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端午粽香_

端午粽香_

端午粽香_

端午粽香

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四,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的早餐一改往常的内容,不是包子、豆浆,不是汤粉,而是我最喜欢吃的粽子。一大早,妈妈就热好了粽子,我还没走到餐桌,粽子的香味就已经窜进我的鼻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嚷起来:“妈妈,我要吃粽子。”“来啦,来啦!”只见妈妈用碟子装着一只热气腾腾的粽子,拿到餐桌上,然后熟练地将裹着粽子的“腰带”一道道地解开,再把粽子的“外衣”一层层地剥开,啊!解馋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冒着热气,油光发亮,香味扑鼻的大肉粽在碟子上展现了。我又是迫不及待地用筷子一插插到粽子上,用筷子把粽子“破”成两边,这下,“庐山”真面目彻底暴露了,只见粽子里面的?有绿豆、猪肉、香菇、虾米,真是太丰富了,浓郁的香味,使我垂涎欲滴,赶紧夹了一口放进嘴里,啊!香甜、美味、可口……

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诱人,回味无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教案 一、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还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课堂新授 1、把书翻到46页,听录音:①标出自然段。②认清字词。回答问题:(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2)老师想考考你们有没有认清字词,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出示生字,读生字组词;读词语,选一个词语造句。教师点评:你们太棒了,掌声送给你们。 2.学课文。 下来我们一起学课文吧。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里外婆一到端午节会做什么?生:煮好一锅棕子等“我们”回去。想像一下,外婆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期待)课文中有两个“一”,读音相同吗?读课文时要把字音读正确。你能用高兴、期待的心情来读第一自然段吗?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外婆做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答案吧!指明读,想一想:1.制作粽子需要什么材料?板书:材料。2.粽子的香气是什么?板书:香气。3.粽子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板书:味道。回答1:箬竹叶,糯米,红枣。板书:箬竹叶、糯米、枣。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图片出示,并组成短语说一说。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什么?黑黑的、红红的、绿绿的、黄黄的……,组成短语说一说:黑黑的天空,红红的太阳,绿绿的草地,黄黄的香蕉。……回答2:清香(清淡的香味),香甜(又香又甜,形容睡得很安慰),浓香四溢(非常浓郁的香味溢出来)。板书:清香。回答3:又黏又甜,板书:又黏又甜。相似词语: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又高又瘦,又白又胖……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原来粽子是这样做出来的啊!那你们知道外婆包的粽子还有什么花样吗?自读课文,回答。原来有这么多花样啊!那你还知道哪些花样的粽子?看图片。“我们”在外婆家吃完粽子后,外婆还做了什么?说明了外婆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也要向外婆学习,做一个热情、善良、关心他人的人。齐读课文。板书:外婆热心善良(4)学校第四自然段。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一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能干的小脚丫三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 香一 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端午粽飘香,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 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 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 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 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 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 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 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 二 主题由来: 春天到来了,孩子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到户外游戏。一天,孩子们看到院子里有黄色的连翘花开了。有的小花还掉到了地上。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花的外形,并和孩子们有找了其他的花。我们发现都还没有开,孩子们有些失望。何岳说:“他们什么时候开呀!”王茗:“老师我还见过小喇叭花。”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我们身边的春天因为有了美丽的花朵才芬芳、绚烂。我们一起开始做小花的开放日历,就这样研究开了……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花卉的生长环境、内部结构。 2、能够动手对捡拾的小花,按不同特征分类。 3、引导幼儿利用嗅觉来分辨不同的花香。 4、引导幼儿爱护花草。 幼儿: 1、“小花掉在地上还能活吗?” 2、小蜜蜂在吃花吗? 3、毛毛狗儿是杨树的花吗? 教师: 1、花朵有香味吗? 2、连翘花、玉兰花是先长叶还是先开花?

