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

育炉烧炼延年药,

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

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

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

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

能将这种津液常咽之,尤如天降甘露,滋润百骸,就可以炼出延年益寿的真丹。[寿]为[人、在、内]三字组成,长寿之法在人内,在人的自身,不在外部,法身残志不残不生不滅,即可长寿,[丹]为[九真]组成,比喻练功长久,道教《丹经》说的三千功满,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当然这里的九,不能单纯理解为九年或九次,确切的说,九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的修炼才能结丹,比如炼金,次数越多,纯度越高。

呼去吸来息由我——这一句讲的是道教练功的呼吸方法,而呼吸的方法正确与否,呼吸层次的深浅程度,是养生长寿的关键环节,也是道教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庞大系统,人体有三大呼吸功能,也可以说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自然呼吸法]。就是平常人的呼吸方法,即:肺呼吸法,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中不停进行交换,途经气管和支气管,在口鼻中出入往来,这种方法叫[外呼吸法]。第二种是[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腹式呼吸是道教气功中呼吸调整的基本方法。腹工呼吸又分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的两种类型。腹式顺呼吸在吸气时,下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下腹部暂暂缩回原位,稍呈下凹;腹式逆呼吸则相反,吸气的腹部凹进,呼气时腹部隆起,呼吸连绵不断,在呼吸时,思想集中在小腹部,呼吸随着小腹一起一伏,这种呼吸方法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方面通过横隔肌升降来扩大或缩小肺部的体积容量,可以吸取更多地新鲜空气,推动体内的气化过程,另一方面,横隔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胸腔、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同时,随着横隔肌的一升一降,也使胸腹腔的压力一张一弛,极有利于扒动胸腹腔内动脉和静脉的血液输送和回流,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清升浊降,气归丹田。第三种是[胎息法]也叫体呼吸法。这是更高层次的呼吸方法,它基本上不用口鼻呼吸,而是入静之后的丹田呼吸,百会呼吸,命门呼吸,足跟呼吸,汗毛孔呼吸等,也就是全身的体呼吸,气功中的通小周天、大周天实际是呼吸层次的提高。所以,本句[呼去]的[呼]是虚字头,下面一个命字,乃是把呼了的真气降至丹田命宫,去字是[化天]二字的组合,就是用阴火去化地中天,成为阴中真阳。[吸来]的吸字则是虚字头下面一个[令]字,意为虚灵吸回真气到丹田,信乎元帅发号施令,令一阳返本,[来]为[天本]二字组合,天为阳,天上的阳气来复本位,天落本即是回的意思,[息由我]的息,是用真息,而不是口鼻呼吸,所以[息]由[口无]二字组成,就是不用口来呼吸,[由]为[大享]指久而运用此种呼吸方法,周身大通,不通不由我。[我]为[尸、元]二字组成炼到一定程度,抛弃真身,练就清虚法身,才是真我。

性空心滅本无看——炼功就是修身养性,炼成真身为性,因此,[性]字就是[真身]二字的组合,炼油到无为之时,不修也是修,不养也是养,炼到无形无象的地步,就是[性空],[空]字是天下有两画,一竖一弯,意味着阴阳二气,性命会合,乾坤贯满,似乎顶天立地。[心滅]的[心]字,是[君、玄、火],三个字组合而成,君指人心,人心为正们,好比一国之君,[心]字四画属火性,[玄]应乎北极玄武大帝,在方位属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水在火之上,就是以水制火,镇压邪火莫起,把备心之火用水屯住,炼至水长虹火降,阴阳易位,坎离颠倒,这种备心之炎自然滅矣,形成先天滅后天,无象滅有象,这就是心滅,所以[滅]字由[水、屯、火]三个字组合而成。就是要把那种好高好胜,好勇好猛,好占便宜,好出人头地的火性真正炼下去,能够随时随地立于低凹之处,就达到[心滅]的要求。[本无看]的[本]由[口神]组成,意为收神制心,心不外驰,做到任何时候,心不动,意不摇,念不邪,[无]是由[足、了]二字组成,也就是知足常乐,无可贪之事,如能炼到无欲无为的地步,然后再看人间的红尘世事,就不会贪恋人间的名利酒色和权位,修到此地,就可以算是知天之人了。所以,[看]由[入尘]二字组合而成。

