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一、简答题

1、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的“感受与鉴赏”是指哪些教学内容?

2、现行高中音乐课程由哪几个模块组成?各占几个学分?

3、教学程序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有哪些?

5、举例说明柯达依教学法中的节奏唱名法。

6、什么是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

7、《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是什么?

8、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

9、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内容中关于“表现”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0、举六种以上音乐课的导入手段

11、教学目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2、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包含哪几个领域?

13、说课要“说清”什么?

14、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有哪些?

15、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内容中关于“创造”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二、论述题

1、举例说明音乐新教材的特点(例子请不要与教材的一样)。

2、举例说明音乐教学评价的理念及针对学生的评价手段。

3、如何理解《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当今音乐课程的性质定位?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教案.doc

音乐基本知识 李晓惠 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 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音乐基础理论

第一章音、音高 第一节:音的产生及其性质 一、音的产生 音是由物体(发音体)振动而产生的。※ 二、音的种类 1、乐音 2、噪音 ※三、乐音的特性 1、音的高低 2、音的长短(音值)由振动延续时间长短决定 3、音的强弱(音量)由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 4、音色由发音体质(质地、形状、结构)的不同所决定的。 ↓→材质:(木质、钢制)由于音色的不同

第二节介绍常用的音乐术语 一、音级:乐音体系中的每个乐音是音列中的一个音级。 基本音级: 变化音级: 二、音名:C、D、E、F、G、A、B 三、唱名:以意大利文do、re、mi、fa、sol、la、si、为唱名,每隔八度循环使用。 四、八度: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八度。 五、音阶:把某种调式的各个音级由低到高的排列叫音阶。 六、唱名法: 1、固定唱名法:无论乐谱中调号怎样变化,C音都唱do(即C、# C、都唱do) 2、首调唱名法:音名在乐谱上虽是固定不变的,但唱名则依调的不同而改变,如C大调以C音唱do,F大调以F音唱do等。 七、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变音记号。 A、升记号(#):

B、重升记号(x): C、降记号(b): D、重降记号(bb): E、还原记号(): 第三节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一、音的分组 1、将音分组的意义: 2、音的分组:以钢琴为例,将音分为9组;从低音—高音依次为:大字二组、A2B2 大字一组、C1—B1 大字组、C—B 小字组、c—b 小字一组、c1- b1 小字二组、c2- b2 小字三组、c3- b3 小字四组、c4- b4 小字五组、c5 二、音域:

音乐基础理论

音乐基础理论(转) 所谓乐理也就是音乐理论。这一部分是是基础,也就好比我们脑子里边所存储的那些文字,没有那么多文字的积累我们是写不出文章的。所以要想做出出色的音乐当然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做基础了。 下面正式上课第一章音及音高 在这里就不多说这些了,很三八的。我们平时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地球人都知道,呵呵~~),那么被我们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也不例外。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这四种基本的性质。换作物理上的道理来讲音的高低就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强弱则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长短则是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音色则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以及泛音多少决定的。在这四种性质中,音高和长短在音乐的表现中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ok,这一章就讲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留言给我。 第二章乐音的分组及音律 我们通常所使用乐音基本上都在钢琴的音域之内,在这里就以钢琴为例来讲一下音的分组以及音律。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音有最基本的1、2、3、4、5、6、7这七个。当然还有变化音级上的变化音。就以钢琴为例,钢琴上一共有88个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不相信可以数数,哈哈~~),52个白键所对应的即为我们所最常用的基本音级1234567,而36个黑键对应的则为变化音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升1、降3、升4、升5、降7。问题就在这里了。这么多的音,而名字只有1234567这几个,怎么来区分谁是谁啊。下边我们就来说一下音的分组。 钢琴上的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的使用着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因此出现了很多同名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个音,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我们平时所说的“中音do”,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C,在音的分组中它属于小字一组,记为c1,从它往下的音就是小字组。(比如低音si,也就是记做b)小字组再往下就为大字组,用大写的字母来表示(我们通常说的lowC也就是记做C)依次类推一共可以推到大字二组的A2,也就是键盘上的最低音。然后我们再从中央C往上推,同样可以推出一个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的一个音就是小字五组的c5。 各组音的记法如下: 小字组各音都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小字n组就在小写字母的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 大字组各音都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大字n组就在大写字母的右下方加数字来表示。 这就是音的分组,国际通用,绝对通吃,哈哈~~~但在这里还要提一下音域这个概念。 总音域也就是钢琴的音域,从C2--c5,看得懂吧?还有就是个别的人声或乐器也都有自己的音域。 下边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音律。理论上是这样的,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了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音律也有很多种,比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等等。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常用的十二平均律。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呢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则是我国明朝的音乐家朱载堉(1584年哟) 在音乐中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便是半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大家可以数一数,钢琴上一个八度内黑键加白键是不是一共有十二个,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什么是八度,我倒

