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氯乙烯的聚合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聚氯乙烯的聚合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聚氯乙烯的聚合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聚氯乙烯的聚合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聚氯乙烯的聚合

聚合在带有夹套的搪瓷釜或不锈钢釜内进行,间歇操作。大型釜除依靠夹套传热外,还配有内冷管或(和)釜顶冷凝器,并设法提高传热系数。悬浮聚合体系粘度不高,搅拌一般采用小尺寸、高转数的透平式、桨式、三叶后掠式搅拌桨。

二、氯乙烯单体中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1.VCM中乙炔对聚合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对聚合时间和聚合度的影响上,见表1.

可知聚合生产中除去单体中的乙炔很重要,一般要求低于10ppm (0.001%)。乙炔的主要危害是和引发剂的自由基、单体自由基发生链转移反应。当乙炔含量高时,生产上一般采取降低聚合温度的办法,以免树脂转型;或在聚合反应初期适当提高聚合温度,以消除诱导期的延长;

2.VCM中高沸物对聚合的影响

VCM中乙醛、二氯乙烯、二氯乙烷等高沸物,均为活泼的链转移剂,从而降低PVC聚合度和降低反应速度。由于高沸物存在于VCM中不便于聚合温度的掌握,以及高沸物对分散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此对VCM中的高沸物含量要严加控制。

此外,高沸物杂质高,影响树脂的颗粒形态,造成高分子歧化,以及影响聚合釜粘釜和“鱼眼”等。工业生产要求单体中高沸物总含量控制在100ppm(0.01%)以下,即单体纯度≥99.99%。一般高沸物含量较高时,可借降低聚合反应温度来处理。

3.铁质对聚合的影响

VCM中铁离子的存在,使聚合诱导期延长,反应速度减慢,产品热稳定性差,还会降低树脂的电绝缘性能(特别是铁离子混入PVC中时)。此外,铁离子还会影响产品颗粒的均匀度。

4.水质对聚合的影响。

聚合投料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树脂的质量。如硬度(表征水中金属等阳离子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的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氯根(表征水中阴离子含量)过高,特别对聚乙烯醇分散体系,易使颗粒变粗,影响产品的颗粒形态;PH值影响分散剂的稳定性,较低的PH值对分散体系有显著的破坏作用,较高的PH值会引起聚乙烯醇的部分醇解,影响分散效果及颗粒形态。此外,水质还会影响粘釜及“鱼眼”的生成。

三、聚合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助剂

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聚合配方体系或为改善树脂性能而添加各种各样的助剂,其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分散剂、引发剂、PH

值调节剂、终止剂、消泡剂等。

1.分散剂

从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可见,分散剂的作用是稳定由搅拌形成的单体油珠,阻止油珠的相互聚集或合并。分散剂的组合将影响到聚合产品的主要性能,如:表观密度、孔隙率、颗粒形态、粒径分布、“鱼眼”消失速度、热加工熔融时间乃至残留单体含量等。常见的分散剂有:聚乙烯醇(PV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MC)等。

2.引发剂

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引发剂对聚合度无影响,而对调节聚合速率是重要的助剂,并对PVC颗粒形态有一定影响。

引发剂可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类引发剂能溶于单体和油类中,适于悬浮聚合,无机类引发剂溶于水,适用于乳液聚合。

有机类引发剂又可分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其活性存在很大的差别,衡量引发剂活性的主要指标是半衰期。半衰期是指其在氯乙烯聚合条件下,在该温度时分解一半量所需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对同一种引发剂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半衰期,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则活性越高;对不同引发剂,在相同温度下半衰期不同,半衰期越短,则活性越高。

一般以60℃时引发剂的半衰期作为划分活性高低的界限:半衰期大于6h为低活性引发剂,半衰期1-6h为中活性引发剂,半衰期小于1h为高活性引发剂。

引发剂具有自身分解的性质,为安全起见,应采用低温条件运输和贮存。

3.终止剂

当聚合转化率达到80%-85%时,大分子游离基之间的歧化终止增加,易生成较多的支链结构,影响树脂的热稳定性。因此,在聚合反应结束(釜压下降0.1-0.2MPa)时,立即加入终止剂,以使游离基反应停止,从大分子结构上减少支链来提高树脂热稳定性。

