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

学习本专题内容:

一个核心: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两个方面:是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三个阶段:1949——1956: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注意建设取得的成就

1956——1976:20年曲折探索,分析其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

对内改革城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渐进性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建设的起步(1953——1956)

1、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1950——1952,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经过三年多(1952年)的艰苦奋斗,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㈠、土地改革:(建国后第一次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练习:(2010高考全国Ⅱ卷)据统计,到1950年9月,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注:合理调整工商业时间:1950年上半年——1952。

⑵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⑶中苏关系友好,苏联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

2、起步:在苏联经验中起步(1953——1956)

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1949——1956)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特点:建设与改造并举)

⑵一五计划(1953——1957)(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基本任务: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从1953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其实质是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思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ⅰ、我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失调,近代以来,农业、轻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和基础,但重工业的基础薄弱。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ⅱ、特殊的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我们如果不发展自己的重工业,就很可能再度受到侵略或沦为他国的经济附庸。

ⅲ、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ⅳ、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大工业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自己的重工业才能够为实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②一五计划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工人、技术人员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建立起来。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一五期间,国家重工业地域分布主要在东北)

③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④一五计划的主要经验:a.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b.正确选择发展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力量越是不足,越要集中有限力量。c.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练习:(2011?海南省单科历史?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⑶三大改造(1953——1956)

①时间: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方式:a.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走集体化道路。

资料:初级社:它建立在主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社员将土地作价入股,统一经营;耕畜与大中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归社统一使用;社员参加社内劳动。初级社的总收入,在扣除当年生产费用、税金、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后,所余部分分给社员,作为社员的劳动报酬和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报酬。社员劳动报酬一般高于土地报酬。劳动报酬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采取劳动工分的形式。社员除参加社内劳动外,还可以耕种自留地和经营其他家庭副业,社员家庭副业的生产工具、零星树木、家畜、家禽以及生活资料等归社员所有。高级社:它实现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机具则按合理价格由社收买,或为集体财产。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畜、家禽、小农具以及家庭副业所需要的工具等,仍属社员私有。高级社在有计划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组织社员参加社内的劳动。高级社的总收入在扣除税金、生产费、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后,剩余部分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社员之间进行分配。同初级社相比,高级社能够较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采用新式农机具,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和工副业生产,以满足社员、集体和国家的需要。

㈡、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后第二次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难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b.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通过和平赎买政策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鉴于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贡献)。

③结果: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意义: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用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存在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练习:1、(2011?北京市文综?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2、(2011?福建省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合作经济)

3、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成功的探索:前期的正确探索

⑴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发表。

①提出背景: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鉴戒苏联经验的基础上。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基础;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十分高涨;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②内容: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③意义: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反映了党开始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初步探索。

⑵中共八大(1956年9月):

①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a.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此,中国八大制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历史影响:a.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b.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2、探索中的“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期探索的失误

⑴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

②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③且在建设中又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同时忽视了可观规律)。

⑵表现:

①1958年“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②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用制性质,只是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在没有经过试验的情况下,只用一个多月全国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同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到1958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资料: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㈢、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建国后第三次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原因: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⑶结果及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年)。

⑷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练习:1、(2011?海南省单科历史?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2、(2011?广东卷文综?18)下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3)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0)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1995提出)

3、(2010〃天津文综,9)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

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3、挫折后艰难调整:后期经济建设的调整

⑴背景:从1958年起,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1959——1961)的严重困难局面,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基建规模过大,粮食缺乏,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

⑵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主要是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注意: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对“左”倾错误的纠正并不彻底,它是在充分肯定“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基础上的纠“左”,并没有从根本上根除“左”倾错误。

资料:“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⑵成效:经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十年建设成就: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⑴重工业:我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⑵交通运输:新修铁路约八千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⑶能源:石油已经实现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练习:1、(2011?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2011?全国卷文综?17)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三、严重挫折的十年:“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⑴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⑵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国民经济得运行失去控制;⑶全国交通运输阻塞,物质供应困难,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⑷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劳动纪律松懈;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说破下降。

