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

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b、望天田。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c 、水浇地。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d、旱地。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e 、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

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耕地数据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5年和2000年3期覆盖全国时间跨度约为10年的遥感数据,对中国耕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其变化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4。

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近10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增加了25855 km2。其中以旱地为主,增加量为24522 km2,占94.85%,水田增加了1333 km2,仅占5.15%。

水田旱地转换明显

对于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主要表现为草地~耕地与耕地~草地相互转换,但总体上耕地面积增加了;在华中水域变动、城镇扩张区,前5年的格局几乎不存在,而后5年格局明显,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于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耕地转换区,草地转耕地面积达到20 325.2 km2,成为全国耕地增加的主要地区,主要以旱地的增加为主;黄淮海、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耕地-城镇转换区耕地被城镇所取代,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

耕地生态环境背景质量下降

东部优质耕地迅速减少,耕地减少的省区集中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东部及沿海耕地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和建设用地的迅猛增加。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优质耕地锐减的同时,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加剧,大量的荒地、草地、湿地被开发成为耕地。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十年间向西北移动了28. 3377 公里。

田光进等 (2002) 报道了基于利用遥感和GIS方法的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分10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数据与80年代末和2000年的耕地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后结果表明,耕地变化部分的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为3~6级。将级别数作为权重,每一级别的耕地流失或者开垦面积乘以权重值,并求和,其结果表示为耕地变化部分的综合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新开垦耕地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543.54;流失耕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577.013,流失耕地的总体质量大于新开垦的环境质量。最主要的特点是新开垦的耕地是坡度较大的土地,而流失的又是坡度较缓的土地。

四、耕地质量

在全国4个重点区域14省24县2000万亩耕地上进行的2003年区域性调查情况表明:耕地质量问题凸现,主要表现在土壤酸化严重、肥力极不平衡、黑土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突出3。

1.土壤酸化

我国部分地区的耕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酸化的问题,特别是南方蔬菜地酸化问题尤为严重;偏施氮肥特别是生理酸性肥料,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土壤酸化又会促使菜园土中养分的分解和钙、镁离子淋失,加剧土壤的酸化。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土壤中钙、镁、钾等营养因素,使土壤贫瘠化。

2.. 耕地肥力下降,并且肥力极不平衡

由于缺乏耕地肥力补偿机制,耕地的使用基本处于“只种不养”状态,对耕地的掠夺式使用造成肥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结构,如过多地使用化肥、施肥中氮磷钾比例不当,造成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地养分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力下降趋势。据统计,全国有9 %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0. 6 %(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 %~2 %) ,57 %的耕地缺P ,20 %的耕地缺K,10 %的耕地既缺P 也缺K。

另外,土壤肥力,尤其是菜地的土壤肥力极端不平衡。如耕地土壤磷素含量普遍性的急剧增加和钾素相对不足。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而施肥时,一般总是偏重氮肥,磷次之。这样就会造成土壤中的氮量逐步增加,钾量很少增加甚至降低,磷有明显的富集现象。而且由于不少农民重视化学肥料的施用,而轻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投入量偏低,致使土壤提供钾素能力降低,满足不了高产栽培模式下的作物需求。

调查还发现,黑土质量下降严重,耕层变浅,养分流失。

3.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铅、汞、砷、铬和镉。

耕地污染问题在全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原因主要有: (1)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使用方法不合理,不但使用效率低,且残留严重; (2)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对耕地造成污染,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污染物排放量大,一般又未经处理,对耕地危害更大;

(3) 在引用污水灌溉过程中,如果污水未经处理,没有达到灌溉用水标准,也会对耕地造成严重污染。耕地污染不仅使耕地质量下降、产量降低,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不可降解,农产品的品质受到影响,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4.水土流失严重

