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摘要

刘半农曾赠与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欣然接受,认为此联的形容非常恰切。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师承章太炎,章在魏晋玄学的根底造诣深深的影响了鲁迅。鲁迅后来评价魏晋文章的整体风格为清俊、通俗、少顾忌、悲凉、激昂和慷慨,而这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风骨。

关键字

鲁迅;十年沉默;魏晋玄学;竹林名士;嵇阮狂人

作者简介

李佩颖,汉语言文学1302班

指导老师:XXX

一、引言:十年沉默期的魏晋交流

鲁迅1909年由日本回到中国再到1918年发出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其间大致经历了十年,被学术界习惯性地称之为“沉默的十年”。

这十年间,鲁迅怀着文人与地域不可分割的神妙联系,从辑录古籍碑帖中身临其境地回到魏晋时代。他主要辑录和校注了《嵇康集》、《谢承后汉书》和《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和谢承也都是绍兴人,其中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记载,1913年前后,鲁迅编校《嵇康集》,嵇康的诗文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并称赞“世间更无善于此者矣”。可见鲁迅从中获得颇多启发。他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说:“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故辑录此书,“用遗邦人,庶几供其景行,不忘于故”。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夫子自道,是鲁迅首先希望“眷念”与“景行”的。以会稽郡为中心的浙东越地素以“报仇雪耻之乡”著称,而魏晋文人则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反叛基因的异端。鲁迅无疑是要吸取抵抗黑暗的力量。“浙东风情,魏晋感受”这两样构成了鲁迅的生命之根。特别是对集二者于一身的嵇康始终保持爱好。

在鲁迅看来,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刚肠嫉恶,轻肆直言”【1】鲜明地体现了浙东和魏晋源远流长的反叛血统与复仇精神。鲁迅对于嵇康的认同,达到了激活越地,贯通古今的效果,从而构成他内在认识的前提。而我们研究鲁迅,这些是无法回避的,即是“知识价值阐释与玄学倾向”【2】

二、鲁迅关于魏晋风度的认识

“魏晋风度”的提法,首见于鲁迅1927年7月的一次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如果魏晋情结是鲁迅的一种认识前提,那么这篇演讲就是将其转化为现实情怀的实践。整篇演讲逾万言,从汉末至魏晋,分别论述了政治家兼文人的三曹父子,以孔融为异端的建安七子,以何晏为首的正始名士,以嵇阮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最后再到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虽所论颇重,信息宏大,但重点明显,虽然曹操父子是改造文章的先师,但鲁迅认为自己“不是曹操一党”,介绍孔融、祢衡不过是以“气”为主,谈何晏一尚空谈二服丹药,对于陶渊明的超脱世外也不以为意,全文的核心还是为“受了很大的冤枉”的嵇阮平反一节。【3】在此处,鲁迅对嵇阮的反叛有着深刻的理解——表面上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毁坏礼教,而本心深处却是迂执地笃信礼教,将礼教奉为至宝。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矛盾与悖论?因为他们不满当权者将礼教肆意玩弄,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看似崇奉礼教,实则为亵渎,是用以自利。然而他们又是那么渺小孤独,无计可施,在黑暗中和着万般无奈激而变为心口不一的狂人,外在看来潇洒放旷,内心却是痛苦不堪。而在溺酒方面,鲁迅同样认为是无奈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可以说鲁迅不仅最深入地走进了临渊而啸,曲肱而歌,诗酒清谈,抚琴而坐的竹林七贤,并体悟到他们放浪形骸背后的残酷哀伤。鲁迅将自己置身于压抑的魏晋时代,感同身受的精神历程,孜孜不倦的沟通交流,仿佛已经超出学术范围,达到相依相偎的亲切认同。

鲁迅关于魏晋文章的体悟

鲁迅首先对汉末魏初给出了准确定位:“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到了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汉末政局动荡,董卓专权,操挟天子,政治特色是“尚刑名”和“尚通脱”。“尚刑名”成就了文学上简约严明的风格;“尚通脱”为各种异端思想和外来思想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成就了文学上的随便恣意。鲁迅不落窠臼,他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说他做文章时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史书上说他“登高必赋,及为新诗”。又说他“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任用了孔融、王粲、陈琳、刘祯、阮瑀、应瑒、徐瑒等一批文人,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而曹丕与其父一样,同样热衷文学。并以其“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的才华,很自然地成为这个文学集团的中心人物。他在《典论·论文》中说“诗赋欲丽”,“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鲁迅在文章中将魏晋的独特美格总结为“清俊、通脱、华丽、壮大”。到了曹魏末年司马氏掌握了军政大权。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势和政治风暴此起彼伏造成了此时的文人崇虚尚玄,藐视礼法,追求自由的特点,“竹林七贤”是为代表。七人中创作成就最大也最为鲁迅推崇的是嵇康和阮籍,鲁迅在文章中费了大量笔墨来谈论二人,包括人格阐述,他说“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极坏的”。以及创作研究“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