粽香四溢端午节作文五篇2020

粽香四溢端午节作文五篇2020 传说古代爱国大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被逼投汩罗江自尽,人们用箬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下面是我收集推荐的粽香四溢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粽香四溢端午节作文(一)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粽香四溢端午节作文(二)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端午节情感散文7篇

端午节情感散文7篇 1端午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

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

传承端午情 共圆中国梦

【“端午民俗进课堂”主题班会材料】 传承端午情共圆中国梦 唐河县友兰小学曲贞文2015年6月17日

传承端午情共圆中国梦 唐河县友兰小学曲贞文 【班会主题】 传承端午情共圆中国梦 【班会目标】 1、缅怀先人,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以及爱国精神和传承端午文化的意识。 【班会时间】 2015年6月17日下午第一节 【班会流程】 师登场简介班会的三个环节(即1、端午大发现,2、端午精彩秀,3、畅谈中国梦。) 环节一:端午大发现 主持人张子轩登场宣布班会开始,而后让1-4小组的同学分别交流各自搜集到的关于端午节别名、传说、风俗、古诗的材料,然后让每组的小组长汇报展示(第一组交流展示关于端午节的别名、第二组交流展示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第三组交流展示关于端午节的风俗、第四组交流展示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别名有:夏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龙日等;端午节的传说有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挂钟馗像、饮雄黄酒、戴五彩绳、食咸鸭蛋、鲜鸡蛋、蒜瓣等;端午节的古诗有《端午》(唐文秀)《五月五日》(宋梅尧臣)等】 师小结:端午节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它的别名、传说、风俗、古诗说法多、内容详实、丰富,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关于它的材料,说明你们都很用心。 环节二:端午精彩秀 主持人许云倬登场,让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和亲手或与家人合作制作的桐蛋、鸡蛋、粽子、香囊、五色线等带到讲台上展示。师将学生做的好的香囊粘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欣赏。 许云倬给学生四分钟时间让大家画一幅与端午节有关的画,并配上文字解释,而后将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结: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大家展示的关于端午节的食物、佩饰、图画都很精彩,这说明同学们都是心灵手巧的好孩子。希望端午节的风俗能固定的大家的脑海中,任性传承下去。 环节三:畅谈中国梦 主持人罗嘉欣登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各自的端午梦想,而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畅谈自己的端午梦想。 【张梦茹是这样说的: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

端午节粽情飘香幸福安康!

端午节粽情飘香幸福安康! 精彩推荐:童声版《心经》《耶稣爱你》一轮明月耀天心,天籁童音见如来。歌曲《中国字画》国之瑰宝!中国舞《出水莲》恍然如临仙境! 音乐歌曲《童年》童趣无限!古风歌曲《渔家傲·忆端午》渔家傲.忆端午 - 罗中旭作词:郭梵丁&欧阳修作曲:张艺杏园林独樽酒浇湿了心口闻鼓隆浮水中观舟楫争渡我站在江头微风送梅露千年后共思楚离不同花已动情正浓无意梦暑中听胡音诵骚录一弯月怀古漫漫路远修瞬息间些许悲痛皆止于吊屈中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杏园林独樽酒浇湿了心口闻鼓隆浮水中观舟楫争渡我站在江头微风送梅露千年后共思楚离不同花已动情正浓无意梦暑中听胡音诵骚录一弯月怀古漫漫路远修瞬息间些许悲痛皆止于吊屈中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祝语出自心里,端拱互揖有礼。午月风和日丽,节至粽香飘逸。安居乐业可喜,康健心宽得意。幸有强盛国力,福享繁荣之利。 。

