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毛坝小学刘光华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深入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艺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普通美术教育同时也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特别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上。例如,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附近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本身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这样,在学校和家长看来,美术就是“鸡肋”,不能和语、数、外相比,也就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基于上述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所能够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教育资源是极为匮乏的,而某些学校教学器材和专业图书之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由经济和地域问题导致的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可说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就连刚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去,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无条件吸引师资,所以根本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中小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一身。而且这些教师中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培训,没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作业课。这种对农村孩子美术熏陶和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另外,因为我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和青少年审美意识养成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大部分专职教师接受的还只是学院式的造型技术培养,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一定距离,缺乏可资借鉴的教学手段,这也使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三)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缺乏

从学生方面来说,尽管部分农村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并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主

要原因首先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是条件的限制,学生买不到好的绘画材料,看不到优秀的美术图册,无法唤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有些乡村小学美术专用书籍仅有少数的几本,而且乡村小学学生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他们能带这样那样的美术用品。再加上考学的压力,学生更无法投入一定的时间去学习绘画。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比较传统,教学仅限于教材,知识拓展不够,而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类的内容涉及较少。在教学中又以平淡的口述专业技能技巧为主,能刺激学生感官的实物少,学生的积极性、主观性都不高,那么兴趣也就无从说起,审美判断就更谈不上,这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从以上分析得知,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受到当地经济条件、师资水平和地域观念的限制,很多学校缺少基本的美术教学设施和设备,学生在审美感知和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孩子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取长补短、发挥地域优势,推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也就显得十分急迫了。

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联系农村美术教育实际,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拥有着许多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可供美术教学的自然资源。其中,丰富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好题材。如田野、溪流、农舍、树木都各具特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写生。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会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另外,农村是民间文化的生长园地,这种民间文化包含了农村社会的各种风俗,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民间艺人的技艺传承和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人创造。这些民间文化产品也是中国传统中的主流文化在乡间被吸纳和改造的结果,既体现了当地乡民的生存智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近年来我国知识界在研究保护民间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农村中小学有着更为便利的条件去接触这些资源,因而可以设置相应的美术调研课程来发掘它们。通过搜集、整理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和祖辈的历史,并通过这个窗口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具笔者所知山西某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就根据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了剪纸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者,针对美术教学教具不足的情况,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就地取材。比如:手工书上要求用彩泥等综合材料,而彩泥就不好准备,我们就可以换成用水坑里的石子及树叶、泥巴和野果这些在校园里、校周围能找到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他们的材料感知能力和形式创造力。

联系农村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体验身边的环境资源,摄取身边美的因素,表现社会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才是农村美术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实施,而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方式和理念是否得当。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专职美术教师较少,且大都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陈旧。使美术教学出不了成绩,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要改变这些状况就必须尽快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首先

可以针对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也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样教师就会有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强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对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感知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另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的教学条件在具体教学环节可就教具的制作,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笔者曾经

看过一个报道是农村教师得到项目资助,进行因地取材,制作教具的交流活动。

总的说来在农村中小学,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美术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

(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下我国的美术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画、教师阅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呆板的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农村的学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体会到美术作为艺术本身的魅力。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形式的刺激。学生只有对美术产生了独特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渴望。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营造独特氛围,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通过部分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潜能和制作的方式;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尝试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对艺术手段可以不必限定。

另外,在美术教育中,鉴赏教学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内容及其广泛,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故可以让教师对美术教材上的名画进行分析。针对农村艺术教学中的对材料使用的多样性,鉴赏课上可以强调作品的形式分析。同时,可加强部分现当代作品、民间作品和一些原生作品的鉴赏;另外,就学生中创造性强的作品进行讲解和鼓励。除此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览,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让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这样,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

总之,根据农村的条件,联系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这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结语

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基本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落实。而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等都在牵制着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此,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以期引发大家对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思考。