“师心使气”语自刘勰的《文心雕龙》:“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所谓“师心遣论”,就是以心为师,创造性地发挥议论;所谓“使气命诗”,是凭借一种气势才气作诗,充分显露个性才情。鲁迅对此十分认同,觉得是嵇阮创作的秘诀。同时,嵇阮的文章看似闲谈,实际严密,正所谓:“嵇文长于辩难如剥丝,无不尽之意”,“析理绵密,亦为汉所未有”【4】。

三、鲁迅创作中的魏晋投影

以嵇阮为主的魏晋情结一再地被鲁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鲁迅所塑造的一些异端、狂人、疯子等形象就是集中体现,这些人物大致的共同特点是与世俗庸众所对立但同时又深爱着。“狂人”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与世俗不妥协与民众不和谐,爱批判,忿不平,敢反抗这样的胆大包天形象,但与常理不同的是,这些狂人虽桀骜不驯,但未必是强者,甚至怀有温情,正言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5】。

首先,我们来看以旧式文人为代表的这一类,以《孔乙己》为例,由于科举不第而麻木沉落,成为民众的笑料,但读书人特有的面子重、脸皮薄,加上被冷漠势利嘲讽排挤无疑被惨痛地践踏尊严,加速灭亡。但在衣衫篓缕的颓唐外表下,对于孩子们却表现出了纯真善良,并从不拖欠酒钱,保持着基本自尊。再来,就是以早期革命者为原型的创作,代表人物是《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药》里的烈士夏瑜。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驱者,最早从沉睡中苏醒,他们试图唤醒其余的同胞,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不被民众理解,又被统治者剿杀。最后在鲁迅的晚年,他频繁思考死亡的问题,临终前写下散文《死》。文中将自己划为“无神论”的“随便党”,指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命百岁,而在于满足个体欲求,顺乎本性的生活。这是洞穿人生的旷达与超脱,认为只要敢爱、敢恨、敢自我、敢表达,死后则随便处置,这是鲁迅的狂人态度,魏晋风度,托尼深度的一次终极总结。

五、魏晋情结在鲁迅生活的反映

鲁迅和嵇阮等魏晋名士都是生活在恐怖时期,当权者对于他们这些不合作甚至反叛的知识分子都怕得要命,恨之入骨。“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6】。而长期遭通缉,生活无保障,但拼命工作的鲁迅显然有着相似命运。他一再提出“人生苦”的命题:人间即

地狱,人在地上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也没有任意死掉的权利【7】。中国是古国,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在中国,则单是为生活,就要花去生命的几乎全部【8】。他们有着共同的孤独、虚妄与疲惫。

以上,仅就鲁迅与魏晋这一话题浅谈了自己的认识。诚然,这是一个有相当学术分量的大题目,远非我的能力所及——尽管下了些功夫,挂一漏万是免不了的,还请老师批评指教。在结束本文前,我想引用李泽厚先生的一段话:

“鲁迅是启蒙者又超越了启蒙,这就使他的启蒙比陈独秀、胡适具有更深沉的力量、激情和智慧。”“他的作品比起陈、胡来,显然具有远为强大长久的生命力,......鲁迅的孤独、悲凉的人生境界也是超越和伟大的。”

注释

【1】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2】《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1月,第166页)

【3】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523-539页

【4】刘师培《中古文学史》

【5】鲁迅《集外集拾遗·答客诮[M]//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6】《晋书·阮籍传》