4.PH值调节剂

聚合用水须经脱离子水,处理后的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氯根离子、碳酸根等离子基本除净。在聚合加水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很易溶入水中而降低水的PH值,一般常添加缓冲剂如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

来稳定体系的PH值。

5.消泡剂

在聚合反应结束出料时,须回收未反应的单体,往往由于气体降压而引起体积的急剧膨胀和料层内液态单体的沸腾,使回收的气相单体夹带许多泡沫树脂,造成回收系统管道堵塞,因此在聚合釜出料之前应加入消泡剂。

四、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

1 .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①根据一般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速。聚合温度每升高10℃,聚合速度约增加3倍。

②对聚合度的影响

若温度升高,引发剂的引发速度加快,活性中心大大增加,因而使聚合物分子量缩小,黏度下降。

一般温度波动2℃,平均聚合度相差336,分子量相差21000左右,所以在工业生产时,在工艺设备固定的前提下,聚合温度几乎是控制PVC分子量的唯一因素。而把引发剂浓度的改变作为调节聚合反应速度的手段。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聚合反应温度。以求得分子量分别均匀的产品。一般要求聚合釜温度波动±0.3℃。

2.P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聚合体系的PH值对聚合反应影响很大,一般必须严加控制。一般的,PH值升高,引发剂分解速度加快,对缩短反应时间有好处。但PH值>8.5时,如果使PVA作分散剂,PVA中的酯基可继续醇解,使醇解度增加,从而使VCM液滴发生兼并,粒子变粗或结块。

PH值过低,影响分散剂的分散和稳定能力,用PVA作分散剂时,粘釜加剧。PH值严重偏碱性时,分散剂的保胶能力对PVC树脂表观密度、吸油率的影响将被破坏,会出颗粒料。

3.搅拌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聚合釜的搅拌主要目的是使VCM单体均匀地分散成微小的液珠悬浮于水中,并得到预期大小和形状的PVC树脂粉,其二是使釜内物料在纵向、横向均匀流动和混合,有效地除去聚合热,使釜内温度均一。

搅拌作用影响到PVC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孔隙率极其相关性质。从分散剂角度看,增加搅拌强度,将使液滴变细。但强度过大,促使液滴碰撞而并粒,使颗粒变粗。

4.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引发剂的选择和用量对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①引发剂浓度和引发剂活性的影响

引发剂分解活性高时,一般链引发速度也大,对同一种引发剂,链引发速率随温度而迅速增加。

引发剂用量多,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自由基也相应增多,故反应速度快,聚合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但用量过多,反应激烈,不易控制,如反应热不及时移出,则温度、压力均会急剧上升,容易造成爆炸聚合的危险。

②不同引发剂对树脂质量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引发剂不但可以决定氯乙烯单体聚合时分子间结合的方

式和引发速度,而且也影响树脂质量。

引发剂还对PVC树脂的结构疏松程度以及颗粒尺寸均匀性有较大影响。

③引发剂的分类选择

为了保证聚合反应和树脂质量,选择适当的引发剂是非常重要的。常常由引发剂的半衰期来进行选择。

在聚合反应时,为使引发剂尽量分解完全,减少残存量,必须考虑单体在一定温度下,完全聚合反应的时间,例如:对氯乙烯聚合来说,反应时间通常为所用引发剂在同一温度下引发剂半衰期的三倍。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半衰期来估算该引发剂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的时间,而且当需要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完成聚合反应时,可以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适当的引发剂。如:当需要8h内完成氯乙烯聚合反应时,就得选择在给定温度下半衰期为8/3≈3h的引发剂。

5.分散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从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可以看出,分散剂的作用,是稳定由搅拌形成的单体油珠和阻止油珠的相互聚合和合并。

分散剂的组合将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影响聚合产品的主要性能,如表观密度、孔隙率、颗粒形态、粒径分布、“鱼眼”消失速度,热加工熔融时间乃至残留单体含量等。

分散剂的水溶液具有保胶功能,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散剂,其水溶液的黏度是依分子量(聚合度)而变化的,即黏度越大或分子量越高,吸附于氯乙烯—水相界面的保护膜强度越高,愈不容易发生膜破裂的并粒变粗现象。

分散剂的水溶液具有界面活性,分散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越小其表面活性就越高,所形成的单体油珠越细,所得到的树脂颗粒表观密度愈小,也愈疏松多孔。

