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试题专用纸

(课程论文或报告)

得分阅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交卷日期2015年12月30日

试题内容:

论文或报告的选题范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

3、当代中国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4、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政策的新走向

5、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6、从苏联解体的原因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7、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8、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冲突

9、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10、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1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2、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1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改良的实质

1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成就

15、怎样理解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写作要求

1、课程论文选题从15个参考选题中自主选题,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课程论文。

2、课程论文必须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撰写,即应该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

3、课程论文须独立思考,在结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不能在网上复制他人的文章或资料,否则成绩计零分。

4、课程论文如有雷同者,均按零分处理。

评分标准

1、选题符合要求30分

2、论文格式规范20分

3、独立思考有个人学术观点50分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中国崛起使中国与世界关系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在和平与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稳定周边,迎来重大机遇,中国也积极参与推动世界发展。但是,世界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然错综复杂,在能源、安全、国际体制和国际舆论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挑战。中国要应对好

这些挑战,辨别大势、全面布局、稳步实施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世界关系;机遇;挑战

中国崛起使中国与世界关系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我们中国的和平发展,机遇空前,挑战空前。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多极化、全球化在加速发展,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大大拉近了中国和世界距离,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从世界的发展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机遇,而中国的发展为推动世界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某些挑战依然存在,依然严峻。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全面布局,长远应对。

一、机遇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潮流,全球化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深入发展,这些为中国的经济政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繁荣提供了契机,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机遇空前”。中国有望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

(一)、和平与发展和全球化大背景

1、和平与发展深入人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在这个过程中,谁及时把握住了潮流的变化,谁就获得了一个先手发展的优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那么和平与发展的这一时代主题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第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上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冲突会越来越少,世界处于整体稳定和谐的环境,我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受到的国际干扰就会相对较少,在各方面的发展也就更加稳定。第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并稳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团结与合作。第三、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中国人提供了自由而稳定的个人发展环境,这有助于提升中国人的幸福感。

2、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当今世界,全球化早已深入每个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更是让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其深入发展的态势正不可避免的全面蔓延开来。如果说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那么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则为我们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自己提供了条件和基础。首先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和文化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与世界各国关系

1、与大国之间的关系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两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石油天然气合作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合作获得很大成就;中国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迈出坚实步伐,有了新的发展。在APEC会议期间,奥巴马总统实现了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中南海散步,瀛台会晤。极大地拉近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距离。双方在应

对气候变化、签证互惠安排、建立两军互信机制等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中日两国打破了安倍执政以来的矛盾僵局,在APEC会议前期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规范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印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印之间的边界矛盾尤其突出,边界问题虽然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经过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的会晤,中印双方确认了双边共同的大利益所在,确定了友好合作的大方向,无疑使领土纠纷得到淡化,共同利益得到增长。2、中国与邻国关系

世界及亚太地区形势正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面临新的机遇。中国一直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努力与邻国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政府已经对之前“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方针做出来微调。实际上,周边外交的新思路也能够对大国外交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如果要对中国采取负面行动,往往要从中国的周边入手;如果周边稳定了,美国在中国周边的行动空间就大大减小,这也有利于改善中国相对美国的地位和态势。

中国周边外交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对这些国家做了性质上的区分,实行了具有一定差异化的政策。我们以前外交工作的思路是试图跟所有国家做朋友,试图改善跟所有国家的关系,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好,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从现在的政策做法来看,我们对东南亚不同的国家,在态度上是有差别的。

有一种说法,我们当前在周边热点问题上的政策是“顶住日本,压住菲律宾,拉住越南”。当然,任何这样的说法都难免是简单化的,因为实际的政策要复杂得多。不过,在这个说法的背后,体现出一点,就是中国对日本、菲律宾、越南在政策力度上存在差异,甚至在政策方向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2014年当中,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习近平主席访问了蒙古、韩国、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中小国家,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普遍发展。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可以算作广义上“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因此,也可以说这种外交既是周边外交的一部分,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在外交上的延伸。

那么,“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带来的机遇有哪些?第一,“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银行业在能源、交通运输、电网和旅游文化等行业领域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第二,“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推动银行的业务转型,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第三,“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推动中国与西亚、欧洲等国家间的贸易互惠往来,为银行业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促进金融体系互联互通的建设,有利于营造银行业的良性竞争氛围。“第五,“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不断带动银行业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方面的提高,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国际体制方面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在现行国际体制内发展这样正确的方针。二战以后确立的国际体制,尽管有种种局限性不合理性,但还是可以利用的,我们不挑战现有的国际体系,而是参与这个国际体系,从中求得我们的发展,并且逐步改造这个国际体系。这样的政策方针使得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少受阻遏的环境中,取得了发展。这样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相反,三十年以来,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我们参与了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和现有国际规则的改造,这为我们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空间。

