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案

南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南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一、单元分析 1.1 单元名称 本单元的名称为《升和毫升》。 1.2 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升、毫升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升、毫升单位进 行容量的比较。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3.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如饮料瓶中饮料的容量、不 同水杯的容量大小比较等。 1.3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 1.认识升、毫升单位,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容量 的比较。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 算计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 1.认识升、毫升单位。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学习难点为: 1.进行容量的比较。 2.进行容量的换算。 1.5 教学方法 本单元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二、教案 2.1 第一课时 课程目标 1.认识升、毫升单位。 2.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升、毫升单位。 教学难点 进行容量的比较。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步骤 1.引入:用饮料瓶、小杯子等容器展示不同的容量。 让学生猜测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最小。引导学生用语言进行容量的比较,并介绍升、毫升单位。 2.认识升、毫升单位:介绍升、毫升单位的定义、换 算关系和符号。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升、毫升单位的例子。

3.应用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 自学作业 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2.2 第二课时 课程目标 1.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进行容量的换算。 教学重点 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进行容量的换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步骤 1.复习与讲解: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幻灯片 和示例,详细讲解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换算的方法。 2.进行应用练习: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自学作业 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教案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存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标准》关于升和毫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含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依照这些教学目标,本单元教材分四部分编排: 第10页初步教学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也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第11~14页初步教学升。先讲述计量液体有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然后通过制作与操作教学1升的实际意义。 第15~17页教学毫升。包括什么时候要用毫升作单位,1毫升液体大约有多少,升与毫升间的进率及简单换算等内容。 第18~21页单元练习与实践活动。在单元练习里整理有关升和毫升的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这两个单位的能力。在《精妙的杯琴》那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里,把数学知识和音乐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 本单元还编写了两篇你明白吗。其中一篇介绍有关义务献血的知识,另一篇介绍笙、编钟、排箫等乐器。 1? 以已有的生活体会为基础,关心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 容量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多少液体的量。为了让学生在尚未学习体积之前先建立初步的容量概念,第10页例题作了专门细致的安排。先显现直观情境,里面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茶杯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冷水壶。然后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体会的基础上,逐步明白得容量的含义。 (1)学生都明白茶杯里能盛水,茶杯有大有小,能盛的水就有多有少。例题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里的两个茶杯,说说哪个茶杯能盛的水多些。并告诉他们,图中比较高的那个茶杯能盛的水多,那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那个地点是教材第一次显现容量那个词,注意和学生已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升和毫升》教案(经典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含义和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体会1L和1ml的具体意义。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教学容量的含义,知道常用的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升和毫升的概念,学会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板书:容量。)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什么? 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 提问:这两个杯子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个的容量较大?你能想办法验证吗?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演示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4、比较三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组里有3个容器(容量较接近),分别是高脚杯、水杯和塑料杯,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请学生先猜测,然后学生交流怎样验证。 验证是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先倒满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小结:我们可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个容器的容量。 5、按要求找出容器。

(1)老师这儿有一个可乐杯,你能在桌子上找到比它容量大的容器吗?和它容量相等的容器呢?比它容量小的容器呢? (2)你能找到和老师手中容量相同的容器吗? (3)观察容量相等的这两个容器,你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1、认识容量和升。 (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2)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各是多少?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通常用升作单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2、感知一升有多少。 (1)认识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毫升与升的认识》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毫升与升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升和毫升。 2. 能够使用毫升、升进行度量,并学会进行换算。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毫升和升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如何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1. 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和演示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毫升和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式教学,社会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素质的同时,也达到知识整合和扩展应用的目的。 教学重环节: 1. 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 2. 掌握升和毫升的单位和量度。 3. 学习升和毫升的转换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和本子。 教学流程: 活动1:引入 1. 写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和容积,例如:一包牛奶、一杯水、一瓶饮料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如何量度的。 2. 出示一些盛装过同等量的物品并进行比较,例如:一杯水和一瓶饮料,哪个装的东西多一些?引导学生认识容积的概念。