寂照可欢忘幻我——全句的意思是,人们按道教的功法,修到返本之初,就会形成息息可放光华,就会去掉十恶八邪,忘掉世情幻景,成为真正的[我]。[寂]字为[守、一、心]三字的组合,[照]为[息光]二字组成,[寂照]就是人修到返本之初,内丹结就,再加外功培,练到打通周天,掌握胎息之法,就会形成黑夜光照、暗室明亮,丹田发光,息息可放光华。[可]是[人、同、佛]三个字的合体字,[欢]是[四、肖、光、光]的组合,[可欢]的意思是人修炼到身体内部大丹结就,与费同体的时候,继续甘练,必然四肖皆放光华,喜悦常放。正常人的[七情音欲,细滑欲,人想欲],[十恶][口有四恶、绮、语、忘、言,心有[三色、耳听声、鼻闻香、舌贪味,心生妄想,意追邪情,脚行邪地,手乱举动],要得真道法,求得真我,就要取掉十恶、八邪,所以[忘幻我]的[我]字为[ ]是[十、八、非]三字的组合体,把这些世情幻景景全部忘得无影无踪,才能成为真正的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本句的意思是:人们修道炼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恢复生前的那种本来面目。[为]是[虚、觉]二字的组合体,[见]是[观、心]二字的组合体,[为见]二字的意思,要想做到既虚又灵,就得虔心苦学苦炼,才能有识见,才能觉悟出其中的道理,[见]者[观心]就是观看自己所在之处,收住身心不放,自能明道心。人的[生前]是个什么样子?人未生之前,在母胎之内,为先天乾坤本体,气息闭,口鼻不通却不死,随母呼吸,实际上用的丹田呼吸,所以,[生]者,由[生、亡、女]三字组合而成,意为亡体投母又生;而[前]是[水、民、心]三字组合,指人生前水火既济,水在上、火在下,坎上离下,后天的修道炼功就是要返回先天之象。而[民]为四民,即:眼、耳、鼻、口,先天胎息为君,后天眼、耳、鼻、口呼吸为民。[体自然的[体]是[两月就是且之又阴,寂为静,静也属阴,审意阴极阳生,[自]为[法空]意为守住玄穷,动静有应,憨心社区规划地戒,即可保体还真,[然]为口眼相闭,鹤桥高架[舌]抵上腭]定光守玄,一意归中,这三个字讲的都不得是炼功的方法和途径。

铅汞交接神丹就——此句讲提阴阳会合之理,阴阳交媾生化不已,然而阴阳必须有时,方能结丹,四阴四阳,形成八卦之数,五行俱全。开句的铅汞指的就是阴阳,铅为水口之金,由[地、元]二字组成,应为阴,汞字由[心、母、子]三字组成,子时阳生,木又克金,阴阳四天必[接],此为人间俗自然生化之理,也是阴阳交媾的法则,阴阳交媾即可结成神丹],[四日]为神,[四月]为丹,[四日]为四旧,[四月]为四阴,总体构成四阴四阳,四阴四阳又构八卦之象,五行之体,因此,[就]字为[金、木、火、水、土]的五个字组合而成。

乾坤明原系群仙——此句的意思是,凡修道之人,须从无极入手,离坎作用,水升火降,生克冶化,阴阳消长,然后又将修成的乾坤之象炼油成混沌一团,无阴无阳一派清虚,练到这个地步,就明白了三在,快乐无边,小德川流,汇成大德之海,不论是道家的三千六百法门,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万法归一,都不外乎为阴阳动静。乾坤二字,[乾]为天上之天,乃是修真人所居之地;[坤]者,门闪有个亚字,即为虚室雅静之意;三三三为明,即明白九穷,九为老阳之数,九为最大;[三原]为原,意即三教之根源,[儒、佛、道];系群仙的[系的[系]字为[三男一女]乃是无极之母,原为老阴,凡真正成佛、成仙、成圣之人,总不离无极天尊,祖穷之穴为无极之要,太极之母,如能系之,无不相随,[系]字上有三男,意味着精、气、神三阳,[群]者四个牛字组成,四大性牛是指眼、耳、鼻、口,后跟八万四千小性牛,应指人身所有的汗毛细孔均通,也就是学会胎息之法,即算达到三无的境地,[三无]为仙,自是成仙成佛之人,可谓大道成仙。

