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

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4.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

(1)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2)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

(3)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5、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

些内容和特点: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教育哲学思想)(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关于教育目标)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关于教学内容)(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关于教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关于学校职能)6.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

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

②整顿地方学校;

③颁定(三经新义);

④设置专门学校;

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

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

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我认为不够全面)

7、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8、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需加以润色,使之更为全面)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9、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NO)

(1)“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

(2)“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

(3)“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

(4)“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论述题

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

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

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

朱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2、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由于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其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最后,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4)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

3.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

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荀子首先试图分清天赋(“性”)和人为(“伪”)的区别。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面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他所理解的“不可学,不可事”的人性,包括人的生理本能和人的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淫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义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象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

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4、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5、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管理的加强:

1.国子监的设立。

2.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

3.部门对口管理。

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二)规范教学内容:

1.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

2.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

(三)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1.学校类型的多样化。2.设置形式多样化。

(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扩张:1.中印文化教育交流。2.中日文化教育交流

(五)封建教育等级性加强

(六)学校开始受科举的影响和支配:

?? 1.学校教育以入仕做官为目的进一步得到加强。

2.教学内容限制在科举科目上,注重经学和文史。

3.教学考试方法受科举影响,模仿科举考试。

6、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7、如何理解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去除物欲对良知蒙蔽。这一思想,是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这是王守仁针对朱熹的“析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只认为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也即存在于君亲之间,那君、亲死之后,吾心岂不是就没有忠孝之理了。因此他提出“心即理”,具体地说,就是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所以心与理是一个东西,故曰“心即理”。这样,王守仁把朱熹的“心与理”,改为“心即理”,这一字之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分野。

王守仁从“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既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的标准,所以“良知之外别无知”,道德修养的关键在“致良知”,即体验各人固有的良知——封建道德意识。

要致良知,必须去人欲,从圣人到愚夫愚妇,在“良知”上是相同的,婴儿初生之时,此心有一片天理流行,更无他物。所以没有一个不知爱他的父母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在于良知常在,天理纯全,一切行动从良知出发。一般人或为习俗所染,或为物欲所惑。此心失却了昭昭灵觉,所以心不良了,做出许多不善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教育的力量,“学以去其昏蔽”。