分散剂加人的先后对PVC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先加分散剂后加VCM。如果在加完VCM单体再加分散剂,则会使PVC“鱼眼”数增多,也会使PVC颗粒变粗。

6.水油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在PVC悬浮聚合中,水是分散介质,并作为传热介质。水油比就是指水和单体的质量比。水油比的大小影响单体分散液滴的数量和大小,从而影响聚合体系的分散、合并速度、直至宏观成粒过程,最终集中反映到树脂的颗粒特性上。随着水油比的降低,表观密度和吸油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一般水油比大,VCM分散好、传热好、反应易控制。但为提高设备利用率,生成上尽量采用小水比。随着水油比的缩小,体系中固体体积分数上升,当水油比小到一定值时,体系黏度骤升,因此,水油比不能无限缩小。否则,由于体系黏度大,影响传热及搅拌均匀性(易发生分层现象),甚至爆聚结块。

五.影响聚氯乙烯颗粒形态的因素

影响聚氯乙烯形态的主要因素有搅拌、分散剂、最终转化率、聚合温度、水比等。

①搅拌

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搅拌起着双重作用,液-液相分散、均匀物料、帮助传热、保持颗粒悬浮等。

搅拌作用影响到PVC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孔隙率极其相关性质。对于同一装置,用转速来表征搅拌强度。

一般认为搅拌愈强烈,由剪切所形成的油珠愈细微,但也愈容易发生临界破裂的并粒,所以反应应在适宜的搅拌强度下进行。

②分散剂

选择分散剂应该具有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液滴分散和具有保胶能力,以减弱液滴或颗粒聚并的双重作用。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单一分散剂很难满足上述双重作用,为了制得颗粒疏松匀称、粒度分布窄、表观密度适合的PVC树脂,往往采用两种以上的分散剂复合使用,甚至还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作辅助分散剂。

分散剂在PVC树脂颗粒表面形成皮膜。在聚合初期,水相中分散剂迅速吸附在单体液滴表面,最后形成皮膜。

③转化率

要获得质量较好的疏松型树脂,必须使最终转化率控制在85%以下。当聚合转化率达到80%-85%时,大分子游离基之间的歧化终止增加,易生成较多的支链结构,影响树脂的热稳定性。

④聚合温度

在无链转移剂时,聚合温度是决定PVC树脂分子量的唯一因素。聚合温度对PVC颗粒结构的影响将深入到初级分子。一般随着聚合温度的增加,初级离子变小,熔结程度加深,粒子呈球形;聚合温度较低时,易形成不规则的聚结体,从而使孔隙率增加。

⑤水比

水和单体的重量比简称水比。水的作用有三:

A.作分散介质,以便将VCM分散成液滴,悬浮于其中;

B.溶解分散剂

C.传热介质

生产疏松型树脂时,水比往往高达1.6 ~2.0。在聚合后期,还可补加适量水。水比过低,将使粒度分布变差,颗粒形状和表观密度均受影响。

六.PVC浆料要进行汽提处理的原因

一般在氯乙烯聚合过程中,控制氯乙烯反应转化率到80% ~85%即作为终点而进行排气回收未反应的单体。由于氯乙烯树脂颗粒的溶解和吸附作用,使聚合反应结束出料时含有高达2% ~3%残留单体,即使按通常的单体回收工艺,例如在出料槽或沉析槽中升温到70~75℃进行回收处理,也存在1%~2%的残留单体。所以如果树脂料浆在进入离心干燥系统之前不经汽提脱吸处理,则会造成单体损耗和环境污染。

一般认为,经汽提处理后浆料中残留单体,宜控制在20mg/kg以下,以使成品树脂残留单体低于8mg/kg。

七.浆料汽提原理

聚合后的浆料经釜内自压回收,或在出料槽加热回收未聚合残留单体,浆料与汽提塔排出的高温浆料热交换,进入汽提塔顶,经塔内筛

板小孔流下,与塔底进入的直接蒸汽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过程。树脂与水相中残留单体随上升的水蒸汽汽提逸出,其中水分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回流入塔内,不冷凝的氯乙烯气体入VC气柜内回收,塔底流出的浆料,即为含低残留单体。聚合釜反应结束后,一般应先经出料槽内升温回收浆料中吸附的残留氯乙烯单体;或采用釜内自压回收和真空回收操作。