艺术与审美教育

第十六讲艺术与审美教育 1 艺术何为 2 艺术作为审美教育 3 当代人与艺术的问题 4 艺术与游戏的人 我们已经讨论了艺术的一般本性,并揭示了它在根本上是作为技艺、欲望和大道的游戏。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艺术现象的基本结构,阐释了艺术家、艺术创造过程、艺术品和艺术接受等环节的本性及其关系。但我们还必须探讨艺术对于人的生活世界的作用和功能。这就是说,我们还要追问,艺术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1 艺术何为 艺术对于人类有何种意义,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回答一个存在于这个问题之前的另一个问题,艺术是否有意义。所谓意义总是在一个事物和它者之间的关系中显示出来的,因此意义在根本上就是事物自身对于它者意味着什么。这其实关涉于艺术自身的目的:艺术何为?亦即艺术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是为了它自身,还是为了它自身之外的其它什么?对此一向就有两种理论。一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或者为社会而艺术。 关于艺术何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在艺术从人的生活世界的一些基本活动如宗教活动尚未分化出来的时候,实际上不存在艺术何为的问题。这时艺术就是生活世界必备的一部分,并且它就是为了生活世界。于是艺术的目的是没有疑问的。艺术何为这一问题的产生伴随着艺术从生活世界的分离和艺术自身本性的自觉,艺术要成为艺术自身,因此便产生了艺术和生活世界关系的争论。但为艺术和为人生的讨论主要发生在现代和后现代,并且成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学争论的主题。在20世纪初的极端现代主义阶段,艺术所面临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物质主义的垄断和支配。为了保持其自身的本性并拯救其所遇到的危机,艺术有意识切除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关联,而回到了自身。这样便发生了艺术的“去人类化”或者是“解人性化”的运动。但这主要是艺术反抗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一种消极的行为。但到了在二十世纪中叶,晚期现代主义开始抛弃自我关涉的形式主义的艺术,而发展出了新的模式,诸如概念艺术、反形式艺术、大地艺术、过程艺术、身体艺术与行为艺术等等。这些艺术思潮一方面保持现代主义对于现实的反叛性,另一方面却摧毁了现代主义的关于艺术的自律的狭隘性,因此成为了后现代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主要强调了艺术的自律,认为艺术是一个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独立的世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本性。这个本性一般被理解为所谓的形

高校美育教育

高校美育教育 程啟鹏101103204 2012.3.28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 当下的美育状况 大学生层面的反映出的问题比较及表,主要有: 1.大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美育常识。很多大学生不明确甚至不清楚美学及美育的含义,访谈中发现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美学是与美术有关的,美育是美术教育的简称而已,更不用指望他们体会美育对自己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意义了。他们了解智育、德育及体育远比美育深刻,这个结果对于实行多年的高校美育是很遗憾的,从本质上讲高校的美育大部分努力是付诸东流的。 2.部分大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审美观念偏颇。由于美育在高校教育中没有健康地发展起来,当下的大学生由于理论上的迷惑和实践上的困窘,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缺失,审美观念偏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度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深刻的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来自西方社会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感性欲望,大众化、快餐化的文化环境,尤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导致许多大学生极端物质,缺乏了理性的规范与道德意志。 高校方面中存在的美育问题: 1.高校缺腿发展,美育受冷落。我调查到的,在广西的主要高校中,提及美育的都是停留在转发上级的指示上,在教学大纲中提及美育也是寥寥几字,另外的形式就是出现在高校教师对美育的研究成果中。由于美育在高校实际教育行动上没有得到重视,美育没有得到也智育、德育和体育一样的平衡发展的机会,表现在美育教师的严重贫乏,教材寥寥无几,相关经费匮乏。 2.教师的引导不足,美育贯彻流于浮浅。令人欣慰的是多数高校教师对中外美育理论是有一定了解的,还有不少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探索美育的出路,但是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运用美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素养 宽城县职教中心刘振宇 摘要: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美育从审美角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所以,运用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教育;作用;审美能力;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

学生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媒介去感染、启迪美的接受主体,使其在美的欣赏、美感享受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较为系统的美学基本知识。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接受主体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运用美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素养呢?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请同行们指教。 一、教育中渗透美育,任重道远。 很多学校的校训里包含有“真、善、美”的含义,求真,就必然尊重科学,重视智育,求善,就必然尊重道德,重视德育;求美,就必然尊重美学,重视美育。而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最乐于也最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学生正是在美的探求和创造中,不断地完善着自我,忽视了美的眼睛是昏暗的,遗忘了美的心灵是残损的,丢失美的人生更是不幸的。于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探求,就成了教师的一项责任和义务。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毛坝小学刘光华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深入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艺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普通美术教育同时也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特别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上。例如,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附近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本身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这样,在学校和家长看来,美术就是“鸡肋”,不能和语、数、外相比,也就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基于上述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所能够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教育资源是极为匮乏的,而某些学校教学器材和专业图书之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由经济和地域问题导致的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可说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就连刚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去,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无条件吸引师资,所以根本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中小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一身。而且这些教师中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培训,没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作业课。这种对农村孩子美术熏陶和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另外,因为我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和青少年审美意识养成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大部分专职教师接受的还只是学院式的造型技术培养,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一定距离,缺乏可资借鉴的教学手段,这也使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三)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缺乏 从学生方面来说,尽管部分农村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并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主