【7】《野草·死后》

【8】《鲁迅书信集·818·致萧军萧红》

鲁迅《狂人日记》读书报告

鲁迅《狂人日记》读书报告写在前面: (《狂人日记》出自课本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一目中,位于书本101面中部位置。) 正文: 记得高中的时候,在老师的介绍下有幸拜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读罢深有感触,鲁迅让自己深入一群狂想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急于强烈表达的内容:在这个“礼教吃人”的时代,人心早已被腐蚀到麻木不仁,要想摆脱这种境地,必须摒弃这种令人唾弃的“吃人”丑态。 在《狂人日记》中,“吃人”一词在文中频繁地出现。文中的人物形象也都是“吃人”队伍中的成员,他们面目狰狞,穷凶极恶:孩子、路人、赵贵翁、打儿子的女人等等,他们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都十分怪异,就好比是一头又一头疯狂无知的野兽,他们真的感觉要把“我”完全地生吞活剥。即使他们之中有的人认为“吃人”是理所当然的,而有的人却认为不应该吃但是还是得吃,只不过他们仍然是一群“吃人”的人,他们一心想要将我“吃”的一点不剩,可却还是放不下那一张张伪善的面具,他们想要将我逼上绝路,然后,就好像“海乙那”嚼死肉那样将我嚼干,而“我”的亲兄弟竟也参与到这恶心的“吃人”行列中,也许,“我”也不是一定没有“吃”过人。 这篇小说用极其犀利的笔调深刻地控诉了近现代封建社会的种种腐败和堕落。以一个狂人的眼光发疯似得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直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在当时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仅仅只存留一颗戒备的心,毫无关爱,毫无友谊。他们根本不懂应该要去团结起来,在他们眼里,只有头顶那片乌云满布的天空,拨云移雾之后,没准可能就能看见一束束阳光,可他们并没有。他们就是一群这样的人,可悲,可怜……他们只是被动的在那片无光的世界里渐渐沦为自私自利之徒。他们不会相信自己,更不会相信别人,因而这一群人就是在无休止地堕入深渊,跌入地狱。不管“狂人”如何地呼喊,还是唤不回他们千疮百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摘要 刘半农曾赠与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欣然接受,认为此联的形容非常恰切。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师承章太炎,章在魏晋玄学的根底造诣深深的影响了鲁迅。鲁迅后来评价魏晋文章的整体风格为清俊、通俗、少顾忌、悲凉、激昂和慷慨,而这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风骨。 关键字 鲁迅;十年沉默;魏晋玄学;竹林名士;嵇阮狂人 作者简介 李佩颖,汉语言文学1302班 指导老师:XXX 一、引言:十年沉默期的魏晋交流 鲁迅1909年由日本回到中国再到1918年发出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其间大致经历了十年,被学术界习惯性地称之为“沉默的十年”。 这十年间,鲁迅怀着文人与地域不可分割的神妙联系,从辑录古籍碑帖中身临其境地回到魏晋时代。他主要辑录和校注了《嵇康集》、《谢承后汉书》和《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和谢承也都是绍兴人,其中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记载,1913年前后,鲁迅编校《嵇康集》,嵇康的诗文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并称赞“世间更无善于此者矣”。可见鲁迅从中获得颇多启发。他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说:“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故辑录此书,“用遗邦人,庶几供其景行,不忘于故”。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夫子自道,是鲁迅首先希望“眷念”与“景行”的。以会稽郡为中心的浙东越地素以“报仇雪耻之乡”著称,而魏晋文人则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反叛基因的异端。鲁迅无疑是要吸取抵抗黑暗的力量。“浙东风情,魏晋感受”这两样构成了鲁迅的生命之根。特别是对集二者于一身的嵇康始终保持爱好。 在鲁迅看来,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刚肠嫉恶,轻肆直言”【1】鲜明地体现了浙东和魏晋源远流长的反叛血统与复仇精神。鲁迅对于嵇康的认同,达到了激活越地,贯通古今的效果,从而构成他内在认识的前提。而我们研究鲁迅,这些是无法回避的,即是“知识价值阐释与玄学倾向”【2】 二、鲁迅关于魏晋风度的认识 “魏晋风度”的提法,首见于鲁迅1927年7月的一次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如果魏晋情结是鲁迅的一种认识前提,那么这篇演讲就是将其转化为现实情怀的实践。整篇演讲逾万言,从汉末至魏晋,分别论述了政治家兼文人的三曹父子,以孔融为异端的建安七子,以何晏为首的正始名士,以嵇阮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最后再到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虽所论颇重,信息宏大,但重点明显,虽然曹操父子是改造文章的先师,但鲁迅认为自己“不是曹操一党”,介绍孔融、祢衡不过是以“气”为主,谈何晏一尚空谈二服丹药,对于陶渊明的超脱世外也不以为意,全文的核心还是为“受了很大的冤枉”的嵇阮平反一节。【3】在此处,鲁迅对嵇阮的反叛有着深刻的理解——表面上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毁坏礼教,而本心深处却是迂执地笃信礼教,将礼教奉为至宝。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矛盾与悖论?因为他们不满当权者将礼教肆意玩弄,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看似崇奉礼教,实则为亵渎,是用以自利。然而他们又是那么渺小孤独,无计可施,在黑暗中和着万般无奈激而变为心口不一的狂人,外在看来潇洒放旷,内心却是痛苦不堪。而在溺酒方面,鲁迅同样认为是无奈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 2、了解作者、传主及文体 3、阅读文章,概括有关鲁迅的生活点滴 4、感悟鲁迅平易温和的性格 学习重点:了解生活中的鲁迅 学习难点:感悟鲁迅平易温和的性格 学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 1、辨析字音: 混沌窘态脾气弄堂调羹贩卖腋下挟着 揩桌子校样阖眼踌躇荸荠茎干门闩抹煞 2、成语积累: 先入为主敬而远之 不以为然杯盘狼藉 有条不紊春风化雨 3、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字,其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 (2)、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被誉为,和吕碧城、石评梅、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其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3)、回忆录是的文体,其主要特征是。要将和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4、鲁迅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 ,我以我血荐轩辕。 心事浩茫连广宇,。 ,寒凝大地发春华。 二、|探究交流。 1、按照下表的示例归纳每节的主要信息:(每小组阅读归纳三节)