活动2:探究 1. 拿出一个装有水的杯子,请学生描述它多满,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量度物品的容量大小。 2. 让学生按一定量倒入不同的杯子中,探究不同杯子的容量大小,并理解“毫升”和“升”是何物。 3. 通过实验学习不同杯子的容积和毫升、升的概念,加深学生理解。 4. 分析实际生活中常用的如一瓶牛奶、一瓶可乐的容量单位是升,而一袋小花生是用毫升表示。同时,让学生了解多少毫升是一个升。 活动3:总结 1.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计算一些物品的容量。 2. 介绍毫升和升的转换方法,让学生进行计算。 3. 教师梳理本节课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学习的知识点。 4. 布置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估: 1.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考核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毫升和升进行度量和换算。 3. 教师进行课后作业点评,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数学课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到什么是毫升和升,掌握了量度物品大小的方法和换算方式。本节课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学生学习效果良好,激发了他们的学 习兴趣。同时,作业的设计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 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和 理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准确地使用升和毫升进行容量的计量和比较。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容量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计量杯、桶、水杯、塑料瓶等。 2.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1. 利用实物引入,给学生展示一个满升的桶和一个升满的水杯,让 他们猜猜哪个容量更大。 2. 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桶的容量大于水杯,而水杯的容量等于1升。引出“升”的概念。 Step 2:引入毫升 1. 展示一个塑料瓶,问学生该瓶能装多少水?记录学生的回答。

2. 给学生展示一个透明的计量杯,注满1升的水,然后倒入塑料瓶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 3. 引导学生发现,计量杯中的水可以分成10等份,每份就是100毫升,即1毫升是1/100升,1升等于1000毫升。引出“毫升”的概念。 Step 3:升和毫升的换算 1. 给学生出示一些容器的图片,让他们估计容量,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引导学生观察容器上的标识,比如“500ml”、“2L”等,解释它们表示的容量单位。 3. 让学生尝试用升和毫升进行换算,如把500毫升换算成升、把2升换算成毫升等。 Step 4:容量的计量 1. 利用实物给学生展示两个容器,一个是升满的水杯,一个是毫升满的小瓶子,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容量。 2. 让学生动手使用计量杯,分别测量怎样的水量可以使水杯和小瓶子达到满容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1升等于1000毫升,所以升和毫升可以互相转换。 Step 5:练习巩固 1. 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容量换算题目,让学生上台回答。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活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教材的这些内容,不是教师教学的文本,而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课堂活动中,教学千万不要介绍比较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比较两杯饮料多少。教材出示了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而且装饮料的高度也一样的两个杯子。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说说看,可以怎样比较”的要求。同样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的内容。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把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并填空;第2、3题都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的同样多。教学活动中,用量杯和量筒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学生如果提不到,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进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注意安全。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要求是:“在100毫升的量筒装入100毫升水,倒入1000毫升的的量杯中……”,问题是“几次才能倒够1000毫升的水?”。这里要特别注意,不是装满100毫升或1000毫的量杯或量筒(装满就多了),而是装入100毫升的水和到够1000毫升。在学生实验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1000毫升也叫1升,从而得出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的关系式。最后,教材设计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案

小学数学新版四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四年级上册一、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3、积极参与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体会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教学难点: 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引出喝水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完全不同的杯子,并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自主探究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玩水”实验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想办法,检验自己的估计。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思考比较的方法。 三、合作交流 1.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交流不同方法。 2.介绍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的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3.认识升和毫升。 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的瓶子。先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把瓶子包装撕下,问:怎样比较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最后找学生演示。 4.认识量筒和量杯 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饮料的多少?引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初步了解各种测量工具。 5.认识升和毫升及字母表示。 在认识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介绍升和毫升,引导启发学生说,教师总结并板书。 6.启发学生举出其他用升和毫升作计量单位的例子。 四、实际测量 把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实际测量粉杯子和白杯子的容量。 五、训练巩固 学生动手测量50mL水,教具充分,可小组进行。 六、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了升和毫升。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升和毫升冀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教案

1瓶矿泉水500 ( 一瓶脉动550 ( 一瓶大桶可乐2.5( 1个盒装汇源果汁1 ( 1瓶洗发水200 ( 一瓶眼药水8( 一个热水器大约盛水60 ( 48000ml-2L=( )ml 6L-350ml=( 二、认识量 筒和量杯 三、认识升 和毫升 质量:t kg g mg 容量:L mL 结论:谁盛的多,谁的容量就大 有刻度的水杯进行升级后就是现在咱们测量液体的工具一量 筒和量杯。(给同学们展示这两个工具) 量筒,刻度上下均匀 量杯,刻度上空下疏 1毫升(ml):大约相当于20滴水的量 1升(L) : 2个500ml 矿泉水的量 练习:在()里填合适单位名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 面相平 接触概念 形成概念 总结规律 运用概念 一桶油5() 一袋奶150 ( 四、升和毫 升之间换 算 做实验:2个500ml 水倒进1L 的杯子正好倒满 结论:1升=1000毫升 或1L= 1000ml 练习:1、3升=( )毫升 72000ml=( 4500ml=( )L ( )ml 28L=( )ml lL20ml=( )m l 5L+30ml=( )ml 560ml+894ml=( )L( )ml 类比:克和千克的 进率 )ml