舞蹈教育与审美教育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舞蹈教育与审美教育外文翻译中英文 英文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r Dance as a Means of Provid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Sabina Macovei, Mihaela Zahiu, Roxana Sulea Abstract Building autonomous and creative personalities is one of the ideals of integral education that also includes aesthetic education. One of its components is the education for self-expression through movement which can be achieved in school by mea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tistic field 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posture through movement is dancing, and this is why we have chosen to dedicate our study to the formative-educative value of danc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it in primary school curricula, considering that the years spent in primary school are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upils’ personality. Keywords: dance, aesthetic education, expressivity, motricity 1 Introduction Aesthetics or “the science of artistic beauty”, as defined by Vianu (1936), is a cultural value that leaves its mark on huma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ne of its manifestation forms is represented by dance, a human activity with many facets, from the simple pleasure of joining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学语文论文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牛坤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

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1)

教 育 评 论1997年第2期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 走向及其意义 □冉铁星 一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包含着许多值得发掘和思考的意义。限于篇幅,这里只就笔者的感受简单谈一点管见。 教育美学的兴衰有着深刻而特殊的社会背景。说其深刻,就在于教育美学如同其他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一样,必然受到一定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美学在世纪初期和后期两次崛起以及在中期沉寂,正好与时代的背景相吻合。本世纪初,破旧立新的社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的门户向世界敞开,西学东渐触动了东方文明的自觉,一些深邃而浑沌的古老智慧在近代理性精神的催化下焕发出青春。王国维、蔡元培等就是受到西方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启发,在我国倡导起美育。本世纪后期,教育美学的复兴则正好处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也不约而同地受到国外各种学科思想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开放。言其特殊,即教育美学与其他文化形式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社会需要和土壤。可以看到,每当某种伦理精神破坏或失落,社会上功利思潮盛行、机械行为泛滥、国民精神萎靡、个性片面发展时,美及美育的呼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响起。梁启超视美为人生自由之所在,王国维、蔡元培欲以美育代宗教,周扬称美育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手段, 陈元晖提出要从美学研究中寻找教育本质之最终答案,后起之秀们则认定现代教育的走向在于美育及其理论——教育美学等等,这些主张大都在一种拨乱反正、重塑人文精神的特殊背景下产生。同时,这种背景既是迫切的社会需要,也给教育美学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教育美学的建设成效系于倡导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教育美学发展的两大波峰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倡导的规模、研究与实践的广度上看,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但从研究及其思想的深度看,后者显然还没有超过前者。例如,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及美育的具体实施上,后来者远远超过前辈;但在美育及教育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探讨上,前辈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则显得高出一筹。美育新民、美育救国、美育代宗教等等思想,如果除去其中唯心的成分,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加以分析改造,则会闪现出天才的远见卓识。提及这一点并不是这里的主要目的,关键的意义在于:前后两期的倡导者和研究者所体现的主体性,对教育美学的发展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主体性主要指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学术事业心、创造精神及学科知识结构。并不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就可以看出,前后两次高潮由“热”变“冷”,原因是大不一样的:前次更多地是由于战乱频繁,无暇顾及如镜中之花的教育美学;后次则更多的是因为主体性相对不够,拿不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实施操作,既成效明显又让人信服的教育美学。平心而论, 22

浅论加强大学生美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浅论加强大学生美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语语言文学系 084班 王金星

什么是美感 什么是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回答是:美即生活。他又强调:“生活必须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生活。”他理解说:“任何东西,凡是我们在期中看见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我们喜欢那种生活,便是美。”可以看出美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那么什么是美感呢?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欣赏及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他是人类精神生活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美感作为一般感觉的特点。一是,美感由客观的美的刺激与主观对美的反映两方面构成,缺一不可。二是,美感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形式因素,如光、色、形、声、味、气息、接触等等。三是,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象,那就是主观对美的反映。四是,感觉和描写世界的美 对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白的《赠汪伦》的诗来解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一,正式岸上的踏歌声,唤起乘舟欲行的诗人的美感,进一步引起了他对汪伦友情的深切感受,可见美感依赖于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的反映。第三,诗人积极的感受踏歌声,主动联想到友人的深情,从岸上的踏歌声想到汪伦的友情,体现了美感中的主动性。第四,诗人运用听觉、视觉感受踏歌声,表明生理刺激是美感的起点。第五,诗人李白善于捕捉日常生活里的美感,从而凝聚为诗的创造。以上表明美感具有感觉的一般特点,即美感作为一

