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摘要:

后印象主义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他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相关的宣言,只是后来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为了给他们这群曾忠实于印象主义又反叛于印象主义的画家一个统一的称呼才诞生了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他们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世界的丰富性和联系性,拓展了人民的审美领域更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可能,是现代绘画这曲交响乐绚丽的前奏。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特征影响

19世纪的欧洲美术史,对法国似乎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浪漫主义余韵尤存,现实主义尚在流行,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已接踵而至。

如同文学一样,19世纪欧洲美术同样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在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思潮和某些“颓废”迹象。从而使文艺复新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来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受到了质疑和否定,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就这样,后印象主义绘画在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应运而生。在后印象主义存在的20年里(1880——1990),产生了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这几位艺术大家,他们开启了20世纪绘画艺术的大门并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究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衷主观表现与个性语言的探索。

在印象主义后期,曾是印象主义的发起者塞尚和参与者凡高、高更等一些青年艺术家,渐渐不满意印象派固有的表现方法,即单纯地模仿客观世界和醉心捕捉瞬间即逝的色与光,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的概念,重视作者的主观与个性,注意在作品中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与形式的表现力。“‘绘画不意味盲目地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特有的语言,给予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追求‘一种牢固的、经久的、博物馆的艺术,’”塞尚对后印象主义美术的观念如是说。他还主张绘画应该摆脱文学化和情节性的存在状态,突出绘画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和物象本身的美感,这无疑是对传统美术的精神表现和写实主义的自然法则的反叛与挣脱,它极大的加强了艺术家在感受客观物象和表现题材时的主观能动性和理念性。

相对于塞尚,“凡高和高更则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高更在其日记中这样写到:“印象主义者一味地研究色彩,而没有自

由可言,......他们关注眼睛,而对思想和神秘核心则莫不关心,从而落到只是科学的境地。”而对“思想的神秘核心”的表达则是高更的目标所在。对于个性的探索,高更更注意寻求那种未手西方文明腐蚀的原始和纯真,因此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原始艺术的抽象性、神秘性和象征性因素。凡高的艺术是心灵的真实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的表现我自己,”凡高是他这个时代中最热情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这个“充满着对善良、对美和创作想象自由渴望的人,”用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让他的麦田、柏树、星星等,有如火焰升腾、颤动,震撼着观者的心灵。

二、注重创造。

这也是整个现代绘画发展历程中的显著特点之一。后印象主义反对自文艺复兴以来因循守旧的表现方法,他们反对传统写实绘画的造型原则、表现形式、创作态度和创造方法,也厌恶印象派只注重捕捉瞬间即逝的色与光从而导致的单纯的客观模仿,他们以为“绘画不意味盲目地复制现实,”而主张主观能动的创造和个性的探索与发展。观其发展历程,在形、色、结构创造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形体结构的重新构筑。

与印象主义者注重描绘转瞬即逝的视觉感受相反,塞尚试图实现一种新的坚实结构,并力求对所见的事物进行高度理性的综合。如果说文艺复兴的画家总是把一副画中的各个实体表现为单独的整体,因而总是逐个部分单独完成,仿佛它本身就是完整的,那么塞尚的不同之处就是探索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期创造出一种坚固的完美的统一体。例如:在他的《玩纸牌的人》中他并不关心人物的解剖结构、手的臂膀之间的联系,而是着眼于色调、体积的关系和以光色构图为基础的统一风格,他借助冷暖色交替推移的方式构成对象。塞尚还注重构图设计的形式。除了通过强调平面性深入的层次实现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从而统一构图之外,他还夸张各个棱角、各种曲线以及自然中形式给人的各种错觉。因此,他把自然界中的各个物体都归纳或者说简化成某种基本的形状:立方体、锥体、圆柱体......这些在他的《圣维克多山》中有很妙的体现。

(二)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高更的作品当中。高更受象征主义美学观念的影响,作品充满原始艺术的抽象性、神秘性和象征性因素,结合他精致的艺术趣味,平绘的构成形式,浓郁的装饰效果,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在高更的代表作《雅各与天使的搏斗》中,画里面所有的形象都被大块的红色背景所衬托。画中的这个红色块,它可以代表田野、也可以代表天空。为了传达他在不列顿的人们身上所发现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及迷信色彩的纯朴与天真。”其色彩的强烈对比,没有阴影的图象和深色的轮廓线又使画面充满节奏感和装饰效果。他以简化的构图使空间平面化,让轮廓线变得粗重并加强色彩的浓度,让画面不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所作的记录,而是一种对朴实、虔诚的宗教信仰的直接视觉象征。