2、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整顿

⑴周恩来:①背景: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②措施:要求必须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③结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⑵邓小平:①1975年1月,第四阶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定了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会后,周恩来病情加重,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②措施: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③结果:经过整顿,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局面,开始了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刚出现好转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3、“文革”给国民经济建设的影响

⑴国民经济损失巨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⑵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资料:Ⅰ、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Ⅱ、(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的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陈晓卿《百年中国》

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5、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

6、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7、要抓住发展机遇。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8——1992)

课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及其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背景:

⑴“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但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⑶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

⑴思想路线: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⑵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⑶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健全民主法制,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⑷伟大决策:①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即提出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②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③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两转折,三个标志)

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①工作重点:开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体制: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⑵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⑶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

⑷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新”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

思考: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1)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

(2)新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练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从此我国经济建设方针完全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去进行

B、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C、从此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注意: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背景: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

②农业集体化以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到1977年,农民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

③在一些地方,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农村已经出现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⑵过程:

①首先是一些地方的农民自发地开始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企分开”。

②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得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⑶主要内容:

①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用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②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③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④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主要是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

⑷意义:

①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认识:1、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ⅰ、家庭联产承包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并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ⅲ、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营的区别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农业合作化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2)管理方式不同。农业合作化前是一家一户落后的生产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

(3)产品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而农业合作化前则不存在。

(4)发展趋势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商品化。而农业合作化前的经营方式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㈣、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国后第四次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学习思考](教材P53)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原因:①改革前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

③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2)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练习:1、201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1〃龙岩模拟)《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3、(2011〃江苏省单科历史〃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 D.土地的规模

4、(2011?上海市单科历史?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省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只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

⑴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②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⑵过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村转向国有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资料: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试验和探索中不断前进。从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

权开始,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改组联合,改革商品流通体制,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在计划、财政、物价、信贷、工资、物资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改革科教体制,实行市领导县和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为进行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了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从1981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在沙市、常州和重庆三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1984年,试点工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城市改革的步伐,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4年10月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和基本政策。这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逐步全面展开的新时期,使城市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⑶中心内容: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中心环节),扩大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提高生产效益,将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①经济结构(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管理体制: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

③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流通体制:由过去忽视价值规律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

⑤经营方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⑷实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⑸意义: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间有了竞争,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练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学习思考](教材P53)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⑵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⑶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⑷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附: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异同点

同:目的都是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中国家统得过死的现象,改变“一大二公”的局面,以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方法上都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都实行责任制以激发经济活力;

过程上都讲究循序渐进,先试点后逐步推开;

结果上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和工作热情,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异:从目的上看农村是激发农民的热情而城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从改革的层次来看,农村的改革是先导,承担着改革的思想突破和模式创新的任务。

思考: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练习: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2、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3、(2011〃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⑴什么是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⑵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⑶经济特区的设立:

①背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②设立: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④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原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的海运港口;是著名的侨乡;毗邻港、澳;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资源较丰富。

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2、对外开放的扩大:

⑴沿海开放城市:

①设立: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③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⑵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地带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这些城市和地区,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作为依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⑶开放浦东:

①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②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a.目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b.有利条件: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优势;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人才和产业优势。

c.成就:浦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3、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⑴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融入世界(2001加入WTO)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⑵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不断推进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⑶意义:有力地推动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考:19世纪末“门户开放”与现在的开放比较

ⅰ、前提不同:19世纪末期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在中国主权已经不再完整的情况下,由美国强行提出的;现在的开放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提出的。

ⅱ、目的不同:19世纪末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是为了对中国进行商品、资本输出;现在中国的开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ⅲ、性质:19世纪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现在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ⅳ、结果: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现在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练习:1、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2011?上海市单科历史?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A. 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列省市先后列入对外开放区域的是()

A、珠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海南

B、深圳—海南—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C、厦门—珠海—上海—南京

D、汕头—上海—海南—上海浦东新区

4、(2011〃福建文综卷)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2011?山东省文综?13)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课标: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

⑴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创。

⑵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①一方面,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疑问,甚至有人主张退回到老路上去;

②另一方面,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南方讲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利弊?