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许多地方通过垦荒来增加耕地,造成林地、草地减少,其直接后果是地表植被被破坏、蓄养水土能力下降,进而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垦坡度过大的土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国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0. 454亿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1/ 3 ,每年流失土壤达10 亿吨3(另一说法为33 亿吨) ,其中以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为严重,其次是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土壤侵蚀,耕地质地变差,肥力下降。由于复杂的自然因素,加上多年来过度砍伐森林资源,使我国地表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近40 % ,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3 %左右,每年地表土壤流失量超过50亿吨2,其中62 %左右来自耕地表层。流水带走了耕地表层大量疏松土壤,从而使耕地土

层变薄,耕层变浅,砾石含量高,质地变差,农作物根系延伸困难;在耕地土壤受到流水侵蚀的同时,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质和各种可溶性速效养分,也随水土一起流失,使耕地养分缺乏,肥力下降,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化肥总量。目前,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 % ,明显低于欧美等一些国家2. 5 %—4 %的水平。在我国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如北方的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足0. 5 % ,全磷含量低于0.

05 % ,全钾含量低于1. 5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使这些地区耕地单产普遍较低。根据1996 年全国土壤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52 %的中低产田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5.耕地盐碱化、荒漠化现象严重

灌排错节、海水倒灌、强烈蒸发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耕地土壤逐渐盐碱化3。盐碱化土壤的典型特征是有机质含量低、盐份含量高、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和土壤板结。我国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 万公顷(另一说法为497. 6 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

和沿海地带。耕地沙化或盐碱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不良,保水性差,甚至丧失了生产能力。耕地盐碱化是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

另外耕地荒漠化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耕地面积累计达1000 万公顷,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0 %以上,其中,沙化面积为26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等直接或间接接受风沙危害的地区,且每年以1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与沙漠无缘的我国南方地区因水土流失加剧,也出现了成片石质荒漠化的现象,这在贵州体现得尤为突出。

6.土壤结构变差

在我国传统的耕作方式中,多用农作物的秸杆作为肥料定期补充到耕地土壤中,这对及时弥补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是十分有益的。近年来,我国农村化肥的使用量大大增加,这无疑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重要作用,但却忽视了传统农业产业中“杆秸还田”这一有益作法,大量农作物秸杆抛弃在田边、荒野或放火焚烧,促使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少,土壤板结,结构变差。

1 许幸频,姜爱林,刘嬴洲:耕地概念的界定与耕地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初探,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 :67~70

2 郭永林: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4):25-27

3 周江,徐勋光,田传浩:论耕地的质量保护,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45-47

4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近十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03年5月:323-332

5.路志英,刘中平,陈新颖:耕地土壤钾素下降原因及其对策,作物栽培

6.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自然资源学报。1998(1):92-96

(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 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答案补充 耕地面积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答案补充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20亿亩 .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6%。匿名回答采纳率:52.0% 2009-03-19 23:39 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 92万亩原平市地处晋北,是山西省较大的县市之一,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共有29个乡镇,52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耕地面积92万亩,其中水地面积42.54万亩。查看来源:着力构建新世纪的晋北强市,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 320万亩全市总面积3,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亩。查看来源:搞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只占13.8% 耕地面积只占13.8%。查看来源:二、人口变化正朝着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栏目:人口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成就辉煌的20年》(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医药; 30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30万公顷,林地面积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林木蓄积量7213万立方米。查看来源: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医药名城,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净减少683万亩“八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83万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查看来源:三、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栏目:深化改革协调政策加速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 1838-1949 全国范围拥有61.01% 据靖江四个乡五个村的调查,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前,占农村户数5.5%的地主,拥有总耕地面积的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 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b、望天田。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c 、水浇地。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d、旱地。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e 、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 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压力十分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但耕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逐年降低,致使我们国家的耕地面临很大的危险。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问题,耕地闲置,耕地荒废,耕地占用,耕地面积,趋势。 一、中国农业耕地现状 1.中国耕地的现状 想要更好的解决耕地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耕地的现状。我们就简单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我国耕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中国耕地资源数量由1997 年的13024. 9 万公顷减少为2006 年的12177. 59万公顷,年均减少94. 15万公顷,人均耕地数量不足0. 09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3,全国有2 0%以上的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 053公顷的警戒线。 日前,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透露,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用地和企业用地不断扩张,耕地一再受到侵蚀,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绿色的可耕地面积和10年前相比,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我国不同地区耕地的现状,从而进行横向的比较。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其中有9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3个省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摘要:耕地保护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前言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区灾损、环境变迁等自然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较小,耕地变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强烈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政策因素、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集聚方面加剧了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城镇中心区域的耕地急剧减少。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也较大,这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翻。 2.耕地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2.1耕地面积变化 图1为1981年以来我区耕地面积变化图。从耕地面积