三、画面空间的错位。

所谓“空间的错位”指的是视点的游移现象。西方自文艺复兴确立的定点静

态的观察方式,几乎成了一条千古不易的“定理”,从后印象主义开始才被完全打破,这种视点的移动有点像中国画散点透视,目光可以前后改变,左右游移,把在不同视点得到的视觉印象同时表现在一张画中。显然,这种类似“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是对西方传统焦点透视的反叛和创新,是西方当时瞬息万变、动荡的社会的另一种形式的映射。塞尚是一个用几何体和色彩以自己的方式去重新创造自然的人。在他的眼中,看不到自然界三维空间的真实存在,并以画中景物的上扬、错位和前移,完全打破了绘画数百年一贯制的统一的时空观念,“形成了依画面自身一单纯关系而完成的时间和空间的样式”,从而成就了他在现代艺术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静物苹果篮子》中画面上桌面的错位(即桌布两端的桌面不在一个平面上),使画面开始倾斜不再稳定,形与形之间出现了一种互相牵拉的结体感,传统的定点式的时空判断方法即刻失去了它的法力,取而带之的是强烈的移动、碰撞的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这种“散点透视”图式为后来立体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四、画面空间的前后挤压。

这一点是基于视觉感受上提出的。在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中出现了物象的前顶现象。他们虽然依然遵循空间近大远小的法则,但是却将显然是因为透视而缩小了的远处的物象硬拉到了前面来,深度明显缩短,前后景物具有了同等强度的呈现,色彩的明亮、造型的清晰别无二致。《雅各与天使的搏斗》中,远处拧做一团的小小的雅各与天使像剪贴到近景人物的头上来一样。造成这一视觉上远近难分的错觉的原因是背景(地面)这一大片既没有深浅变化又饱和无比近乎平涂的红色带来的。然而,由于近大远小的常识给人造成的视觉上的恒常性反映,又试图把两个小人向远处推去,一来一去的矛盾顿使画面产生了一种张力,使画面具有了一种硬性挤压而引起的膨胀。凡高的《夜咖啡馆》、《星夜》亦是如此。

后印象主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他们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世界的丰富性与联系性,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更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可能,是现代绘画这曲交响乐的绚丽前奏。20世纪美术思潮涌现,流派纷呈,但无一不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受到主要影响的有野兽派、立体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

野兽派是20世纪第一个现代艺术流派,与后印象主义有着直接的亲属关系。他们主张“强调色彩的对比,突破形体的拘束,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的解放。”这显然是对凡高、高更等的后印象主义艺术主张的直接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向了更上一层的极端:“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色彩。”用平面的造型经过对画面色彩的和谐配置,以及洗练的线条和纯净的色以使自己的绘画尽可能单纯,并力求“感情和个性的真正解放。”在马蒂斯的《舞蹈》中,一片纯蓝与纯绿的背景上描绘的是五个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舞的裸体人物。画家以极其简练的线条、夸张的形体、具有节奏的动态,单线平涂的色彩塑造出装饰味极浓的红色人体,正像马蒂斯所说的:“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

和野兽派所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大致相同,20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的表现主

义继承了后印象主义画家们的主张:“绘画必须透露某种感情和体验,传达作者的内在信息,并具有内在的象征意义和装饰意味”。造型的扭曲和夸张,色彩的强烈和主观,视觉上的冲击和粗放,并且主张向更深一层的精神和心理时空的挖掘与拓展,让其作品焕发出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当然,这一革命性的实践也是对19世纪末印象主义依然乐于对自然现实作忠实的“印象”描绘的一种“悖逆”。在画家蒙克的代表作《生命之舞》中,整个画面的表达都隐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从这一点说后来的超现实主义也受到了与之相同的影响。)画面对比强烈,画中几位女性象征着人生命中不忍承受但又难以逃避的衰变的命运;近乎平面的表现出一种由于人物大小不同而引起的空间暗示,又直接与观众的视觉感官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导致像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里充满前后挤压的视觉效应。与上述相同的还有他的《呐喊》。同样是表现性、生命与死亡,也许同为表现主义画家的克里姆特的观念要更乐观一些。当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强烈的装饰效果首先让我们为之一震,紧接着便是像后印象主义作品中所流露出的一种神秘忧郁而又虚幻的气息。形体的极度夸张变形使之统一于近乎平涂的背景当中。