归纳上述八句,养生长寿之法可概括为:

第一,养生长寿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全靠自身虔心修炼。第二,养生贵在入静,入静为气功的秘中之秘。

第三,强调[胎息法],即下决心改变正常人呼吸方法。

第四,养生长寿应排除各种私欲妄念冰受七情六欲之扰。

第五,无极、太极,阴阳学说是立论之本。

六字吐纳养生诀

六字吐纳养生诀 吐故纳新是中国古代养生术之一,它可以祛病延年,健身养生,也是道家初级修炼的基础功夫。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今将传统六字吐纳养生的方法,分功理、功法、功效三部分推介于世, 供广大养生者参鉴。 一、功理 吐纳功夫理论可谓博大精深,有些汇集于《道藏》典籍中,有些散见于医学 著作中。 被道家尊为南华真人的庄周,在其著《庄子·刻意》篇中曰:“吹佝呼吸,吐故纳新”。后世修炼者依据先哲圣人创立的理论与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愚查阅古人典籍,证实最早提出“吐故纳新”修炼方法的应该是庄子。 《黄帝内经·素向·灵枢·生气通天论篇》中载:“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生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由此不难看出,“气”乃天地万物之本,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天地万物依靠“气”而生生不息,依靠“气”而繁 衍生化。 《黄帝内经》中又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经,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气之削也。”此段引语中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苍天之气究竟是什么气呢?乃是大自然中不污染的先天纯洁之气。得之则志意治,虽有贼邪(指病气)而不能为害致病。吐纳得到的先天真气可开关窍,通神明。失先天真气,关窍肌肤壅塞,得病损寿。丹经中多处指出:“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可见,古人把吐纳之术列为上乘养生之术。 清代御批的医学集大成巨典《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中载:“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又是观止,不知运气而为医,欲其无决者鲜矣。”《医宗金鉴》是我国中医防病疗病的最高宝典。它把五运阴阳提升到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可见,运气吐纳对于人的生存是何等重要啊! 古人把人体的外形以八卦来比喻。即乾首,坤腹,震足,巽股,离目,坎耳,艮手,兑口。人的内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为大自然中的木火土金水。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大地上的人运行靠阡陌纵横,水的运行调节靠江河湖泽,人体的循环靠经络畅通。吐纳之术就是疏通人体经络穴位,打通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以葆人之青春永驻,生命长存。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养生精神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养生精神 老子文化的代表作《道德经》所含的养生文化内容广泛, 博大精深。文中他没有讲长生不老的灵丹也没有讲返老还童的妙药,而是从如何待人处事多层次多角度言简意赅地说明养生之道。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又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养生家。认真阅读《道德经》,深刻领悟其养生文化内涵,对我们身心愉快,体质增强、健康长寿,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作用。 抛弃私心杂念,提倡先人后己。古人云:天无失覆地,地 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徳而万物得遂长焉。摘自《吕氏春秋去私篇》古人以天、地、日、月四时的无私存在阐述了万物永古长存的道理。《道德经》第七章提出了天长 地久的论点,并以此借用天道论述人道。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剩,故能长生。天长地久原因是天地能按规律运作,引申到人道,他认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有道之人遇事不把私利摆在前头,时时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因而众人才能拥护爱戴,统治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无私邪,才能成其私。众人熙熙,如享天牢,如春登台。(第十二章)有些人追 求功名利禄象参加盛大宴会兴高采烈,象青天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其结果必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后亡(第四十四章)意思是过分爱名利,必然要付出更多代价,过于聚敛财富必然会招致惨重损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一个人如果做到大公无私,不损人利己,不贪图名利,做到宠辱不惊,最终就能成就自己追求的事业,祛病益寿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目的。纵看人生,历史上身居高位的贪官落马,就在于私心膨胀,不会用人道为政治世,更不会用人道修身养性,其结果事业半途而废,生命英年早逝。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六字诀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 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hē)——心,呬(sī)——肺,嘘(xū)——肝,呼(hū)——脾,吹(chuī)——肾,嘻(xī)——三焦”。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六字诀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在六字的读音和口型方面,“健身气功六字诀”作了新的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