八.沉降式离心机脱水原理

在连续沉降式离心机高速旋转的卧式圆锥形的转股中,有与其同方向旋转的螺旋输送器,在差速器的作用下其旋转速度略低于转股转速,浆料由旋转轴内的进料管送至转股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抛向转股内壁沉降区,转股内的沉淀物由螺旋输送器的叶片推向干燥区,经排料口排出,水则通过可调节的溢流孔排至出水管,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会计学原理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大纲根据2017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 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重点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会计规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2、修读要求 会计学原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科基础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阐明会计学的基本原理, 包括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 - 1 -

作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侧重启发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理解会计信息,如何利用会计行为更好地管理企业。 (三)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含义和作用、职业与规范、会计核算前提及原则。 2、教学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会计的涵义和作用;了解和掌握会计核 算前提及原则。 3、重点、难点:重点为会计的概念、会计职能;难点为会计核算前提。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1、主要内容: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以及总分类账户和明细 分类账户、试算平衡。 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总分类账 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 3、重点、难点:重点为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复式记 账法等;难点为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不同分类账户的设置和区别、平行登记规 - 1 -

则。 4、其它教学环节:习题课 第三章复式记账的应用 1、主要内容:产品制造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和所涉及会计账户的分类。 2、教学要求:掌握企业从筹集资金到财务成果形成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初步处理以及所涉及的账户结构及其核算内容,理解账户的用途和结构,了解会计循环的过程。 3、重点、难点:重点为企业从筹集资金到财务成果形成的会计核算;难点为如何理解各个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账户分类。 4、其它教学环节:习题课 第四章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主要内容: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 2、教学要求:掌握每个会计要素中主要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了解六大会计要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3、重点、难点:重点为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难点为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 1 -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原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笔记会原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填空、判断 2、会计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理伦依据 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无论经济业务采用哪种方式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企业在取得收入时可能会影响到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不受影响。 4、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5、会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填空 会计核算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填空 会计核算主要表现为(记账、算账、结账、报账)等具体工作。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填空 会计监督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填空、多选 会计核算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依据;同时,如果只有会计核算而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就不能发挥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应有的作用。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6、会计对象新增职能: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 7、(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填空、多选 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判断 资金的耗用不属于资金运动。 8、并非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判断 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填空 1)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办公室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填空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 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 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 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 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 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

会计学原理(完全版)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会计学的基础。本章要求了解会计历史发展过程,对会计学科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一、会计的内容 ●通常指会计所要核算、监督和分析的内容。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指的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有所不同。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企业单位经营资金的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 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地扩展,在反映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会计还具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 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如何提供这些会计信息? ●一般使用者: ●财务报告;包含“通用”信息的会计报表。 ●特殊使用者,如税务机关: ●特殊报告,如按税法规定编制的特别报表及报告。 第三节会计的含义 什么是会计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由于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的。 会计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试题及标准答案(最终完美版)

会计学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预测和决策 B.控制和考核C.反映和监督D.分析和判断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C) A.全部经济活动 B.商品运动C.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D.财产物资运动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 A ) A.特定单位 B.投资者C.债权人D.管理当局4.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B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凡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C) A.营业外支出 B.收益性支出 C.资本性支出D.税后利润支出6.某项经济业务使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该项经济业务应表述为(D ) A.购入全新的固定资产B.出售全新的固定资产 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D.接受投资人的固定资产投资 7.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依据是( D ) A.客观性原则B.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谨慎原则 8.把帐户分为借贷两方,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要根据( D) A.记帐规则B.记帐形式C.核算方法D.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9.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帐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称为( C ) A.记帐凭证 B.记帐方法C.会计分录D.会计方法 10.“银行存款”帐户按其用途和结构划分,属于( D ) A.结算帐户B.收入帐户 C.所有者投资帐户D.盘存帐户 11.“累计折旧”帐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A ) A.资产类帐户 B.费用类帐户 C.备抵调整帐户 D.计价对比帐户 12.将会计凭证划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大类的依据是( C) A.填制时间 B.填制的方法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13.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称为( B ) A.原始凭证总表 B.累计凭证C.汇总凭证 D.复式凭证 14.月末,企业将期间费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 D ) A.“生产成本”帐户借方B.“制造费用”帐户借方 C.“管理费用”帐户借方 D.“本年利润”帐户借方 15.在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的情况下,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按规定 ( B ) A.只填收款凭证 B.只填付款凭证 C.既填收款凭证又填付款凭证 D.只填转帐凭证 16.平行登记法是指同一项经济业务在(D) A.汇总凭证与有关帐户之间登记B.各有关总分类帐户中登记 C.各有关明细分类帐户中登记D.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户之间登记