立体主义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塞尚等人在绘画时空图式上的探索并且走得更远。立体主义画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视点的错位,但已不仅仅是错位,而是随心所欲地改变视点和视点方向,并且打破人物形象一直比较完整的表现传统,将不同视点看到的人物影象与景物直接混同在一起,利用分解、形变、割裂等前所未有的手段,将感知的视觉片段按一定的视觉秩序重新组接安装。这对于看惯了典雅高贵之美的惯常性视觉习惯无疑是一次视觉轰炸——西方艺术家终于摆脱模

仿自然真实的藩篱,走向完全按画家的意愿,依画面自身结构需要进行无所顾及、自如安排的崭新时代。

西方美术以人性的解放而登上历史的舞台,后印象主义者继承了自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强调的人性解放,但作为美术的革新者,更主要的是他们摧生了个性自由、个性的真正解放。他们采取对自身否定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并且做到了。由此,后人称他们为现代美术的前奏并且称塞尚是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并不为过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注释:

①自然主义文学: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

②颓废:本义是堕落、颓废,在这里指的是颓废主义或称颓废派。颓废主义是19世

纪下半叶欧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表示不满而又无力反抗所产生的苦闷彷徨情绪在文艺领域中的反映,最早表现在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象征主义者马拉梅等人的创作中。

③游移:1.移动;更改。2.迟疑不决。

④野兽主义: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没有明确的

理论和纲领。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

⑤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其中代表画家有蒙克、劳特累克、康定斯基等。

⑥立体主义: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⑦散点透视:大多用于形容中国画的透视法,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也叫“移动视点”。

参考文献:

1《外国美术作品鉴赏》,高师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2《法国印象派绘画》,齐凤阁,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4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5 《塞尚传》,(法)约翰.利优尔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6《图象时空论》,刘斌,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7《世界美术简明手册》,张怀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8《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9《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页。

10《世界美术简明手册》,张怀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11《世界美术简明手册》,张怀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12《高更传》[英]翰森夫妇著赵国梅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年版

13《凡高传》,(英)欧文.斯通,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1983年版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摘要: 后印象主义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他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相关的宣言,只是后来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为了给他们这群曾忠实于印象主义又反叛于印象主义的画家一个统一的称呼才诞生了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他们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世界的丰富性和联系性,拓展了人民的审美领域更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可能,是现代绘画这曲交响乐绚丽的前奏。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特征影响 19世纪的欧洲美术史,对法国似乎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浪漫主义余韵尤存,现实主义尚在流行,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已接踵而至。 如同文学一样,19世纪欧洲美术同样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在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思潮和某些“颓废”迹象。从而使文艺复新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来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受到了质疑和否定,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就这样,后印象主义绘画在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应运而生。在后印象主义存在的20年里(1880——1990),产生了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这几位艺术大家,他们开启了20世纪绘画艺术的大门并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究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衷主观表现与个性语言的探索。 在印象主义后期,曾是印象主义的发起者塞尚和参与者凡高、高更等一些青年艺术家,渐渐不满意印象派固有的表现方法,即单纯地模仿客观世界和醉心捕捉瞬间即逝的色与光,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的概念,重视作者的主观与个性,注意在作品中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与形式的表现力。“‘绘画不意味盲目地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特有的语言,给予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追求‘一种牢固的、经久的、博物馆的艺术,’”塞尚对后印象主义美术的观念如是说。他还主张绘画应该摆脱文学化和情节性的存在状态,突出绘画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和物象本身的美感,这无疑是对传统美术的精神表现和写实主义的自然法则的反叛与挣脱,它极大的加强了艺术家在感受客观物象和表现题材时的主观能动性和理念性。 相对于塞尚,“凡高和高更则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高更在其日记中这样写到:“印象主义者一味地研究色彩,而没有自

后印象主义大师

后印象主义大师——梵高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1853年3月30日,他出生在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他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梵高的一生是悲苦的,又是短暂的。然而,他是伟大的,而且影响是长久的。 梵高,以及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下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也好,近现代西洋美术的其他派别也好,都有一个很浅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画中的人和物与现实中的差别很大。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都非常注重写实。人物也好,风景也好,都与现实差别不大,甚至进行了美化。然而近现代美术却不再追求美,甚至追求

