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张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并根据数据绘出了m -V 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

C .该液体密度为2g/cm 3

D .量筒质量为40g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体体积是60cm 3时,这个总质量是80g ,当液体体积是20 cm 3时,这个总质量是40g ,可知道该液体密度是

333

80g -40g

1g/cm 60cm -20cm

ρ=

= 所以60cm 3的该液体质量是

331g/cm 60cm 60g m V ρ==?=

从图中还可知道,60cm 3的该液体,对应的总质量是80g ,那么该量筒质量是

-80g -60g 20g m m m ===总量筒

故选A 。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错误;

B、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故B正确;

C、由Q=cm△t可知,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比热容小,故C正确;

D、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D 正确.

故选A.

【分析】(1)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是吸热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3)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9.题目文件丢失!

10.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

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11.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 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 ,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 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 2 , 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A .

211

4

d l π B .3

14

d π

C .2

121

4

d l l π+()

D .2

121

4

d l l ()π-

【答案】C 【解析】

酒瓶的底面积为2

4

d S π=

,瓶中水的体积21

14d l V Sl π==

水,瓶中空气体积

22

24

d l V Sl π==

空,酒瓶的容积为22212

1214

4

4

d l d l V V V d L L πππ=+=

+

=+瓶水空().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关键是利用等效替换法测量形状不规则部分体积,即把瓶子正放、倒放结合起来得到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体积.

12.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 、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A 正确;B 、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乙的

质量较小,故B正确;CD、由图可知,当m甲=20kg时,V甲=4m3;当m乙=10kg时,V乙

=8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kg/m3:1.25kg/m3=4:1.故C正确,D错误;

答案为D。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1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A.3

0.5g/cm

B.3

1.25g/cm

C.3

0.75kg/m

D.3

0.75?g/cm

【答案】D

【解析】

(1)由图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则量杯的质量m杯=40g;(2)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

总质量m总1=m1+m杯=100g由ρ=m

V

可得:ρ×V1+m杯

=100g,ρ×80cm3+40g=100g,解得液体的密度:ρ=0.75g/cm3.故选D.

点睛: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4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40g;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100g,据此求液体密度.

14.题目文件丢失!

15.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A.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B.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等于m乙

C.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D.倒入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C.由题意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可理解为:在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时,甲液面升高得快些,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质量相等的原液体,甲容器满了,而乙容器还未满,所以,两容器都倒满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即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A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

积,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

m

V

ρ=可知,ρρ

<

甲乙

,由A知,m m

<

甲乙

,故根

m

V

ρ=可知,倒入的体积V

一定不等于V乙,故D不符合题意。

16.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17.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密度为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 .5︰4

B .4︰5

C .5︰2

D .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 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 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 甲=ρ甲V 甲=5g/cm 3×V 甲=5V 甲,乙物质的质量:m 乙=ρ乙V 乙=2g/cm 3×V 乙=2V 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 总=m 甲+m 乙=5V 甲+2V 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 总=V 甲+V 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ρ总=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 3,所以

=3,则5V 甲

+2V 乙=3V 甲+3V 乙,解得:V 乙=2V 甲,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5V

:2V 乙=5V 甲:(2×2V 甲)=5V 甲:4V 甲=5:4,故选A

18.要想尽可能准确地一次性测出100g 密度为0.8×103kg/m 3的某种油的体积,请从以下给定的量筒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当的量筒( ) A .50mL ,5mL B .100mL ,2mL C .250mL ,5mL D .500mL ,10mL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这种油的密度

3330.810kg/0.8g c m /m ρ?==

这种油的体积是

3

30.8g/cm

100g

125cm 125ml m

V ρ

=

=

== 那么50mL 、100mL 量程的量筒都不合适,500mL 的量筒量程较大,分度值是10mL ,也较大,不合适,250mL 的量筒量程足够,并且分度值5mL 不会太大,故选C 。

19.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

A. 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根据

ρ=m V

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 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

则b物质的密度是ρb=b

b

m

V=33

1kg

110m

-

?

=1.0×103kg/m3;故B正确;

C. 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都为2×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c物质的质量是4kg,所以根据ρ=

m

V

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错误;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0.物理兴趣小组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某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该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由图可知

A.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2g/cm3

C.体积为2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40g

D.该液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不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可得:

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当液体的体积V3=2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20cm3=20g,

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液体密度一定,因此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2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法一:在图象上取一体积值,比较对应的质量大小,得出A、B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法二:在图象上取一个质量值,找到对应的体积,得出A、B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法三:可以根据ρ=m V

,用倾斜度的大小直接判断.