2、35000ml 。4L 9L80ml Q) 9800ml 70L O 7000ml 3、从大到小排序 1升 10毫升 1升200毫升 60升350毫升 家里牛奶没有了,妈妈带着兄弟俩去超市买奶 选牛奶 伊利纯牛奶100ml 1元,蒙牛150ml 2元,买哪种更合算? 解题思路:法1 ,折算成同价钱:即2元,(共同的倍数) 看哪个买的多 法2 ,都折算成同容量:如300ml ,伊利300ml3 元,蒙牛300ml 4元,伊利合 算(共同的倍数) 练习:1、伊利纯牛奶100ml 1元,蒙牛250ml 2.5元,买 哪种更合算? 2、伊利纯牛奶200ml 3元,蒙牛300ml 6元,买哪 种更合算? 3、买豆油,第一种油1升12元,第二?中油3升33 元,第三种油5升50元,你认为 他们购买哪种包装的大豆油 比较合算? 解题思路:法1都折算成1升多少元? 法2都折算成5升多少元? 法3先比较第一种和第二种再比较第三种和第二种 2、买多少牛奶 他们一家四口,每天早晚各喝100毫升的牛奶,要买多少ml 才能够他们全家一星期喝?如果买 100毫升的买几袋,买150 毫升的买几袋? 解题思路:先算一天每人喝多少毫升,再算四人一天共喝多 少毫升,最后算一星期即七天一家共喝多少牛奶? 炼习:(1)小明家有3 口人,每人每天喝200ml 牛奶,全家 人一天喝多少毫升?四月份共喝多少牛奶? 五、相关 应用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升和毫升优质教案

升和毫升 学习目标: 1.知道1升和1毫升的容积有多大。 2.知道1升=1000毫升。 3.会进行升和毫升单位之间的化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那些计量单位? 说说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的用处。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量单位。 (出示2个装有水的杯子)哪只杯子的水多? 但是要知道每个杯子里究竟装有多少水,就要用我们今天要学的容积单位。 板示课题:升和毫升的认识 二、认识升和毫升 1.认识量筒和量杯 要知道两只杯子里的水究竟有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量筒和量杯标有刻度,一般用毫升作单位,毫升用字母ML来表示。 板书:毫升 ML 2.毫升 (1)1毫升水是多少呢? 出示:注射筒、针药水 在注射筒内注入1毫升水。 针药水中告诉学生是几毫升。 (说明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积单位) (2)量筒里的水是多少毫升?量杯里的水是多少毫升? (3)看看你的容器,说说它们的容积是多少? 3.升 (1)盐水瓶里可灌500毫升水。 (2)1000毫升=1升

看1升有多少? 三、升和毫升的化聚 1.例1 5升=()毫升 填几?为什么? 因为1升=1000毫升,5升就是5000毫升。 练一练: 6升=()毫升 10升=()毫升 4000毫升=()升 12000毫升=()升 小结: 注意是大单位化为小单位,还是小单位化为大单位。 2.例2 2升250毫升=()毫升 因为2升等于2000毫升,2000毫升加上250 毫升就是2250毫升,所以,2升250毫升=2250升。 练一练: 10升100毫升=()毫升 3升50毫升=()毫升 小结: 先把大单位化为小单位,再把两个数加起来。 3.综合练习 6升=()毫升 4000毫升=()升 2升420毫升=()毫升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这2升容积单位。并且知道它们的进率,利用它们的进率进行单位之间的化聚。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升和毫升 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升和毫升

