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作者:————————————————————————————————日期:

一、绪论

管仲,名夷吾,字仲,今安徽颍上人,被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在鲍叔牙的举荐下,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的时候,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管仲的治国之道也在其霸业中得以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自西周以来是王道传统,即所谓的王政,而从管仲开始以后叫霸道,即所谓的霸政。管仲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也就是霸政模式。这样的模式跟之前的王政传统是不一样的,孟子说过,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在他看来,王政模式中,政治只是手段,道德才是目的,政治的最高目的是让全体国民有一个非常高的道德境界。但霸政不一样,它是功利的,道德在这里变成了为实现功利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西周的王权本来是统一的,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各个诸侯国都在富国强兵,谋求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在管仲的主政下,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走向了强盛。管仲让齐国强盛起来的这个过程并不难,难的是当齐国的经济起来以后,它的道德建设。在当时的环境下,迅速发展经济是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首要因素,所以管仲提出了“仓廪实”和“衣食足”。一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接下来的就是怎样治国。管仲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从治国战略的高度看待法治,并从德行相辅、礼法并重的角度看待用法。

管仲的治国之道在春秋时期齐国称霸的时候得以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思想使齐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大国,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用礼义廉耻来教化人民,提高人民的素质。本篇论文所论述的是其治国之道与礼义廉耻以及它们的关系。

二、管仲的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的三重点是:先经济、次政治、后军事。经济方面,管仲造福民众的一条重要原则: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政治方面:顺应民心、礼法并用。军事方面,制服天下国家用三招: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他以这样的治国谋略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经济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核心是主张富民。在先秦诸子中,管仲是非常重视经济问题的,并且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形成了朴素的认识。《管子?牧民》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道德进步必须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义利观,所以管仲把富民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1认为只有让百姓富足,他们才能知礼守法,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后,人们才会有廉耻之心,国家才易于治理,反之,国家则难于治理。管仲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首先是得民心,人民愿意拥护和服从领导者,领导者的政令才能流

畅地施行下去。得民心就是先要爱惜百姓,让百姓感觉到领导者的宽容大度,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他们自然就愿意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领导者。而爱惜百姓的基础就是大家跟着领导者一起行动,只要听从领导者的指挥,就能够吃饱饭、穿好衣、住好房,就能够让自己和家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逐步好起来。所以,管仲富国的办法,首先是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把做这些工作的人和知识分子并列为四民,他认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2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支持,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他提倡让这些工作者各有其居住的地方,不相混杂,让他们专心于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根据分工的不同,大家才不会互相攀比和诋毁,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个组织才能有序地高速运转。管仲认为,国家富足的同时一定要强兵,两个方向同时迈进才会保障国家的富足长久持续。他的办法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就是把政治和军事统一起来,把政治上的组织和军事上的组织统一起来。这样,军令可以畅通无阻,组织制度可以高度统一。但军队的强弱还要靠兵的素质。打仗一定要调动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时,对齐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兵源。

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征收不等的赋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贸易。

管仲治国的实践,首先是从组建一个能够进行宏观经济监控的政府机构开始的。这个机构叫“轻重九(司)府”。这个机构具有轻重、料民、准绳、平准、籴粜、官山海等职能,这些分别类似于今天国务院的金融财税(轻重)、统计(料民)、计量(准绳)、物价(平准)、贸易(籴粜)、专营(官山海)等宏观经济职能。管仲特别重视“轻重九府”所发挥的“度量”的作用,这个“度量”的含义,就是统计、计量、审计的监管作用。这是他最早提出设立宏观经济管理的机构。

管仲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顺应民心,二是主张礼法并用。管仲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政治的根本。《管子?霸形》篇记载了管仲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管仲说:“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齐桓公问:“敢问何谓其本?”管仲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因此,管仲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重视百姓的自然欲求,因势利导,顺应民心民意。管仲认为,“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4没有民主意识的“民意上通”的环节,宏观经济管理就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运行体系。而民意上通,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发现政策的偏差;二是能揭露出营私舞弊的人和事。因此,管仲认为必须严格吏治:“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5即是管仲“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政治方面的举措。

