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05 - 06 - 26

作者简介:胡林辉(1969 - ) ,男,湖南双峰人,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干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战略管理、系统工程。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胡林辉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单向交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交通管理措施,其在改善城市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网运行效率、充分

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的交通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探讨单向交通的原理、实施条件和原则等问题,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 理论探讨;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D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27575 (2005) 0420049204

一、前言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运行的大动脉,是对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的数量增长很快,大

中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日趋严重,导致车辆车

速降低、延误增加、交通事故率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加剧,

因此以交通拥堵为主的交通问题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

障碍之一,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目前

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始重视交通建设,采取加大道路交通设施

投资力度、修建新的城市道路、改建拓宽老路、修建立交桥和

开展交通秩序整顿等措施来改善交通。但道路设施的增长远

远跟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特别对于大中城市来说,由于

大部分城市路网格局已定,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已不太可能对

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因此,如何提高现有道路通行

能力,缓解交通堵塞,确保道路畅通,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个重要课题,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的职责。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单向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一

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的交通管理措施[ 2 ]。单向交通在

西方发达国家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而受到重视和广

泛应用。1975年在海牙第八届国际市政会议上,有23个国家

认为在中心地区采用单向行车是解决交通阻塞的一个有效措

施。国外对单向交通的应用最远可以追溯到古意大利的庞贝

城( Pompeii) ,单向交通方式曾经作为古老的交通管制方法之

一在那里首先被使用。在近代城市中,美国早在1906年首次

实施单向交通管理措施,是最早使用单向交通管理方式的国

家之一,现已推广到美国各州和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城市有

半数以上的街道已采用单向交通,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有

80%左右的街道实行了单向交通;法国巴黎市4 333条街道中

有1 400多条实行单向交通,总长超过400公里;日本的东京

和大阪分别有30%和38%的道路实行单向交通。[ 3 ]

单向交通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

措施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许多城市逐步实施,并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拥堵,提高了车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国内单向交通管理经验的积累,人们深

刻认识到单向交通管理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规划和组织得不好,不但不能改善交通,反而带来交通混乱,给沿线居民出

行带来不便,并可能影响到沿线的商业发展和地区开发[ 4 ]。但当前有关单向交通方面的理论研究不多,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实施单向交通中又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促使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系

统日趋完善,使单向交通在充分发挥交通组织功效的同时,尽

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单向交通的应用作进一步的

研究。

二、单向交通的利弊

单向交通又称单行线或单向线,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某路段只允许车辆向某一个方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组织形式[ 5 ]。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如果组织多条道路实施单向交通,形成互相衔接的系统,则成为单向交通

系统。单向交通一般分为固定式单向交通、可逆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和车种式单向交通四类。不同的单向交通组织方式都有其自身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实施时必须因地制宜。当城市道路上的交通量超出其通行能力时,将造成城市交通

拥堵、延误及交通事故等问题[ 6 ]。此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若对某条道路或几条道路,甚至对某些路面较宽的巷、弄考虑组织单向交通,则

将会使上述问题明显得到缓解。因此,单向交通是公安交通

管理部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 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网容量49

2005年10月

第17卷第5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Oct. 2005

vol. 17No. 5

的一种经济、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一)单向交通的优点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冲突,在交叉口

上减少了冲突点,故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具有以下突出

的优点:

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由于单向交通减少了对向行车

的可能冲突,减少了快慢车之间的干扰,大大减少车辆之间的

横向安全距离,并可充分利用路面的有效宽度,因而道路通行

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 ] 。

2. 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由于双向交

通改为单向交通后运行路线简化,行车条件改善,交通事故可能发生的冲突点减少,因此事故率普遍降低。如两条双向两车道的交叉口,实行单向交通后其冲突点数从16 个降到4 个,减少了75%;其次,实行单向交通后一些事故的可能发生

点将不存在,单向交通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多为追尾事故,恶性事故率和交通事故损失也将下降,因此,行车的安全性将会明显提高。此外,单向交通可消除对向来车的眩光影响,行人过街只需注意一个方向,事故率也会下降。