节次时间或角度表现的性格或品质写作方法 1 鲁迅的笑明朗、爽快细节描写 2 鲁迅的步伐轻捷动作描写 3 品评衣着善解人意,知识丰富正侧结合 4 5 6 2、阅读课文后,请同学们说说鲁迅的“平和”体现在何处?(任举一例) 三、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四、课堂反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弄堂(lòng)琐事(suǒ)蛊惑(gǔ)深恶痛绝(wù) B.搭讪(shàn)袅袅(niǎo)校样(jiào)间不容发(jiàn) C.揩油(xié)剥削(bō)阖眼(hé)有条不紊(wěn) D.衣裳(chǎng)解剖(pōu)踌躇(chóuchú)矢志不渝(y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筹划楷书影碟针砭 B. 筹码楷模间谍砭斥 C.绸缪谐音通谍贬谪 D.绸怅诙谐喋血贬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他说张华的不是,李明口虽不言,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B、若遇此等人,应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 C、鲁迅先生面对黑暗势力绝不退步,他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坚持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D、鲁迅先生总是向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文人展开毫不妥协的进攻,对进步青年却总是给予春风化雨的教诲。 4、下列关于鲁迅的一些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鲁迅《狂人日记》800字读后感

鲁迅《狂人日记》800字读后感何为《狂人日记》?语颇错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 曹雪芹曾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个偶然的巧合,使我能将其联系起来。一场悲剧性的故事,一个悲剧性的狂人。 初看《狂人日记》,千言万语说不清我的想法,千丝万缕理不真切。这就是那么一个狂人,一个所谓的精神病患者。 的确是荒唐,满纸的荒唐言,极度怀疑他的病入膏肓。然而,细细的揣摩,从一个时代的旁观者来看待他,却是越看越明白,越来越惊怕。 那是一个愚昧麻木吃人的社会,国民的封建落后,残酷的封建礼教制度充斥着那整个社会。麻木愚昧的国民,没有人性可言,只有那所谓的规矩,按老祖宗的规矩一点一点的行动。 在这毫无自我想法意识的人群中,终有一个人清醒,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的确是个疯子,一个精神病患者,但却因为这样,他反而思考了,清醒了。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他看到了那一群麻木淡漠,封建礼教的帮凶,忠实的实行者和保持者,维持着规范着吃人社会的延续。 一个稍稍清醒的人,那个狂人,他希望别人都能清醒过来,打破那吃人的封建礼教制度。于是他想呐喊,叫唤于生

人熟人间,希望他们能够清醒过来。只可惜狂人的呐喊并没有让人清醒过来:交喊于人群之间,而他们的回应便是“疯子”。当狂人妄图说服他的哥哥——绝对的封建主义卫道士时,那便更是悲哀了。顽固的卫道士,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改变的。最终,连狂人的至亲都认为他是疯子。 狂人的悲剧性,就在于此。叫喊于熟人之间,而熟人无回应;自己不被自己的至亲理解。然而又不仅仅在于此。 吃人的封建礼教仍在不停的延续着,小孩子虽然并不懂事,却也在其父母的教导下,自发的远离狂人,守卫那些旧制度。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最终,狂人不再“狂”,其病早愈,赴某地候补矣。一个原本已经稍微有点清醒的狂人,在面对强势的吃人礼教制度,他终于被同化了,成为了另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这是最大最彻底的悲剧啊! 所以我读《狂人日记》,读狂人的巨大悲哀,看日记,看狂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也只能大致理解一下这“其中味”——悲剧性的狂人啊! 看似“满纸”都是“荒唐言”,然而字字都是“辛酸泪”,“都云作者”是真“痴”,却不知那“其中味”,我想代他说:救救孩子吧,那残酷的封建制度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分析鲁迅《伤逝》中子君涓生的形象