利:使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力量投资兴建大的工程项目,便于统一管理,便于克服市场经济中的某些盲目性。

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农村、城市的活力被压制,被管得过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1、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1992年春。

②内容:

a.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b.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c.关于判断改革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e.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f.关于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期,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十四大

①时间:1992年10月。

②内容:a.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b.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③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1993年11月。

②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b.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③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即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4、中国十五大

①时间:1997年9月。

②内容: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b.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用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股份制合作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意义: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5、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007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较1978年增长了近14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艰难探索而取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成果,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附:1、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

⑴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

解决: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

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思考: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调整?

Ⅰ、第一次是1953——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经济体制有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基础上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到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Ⅱ、第二次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经济体制由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的转变。

Ⅲ、第三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探究改革对中国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臵,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问题: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1)经济迅速增长。 2)综合国力大幅提高。 (3)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4)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练习:1、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期,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2011?浙江省文综?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3、(2011〃四川省文综〃19)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2010〃安徽文综,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1986)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5、(2010〃四川文综,18)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不是每一段路程都铺满鲜花,不过不要忘记,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点

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破坏使得中国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4)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国家有计划地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1)原因: 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包围、封锁等敌对政策,发展重工业是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政权的当务之急。

②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其它: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目的:为了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3)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 关系同时并举。 (4)主要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 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6)意义: 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②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方法: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1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 第一个五年 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校:崂山八中姓名:解丽丽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本就是一体的,所以,没再按老的方式分开写,只是分条来叙述) 1、通过小组合作,了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过程、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精神,培养归纳总结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和学生一起画时间轴和探索简图,形象直观地了解本专题的时间段限、阶段分期及知识结构等,并体会到探索之路的艰辛和曲折,从而对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总结整理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总结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了解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结合探索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总结认识及启示。培养掌握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和方法。 重点难点: 1、探索篇是一个重点,其中,形成知识网络及认识曲折性、艰难性是一个难点。(主要通过一轴一图三版块来突破) 2、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的理解及地位的认识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定要明白,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来完成) 3、启示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史论结合的原则来突破) 教法 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教学法、“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做了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今后,中国人民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回顾历史,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过风,也有过雨,有成功,也有失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之路吧! 讲授新课: 从课堂内容和结构上分三大版块 探索篇 成就篇 启示篇 探索篇 第一步:先确定本专题的时间段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和老师一起画时间轴。 图一 第二步:请同学们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哪些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时间:1953年---1957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㈠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㈢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

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 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完成:农业: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 世纪初— 19 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 1 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经济根源 )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过程: 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时间成就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1487 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 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1492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1497 到达印度 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商业革命” 和“ 价格革命” ,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 、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 、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 2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 : 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其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让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必修二专题三 高考试题训练

高三历史 必修二专题三 高考试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浙江文综卷·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2.(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3.(2012·全国课标卷·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 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 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 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4.(2012·海南单科卷·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 .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 .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 .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5.(2012·海南单科卷·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 .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 .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 .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6.(2011·福建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 .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 .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 .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7.(2011·海南单科·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 .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在初级阶段 基本特征: 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完善(从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来分析) 6.如何理解3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15大把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专题整合含答案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阶段特征: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二)重大历史线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图画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题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新颖直观、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 2.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典型例题】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技法攻略】 析图文―→“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私营性质的企业;看时间1980年12月,属于改革开放后;看地点沿海某市,说明在空间上沿海的优势。

挖寓意―→图文说明当时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析选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明选项―→198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公有制、私有制并存,恰巧体现了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针对训练】 1.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票证一票证二 A.计划经济的盛行B.改革开放的起步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票证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它的取消和票证二股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因素,反映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票证的废止是在20世纪90年代,A、B、D三项均与此时间不符。 答案:C 2.下图是1958年发表于某家大报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画的《跃!跃!跃!》。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 C.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前景 D.当时经济上各行各业全面快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大跃进”运动。从题干时间“1958