音乐教学理论

音乐教学理论 一、义务音乐课程的性质: 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二、音乐课程的价值: 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价值。 三、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4、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精神; 5、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体制。 四、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 审美性、多元性、工具性。 六、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 1、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 2、音乐教育是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作为审美的工具; 3、音乐教育使人在愉悦中教授教育。 七、音乐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表现: 1、应面向全体学生; 2、应以审美为核心; 3、应以学生为主体; 4、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应培养学生的情商;应体现“减负”的精神。 八、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审美性与协同性并举原则; 2、情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 3、民族性与多元化结合原则; 4、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趣味性与律动性原则; 6、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课外活动相结合原则。 九、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谈话法、讨论法。 十、中学音乐教学的领域: 1、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 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音乐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 的其他学科; 十一、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 十二、音乐教学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考试或测验、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成长记录袋、自评互评与他平、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评价对象与交流。 十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体验、比较、探究、合作。 十四、新课程中的中学音乐教师角色: 1、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教育家、音乐家;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从课程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课程的创新者; 4、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 5、从教师与他人的关系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十五、奥尔夫教学法: 德国,综合教学 十六、柯达伊: 匈牙利,按儿童自然发展教育 十七、迈克尔罗斯: 瑞士、体态律动学。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复调音乐基础;英文名称:Polyphonic basis 课程编码:061130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各专业 先修课程: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 执笔人:许佳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二声部复调定义,以及复调性多声音乐与和声性多声音乐的区别,通过对二声部复调的学习分析,能基本掌握复调音乐的特征,以及写作简单的对比,模仿复调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2学时) [讲授] 1:什么是复调?什么是对位? 2:复调音乐产生的历史沿革 3:复调的类型 4:复调音乐的特点 5: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6:复调音乐的写作手法及表现作用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 第二章复调音乐中对位旋律写作原则(6学时) [讲授] 1:音高关系 2:节奏关系 3:句幅关系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三章对位中旋律的类型(6学时) [讲授] 1:对位中旋律的不同类型 2:对位中旋律的组合形式 3:旋律的对比性质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4学时)[讲授] 1:副对位的基本概念 2:八度复对位的写作 3: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五章二声部模仿(4学时)[讲授] 1:模仿的基本特点 2:原形与变形模仿 3:卡农的写作(有终与无终)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六章模进(4学时) [讲授] 1:模进的特点 2:卡农模进与对比模进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七章复调乐曲分析(4学时)[讲授] 1:二部创意曲分析 2:三部创意曲分析 3:小型乐曲分析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八章小型复调乐曲的写作(2学时)[讲授] 1:曲式结构 2:调性布局 3:整体写作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00250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 音乐系 编写单 位: 编写人:张蕾 审定人:杨兆丰 2012年06月 编写时 间: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内容有二声部对比复调、二声部模仿复调、复对位、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以及对复调作品的理论分析,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目的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本课程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复调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以便将来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同时也能胜任中小型歌曲、器乐曲的多 声部编配。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在于理解复调的写作技法,掌握复调的创作手法。难点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 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 4、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方法是书面笔答形式。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欣赏课、辅导课、课外作业等。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学时4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课程学时分配表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复调音乐概论(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2、了解复调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3、介绍复调的类型 本章重点 复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复调的类型。 本章难点 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调音乐概念(1学时) 1.复调音乐概念 1.1复调音乐: 1.2对位: 1.3主调音乐: 1.4支声音乐: 2.复调音乐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2.1中世纪:公元9世纪奥尔加农 2.2古艺术:13世纪 2.3 新艺术:14世纪 2.4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 2.5 巴罗克时期:16世纪 2.6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