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 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第六式为嘻(xī)字诀,中医认为,嘻字诀与少阳三焦之气相应。三焦与各脏腑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全身通调气机的道路,因此嘻字诀可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对于爱发脾气、肝火旺盛的,老是感觉心情不舒服、郁闷,女性更年期的患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口形:嘻字音xī,发声吐气时,舌尖轻抵下齿,嘴角略从后引并上翘,槽牙上下轻轻咬合,呼气时使气从槽牙边的空隙中经过呼出体外。 动作: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胸前,两乳水平位置,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沿身体两侧缓缓落下。 多念嘘字不上火

六字诀中的“嘘”字功是护肝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练养肝“嘘字功”,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有助于治疗眼疾、肝虚、肝火旺、消化不良,以及缓解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对因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口形:“嘘”字音xū。发音吐气时,唇齿微开,嘴角后引,口唇微微用力拉“扁”,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舌尖放平,舌体微微后缩,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 做法: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 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嘘字功宜每天早晚

老子养生思想

老子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 ……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作,其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着极大影响,同时他的自然观,如“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守静笃”等,对中医养生学说已有过一定的影响。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老子的哲学体系完整地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其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2]。本文试从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认识,谈谈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1 圣人“病病”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不病”和“病病”的关系。他所说的“病病”,乃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这一观点,后亦见诸《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论说受老子之言的影响显而易见。由此可知,老子关于圣人“病病”的论说,乃是中医“上工治未病”。2 贵柔老子在他多年实际生活中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新生事物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强调事物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刚强。阴阳、雌雄、牝牡、刚柔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阳、雄、刚是强者,一般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在老子看来,则恰恰相反,阴、雌、柔

常居主导地位,成为实际上的强者。因此老子指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第78 章),“柔弱胜刚强”( 《老子》第36章),“守柔曰强”( 《老子》第52 章)。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76 章)。为了防止自身衰老乃至灭亡,最好的办法是不使自己过于强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30 章)。这几句是老子贵柔戒刚思想的突出体现。此外,老子还提出保持柔弱状态应当模仿这样几类东西:仿效春天萌生的小草,可以充满生机;模仿低处水;可以处世不争;模仿新生的婴孩,象婴孩一般具有纯正、柔和的心灵,就能时刻保持精神饱满完整和充实的状态,如此就不怕毒虫猛兽的袭击。老子认为,凡属阳的、雄的、刚的、强的,必然会转化成为被削弱、被减损,甚至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衰亡,就得永远保持一种谦虚、恭谨和柔弱自守的地位,此即“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也。3 检啬《老子·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韩非子·解老篇》亦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可见“啬”有藏精爱神之义。《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

育炉烧炼延年药, 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 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 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 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 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 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 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清静无为天下正,少思寡欲自 《史记》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①老子李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倡“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贵柔守雌”等的养生观点和方法。概括而言,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尊道贵德、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啬”字养生五点。 (一)养生之要,唯道与德。《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天得一(即道)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道生之,而德蓄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既然万物皆尊道而贵德,养生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是老子的重要观点,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诸静为天下正”,“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静神观”,反映出他的主要代表思想。其中突出的要旨是“静”字,惟有清虚静泰,避免妄动才能符合万 物生存的客观规律。“无为”是指不妄作为,顺应自然,如此自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成。“无为”的内涵还包括“好静”、“无事”、“无欲”等,即保持人心的清静明澈。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自然是道德之至尊者。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 (三)恬淡寡欲。老子认为人应“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恬淡虚无,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而不要以生命和健康去换取物质享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 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著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