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1981年~1987年我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1988年~1999年耕地面积则由455.9万公顷增长至607.7万公顷。1988年耕地面积为历史最低点。2004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耕地面积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新形势。2013年耕地面积达到721.1万公顷。 耕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30多年来全区人口呈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人均耕地的变化过程出现了平缓减少-平缓增加-减少-急速增加4次较明显的变化。第1阶段从1980年的人均0.28hm2耕地减少到1994年0.23hm2;第2阶段主要为1995年~1999年,随人口增长速度的变缓,人均耕地减少速度也趋缓;第3阶段从2000年~2012年,随着耕地数量第2次高峰出现,人均耕地也出现增加趋势;第4阶段从2012年~2013年人均耕地面积由0.29hm2骤增至0.37hm2。 2.2.粮食生产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自1981年以来,我区粮食实现了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的粮食供求进入基本平衡的阶段。虽然在1986年~1989年和1997年~2001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从整体来看,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突破2773万吨,比上年增产244.5万吨,增长9.67%。

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2010年09月20日 10:16 【】?【】 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 文/《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20年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仅1.43亩),而且由于人口多,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曾坦言:未来20年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戴景瑞把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归结为五大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加剧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耕地问题。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10.4项目建设后耕地质量分析 依据GB/T28407-2012、GB/T28405-2012和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项目区整治前现状耕地等级12等地28.69hm2、11等地21.19hm2、10等地62.48 hm2、9等地38.35hm2;8等地67.65 hm2。综合上述描述,经加权平均法计算,项目区的耕地利用等级为9等,通过本项目整理及各工程的实施,预计将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由9等地提升为8等地。 参照《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的指标要求,向斜平顶低山区耕地质量至少提高一个等级,因此本项目耕地质量达到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中的耕地质量要求。 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表 9.5耕地质量等别计算 9.5.1 确定评定因素分级分值 参照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等标准,建立评定因素增量值与耕地产能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整理前因素分值为基准,以因素增加值为依据,分别确定水田和旱地分值。 表9.5.1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评价因素分级分值表