3. 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减少延误。实行单向交通后,

车辆的干扰减少,道路畅通,车速提高。据调查统计,实行单

向交通后,行程时间可减少10% - 50% ,平均车速提高20%

- 100%。

4. 单向交通有利于路边停车和公交专用道的规划。窄

路上的双向交通如有停车,则会引起交通阻塞;若改为单向交通,则能有效解决窄路上停车而阻塞交通的问题。

5. 单向交通有利于信号灯配置和管理。单向交通其绿

灯利用率比双向交通提高50% ,为减轻复杂交叉口的交通拥挤与混乱,若将进口道改为单向道,可减少交叉口的停车次数。

6. . 有利于减少城市交通污染。单向交通由于减少停车

次数和车辆加减速次数,从而降低废气排放、轮胎磨损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7. 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采用单向交通可减少因新建

道路而造成的拆迁费用,只需充分利用一些狭窄的街道进行少量投资或无需投资就可开辟新的行车路线,减少干线负荷, 缓解交通紧张的状况。目前长沙市已基本改造完成的背街小巷在缓解市区交通压力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二)单向交通的缺点

不过,单向交通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增加了部分车辆的绕行距离和经过交叉口的次数,从

而增加了车辆的运行时间和道路网上的交通量。

2. 给公共交通带来不便。采用单向交通,需调整公交线

路走向和重新布置站点,增加乘车者的步行距离。

3. 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要的道路公用设施的投入。

4. 单向道路的末端常常使交通组织复杂化,可能产生拥

挤。急救车、消防车、过境车等也需绕行才能达到目的地。

5. 影响居民区的环境。本来一些狭窄的街道无汽车通

行比较安静,实行单向交通后,利用此街道行车会影响居住环境。

6. 影响道路两侧商业活动。由于实行单向交通取消了

对向车流,使人们不便到单行道两侧进行商业活动,从而影响商家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实行单向交通既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科学管

理,合理规划,从而充分发挥单向交通的正面效应,减少负面

影响。

三、单向交通的实施条件

单向交通对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而言,其利大于弊,但并非

什么道路与交通条件,都可实施单向交通。根据国内外实行

单向交通的经验,实行单向交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路网条件

单向交通对道路网形式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一对平行

的道路即可组织。一般来说,密度较大、平均路幅较窄的道路网,易于实施单向交通;相反,道路网密度较少则不宜实施单

向交通;其中棋盘式道路系统最适宜实施单行道,尤其是规划

整个区域单向交通网络,其效果最佳。如长沙市城区道路面

积少,道路利用率低。城区道路机动车道总长度为998公里,

其中10米宽以下道路占11. 9%;市区道路总面积约349218

平方米,而且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蚕食、侵吞、废弃道路的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城区4米宽以上的小街小巷有128条,

但大都被违章搭建、当街作业和经商等所占用。这些小街小

巷具有长度短、路幅窄、间距小、交织程度大,形成道路网眼多等特点,如果充分利用小街小巷建立市区单向交通网络,可在

一定程度上增大市区道路的容量,增强路网的通达性,弥补市

区主干道路网的先天不足,减少交通流的冲突和交织程度,有

利于交通流的均衡与组织,缓解市区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二)道路条件

1. 路段条件

(1)两条间距在350—400米以内的相邻平行道路

实施单向交通需要有两条相邻平行的、有相同起终点和

相同宽度的道路,通行能力应大致相等;即使不一致,通行能

力小的道路至少也应能满足近期交通的需求,且单行道之间

的距离在350—400米以内,以减少公交乘客步行距离。

(2)道路宽度

道路较狭窄又不便拓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人行道和车

行道无法分开,或者允许停车但采用双向通行,而道路的宽度

又不足(如9米以下道路或车道数少于4条) ,交通量较大易

造成交通阻塞的,宜采用单向交通组织方式。

2. 交叉口条件

对于交叉口间距较短,交叉口处相交道路条数多,且左转

车辆多,实施协调交通信号控制比较困难的道路,采用单向交

通组织管理方式往往能得到很好解决;对于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须另有出路,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改为单

向交通。

(三)交通条件

当现有道路系统负荷过大,虽尚未超负荷时就应着手考

50

警学研究胡林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虑组织实施单向交通。实行单向交通对于起讫于单向道路区