【万】芳流传至今天,【水】浪翻云为洗冤。【千】年亘古恒不变,【山】色葱茏暮色暖。【粽】香飘满汩罗畔,【是】为祭奠好屈原。【情】真龙船竞渡岸,亲爱的朋友五月初五端午节特意送上节日的问候愿你端午幸福安康愿收到的朋友好运财运一生相随愿打开的 朋友幸运幸福时刻相伴一颗粽子一颗心颗颗粽子表关心愿你事事 都顺心称心舒心总开心一颗粽子一份情颗颗粽子献真情愿你天天 好心情友情爱情重亲情祝端午快乐笑满家园生活美满好运连连端 午节“粽”是特别牵挂你特地派个吉祥“粽”子问候你祝愿你的生活“粽”是快快乐乐人生“粽”是幸幸福福事业“粽”是精精彩彩爱情“粽”是甜甜蜜蜜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来明明白白过端午!端午节又来了,有人说在这一天与朋友之间互祝“节日快乐”是错误的,因为端午节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说祝福的话只可以说平安、安康,是不能说快乐的。那么这种说法真的对吗?一、端午节起源于节令。关于端午节,我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然而事实却是,端午节并非因他而出现,而是在尧舜时期就有了端午节,端午最初只是一个节令而已。我们都知道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的日子,而且也就是在这一天,天气才算真正开始热了起来,所以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在这一天都会举行图腾祭祀。百越之地在先秦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以赛龙舟的形

《端午粽》

《端午粽》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立”“米”“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立”“米”“失”。 2.读好长句子。 3.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箬竹叶、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2)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午、叶、真、豆、节、米、分” 四、第一、二段分析 (一)学习第一段。 1.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 3.指名读,读出外婆的期盼。 4.齐读。你们读得可真棒啊,老师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每年端午节“我们”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师: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 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生2:学生一边读课文,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粽子的图片。 师: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A.从外往里B.从里往外) 生: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 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 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3.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 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粽情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粽情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过程: 1、走进端午。(课前播放罗中旭的《渔家傲·忆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2、了解端午 (1)说说你眼中的端午是怎样的?(让学生畅谈) (2)看动画片《皮皮哥过端午》再次了解端午的习俗:包粽子、挂艾叶菖蒲、戴香包、悬钟馗像、饮雄黄酒、赛龙舟等。 3、端午赛诗会 (主持人A):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为什么叫诗人节呢? (主持人B): 我们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称作“诗人节”。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

粽香端午

粽香端午 麦黄时节,粽叶飘香,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粽子的时候了,想起端午节,就不由得想起以前吃粽子时的情景。 端午亦称端五,“端”即“初”,“端五”也即“初五”;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午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据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好多种说法,湘江流域纪念屈原,苏州地区纪念伍子胥,浙江一些地方纪念曹娥,另外还有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观点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由此可见端午节是发源于我国历史悠久的原创性文化节日,真不知道韩国人端午节又是纪念的哪一位先人。 各地端午节或许纪念的人物不一,但习俗基本上都有吃粽子、在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饮雄黄酒、赛龙舟等等。吃粽子是南北各地最为流行的风俗,因我自小就长于北方,吃过的粽子也基本上都是含红枣的,一直没有领略南方花样繁多了粽文化。老家地处山东小麦种植产区,不种水稻,加上很难买到糯米,于是每年的端午节想吃粽子时,就要到集市上去买。小时候过端午节,基本上都是母亲一早就从集市上买来热腾腾的、用竹叶包裹的紧紧的粽子,作为一家人端午节这天的早餐。除去粽子外面包裹的竹叶,白白嫩嫩、又香又甜的糯米粽子呈现在一家人的面前。当时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也难得几回能吃上粽子,于是粽子就在当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同过年的饺子并列美食的印象,特别是能从粽子中吃到几粒平时难得吃到的红枣,心中的那份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当时的印象中端午节就是吃粽子的日子,为什么过这个节?不知道。 长大上学后,才知道了屈原、《离骚》和端午节的来历,才知道让自己从小就垂涎三尺的粽子是纪念屈原的祭祀用品,才知道在江南端午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不仅有龙舟比赛,更有让白素贞显出原形的雄黄酒可饮。尽管如此,对于生长于北方的孩子来说,端午节依然仅仅是一个能吃上平日难得吃到的粽子的日子。 大学毕业后在南方工作时,才发现这里的粽子居然这么香,粽子有这么多的吃法,有里面放了咸香瘦肉的肉粽,有的放上大枣和桂园,咬上一口,粘香粘香的!这使我这个北方长大的人第一次知道了粽子原来可以这样做,可以这么香!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的便捷,作为时代进步标志的饮食文化早已经跨越地理的束缚,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享受的美食财富,原本只有江南人才能品尝到的诸多品种内馅的粽子,也已经通过各大商场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也让更多的像我这样自小就长于北方的人们一饱口福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要去大型商场寻觅江南粽子文化的魅力。