9.5.2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计算 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内容,计算评定因素的增量值和分值,再根据下式计算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 A=A1+ A2+ A3 +A4B=B1+B2C=C1+C2 Y= (A+B+C)/3 式中:A为评价单元土地平整工程综合评定系数;B为评价单元灌溉与排水工程综合评定系数;C为评价单元田间道路工程综合评定系数;Y为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 计算得出:水田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Y=0.20 旱地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幅度Y=0.23 9.5.3 整治后耕地提升1等各评价因素增量值最低标准 根据各等别耕地质量提升的限制因素,根据上表确定出了各等别耕地提升1等各评价因素增加值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可视为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的参考标准。 9.5.3 整治后耕地提升1等各评价因素增加值推荐最低标准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 E I N E AR TH S C I ENCE S V o l.18 N o.1 F e b.,2003 文章编号:1001-8166(2003)01-0030-07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田光进1,2,庄大方2,刘明亮2 (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利用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期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的来源、去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生态退耕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城镇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上海;农村居民点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河北、安徽、山东、广东、新疆、河南。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西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退耕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宁夏地区。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部分耕地被转变为库塘。新开垦耕地资源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毁林开荒主要发生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垦草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地区。 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的减少及东北、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开垦,耕地开垦的结果是对西北及东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关 键 词: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空间特征 中图分类号:P96 文献标识码:A 0 前 言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L a nd U s e a nd L a nd C ove r C h a n g e,简称L UC C)越 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1,2]。土 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成为研究地球地表化学过程、 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土地 利用对全球C O 2 含量增加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仅 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土地覆盖变化释放的C O 2 的量为同期化石燃料释放量的30%[3,4]。土地利用 变化也是大气中C H 4和N 2 O浓度增加的最主要原 因。因此,人类活动导致地表覆盖的改变,从而加快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作用于全球变化。在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 GB 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 H D P)的推动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和热点[2,5,6]。人类活动从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农业化过程、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和政治化过程四个方面[7]。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资源开垦是保持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空间格局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点扩展、退耕还林、还草、国土资源开发等宏观政策对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遥感数据 利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L a nd s a t T M遥感图像提取信息,因为全国幅员辽阔,一年的遥感图像很难满足要求,90年代末期全国遥感图像利用陆地卫  收稿日期:2002-06-04;修回日期:2002-08-0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编号:K Z C X1-Y-02)资助.  作者简介:田光进(1970-),男,山东沂水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E-m a i l:t i anguang j i n@s i na. c om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从而威胁耕地安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状况。本文以河南省1978—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来的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情况,以及河南省耕地资源变化状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耕地的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适时土地复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效应,提高农业用地效益等。 关键词:耕地变化态势;耕地安全;河南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耕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消失,加之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诸多原因,耕地数量的减少直接威胁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安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1]。耕地资源安全由此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和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耕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 1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 1.1河南省耕地构成与布局 据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统计,2008年全省年底耕地总资源面积为7.9×106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7.46%,而年底常用耕地面积则为7.2×106hm2,以旱地和水浇地为主。其中:旱地0.6×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9.1%;水浇地3.2×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45%。 从耕地布局来看,全省3/4的耕地集中于南阳盆地及中东部平原地区,1/4分布于中西部丘岗山地区。旱地从地区分布看,以驻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