二、挑战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警惕,使得在相当一部分国家当中对中国竞争意识、防范意识明显上升。(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第一,大国关系的变动。美国政府不会放弃在实施“亚太再平衡”的过程中继续加强对华防范、竞争、遏制的一手。中美关系将继续在既合作又竞争、既对话又摩擦的轨道上滑行,双边竞争性的一面更加突出。如何应对中美分歧、同时避免双边关系被第三方所“绑架”,仍是中美关系的主要议题。

虽然中日达成“四点共识”,但是两国关系转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安倍继续强势执政,有可能加紧推进政治右倾和防卫解套。

从中国的大国关系来看,起伏最大的是中欧关系,在过去一年中,中欧关系几次跌进谷底。这是欧洲国家从媒体到政府到民众,不能冷静地对待中国迅速崛起带来的结果。它们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得中欧之间的三对矛盾凸现出来了:一是经济上的竞争,二是势力范围的竞争,三是发展模式的竞争。

第二,海上争端的管控。周边各国在管控海上争议方面采取了一些危机预防机制,但是整个海上争端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南海问题上,越南、菲律宾是否会收敛挑衅态度,马来西亚又会如何利用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身份提出新议程,都不容乐观。中国如何在坚定维护主权和权益的同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考验中国周边外交。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入攻坚期。从目前来看,至少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二是大国博弈,一些大国出于担心“一带一路”与自己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不仅自己排斥“一带一路”倡议,而且设法加以遏制。三是中国如何妥善化解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四是如何保障中国资金和企业的安全。

(二)、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

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来说,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也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种舆论变化也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中国的高度重视,一些主要的大媒体现在聚焦中国,这造成了我们内政和外交的界限的模糊,我们任何一项国内的行动他们都要判断这会对国际社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更不要说我们的外交行动。二是挑刺的程度也在不断上升。西方媒体这样根本的趋向难以改变,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媒体控制着国际舆论。这是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即国际舆论的挑战。

“中国威胁论”是由欧美国家臆造出来,用以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同时也会破坏世界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崩馈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恶化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中国崩馈论”者的眼里,中国近些年的投资长期过热,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而投资回报率又在不断下滑,同时银行大量的借贷使得坏账激增,加上房地产泡沫和股市的频繁波动,中国的经济不容乐观。

(三)、安全问题带来威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继续深入发展着。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给我国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第一、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的依存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它对于世界的破坏力绝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当前我国虽然贵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处于被动

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一直倡导有利于跨国公司的自由化贸易政策。这种贸易政策能够促进国际商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同时也会给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带来诸多不安全的隐患。第二、全球化对于我国文化安全的挑战。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文化侵入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给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的中国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此以往,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消弱,核心价值体系弱化等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四)、国际体制方面

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核心是争夺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在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本地区的经济领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动TPP具有较为明确的政治目的。美国试图把一些在政治、安全上较为支持它的国家都笼络起来,把中国排除在外,利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优势,发动和借用本地区的经济力量,修改和废除亚太地区原来的经济规则,重新制定新的规则,以达到在经济合作领域将中国边缘化的效果。这也是中国较为担心的一种局面。

为了提升凝聚力,东盟发起了RCEP,这也获得了中国的支持。对中国来说,RCE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TPP带来的冲击,避免中国在地区经济合作中陷入孤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发生某些方面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力。

(五)、能源方面的挑战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中东地区。因此,相关地区动荡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由地区局势引发的油价高涨将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增加宏观经济调控难度。

西方国家在利比亚内战中为反对派提供军事和武器支持,因此,在战后石油开发中这些国家的石油企业将会获得优先开发的权利,必然会增加中国能源企业进入的难度。中国未来要恢复与利比亚的能源合作,需要应对来自西方公司的竞争以及西方媒体的炒作。

三、总结

不难发现,这些挑战相对独立,但也有内在关联,且经济问题比较突出。这一方面佐证了当今世界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重的多中心化和安全碎片化趋势,一方面揭示了很多地区和国家失序、失和的根源其实在于经济降速、停摆,反映了多数国家希望聚焦发展议程而不是掉入安全陷阱的心态。挑战和机遇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挑战的另一面就是机遇。中国要应对好这些挑战,辨别大势、认清主流、精心布局、稳步实施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J].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2] 苏长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4).

[3] 王子昌.美国因素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N].当代世界,2005-04-22.

[4] 林利民.世界地缘政治新变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党建,2010(4).

[5] 蔡拓.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5:00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