8.试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

辟的见解。

(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述蒙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视教育委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统一,允许幼儿个别的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要具有以下特点:a、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c、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d、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3)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神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教师通过“全神贯注的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不同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予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没有作业手段、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设计了一套教具。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 复习提纲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学前教育史》作业1(第一讲至第六讲)一、选择题 P21 年初,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被称为( b )。这一学制确定了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P22 年,美国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在( d )创办女塾,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女子学堂。 A. 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宁波 P29 3.清末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在所撰写的( c )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 A. 《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大同书》 D.《礼运注》 P29 4.( b)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A.蔡元培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鹤琴 5.新文化运动后,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是实用主义和( c )。 A.实业教育思潮 B.科学教育思潮 C.儿童中心论 D.平民教育思潮 P37 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d )学制。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447.1923年,着名教育家( D)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张雪门 B.陶行知 C.熊希龄 D.陈鹤琴 P70 8.( c )是在学前教育上最早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者,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和改革者,创办了多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 A.张宗麟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雪门 二、填空题 P22 1.《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_____蒙养院______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 2.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___武昌___创立的幼稚园。 3.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______宗教式____的。 P21 4.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制定了_____壬子癸丑__学制系统,规定初等小学校之下设蒙养园。 P65 5.着名教育家____陶行知________主张用“艺友制”来培养幼儿师资,以普及幼儿教育。 P65 6.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与_____张雪门_____并称“南陈北张”。 P79 张宗麟________是我国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三、简答题 P10 1.简述孙思邈的“外象内感”学说。 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P4 2.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特点有哪些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与你同行提示您,必要时的一些理想化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都可以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当然,所有这些也必须符合现实,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不能偏离主题。还是离不了与你同行提醒您的,任何论述题都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做基础的。 (三)、实例分析 论述题,有的试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类题也是同学们感到最难以作答的。答这类题一定要把握住某理论的几个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前不久,我在xx学校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分析这一实例,题中已明确提示,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考虑这位教师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1汇编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 1.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来概括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3.从母爱和家庭教育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指出“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于弱子虑也”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4.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 A邸舍B慈幼局C庠D序 5.中国古代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开始的。 A 西周 B 汉代C唐代D宋代 6.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最早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育婴堂 7.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最早出现在()。 A西汉B东汉C唐D北宋 8.由教育家朱熹始创的慈幼机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育婴堂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及幼堂 10.中国古代选择温良恭敬、慎而寡言、品德端正的人作为婴儿的(),及早对婴儿实施道德教育。 A慈母B保母C子师D乳母 11.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上阐述了胎教原理的古代医学家是()。 A 孙思邈 B 万全C刘向D华佗 12.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对周文王实行胎教的文献是()。 A《礼记》B《列女传》C《吕氏春秋》D《史记》 13.在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蒙养教育情况的是()。 A《礼记》B《史记》C《汉书》D《周易》 14.《教童子法》的作者是()。 A 孟子B王筠C崔学古D朱熹 15.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教童子法》B《小学》C《幼训》D《小儿语》 16.提出“爱养”原则的古代蒙学家是()。 A 孟子B王筠C崔学古D朱熹 17.在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 A 《弟子规》 B 《发蒙记》C《韩非子˙外储说左上》D《礼记˙内则》 18.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纂的蒙学教材,最早的是()。 A《教童子法》B《史籀篇》C《开蒙要训》D《发蒙记》 19.提出选择乳母的条件是“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颜之推 B 王守仁C刘向D朱熹 20.把教育儿童的重点放在“教化成性”,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颜之推 B 王充 C 王守仁D朱熹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学前教育简答题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版幼儿的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简述你对“互主体关系”的认识:1)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2)教师与儿童之间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3)教师与儿童之间具有互主体性,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相互作用。为什么要提倡全纳式的教育?历史的发展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之而来的是对民主问题的关注,对民主要求的提高。人们希望被纳入社会生活,平等地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而每个人只有收到合适的教育,各种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纳入社会和政治生活。简述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行为主义{华生}认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模仿发展特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行为规范,并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建构主义{皮亚杰}认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幼儿学习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2)全面性3)情感性4)灵活性5)渗透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专业化幼儿教师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专业化教师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他们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专业化教师会着眼于幼儿长远的发展利益;而非专业化教师则更注重当前的情况,其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忽视幼儿长远的发展利益。“因人施教”应遵循哪些原则?1)尊重不同智力类型,提供多元智力课程2)尊重不同学习类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3)尊重不同的气质类型,既要接纳一定范围内的气质性的行为表现,又要能长善救失4)尊重个体的兴趣、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的教育活动5)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提供多自由、多选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同步教育。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1)互动性2)民主性3)互主体性4)分享性5)激励性。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队班级的归属感5)幼儿班级为幼儿体改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体改了观念共享的环境。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1)适合性原则2)挑战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丰富性原则5)平衡性原则6)系统性7)动态性8)主体性9)效用性。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可采用哪些策略?1)关爱幼儿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流3)参与幼儿的活动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简述幼儿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因人施教的途径:1)正规教学活动中的因人施教2)游戏活动中的3)生活活动中的4)环境中的。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室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简述混合班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班级里,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较大,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相互影响,差异互补,相互引导。论述“超前教育”“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遭到人们的质疑。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这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后发展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它们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超前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它们无视儿童的发展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简答题