第27卷 第4期2011年7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eog ra phy and G eo -Info rmatio n Science V ol .27 N o .4July 2011 收稿日期:2011-05-21; 修订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9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65) 作者简介:张英(1985-),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及区域农业发展研究。*通讯作者E -mail :zhangh q @ig snrr .ac .cn ① 本文的耕地面积均为应用遥感解译得到的耕地毛面积。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张 英1,2,张红旗1*,李秀彬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图,分析1980s 末至2005年末中国农业主产区内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做出宏观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2005年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①为9321.96万hm 2,较1980s 末增加175.53万hm 2。2)耕地在空间上呈现“北增南减”的变化格局。北方的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区、松嫩平原区和三江平原区为耕地净增加区,共增加354.41万hm 2,各区分别增长10.29%、19.10%、10.91%和14.14%;偏南部的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华南蔗果区和四川盆地区为耕地净减少区,各区分别减少2.17%、2.00%、3.15%和5.61%。3)根据土地资源图对耕地质量的划分结果,20年间农业主产区内耕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一等耕地减少3.24%,二、三等耕地和宜林宜牧地分别增加2.91%、7.81%和14.10%。4)考虑各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合耕地单产数据进行耕地产能的核算,结果显示,在耕地数量净增1.92%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产能依然下降0.84%。 关键词:农业主产区;耕地;质量;产能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11)04-0052-05 农业主产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与国家粮食 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 的热点问题[1]。近20年来,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数量迅速减少,为此国家出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等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占优补劣”现象,长此以往将在总体上降低耕地质量和产能。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业主产区耕地在空间上变动引起的耕地 质量和产能变化做出宏观评估。 以往对于耕地的研究多采用国家统计局或国土 资源部的耕地变更数据,侧重耕地面积变化[2-8]。 这些资料能够提供连续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但空间 分布情况不够详尽,尤其对土地质量的描述不够。 因此,本文以我国八大农业主产区为研究靶区,依据 遥感解译的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图,分析、探讨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变化中土地质量 和生产能力的损益,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借鉴。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来源 依据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肉五大农 产品的保证供给、国家级商品生产基地、一业或几业 为主综合发展的原则,同时参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9],以县市为基本单元,选择黄淮海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新疆、内蒙古东部地区、四川盆地、华南蔗果区(桂南、粤西、滇 西南)8个国家农业主产区作为研究区域(图1)。统 计表明,8个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 积的一半以上;粮食、油料、糖料、肉类、奶类等产量 均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 产量的90%,是我国各种农产品供应的重要依托。图1 中国八大农业主产区分布 Fig .1 Distribution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本文所用基础数据包括全国县域行政区划图,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1980s 末和2005年两期全国土地利用图,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制作的中国1∶100万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20年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仅1.43亩),而且由于人口多,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曾坦言:未来20年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戴景瑞把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归结为五大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加剧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耕地问题。 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农业科技领域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既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相当巨大。而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提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 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中国 21 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相关关系;中国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37(2001)04-0313-071 引言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必将影响到粮食生产的波动,从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耕地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竞争[1],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数十万公顷[2],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3];水土流失、工业废物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也将制约粮食生产的发展。世界粮食安全现状和前景堪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1995~1998 年间全世界可利用的粮食储备率(世界粮食库存量占下一年度消费量的百分比)在 14.1% 至18.1% 之间,仍然徘徊在粮食安全最低安全线(17%~18%)上下。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上有所改观,但目前仍有 8 亿人口生活在持续性的营养不良状态之中[4]。随人口增长,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资源极其稀缺。中国粮食白皮书确定的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基本自给,并适度依靠国际市场。而粮食自给的基础是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维护我们的生命线,已成为中国 21 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2 粮食供给形势及影响因素分析2.1 粮食供给现状与前景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农业)生产置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资料分析表明,以增产粮食 10×107t 为一个台阶,从 1949 年到 1998 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稳步跨上了 4 个台阶,1998 年粮食总产达到5.123×108t,人均占有粮食 410kg,是 1949 年人均水平的近 2 倍,已稳定跨越了温饱阶段,正向小康水平迈进。然而,尽管我国粮食生产仍然保持增长势头,但增产趋势已渐转缓。目前人均 400kg 粮食也仅仅是小康水平的下限,随着人口增长、人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化加快,粮食供需缺口将不可避免地增大。因此,中国粮食安全在 21 世纪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empirenews.page--]2.2 影响粮食有效供给能力的因素分析推动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满足较高生活水准导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加,因此,控制人口、提倡适度消费方式就成为保持粮食供需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可行途径仍然是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的最大生产潜力为 8.3×108t[5],与 1998 年相比,粮食有效供给尚有 1.62 倍的潜力。但应看到,随着粮食生产资源的日益短缺和退化,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付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粮食生产理论潜力就不可能变成现实生产力[6]。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除了制度和政策创新、科技进步、物质和劳动投入[7]以外,水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稀缺是基本、长期的约束因素,而且前述几方面因素皆通过耕地资源利用起作用。这就是说,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我国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因子。 3 耕地资源态势、问题及原因3.1 耕地资源态势中国耕地资源的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但人均值较低;质量差的耕地比重较大,优等粮田少;土地资源可垦殖率小,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水土资源匹配严重错位等[8]。据全国土地利用详查资料,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1.3×108hm2[9],约占国土面积的 14.2%,人均耕地只有 0.11hm2,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在现有耕地中,耕地质量总体上较差,质量较好和质量一般的粮田占 2/3,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土壤约占 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涝洼地等[10];耕地肥力呈持续下降态势,全国耕地有机质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UML及其建模工具)课程实验(设计)记录与总结 实验设计名称: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指导教师:刘刚 专业班级:计算机092 日期:2012年04月22日 学号姓名 09109201 孔杰 09109202 任奕霖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并使用VISIO绘制《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模图,熟悉《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理解利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原理,掌握运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运用UML进行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掌握运用UML建模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 ①需求分析:对《土地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②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进一步分析需求,确定类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③物理模型:《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分析。 (7)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②采用用例驱动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第一步,识别参与者; 第二步,识别用例,绘制系统用例图; 第三步,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③类之间的静态结构: 第一步,定义系统对象; 第二步,定义用户界面类; 第三步,建立类图,在VISIO中绘制; ④类之间的动态行为模型: 第一步,确定动态行为的建模图类型,分别为交互作用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第二步,建立交互作用图,在VISIO中绘制; 第三步,建立状态图,在VISIO中绘制;