10 端午粽(教案)

10端午粽 文本分析 本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长句子主要在第2、3自然段中出现,教师要加强对长句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 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 的样子、味道等。 课 时 安 排 2课时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 等7个字。 2.通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立字旁、米字旁)。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儿歌导入,教师引出端午节。 今天,爸爸特别有力气,他说,赛龙舟,他要得第一。 今天妈妈一早起来就淘米,她说,要给我们包甜甜的粽子。 晚上,在灯下,奶奶给我讲屈原的故事。 我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 2.教师简介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遗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复一年,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人们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两个习俗的来历。 3.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人们包粽子的情景。 (1)师生共同欣赏人们包粽子的情景,引导学生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包粽子的。 (2)全班交流:你喜欢吃粽子吗?你吃过哪些馅儿的粽子? 4.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端午粽),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端午粽叶香

临近端午,肇庆的大学同学来珠海玩,顺便给我带了几个裹蒸粽,包装精美,真空的,大小两种,大的一个八两,小的一个半斤。我用清水煮熟,解开它,糯米中包着肉和蛋黄,尝了一口,咸的,味道还不错,肉肥而不腻,蛋黄夹杂在糯米中,使得糯米没那么粘,又接着吃了几口,总觉得少点什么?想了想:哦,怎么没有粽叶的香味?我觉得奇怪,明明是用粽叶包的怎么就没有粽叶香呢?我拿起一片粽叶看了看,颜色很暗、很软,闻了闻,没有香味,我想大概不是新鲜的粽叶吧? 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家乡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当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也没看过龙舟赛。粽子虽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样,都是有馅的,味道和内容很丰富,家乡的粽子是没有馅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现在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叶是刚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净滤干,再找一个木架子,缠上包扎用的麻绳,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包了。家乡的粽子比较小,一般是两片叶子包一个,呈圆锥形,糯米不掺任何东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荡来荡去,象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好看极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几顿吃完,每顿热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叶夹杂的香味特别浓。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节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 刚出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个粽子,解开麻绳,展开粽叶,洁白的粽肉露出来了,晶莹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时粽叶的绿渗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着实让人喜爱。闻一闻,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软、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全镇大部分村子都会来,也有外地人参加。家乡是水乡,水网交错,赛龙舟随便找一条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们,都要到水上比试比试,赢的吃甜瓜,输的吃黄瓜。这时,水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向前冲;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两岸人头攒动,观看的人们扯开嗓子为自己的龙舟加油鼓劲。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转眼间二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家乡宽阔的大河已变成了一条条小渠,听乡亲们说再也不赛龙舟了。

《端午节》

《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专题。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文章充满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以及深切感受,着重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欢快场面。精彩的场面描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所在。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描写了茶峒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活动,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文章情节描写具体,而且热闹,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感受湘西这一带过端午的气氛。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还可以,但上课时课堂表现不是很活跃,有一小部分不太积极发言的学生,后来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其实是很灵活的。初一的学生对过节还是比较热衷的,喜欢热闹,所以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上这节课之前,就提前在网上下载了关于这篇课文的优秀朗诵材料和图片,希望通过听朗诵和班级齐读课文精彩片段的方式带动这一小部分学生,希望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环境下让学生进入端午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有直接的体会,寓学于生活,学生把自己积极地融入到班级的活跃氛围当中去,就能更容易地感受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端午日的氛围。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了解沈从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茶峒的民风民俗。 3、体味和学习本文中所用到的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体会茶峒的淳朴民风和人们的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的精神(重点)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由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有哪些?让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春节、清明节、端午、中秋) 追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呢?学生自由发言。 (吃粽子、赛龙舟等,配合ppt) 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都同中有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湘西茶峒这个地方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过端午的吧。(此时播放几张湘西茶峒的ppt) (教师板书:端午日沈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了解沈从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茶峒的民风民俗。(重点) 3、体味和学习本文中所用到的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难点) 三、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端午粽子香作文(精选3篇)