简答题 1.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具有哪些特点?(#)1)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教育无阶级性,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2)为社会关系的需要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培养儿童,始终保持学用结合。3)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一般社会实践中附带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在简陋、粗率的形式中具有多方面性。 2.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世界幼儿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1)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等级性。2)儿童公有公育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 3)特权阶层子弟的教育开始和劳动、社会生活脱节以及流行父权制等。 3.简述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重视优生优育。(2)重视早期教育。(3)主张和谐发展的教育。(4)指出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指出了慎选故事教材的问题,这是教育性教学思想的萌芽。(5)他还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6)提倡学前公共教育。 4、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与柏拉图不同的是:①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②在婴幼儿保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③更强调通过练习形成道德习惯④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主张。5.简述昆体良重视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的教育思想?(#)(1)昆体良重视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对保姆、父母和教仆都提出严格的要求。(2)儿童的学习应早点开始。(3)告诫人们注意防止另一个极端的倾向, 即对幼儿逼得太紧。(4) 试图改进当时的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 6、昆体良关于教育与 天性的关系的思想及 其意义:①人的禀复大 致相同,因而都具有通 过教育成为人的可能 性,从而不仅充分肯定 了教育的作用,也反映 出朴素的平等思想② 昆体良一方面肯定了 认得字人性在教育中 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 又指出了天性的不完 善性和可塑性,进一步 肯定了教育的建树作 用③昆体良强调个体 在自然特性上的个体 差别,重视研究个体的 独特性,为他的因材施 教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奠定了理论基础。 7.简述夸美纽斯涉及 幼儿游戏理论?(1)游 戏是符合儿童天性的 能量的散发;(2)游戏是 组织愉快的幸福童年 的手段,是儿童生活所 不可缺少的伴侣。(3) 游戏是儿童的一切力 量和才能所籍以发展 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 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 的有力手段。(4)游戏是 生活的预备。(5)此外还 有成人领导或参与游 戏的必要性等。夸美纽 斯的这些思想在幼儿 游戏理论的发展史上 具有重要的意义 。8.夸美纽斯对学前教 育的贡献有哪些表 现?(1)详细论述了教 育的作用及人受教育 的可能性。(2)在历史上 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 入其充满民主色彩的 单轨学制。(3)撰写了历 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 专著《母育学校》,以 及与其配套的亦可堪 称历史上第一的看图 识字课本〈〈世界图 解〉〉。(4)首次深入“研 究了在家庭条件下学 前教育的完整体系,规 定了它的目的、内容和 基本方法。 9.简述乌申斯基的儿 童教育观?(1)乌申斯 基重视儿童良好习惯 的培养。(2)乌申斯基重 视儿童的自由活动和 独立生活在其性格形 成中的作用。(3)培养儿 童个性的主要因素是 祖国语言和劳动。(4) 在教育的过程中考虑 儿童的年龄特征,如爱 好、兴趣、情感和思维 等。 10.战后各国学前教育 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 势是什么?(1)政府日 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 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 教育事业的发展。(2) 提早幼儿教育起点,重 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 作。(3)学前教育机构多 种多样,幼儿入园率大 幅度提高。(4)重视学前 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 接。(5)确立学前教育在 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 基地位。(6)注意提高学 前教育师资的质量。(7) 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 发展。(8)扩大现代化教 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 的应用。 11.20世纪上半期美 国学前教育的显著特 点:①进步主义幼儿园 运动的兴起②蒙台梭 利热的短暂红火③保 育学校的传入 12.简述罗素的学前教 育思想?(1)其教育理 论以民主和科学精神 为基本特征。(2)罗素认 为,幼儿期的教育对人 的一生非常重要。(3) 罗素认为,游戏是儿童 最显著的特征。(4)主张 普设幼儿园,所有的孩 子无论贫富都可入园。 (5)罗素认为应给幼儿 较多的自由,反对压制 和强迫等。 13简述法国学前教育 发展的历史经验?(1) 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 前教育,视之为国民教 育的重要基础和解决 母亲不能照顾子女这 个社会问题的重要手 段。(2)法国政府建立了 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 和管理制度,并通过教 育立法和有关规定和 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 有章可循。(3)给地方和 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和 灵活性。(4)法国学前教 育重视研究儿童的个 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 14联邦德国学前教育 的特点是什么?经过 长期的发展,联邦德国 的学前教育也形成了 许多自己的特色。(1) 德国的幼儿园绝大部 分都是由团体和私人 开设并负担经费的。(2) 儿童入园根据自愿。(3) 幼儿园不属学校系统, 不受国家约束。(4)没有 专门的管理幼儿园的 机构。 15、1989年3月15日, 日本颁布了一个新的 《幼儿园教育大纲》提 出须重视的三个问题: ①努力促进幼儿主体 性活动②以游戏指导 为中心③指导方法须 适合每个幼儿的特点。 16.简述日本学前教育 发展的历史经验?(1) 以法治教,以法促教(2) 选择学习外国经验,建 立自己学前教育体系。 (3)广开学路,调动一切 办学因素。(4)重视师资 队伍建设。(5)注意学前 教育理论的宣传和探 究。 17.简述20年代学前教 育的奠基工作?(1)确 定了苏联学前教育的 性质和任务。(2)发展学 前教育机构网的工作 初见成效。(3)培养学前 教育干部和教师。(4) 举行学前教育会议,讨 论有关问题。 18.简述苏联学前教育 的特点?1)党和国家 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 一领导与集中管理。(2) 教育工作与保育工作 紧密结合。(3)教学—— 训导型教学模式。 19.杜威从哪几个方面 阐述了教育本质的问 题?(#)1)教育即生 长。(2)教育即生活。(3)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 改造。 20.杜威提出的教学法 内容是什么?(#)(1) 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 经验的情境——要有 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 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 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 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 思维的刺激物。(3)他要 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 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 题。(4)他必须负责一步 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 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 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 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 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 让他自己去发现他们 是否有效。 21.简述蒙台梭利的儿 童发展观?(1)蒙台梭 利强调环境在人发展 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有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2)蒙台梭利认 为,儿童所获得的任何 能力都非遗传所得,而 是吸取外界刺激和信 息,然后才产生心理。 (3)蒙台梭利认为,受生 命潜能的驱使,所有儿 童天生具有一种“吸 收”文化的心理,他们 因此能自己教自己。(4) 蒙台梭利认为,在发展 的过程中,对特殊的环 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 感时期。(5)以当时心理 学研究成果为依据,蒙 台梭利研究了儿童发 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并指出了与此相联系 的各阶段教育的重点。 22.蒙台梭利要求教师 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教师应成为环 境的保护者和管理者。 (2)关键是要激发儿童 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人 格都参与活动。(3)当儿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6-10章)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