⑤物理模型: 第一步,确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 第二步,根据应用物理环境在VISIO中绘制系统的配置图; ⑥总结《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建模的过程,体会使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建模 的一般方法。 (8) 编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计)过程情况 1、识别参与者 系统有四个参与者:投资者、规划者、督办者、系统管理员 参与者描述 投资者有查询、申报、取件等权限 规划者对投资者的申报受理、审批,最后根据可行性进行规划、发证 督办者对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催办,对以往的工程具有查询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对系统的数据进行更新 2、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为满足土地利用规划业务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实施、项目验收、监控、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要实现以下6方面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建设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各项专题规划数据库,以及基础地图数据库。 (2)、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快速查询检索(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等),提高工作效率。 (3)、土地规划业务审批、审查 系统能按流程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规划调整审查等功能。 (4)、规划成果的管理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图件、文档、指标等成果的管理,提供查询、统计、分析、调整修改以及输出等功能 (5)、辅助设计与决策支持 系统具有土地利用规划的辅助设计能力,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整。提供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以便快速理解土地规划的可行性等。

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综述与趋势

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综述与趋势 1 引言 耕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10.20%,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截至2012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35亿hm2(20.27亿亩),但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且难以可持续地维持,耕地利用中存在着保障粮食安全与撂荒趋势加重、耕地保护政策与实践中“占优补劣”、保证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矛盾。由于受到土地限制、消费增长及工业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呈现“进口多、出口少”的局面[2];而国内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流失及土地流转困难等造成大面积耕地撂荒[3].为保障粮食自给,保护耕地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但在实践中,各类建设大量占用优质耕地,而补充的耕地大多质量较差。此外,我国拥有全球7%的耕地,而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却全球占比高达35%,2014年首次土壤环境质量普查结果显示耕地污染超标率达19.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都对耕地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耕地质量评价起源于历史上为制定赋税而定性地将土壤分为三六九等[4].1961年美国农业部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土地生产能力评价系统[5]使耕地质量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之后出现了多目标的评价,包括耕地地力监测、土地生产潜力分级、土地承载力评价、全国分区评价等。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耕地质量评价向多尺度、高精度发展。但目前耕地质量评价尚存在许多问题,如较多考虑生产目标而轻视生态安全及可持续性;缺乏统一标准使得评价结果比较性差,对我国耕地质量是变好还是变差仍不能确定[6];静态的大尺度评价难以指导实际农业生产;对于新增、搁置耕地的质量评价不足,出现“占优补劣”的现象等。因此,推动耕地质量评价向综合化、标准化、动态化及实践化转变应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耕地质量的内涵,梳理了耕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的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和精细化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2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2.1 耕地质量内涵及概念 耕地是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耘的土地[7],是一种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质量即“耕地的状况与条件”[8],其内涵从早期单一目标的基础地力扩展到涵盖适宜性、生产潜力、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及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起初,耕地质量主要指耕地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管理与投入水平下所能达到的现实生产能力[9].之后,美国农业部于1961 年提出土地潜力分类系统(LandCapability Classification,LCC)[10],耕地生产潜力成为耕地质量的重要内容,其是指在当地实际光、热、水气候资源条件下,其他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状态时,农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11].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从适宜性角度提出了全世界第一个统一的土地评价系统《土地评价纲要》,其中耕地适宜性指耕地被持续用于特定土地用途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宜与否及其程度的特性[9].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始关注土壤及环境健康问题,加拿大率先开展了“土壤健康”项目[12],耕地土壤及环境健康也成为耕地质量的重要方面。其中,土壤健康质量指土壤影响或促进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能力;土壤环境质量为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随后,由于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于1993年被首次提出,按照FAO的定义,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指:“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13],相应地,耕地质量概念开始纳入可持续性的内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