端午粽子香作文(精选3篇) 端午粽子香作文(精选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子香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粽子香作文1每当端午来临时,小孩子是最兴奋的,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奔向厨房,提醒正在做早餐的妈妈,要包粽子啦! 端午节的象征就是粽子了,坐在饭桌旁,你一定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种香气是粽子散发出来的。每种粽子都有不同的馅料,不同的馅料吃下去,也会有不同的心情。粽子本身的香味,与吃下粽子后心情愉悦的“香气”融合在一起,让空气都更加香甜,让整个家都充满爱意。 包粽子,包粽子,包裹粽子的棕叶可不能少啊。光滑的绿叶上一条凸起的青绿色的叶茎将整片叶子点缀的更亮丽。红色偏深的的红枣从“高空中”掉进水里,溅起几朵小白花,枣子周围还荡漾着波纹。红枣们浸泡在水中,用温水的话,

就是蒸桑拿了。 我们让红枣们在享受一回,先去到一点白米饭吧。 只要把一粒粒白米饭洗净,将绿色的粽叶包成圆锥形,米饭们都会乖乖滑落进粽叶中。再拿起意犹未尽,对“桑拿”流连忘返的红枣,像投硬币一样“扔”进雪白的大米中,再撒入一点米,将如丹顶鹤的红冠的枣子盖进去。把粽叶门关闭后,绳子就过来帮忙,为了不让它们泄漏出来而一圈一圈地缠绕着,一个粽子就诞生了! 家人一人一个,就拥有了甜美的香,开心的香,幸福的香。 家乡过节习俗,端午节粽子“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棒的一个环节! 端午粽子香作文2艾叶棕儿香,晨曦的露珠在仲夏中悄然惊醒,眼角的睡泪眨巴流下,粽叶的根贪婪吸吮。 奶奶忙碌的小脚已踏响端午的歌谣。这一个音谱的乐章,简短、明亮。她粗糙的手轻探进了我的发,小巧的脚又隐进了厨房,手中挥动了蒲扇,扇醒了木柴中的星火,泡了一夜的.米,在水里轻荡,饱满、圆润、尖头的白嫩,是它独有的物语。 碗里的水从我手隙中流过,一缕一缕,恰似水帘。没水的米失去了主心骨,抱成一团,一小勺晶莹的海盐混合,是点点的光,光小却不暗淡。米粒相依,沉甸饱满,它们饮的

端午节的心情说说

端午节的心情说说 导读:心情说说端午节的心情说说 1、知道我想啥吗?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的味道。知道为啥有味道吗?因为你是粽子,提前祝端午节快乐! 2、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3、万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 4、让开,让开,我的端午节祝福来啦!发送的人真心实意,收到的人快乐无比,阅读的人大吉大利,储存的人甜甜蜜蜜,转发的人万事如意,删除的人依然顺利!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至而念朋友兮,发短信以祝福。龙舟快而粽香兮,生活多乐而少愁。衣袂飘而人美兮,诸事顺而体硕!端午快乐! 6、端午来临,想起你微笑,我的心砰砰乱跳,看到你容貌,我难以抑制心中狂躁,闻着你味道,我生理反映了……别想歪了哦,我说的是粽子哦,祝端午快乐! 7、粽子香香,引来好一切美好;龙舟划划,赶走所有烦恼;大家齐聚,共度欢乐时刻;快乐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节快乐,好运粽在身边,幸福满舟围!

