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及时对相应的电梯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视频采集单元(11)、载重采集单元(12)和加速度采集单元(1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运行监测单元(14)和定位监测单元(15),所述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19)、环境管理单元(20)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2)和输入单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所述亮度采集单元(10)和所述视频采集单元(11)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所述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监测单元(14)与车间内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均分别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18)包括云储存空间和本地储存器。

7.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者通过所述智能终端(7)的所述输入单元(23)开启系统,所述智能终端(7)向所述物联网平台(4)发送指令;

S2.所述物联网平台(4)接收指令后,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中的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亮度采集单元(10)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视频采集单元(11)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视频数据采集,所述载重采集单元(12)对电梯进行载重数据采集,所述加速度采集单元(13)对电梯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4);

S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中的所述运行监测单元(14)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所述定位监测单元(15)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4);

S4.所述物联网平台(4)将接收到的温度采集数据、湿度采集数据、亮度采集数据、视频采集数据、载重采集数据、加速度采集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运行与定位监测数据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6)进行分析处理;

S5.所述物联网平台(4)从所述数据库(3)内将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电梯内部设备和环境温度正常数据、设备和环境湿度正常数据、环境亮度正常数据、视频正常数据、电梯载重正常数据、电梯加速度正常数据、设备定位正常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将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与电梯内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判断电梯内部设备温湿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环境温湿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亮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视频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载重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剩余荷载人数,可判断电梯的加速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定位数据是否合理,通过所述存储单元(18)将数据对比结果进行存储,然后将数据对比结果传送给所述数据库(3)和所述智能终端(7);

S6.当对比结果显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或温湿度数据出现异常时,可向所述警示模块(6)下达指令进行警示,通过将问题设备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7),所述智能终端(7)通过所述显示单元(24)进行显示,管理者根据对比结果,查看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的信息,到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安装处,对问题设备进行维护,且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7)向所述物联网平台(4)再次下达指令,所述物联网平台(4)向所述警示模块(6)进行警示,且便于准确定位查找存在问题的设备;

S7.问题设备维护后,所述物联网平台(4)将维护后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所述数据库(3)上,管理者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7)对数据库(3)内的数据进行查看;

S8.当对比结果显示电梯内环境温湿度数据、亮度数据、视频数据或加速度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物联网平台(4)可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7)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中的所述门状态管理单元(19)可对电梯门状态进行管理,所述环境管理单元(20)可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管理调节,综合调节车间内环境,所述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可电梯进行应急救助管理;

S9.管理者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7)的所述显示单元(22)查看具体数据,及时了解电梯内部情况。

技术说明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电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但目前电梯管理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对电梯内环境及设备的采集数据的还不全面,无法及时有效的对电梯进行智能管理。

技术内容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测模块、数据库、物联网平台、电梯管理模块、警示模块和智能终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监测模块、所述数据库、所述电梯管理模块和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监测单元、所述数据库、所述电梯管理模块、所述警示模块和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采集单元、湿度采集单元、亮度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载重采集单元和加速度采集单元,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包括运行监测单元和定位监测单元,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信息收发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电梯管理模块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环境管理单元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所述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警示模块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行监测单元与车间内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均分别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储单元包括云储存空间和本地储存器。

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者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所述输入单元开启系统,所述智能终端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指令;

S2.所述物联网平台接收指令后,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的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湿度采集单元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视频数据采集,所述载重采集单元对电梯进行载重数据采集,所述加速度采集单元对电梯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S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中的所述运行监测单元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所述定位监测单元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S4.所述物联网平台将接收到的温度采集数据、湿度采集数据、亮度采集数据、视频采集数据、载重采集数据、加速度采集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运行与定位监测数据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分析处理;

S5.所述物联网平台从所述数据库内将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电梯内部设备和环境温度正常数据、设备和环境湿度正常数据、环境亮度正常数据、视频正常数据、电梯载重正常数据、电梯加速度正常数据、设备定位正常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将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与电梯内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判断电梯内部设备温湿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环境温湿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亮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视频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载重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剩余荷载人数,可判断电梯的加速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定位数据是否合理,通过所述存储单元将数据对比结果进行存储,然后将数据对比结果传送给所述数据库和所述智能终端;

S6.当对比结果显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或温湿度数据出现异常时,可向所述警示模块下达指令进行警示,通过将问题设备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管理者根据对比结果,查看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的信息,到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安装处,对问题设备进行维护,且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再次下达指令,所述物联网平台向所述警示模块进行警示,且便于准确定位查找存在问题的设备;