域内的出行会有所不便,有一些负面效应,但当道路网络的交

通流以过境交通为主时,这种负面效应相对较弱,实施单向交

通的效益也相对较高。另外,对有循环交通流或某些道路流

量比较集中时,用单向交通疏导,效果亦比较明显。当然,路

网上交通流量流向不同,车辆组成结构比例不同,采用的单向

交通形式也不同,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法律条件

《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实施道路单向交通提供了法律保

障。实施道路单向交通是公安机关的的一种交通管理措施,

具有行政强制性。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实施单向交通管理措施必须依法进行。2004年5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

安全法》为公安机关实施单向交通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单向交通管理措施是依法行使职权。

四、实施单向交通应遵循的原则

实施单向交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

与居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处理不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

此必须明确原则,减少单向交通规划和实施的盲目性,避免不

必要的浪费。

(一)单向交通的实施必须符合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与城

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相协调,合理调整单行道公交站点,减少公

交乘客步行距离;清除违章占道和非交通性占道,采用工程措

施连通部分道路,加强支路道路维修,改善道路条件,使单行

道网络具有很好的连通性,从而提高单行道系统的整体效益。(二)实施单向交通应主要应用于供需矛盾突出,采取一

般交通管制措施后仍然存在交通拥堵现象、路网密度高的地区。

(三)必须有利于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改_______善运行状

态和交通环境, 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安全感,即能够解决双向

交通所不能解决的交通矛盾。

(四)组织单向交通必须以交通连续原则为基础,单行道

之间力求连通,道路长度应尽可能长,以减少单行道两端的干

扰而影响实施效果。

(五)单行线无法配对时,单行方向应优先保证驶离交通

集散点或旧城区的方向,不配对的单向交通原则上不可在市

区主次干道上实施,但小街小巷可不配对设置。

(六)单行线设置要有利于实行公共交通并最大可能地满

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尽可能保留原公交线路的布局。

(七)单向交通组织必须与其它交通管理措施配合运用。

单向交通是一种交通管理措施,它不能单独考虑,必须与其他

交通管理措施相配合如禁左、禁右等,以最大限度发挥单行道的整体效果。

五、单向交通的具体操作

单向道路一般是两条平行的、通行能力相差不大和间距

在350—400米以内的次要道路,单向道路末端应尽量放在交

通组织容易的主要道路上[ 6 ] ;有时根据交通情况和道路条件, 可使主次干道一个方向与平行支路组成一对单行道。具体操作如下:

(一)确定车流方向

要从整个实施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流量、流向特点来考虑,

尽可能使区域内流量达到均衡,除考虑与主流量的流向尽可

能吻合外,还应考虑尽量减少与周围双向行车道上的车流的

交叉,使平均无效行驶距离最短,冲突点最少,左转向最少,简

化相关路口的交通形式。

(二)起终点处理

单向交通街道的起终点是单、双向交通的转换处,应适当

加宽,根据行车要求设置标准的标志、标线来引导交通, 使司机能够一目了然,不致搞错。

(三)公交路线

在单向交通街道上行驶的公交车辆,原则上不安排逆向

行车线路,在机动车道不宽的或交通量大的街道上,应设置港

湾式停靠站。

(四)非机动车处理

在机、非混行的道路上,一般允许非机动车双向通行。若

道路上通行的非机动车,不在本街道的车辆占70%以上,而且

与其平行的能够通行非机动车的道路较近( 200 - 300m) ,则

非机动车也应采用单向交通。如果街道宽度不大,则禁止非

机动车驶入或只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逆向行驶,但两个方向

严格隔离,并在交叉口用信号灯、渠化设施管制非机动车的左转弯。

(五)主要路口的管理

实施单向交通时,交通流特性将会发生变化,有的路口交

通流可能增加,对此应加强管理控制和指挥疏导。

(六)道路障碍与行车秩序管理

按照各行其道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多车道的单向交

通,应划好交通标线,按车种或车速管理分道行驶。对于占用

道路的情况应加派流动执勤进行处理,以保证单向行驶的畅通。

(七)宣传与教育

单行线对较大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都有直接的影响,再

者由于各路口流量、流向发生变化,司机可能不了解或不习惯单向交通特点。所以在实施单向交通之初,一方面要加强宣

传教育,并加派交警加强现场指挥与管理;另一方面,对于逆

向行驶、闯红灯等违反交通法规者必须严肃认真处理[ 7 ] 。

六、单向交通系统的动态优化

组织单向交通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城市

道路交通特点和交通服务于大众的原则出发,进行科学规划

和有效实施。另外, 经济、人口、城市建设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措施必须根据新情况