会计学原理基本概念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 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地反映,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 二、会计的含义 (一)概念-会计是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统一的计量标准,对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 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记录.计算和分析,以便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特点 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尽管有时会计也要运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量度,但是货币量度始终是会计最基本的、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尺度。 2.以凭证为依据会计的任何记录和计量都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这就使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凭据)才能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经济管理活动所不具备的。 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在利用货币量度计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时,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登记,对每一次经济业务都无一遗漏地进行登记,不能任意取舍,做到全面完整。现时,登记时,要进行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而不能杂乱无章,并通过价值量进行综合、汇总,以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三、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要理解会计目标,就必须明确: 即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哪些人期望达到结果; ②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③如何达到这些结果 ①向谁提供会计信息 ②提供哪些会计信息 ③如何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知识点

1 .什么是库存现金的清查P225-226 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进行的,清查前,出纳员应将现金收付凭证全部登记入账。清查时出纳员要在场,现钞应逐张查点。一切借条、收据不准抵充现金,并查明库存现金是否查过限额,有无坐支现金的问题,然后将清查结果编制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它既是盘存清单,又是实存账存对比表。 2?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规则是什么P53 概括为同时间登记、同方向登记和同金额登记 (1)同时间登记: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要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 (2)同方向登记: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时,借贷记账方向必须一致。 (3)同金额登记: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 3.会计账簿的种类P186-187 (一)按用途分类(总账明细账序时账辅助账) (1)总账:按总分类账户开设的、用以分类核算与监督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和收入等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 (2)明细账: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纪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 ⑶序时账:又称日记账,按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的账簿。 (4)辅助账:也称备查簿,是对未能在序时账和分类账中反映和记录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主要用来记录一些供日后查考的有关经济事项。 (二)按外表形式分类(订本账活页账卡片账) (1)订本账:是在启用前进行顺序编号并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 (2)活页账:是把账页装订在账夹内,可以随时增添或取出账页的账簿。 ⑶卡片账:是由专门格式、分散的卡片作为账页组成的账簿。 4?账户的用途和结构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P154 账户的用途:指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什么核算资料。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聚氯乙烯的聚合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聚氯乙烯的聚合

聚合在带有夹套的搪瓷釜或不锈钢釜内进行,间歇操作。大型釜除依靠夹套传热外,还配有内冷管或(和)釜顶冷凝器,并设法提高传热系数。悬浮聚合体系粘度不高,搅拌一般采用小尺寸、高转数的透平式、桨式、三叶后掠式搅拌桨。 二、氯乙烯单体中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1.VCM中乙炔对聚合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对聚合时间和聚合度的影响上,见表1. 可知聚合生产中除去单体中的乙炔很重要,一般要求低于10ppm (0.001%)。乙炔的主要危害是和引发剂的自由基、单体自由基发生链转移反应。当乙炔含量高时,生产上一般采取降低聚合温度的办法,以免树脂转型;或在聚合反应初期适当提高聚合温度,以消除诱导期的延长;

2.VCM中高沸物对聚合的影响 VCM中乙醛、二氯乙烯、二氯乙烷等高沸物,均为活泼的链转移剂,从而降低PVC聚合度和降低反应速度。由于高沸物存在于VCM中不便于聚合温度的掌握,以及高沸物对分散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此对VCM中的高沸物含量要严加控制。 此外,高沸物杂质高,影响树脂的颗粒形态,造成高分子歧化,以及影响聚合釜粘釜和“鱼眼”等。工业生产要求单体中高沸物总含量控制在100ppm(0.01%)以下,即单体纯度≥99.99%。一般高沸物含量较高时,可借降低聚合反应温度来处理。 3.铁质对聚合的影响 VCM中铁离子的存在,使聚合诱导期延长,反应速度减慢,产品热稳定性差,还会降低树脂的电绝缘性能(特别是铁离子混入PVC中时)。此外,铁离子还会影响产品颗粒的均匀度。 4.水质对聚合的影响。 聚合投料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树脂的质量。如硬度(表征水中金属等阳离子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的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氯根(表征水中阴离子含量)过高,特别对聚乙烯醇分散体系,易使颗粒变粗,影响产品的颗粒形态;PH值影响分散剂的稳定性,较低的PH值对分散体系有显著的破坏作用,较高的PH值会引起聚乙烯醇的部分醇解,影响分散效果及颗粒形态。此外,水质还会影响粘釜及“鱼眼”的生成。 三、聚合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助剂 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聚合配方体系或为改善树脂性能而添加各种各样的助剂,其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分散剂、引发剂、PH