S7.问题设备维护后,所述物联网平台将维护后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所述数据库上,管理者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查看;

S8.当对比结果显示电梯内环境温湿度数据、亮度数据、视频数据或加速度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物联网平台可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所述电梯管理模块中的所述门状态管理单元可对电梯门状态进行管理,所述环境管理单元可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管理调节,综合调节车间内环境,所述应急救助管理单元可电梯进行应急救助管理;

S9.管理者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所述显示单元查看具体数据,及时了解电梯内部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通过设置数据采集模块,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物联网平台。

2、本技术通过设置数据监测模块,可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送给物联网平台。

3、本技术通过设置物联网平台和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电梯内部设备和环境温度正常数据、设备和环境湿度正常数据、环境亮度正常数据、视频正常数据、电梯载重正常数据、电梯加速度正常数据、设备定位正常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将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与车间内正常数据进行对比,为监测数据提供分析对比的基础。

4、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梯管理模块,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

5、本技术通过设置智能终端,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可对根据发送来的对比结果,及时对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可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连接示意图。

图中:1、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监测模块;3、数据库;4、物联网平台;5、电梯管理模块;6、警示模块;7、智能终端;8、温度采集单元;9、湿度采集单元;10、亮度采集单元;11、视频采集单元;12、载重采集单元;13、加速度采集单元;14、运行监测单元;15、定位监测单元;16、中央处理单元;17、信息收发单元;18、存储单元;19、门状态管理单元;20、环境管理单元;21、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2、显示单元;23、输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电梯管理模块5和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单元2、数据库3、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数据监测模块2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和电梯管理模块2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视频采集单元11、载重采集单元12和加速度采集单元13,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运行监测单元14和定位监测单元15,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电梯管理模块5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19、环境管理单元20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2和输入单元23。

为了便于用户进行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智能终端7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为了便于对电梯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和视频采集单元11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温度采集单元8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湿度采集单元9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为了便于对系统管理者和乘坐者进行警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警示灯和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为了便于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进行运行检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运行监测单元14与车间内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均分别连接。

为了便于对数据进行存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存储单元18包括云储存空间和本地储存器。

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者通过智能终端7的输入单元23开启系统,智能终端7向物联网平台4发送指令;

S2.物联网平台4接收指令后,运行系统,数据采集模块1中的温度采集单元8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湿度采集单元9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湿度数据进行采集,亮度采集单元10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进行采集,视频采集单元11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视频数据采集,载重采集单元12对电梯进行载重数据采集,加速度采集单元13对电梯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平台4;

S3.数据监测模块2中的运行监测单元14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定位监测单元15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送给物联网平台4;

S4.物联网平台4将接收到的温度采集数据、湿度采集数据、亮度采集数据、视频采集数据、载重采集数据、加速度采集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运行与定位监测数据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6进行分析处理;

S5.物联网平台4从数据库3内将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电梯内部设备和环境温度正常数据、设备和环境湿度正常数据、环境亮度正常数据、视频正常数据、电梯载重正常数据、电梯加速度正常数据、设备定位正常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将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与电梯内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判断电梯内部设备温湿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环境温湿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亮度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内部视频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载重是否合理,可判断电梯剩余荷载人数,可判断电梯的加速度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是否合理,可判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定位数据是否合理,通过存储单元18将数据对比结果进行存储,然后将数据对比结果传送给数据库3和智能终端7,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

S6.当对比结果显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运行数据或温湿度数据出现异常时,可向警示模块6下达指令进行警示,通过将问题设备发送到智能终端7,智能终端7通过显示单元24进行显示,管理者根据对比结果,查看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的信息,到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或电梯管理设备安装处,对问题设备进行维护,且可通过智能终端7向物联网平台4再次下达指令,物联网平台4向警示模块6进行警示,且便于准确定位查找存在问题的设备;

S7.问题设备维护后,物联网平台4将维护后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数据库3上,管理者可通过智能终端7对数据库3内的数据进行查看;

S8.当对比结果显示电梯内环境温湿度数据、亮度数据、视频数据或加速度数据出现异常时,物联网平台4可将数据发送给智能终端7和电梯管理模块5,电梯管理模块5中的门状态管理单元19可对电梯门状态进行管理,环境管理单元20可对电梯内部环境进行管理调节,综合调节车间内环境,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可电梯进行应急救助管理;