分析涓生,子君的形象 涓生:电影中的涓生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正派,有思想、有活力、有激情的勇敢的向封建社会挑战的战士形象。他敢于表达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新生活,敢于挑战封建思想而向子君大胆示爱,虽然是毫无新意模仿电影情节似的单膝跪地突然冲到子君面前,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之强烈,他为子君努力付出过,尽管艰难不易,就算当自己失去工作时仍然饱含信心,他相信他们可以一起度过难关,可是子君的表现让他失去了继续的勇气,他不知道怎么再去面对子君,以至于他最后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之类的话,他选择与子君分手,此时他已无力对抗封建社会,子君的勇气不在了,他的信心也不在了,尽管之前的他是多么有激情,最后还是无力对抗这个封建社会了,也许是封建社会的摧残让他们最后成为悲剧把!子君离开之后绝望选择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涓生毫无疑问的要对子君的死负主要责任。书中鲁迅先生对于涓生的一系列描写让我发现涓生并不像电影中的那么好,形容涓生最多的一个词是空虚和虚空,我开始怀疑涓生对子君的爱,也许涓生只是想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倾诉对这个世界不满的人吧,也许涓生只是想让自己可以在子君的崇拜中沉浸的久一点吧,也许涓生在子君身上看到了世人都没有的纯真和稚气吧,也许涓生对于子君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爱!他的冲动让子君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他的爱,让子君和家人也因此决裂,让子君不顾一切和他同居生活,他让子君从天堂忽然坠入地狱,子君承受不了而选择离开,他的行为有些不负责任,先是将子君唯一可以寄托感情的阿随丢弃,可见涓生残忍,随后又将子君抛弃,文中有些句子也可以看出,在他想到对子君示爱方式的时候,他会愧,记忆上却偏有这一点永远留遗,他甚至怕子君看到他那可笑的电影一闪,他认为自己可笑甚至可鄙,而子君从未这样认为过,或许就是子君这样不同于他自己对自己看法而让涓生喜欢吧,涓生缺少子君所拥有的很多美好之处,在他们寻住所的路上会遇到讥笑和轻蔑,涓生会感到身体瑟缩,只好提起自己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子君是自豪的大步向前,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封建社会不仅摧残了广大人民群众,就连仅有的进步青年也遭受毒害,涓生没有背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他是一个卑怯者。 子君: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书本中的子君她都是一个勇敢,进步,充满活力的一位女性。起初受涓生影响,她常常与涓生一起谈论家庭专制,谈论男女平等,谈论泰戈尔雪莱等,是涓生给力她奋斗的希望,让她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壮语,也是她这一句话让涓生看到了辉煌的曙色,让她一步一步的陷入爱情的深渊,是她自己选择的路,怪不得谁,她有勇气时常去找涓生谈论,不顾家人反对和旁人的冷眼,她甚至有勇气做出与家人决裂的勇气从而与涓生同居生活在一起,她的勇气的确是当时那个社会女性甚至男性都不能具备的,涓生因此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可是她自由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她没有发现当她自己开始接受涓生的同时,自己已经开始在步入封建妇女后尘之中,从此她整天忙于家庭琐事,围着自己的丈夫转,就像涓生说子君的一样“子君的功业完全建立在吃饭中了,她似乎将先前知道的全部忘掉了”,可见子君思想的局限性,与其说她天真不如说她无知,她轻易的接受了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她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男人是否值得自己这样牺牲,完全不顾自己的家人,完全被爱情冲昏头脑,就连她最后的选择也让人很无语,为了这样一个男人选择了死,她这样做是否值得,也许当初她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2005年11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了新版《鲁迅全集》首发式。这是《鲁迅全集》第五种版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前后五种版本的情况。第一种是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二十卷本。复社是郑振铎、胡愈之这些文化人自己集资办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资金不多,要出版这样大的一部书很吃力。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书,赚了一笔钱。另一个办法,是由蔡元培、宋庆龄出面,向海内外人士募集纪念本订户。普及本每部定价才八元,而纪念本却是五十元(甲种)、一百元(乙种),集资不少,这书才得以印成。这书署名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实际是由许广平、郑振铎、王任叔定出方案,具体编校工作,是谢澹如、唐弢、柯灵等人做的。这部《全集》,收入了鲁迅自己编印的全部著译的单行本。他最后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编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印行,这次也编入《全集》第六卷。这一卷中还有《且介亭杂文末编》,是他1936年的文集,由许广平编定的。在编辑意图上,本版《全集》还是尽量求全。散见于报刊上而未经作者编入单行本的文字,收集起来编为《集外集拾遗》收入第七卷,译文编为《译丛补》收入第十六卷。鲁迅辑校的古籍,已出版的《唐宋传奇集》和《小说旧闻钞》,还有早年木刻

印行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加上曾经想要付印而没有成功的《嵇康集》和《古小说钩沉》,都收入了本版全集中。他所辑校的古籍当然远不止这五种。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就有六大函四十九册六十二种。从这些手稿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做的工作多少不一,有些不过是抄录,当时不都收入《全集》是适当的。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将这些另行整理为四厚册出版了。这部《全集》没有收入书信。这些散在收信人手中的书信,征集不易。直到1946年,许广平才将已征集到的855封书信编为《鲁迅书简》一书出版。这部《全集》也没有将完好保存在许广平手中的鲁迅日记编入。这就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日寇占领上海期间,许广平一度被捕,抄家时这部日记也被抄走,发还的时候就少了1922年这一本。 除了缺少书信、日记这两大块之外,其他内容也并不完全,以致后来唐弢编了《鲁迅全集补遗》及其“续编”。编印这部《全集》时,人手少,时间紧,工作不够细致,编校工作中错误不少。后来孙用写了《鲁迅全集校勘记》和《鲁迅全集正误表》这两本专著。万事起头难。这是《鲁迅全集》的第一个版本,尽管错误缺点不少,但它在收集和传布鲁迅著作方面的巨大贡献是不能抹煞的。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是鲁迅作品最权威的版本。这个版本在上海先后印过四次,1948年在大连解放区光华书店还根据这个版本翻印