管仲除了在齐国实施盐、铁(矿产资源)专营的“官山海”政策以外,还主张“利出一孔”,即涉及国计民生的物价,要由国家来主导。“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必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管仲认为必须有政府对经济调节的干预,否则,“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这种适当的干预应权衡轻重缓急。故“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金与粟争贵,

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市不成肆,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故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市不成肆,朝不合众,治之至也。”6

管仲认为:对民“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王者用之而天下治。”7安民,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因此,齐国实行了“九惠之教”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具体内容是:“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赈困;接绝。”据《管子·入国》介绍:“老老”,是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他的一子可以免除征役,每三个月由政府供养一次肉食,一次倡导赡养老人的社会风范;“养疾”,是把重残疾人养在“疾馆”;“合独”,是“鳏寡而合和之”,促使他们合婚,给予田宅安家,并免除三年的职役;“问病”,是慰问重病人老人。其他“五教”是对孤独幼儿、贫苦穷困者、烈士家属的救助。“九惠之教”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管仲认为:法制要以民意和以对民众有利为适度点,但是执法要有作为,即“法胜”原则。“盗贼不胜则良民危,法禁不立则奸邪繁。”8盗贼不制住,则良民有危险,法禁不厉行,则奸邪的行为孳生。“为人君者,莫贵于胜,所谓胜者,法立令行之谓胜,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守职,百官有常,法不繁匿”。9为国君者,最重要的是做到“胜”,战胜各种挑战法律的力量,法律权威才能够确立,政令能够推行,群臣才会遵法守职,邪恶才不会孳生,百姓就会诚实努力。管仲知道:如果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只受到很小处罚,那么,这样划算的“买卖”谁都愿意去做,结果,争相效法,法不责众,朝纲废弛,清浊黑白之水都混流到一起了,就到了朝廷衰败的地步了。大凡国家衰败,都源于吏治的纵容与失控。管仲强调“法胜”的原则,是管仲法制理论的精髓。

三、管仲的礼义廉耻思想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斜事不生。”10即人有礼,就不会超越节度;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隐瞒罪恶;有耻,就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国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倾斜可以扶正,危险可以挽救,倾覆可以再起,只有灭亡了,那就不可收拾了。古人认为“礼”为人际交往的规范,“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所以,礼义廉耻四字,广泛而深入的教育了齐国人民,人人都能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以礼相待,做事都能合理合法合情;做官的人能廉节奉公勤政爱民;人人都懂得荣辱羞耻,遵守纪律。整个国家上上下下和谐相处,人和万事兴。

在治国的策略上,管仲非常重视“礼”与“法”的结合运用。《《管子》中多处对礼与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枢言》篇说:“人之心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礼。”《任法》篇则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这两句话的具体观点虽然是矛盾的,但是强调礼与法的密切联系却是管仲思想的体现。“礼”的基本精神是维护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强化道德规范的政治意义。管仲强调礼治的具体学说是“四维说”。《管子·牧民》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仲将礼、义、廉、耻比喻为维系国家和社会的四条绳索,认

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礼治提高到了关系政治和社会安定以至于国家存亡的高度。在强调礼治的同时,管仲又非常重视法令的作用。《管子·任法》说:“法者,天下之至道,圣君之实用也。”又说:“法者,存亡治乱之所以出。”《重令》篇则说,“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五者死无赦,唯令是视。”《任法》篇还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从这句话可见,虽然“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但是君主制定法令,臣子执行法令,百姓遵守法令,不同的身份在法治中扮演的角色有着微妙的差别,其中恰好贯彻着礼治维护宗法等级的精神,正是礼法并用思想的一种体现。

管仲的礼法并用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当他把经济这一使国家富强的主要因素发展上去之时提出的加强精神道德建设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实现。

四、现代社会的治国之道和礼义廉耻的联系

作为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我们同样强调在国家建设的同时要抓好精神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文化素质层面的重要性。今天国运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文明息息相通的荣辱观联结在一起。因此,人们的具有正确的荣耻感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举国之人皆知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标准,国人皆有荣耻心,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