1.1 认识升和毫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认识容量、升和毫升。 ⏹教学提示 教材设计了几个活动,活动一是比较两个杯子哪个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的概念;活动二是比较两瓶饮料的多少;活动三是把两个瓶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的量杯中。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所呈现的比较的方法,不要急于介绍,一定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动手操作,在汇报、展示的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另外,如果学生说出了课本以外的方法,只要合理,也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会比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多少并认识量杯和量筒,然后说明,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会用字母L和mL表示,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区分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两个概念,以免混淆。 练一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知识巩固的过程,同时通过富有挑战性的习题,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练一练的习题中,注意第3题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他物品,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容量的含义、区分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学会看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本课时的易错点是: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估计容器的容量,会选用合适的容量单位;能正确读取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容量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2.知道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L)'和"毫升"(ml)用字母的表 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面的刻度。 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经历认识“升”和“毫升” 的过程,知道计量容量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在操作和估测活动中,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容量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 难点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与方法、容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准备容量大小不同的杯子其中包括容量差不多的两个杯子和容量相差较多的杯子,量筒、量杯。 2.本课时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每生自带2件常见的容器。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升和毫升 教案 第二课时 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1.2 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提示 实验探究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实验环节可以由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一定要注意每次往量筒中装水100毫升要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另外要让学生观察1毫升水和1升水的多少,在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填单位的习题,以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经历小组合作探究“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升"和"毫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2.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利用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量杯、量筒、台秤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升与毫升的物品、调查袋装酱油、瓶装酱油的容量、桶装食用油容量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把你课下搜集到的有关升与毫升的物品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生、师生交流)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有的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有的物品是用升作单位,那么升和毫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习了解升和毫升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温习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毫升和升,它们用字母分别怎样表示? 生:毫升和升分别用字母(mL)和(L)表示。 师:那升和毫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探究一下。 2.实验探究 (1)猜想实验结果 师:大家看我的左手拿的是100毫升的量筒,右手拿的是1000毫升的量杯,大家猜一猜,用我这个量筒装入100毫升的水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几次能倒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升和毫升》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1.认识容量和升 2.认识毫升 3.升与毫升的换算 1.认识常用的容量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1.升和毫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容量单位。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上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具体的看一看、猜一猜、倒一倒、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概念,并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明确,计量液体时,为了方便,常用一些计量工具来量,常用的单位有升和毫升,结合观察计量工具,让学生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课时 升的认识 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2.使学生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1升有多少。 3.建立容量单位,培养学生估量液体多少的意识。 重点: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液体的多少。

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 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壶,说说能盛多少水。 与同伴比一比谁的水壶盛的水多。 如果比不出来,教师可提供一个标准量杯,具体量一量,然后比出结果。 1.结合经验,提出问题。 思考:为什么教师提供了一个量杯,就能比出谁的水壶容量大? 引导学生明确,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单位。 2.体验感知。 (1)拿出各种容量不同的实物,1升的酱油、2升的可乐、3升的饮料和4升的油漆等。 (2)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大约有多重,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单位。 (3)讲述:计量像水、油漆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4)感知1升有多少。 教师操作,学生感知。 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升液体的质量。 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 3.拓展应用。 (1)自制1升的容器。 (2)分别测量出升、升和升的水。 1.填一填。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2)棱长为(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量正好是1升。 (3)和相比,( )盛水少些,( )的容量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升和毫升_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的要紧教学内容是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材中,都安排在体积运算之后。考虑到容量与容量单位在生活中经常显现,学生经常接触,同时也和长度、质量的含义及计量单位一样,单独认识和学习是可行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容量,认识容量后再认识容量单位。因此在四年级单独列出一个单元教学。事实上假如学生具有了容量的概念,关于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的认识,是十分有利的,将成为“体积”教学的基础。 另外,把那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要紧考虑暑期刚过,天气还专门炎热,“玩水”是那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情况,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共安排2个课时:先通过例1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再通过例2学习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换算,并解决一些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觉和认识数学知识,学到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量意义。认识“升”和“毫升”,明白1升= 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并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干脆、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教案 苏教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认识容量和升 2.认识毫升 3.升与毫升的换算 1.认识常用的容量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1.升和毫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容量单位。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上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具体的看一看、猜一猜、倒一倒、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概念,并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明确,计量液体时,为了方便,常用一些计量工具来量,常用的单位有升和毫升,结合观察计量工具,让学生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课时 升的认识 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2.使学生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1升有多少。 3.建立容量单位,培养学生估量液体多少的意识。 重点: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液体的多少。 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

