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预防环境地质灾害、管道第三方损坏和管道本体腐蚀导致管道失效在高后果区造成严重危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辖区内所有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

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是指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4 职责

4.1 管道处

4.1.1 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

4.1.2 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 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 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

4.1.3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 识别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1.4 负责全线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的管理、指导工作;

4.1.5 负责制定和高后果区相关的标准制度、管理规范。

4.2 所属各单位

4.2.1 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帐,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

4.2.2 负责将高后果区台帐向管道处、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备案;

4.2.3 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

4.2.4 负责对高后果区的线路巡护,遇国家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护力度;

4.2.5 负责高后果区内地面标识、通信光缆、管道保护设施等管道附属设施的维修维护;

4.2.6 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

5 管理内容

5.1 高后果区的识别:气体管道途经下述任何区域的管段均为高后果区。5.1.1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B)。

5.1.2 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5.1.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

a) 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A)大于200m 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

20 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 的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通过与半径为200m 以内的区域比例换算来识别,在此区域内的建筑物

xxxxxx燃气有限公司高后果区管理办法试行

高后果区管理办法(试行) 连云港紫源燃气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一日

1 基本要求 1.1 目的 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做好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进一步明确高后果区巡检、检测、地面标识等管理要求,对高后果区管段进行可控管理及风险减缓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减缓管道安全风险。 1.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连云港紫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燃气管网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工作。 1.3 目标 管道线路高后果识别率达到100%。 1.4 术语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简称HCAs):指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会随着人口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高后果区用管道上的边界位置来描述区域位置,如从XXX桩+xx米至XXX桩+xx米。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高后果区识别率:完成高后果区识别或更新的管道里程占在役管道里程的比例。 2 职责 2.1 生产运行部 2.1.1生产运行部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 2.1.2负责组织编制所辖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工作计划、方案。 2.1.3组织审核公司管网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工作方案,指导公司管 网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实施,并进行监督和考核。

2.1.4负责组织编制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工作计划,指导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施,并进行监督和考核。 2.1.5负责审查公司管网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估结果,组织实施管道高后果区较大风险点的风险减缓措施。 2.2 安全科 2.2.1审核公司管网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工作方案,对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实施进行指导与监督。 2.2.2审查公司管网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估结果,对各单位管道高后果区较大风险点风险减缓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2.3 生产运行部 2.3.1组织本区域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工作的数据采集、更新和维护,并进行管道高后果区风险因素识别和分析。 2.3.2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账,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 2.3.3负责本地区管辖范围内的管道高后果区的动态监控。 2.3.4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 2.3.5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3.6负责管道高后果区风险点的措施整改。 2.3.7负责对巡线人员关于高后果区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3 高后果区的识别 3.1 识别要求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 区识别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基础设施区 B1占压。 B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水工构筑物、保护地等。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预防环境地质灾害、管道第三方损坏和管道本体腐蚀导致管道失效在高后果区造成严重危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辖区内所有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 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是指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4 职责 4.1 管道处 4.1.1 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 4.1.2 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 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 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 4.1.3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 识别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1.4 负责全线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的管理、指导工作;

4.1.5 负责制定和高后果区相关的标准制度、管理规范。 4.2 所属各单位 4.2.1 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帐,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 4.2.2 负责将高后果区台帐向管道处、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备案; 4.2.3 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 4.2.4 负责对高后果区的线路巡护,遇国家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护力度; 4.2.5 负责高后果区内地面标识、通信光缆、管道保护设施等管道附属设施的维修维护; 4.2.6 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 5 管理内容 5.1 高后果区的识别:气体管道途经下述任何区域的管段均为高后果区。5.1.1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B)。 5.1.2 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5.1.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 a) 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A)大于200m 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 20 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 的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通过与半径为200m 以内的区域比例换算来识别,在此区域内的建筑物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2017年3月整理