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90年风雨洗礼,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跌撞学步到如今大踏步的前行,经历了无数挫折与磨难,有那么多的前辈不惜牺牲生命,带领后人走上一条属于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次高级班党校课上,老师带我们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在十七大上正式成为一面引领共产党前行进步的伟大旗帜。课后我真切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不易,愈发的珍惜这次了解党、学习党的机会。自己总结了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共20大的召开,掀起了国际上否定斯大林的潮流,国际共产主义内部开始出现分裂,世界范围内出现共产党第一次退党高潮,面临这样的局势,一直紧跟在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中国有三条路可走:1,顶住国际上否定斯大林的逆流,继续走斯大林之路。2,向赫鲁晓夫学习,走斯大林之后的苏联之路。3,以苏东位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英明的共产党人毅然走上了这样一条无人开路,不知未来,充满艰辛的探索之路。 1956年毛泽东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这一次讲话,标志着我党开始独立自主的探寻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就在中国顺沿着正确的方向准备走下去时,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阻断了我们的去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未弄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偏激的认为只要是资本主义的理论全部都是社会主义应该摒弃的;还未弄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盲目的将社会主义过于理想化,而把共产主义过于具体化;还未弄清赫鲁晓夫的苏联模式,完全将其放在发展的对立面,全然不知,实际走上了赫鲁晓夫反对的斯大林模式。就是这样三个“还未弄清”,将党和国家卷入一场十年浩劫。“文革”结束后,中国再次面临三种选择:1,继续走“文革”之路2,像苏联否定斯大林一样完全否定毛泽东及其思想3,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的选择,开辟新路,舍弃老路,邪路。至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徘徊期正式结束。 二.邓小平在80年代初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党的成长历史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成为一座让后人永远铭记的里程碑。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后的党的十三大完整的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也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勾画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六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 1、中共八大在召开之时,中国处于(C ) A、三大改造还未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B、三大改造刚刚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时期 D、三大改造全部完成,共产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时期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 ) A、中共“八大”召开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B )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领导“文化大革命” 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5、1960年,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A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补充、发展、提高 C、巩固、充实、发展、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 6、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7、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8、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的特点的是(A ) A、吃饭不要钱 B、公有化程度高 C、规模大 D、“一大二公” 9、下列不属于探索时期成就的是(D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石油自给 B、建立了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 C、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通了火车 D、我国粮食大幅增长,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10、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是在(D ) A、抗美援朝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土地改革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1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12、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3、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其主要含义是( A ) A、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B、目标大,所有的产品都归公有 C、以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 D、超前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14、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 1957年203 2.4 5.1 1960年163.5 1.85 1.55 出现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 第4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时间:193年---197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㈠工业方面:19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到19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㈢

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三大改造 1、▲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 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完成:农业: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合作化:19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程标准】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开始了三大改造。 2、以后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如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 析和1960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 如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 3、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4、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 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更是 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知识整合】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年—1952年。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 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 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 赎买。 6、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 深刻的变革。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含答案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2.到1957年底,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湖北传出的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喜报是 A.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建成投产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汉阳钢铁厂建成投产 3.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确立土地改革的路线 4.北京同仁堂是我国著名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企业的道路。这主要实施了 A.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1956年各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图表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6.学习小组讨论问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丁同学:制订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丙同学D.丁同学 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8.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完整word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知识点,推荐文档

专题三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烃 1、烃的定义:仅含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 通式C n H2n+2C n H2n—— 代表物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 结构简式CH4 CH2=CH2或 (官能团)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 C=C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 独特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比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 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甲烷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高温分解 烯烃:乙烯①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②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CO2)。 应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聚乙烯) 苯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苯使酸性KMnO4溶液、 +3H→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NO2 -Br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 设立经济特区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