会计学原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精品 基础会计试题 ( 三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1.不能作为记帐依据的是()。 A .发货票B.收货单C.入库单 D.经济合同 2.通过试算平衡能够查出的错误有()。 A .漏记经济业务B.重汇经济业务C.记帐方向错误 D .借贷金额不对 3.企业预付保险金,应借记()帐户。 A .预提费用B.待摊费用C.银行存款 D. 管理费用 4.通常在年度决算之前,要()。 A 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技术推算盘点B.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C.对企业一部分财产进行清查 D .对企业流动性较大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5.下列不属于采购费用的项目有()。 A .材料买价B.运杂费C.途中合理损耗 D. 采购员差旅费 6.三栏式现金日记帐一般由()登记。 A .会计B.经手人C.出纳 D .会计主管 7.在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帐面上应登记的内容有()。 A.存货的增加B.存货的减少C.结存的存货 D .存货的损耗 8.损益类帐户期末应()。 A .没有余额B.借方余额C.贷方余额 D .借贷方均有余额 9.企业本月销售产品10000元,收到货款6000 元,收到上月产品成本销售货款8000 元,收到预收货款7000 元,则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应确认为本月收入的是()元。 A . 21000 B .18000C. 14000 D . 10000 10.下列凭证中,不能用来登记总分类帐户的是()。 A .原始凭证B.记帐凭证 C.汇总记帐凭证 D .科目汇总表 11.某企业购入丙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000 元,增值税3400 元,发生包装费,运杂费共计300 元,丙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A. 20000 元B.23400 元C.20300 元 D .23700元 12.“预提费用”帐户是用来核算()。 A .先计入成本后支付的费用B.先支付后计入成本的费用 C.先预提后计入成本的费用D.先预提后摊销的费用 13.某企业 99 年末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1:3,则所有者权益是资产的() A . 40%B. 25%C. 33%D. 75% 14.对应收帐款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其明细帐格式应采用() A .多栏式B.三栏式C.数量金额式 D. 数量式 15.将现金 2000 元存入银行,出纳人员应填制()。 A.转帐凭证B.原始凭证C.收款凭证 D .付款凭证 16.会计报表中反映一定日期财务情况的报表是()。 A .损益表B.利润分配表C.资产负债表 D .财务状况变动表 17.企业发生原材料盘亏价值500 元,经查明属企业管理制度不严所致,此项业务应在()帐户中核算. A.应付帐款B.营业外支出C.管理费用 D .其他应收款 18.限额领料单属于()。 A.累计原始凭证B.汇总原始凭证C.一次凭证 D .转帐凭证 19.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材料货款,发生的变化是()。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6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p25)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 3、提高经济效益 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 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7、略 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 10、11略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金平衡关系? 资金运动处于静态时,表现为资金的使用和资金的来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有着相互依存、互为转化的关系,有一定的资金使用,必定有一定的资金来源,这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表示资金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而且两者的数额必定是相等的,完整地反映了资金的来龙去脉。 2、会计等式是如何组成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 4、试述会计要素变动的4种类型和9种情况。 4种类型——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增加;2、同时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赠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9种情况——1、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2、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3、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4、资产增加,负债增加;5、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6、资产减少,负债减少;7、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8、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9、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账户?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6、会计科目包括哪几类?内容是什么?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5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一般企业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按隶属关系分3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材料员基本知识