丑;不在强调与客观一致,反而总是要与客观不同;更重要的是,近现代的美术作品总是很难以理解(对于不太懂美术的人来说)。为什么近现代美术会有这样的转变呢?片面的回答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在发生变化。但是,人们的审美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转变?如果人们的审美观转变了,那为什么达芬奇的作品依然饱受推崇?这一点我真的很难理解。不过,有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是,既然有了照相机,为什么画家画的还要和客观真实的一样呢? 毫无疑问,梵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我看来,一位伟人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即天赋、努力以及兴趣。这些从梵高的早期经历中都能一定程度的看出来。梵高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小时候他常常与弟弟妹妹在麦田和松林里愉快地玩耍。并且他非常喜欢大自然。在梵高十几岁的时候,他经历了四年的寄宿学校生活,被强制与大自然分离。对他而言,这犹如一场噩梦。在学校的梵高超常刻苦,曾每天学习十八至二十小时,如果发现自己不努力就自罚,拿木棍垫压在自己的背下少睡觉。后来,梵高当过店员、牧师和教师,到过海牙、伦敦和巴黎。这些都增加了他的人生阅历,为他的绘画增加了素材。 我觉得,很有必要叙述一下他的爱情经历,以增加对他的了解。1869,梵高经人介绍在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不久被派往伦敦。在那里,他对房东太太的女儿一见钟情。但梵高生性怪癖,

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

《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 义》(主讲人:李建群 6 月9日) 央视国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4419187.html, 2006年06月13日 17:04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4419187.html, 为配合《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使观众全面了解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们经典作品,世界艺术馆教育部特邀知名专家进行6场讲座活动。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4419187.html,人文·探索频道将对每一场讲座进行图文直播。值北京交通大学110年校庆之际,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艺术馆走进校园”活动,于6月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主题为《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讲座,主讲人是中央美院美术史学系李建群教授。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也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之为“现代艺术的开端”。它的产生打破了从古代希腊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形成的古典传统,给西方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条件,并且随着社会、科技以及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印象主义又衍生发展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产生了以批又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杰作,为我们展现了西方艺术史上最绚丽,辉煌的一页。>>>图文直播版

主讲人--中央美院美术史学系教授李建群 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这次的讲座主要是为配合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展览进行的,里面有很多原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变的过程,很值得关注。 几乎人人都知道印象派,但是印象派的重要意义可能很少有人关心过。印象派是出现在19世纪的70年代的艺术现象,它也被我们美术史界认为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开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家的注意力不再关注它所表现的主题,而更关注眼睛看到的现象,这个过程是一个艺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时候视觉艺术在此之前一直是服从于宗教或者服从于政治,服从于某种说教。到后来才慢慢地脱离出来,所以这个时候艺术越独立跟官方的矛盾就越尖锐。所以法国的沙龙在3000名的画家的5000幅作品里面刷掉了2000幅作品,所以引起很多画家的不满。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4419187.html,):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皆是近代艺术界两种风潮,是欧洲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过度过程的产物。 印象主义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印象主义。 “印象派”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娇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注重绘画中对光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根据画家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的本身。由于他们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止在“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的。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如支持印象主义的左拉所说:“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所以说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不可否认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革新和进步意义的。 代表画家 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文森特·梵高、塞尚、高更、修拉等,我们这里主要分析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对欧洲艺术后来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1890-1900):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19世纪末,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印象主义有限的光色表现。他们不喜欢印象主义者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其主要代表大师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而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1890-1900):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后印象主义一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用来描述文森特·梵高、高更和保罗·塞尚等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的。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立体主义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 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野兽主义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纯粹造型的表现,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他们以这些原色的并列,加上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

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杨 丹 内容摘要: 通过对后印象主义的形成及几位代表画家的学习,而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与绘画能力,和几位艺术大师对对艺术的狂热激情与人格魅力。 一.印象派的诞生 二.后印象主义特点的认识 三.后印象主义的几位重要代表画家与创作作品 四.对印象主义的总结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双重性 保守 光外派 作者简介: 杨丹 男 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2002级油画班 一.印象主义的诞生 印象主义产生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经济获得显著的增长,由于工业和农业中用新的科学和技术,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在规模上得到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物品价格,利润和收益却普遍下降,由此在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萧条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艺术不可避免的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 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一群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他们对保守的官方沙龙压制青年的创造精神深感不满,其中以库而贝当年反对官方艺术的斗争精神为榜样,团结在受到官方沙龙冷淡和奚落的富有探新勇气的马奈的周围,由此形成一个与官方沙龙对立的集团,这些画家不定期的在巴黎的盖而波瓦餐馆和新雅典餐馆,以及

