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5的乘法(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

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

2.第2题

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

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

6.第6题

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5的乘法口诀》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9+9+9+9=7+7+7+7+7= 6+6+6+6+6=6+7+8=7+8+9= 3、趋势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教师指出: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指出: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2016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

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难点: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4+4 3+3+3+3 2+2+2+2+2 2、猜谜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用乘法计算的确很简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它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想学吗?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吗?简单介绍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师: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再出示一盒福娃):现在有几盒?(2)有几个5?指名学生说说。 师: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法算式也编一句吗?(解释口诀: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①3盒福娃,是3个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诀是:三五十五。

5的乘法口诀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的来源和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编5的乘法口诀,理解掌握口诀,用口诀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先读下面的算式,再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5×2 2×2 2、这些图片都和哪个数字有关系?(出示课件) 3、让学生在纸上画左手,每个小组5个同学,画好后让学生数出手指的个数,并且相加起来。 依次+5 4、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编口诀。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怎样列式? 板书:1个5 1×5=5 5×1=5

如果编口诀就是“一五得五” 两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师生一起列式、编口诀。 2、尝试编口诀。 3只手有几个手指?4只手呢?5只手呢? (1)让学生试着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2)小组交流。 (3)汇报: 3个5 5×3=15 、3×5=15 三五十五 4个5 5×4=20 、4×5=20 四五二十 5个5 5×5=25 五五二十五 3、记口诀。 (1)齐读口诀。 (2)找规律记口诀。 (3)对口令记口诀。 (4)读歌谣,记口诀 三、拓展应用。 1、我能行(练习十第3题) 一五()二五()三五() 四五()五五() 2、你一定会(一句口诀说两个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解析】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且会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出“手”,让学生从熟悉的“手”中,依次说出1个5相加是5,2个5相加是10,3个5相加是15……,并独立完成连加计算,初步感知5的乘法,为进一步探究5的乘法口诀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科目数学 班级二(1)班 任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

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5的乘法(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 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 2.第2题

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 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 6.第6题 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5的乘法口诀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的来源和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使用口诀准确地实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水平。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编5的乘法口诀,理解掌握口诀,用口诀准确地实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先读下面的算式,再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5×22×2 2、这些图片都和哪个数字相关系?(出示课件) 3、依次+5 4、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编口诀。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怎样列式? 板书:1个5 1×5=55×1=5 如果编口诀就是“一五得五” 两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师生一起列式、编口诀。 2、尝试编口诀。 3只手有几个手指?4只手呢?5只手呢? (1)让学生试着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2)小组交流。 (3)汇报:3个5 5×3=15 , 3×5=15 三五十五 4个5 5×4=20 , 4×5=20四五二十

5个5 5×5=25五五二十五3、记口诀。 (1)齐读口诀。 (2)找规律记口诀。 (3)对口令记口诀。 (4)读歌谣,记口诀 三、拓展应用。 1、我能行(练习十第3题)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2、你一定会(一句口诀说两个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3、(练习十第4题) 4、想一想 5×1=( ) 5×2=( ) 口诀()口诀() 5、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 6、做练习十第8题。

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简单的数据整理,数学广角等。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全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 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 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 《表内乘法— 5的乘法口诀》 教案

2.2~6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3页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2.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三角形图片,电脑课件。 【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 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2+2+2+2+2+2=14(次) 想法二:2×7=14(次) 想法三:7×2=14(次) 继续提问:2×7为什么等于14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7可以当做7+7,7+7=14 想法二:2×7=2+2+2+2+2+2+2=14 导入课题: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都会又准又快了。(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 1.学习例1。 (1)通过操作得出:1×5=5,5×1=5。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学生活动:一个盒子里有5个福娃。 讨论:①一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5个) ②就是几个5?(1个) 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或5×1) ④由此可以知道:1×5等于几?5乘1等于几? 小结:1×5=55×1=5 (2)通过观察得出:2×5=10,5×2=10。 师:2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 讨论:①2个盒子一共有多少个福娃?(10个) ②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5或5×2) ③2×5或5×2的积是多少?(10) 小结:2×5=105×2=10

5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教法:利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算式编相应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乘法。 师:那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出示幻灯片1) 抽生回答 2、下面这道题你还会做吗?(出示幻灯片2) 师:会做吗? 师:加法算式是? 抽生:4+4+4=12 师:乘法算式是? 生:3×4=12 或4×3=12 师:对吗?来把掌声送给他 (二)新授: 一、创设情境,直观教学,动手数数(屏幕上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师:听到这么响亮的掌声,我们奥运会上的福娃也来凑热闹了。请孩子们数一数:一盒里面有几个福娃?(出示幻灯片3) 生:5个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生:25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抽生1:数的 师:怎么数的? 抽生1:一个一个地数的(五个五个数的) 师:那请孩子们用你们的小手指着图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10.....25。 师: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生:25个。 师:说完整,(一共有25个福娃!)