S9.管理者可通过智能终端7的显示单元22查看具体数据,及时了解电梯内部情况。

本技术通过设置数据采集模块1,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物联网平台4;通过设置数据监测模块2,可对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送给物联网平台4;通过设置物联网平台4和数据库3,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电梯内部设备和环境温度正常数据、设备和环境湿度正常数据、环境亮度正常数据、视频正常数据、电梯载重正常数据、电梯加速度正常数据、设备定位正常数据和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将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与车间内正常数据进行对比,为监测数据提供分析对比的基础;通过设置电梯管理模块5,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通过设置智能终端7,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可对根据发送来的对比结果,及时对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和电梯管理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及时对相应的电梯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视频采集单元(11)、载重采集单元(12)和加速度采集单元(1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运行监测单元(14)和定位监测单元(15),所述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19)、环境管理单元(20)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2)和输入单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所述亮度采集单元(10)和所述视频采集单元(11)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所述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三维可视化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设计

三维可视化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 技术方案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录 一、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系统的意义 (4) 1.3设计依据和参考资料 (5) 二、系统特点 (5) 三、设计原则 (6) 3.1可靠性 (6) 3.2先进性与合理性 (6) 3.3开发性 (6) 3.4可扩展性 (6) 四、系统总体构架 (6) 4.1系统整体框图 (6) 4.2系统研究内容 (7) 五、系统组成 (8) 5.1软件组成 (8) 5.2 硬件组成 (9) 5.3 软件功能 (10) 5.4 开发环境 (14) 5.5 系统报价 (14)

一、概述 1.1项目背景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需要联网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应用。物联网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有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我国把发展物联网已经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它不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级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个产业被列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今后加快推进,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近一年里受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物联网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物联网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领域很多,包括RFID识别技术、泛在传感技术与纳米嵌入技术、IPV6地址技术以及等。从软件的角度来看,物联网软件技术研究方面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基础软件的研究均处于探索阶段。 面对物联网所带来的大数据量、数据时效性高、安全与隐私性要求高等挑战,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亲的解决办法。在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传感器节点及采样数据的异构性,基础软件显得尤为重要。物联网基础软件不仅屏蔽了各类传感器硬件及数据的差异,实现了物联网节点及数据的统一处理,而且实现了海量物联网节点之间的协同工作,从而大大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程序的开发。我们以动态位置感知类应用为例,相关的传感器可以包括GPS传感器、RFID传感器、手机定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 本文是在本届博览会“智能家居与数字化社区”论坛上,根据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公忠教授的讲话整理编发的,供业界朋友参考。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二是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技术特征;第三是云计算与智能建筑;第四智能建筑展望。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什么是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服务,曾称“传感网”。实现智能化设备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使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融为一体的网络。 物联网发展概述: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但当时这个新概念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互联网报

告2005:物联网。预测物联网的建立将带来10亿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级的微处理器,万亿以上的传感器需求,是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引擎,为计算机物联网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网络。 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1月28日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这一概念提出以后,得到美国各界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战略构想绝对有可能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该战略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IBM前执行官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后的第四次计算模式。 第一次计算模式是主机终端模式,第二次是微机网络模式,第三次是互联网,第四次就是物联网。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 .......................................................................................................... 系统概述3 2. .................................................................................................................. 系统方案5 2.1 ................................................................................................................ 硬件部分说明 6 2.1.1..................................................................................................................... 服务器 6 2.1.2..................................................................................................................... 工作站 6 2.1. 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6 2.1.4............................................................................................... 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8 2.1.5............................................................................................................. 通信管理机 9 2.1.6...............................................................................................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9 2.1.7............................................................................................................. 视频摄像机 12 2.1.8...................................................................................................... 电梯振动分析仪 13 2.1.9.......................................................................................................... 温湿度采集器 13 2.1.10........................................................................................................... 噪音采集器 14 2.1.11.................................................................................................... 信号采集控制器 14 2.2 ................................................................................................................ 软件部分说明 15 2.2.1.......................................................................................................... 系统子站软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特征和智能接口,并且可以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起,构成未来互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计算、存储等处理方式构成相应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知识网络,用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物联网中的“物”要满足一些条件才可以被纳入其范围:1.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有数据传输通路;3.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有CPU;5.有操作系统;6.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有可识别的唯一编码。 目前仓储管理一部分是人工管理,一部分实现了条形码管理,仅有少部分开始使用二维码或射频标签。条码系统与物联网RFID技术相比,存在识别速度慢、信息携带量小、尺寸大、易损毀等缺点。应用物联网RFID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仓库物资流动的信息管理问题。将物联网RFID标签贴在仓库内的托盘、包装箱或元件上。标签内包含元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当物资通过安装在预置地点的RFID识读器时,便可自动记录信息,无线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信息系统,指挥中心就掌握了实时的物资储存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保管员使用手持条形码扫描器对仓储物资进行逐个扫描,这将大大加快物资的流动速度,且能减少操作失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更加高效、准确地实现物资设备的仓储管理。将存储到仓库中的物资贴上RFID标签,能自动记录每件物资的入库、出库等操作,并且还能查询物资在仓库中的具体位置,同时能自动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 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蓝色慧通(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7月6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项目背景 (3) 1.2设计目标 (3) 1.3设计依据 (4) 1.4设计原则 (5) 二、项目介绍 (6) 2.1、项目概述 (6) 2.2、对于安防报警数据的管理管控 (6) 2.3、对于环境数据的管理管控 (8) 2.4、针对消防报警的管理管控 (9) 2.5、对于结构体的数据监测 (9) 三、系统介绍 (10) 3.1、系统概述 (10) 3.2系统功能介绍 (11) 3.3系统拓扑图 (13) 3.4主要设备介绍 (13) 3.41、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 (13) 3.42、视频管理功能 (19) 3.43、LRRS无线专网基站 (21) 3.44、LRRS无线智能监测终端 (22) 3.45、LRRS无线手持终端 (23) 3.46、LRRS无线应急按钮 (25) 3.47、LRRS门禁开启关闭状态监测终端 (26) 3.48、LRRS无线智能控制终端 (27) 3.49、防爆型激光对射周界报警设备 (28) 3.410、温湿度传感器 (29) 3.411、烟雾报警设备 (30) 3.412、漏电传感器 (31)