狂人日记鲁迅读后感范文5篇

狂人日记鲁迅读后感范文5篇 狂人日记读后感400字1 《狂人日记》是鲁迅所作,也是中国的第一本现代白话小说,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鲁迅用这部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狂人日记读后感400字2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还担心读不懂,翻开第一页,静静地读了起来…… 文章不是很长很长,分为好几篇,每一篇都是一天所写,就像是日记一样,从这个“狂人”的日记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去吃人,就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吃自己,每天都是惊险的一天,都有人惦记着要吃你,描写出了一个可怕无情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恐怖让人害怕的一群人,读来让人胆战心惊。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这个社会多么的无情和残酷,不顾亲情,什么都不顾,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 联系鲁迅先生所处在的时代背景可见当时真是的社会就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人吃人,残酷黑暗,老百姓就像那要被吃的人一样,毫无防抗之力,而那时的政府就像是吃人的人,残酷无情。生活在这样之中的人除了折磨就是站起反抗,可是国人的心早已沉睡,鲁迅先生就是用这样的文章来唤醒国人的心,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奋起发抗。 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就社会,了解了那时的社会,是我对鲁迅先生这个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狂人日记读后感400字3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一个“吃人”一词。就表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易牙蒸了他儿子,给王吃,还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悔恨、悲哀、寂静、空虚。 涓生说他爱子君--我笑了--先是无知的感动,后是鄙夷的轻蔑。 大学以前,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伤逝》,直至现代文学课,我才有幸捧阅。而以下感受也只是个人的鄙陋之见,笔调也许不锋锐,见解也许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说感动,这是被蒙蔽了的。初,我被开头沉悼遗憾的口吻所误导,以为子君逝世后,涓生内心的不舍与怀念促发他"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他是记得自己当初对子君的"牵肠挂肚"的,连渐进的鞋声也能让他思绪翩翩。然我终究是错了,爱情并没有持续,如涓生所说"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为"我爱子君已经满一年了",现在,我更愿意理解为"距离我爱子君和她的离开已经满一年了",多么令人心寒的一个"满"字......他并不爱她,从她为他牺牲的那一刻开始,从他们为生活所困顿开始,从他们搬进吉兆胡同开始。 再说轻蔑,源于涓生对子君短暂的爱情。他们爱情的变质从大环境来说,源于社会。拮据的生活让让子君日夜的操劳了起来,"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是底层"庸俗"妇女的形象,在对其观察、描述改变的过程,涓生已经萌生不满情绪,正在扯动那根不爱的神经。远离罗曼蒂克的柴米油盐中,雪上加霜,涓生失业了,这无疑又在隐约中催化爱情死亡。

爱情的变质就个人来说,涓生是个卑怯之人,于生活面前,缺少责任与勇气。 涓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然与之矛盾的是其后的描述,当他学习电影上的场景,单膝跪地求爱,他确是感到羞愧的,这足以证明涓生并未完全脱离"男尊女卑"的封建旧思想,一切的辩解也很无力。当子君坚决分明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他又有说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国女性便要看到辉煌的曙光的"。当涓生"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而他看到子君却是大无畏的镇静坦然的缓缓前行,他便立马提起骄傲和反抗。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于先前高弹"家庭专制"、"男女平等",评价子君大概还没有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也都显得空洞和虚无,他的骨子里真有这些新思想吗?那又为何当女人昂首挺胸后他才决心"骄傲"呢? "但我的心却跳跃着。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变化,不是以一种关怀的心态,而是以一种卑微的害怕的态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么坚决沉静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装对失业的状况不以为意,以一种自以为高大的身躯俯视着子君--"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涓生实则是焦躁不安的,挑剔着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他已然心理极度不平衡到无聊了,拿自己与鸡狗排列位置,确实可笑。他会突然想到子

鲁迅参考书目

鲁迅参考书目:(对鲁迅的研究,中国大陆、日本、欧美是重镇)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05 2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李何林编.鲁迅论[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据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重印 4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5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唐弢.鲁迅的美学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0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1北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M],北京师大出版社,1983 12、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郜元宝.鲁迅六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4、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15、林非、刘再复:《鲁迅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郑家建.《〈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 17、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专著,上中下册;散篇,上中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8、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9、曹聚仁.鲁迅评传[M],东方出版中心,2006 20、朱正、等.鲁迅史料考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1、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2、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3、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24、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狂人日记》主体部分用日记体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迫害狂”在患病期间的遭遇及心理。狂人在没有年代的历史记叙“仁义道德”背后看出了“吃人”二字。 文章讲述:“我”回到家乡后,每个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那眼光另人毛骨悚然,连哥哥都和其他人商量如何“吃我”,我与他们争执,他们根本不听…… 他们这样盯着我,都是因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在文章中鲁迅讲的“我”绝不是鲁迅本人,而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当时大家认为“我”是疯子,而读后我们会发现,只有这个“疯子”的视角才是正常的,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礼教吃人、家族制度吃人”以唤醒那些被封建制度麻醉的人们。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