巴齐耶与雷诺阿的共同画室会晤,并到塞纳河畔直接写生,他们中间有莫奈.雷诺啊.毕沙罗.巴齐耶.塞尚等,还有评论家杜瑞和利维拉,和资助商杜朗——鲁耶。1874年4月,这群青年画家借用摄影师那达而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以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评论家和学院派的攻击。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讽刺,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的展览会,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派又称为光外派。 印象主义分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是从印象主义发展而来的,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确定的流派而是一种思潮,在被归入这一名称的重要画家有高更.凡高.塞尚三人等,他们从没有人提出要建立,这样一个派别的想法,这个名称是后人赋予的。而后印象派这个名词是英国批评家罗杰.弗莱杜撰的,用以形容印象派之后出现的艺术现象,他本人也是一位画家,是后印象派的坚定支持者。但后印象主义一词也常引起争论,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本世纪20年代之后才被普遍使用,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的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右的艺术潮流。 二.后印象主义特点的认识 说到后印象主义的特点不得不从印象主义的特点说起,首先印象主义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浪漫主义对色彩的研究和现实主义对真实的表现,印象主义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他们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印象主义的绘画观念: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阴影下的微妙色彩是印象主义画家所主要的表现的主题,印象主义把光当唯一真实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把形象破坏了,而剩下是画家视觉的主观性,最具代表的观念有以光谱色分析太阳光后的七色作画,在画布上将补色并置,在观者的眼中自动调色,增加画面的彩度和明度,否定固有色,不用黑色和深咖啡色,不用线条画轮廓,认为阴影有颜色的只有彩度,明度较低。 而后印象主义发展是从印象主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不仅早期都以印象派为起点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而且后期成熟作品仍保持了相当的印象派的技法和色彩处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New-Impressionism) 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 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 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 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 觉调绘中形成的.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 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lism). "新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 首先使用的, 它恰当说明了在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上, 新印象主义是 进一步发展了. 新印象主义不仅是印象主义在技法上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 上它还是对印象主义的经验写实的某种反拨, 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 神. 正当印象主义绘画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个团体中就逐渐滋生出一个新的支派,即新印象主义。它的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崇拜理论,把理 论看得高于感觉。 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谢弗勒尔的色彩学说,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 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 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 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的 名称是由费里富奈翁关于《1886年的印象派》书中所言“深信印象主义已 被修拉的新风格所代替了”,于是人就称以修拉为代表的这一主义为“新 印象主义”。 倡导者 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是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修拉潜心研究关于色彩学的著作,试图把感觉加以综合上升到理性分析,变 成科学的表现形式。他的画尺寸很大,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有重要地位, 因为这些精心设计的作品表现出对几何学和形式结构要素的关注,预示了 20世纪抽象艺术家的创作。修拉的代表作是《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1884--1885),在这幅画中,人物众多却很少交搭,画家运用了精确而有 条理的科学方法处理人物之间的空间距离。画中稳定的结构关系给人以古

后印象主义绘画(中英双语)