3.413、高精度倾角传感器 (32) 3.414、三合一消防栓管道压力监测终端 (33)

一、项目背景 1.1项目背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及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智能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及下游生态产品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善人们的生活,还能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与创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将达到260亿,销售收入将达到3000亿美元,带动经济总量将超过1.9万亿美元。在国内,物联网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智能化行业而言引入最新的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及生活安全和效率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的智能化系统一般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建设时间较长,技术较为老旧,后续维保费用持续增加,第二,系统未采用最新的架构设计,每种系统均配有大量的控制主机及辅助软件,造成集成性差,通讯回路重复建设和运维费用高等问题,而且日趋严重,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实现一体化集中管控,从而降低投入建设成本,缓解运维人员工作强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智能化系统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解决了老旧系统对信号线及电源线的过度依赖性,实现了远距离低功耗的探测目的,此次物联网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紧密融合窄带物联网技术,结合智能化行业现状,从根本上解决老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了传统系统的一体化整合,不仅一次性投资金额减少,后期的维护维保费用也得到了降低,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靠,故障排查更加简便易懂。 1.2设计目标 该系统设计要求充分利用的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及无线窄带数据组网技术,采用一个平台,一套通信回路,多种前端数据监测设备的模式,将智能化领域中的安防报警、智慧消防、环境监测、智能巡检、建筑安全等(传感器)融合到一个平台进行集中管理管控,针对上述系统传统的厂家均是开通系统软件平台接

BIM与物联网结合

BIM与物联网结合 1.单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管理 在许多所谓的“智能建筑”中,各系统是相对独立的,无法联动,导致所谓的智能建筑其实并不足够智能。各个系统独立采集数据,进行独立管理。 2.位置能力很弱 位置是互联网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概念。建筑运营位置数据尤其重要,能拜确定位什么地方水管爆了,是什么位置发生了火情,是什么地方煤气管坏了,什么地方的重要资产被非法移走,保安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是哪一家商家(商业地产),摄像头的影像反映什么位置的情况。这些都是位置数据和位置管理问题,现在的智能建筑还无能为力。 3.物业运行缺乏有效性和高效率 智能建筑还没有集中所有运营数据的数据中心,也不能一下调出和集中显示建筑物某一位置的所有运营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物质参数、照明、声音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将建筑物空间位置完全数据化,可以轻松标明整个建筑内各类数据发生的位置。而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建筑运营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实时反映到本地运营中心和远程用户手上。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将解决所有以上问题。 物联网在楼宇智能管理、物业管理和建筑物的运行维护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仅从建筑物外表不可能了解其真面目,因为有许多管线都是隐蔽在楼板和墙体中,众多开关阀门遍布建筑物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图纸,要找到某个阀门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结构的建筑。而图纸一般都保存在档案馆内,要去查阅的话手续是极为麻烦的。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实现对楼宇内相关物体的即时查找和定位?只有把建筑物数字化,建立BIM,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管理。 BIM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数据模型,是物联网的核心和灵魂。正如BIM是ERP基础数据一样,物联网应用不能脱离BIM。没有BIM,物联网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就无法深人建筑物的内核。因为许多构件和物体是隐蔽的,存在于肉眼看不见的深处,只有通过BIM模型才能一览无遗,展示构件的每一个细节。这个模型是三维可视和动态的,涵盖了整个建筑物的所有信息,然后与楼宇控制中心集成关联。在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物运行维护的时间段最长,所以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建筑信息模型目前在设计阶段应用较多,却还没进人建造和运维阶段的应用,但一旦在建造和运维阶段得到应用就将产生极大的价值。 BIM与物联网二者的结合,将智能建筑提升到智慧建筑的新高度,开创智慧建筑新时代,是建筑业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将彻底颠覆之前的传统思维方式。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建筑物、公路等,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网络等。而在“物联网”时代,把感应器等芯片嵌人和装各到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电网、大坝、油气管道、钢筋混凝土、管线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

