话,但和以前相比,真的进步很大!以前的作业只能得“良”,现在能得“优”。我还发现他很喜欢画画。根据他的爱好,我又抽空教他画画,他更加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欢我。就这样,我用爱去感化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一次函数的应用》 王常中学杜桂荣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形成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初步形、成模型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开发教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可操作性强的生活问题,使学生自主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从而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在教授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时的一点体会: 一,在课前: 1、先让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各小组想法统计一下自己小组中一名同学的家里固定电话的上一个月的通话时间并做记录。2、去离学校不远的电信局查询电话的收费方式有几种,并做记录。 二,在上课时:1、回忆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相关知识。2、各小组排一名学生通报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3、根据自己的调查,思考使用电话和交电话费是由哪些量决定的。4、对电话费用和通话时间建立一个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示。5、根据自己建立的关系结合本组调查的那名同学家里使用的费方式计算这名同学上个月家里的电话费用,并把结果和这名同学家里交的电话费做对比。6、用另外的付费方式计算那名同学家的电话费,并和之前的计算结果做对比。7、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认为是哪些量在决定着电话费用,付费方式对电话费用有影响吗? 8、你认为你小组

里那名学生家的付费方式选择的得当吗?你是怎么挑选付费方式的。结合函数图象作答。9、如果给你家安装一个电话,你能给自己选择出合适的付费方方式吗?设计出你的选择方案。 总结反思: 在教学中时常能遇到一些创设有关知识情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结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只要充分挖掘教材有关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而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先弄清实际问题的含义,从复杂的生活背景中找出影响问题的关键的元素(量),以及根据事件构建这些元素(量)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清晰的数学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发掘生活中的事件引入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对事件的调查和运用知识对事件包含的生活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从不同角度、层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学生在对事件的调查中可以掌握获取有用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

李明老师-叙事疗法

李明老师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李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叙事心理治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生 态心理养生等领域 主要成就: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现任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主讲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等课程。担任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究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宗教文化心理学。 个人经历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艺术心理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二)译著 《性、生态与灵性》,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印)。 《叙事实践工作地图》,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课题 1、《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A030151),承担“要素研究之三:人力资源”,2006年1月。 2、卫生部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走出去”小组系列教材项目,《中医哲学》(大纲)和《中医科研方法》(大纲)的编写工作。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各种心理期刊发表文章十数篇,发表论文《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探幽》、《整合性的后现代医学理念》、《 AQAL模型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等数篇。 工作经历

2002. 2-2003.7 在鲁东大学“山东省心理卫生中心”担任中级心理咨询师。2002-2004 在鲁东大学担任心理学教师 2006.9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师 2007.7至今,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学术活动 2001 参加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研 讨会”。 2002参加“山东省心理学会年会”,并加入心理学会。 2005 到四川大学访学。参加黄玉顺教授主持的“生活儒 学论坛”。并随陈兵教授学习“佛教心理学”。 2005 参加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人本心理学大 会”,。 2006 参加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联合举办的“首届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暑期高级研讨班”。 2007 参加“第三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超个人心理学大会”(广州)。2008 加入北京心理学会并加入中国心理学会。论文 被世界心理治疗师大会收录(WCP2008) 2011 李明老师荣获中美精神分析证书 2012-4-11李明老师在联合国参加学术会议 2012-5-6 李明老师在圣迭戈参加学术活动 2013 为推广叙事疗法在中国的发展,李明老师与京师博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在结合了国内心理咨询工作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叙事疗法工作坊”专业的叙事疗法系列课程 突出成就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一)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叫赵忠义特别地好动,一次能够坚持坐一分钟就很不错了,不仅他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有时候真让人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音乐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赵忠义,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赵忠义“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赵忠义,难怪刚才音乐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赵忠义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二) 从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就发现我们班有几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还真有些无可厚非,又非常无奈。怎么说呢?我发现这几个孩子平时还是很认真,上课不太会说小话开小差的,而且甚至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但他们在抄写生字词、听写生字词时却一定会在6—8个生字里面错2—5个;写练习册等作业时,他们有可能已经把学过的生字忘得差不多,即必须打开书来抄写,通过多次订正达到把作业完成。他们关键是很难把字写对,记住。 一年级期中考试是孩子们第一次正规考试,可这几个孩子的成绩的确让我们在家长会上很难面对、让家长难以面对。为此我想来想去,于是在家长会上我专门拿出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和家长一起分析了解孩子做题时的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之处,从而知道孩子今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趁机也便分析了这几个孩子的试卷,其中一个叫薛万鹏的孩子思维能力不错,上课也能举手发言,且能答对。他有些文字答题写不出来,他全部用图画来答题,而且图画表达得全正确,可我们这毕竟是语文,那是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扣分,却也能证明他就是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加强字词的积累……这位家长听完我的分析后如释重负,让家长看到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另有一个孩子也是字词写不出来,他叫黄泽东,他也是字词记不住,半学期来,简单的字和拼音都较难识别,可他上课还是很安静的,会举手,可就是站起来说不上话。面对这个孩子,我们老师也为他着急,他需要多读多记多认,先要想办法让他自己学会记住一些东西,他需要大人把他引进门……他想学,要学,这是很可贵的,我们老师和家长要鼓励他、帮助他、理解他、宽容他,我们要相信他说不定哪一天他会开窍的,家