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抽生2:用加法算的 师:对!除了用数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来计算。请孩子们翻到数学书52页,将你计算的结果填在连加算式的方框里抽生说答案,并提问 师:2个5相加等于多少? 生:10 师:3个5相加是多少? 生:15 师:那20是几个5相加? 生:4个5相加 师:再增加1个5,就是几个5? 生:5个5, 师:5个5相加等于多少? 生:25 二、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1、摆点子图,并通过点子图和连加算式的结果写也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老师没有福娃图片,我就用1张点子图来代替1盒福娃。可以吗?那这五个黑色圆点表示什么呢? 抽生:表示5个福娃。 ①师:请看屏幕上,一盒有几个福娃? 生:5个 师:也就是几个5? 生:1个5 师:我们就用几张点子图来表示?(贴1张点子图) 生:1张 师:1个5就是5。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1×5=5 5×1=5) ②师:2盒是几个5? 生:2个5 师:加法算式是? 生:5+5=10(边说边指点子图) 师:乘法算式是? 生:2×5=10 或5×2=10(板书:2×5=10 5×2=10) ③师:3盒是几个5? 生:3个5(边讲边贴点子图) 师:乘法算式是? 抽生:3×5=15 5×3=15(板书:3×5=10 5×3=10) 师:为什么3×5=15?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3个5相加等于15 师:对!说得真好。3×5=15就表示3个5相加等于15。(一起说一说)师:还可以怎么办? 生:数点子图

《5的乘法口诀》优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 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 进行乘法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 分析问题的习惯。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 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显示: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5+ 5+5+5= 9+9=3+3+3+3= 2+2+2=4 +4+4= 5+5+5=4+4+4+4+4= 6+6 +6=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4×2 3×7 6×9 5×2 7×5 6×43、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说出乘法算式。 4、小结.二、探索规律,编写口诀。1、探索规律,编写口诀课件显示第1 箱奥运福娃。探索:1个盒里有5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乘法怎么表示? 课件显示:1×5=5 和5×1=5师:为了便于以后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编写 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一五得五学生读口诀:一五得五课件显示第2箱 奥运福娃探索:两个盒里有几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加法算式怎么表 示?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课件显示:2×5=10和5×2=10师:那么, “2×5=10” 和“5×2=10”我们又怎样编写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二 五一十学生读口诀:二五一十课件依序陆续显示3箱、4箱、5箱奥运福 娃,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仿照以上的方法,以此类推,编写出:三五十

五、四五二十和xx二十五的乘法口诀。2、掌握、巩固(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一五()()十五二五() xx()()二十()得五()二十五四五()(2)、背出5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背)3、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集体读、背出5的乘法口诀)。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xx二十五。师:同学们真棒,都学会自己编写口诀了,了不起!大家可要记住这些口诀哦。四、应用知识。师: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口诀来帮我们计算好不好?1、课件显示“小袋鼠跳远”。小松鼠每跳一次,学生念一句口诀,说出下一站是几。2、课件显示“猪妈妈找孩子”。学生根据猪妈妈身上的口诀和孩子身上的算式,说出猪妈妈的孩子是哪一口。3、课件显示“猴子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个算式,它的结果就是信箱上的号。学生们只要帮小猴子把信送到就算完成任务。 4、小结。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3页练习十(1~3)题。 2019-04-14 教学目标: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学重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显示: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5+

5的乘法口诀教案(5则)优秀版

《5的乘法口诀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明白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摆学具,说算式。 (1)请学生拿出○卡纸。每行摆几个,摆几行都能够,要求每行○的个数相同。然后,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各算式。 (2)请说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先读下面的算式,再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43335222 二、新课 1.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明白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能够用乘法算。我们还明白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想一想,我们算乘法时,如果把乘法再变成加法,求出连加的和写到积的位置上,是不是太麻烦了(麻烦!)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能够根据相乘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乘法口诀,记熟了乘法口诀,

就能很快说出它们相乘的积。这天我们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5位)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数完的小朋友请举手。 请数得快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数的 (3)出示挂图。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数的时候能够5个5个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一共用了25根小棒。 (4)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编5的乘法口诀。 ①讲解: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能够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成15=5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能够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在两个乘法算式之间)。 ②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10根) 指连续加5的算式,提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 25=10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讲解: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能够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 ③先提问: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1553=15 再请学生试编出三五十五这句口诀。引导: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相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想想,这一句口诀该怎样说 ④请各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讨论编出这两句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4×1=2×2=2×4= 2×3=3×1=1×2=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5×2=10 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编排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谜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赶快开动小脑筋,猜一猜吧!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干活,不会说话。 2.数手指,引出新课。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一盒福娃(共5个)。

①问:一盒几个福娃,就是几个1.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1×5或5×1)所以,1×5=5或5×1=5。 (教师板书:1×5=5 5×1=5) ②如果两盒呢?数一数。(出示两盒) 观察:两盒有多少个?能列加法算式吗?5+5=10 能列出乘法算式吗?5×2=10或2×5=10 (教师板书:2×5=10 5×2=10) ③如果再添一盒,也就是3盒是几个福娃? 请同学们列出一个加法算式。(5+5+5=15) 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3×5=15 5×3=15) (教师板书:3×5=15 5×3=15) ④根据书52页的图,5个5个数数。 (一个五是五,两个五是十……)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讨论结果: (我们算了1盒、2盒、3盒福娃,每次都比前一次多算一盒) (乘法算式里都有一个乘数是5,而另一个乘数是1、2、 3、) (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5) (每个积都比上一次多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