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实施协议

玉米协同创新基地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 项目实施协议 张掖市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合同书 合同号: 甲方(项目建设单位):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乙方(项目实施单位): 甲乙双方通过物联网、自动控制与云计算技术,将玉米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生产灌溉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先进试验研究基地。为玉米协同创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科学研究、节水节肥、提高效益、增强品质的目的。以帮助生产与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田间生长环境信息,实现数据获取的精准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及时掌握作物生长环境参数, 及时发现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将试验生产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智能化综合生产管理模式。 第一条合同标的 甲方因乙方实施玉米协同创新基地物联网智能化管理项目而给予乙方总额为40万元的项目实施费。 第二条资助项目的实施 1、甲方在乙方保证完整、正确履行本合同的情况下给予乙方本合 同第一条规定的项目实施费;

2、甲方将定期检查乙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拨 款时间及实际拨付金额; 3、乙方按项目申报书内容进行项目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内容。如确需修改项目实施内容,须另附协议经甲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变动项目施工方案。 第三条项目实施具体内容 1、田间气象自动监测系统; 2、试验基地水肥一体化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3、田间无线墒情监测系统; 4、作物生长势监测系统; 5、田间配套土建工程。 第四条项目完成目标 1、项目的实施期为项目立项至验收完成项目完成日期年月日前,项目验 收日期年月日。 2、项目实施目标 (1)总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计划投资额、应用示范的目标及在国内外的水平。 (2)技术目标: 项目通过物联网、自动控制与云计算技术,将玉米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生产灌溉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先进试验研究基地。 (3)实现目标:项目通过建设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并与田间控制设备相结合,以帮助生产与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田间生

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财经大学职业学院论文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论文 姓名董晓红 系别计算机系 专业网络工程方向 班级计算机系2班 学号 123169123

目录 1、智能建筑与物联网 (3) 2、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4) 2.1监控管理 (5) 2.2智能安防 (5) 2.3节能减排 (6) 2.4智能家居 (6) 3、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7) 4、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体系架构 (8) 4.1智能建筑传感与执行层。 (8) 4.2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处理层。 (9) 4.3网络平台层。 (9) 4.4网络应用协议层。 (10) 4.5服务支持层。 (10) 4.6智能建筑应用层。 (10) 4.7公共技术。 (10) 5、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10) 6、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 (11) 7、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智能建筑行业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物联网是涵盖网络、自动化、传感器及嵌入式系统等多种领域的综合性技术。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监控管理、智能安防、节能减排及智能家居等方面。自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 1、智能建筑与物联网 早期,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只有以HVAC楼宇设备为主的自控系统,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楼宇中的其他设备也逐渐地被集成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如消防自动报警与控制、安防、电梯、供配电、供水、智能卡门禁、能耗监测等系统。现代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基IT 的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与控制系统的融合,是一个高度集成、和谐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系统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硬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工作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5通信管理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7视频摄像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9温湿度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噪音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号采集控制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软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系统子站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系统报价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概述

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物联网的教室管理系统 在学校,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签到环节、教室使用率均存在诸多问题。签到过程中,使用纸张签到,效率低且存在代签现象,结果不便于教师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越来越多,而相应高校面积却没有扩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上课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今学生和自习座位现行的教学楼管理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教学楼管理内部还处于原始的人工管理阶段,无论对自习的学生还是对教学楼的管理者都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尤其是在高峰期形成拥挤的现象,极大的耽误了时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在逐步的推广运用。智慧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标: 1、教室课程安排。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pad、电脑等设备对各教室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引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快速进入自己中意的教室,提高教学楼的使用率、提高学生满意度。