由此可见,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耻观,高度凝练了中国传统美德、又结合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现今社会的实际,具有崭新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其次,它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使人们可以抓住要害、对症下药,从治理社会风气入手,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生存与道德,双轮驱动,双翼奋飞,具有深切的科学意义。再者,八荣八耻观的提出,是当今社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的生动体现,既有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有对个人私德的提倡,既有对不文明行为的摒弃要求,更有对文明行为的遵守要求,对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所以,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治理一个国家,不仅要从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还要从其文化上加以建设,使人民在物质达到富裕的时候,精神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国民提高素质。

五、结论

治国之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管仲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是必须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以法治国,发展国家政治。礼义廉耻是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管仲在辅佐齐桓公的时候将治国之道和礼义廉耻联系在一起,使齐国不仅富强起来,而且人民的素质也很高,这就达到了他的霸政的目的。

管仲的治国之道与礼义廉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治国之道体现了礼义廉耻的重要性,礼义廉耻又对治国之道具有反作用。管仲在其治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德行相辅、礼法并重的思想。在发展国家经济的时候以民为本,虽是为国家的利

益着想,但从人民着手,把老百姓当作其改革的本源,从思想、物质等方面都对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影响,深得人心,使得国家的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运用礼义廉耻的道德思想教化了人民,使得人民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时候也能表现出他们的良好素质,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山管子·治国中华书局2009-4-8

2李山管子·小匡中华书局2009-4-8

3墨樱管子启示录·霸言·治国京华出版社2009-05

4李山管子·牧民中华书局2009-4-8

5李山管子·牧民中华书局2009-4-8

6墨樱管子启示录·权修·农业的作用京华出版社2009-05

7李山管子·枢言中华书局2009-4-8

8李山管子·正世中华书局2009-4-8

9李山管子·正世中华书局2009-4-8

10李山管子·牧民中华书局2009-4-8

管仲:《治国》全文阅读

管仲:《治国》全文阅读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 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 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 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 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 则田荒而国贫矣。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 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 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 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 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 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 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 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 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 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 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 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

古代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案例

古代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案例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尼? 识才案例: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推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苏洵《管仲论》赏析

苏洵《管仲论》赏析 《管仲论》古文赏析【作品介绍】《管仲论》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并批评了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为“不知本”。同时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还以史蝤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证明。全文析理精细,反复对比,层层深入,笔锋流畅犀利,见识独特,很有说服力。【原文】管仲论①作者:苏洵管仲相威公②,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③,威公薨于乱④,五公子争立⑤,其祸蔓延,讫简公⑥,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⑦。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⑧。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⑨,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