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8 ]。动态优化是在对现有单向交通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瓶颈问题的

调查,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调控,寻找新的交通瓶颈,产生新

的单向交通方案,并对其进行优化,经过反复优化,得出更满

51

第5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0月

意的单向交通方案,以确保道路畅通。

根据评价结果(偏离规划目标值的程度) ,单向交通管理

规划的调整可分三个层次[ 9 ] :

(一)小范围调整

当单向交通网络总体交通质量基本满足要求,只有网络

局部区域的少量交叉口、路段的交通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局部区域交叉口类型调整、交叉口转向禁止措施调整,或采取路段交通管理措施调整予以解决。

(二)结构性调整

当单向交通网络总体交通质量没有满足要求,网络中流

量分布不均衡且有较多的交叉口、路段交通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网络结构调整(改变道路网络或公共交通网络布局、改变道路功能等) 、区域交通管理措施调整等办法解决。

(三)全局性调整

当单向交通网络总体交通质量没有满足要求,且网络中

局部区域交通流量过分集中,无法通过网络结构调整来解决时,应考虑通过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城市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城市总体布局规划进行调整等办法解决。

七、结语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实行单向交通的

优越性,逐步开始大面积地在市区范围内实行单向交通系统,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对城区道路单向交通系统的理论作了肤浅的探讨,希望单向交通系统在改进和加强城区道路

交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赵波平,孔令斌. 城市交通—中国面临的挑战[ J ]. 城市规划, 1999, 30 (3) : 21 - 22.

[ 2 ] 周溪召,李朝阳. 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研究[ J ]. 规划师, 1999, 13 (1) : 35 - 36.

[ 3 ] 李晓江. 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呼唤理论与观念的更新[ J ]. 城市规划, 1997, 13 (6) : 29 - 30.

[ 4 ] 王炜,徐吉谦,杨涛等.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126 - 139.

[ 5 ] 潘汉中.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理论与实践[A ]. 中国

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 C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2

- 45.

[ 6 ] K·谢凯琳,武涌,董立等. 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 J ]. 城市规划, 1996, 7 (4) : 15 - 16 .

[ 7 ] 王缉宪. 中国大城市交通运输即将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 J ]. 战略与管理, 1997, (3) : 17 - 19.

[ 8 ] 马林,李洵,赵晓云.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交通

[A ].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论文集[C ]. 北京:中

国地震出版社, 1999. 107 - 109.

[ 9 ] 王炜,陈学武,尹红亮等.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指南[M ]. 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36 - 139.

On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OneWay Traffic System

in Urban Road TrafficManagement

HU L in2hui

(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 Hunan, China) Abstract:One way traffic system is an effective, easy - to - operate traffic management measures with low

investment. It has its great advantages in imp roving the urban traffic administration, raising the functional efficiency

of roads and utilizing of the traffic potential of roads. The study on the p rincip le, functioning conditions has its

realistic importance.

Key words: urban roads; traffic management; one - way traffic system; theoretical exp loration; app lication

study

(责任编辑:王道春)

52

警学研究胡林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__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概述 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实时录像功能同时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和协助社会治安整治的取证手段。可以说,视频智能分析监控对于加强安全防范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人、车流量都不