绿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50%以下。 蓝色:有课 黄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50%以上,70%以下 橙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70% 以上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PAD 、电脑等设备对每个教室本周的课程情况进行查询。 课程安排信息与教务处课程安排同步。需要教务处提供软件借口。 每个教室需要安装传感器进行监测教室中的人数。 如下图,是教室1.2米高处的截面图。虚线位置为传感器安放位置,其中传感器①安装在门框上,传感器②安装在与传感器①成30°角的位置。

智能建筑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智能建筑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全球共享性的信息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新一代的技术革新,物联网拥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具有强大的使用功能,在建筑中进行应用,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技术下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前沿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提出了一定的应用战略,成为我国新兴的计算机产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传输、云计算三个方面的技术。传感器,在一般的计算机配置中,就有相应的装置,它主要进行感知层面的传感,可以进行通信等。网络传输技术进行的是信号传输的工作,通过接入、转化、定位实现网络的连接、信号的传输,例如我们常见的“3G、4G”网络连接、无线信号连接、网络热点连接,都是传输的方式。云计算基数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形成局域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可以构建行业内的信息平台,促进行业交流,为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各种功能支持。 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事实上,智能建筑就是实现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的结合,是一个新型的概念,以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以人们的需要为根本,以多个领域的结合为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朝阳性的理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提高了行业结合程度,推动着智能建筑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2.1在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公共安全问题,在建筑中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压迫感。然而,在智能建筑中,公共安全系统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报警系统比较孤立,信息传递比较慢,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循环网络,无法对信息适时进行监控和管理,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安全系统中的漏洞,影响建筑的功能质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公共安全系统的改造带来了新的发展。公共安全系统包括重要的三大块内容:火灾报警、安全技术防范、应急联动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应用水平更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监控管理方面,主要应用的是物联网传感器的作用,采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这两个技术。首先可以将前一种传感器应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中,它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能够对细微的参数和性能进行检测。在智能建筑中,电力系统都处在一个强度比较大的工作状态,可以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电力系统关键的位置上,进行实时监测,避免烧坏线路,影响正常的供电。也可以利用该传感器进行工程结构的检测,分析内部的质量问题,提前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进行防范。对无线传感器,智能程度比较高,设置的节点较少,在火灾的报警防控中应用比较广泛。在火灾的监控中,马鑫就是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对楼层中人员位置的定位。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解决方法

''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系统方案 (5) 2.1硬件部分说明 (6) 2.1.1服务器 (6) 2.1.2工作站 (6)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6)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8) 2.1.5通信管理机 (9)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9) 2.1.7视频摄像机 (12)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 (13) 2.1.9温湿度采集器 (13) 2.1.10噪音采集器 (14) 2.1.11信号采集控制器 (14) 2.2软件部分说明 (15) 2.2.1系统子站软件 (15)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15) 3.系统报价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概述 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管饭应用于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长期以来我国因电梯事故而照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屡有发生,事故发生率与严重程度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电梯作为一种与人们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为解决电梯安全问题,急需构建一种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中心处理三个主要功能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传输应用层组成。 框架图 感知层由安装在电梯外围各部分的各类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信号与电梯内部运行信号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影响。这些传感器信号实时监控电梯各个位置的物理以及环境状况,不间断的相汇聚层传输信息。 汇聚层的核心是汇聚分站将感知层传送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并根据需求将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区别处理,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对处理结果分级,设计特别严重影

电梯物联网的标准化应用

智慧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实践与探索为了适应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满足电梯安全监管领域的规模应用需求,本人简单介绍下我国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的建设背景与现状,结合物联网应用建设特点和标准化系统工程要求,提出了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建设框架思路,对各类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建设内容提出初步建议。 标准化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轴心,在面向知识社会的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国内,电梯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都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网络和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建设属于物联网发展所急需的重点应用标准,不仅有利于保障建设质量和后期应用质量,加速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强化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更有利于试点模式的复制推广,减少重复建设。 1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需求背景 ①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经多个城市实践,在电梯安全监管领域应用技术层面已基本成熟,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快速推广期。自2012年起,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京等地先后开始正式开展城市电梯物联网监控应用建设,建立了统一的电梯应急处置中心,以应对电梯快速增长和故障频发现状的需要。多地亦在地方性政策法规中将建设物联网运行监控系统列入规范要求。 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研究决定在8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由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在北京、福州、南京、无锡、杭州、淄博等6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对14万部电梯的安全监管,着力推进以城市电梯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与治理能力。 ②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监控领域的推广应用受标准缺失阻碍,技术、业务、监管难以规范融合。 物与物的沟通,也需要一个标准。作为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物联网技术要达到全面的推广应用,服务民生,目前尚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标准体系的建立正是其中难点之一。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将导致电梯物联网监控推广工作面临以下几大困难:

智慧物联网平台(完整版)

一、背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网络,而是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它描述的本质是物品和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可使用单个或者多个的终端设备对它们进行各种控制和使用。 传统物联网项目开发存在的设备管理成本高昂、架构僵化、系统风险大、投入产出低、开发周期长、落地慢等痛点问题。 北京西岐网络认为,只有在物联网应用平台上,有深度的数据足够多时,才能提前预知物联设备实施运行况,以及潜在的风险,统计分析,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和深层次的应用。 二、系统优势

西岐智慧物联网平台发挥自身在物联网技术、设备、数据层面的强大连接能力,打通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能力,聚焦于一站式开发服务,提供设备接入开发能力,统一标准、统一协议,通过数据积累,打通各系统信息桎梏,最终在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设备之间搭建了高效、稳定、安全的应用平台。 统一设备管理 统一设备模型,设备数据管理。统一的设备操作API,屏蔽各个厂家不同协议不同设备的差异,支持跨服务,同步(RRpc),异步的设备消息收发。 多协议适配,打造标准化 集成了各种常见的网络协议(MQTT,HTTP,TCP,UDP,CoAP)等,不同设备使用不同协议接入,并对其进行封装,实现统一管理,监控,在线调试,在线启动,停止,更新等功能,降低网络编程的复杂度。 可视化配置仪表盘 动态配置图表,折线图,饼状图,地图等,生成大屏界面。 可视化规则引擎

可视化拖拽规则引擎设计器,灵活可拓展的多种规则节点支持。可通过规则引擎在线动态配置数据,业务处理逻辑。 三、功能模块介绍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统计了当前在线设备总数、今日设备消息量、CPU 使用率、JVM内存,实现了对设备数据的精准掌控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含用户管理、权限管理、OpenApi客户端、机构管理、角色管理。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章课题背景与意义 (3)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3)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4) 第二章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文献综述 (5) 2.1 物联网 (5) 2.1.1物联网简介 (5) 2.1.2 RFID简介 (8) 2.1.3 WSN简介 (9) 2.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 (10) 第三章研究内容 (12) 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ITMS的系统架构 (12) 3.2 物联网技术在ITMS中的应用 (13) 3.2.1 交通执法管理 (13) 3.2.2 需求管理 (14) 3.2.3 交通控制 (15) 3.2.4 交通诱导 (16) 3.2.5 紧急事件处理 (16) 3.2.6 其他 (17) 3.3 关键技术 (17) 3.3.1 城市交通领域专用RFID标签 (17) 3.3.2 基站分布网络的优化 (17) 3.3.3 多传感深度融合的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18) 3.3.4 交通信息深度挖掘 (18) 3.4 未来研究的方向 (19) 第四章技术路线 (19)

第五章预期成果与进度安排 (20) 5.1 预期成果 (20) 5.1.1 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5.1.2 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 (20) 5.1.3 提出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20) 5.2 进度安排 (20) 第六章参考文献 (20) 附录A 外文资料的书面翻译 (21)