种特定的感觉符合感觉的一般特点。 一、为什么学习美学 为什么学习美学?简而言之,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当代人在呼唤着美学,在发展着美学,在把美学变成一门与人类幸福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人类产生美感的根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自己觉的按照美感产生的规律追求美、创造美。每天都在说话的我们,并不会意思到我们在说“散文”;每天都在追求美创造美的我们,也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美学之后,能够增强我们追求美创造美的自觉性。 第二,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伦理观与真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审美光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审美光直接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胸怀崇高的审美理想,明辨美丑善恶的界限,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学习美学,掌握审美活动规律,提到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的能力。 第四,有利于各种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工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二者从基底分手,回头又在塔尖结合。”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时,

浅析教育美学的深刻内蕴意义以及审美判断标准

浅析教育美学的深刻内蕴意义以及审美判断标准 0804 初教小英张帅晨 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美学”一词出现的频率呈几何级增长,像一朵几近枯萎而又不甘寂寞的“明日黄花”,在跨世纪的空气、阳光和雨露的洗礼下,重新鲜活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繁茂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时之间,“后现代美学”、“后实践美学”、“城市美学”、“生态美学”等,甚嚣尘上,好不热闹。这对于当代美学发展的利弊姑且不论,但至少,它足以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什么东西都能加上“美学”的后缀而派生出美学的又一门新的学科;似乎21 世纪是一个“美学世纪”。 然而,教育美学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新兴学科。它把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研究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教育中的环境美学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教育美学的视阈中,教育之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课堂教学言语,既具有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等艺术技巧,又能达到“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情美以感人”的审美效果,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深刻的穿透力、紧密的凝聚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使课堂教学在美中得到升华,给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那么,深刻的意义,以及丰富的内蕴使得教育美学具有一种略带神秘感的气息。而却早在几年前教学美学并不为人所重视,也就是说,当时没有人觉得美学应当应用于教育。但是,事实证明,教育美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历史积淀的。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是我在一本专业杂志上看到的一位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这对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出现教育美学这一理论范畴有了进一步的更加直观的认识。 “大概二十年前,在县城的新华书店购得一本《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那时对宗先生是何许人也,其学术方向是什么一无所知。也许是出于对“文化”两个字的敏感和迷信,在好奇心和虚荣心的合力的驱使下买了此书。到手之后也没有认真读过,所幸的是至今保存着。一年前宗白华先生才真正走进我的视野,此时我才知道他是个美学家,学贯中西的大师。读了一些他的文章,托朋友买了一本他的著作《美学的散步》,深为他的学识折服。然而让我怦然心动的不仅是他的学识,更有他文章中蕴含的人生情趣。他用美学家特有的艺术的审美的眼光,为我诠释诗歌、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还有宇宙、万物和人生,让我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美,和美带给心灵的愉悦。由此引发我对美学的兴趣。粗略读了一些关于美学的文章之后,我隐约得出这样一种认识:美无处不在。不仅艺术作品中有美,生活中也包含着无穷的美的因素,或许可以这样说:美是生活的特质。就像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而然的,我就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疑问,教育蕴含着美。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教育和美学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教育与美融为一体? 这想法还要追溯到更早以前,我对教育的基本属性的思考。几年前,在论坛上参与一个朋友发起的讨论:教育是艺术还是科学?在此之前,对教育的属性问题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也没有认真考虑过。看了朋友的发言,深为其观点服膺,确立“教育是科学”的信念,也曾用文字为之鼓吹。然而随着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的深入,这一观念开始动摇。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教育科学论无法帮助我解决

(全英文论文)浅谈美剧老友记中的美式幽默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2、(英语毕业论文)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Hero——Heathcliff 3、(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电影“小屁孩日记”的个案研究 4、(英语毕业论文)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6、(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7、(英语毕业论文)《七宗罪》的人性解剖(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英语毕业论文)《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9、(英语毕业论文)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 10、(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2、(英语毕业论文)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13、(英语毕业论文)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4、(英语毕业论文)Deconstructing Master Model:A Study on V al Plumwood’s Critical Ecofeminis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5、(英语毕业论文)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16、(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7、(英语毕业论文)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18、(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9、(英语毕业论文)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抓住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德育和智育的同时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热爱、欣赏音乐美,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美术教学,让学生感受、认识色彩美、线条美、图形美、造型美,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体育教学,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姿态美,在自由、舒展的运动中表现美、体验美;地理教学,让学生认识祖国美丽富饶的疆土,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激发学生振兴民族、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意志;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语言表现的美,能够感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并积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美;数学教学,让学生认识数学美,如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代数图解的曲线美;认识美的数学分析,懂一点美的理性知识。 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语音、教态、仪表等可以渗透美育。这样美育与智育密切结合,加强美育,就可以使小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 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 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 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 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 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 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 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 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 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 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 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小学数学中的美学教育