中医养生决嘘呵呼呬吹嘻-

中医养生决嘘呵呼呬吹嘻- 孙思邈的《养生歌》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解释含义] 这里面讲是一种极好的养生“六字诀”。 “嘘”属肝。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念“嘘”字,能够让眼睛明亮,能够排掉多余的肝气。 “呵”属心。夏天的时候多念“呵”字,能够消掉心火。“呬”属肺。秋天的时候要多念“呬”。 “吹”属肾。冬天多念“吹”。 “呼”属脾,“嘻”属三焦,都能够及时地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要四季常念。 [练习要领] 练习的时候,在空气干净的地方,站着或打坐(最好是能够站着做是比较好的,比较自然地站立,放轻松一点)。上午的时候,应该面向东方;午时以后,下午、晚上都应该是面向南方。 “嘘呵呬吹呼嘻”这些字本身没有意义,你每一口气拉长读一个字,但是不能读出声音来,你只要借用它们发音的嘴形,以听不见嘴中发音和呼吸的声音为准。

举个例子,当你一口气吐出“呵”的时候,观想在心脏部位的业气、病气都吐出来了。一口气吐尽了,把嘴一闭,身体自然会吸气进来,完全不用你统指挥,也不用费力。你如果在吐完气之后还拼命吸气回来,是错误的做法。(另外五个字也是一样。) (很多人以为吸气能充实生命,就练吸气,真是愚不可及!真正的秘法正好相反,要舍,把它放出去。大乘道叫布施,把自己的气乃至生命给一切众生。)你在练习时,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进出,只看这个,不要管念头。看着呼吸的长短、进出,慢慢地,愈来愈深愈长,到了不呼不吸了,就是止息(这时你会感觉杂念少了。慢慢练习下去,身体内部会起各种变化)。 回到不呼不吸,就是老子讲的“如婴儿乎”,回到在娘胎里,或刚出娘胎时那个婴儿的呼吸状态。此时呼吸也清净了,杂念也清净了。 杂念清净了以后就没有思想吗?错了。相反的,“见闻觉知”都有了。 如果真正到达这个工夫,你的灵感,你的智慧,你的头脑,接触外界的力量完全不同了。能够知道一切,也能够明白一切。

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的养生之道 分享日志热门日志老子的养生之道分享老子的养生之 道摘要:一提到如何养生,很多人都认为,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就可以增强体质,或者多做运动就可以健康长寿。其实不然。剖析现代人常见养生误区,阐述了老子高明玄妙的养生理论。老子的养生学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主张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是一种既养形又养神的完美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一脉相承。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躯体养生,即养形;二是心灵养生,即养神。可以预言21世纪,老子的养生学在中国必定再度兴起,重放光彩,乃至朗照全球。一、为何养生有一学者曾说:“人生不寿,是一大罪恶。”为何?人生不寿,让亲者痛,仇者快;人生不寿,有多少责任义务不能完成,有多少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必须长寿。而且渴望延年益寿,甚至渴望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梦想。人生是美好的,要享受美好的人生,必须拥有健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这就需要养生学,而中国的养生学,特别是道家的养生学,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走出现在常见的养生误区,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的人生。养生者,人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二、养生意识说到养生,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老人的是,病人的事,与我们健康人年轻

人无关。非也!养生其实是越年轻越好,越健康越好!年轻的时候,健康的时候,养生事半功倍,如御风而行,一日千里;年老了,生病了,才养生,就事倍功半,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1. 防患未然,治其未乱老子说:“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德道经》第二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动要在事情未出现之前,治理要在动乱未发生之前。这包含了多么深刻的智慧!医学家可以从中思悟疗疾的秘诀,政治家可以从中领悟治国的谋略,企业家可以从中体会经商的奥秘,至于我们个人则可以从中明白修身养生的真谛。这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重视,也不是人人都能实行,持之以恒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国有句古话:“知易行难。”道理是易懂的,但是做起来就十分困难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事情,但是这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能运用于实践,才是真本领。其实真正的养生之道,就从这句话开始!首先我们就要培养一种预防意识。这种意识十分重要,没有这种预防的意识,一切养生之道无从谈起。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以为自己年轻力壮,一点病痛,过几天就好,没事的。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真的不可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第一次把一只青蛙扔到一盆滚烫的开水里,只见那只青蛙落水的一刹那,两只肌肉发达的后腿马上竭尽全力向外一跳,最终死里逃生;第二次又把这只青蛙放进一盆暖水里,这只青蛙