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优秀教育叙事欣赏:在教一年级的日子里

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优秀教育叙事欣赏:在教一年级的日子里 在教一年级的日子里(1):XX年8月28日 安徽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秦克波(杏花江南)XX年8月28日星期日晴 时间的小溪总是在不经意间静静地流淌,眨眼间,暑假临近尾声,前天开始教师就上班了。 老弟子已经毕业,即将跨入中学校门,我和他们六年间的故事,都泊在50万字的教育随笔里了。我知道,那些文字有温度,有呼吸,是活生生的精灵。也是一坛美酒,不需畅饮,揭开封口,嗅一嗅,我便晕晕然、醉醺醺了。 20多年前,我狂热地爱上了文学;20年后,非常感谢这一爱好,因为在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时,我品尝到教书育人和文字驰骋的双重乐趣。 新学期,是我踏入教坛的第24个年头,很庆幸,我没有成为职业橡皮人。对于教育的热爱,不再是述职报告里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暑假读了十几本书,有教育类人文类书籍,也有纯粹的消遣读物。计划是每年读50本书左右,其

中教育著作不少于一半。 最近一直在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是不可能最好,但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读到李老师的这句话,我颇有感触:“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好的课题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就是最好的科研课题!”课题即难题,这种理念我应该秉持。 新学期下来带一年级,是又一次凤凰涅槃,我期盼能浴火重生。23年语文教学,其中教低年级仅有3年。上届的一年级教学,属于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留下了很多遗憾。 对于自己的不足,诸如性情急躁、粉笔字不够漂亮大方、简笔画惨不忍睹等等,我心知肚明;作为一个“高龄”男教师,教一年级的困难,我也充分估计。一种职业,干了20多年,怎么才能相看两不厌?只有知难而进,挑战自我。马斯洛说,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全国灿若群星的语文名师中,我尤其敬仰支玉恒。人家在40岁的时候由体育改教语文,居然十几年后成了著名特级教师!我不是羡慕名家的光环,只是以支老师的精神为榜样激励自己。

叙事治疗

浅谈叙事治疗 赣南师范学院邱龙慧英 【摘要】叙事治疗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夫妇以及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并得到迅速发展。它浸润了后现代主义精神,在叙事理论和社会建州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叙事治疗的原理,特征以及相关技术,并探讨了叙事治疗在中国临床应用中的适应性问题。 【关键词】叙事治疗后现代主义 叙事治疗是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帮助来访者澄清他是如何使用故事组织经验,赋予意义的,并通过发现其生活故事中遗漏的部分,引导来访者重建具有正向意义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的疗法。他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夫妇以及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并在后来得到快速发展。 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是叙事治疗的两种理论基础,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之上,叙事治疗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理念: 1.1现实是经由语言构成的。后现代主义者的观念则不同,把焦点放在语言如何组成我们的世界和信念,认为社会是在语言中建构他们的现实。言语并不是中性或被动的。每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就揭示一个现实,每当我们以言语表达时,就把言语所产生的区别予以正当化。对心理治疗师而言,工作中的重心在于,不管是信念、关系、感受或自我概念的改变,都牵涉到语言的改变。语言的变动性使治疗师与求治者之间对话,充满发展新语言的机会,因而可以把有问题的信念、感受和行为转化协调出新的意义,以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藉此产生许多新的可能性[1]。 1.2问题才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叙事治疗认为:人不等于问题,家庭也不等于问题,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那么它也就有可能在这些知识与标准失效的情况下消失。因此,问题是独立于人和家庭的,人如果能够和问题的故事分开,就会开始感觉个人的自主,感觉自己有能力介入自己的生活和各种关系中。 1.3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当事人自己才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咨询师相信个体会再度对生命获得主权,会重新获得自我的资源。因此,在叙事治疗中,来访者与治疗师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治疗师是陪伴者。而不是权威和指导者。 1.4寻找自己生命的力量。主流文化影响人们,这是叙事流派的主轴,我们认为自己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是没有力量的。叙事治疗就是帮我们把问题和人剥离开,将问题“外化”。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都是生命的主人。叙事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来访者解构受主流故事控制的旧故事,重新建构一个来访者真正希求的、具有个人力量的新故事。 二叙事治疗的基本特征 2.1关系取向的治疗立场 传统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存在一个稳定、独立的自我。一旦这个自我发生