POST-IMPRESSIONISM,SYMBOLISM,AND ART NOUVEAU 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新艺术PAINTING Post-Impressionism绘画后印象主义 In1882,just before his death,Manet was made a chevalier of the Legion of Honor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This event marks the turn of the tide: Impressionism had gained wide acceptance among artists and the public—but by the same token it was no longer a pioneering movement.When the Impressionists held their last group show four years later,the future already belonged to the “Post-Impressionists.”Taken literally,this colorless label applies to all painter of significance in the1880s and1890s.In a more specific sense,it designates a group of artists who passed through an Impressionist phase but became dissatisfied wit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yle and pursued a variety of directions.Because they did not share one common goal,we have no more descriptive term for them than Post-Impressionists.In any event,they were not“anti-Impressionist.”Far from trying to undo the effects of the“Manet Revolution,”they wanted to carry it further.Thus Post-Impressionism is in essence just a later stage, though a very important one,of the development that had begun in the1860s with such pictures as Manet’s Luncbeon on the Grass. 1882年,就在马奈去世之前,他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团勋章”。这一事件标志着潮流的更迭:印象主义已经被艺术家和公众广泛接受——但同时它已不再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运动。四年之后,当印象派艺术家举办最后的联展时,未来已经属于“后印象派”。从字面上讲,这一苍白的标签适用于19世纪80至90年代所有重要的画家。具体地说,它指向一群经历了印象派时期但又对印象派的局限性感到不满而追求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只好用“后印象派”来描述他们。不过,他们不是“反印象派”。他们完全没有想过去消除“马奈革命”带来的影响,而是要使之传扬下去。因此后印象主义在本质只是一个时间稍后的阶段,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始于19世纪60年代,早期作品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CEZANNE. Paul Cezanne(1839-1906),the oldest of the Post-Impressionists,was born in Aix-en-Provence, near the Mediterranean coast,where he formed a close friendship with the writer Emile Zola,later a champion of the Impressionists.A man of intensely emotional temperament,he came to Paris in1861imbued with enthusiasm for the Romantics.Delacroix was his first love among painters,and he never lost his admiration for him.Cezanne,however,quickly grasped the nature of the"Manet Revolution,"but utterly transformed it. A Modern Olympia(fig.983)was painted in response to an Olympica by Manet featuring a prostitute whose frank nakedness scandalized the art world.As in Luncheon on the Grass,executed by Manet the same year as the Olympia,Cezanne's nude is in the company of a man wearing contemporary garb;his features are plainly those of Cezanne himself(see fig.984).Like many of his early works,A Modern Olympia is 塞尚. 保罗?塞尚(1839-1906),最早的后印象派画家,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在这个靠近地中海海岸的城市,他与作家埃米尔?左拉(后来成为拥护印象派的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塞尚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1861年他来到了巴黎,满心向往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是塞尚最初喜爱的画家,此人一直令他很钦佩。然而,塞尚很快抓住了“马奈革命”的本质,但又彻底改变了它。《现代奥林匹亚》(图983)的创作是对马奈的《奥林匹亚》作出的响应。马奈以妓女为题材,画中女子毫不掩饰的裸体使艺术界蒙羞。在创作《奥林匹亚》的同一年,马奈创作了《草地上的午餐》。和《草地上的午餐》一样,塞尚画中的裸女旁边陪着一个男人,身着当代的服饰;他的体貌特征显然是塞尚自己的

浅析后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继承和叛逆

浅析后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继承和叛逆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后印象主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印象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印象主义的背景 (7) 2.2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特点 (7) 3.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8)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浅析后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继承和叛逆 [摘要] 印象主义主要就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用画笔直接的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实.新印象主义则主张色彩的分割,就是把色彩分成小块在画布上均匀排布达到效果.另一种叫法是点彩.通过他们的含义就看出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相称的,有了印象才有新印象,有了新印象才有后印象,当然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后印象主义则反对印象主义的观点,他们主要绘画作品一定要渗透作者的感情,不能和照相机一样仅仅是把物体真实的再现出来.本文是先介绍后印象主义然后写出印象主义最后引出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的区别,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祖国的事业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区别