音乐小课题

“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则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小学生好奇、好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今天的发现创新是明天发明创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力求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地唱游、律动、游戏、自编旋律、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 4. 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 (1)第一阶段为2012年3月~2012年6月,为课题申报准备阶段。 此阶段为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调查研究确立实践方案,论证方案的可实施性。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4) 一、课程性质 (4) 二、课程基本理念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5)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 一、总目标 (6) (一)情感一态度一价值观 (7) (二)过程与方法 (7) (三)知识与技能 (8) 二、学段目标 (8) (一)1、2年级 (8) (二)3、6年级 (8)

(三)7、9年级 (9)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9) 一、感受与欣赏 (9) (一)音乐表现要素 (9)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0)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10)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1) 二、表现 (11) (二)演奏 (12) (三)综合性艺术表请 (12) (四)识读乐潜 (13) (四)识读乐潜 (13) 三、创造 (13) (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14) (三)创作实践 (14)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4) (二)音乐与姊妹艺术 (15) (三)音乐与芒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6) 一、教学建议 (16)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7) 1.感受与欣赏 (17) 2.演唱 (17) 3.演奏 (17) 4.识读乐谱 (18)

5.创造 (18) 二、评价建议 (18) (一)评价内容 (18) (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8) 2.定性述评与定量涮评相结合 (19) 三、教材编写建议 (19) (一)教材编写原则 (19) (二)教材内容缩写建议 (20) (三)教材呈现群式的建议 (20) 四、课程瓷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0)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

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有关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___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

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内容摘要: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音乐教育基础改革现状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对现今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1、教育思想 以升学为目标的非普及性音乐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

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部分地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逐步得到了加强。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学校仍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的领导在乎的往往是主课,将主课摆在首位,欠缺考虑音乐的教育作用。现今音乐教育,音乐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 2、师资队伍建设 据调查,现今很多学校,都是一个学校一位音乐教师,这是较为严重的状况,要跟上现代的教学脚步,必须要在师资队伍上下足功夫,特别是较为有特色的学校,在师资队伍上是主课教师与艺体类教师并存的,而且要全面和谐发展,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得以全面。 3、教学设施 现今,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音响设备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部分学校有了像某些小学那样的教学设施。除去家庭较为好的可以有经济条件去外面的培训机构学习音乐外,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费用,但是在学校里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老师一般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了。 4、教学模式 现在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大都是单一的以教唱为主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有个别音乐爱好者,家中有条件学习的学生都是在校外请的专业老师个别辅导。比如学生家长意识到音乐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熏陶才发展起来的,艺术氛围不高,现在这种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声乐、钢琴及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五线谱,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相 关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中国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的理解,使其具有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

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三)参考学时: 120—14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课程。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可根据大纲制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也可根据本学科体系提纲挈领地制定面授计划和讲授。 重点学习各种基本乐理的一般性概念和原则,及在典型情况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2、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 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 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 的理论基础。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 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 《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 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 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 “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 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 ,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 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⑴ 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 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 习的能力。 ⑶ 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 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⑵ 培养审美情趣,开发智力,发展音乐才能,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坚 实的理论基础。 ⑶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高尚的音乐情趣,具备小学教师应具 有的音乐素质。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声乐、钢琴及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五线谱,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相 关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中国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的理 解,使其具有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 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参考学时:120—14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课程。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可根据大纲制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也可根据本学科体系提纲挈领地制定面授计划和讲授。 重点学习各种基本乐理的一般性概念和原则,及在典型情况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2、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成绩为百分制;适当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听课、作业)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综合