小学教师班主任教育叙事 案例

让学生在“甜头”中自我成长 中心学校余盛英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令我头痛的班级:60人的大班;上课爱捣乱、哄堂、和老师顶嘴;下课打架,破坏公物;作业不交,练习不做;教室里满地纸屑;开班会我都插不上嘴……不管我如何想招“惩罚”他们,都没有一点好转。两个星期下来,我简直快发疯了! 思索许久,我想,既然惩罚不起作用,那我何不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于是,我开始实施我的计划。 第一步,我在网上购了一套批改作业用的卡通印章(这在我们这里是买不到的)。改作业时,我给他们盖上了“请改正”“你真棒”“读书认真”“书写整齐”“加油”“善于思考”等印章。第一次作业发下来,班上就像开了锅:“耶,我得到了你真棒”“我得到了表扬”“我得到了……”没得到表扬的显然显得很失落,对那些卡通印章羡慕极了。第二天的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字写得漂亮了,准确率高了,交的也及时了。第三天我刚到校,就有一帮学生堵在门口问我“作业改了没有?”“盖章了吗?”“给我盖的啥章?”作业发下去之后,得到表扬的同学,高兴的一天都合不拢嘴,一下课就瞅着自己的作业傻笑。作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这第一颗“甜枣子”让学生甜到了心里。 这枣子吃多了,也不甜了。我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我又买了一些彩色的“钻石”(这东西3元一张,每张260颗,特好看),得到10个以上表扬印章的给发一颗钻石,此后累积,每再得到5个就发

一颗,超过25个就得到2颗。很多学生为了多得到印章,就建议我每天布置2次作业,有几天上级来检查,忙的没布置作业,全班一片呼声“一定要补上”。看到这情形,我真有点沾沾自喜。 作业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我计划整整纪律和卫生了。 第三步,我实行纪律卫生评比活动。各组满分一百分,由小组长进行监督,由班长把关,哪个组卫生、纪律被举报一次各扣5分,一周下来,哪组分数最低,哪组打扫清洁区,并且中午打饭时排在最后,而分数最高的那组,组长奖励2颗钻石,组员奖励一颗。活动方案一公布,大家一下课就扫自己的桌底,组长除了上厕所,就是监督组上的卫生。一周下来,班上的卫生特好,几乎见不到地上有纸片,课堂上也很少有人乱嚷嚷了,下课也很少有人打闹,只要有人稍微一闹,组长或其他人就会提醒他“下个周你一个人打扫卫生哦”“下周打饭排最后哦”,打闹的人赶紧就此罢手。 这一步,学生明白了,只要自己“乖”,就会有“甜枣子”吃的。 对班上几个特别爱捣乱的学生,如姚博旭,我告诉他,只要一天没人打他的小报告,我就给他奖励2颗钻石,他可乐意了,保证绝不再捣乱,的确,他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周都能领到两三次奖励,现在基本上不捣乱了。当然,我没有那么多奖品,现在规定,他一周不捣乱才发奖。 当然,同样的甜头吃多了就不甜了,所以我时时变化着方式,比如发小贴画,让表现好的帮我在作业上盖章(学生可喜欢了,觉得自己权力好大哦)等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