断增长,相应的,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也一再扩容。在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监控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有限的交管人力资源来实现全时、全面的监控,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当今最前沿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中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前发现和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交管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监测准确度,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需求分析 2.1 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1)路况监视:各路口的摄像机会及时将所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路口和路段的交通状况 2)智能分析:针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路口较多,出现许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情况下,以传统的监控模式,只凭人的肉眼和事后查,例如:路段人车流量、信号灯是否正常工 作、是否有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信息能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 处理方式。看录像来做到,任务量是相当多。所以我们所说的智能监控就是通过智能 视频分析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监视和查询违章的交通事件。 3)录像: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的图像会保存到交通指挥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违规行为甚至是治安犯罪等各种突发情况的取证依据。 2.2 对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要求: (1)满足7*24 小时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检修方便。 (2)画面延迟小,图像清晰度高。 (3)技术领先,有一定前瞻性,满足较长期间的需求。 (4)多层级联网,并能适应灵活扩容的需要。 (5)能有效减轻交管部门工作负荷,缓解城市增长迅速与交通警力不足间的矛盾。 2.3 智能交通客户功能需求分析: 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 在车道上或禁止停车区域出现停车现象,不论是因车辆故障停车或违章停车,都或属于极为危险的事件,或属于易引起交通阻塞的违章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事故停车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尽快处理以恢复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停车行为,提醒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使用弃置规则) 违章左转右转:在某些道口,是不允许进行左转或右转,否则不但容易引起交通阻塞,也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违章左转或右转行为,可以对这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型体建设空间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交通与运输是密切联系的,运输应有一定空间渠道流通,用交通工具才产生了交通。所以首先是运输系统的结构可以影响城市建筑系统的整体布局,因此,首先研究运输,进而研究交通。 交通是一个动态体系,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生态作用。 2.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总体规划、详细 规划多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 a. 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基础上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①城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市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互相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道路系统应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为前提,进行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的要求。所以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的道较完善的方案。 ②城市道理系统不是消极的适应城市的总体布局,而是积极配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具体意见。做出相互协调、有机联系,使整个城市具体布局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③现代城市道路必须满足交通方便、安全、快速,也要满足清洁、安静、生动、美观,因此要做到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组织城一个合理的交通网。 ④城市用地安功能布局时,要求形成各部分交通系统及全市性交通系统; ⑤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均衡分布; ⑥城市道路系统要求要有一定的干道网密布; b. 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 c. 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d. 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e. 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f. 要考虑远期的发展; 3.城市道路为何要形成系统 交通运输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生产和城市发展。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也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城市的道路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的发挥也是紧密相关的。 a)从城市的角度将城市道路应当形成系统; 城市中各个组成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道路是城市的骨架; 道路形成系统市城市用地风能组织合理化的前提,有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说的就是古罗马发达的道路系统; b)从道路本身来讲也要形成系统 i.只有形成系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成体效益。 ii.城市是融汇多种类型交通的统一体,如果不加以规划使之形成系统,会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所以在考虑交通运输组织市要 1. 合理的布局城市的人流吸引 点从而影响,从而影响部分设施的布置;2. 引开过境交通;3. 交通分流 4. 组织立体交通。如此从系统的交通出发发挥城市道路的最大组织能力。