道德经与教育

《道德经》与教育 《道德经》与教育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

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

老子的养生经

老子的养生经 ?老子的养生经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历久弥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从唐宋文人到明清雅士,养生之道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从老子的恬淡寡欲,到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千金方》,再到白居易的乐天随意、苏东坡的通脱豁达,从古人的这些养生经验中,我们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藏着一套健康密码,破译了这套密码,就能找到健康长寿的钥匙。 养生不只是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那么简单。除了体育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之外,养生和精神状态、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本版将开辟专栏重点将先秦以来一些著名养生专家、中医名家、文人雅士的著作与养生观点予以介绍,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养生延年、祛病增龄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朋友们“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著作《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从医学角度来看,《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字。其中不少养生的观点,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中医著名经典《黄帝内经》所论的养生之道。多是对老子学说的发挥,所以称“黄老之学”。《道德经》涉及养生主要有: 一、顺乎自然,祛病延年。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必须顺乎自然,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二、少私寡欲,怡淡为上。老子要求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伤身损寿之根。 三、静气致柔,以静为正。老子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最富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是有利于人体的真元之气。被后世医家称为元气,指导着养生理论,演化成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道家 气功基础。 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两千多年来不仅一直

道教养生 长生久安

道教养生长生久安 *导读: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 善最具有价值的是道教。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引自任法融道长道教的养生之道)。并且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一一道教,其道教徒在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的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 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 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二大派(引自admin道教五种养生之道)。从而形成完美圆满的道教,道教 养生特点是拥有非凡的养生理念和高超的养生道法,叙述如下:

*一、非凡的养生理念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重视精神修炼,渴望人生的自由。其养生理念主要有三: (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道德经能治病

《道德经》在防病治病中的运用 梁书毅 摘要本文比较系统的介绍了《道德经》在防病治病中的具体运用——“五音自然疗法”(PNT)。使人致病的因素包括客观致病因素和主观致病因素,PNT是一种有利于减少主观致病因素,增强免疫和自我修复功能的治疗方法。PNT有两大治疗康复手段:一是“自然认知法”,就是学习掌握《道德经》的原理和方法,以达到身心的“彻底松驰”。二是“五音诵读法”,就是在身体松驰状态下,反复背诵《道德经》有关课文,这实际上是一种放松和有氧运动,有利激活人体气血循环。然后对PNT治疗的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对PNT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详细介绍了PNT治疗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道德经五音自然疗法自然认知法五音诵读法 老子《道德经》已产生了几千年,其主要内容是揭示宇宙中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亡”的内在原理和本质规律,并对万事万物如何发展壮大有多方论述,它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可要以说《道德经》是一本宇宙自然哲学总论。它对千年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几千年来,人们对这本书的学习和研究大多局限在哲理性探讨方面,对于如何运用《道德经》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和帮助人类发展,却知之甚少。对此,该书的作者老子早有预见,并在书中发出现了“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感慨。对于如何运用《道德经》,孙享林教授在多年研究《道德经》的基础上有比较多的认识,并向世人揭示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五音自然疗法”就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种运用《道德经》修身养性、防病治病的方法。下面将该方法的治疗手段,治疗原理,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五音自然疗法的疾病观和康复手段 要了解“五音自然疗法”,首先要知道自然疗法。 自然疗法(natural therapy)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科学。所谓“自然疗法”,是指藉着运用自然物质、环境,非化学性、无毒副作用的防病、治病方法或精神力量,来帮助人体自然疗能来驱除病魔、恢复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自然疗法包括中医中药、针灸、心理治疗、静坐、指压、推拿、自然美容、瑜珈、运动、水疗、日光浴、食疗、花鸟鱼虫、书法绘图、音乐舞蹈、自然养生等,近年来欧美新兴的“生物疗法”、“边际医疗”、“整体医疗”、“可择疗法”等实际上都是自然疗法的范围。 自然疗法创于德国。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深信人体的自然疗能才是最伟大的医师,谆嘱切勿横加干涉,其遗著中让人们只用食疗、水疗、呼吸新鲜空气等自然疗法,而不用药物。“自然疗法”最早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倡导,国父原习西医,自患胃病不愈,几濒于危,最后赖日本自然疗法家高野太吉先生用与西医相反之方法愈之。在“孙文学说”里,国父称自然疗法为医道中之一大革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疗法的价值,可以说,已逐渐风行全球。 “五音自然疗法”(pentachord natural therapy简称PNT)是借鉴自然疗法和《道德经》养生理论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PNT是一