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壶,说说能盛多少水。 与同伴比一比谁的水壶盛的水多。 如果比不出来,教师可提供一个标准量杯,具体量一量,然后比出结果。 1.结合经验,提出问题。 思考:为什么教师提供了一个量杯,就能比出谁的水壶容量大? 引导学生明确,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单位。 2.体验感知。 (1)拿出各种容量不同的实物,1升的酱油、2升的可乐、3升的饮料和4升的油漆等。 (2)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大约有多重,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单位。 (3)讲述:计量像水、油漆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4)感知1升有多少。 教师操作,学生感知。 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升液体的质量。 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 3.拓展应用。 (1)自制1升的容器。 (2)分别测量出升、升和升的水。 1.填一填。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2)棱长为(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量正好是1升。 (3)和相比,( )盛水少些,( )的容量大。 2.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在括号里写上A;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在括号里写上B。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第一篇: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 (一)奉教院附小 教学内容:P26—27,毫升和升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 3、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教学重点: 1、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教学难点: 毫升和升的测量与估计。教学关键: 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教学准备: 量杯, 250ml茶杯,水若干升,滴管,10ml20ml针筒若干支,饮料1升装若干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水壶:这两个水壶哪一个能盛的水比较多?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观察这两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2、提问:你知道哪种量多?怎样才能比较这两种容量呢?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确定的单位——毫升来计量液体的多少。(板书:毫升) 3、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像毫升这样计量液体多少的单位还有什么?(板书:升)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毫升和升来做单位。可以用字母ml和l表示。Ml和l来自于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毫升和升的知识齐读(板书:毫升和升的认识 (一)) (说明:毫升与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让学生明确比较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统一容器的大小,但要具体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大小时要使用统一单位) 二、感知毫升 1、1毫升到底有多少呢? 用滴管吸1毫升水,滴入量筒中,看一看1毫升水有几滴? 2、观察量筒中的1毫升怎么样?那10毫升水在量筒中会到什么位置呢?(用笔作记号) 3、猜一猜:一小瓶眼药水有多少毫升?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容量大约是10毫升?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4、师拿出一容器(果汁瓶)请大家猜它的容量。 5、小组同学一人用手遮住容器上的标注,请其他人猜一猜。 6、小结:在测量较少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毫升作单位。 (说明:建立容量单位的量感,需要课堂上要用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只有通过直观观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与空间观念。) 三、感知升 1、引出升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用毫升表示的物品。(图片展示)这是什么物品?对这些容器的容量表示有什么意见吗? 2、升和毫升的关系 1升到底有多少呢? 操作:老师把纸盒中的1000mL饮料倒入1升的量杯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归纳:1升=1000毫升 1L=1000mL 3、小结:在测量较多的液体多少时,一般用“升”作单位。 4、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升这个容量单位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页。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升和毫升”。教学难点:能过独立测量液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量杯和量筒、两个杯子、水槽、饮料、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水杯、水槽。教学环节: 一、实验引入 1、教师拿出两个(粗细大小不同)的杯子。师:“我和朋友每人喝满满一杯水,同学们猜一猜谁喝得多?”(培养学生的观查能力,让学生动脑筋大胆想象) 2、师:“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组的水盆水杯,验证你的想法。” ①学生动手实验。 预设:学生的做法可能: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把两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使学生在亲手实验的过程中解决问题。②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是怎样判断的。 3、教师讲解:“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二、探索新知。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庄的饮料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的被子,问:“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①学生观察、讨论可以怎样比较。②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讨论交流,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 2、认识量杯和量筒。师:“要想精确测量饮料的多少,可以用量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教师拿出量杯和量筒让学生观察。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读一读刻度。师:“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升和毫升也可用字母m和ml表示。 3、感受1毫升的水有多少。教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师:“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学生畅所欲言。 用量杯测量两个杯子中饮料的多少。(师生一同试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读出两个杯子中的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把读出的数写在黑板上。 4、感受1升的水有多少。 教师拿出1升的量杯,请学生到满水,亲身感受1升水的多少。教师拿出1升的饮料。师:“ 1升的饮料一口气喝的完吗?请你们把这些饮料倒入杯子,四个小朋友分着喝一喝。感觉怎么样?”(学生能在品尝饮料的过程中感受一升的多少,亲身体会,加深理解。) 三、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练习: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8(),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一个一次性纸杯的容积约是150(),一个汽油桶的容积约是20()。指名答 2、教师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装满水,让学生测量出它们的容量。(学生对这道题非常感兴趣,都抢着到前面做试验。这个试验,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容量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读量桶和量杯上的刻度。) 3、教师出示两个杯子,杯子里装的水有多有少。师:“怎样能使两个杯子的水同样多?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学生发言,并到前面来演示。(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南京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3课时)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升和毫升,在头脑中形成1升和1毫升的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能估计生活中不同容器的大约容量,能正确使用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 【课时安排】共4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1课时 认识毫升 1课时 升和毫升练习课 1课时 拓展练习 1课时

1-1认识升 总第1课时执教时间:9月4日备课组活动时间:网络研讨【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试一试”,第3页“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感知1升的大小。 【教学用具】 茶杯、水壶、烧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学生自带一些容器(1升或接近1升的、几升的容器至少一个;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前置作业(课前准备): 1.到超市调查:了解容量是1升的商品。 2.自带容器:①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②接近几升的容器; ③家中的锅、盆、杯、大小不同的碗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提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通过观察和比较两个杯子盛水的多少,引入容量这一概念,并使学生体会到了容量是有大小的,直观易懂。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容量比较大,交流比较方法。 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1.一个水壶里装满水,导入另一个水壶;2.两个水壶都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做好记号);3.分别倒入同样的小杯,看哪个倒的杯数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