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一个“吃人”一词。就表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易牙蒸了他儿子,给王吃,还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吃。”如此荒唐的事在那时尽然没人管。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这本书让我震撼不已,如果,我们的时代也发生这样的事,那我们要怎么办? 前两天,老师要我们看鲁迅的书,妈妈便给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有所谓“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制度。他半夜查看历史,见整本书都写着“吃人”二字。他最终还是相信未来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四遍还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会的可怕与可恶,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这种可怕的现象真的存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鲁迅的思乡情结

文汇报/2016年/4月/18日/第W07版 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 鲁迅的思乡情结 王锡荣 鲁迅曾说,他离开故乡是“走异路,逃异地”,是怀着“逃”一样的心情离开的,因为他对那里的人们“连心肝也有些了然”了,意思是深恶痛绝,不想再见到了。但在他的作品里,又分明写着“思乡的蛊惑”,小说《故乡》中分明透露出深深的乡情。说“思乡”的时候,是在小说、散文诗里,或许有创作的成分;说“逃”的时候,是在自述、回忆里,似乎更真实些。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给人看的,毕竟都有创作的成分,很难说哪一种更真实些。要说真实,日记当然更真实。我们就从日记来看看鲁迅对故乡究竟是恨还是爱? 鲁迅留存的日记,从一开始就是离乡背井——已是在从南京向北京的迁徙途中,且已是旅途的尾声:当天就到达了北京。在这里,鲁迅除了与远在故乡的弟弟们通信,还与故乡的学生弟子联络。这首先表明,他不是讨厌故乡所有的人,至少有那么几个人或者说一些人,还不令他讨厌。 然后,到北京仅一个星期后,我们看到,有一条关于故乡的记载出现了:1912年5月13日:“午阅报载绍兴于十日兵乱,十一犹未平。不测诚妄,愁绝,欲发电询之,终不果行。夕与季茀访燮和于海昌会馆。”显然,他是在教育部上班时,看见报纸的报道,还与几个同乡好友讨论这事。关于绍兴兵乱的报道竟使他“愁绝”,这两个字把鲁迅对故乡的思念,全盘透露出来了。当然,这里愁的首先是家人的安危,但怎见得不是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体现呢?家人安危当然与故乡的乱或安不可分割。第二天又“晨以快信寄二弟,询越事诚妄”。他没有询家人安危,而是询“越事诚妄”,可见并不只是从家人的安危考虑了。19日又“苦望二弟信不得”,因为已近一周了,音信全无,一个“苦”字把他的焦虑不安描画得淋漓尽致。 至此,鲁迅的思乡之切已表露得极为充分,不必再加证明了。他说当时之“逃”,只是说当时的心境而已。时过境迁,饱受羁旅之苦的鲁迅,毕竟抵挡不住思乡的蛊惑! 到8月7日:“见北京报载初五日电云,绍兴分府卫兵毁越铎报馆。”这个“越铎报馆”,是在鲁迅的支持下,几个青年办起来的,鲁迅还给他们写过《越铎出世辞》。现在被绍兴军政府的卫兵砸毁,怎不让鲁迅着急? 其实,鲁迅刚到北京时,思乡之情最为殷切。9月25日的日记更令人动容:“旧历中秋也。下午钱稻孙来。收二十日《民兴日报》一分。晚铭伯、季市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这天来访、招饮的,都是同乡好友,收到的是故乡的报纸,还是他所支持的青年所办的报纸。而后看到中秋圆月时的感叹,更是有些凄然!思念之情已无以复加。 第二天,又有一条记载:“七时三十分观月食约十分之一,人家多击铜盆以救之,似为南方所无,似较北人稍慧,然实非是,南人爱情漓尽,即月真为天狗所食,亦更不欲拯之,非妄信已涤尽也。”这一段议论,虽然是对故乡所在的南方人有所贬抑,但实际上是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而已。同时,可以看到,鲁迅是把“南方及故乡”放在议论主体的位置,显示了在其心目中的中心地位。 到12月8日,“是日易竹帘以布幔,又购一小白泥炉,炽炭少许置室中,时时看之,颇忘旅人之苦。”这“旅人”两字,体现了他自己作为南方人的身份认同。当他用“旅人”一词时,意识已飞回故乡了。次年2月15日:“前乞戴芦舲画山水一幅,今日持来;又包蝶仙作山水一枚,乃转乞所得者,晴窗披览,仿佛见故乡矣。”看来他所见的画都是以故乡或江南山水为背景,所以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