第一章课题背景与意义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射频识别(RFID)时首次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都可以上网的环境。同年,韩国政府制定了U-Korea战略,韩国信通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以具体呼应U-Korea。 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或Smart Earth)概念,即“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以此作为经济振兴战略。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方案明确表示在技术层面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在政府管理层面将提出与现有法规相适应的网络监管方案。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物联网这个词在最近一两年出现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与物互联”的物的数量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1T10:49:38.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石岳一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发展迅速。 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为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在电梯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大数据在电梯物联网的应用现状及应用优势,简要的对其虚拟化、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结合的电梯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技术应用 1电梯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电梯物联网即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前端设备采集电梯信息,通过网络将电梯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实现各相关单位对电梯实时有效的监管维护,电梯物联网监控平台架构。电梯物联网平台将采集的电梯运行数据、故障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并结合BI等应用软件将电梯状态直观形象的展示,使电梯企业、政府部门、维保企业、物业公司、电梯乘客能够及时了解电梯基本信息、运行情况,电梯开展的生命周期管理,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后续电梯按需维保提供数据支撑。全国多个城市都在试点开发电梯物联网安全运行监管系统与平台,由于缺少业内统一标准,各地平台都存在地方特色,加上数据融合共享困难等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系统建设推广模式。就前端采集设备的信息传输方式,目前电梯物联网系统主要采用移动网络(2G、3G、4G)、自组网和宽带网络。电梯物联网中的传输设备主要工作场景如下:(1)电梯工作时,状态发生变化,状态信息实时上报,上报间隔通常是秒级;(2)电梯不工作时,状态信息需要定时上报心跳信息,以确保该电梯已接入平台且采集设备工作正常,上报间隔通常是分钟级;(3)平台需要查看指定电梯时,通过下达指令,将指定梯的实时状态发送至平台;(4)电梯发生故障或者困人等紧急情况时,需要及时上报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在电梯物联网应用中,通过传输协议的优化,单台设备单次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为几十个字节,传输具有数据量小且有一定的突发性的特点,而现阶段这种低速率业务还没有很好的蜂窝技术来满足,在很多的情况下只能使用2G、3G等技术支撑,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运维成本的增加,这也是电梯物联网推广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物联网在电梯安全运行中的应用与优势 当前时代,信息的快速交互传递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将个人空间与公共设施进行连接。作为城市室内交通的核心要素,电梯也已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梯企业来说,一方面,电梯物联网平台可以集成故障数据、状态数据、监控数据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进行分类管理,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解决安全问题,全面实现信息在电梯制造商、维保商、用户、政府之间的应用、分享和交互;另一方面,通过电梯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知故障产生的先兆、提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针对性地开展维保延长电梯的运营时间,使每台电梯保持最强的生命力,减少因电梯检修产生的停梯等待时间。总之,作为城市垂直交通的核心要素,电梯物联网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联网在电梯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电梯,可以在电梯监控和紧急呼叫系统的基础上,明确出现困人或者有紧急呼救电梯的位置,并通过短信的方式,及时告诉电梯维修人员,并对距离最近的人员进行调度,最快速度前往救援。依靠电梯内的显示屏,显示电梯此时的状态,并对电梯内被困人员进行安抚,避免擅自打开轿门寻求逃生所造成的危险。 2.2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维修保养上的应用 当下电梯维修市场混乱,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电梯维保的日历管理、电子签到和远程监控,从而监控和管理电梯维保工作的执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录入,生成电梯维保日历,结合电梯的位置信息、维保人员信息,将维保工作清单发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维保人员根据手机上的时间表进行工作安排,并进行电子签到。从而提升了监督效率,也省去了对维保人员进行逐个通知的麻烦。 2.3技术先进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将接20dB以上的覆盖增益,覆盖面积扩大100倍。国内电信运营商已在现有网络800MHz、900MHz频段上开始部署,低频段承载,具有信号穿透能力更强、覆盖能力优的特点,结合运营商的基站使用可以覆盖几乎每一个角落,确保在不同物理环境下通信质量更稳定。 2.4经济性 NB-1oT通过采用180kHz的窄带设计,低采样率,半双工的工作模式,简化了通信协议栈,减少片内FLASH/RAM,单片SOC内置功放等技术手段使得硬件成本下降,终端芯片价格低至$1,模组成本与同类产品相比也是优势明显。在流量资费方面,目前中国电信已推出NB-1oT业务套餐,根据电梯物联网数据通信的实际情况,单台电梯的通信费用为40元/年,比现有的GPRS、3G费用低的多。在布网方面,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以往在轿顶或者井道安装传感设备,需要通过无线网桥或者电力载波通讯,造成成本的大幅提高,NB-1oT良好的覆盖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电梯安全管理云平台 为了实现快速、精准、科学的数据交互和传递,公司借助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案,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云平台作为支撑。 3.1云平台系统设计原理 在电梯的机房或轿厢顶部装上电梯的信号采集、传输、分析、发射系统,俗称电梯黑匣子,时刻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立即通过4G通讯把信息发送到云平台(可以同时发送到政府监控平台、物业管理平台、维保公司管理平台、制造企业管理平台等),这些信息可以是代码、音频、视频,由云平台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发到相应的电梯维保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维保人员收到信息后快速响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确保电梯良好运行。 3.2云平台功能及技术特点 (1)远程监控。电梯黑匣子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发送到云平台,电梯的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和检查电梯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