小学数学中的美学教育 发表时间:2019-10-12T09:53:53.71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作者:何海蓉 [导读]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解几道数学题的问题,我们要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悟天地的广大、数学的无穷魅力。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镇第四小学6356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视了美学教育的渗透,数学教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数学知识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上了,这也无可厚非。数学教学中含有很多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地挖掘教材,不断扩大数学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学习数学科学发现美、科学塑造美,把科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拓展数学美学视野。我执教小学数学以来,认真研究小学数学中的美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商与情商,立足于新课改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小学数学中挖掘美学教育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一、挖掘数学中美学教育的意义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解几道数学题的问题,我们要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悟天地的广大、数学的无穷魅力。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原因是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尚未形成。形象思维有利于美学的学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善于观察美、欣赏美,对美的追求有着无限的动力。 让美学把学生带入数学的殿堂,通过学习数学发现数学中的美。例如圆是给人一种规则美的图形,旋转可以对称,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不仅有动态的美,也有静态的美,在动、静中有种平衡的美学存在。再如我们教学中的梯形,有种直线的美,有着对称的美,图形十分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可以净化学生心灵,规范学生的思维,积累丰富的数学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就会逐步形成逻辑思维。 美学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学生对美学的追求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创造美,驱动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学生对积木感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掌握图形的演变,自行制作积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心脑并用,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圆,可以很规范地画出五角星和折叠出五角星。学生看到自己的手工制作如此精美,便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因为数学可以创造美。 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挖掘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美好的情感,规范美好的行为,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情操,美化优化心智活动,涵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从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图形变化美(可以从长方形演变而成)、平衡美、和谐美、内敛美,演变可以看出外展美。 二、如何挖掘数学中的美 1.图文结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概念叙述,语言简明,逻辑严谨,呈现出一种严谨的美、逻辑力量的美、逻辑清晰的美,公式简洁,符号美观,一目了然。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用图形形象地表达数学语言,不仅生动、形象、直观,而且给学生输入了美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板书清晰简洁,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重难点,用线条表达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简约明朗,学生不仅易懂易记,而且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 2.用数学观察生活中的美。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美无处不在。为了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生活中。例如在《三角形》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房屋三角形的屋脊,不仅美丽、对称、平衡,而且具有稳定性。再如生活中人们上街买菜,大多数人口算,不仅速度快,而且十分准确。从这样生活实例我开始讲解简便运算,例如张爷爷上街买菜,1元8角一斤芹菜,买11斤要多少钱?如果不用简便方法,计算量大一点,我们运用简便运算,10×1.8+1×1.8=19.8元,非常简单,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中伟大的智慧美。我们观察窗子、窗帘、穿衣镜有种对称的美,房屋的设计有种平衡、和谐、稳定、力量的美,让生活中的美提高了数学美的高度。 三、优化方法,创造美 1.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手工制作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手工制作。例如我们学习立体几何,老师组织我们进行手工制作车比赛,设计不同形状的立体,用纸壳进行立体折叠,通过剪刀、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加工,我们折叠了电视机、柜子、床、粮囤等。在手工制作时,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思考材料最大化运用,减少浪费。效率要高,手工制品要精美,无一不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要做到手脑心并用,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和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兴趣十分高涨。 2.数学情感美文赛。数学中有很多美的发现,为了升华对数学的美感与情感,我举行了数学美文大赛,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把对数学中美好文字、图形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科十分亲切,情感丰富,语言生动。有位学生写到:“我今天解一道数学难题,已知条件十分隐蔽,反复阅读文字,百思不解。最后我把题中已知条件、未知数通过一种表格列举出来,表格十分清晰,研究数量关系,数量关系越来越明朗,大脑中形成了一幅清晰美丽的思维导图,沿图思考柳暗花明又一村……”简短几句话表达数学解题的折磨与兴奋,数学情感与美感一同生成。 总之,数学中美感教育不仅是数学拓展教学,而且是学科整合的一个举措,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学科之间渗透教育成为时代必然,只要我们科学研究、高效整合,我们的数学教育就会走在时代前沿。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5854227.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中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