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国家安监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 高后果区定义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32167―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 高后果区识别 按照GB 32167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 (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 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 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 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 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 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 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 级高后果区。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 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在识别该类型高后果区时,不仅考虑管道两侧200 m,还需要综合考虑GB 32167中6.2.4“当输油管道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涵等判断泄漏油品可能的流动方向,对表1中 c)、d)、e)、f)中的距离进行调整。” (3)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 m范围内任意划分2 km长度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户数在100户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级高后果区属于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 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 km,除III级高后果区外,当满足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超过125户/km2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级高后果区。 (4)管道两侧各200 m内有聚居户数在50户或以上的村庄、乡镇等(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级高后果区属于其他人口型高后果区。规定了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超过62.5户/km2,而小于125户/km2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级高后果区。该类型高后果区不仅仅是管道两侧200 m,还需要综合考虑GB 32167中6.2.4“当输油管道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涵等判断泄漏油品可能的流动方向,对表1中 c)、d)、e)、f)中的距离进行调整”。 对于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低于62.5户/km2的住宅区可不作为该条款的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5)管道两侧各200 m内有湿地、森林、河口等国家自然保护区(II级高后果区)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人口密集区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 1 围 本规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 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4.2 基础设施区 B1占压。 B2管道两侧各200m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围、水工构筑物、保护地等。 B3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 B4输油管道两侧各20m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两侧各50m与铁路并行;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B5管道两侧50m平行的地下管网如油气管道、污水管、暗河、暗渠等;与其它管道交叉。 4.3 环境敏感区 C1水下穿越管道。 C2跨越。 C3管道两侧各200m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 C4管道两侧各200m有自然保护区。 5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数据收集及描述 应确保每个管段在有效使用年限所有必需的文档均妥善保存。这些文档包括的容如下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标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 1围 本规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人口密集区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特定场所 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2018年3月整理

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国家安监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高后果区定义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高后果区识别 按照GB32167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输油管道高后果区 (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 级高后果区。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 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在识别该类型高后果区时,不仅考虑管道两侧200m,还需要综合考虑GB32167中6.2.4“当输油管道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涵等判断泄漏油品可能的流动方向,对表1中c)、d)、e)、f)中的距离进行调整。” (3)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2km长度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户数在100户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级高后果区属于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除III级高后果区外,当满足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超过125户/km2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级高后果区。 (4)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聚居户数在50户或以上的村庄、乡镇等(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级高后果区属于其他人口型高后果区。规定了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超过62.5户/km2,而小于125户/km2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级高后果区。该类型高后果区不仅仅是管道两侧200m,还需要综合考虑GB32167中6.2.4“当输油管道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涵等判断泄漏油品可能的流动方向,对表1中c)、d)、e)、f)中的距离进行调整”。 对于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低于62.5户/km2的住宅区可不作为该条款的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 识别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基础设施区 B1占压。 B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水工构筑物、保护地等。 B3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 B4输油管道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两侧各50m内与铁路并行;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B5管道两侧50m内平行的地下管网如油气管道、污水管、暗河、暗渠等;与其它管道交叉。 环境敏感区 C1水下穿越管道。 C2跨越。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条文说明 1范围 本规范适用范围是从气源外输总站到用户站间的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针对引用条款的用词说明:“参照”指基本引用原文;“综合”指原文之间表述差距不大,经简单地对比汇总;“依据”指原文表述差距较大,按照重复规定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强制标准优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整理。 3术语和定义 所列术语,其定义及范围,仅适用于本规范。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分类主要考虑了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程度,建筑、场所用途,周边设施、环境保护、发生灾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4.1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建筑物分类参照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类分为低层、多层、高层三类。建筑与管道中心线距离5m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地域范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1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200m参照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2地区等级划分范围。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3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 4.2 基础设施区 B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国家安监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 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高后果区定义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32167―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高后果区识别 按照GB 32167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输油管道高后果区 (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 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规定了在管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百度文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200×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 200×-××-××发布200×-××-××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 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2) 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2) 7 高后果区管理 (2) 附录A (3) 附录B (4) 附录C (7)

前言 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200×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 200×-××-××发布200×-××-××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3) 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4) 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4) 7 高后果区管理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区等级划分规定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后果区识别报告格式 (12)

前言 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 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2) 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2) 7 高后果区管理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区等级划分规定 (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4) 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后果区识别报告格式 (7) I

前言 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II

管道高后果区评价作业指导书

管道高后果区评价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管道开展高后果区分析的方法,适用于西气东输管道的高后果区分析作业。 2 术语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HCAs):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高后果区用管道上的边界位置来描述区域位置,如从XXXkm+xxm~XXXKkm+xxm或两管道上GPS位置点来描述。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计算方法见附录1。 地区等级划分规定:按沿线居民户数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按照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见附录2。 3 职责 3.1 管道处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 3.2 各地区管理处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识别、分析、管理,及时修正。 4 作业内容 4.1 西气东输HCAs定义 气体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a)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2); b)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c)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1)大于200m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20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的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通过与半径为200m以内的区域比例换算来识别,在此区域内的建筑物数量的换算方法为:20户×(200m/潜在影响半径)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