乐谱基础知识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教程本书主要内容有: 第一讲音的概念 1、音的概念 第二讲乐谱的知识 1、什么是乐谱 2、乐谱的分类 3、五线谱的优点 第三讲学认五线谱 1、谱表 2、谱号 第四讲学画各种谱号 1、高音谱号 2、低音谱号 3、C谱号 第五讲音符 1、音名 2、音名的分组 3、认识音符 4、音符的正确写法 5、符点音符 6、复符点音符 7、共用符尾 8、多声部的记谱方法 9、休止符 第六讲变化音记号 1、变化音记号 第七讲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1、节奏、节拍 2、拍子 3、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4、小节线、终止线 5、单拍子和复拍子 6、混合拍子 7、特殊拍子 8、变拍子 9、打拍子 10、连音符 11、切分音 12、速度 第八讲音程 1、音程、曲调音程、和声音程 2、音程的度数、音数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5、单音程和复音程 6、音程的转位 第九讲和弦 1、三和弦 2、七和弦 3、和弦转位 第十讲调及调的关系 1、什么是调 2、调的形成 3、音阶中各音的名称 4、调号 第十一讲调式 1、大调式 2、小调式 3、五声调式 第十二讲装饰音 1、倚音 2、滑音 3、波音 4、颤音 5、廻音 第十三讲音乐术语 1、全曲速度 2、临时转换速度 3、力度记号及术语 4、实用术语 5、表情用语(一) 6、表情用语(二) 7、表情术语(三) 第一讲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类型

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类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唱歌课、器乐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器乐、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音乐课堂的整体设计 ?导入(5分钟)新课教学(20分钟) ?拓展阶段(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一、关于导入 ?导入(5分钟) (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组织教学,双基训练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欣赏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必须要做到重视,要尽力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导入的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谈话导入法; 3、复习导入法 (三)导入的要求 ?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准契入点,运用最有利的方法,再辅教师讲课的艺术美感。 ?5分钟内必须导入课题。 ?5分钟内必须出现音乐,并且是和课堂相关的。 ?做音乐有关的活动。 二、关于新课教学(20分钟) (一)歌唱教学的模式 1、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2、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歌曲节奏----- 按节奏读歌词----- 学唱歌曲----- 练习歌曲-----重难点的教学 3、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相互表演、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表现等。如小组唱,男女分组唱等 (二)欣赏教学为主的新课教学模式 1、新作赏析,感知体会。 ?初次聆听: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同时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简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内容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 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 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 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 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 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 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 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 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 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 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 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女口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 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 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 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 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 及的东西,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 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后,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 要谈论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的概念就是:什么是“音”?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也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就是音。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pitch)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amplitude)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harmonic wave)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音的这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更为重要。以《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旋律为例,不管用人声演唱或用乐器演奏,小声演唱(奏)还是大声演唱(奏),虽然音的强弱和音色都有了变化,但是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就是《生日快乐》。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长短)加以改变,则音乐形象即受到破坏,人们再也认不出这是原来的旋律了。音的振动状态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据此,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也就是振动状态规则的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知道了音的性质以后,下面谈谈构成音乐的几种要素。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素材,听音乐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有相当的认识,要想对音乐内容得出一具比较完整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节奏和节拍是音乐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大意义。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不可分离的。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带重音和不带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譬如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假定左脚带重音,右脚不带重音,左-右-左-右就是轻-重-轻-重,这就是节拍。 节奏的含意有两种:广义地说,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狭义地说,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列队行进中变化着的鼓点,体现了音的长短关系,如嘣-嘣-嘣嘣嘣,这就是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例如交谊舞中的快三步(相当于古典音乐中的维也纳圆舞曲)其节奏型是“蓬、拆、拆、蓬、拆、拆”,用音乐术语说是属于6/8拍子(读作八六拍)。在乐曲中运用某些具有明显特点的节奏型的重复,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所以它在音乐表现上意义重大。节奏还有一种功能,就是激发听众的情绪,使之不由自主地在身体动作上与音乐共鸣,现代摇滚乐(rock and roll)是一种以极其强烈和粗野的节奏为特点的音乐。它非常迎合青年人喜欢刺激的特性,因而风行全世界。下面谈拍子问题。用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叫做一个单位拍。为了构成节拍而使用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无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弱拍。在乐曲中,节拍的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拍子是用分数来标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拍号的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如3/4拍子读作四三拍。在乐曲中,由上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叫做小节。把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由于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