解法一:在横坐标轴上取一体积V1,作出对应的A、B质量为m A、m B,可以看到m A>m B,则有ρA=A

1

m

V>ρB=

B

1

m

V.

故选C.

解法二:在纵坐标轴上取一质量m1,作出对应的A、B的体积为V A、V B,可以看到V A<

V B,则有ρA

=1

A

m

V>

ρB=1

B

m

V。

故选C.

解法三:图象中纵坐标为质量m,横坐标为体积V,由ρ=

m

V

可判断出倾斜度越大的密度越大;

故选C。

【点睛】

解图象题首先要看清楚纵坐标轴、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如本题中横、纵坐标轴对掉,则应选A,然后再用自己擅长的解题方法去解答。

22.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B.b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三倍D.b物质的密度是1.2×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m

V

ρ=得,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3

a

a3

a

3.5g

==1.75g/cm

2cm

m

V

ρ=,

3

b

b3

b

2g

=1g/cm

2cm

m

V

ρ=

=,

3c c

3c 1g =0.5g /cm 2cm

m V ρ=

= 。 A .c 物质的密度最小,故不符合题意; B .b 物质的密度是c 的两倍,故符合题意; C .a 物质的密度是c 的3.5倍,故不符合题意;

D .b 物质的密度是31g /cm 即1×103kg/m 3,故不符合题意。

2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 .密度小

B .弹性小

C .体积小

D .硬度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

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4.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 .8:3 B .2:1 C .1:3 D .9:2.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甲乙是正方体,而且边长之比是2:3,所以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3

3

3

282 37

L V V L ??=== ???甲甲乙乙; 又由于甲乙质量之比是4:3,即:

4

3

m m =甲乙; 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4279382m V m V m m V V ρρ==?=?=甲

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

。 故选D 。

25.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菜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一。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A .3.0×103kg/m 3 10g

B .1.5×103kg/m 3 15g

C .0.75×103kg/m 3 22.5g.

D .1.0×103kg/m 3 20g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3

110cm V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130g m =总;当液体体积

3230cm V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245g m =总;设量杯的质量为m 杯,液体的密度为ρ,

则:

11m m m =+总杯;

代入数据得:

130g V m ρ=+杯;①

22m m m =+总杯;

代入数据得:

245g V m ρ=+杯;②

②-①得:

2145g 30g 15g V V ρρ-=-=;

解得,3

3

3

3

1g/cm 0.751010kg/m ρ==??; 代入①得:

3330g 0.75g/cm 10cm m =?+杯;

解得,22.5g m =杯。 故选C 。

26.在某次小组合作探究中,三位同学在测量液体密度时,汇总得到如图所示的m —V 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判断甲、乙、丙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 .ρρρ>>甲乙丙

B .ρρρ<<甲乙丙

C .ρρρ=甲乙丙>

D .ρρρ=

<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液体的体积为0时,质量为10g ,则甲同学测量时所用容器的质量m 容=10g ,当甲液体的体积V 甲=10cm 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20g ,则甲液体的质量

m 甲=m 总-m 容=20g-10g=10g

所以,甲液体的密度

3

3

10g =1g /cm 10cm m V ρ=

=甲甲甲 由图象可知,当

m 乙=m 丙=20g

V 乙=20cm 3,V 丙=40cm 3

则乙、丙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3

3

20g =1g /cm 20cm m V ρ==乙乙乙 3

3

20g =0.5g /cm 40cm m V V =

=丙丙丙 综上可知

ρ甲=ρ乙>ρ丙

故选C 。

2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 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大小关系:

(2)由图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体积为10cm 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5g ,利用密度公式求乙物质的密度; (4)由图可知,体积为10cm 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 ,可求甲物质的密度,进而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详解】

A 、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大,A 错误:

B 、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故B 错误;

C 、体积为10cm 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5g ,则乙物质的密度

333

3

5=

0.5/0.510/10m g g cm kg m V cm 乙乙乙ρ===?,故C 错误; D 、体积为10cm 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 ,则甲物质的密度:

333320=

2/210/10m g

g cm kg m V cm

ρ===?甲甲甲,则33=2/0.5/41g cm g cm ρρ=甲乙:::,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好物体的m-V 图像,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28.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

A .4kg

B .40kg

C .400g

D .4N

【答案】A 【解析】 【详解】

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中学生体重大约为50千克,则血液的质量为

()()50kg 7%8% 3.54kg m =?=;

A .符合题意;

B .不符合题意;

C .不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

29.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 .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 .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故A 正确.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必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B 错误.

C .要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故C 错误.

D .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故D 错误.