8、闻着粽子的甜香,想起你可爱的模样;看着热烈的龙舟,想起你温暖的双手;挂起浓绿的艾草,想起你甜美的微笑。亲爱的朋友,今天是端午节,愿你过得快乐幸福。 9、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60分钟,手机电池续电能力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并且打电话时能闻到粽子香味。 10、端午节快到了,想给你采一片艾叶,难找;想和你饮一壶雄黄,伤身;想与你共赛龙舟,太远;思来想去,唯有发一条短息给你,愿你一切顺心如意! 11、有时候很懒,懒得回信息;有时候很忙,忘却回电话;然而,这并不代表遗忘。端午节到了,我生机看到你的微笑,像五月里的石榴花,愿端午节快乐! 12、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遥远的思念。你快乐吗?你幸福吗?我默默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13、粽子,有棱有角,有个性;龙舟,有拼有搏,有激情;美酒,有香有辣,有人生;朋友,有你有我,有风景。端午时节,祝你快乐入怀,幸福随行! 14、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送一盘粽子,祝您全家端午节快乐! 15、粽子香香,引来好一切美好。龙舟划划,赶走所有烦恼。大家齐聚,共度欢乐时刻。快乐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节快乐,好

粽情端午节作文700字

粽情端午节作文700字 粽情端午节作文700字1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 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的,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 说在古代诗人屈原投江时,人们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所以包了许多粽子偷到江中。怪不得,我一想到端午节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只香香的粽子来。 今天,外婆包了我最爱吃的大肉粽,可香啦!一开始,外婆端来了一盆加好调料 的生糯米。那些洁白的糯米在加完调味料之后,一下子变成了咖啡色,好像掉进 了染缸一样。接着,外婆把浸泡好的碧绿的粽叶卷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小桶,然后,塞上糯米再放上两片长长的精肉,在洒上一层糯米包起来,用白色棉绳将粽 子扎好,一个大肉粽就完成了。粽子外表挺有趣的的:一个全方面立体的三角状,再配上缠来又缠去的棉绳,就犹如被绑架了似的,真搞笑!外婆把粽子都放进了 锅里煮,我可急了,想马上吃吃看。在粽子被放进锅里不到半个小时时,我便问:“奶奶,什么时候好?”“刚刚放进去怎么会熟啊!”外婆说。我在外婆家走来走去,总想找点什么乐子来打发煮粽子的时间。过了许久,我在看电视,一阵阵粽 香流进了我的鼻子,我连忙跑过去让外婆给我拆一个。拆开粽叶时,那一粒一粒 糯米跳进了我的眼帘,那些糯米煮过后披上了一件油亮油亮的衣服,看起来就叫 人流口水,于是我咬下了一大口,肉也又熟又香!嗯~~这是我吃到过的吃的粽子 了! 除此之外,你还不知道端午节有其他名字吧!我来告诉你。端午节又被称为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和诗人节,名字众多,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以来古老的传统 文化。端午节还要挂香囊避邪,前几天就有人送我了一个,那是一个红色的前面 绣有红“福”字的香囊,非常漂亮,凑近鼻子闻闻,哎呀!一阵又难闻有刺鼻的 中药味冒了出来,虽然这种气味难以入鼻,但妈妈对我说这种香味啊能驱虫赶蚊,所以我一直放在床边。 到了吃晚饭时,我们家,外婆老两口和舅舅家一起围坐在餐桌周围,有说有笑地 吃着饭,热闹又温馨!最后我拎着一大串被外婆扎起来的大肉粽,开心地回家了。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二千多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传统,就让我们一起用快乐和粽香 来记住这个端午节吧! 粽情端午节作文700字2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浓情端午粽飘香_学校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浓情端午粽飘香_学校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心情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学校或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2)制香囊、画彩蛋、

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分4组;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组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分4组;准备: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先到终点的队伍获胜。 《快乐运粽子》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分两组;形式:对面接力;准备:各组小桶一个,粽子若干。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四、活动结束: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粽情端午手抄报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 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 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 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 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 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 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 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 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粽》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