精心整理 材料员基本知识 1、基础工程材料一般有哪些? 一般有钢筋、水泥、砂、石子、砖、外加剂、木材、给排水管及管件、电气穿地管等。 2、主体工程的材料和构件一般有哪些? 答:钢筋、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白灰、木材、外加剂、苯板、砖、通风道等 3 4 5 《硅酸泥》、、42.5、62.5、62.5R 。 7 定强度等级,按鉴定后的强度等级使用。所以贮存和使用水泥时就注意先入库的先用。 8、常用砌筑用砖共分为几种及规格是什么? 答:分为红砖和空心砖。红砖规格为240*115*53,空心砖的规格为240*115*180。空心砖还有190*115*90和180*115*90两种规格,但不经常用。 9、1立米砖砌体需用多少红砖? 答:标准尺寸为240×115×53mm 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加上砖砌灰缝10mm ,则4块砖长,8块

砖宽,16块砖厚均为1M,1立方(M3)砖砌体的用砖量为512块。 10、现场材料员如何检测红砖质量? 答:按焙烧时的火候不同还可分为正火砖、欠火砖和过火砖。欠火砖色浅、声哑、吸水率大、强度耐久性差,过火砖色深、声音响亮、吸水率低、强度高但常有弯曲变形。二种砖均为不合格品。 11、什么是顺砖、丁砖?什么是眠砖、斗砖? 答:顺砖,指砖的长度沿墙面;丁砖,指砖的宽度沿墙面;砖平砌叫眠砖;砖侧立砌筑叫斗砖。 12 B C 13 14 (1) (2) (3) 15 得超过 16 答:包装水泥要实行抽检,以防每袋重量不足,防止重量不足而影响混凝土和砂浆强度,产生质量事故;散装水泥可按出厂秤码单计量净重,但要注意卸车时要卸净,检查方法是看罐车上的压力表是否为零及拆下的泵管是否有水泥。 17、水泥在储存和运输时为什么应防止受潮? 答:因为水泥受潮后,因表面水化而结块,丧失胶凝能力,强度大为降低,而且,即使在良好的条件下,也不可储存过久,因为水泥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缓慢地水化和碳化,故储存过久的水泥在使用前要重新检验其实际强度。 18、水泥净重的检查标准是什么?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每个独立生产经营与核算的企业,都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并结合各单位所处的会计环境,设计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满足会计规范管理需要,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指导具体业务操作的具有内部约束力的会计制度,从而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 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 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后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 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后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 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知识的基础,是入门课程,比如,它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介绍虽然是以经济业务比较全面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的,但它对经济业务介绍的深度是很浅的,各项会计核算都很简单,是以单位最基本、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的。正是这样,所以对会计核算的全面较深的讲解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则是成本会计的内容,而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则要学习管理会计,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 四、基础会计学习应注意的一些方法和态度 1、学习态度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精编!!)知识讲解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精编!!)

会计学原理重点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商誉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 费用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 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 动损益 书P93账户类别借方贷方 资产类增加减少有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减少增加有余额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减少增加有余额在贷方 成本类增加减少 收入类减少增加 费用类增加减少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书P116)

集合分配账户:制造费用 跨期摊销账户:长期待摊费用 成本计算账户: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研发支出 财务成果账户:本年利润 计价对比帐户:材料采购 暂记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存账户: 资本账户: 结算账户:债权结算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 筹资业务核算P127 账户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财务费用 采购业务核算P133 账户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现金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 制造业务核算P138 账户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 销售业务核算P148 账户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 财务成果业务核算P153 ●财务成果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取得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利润或亏 损。 ●利润的形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 用

2017秋季《会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能作为记账依据的是( D )。 A.发货票 B.收货单 C.入库单 D.经济合同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即《会计学原理》,以下同此)P80。 2.通过试算平衡能够查出的错误有(D )。 A.漏记经济业务 B.重汇经济业务 C.记账方向错误 D.借贷金额不对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3.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者填制的( D )。 A.技术信息 B.财务资料 C.书面保证 D.书面证明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80。 4.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D)。 A. 原始凭证 B. 记账凭证 C. 汇总记账凭证 D. 账簿记录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34第九章 5.对于大堆,笨重的材料物资实存数的确定,一般采用( D )。 A. 实地盘点 B. 抽查检验 C. 查询核对 D. 技术推算盘点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13 6、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有( D)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投资的现金资产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47 7.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8、在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是( A)。 A.谨慎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及时性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22第一章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D )。 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财务预算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25第一章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D)。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3 11.由于( C ),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1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D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34 13.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 B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B.账簿记录不一定正确 C.二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14、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8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D) A 借方3000元 B 贷方8000元 C 借方5000元 D 贷方5000元 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15.会计分期是从( C )中引申出来的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会计目标 C.持续经营 D. 会计假设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16.将现金2000元存入银行,出纳人员应填制( D )。