30.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10 cm 3 B .50 cm 3

C .100 cm 3

D .150 cm 3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m =50g ,密度约ρ=1g/cm 3,一个鸡蛋的体积

3

3

50g 50cm 1g /cm m

V ρ

=

=

=.

故B 符合题意.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质量和密度(含答案)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2017?)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 【答案】C 2.(2017?)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馆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 9t B. 9kg C. 9g D. 9mg 【答案】B 3.(2017?)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物体长度为1.45cm B. 物体质量为6.6g C.温度计示数为16℃ D.电流表示数为0.32A 【答案】A 4.(2017?龙东)(选)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答案】CD 5.(2017?)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答案】B

6.(201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应选C。 7、(2017?)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C 8. (2017?)图6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确的是()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法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法 计算题解题技法: 1.计算题的特点 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题在许多省市考题中常被列为压轴题目.计算题的特点是: (1)结果合理性 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 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 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2.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方式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计算题的分析解答过程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知识的能力水平.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现象和过程,确定给出的条件或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第二步:找关系,也就是针对题目内容分析综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找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三步:列出表达式.这一步是在明确了各个已知量、未知量及某个物理量在题目中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变化时存在的关系,根据公式或规律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并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第四步:代人数据求解,这一步是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人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同时对答案进行合理化验证,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初中物理中考做题技巧及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做题技巧及知识点归纳 一、力学部分 1、常考的密度测量 (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 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 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

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 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 (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综合题汇编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下面选项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其中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并且电流表示数不随人体重的改变而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无论压力增大还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不管变阻器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压表都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瓶身标有“500mL”字样的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A.0.05千克B.0.5千克C.5千克D.50千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已知V=500mL=500cm3;ρ=1g/cm3;m=ρV=1g/cm3×500cm3=500g=0.5kg.故答案选B.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3)

A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 =10m ,b =6m ,h =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 =10m×6m×3.5m=210m 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 =1.29kg/m 3 ×210m 3 =270.9kg ,故选C . 4.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 .铁球的质量大 B .铜球的质量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 m V 得V =m ρ可知,则铜的体积小于铁的体积。但两球的总体积相等,则说明铜球内部空心体积大于铁球内部的空心体积,将两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铜球装的水多,所以最终铜球的质量大。故选B 。 5.甲物质的密度为2g/cm 3,乙物质的密度为5 g/cm 3,各取一定质量的甲、乙混合后的密度为3 g/cm 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 .2∶5 B .5∶2 C .4∶5 D .5∶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两者的体积,利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表示出混合后的密度,可以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详解】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则混合后的总质量 m m m =+甲乙 混合后的总体积 m m V V V ρρ=+= + 甲 乙 甲乙甲 乙 甲乙混合后的密度 3 33 3g/cm 2g/cm 5g/cm m m m m m m m m m m m V V V ρρρ+++= === =+++ 甲乙甲乙 甲乙 甲 甲乙 乙甲乙甲乙

(物理)中考物理电与磁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电与磁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电与磁选择题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时代,制造电动机所依据的原理是() A. 电磁感应现象 B. 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C. 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D.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 故选D. 【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如图所示是发电机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经过的四个位置,电路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A. 甲和乙 B. 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丁【答案】 D 【解析】【解答】甲图和丙图中,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时,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ABC不符合题意; 乙图中a导线向下切割磁感线,而丁图a导线向上切割磁感线,两图中a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明确产生感应电路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 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想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行的做法是() A. 将滑片P向a端移动 B. 将滑片P向b端移动 C. 用铜芯替代铁芯 D. 减少线圈匝数 【答案】 A

【解析】【解答】A、将滑片P向a端移动,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故A正确; B、将滑片P向b端移动,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较少,故B错误; C、电磁铁的铁芯需用软磁性材料制成,铜不是磁性材料,故不可以用铜棒代替,故C错误 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因此减少线圈匝数,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较少,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码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导线电阻不计),由图可知:() A. 当开关S接a点时,仪表指针向右偏转 B. 当开关S接a点接滑片P向下移动时,仪表示数变小 C. 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开关S由a点换到b点,仪表示数变大 D. 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仪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仪表指针向左偏转,故A错误; B、当开关S接a点接滑片P向下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指针偏转变大,仪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 C、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开关S由a点换到b点,线圈匝数增加,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指针偏转变大,仪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 D、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改变,仪表指针偏转方向改变,故D 错误. 故选C. 【分析】(1)由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仪表指针向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质量与密度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质量与密度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以10-10nm(或0.1nm)为单位;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行星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9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t 、kg、g、mg。国际单位:k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单位:kg/m3 g/cm3 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4、计算: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