城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一、概述 1、前言 近年来,经济建设快速进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上升,交通量的增长给交通治理和操纵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原有指挥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已难以适应当前的交通需求,亟待用高科技手段使交通治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平台是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核心平台,建设要求以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为工作平台的要紧界面支撑,以交通指挥中心运算机网络为载体,集成交通信号操纵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闯红灯检测系统、公路车辆监测记录(卡口)系统、道路交通治理信息系统(车辆治理、驾驶员治理、违章治理、事故处理)等系统,实现各种交通治理信息集成整合,深化处理和增值服务,使各种动、静态公安信息浑然一体、相互补充,便于指挥人员迅速决策、快速反应与处警,使宽敞交通出行者全面把握监控区域的交通状况,及时修正交通打算,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我们将依照公安部(关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与进展的若干意见)和2000年 全国实施的以提高都市交通治理水平为中心的“畅通工程”的要求,以公司自行开发的都市智能交通指挥平台软件和交通现状作系统集成的详细描述,充分表达指挥中心的“三大要素”即多渠道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优化和谐系统、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有机集合。而依照的现状和用户需求,我们在本次建设技术方案中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系统的整体性、有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之原则,着重描述指挥平台集成技术。 2、智能交通技术进展趋势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进展的世界,相伴着各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变革,阻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新技术的进展,必定要向各个领域渗透,而各行各业会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同样,随着都市建设的不断进展,公共安全治理与道路交通操纵在经济进展和人民活动中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势必对公安交通的技术水平、治理水平将会提出更新的要求。 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由初期的电视监控和“110”报警的简单物理集合,进展到目前集监控、接处警、信息治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治理中心。向系统集成化进展,使系统功能更为强大,充分发挥系统的综合效应,成为决策指挥和信息服务兼而有之的治理中心。 依照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智能化信息化进展趋势及我国公安部总体部署的要求,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整理)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通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了解全市交通状况和治安状况的窗口,是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不可缺少的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治安事件录像取证,为内外事警卫工作服务,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本方案旨在利用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路,建设基于IP网络传输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以科技的手段减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强度,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通畅,减少交通违规行为的发生。 一、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的主要作用有: (1)交通监视和疏导:通过系统将监视区域内的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使管理人员直接掌握车辆排队、堵塞、信号灯等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信号配时或通过其他手段来疏导交通,改变交通流的分布,以达到缓解交通堵塞的目的。 (2)交通警卫: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交通警卫录像,大型集会活动的交通状况,及时调动警力,以保证交通警卫录像畅通。 (3)通过突发事件的录像,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通过对违章行为的录像,发挥监控系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5)通过对以前的模拟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化改造,使之能够方便地进行全网管理。 1.1实现功能与目标 ?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直观及时的了解交通运行状况,及时调度指挥城市交通运行。对于突发事件做及时处理 ?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主要街道等设立监控点,对交通情况进行24小时直播。 ?监控点采用不同的网络传输(有线和无线)。 ?所有前端摄像机要求有夜视功能,性能稳定。 ?在重要路段设立车牌抓拍系统,对于违章的车辆,系统将立即抓拍车牌号,保存下来,上传到交通调度指挥中心进行违章处理。 ?通过图像监控系统,结合远程监控管理员和现场值勤交警操作经验的优势,力求避免误出警、误处理、误操作;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起到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的作用; ?通过图像监控录像回放功能,做到准确处理、证据执法、避免纠纷,提高科技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经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经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拥挤识别研究现状 到当前为止,国内外对很多学者研究开发了许多的 ACI 算法。 加利福尼亚算法。经过比较邻近检测站之间的交通参数数据,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交通事件进行判别,由此确定交通拥挤的发生。此算法于 1965-1970 年间,由加利福尼亚洲运输部开发。 McMaster 算法。该算法由Persaud et al(1990)根据突变理论开发出来。它使用大量的拥挤和非拥挤交通状态下的流量-占有率历史数据,开发一个流量-占有率分布关系模板,经过将观测数据之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 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 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 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 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停车视距: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论述交通规划方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2. 说明居民出行和货运OD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居民(OD调查)出行调查:目的:为了取得客流的出行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调查方法:家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来源,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样家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货运调查:方法: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的方法。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线路、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等情况。目的:在于取得出行率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资料。

(整理)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读书报告 1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容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布局形态、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其中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1.1城市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系统由各种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交通类型组合而成。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系统,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形式的系统构成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及水上交通等;从地域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部分。 1.1.1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也包括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1.1.2城市交通 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即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这些流动都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并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城市交通土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水运交通等通常所指的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1.2道路交通系统 1.2.1道路交通网络 所谓网络,即包含节点集合和连接结点的弧线集合。网络规定了发点和收点,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一、概述 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实时录像功能同时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和协助社会治安整治的取证手段。可以说,视频智能分析监控对于加强安全防范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人、车流量都不断增长,相应的,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也一再扩容。在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监控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有限的交管人力资源来实现全时、全面的监控,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当今最前沿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中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前发现和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交管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监测准确度,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二、需求分析 2.1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1)路况监视:各路口的摄像机会及时将所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路口和路段的交通状况 (2)智能分析:针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路口较多,出现许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情况下,以传统的监控模式,只凭人的肉眼和事后查,例如:路段人车流量、 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信息能帮助交 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看录像来做到,任务量是相当多。所 以我们所说的智能监控就是通过智能视频分析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监视和 查询违章的交通事件。 (3)录像: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的图像会保存到交通指挥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违规行为甚至是治安犯罪等各种突发情况的取证依据。 2.2对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要求: (1)满足7*24小时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检修方便。 (2)画面延迟小,图像清晰度高。 (3)技术领先,有一定前瞻性,满足较长期间的需求。 (4)多层级联网,并能适应灵活扩容的需要。 (5)能有效减轻交管部门工作负荷,缓解城市增长迅速与交通警力不足间的矛盾。 2.3智能交通客户功能需求分析: 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 在车道上或禁止停车区域出现停车现象,不论是因车辆故障停车或违章停车,都或属于极为危险的事件,或属于易引起交通阻塞的违章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事故停车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尽快处理以恢复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停车行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精华