会计学原理__基础会计练习题__A卷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练习题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的选择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1分) 1 . 高级会计师的基本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 C )年以上。 A . 3年 B . 4年 C . 5年 D . 6年 2 .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时,应通过( C )账户核算。 A . 公积金 B . 公益金 C . 盈余公积 D . 应付利润 3 . 20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传统的会计分化为(B)。 A .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 B .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 . 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 D . 记账算账会计和控制监督会计 4 .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借方登记(D )。 A . 债权的增加 B . 债务的减少 C . 债权的减少 D . 债权的增加,债务的减少 5 . 利润表中“营业利润”=(C )。 A . 主营业务利润 B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C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D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6 .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主要由( D )三部分所组成。 A . 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 B . 中央和地方会计制度 C . 宏观政策引导和具体规定 D .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7 . 用来记录某一特定种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序时账簿是( D )。 A . 普通日记账 B . 明细分类账 C . 专栏日记账 D . 特种日记账 8 . 开具支票时,如果开票日期为12月12日,对于正票部分,按规定应填写( A )。 A . 壹拾贰月壹拾贰日 B . 拾贰月拾贰日 C . 拾二月拾二日 D . 壹拾二月壹拾二日 9 .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 A )类账户。 A . 资产类 B . 所有者权益类 C . 备抵账户 D . 调整账户 10 .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记账规则的是( C )。 A . 登账时在凭证上做记账符号“√” B . 发生记账跳行时,在该行处划线注销 C . 使用圆珠笔记账 D . 结出每一账页的发生额和余额 11 . 一般而言,单位撤销、合并时,要进行( B )。 A . 实地盘点 B . 全面清查 C . 局部清查 D . 技术推算 12 . 当年的会计档案,在年度终了后,可暂由( A )保管一年。 A . 财务会计部门 B . 档案部门 C . 审计部门 D . 主管部门 13 . 关于会计报表,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C )。 A . 可以全面、系统地向投资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满足其投资决策的需要 B . 其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经营管理者 C . 为加快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速度,可先编制会计报表,然后再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练习题 A卷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练习题A卷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的选择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1分) 1 . 高级会计师的基本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年以上。 A . 3年 B . 4年 C . 5年 D . 6年 2 .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时,应通过()账户核算。 A . 公积金 B . 公益金 C . 盈余公积 D . 应付利润 3 . 20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传统的会计分化为()。 A .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 B .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 . 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 D . 记账算账会计和控制监督会计 4 .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借方登记()。 A . 债权的增加 B . 债务的减少 C . 债权的减少 D . 债权的增加,债务的减少 5 . 利润表中“营业利润”=()。 A . 主营业务利润 B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C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D .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6 .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所组成。 A . 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 B . 中央和地方会计制度 C . 宏观政策引导和具体规定 D .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7 . 用来记录某一特定种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序时账簿是()。 A . 普通日记账 B . 明细分类账 C . 专栏日记账 D . 特种日记账 8 . 开具支票时,如果开票日期为12月12日,对于正票部分,按规定应填写()。 A . 壹拾贰月壹拾贰日 B . 拾贰月拾贰日 C . 拾二月拾二日 D . 壹拾二月壹拾二日 9 .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类账户。 A . 资产类 B . 所有者权益类 C . 备抵账户 D . 调整账户 10 .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记账规则的是()。 A . 登账时在凭证上做记账符号“√” B . 发生记账跳行时,在该行处划线注销 C . 使用圆珠笔记账 D . 结出每一账页的发生额和余额 11 . 一般而言,单位撤销、合并时,要进行()。 A . 实地盘点 B . 全面清查 C . 局部清查 D . 技术推算 12 . 当年的会计档案,在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保管一年。 A . 财务会计部门 B . 档案部门 C . 审计部门 D . 主管部门 13 . 关于会计报表,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可以全面、系统地向投资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满足其投资决策的需要 B . 其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经营管理者 C . 为加快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速度,可先编制会计报表,然后再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