最新中考物理电功率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物理电功率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所示,灯泡L1和L2(灯泡中只要有电流就能发光)相同,电源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且保持不变,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电路中() A. L1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 B. L1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大 C. L2亮起来,电压表示数变大 D. L2亮起来,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L1和L2串联,灯泡L2亮起来,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 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符合题意;由U=IR可知,灯泡L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不符合题意;因P=UI,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L1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L1变暗,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首先 判断出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I= 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和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即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可知亮暗的变化. 2.某型号电饭锅具有保温与加热两种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1、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B. S1、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C. S1闭合、S2断开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D. S1断开、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S1、S2闭合时,R1短路,电路中只有R2;当S1闭合、S2断开时,R1, R2串联,S1断开、S2闭合时,整个电路断开,电饭锅不工作; 可见,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电阻最小,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电阻较大, 由P= 可知,当S1、S2闭合时,电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功率较小,处于保温状态. 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分析】根据P= 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即为加热状态,反之为保温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3.小龙家上月初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上月末的示数如图所示,表盘上“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龙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680kW?h B. 小龙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可超过2200W C. 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电能表所在电路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 D. 断开其它用电器,只让阻值是100Ω的电热棒单独工作3min,指示灯闪烁64次,此时小龙家的实际电压是200V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电能表的读数时,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小龙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772.3kW?h ﹣704.3kW?h=68kW?h,故A错; B、小龙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最大总功率P=UI=220V×20A=4400W,故B错; C、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反映了做功的快慢,而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多表示,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的电能多,总功率不一定大,故C错; D、电能表上的指示灯闪烁了64次消耗的电能: W= kW?h=0.02kW?h;

初中物理 知识点归纳汇总 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 知识点归纳汇总 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 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 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 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 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 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 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 1 2 3

中考物理设计型实验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设计型实验题答题技巧 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是力学和电学题目,并有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③贴近生产、生活,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解法分析: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初学物理,既兴奋又好奇,但也有不少学生为之头痛。特别是物理实验题,总给人不痛不痒的感觉。开始很简单,但之后就发现有很多题是书本上没有的。与最后的大题相较,综合性也不是很强。是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物理实验题呢?针对这种状况,学大教育总结了中考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题可归纳为四种: 【一】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总分值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 ,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 A .m 甲>m 乙 B .m 甲<m 乙 C .m 甲=m 乙 D .m = 1 2 (m 甲+m 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两液体的密度分别是1ρ、2ρ,烧杯的容积是V ,那么对于甲杯,两种液体的质量都是 1 2 m 甲,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是 1111 22m m V ρρ==甲甲 222 1 22m m V ρρ==甲甲 甲杯中液体的体积是 ()1212121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 =甲甲甲 对于乙杯,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即为12 V ,那么 ()()()()2 12121212121212 1111222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甲甲乙 可以得到 ()()22 12121212 ---0224m m m m m ρρρρρρρρ+=?=?>甲乙甲甲甲 即m m >乙甲;可以知道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是 m m m =+甲乙 故选B 。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 9.小明和妈妈从北京去西藏旅游,发现进入西藏拉萨,带去的食品包装都膨胀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A. 密度 B. 温度 C. 质量 D. 体积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D、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食品从北京带到西藏,环境气压减小,食品包装膨胀体积增大,食品体积也可能膨胀,密度减小.故A、D不符合题意; B、同一时刻北京和西藏的温度有明显差别,所以食品的温度可能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位置无关,所以从北京到西藏,食品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 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同一时刻,不同地理位置的气温不同; ③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 ④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体积. 10.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 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体积的关系 B.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 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 “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 C.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 D.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飞机在播撒“干冰”的过程中,飞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飞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吸收大量热量.故B错误,C正确; D、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路程大,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请你观察身边的数据并判断,哪些数据是符合实际的() A. 教室顶端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A B. 小明的身高1.65×107微米 C. 教室里的空气约重2500N D. 教室里的气温约45℃ 【答案】C 【解析】【解答】A、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I= ≈0.18A,A不符合题意; B、小明的身高1.65m=1.65×106μm,B不符合题意;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201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物理中考试卷结构(试卷分值:70分) 一、填空题:14分 二、选择题:16分 三、作图题:4分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五、综合应用题:18分 其中力学约占40%,电学约占40%,热学、光学、声学约占20%。 难度系数:~,其中易、中、难所占分数的比例控制在4︰4︰2左右。 一、填空题 1、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2、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⑴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 ⑵分析型填空(根据生活、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⑶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 ⑷开放型填空(根据所给现象做出合理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根据给出的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3、解答填空题应注意: 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二、选择题 1、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2、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⑴概念辨析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⑵规律理解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⑶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