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狭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4、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轴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源于带型城市的理论思想。 特点: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所需的合理规模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发展规律不符的。 5、田园城市:使工业区之间的货运交通在城市外围呈环向流动;居住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居住区内呈环向流动;工作与居住间的交通在城市外半部呈放射性流动;居住与购物游憩间的交通在城市内半部呈放射系流动;各类性质不同的交通因用地的合理布局而互不干扰,实现了道理的功能分工。 6、工业城市:作为生产单位的城市应该靠近原材料产地,要从工业生产对交通的需要去布置道路;工业区应该设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地方,靠近铁路和码头,道路密度较低;生活居住区应该靠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道路采用密方格网形式;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应用交通干路和地铁相连。 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8、交通分流的3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开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 9、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 11、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解决实施方案{项目}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的逐步繁荣,城市交通的实时监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全面的交通图像管理系统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目标。交通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及路口的数字网络,配备相应的图像监视设备和软件,可将交通路口车辆运行状况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对道路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道路车流量进行控制,将车辆安排到畅通的路段,减少阻塞,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现在的交通监控技术已越来越先进,不仅充分利用了现行的各种网络技术,提供了各种各样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可以智能化,让系统自动执行一切监控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交警的工作负荷,而且还可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图像方式让那些违章车辆无地可逃,减少了交通争议。 一、道路交通监控类型原理 在各种各样的道路监控方案中,应用的设备却基本上一样,都是利用编码器、工控机、摄像机等专用硬件设施,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软件系统的配置。但是它们所实现的功能却基本上一样,都是在十字路口或其他相应的地点安装

360°全景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取周围360°或270°的视场方位,并且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通过360°全景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在路口抓拍违章车辆,当车辆“超速”或“闯红灯”时,系统自动对车辆的图像进行抓拍,将车辆的号牌、车辆的类型、颜色、车速等信息记录在存储设备中,以供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审查。通常要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图像清晰、存储量大和系统稳定等要求。另一个不同就是监控点与控制、管理中心的网络连接方式不同。传统的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电视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模拟监视,联网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警信息传输。但是,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图像,交警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很低。 其实,在交通、电力等分布式管理的行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很成熟的。因此,交通的远距离网络监控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可能手段。传统的远距离监控,图像传输一般采用视频线或微波进行传输,这样容易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且造价极高,用户难以承受。因此,应用和推广上都有较大的障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我国城市交通特征 1.我国大部分城市是沿交通干线逐渐发展起来的,公路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市(城)区街道及市场。城市过境交通量一般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行驶普遍。过境交通一般以货运交通为主,主要交通工具有卡车、拖挂车、客车、小汽车等;市(城)区内交通以本地居民为主,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以外,还有自行车、马车等非机动车。同时,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大部分还以步行为主。由于交通混杂,相互干扰大,造成各类交通车辆通行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交通流向和流量在时间与空间上呈非平衡状态分布。随着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许多农民进城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造成交通流量在各个季节、一周及早、中、晚高峰时段呈钟摆式单向运动,变化较大。在一些有较大集市日活动的城市,其集市日客流量远远大于平均日客流量。 4.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技术标准低;人行道狭窄或被占用,造成人车混行;缺乏专用交通车站及停车场地,道路违章停车多;丁字路口、斜交路口及多条道路交叉的现象也比较多。 5.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不健全,普遍缺乏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等设施,致使交通混乱、受阻。 (二)城市对外交通类型及布置 城市对外交通的类型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类,各种交通类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铁路交通运输量大、安全,有较高的行车速度,连续性强,一般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可保持常年正常的运行。公路交通机动灵活,设备简单,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交通方式。水运交通运输量大,成本低,投资少,耗时长。 1.铁路交通及布置 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大多数城市中的铁路站是中间车站,客、货合一,多采用横列式的布置方式。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铁路分隔城市、互相干扰,原则上铁路站场应布置在城市一侧的边缘,并将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城市的同侧方向。客站宜接近城市居住用地,货站则接近工业、仓库用地。 站场用地规模取决于客、货运量及场站布置形式,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站场用地长度主要根据站线数量及其有效长度来确定,可参见表8.3-2、8.3-3。 表5-1 Ⅰ、Ⅱ级铁路站坪长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