After analyses the impressionism impressionism inheritance and revolt [abstract] 1Impressionism is mainly emphasizes the feeling and impression of objective things, use the brush directly express, also is what we usually call realism. New impressionism advocated for segmentation of color is the color is divided into small pieces on the canvas of uniform configuration. Another is called stippling. Through their meaning is to see the different between th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to match each other, to have the impression to have new impression, only after a new impression, of course,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fter impressionism opposed impressionism's point of view, they mainly paintings must penetrate the author's feelings, not like a camera just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al object.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impressionism then write after impressionism impressionism impressionism and finally lead to the difference, also hope that their research can cause of the motherland render a. [key words] : impressionism. After the impression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教科书(全一册)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绘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教材中,本节课排在法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之后,现代主义绘画之前,符合西方近现代绘画发展的脉络,便于理解各个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和进行下节课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许多作品,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由于版面限制,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限,需要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手段搜集扩充相关资料。 2、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①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后印象主义绘画表达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联系文化情景法发现美术作品的特征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表达对美术作品认识与理解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①感受大自然和绘画作品中光线和色彩之美。 ②通过比较法和联系文化情景法发现美术作品的特征,对学生进行事物存在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3、教学重点: 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4、教学难点: 对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依据:印象主义、新印象而后学生容易理解,主义绘画再现自然中光色的微妙变化的艺术原则比较直观,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印象主义表现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后印象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摘要:后现代主义出现在法国巴黎,以高更、梵高、塞尚为代表人物,影响至今。后印象主义风格在整个西方绘画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后印象主义风格的绘画理念与绘画风格逐渐融入世界各个艺术领域.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到后面出现的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都受到了后印象派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艺术已经失去了传统的色彩,但是艺术中的精粹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埋没,相反它们的影响一直至今。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现代绘画影响代表人物艺术的最终含义 一、“后印象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后印象主义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存在于19 世纪80 至90年代的美术现象,并不含有风格意义。“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既不同于印象派狂热地追求外光和色彩,也不同于新印象派对光色进行分析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艺术创作。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梵高、高更、塞尚。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三个人的性格不同、结束人生的方式不同,命运不同但是对待艺术的追求是一样的,想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我觉得就是后印象主义的出现给艺术一个新的印象,现代艺术的开启也是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不在一味的追求真实效果,而是强调艺术给每个人的感受。或者说现代绘画的象征意义就是人的精神最高追求,而后印象主义对人生感慨、生活无奈、社会黑暗、生命的意义都在画家的笔下给出了答案,这是对艺术最高的诠释。 后印象主义对现代绘画的影响是深远、深刻、继承的,现代艺术的那种精神意义的追求就是延续了后印象主义的追求。 二、后印象主义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画家的探索过程与成果对20 世纪现代美术流派产生很大的影响。塞尚主张绘画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充分发挥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推动了欧洲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的作品注重理念、注重结构,注重画面的建筑美。他对体面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孕含了立体主义的因素。 (一)后印象主义的创作理念 (1)色彩:平涂、抽象、概括、富有情感和象征内涵色彩作为现代绘画中最常用的艺术表现语言,色彩的独立对于古典绘画体系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在西方传统绘画中为表现自然环境的真实感, 着力再现物体表面的光色变化,表现三维空间效果, 往往利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和冷暖变化描绘物象的真实感,这种描绘性的色彩, 从文艺复兴产生,到19世纪发展到极致。 (2)线条:简洁优美、以线构形、富有节奏感和装饰性 线的韵味和表现力, 是后印象主义艺术值得我们欣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后印象主义非常重视线条的使用,在描写物象时,不进行细致逼真的工笔描画,不讲究细节的真实,而是以线条营造一种整体的浑厚感、布局的清晰感。线条具有框架、均衡、表现情绪、对比、面积、分割空间、光(再现和非再现的)、体块、解剖、比例、物体的侧影、虚实、透视等多种功能。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绘画

一.印象主义与传统的不同 一.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绘画)文艺复兴绘画的精神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即人文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题材由神向人的转变,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注重人体解剖的科学性,崇尚理性。人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既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重视人性的复兴,又是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反叛。这种对人的重视和对现实关注的以写实为主的绘画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印象派产生之前。 1.古典主义绘画 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其艺术特征是: 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 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 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 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2.浪漫主义绘画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3.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现实主义范围有多大?有没有边界?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家、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其形成的基础为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最初指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一个绘画流派,以后逐渐被批评家用来描述美学观点相近的音乐和文学作品或流派。 1874年在巴黎举行的一次画展中展出了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1840~1926)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受到评论家的嘲讽,从此这一派画家就得到了“印象主义”的名称。这个名称传达了这个画派一部分画家所持的创作态度。他们认为画家的任务只是记录在观察客体时所经验到的直接的、感性的印象,而不是根据即刻的视觉经验之外的知识对所画的对象进行加工。因此,印象派画家竭力捕捉景色给予人的光感,而不是描绘事物固有的形态特征,他们的作品中对象的轮廓往往是模糊的。 印象主义绘画以再现自然对象瞬间的光色关系为目的,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图绘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罗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实验的延伸,是文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至。前期印象派的大师人物主要有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以后,印象主义绘画很快波及其他艺术门类,主要是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法国音乐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他的许多作品是所谓“音响诗”,以音色和旋律片断的叠合“描绘”事物(主要是风景)所造成的感觉印象,抛开了传统音乐以旋律的进展表现主题的基本方法。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但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却众说不一。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著名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凡·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 高更:“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