六字诀养生

蓬蒿人六字诀气功养生 嘘字功:主肝属木
实症为:头痛、眼温热,肋痛胀,易怒,口干苦。 虚症为:头隐痛,小腹胀痛,阴部痛,便溏尿频,乏力。 呵字功:主心属火 实症为:咽干,口舌生疮,小便黄,心烦热,不眠。 虚症为:心悸、失眠,多梦,自汗,健忘。 呼字功:主脾属土 实症为:脘腹胀满,呕吐,下痢。 虚症为:肌肉无力,消瘦或浮肿,便溏。 呬字功:主肺属金 实症为:肺热痰多,咽肿气壅,口鼻干燥或咳血。 虚症为:易外感,胸背胀痛,言语无力,怕冷,气喘息短,小便 频,常自汗出。 吹字功:主肾属水 肾病主要表现为虚症。

肾阴虚:遗精腰疼,腰腿酸软,痿弱、耳聋、耳鸣或盗汗。 肾阳虚:精冷滑泄,阳痿,腰腿寒冷或浮肿,五更泻,足冷喘息。 嘻字功:主三焦属相火 实症为:舌干,耳聋。胸闷、腹满膨胀、不吐不下,二便不通或 下痢。 虚症为:气短声微,腹痛肠鸣,洞泻不利或泄不止,小便清长或 遗尿。我在临床中按以下几种六字诀配方对症治疗,实践证明效 果是很显著的。
五行相生通治法:
这是最流行最常用最基本的六字诀通用治病法。 六字诀的顺序是 按照五行相生之顺序:嘘、呵、呼、呬、吹、嘻。按此顺序较为 安全实用。每个字吐6次为一遍,6个字36次为一轮。健康人一天 做一轮即可, 治病可根据病情每天吐2到4论。 按此相生顺序为什 么有利于健康呢?因为木生火, 肝气可以生心气, 念嘘音可通肝 之气,念呵可通心之气,以此类推,肝藏血可以济心血,肝的功 能正常可以加强心脏之功能。火生土,即心气生脾气,心阳可以 化生脾阳,使脾的运化功能健全,消化吸收正常,所以人的心情

《道德经》道家思想与中医学的联系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9, 7(2), 11-16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4491722.html,/journal/cnc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4491722.html,/10.12677/cnc.2019.72002 Correlation between Taoism of Tao Te Ch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qing Tang, Changying Li*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Received: Jul. 4th, 2019; accepted: Jul. 18th, 2019; published: Jul. 25th, 2019 Abstract Taoism impacted deeply the course of Chinese history as a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aoism contained prominent humanistic thoughts and wisdom and tried to interpret objective laws about universe, nature, society and life. Taoism, the view of universe and nature and the in-dividual life view have influe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guided its therapeutic principles,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healthcare .There was much in common between Taoism and TCM about their theories and practices, which embodied their correlation. It is helpful to inherit and develop essential traditional culture by summarizing Taoism. Keywords Tao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relation 《道德经》道家思想与中医学的联系 唐汉庆,李常应*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收稿日期:2019年7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5日 摘要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家思想参透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包含睿智的人文思想和处世智慧。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道家思想、宇宙自然观、个体生命观对中医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指导着中医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养生保健。道家思想和中医学*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