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 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

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文学院中文系 2007级1班魏晓溪指导教师:郑永格 中文摘要:“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形象系列,文章主要依据鲁迅的小说作品,分析作者笔下的“看客”形象及其实质,以及“看客”小说独有的“看/被看”的叙事模式,进而探析作者的“看客”情结。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被看”;情结;意义 引言 在鲁迅的作品中,人们大多可以发现,在许多作品中都有“看客”这一 特有的人物形象,都有“示众”这一特定的故事情节。对此笔者进行了具体 而系统的统计。仅以《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为例,共收入作品26篇, 有看客形象出现的就有13篇,占50%。出小说外,在鲁迅的其他文体,如杂 文《娜拉走后怎样》,散文《藤野先生》等作品中也有多处对“看客”形象 的具体描述和对其表现的批评。 经统计后发现,在鲁迅的创作中,居然有如此多的作品都涉及有“看客” 形象或“示众”场面的描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何他如此迷恋这样的描写?其中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亦或是隐含了作者的某种特殊 情结? 一、鲁迅“看客”情结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及其本质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受到封建礼教制度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严重压迫与毒害。在鲁迅看来,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已变得麻木不仁和愚昧冷漠。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自己受到的压迫与剥削不敢与强敌进行反抗,以及他们对于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们,不仅不给予同情与温暖,反而幸灾乐祸,将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中。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看客”形象不仅集中的展现了中国人们的精神麻木,更体现出了中国国民性问题病根的所在。鲁迅在塑造这些看客形象的时候,由外到内地去剖析,从形象到精神去描写,各有各的独特特征,他用“看客”的形象勾勒出了芸芸众生相。 (一)“麻木”的看客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两人的爱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不能容忍涓生和子君叛逆地去追求爱情的自由。他们永远维护着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的结合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他们的准则,便生活在一个众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涓生才会失业,子君的叔叔也“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两人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大半是被托词拒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重压下,两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负担,以至于子君最后不得不走向“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2.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同居之后,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涓生对待爱情勇敢、真诚,抛弃世俗眼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然而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变大,涓生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渐渐显露出来。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但是涓生却认为“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直接把子君推向了死亡。虽然涓生自己也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可能导致子君的死,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子君分手,而子君也同样在最初的斗争中,以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非凡的果敢和坚决,但旧思想的束缚使她在和涓生同居后成了软弱、琐屑的家庭主妇,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3.经济的困顿。我们不得不承认,美满的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起初十分深厚,但是生活的困顿渐渐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他也失去了轻松的心情,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因此也与子君产生了矛盾。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拮据琐碎而同邻居争执不休,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没有时间讨论两人曾经孜孜以求的精神性追求,长此以往,两人的爱情也渐渐变质。(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

名家挽鲁迅

名家挽鲁迅 1、郭沫若: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2、孙伏园: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3、蔡元培: 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4、姚克、斯诺: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5、佐藤村夫: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6、陈毅: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解释 1郭沫若: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当时鲁迅被誉为“中国的高尔基”,而这两位文坛巨星仅隔四个月先后殒落。下联是说自己虽系鲁迅知音,曾怀着钦敬的心情诵读先生的大作《二心集》,遗憾的是两人竟无一面之缘。 2孙伏园时任《晨报》副刊编辑,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当时就连载于《晨报》副刊上。且二人接触频繁,过从甚密。鲁迅逝世,孙伏园深为悲痛,因以鲁迅所著书中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3蔡元培和鲁迅是好朋友。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鲁迅在北大作讲师,教《中国小说史略》,每周一小时,被称作是“一小时功课的讲师”。在国民党统治时期,

鲁迅屡受迫害,蔡元培多方维护,一直到鲁迅逝世。 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针对当时批评鲁迅杂文不严谨的意见,称道鲁迅文章“最严谨”,当然也包括杂文在内了,这是对鲁迅作品确切的评价。下联是根据鲁迅的遗嘱说的,鲁迅叫孩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 4鲁迅先生的逝世,也引起了一些外国朋友的悲痛,当时剧作家、翻译家姚克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正在鲁迅的指导下,精心编译《活的中国》一书,鲁迅逝世的噩耗传来,二人悲痛万分,合撰挽联一幅以寄托哀思: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联语贴切生动,既嵌入了先生《呐喊》和《彷徨》两部名著,表明了其丰功伟绩;又赞叹先生确实是文化革命的主将,是黑暗中国的精神领袖。 5先生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在得知先生逝世的噩耗后,亦撰联以寄托哀思: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对“三不”,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6 1950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话会上,陈毅即席撰挽联一幅: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是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又是谁是能足以相信的呢?当然了,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