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注释】①管

管仲治国

管仲治国 摘要和引子: 本文是最近看老版春秋战国电视剧和读了一些史料的总结,主要分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讲管仲从囚犯到宰相的过程,当然他那时候的齐国宰相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长,齐桓公也就是现在的省委书记而已,呵呵。第二部分身临其境,假如你是管仲,在那种情况下你将怎么样治理齐国呢?我想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够的,当然他还做了一些伍鄙制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城乡二元结构,当然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我们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第三部分主要讲齐国怎么样和平崛起与仁爱称霸,关于“尊王攘夷”是可以和“远交近攻”、“挟天子以令诸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农村包围城市”等等 战略思想并驾齐驱的,有想法,可操作。最后再说一下这个题目为什么叫“管仲治国”, 不叫“管仲改革”,这也是管仲只是强齐半世,一些措施没有完全继续贯彻,称改革那商 鞅就没词用了。当然管仲的一些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而且我们今天的人肯定要做得比古人要好才行。 管仲治国(上):从囚犯到宰相 梁启超先生曾经把管仲、商鞅、李德裕、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在这个小册子里面,除了李德裕和诸葛亮,其他四个人我们都会详细提到。中国台湾的柏杨先生对此排名有异议,把李德裕换成王猛,我虽然不赞同,但是这也算一家之言吧。第一部分我想论述一下管仲治国的故事。提起他,一般人说想起两件事,一个是管鲍之交,一个是尊王攘夷,这个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我们不会过多的强调这些,我们主要说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全国伍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对外,管仲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正是他的精心辅佐,使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齐国都城临淄郊外。刚刚登基不久的齐国国君齐桓公,亲临郊外,隆重欢迎一个刚刚被押解回来的囚徒,并恳请他出任齐国的国相。这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背景,大概一年前,原来的国君齐襄公被他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逃亡国外。公孙无知确实也挺无知的,做了国君不到一年,也被人杀死了,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最赚钱的营生就是当刺客,经常会有贵族王公大臣死于非命,这也是社会体制问题,当体制内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总是寻求体制外的解决方式。一时间,国内无主,齐国大乱。当时对于逃亡国外的两兄弟来说,谁先回国,谁就可能先继承国君位。公子小白走得快,管仲也怕他先到,就在路上截住,放了个冷箭,以前我们都知道,管仲文采治国很在行,其实管仲文武双全,骑射也很好,但是庆幸的是,这一箭没能射中,小白诈死。两兄弟比心计,公子纠逊色太多。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之所以假设是为了说明问题,假设公子纠先到,凭小白的智商和情商估计最后的国君还是他。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小白当上国君之后,公子纠当然不服,就请鲁国发兵攻打齐国,只不过后来败了,公子纠也惨遭杀害。前面的假设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公子小白绝非等闲之辈。那个时代,领导的水平基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水平。

管理者用人之道

管理者用人之道:物尽其责 选人用人之道,博大精深,是所有想在领导职位上呆得长久的人、所有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识人、择人、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最高的管理者莫过于一个国家的领袖,从我国历代优秀的领袖身上可以看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管理艺术,纵观中国历代君王,具有管理才能的人众多,如姬发、刘秀、李世民、康熙等,有人认为,其中最具管理才能及深谙用人之道的当属刘备。 从几次大的战役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相当强的作战指挥能力,但刘备清楚自己的谋略不如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于是很少发表自己的主张,更很少一意孤行,只是通过发问、求教来鼓励那些比自己能力卓越的人出谋划策。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可以看出刘备的武功也不弱,但刘备很清楚,自己的武功远不及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所以除虎牢关外,自己从不冲锋陷阵,依然是通过激赏有能力的下属去为自己卖命。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即是如何选人、用人,刘备看人的眼光很准确,下属能力超群,且都忠心耿耿,刘备更是亲贤臣,远小人,使组织形成了强大的核心凝聚力。刘备不仅善于识人,用人,更懂得如何让这些能人为自己所用。最初清楚自己能力不足,通过结拜得到了关、张两位武艺超群,对刘备不离不弃的好帮手,又以茅庐三顾感动了诸葛亮,此时刘备已拥有了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与武将,后又通过礼贤下士,收买人心等手段,网络了大量的人才,使自己迅速从无寸土安身之地,到后来的三分天下之势。 刘备深谙人才是立足、之本,人和可创造天时、地利的道理,而用兵、谋略、势力等综合实力强过刘备的曹操在管理、用人方面却显得多疑无常,刚愎自用,对下属授权不足,凡是攻于心计,缺少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宽厚仁德与更加宽广的视野。且事必躬亲,从多次亲自挂帅出征即可看出,相比之下就没有刘备那么悠闲轻松了,曹操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并未统一天下。 管理者如何用人?先看一个小故事:用人之道

案例3:松下幸之助的用人之道

松下幸之助的用人之道 松下电器公司把“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公司根据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机构。 松下的人才观 他经营思想的精华——人才思想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松下先生说:“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气器具。”松下的心愿是这样的:事业是人为的,而人才则可遇而不可求,培养人才就是当务之急。“别家公司输给松下电器公司,是输在人才运用。” 人才的标准:不念初衷而虚心好学的人,不墨守成规而常有新观念的人,爱护公司和公司成为一体的人,不自私而能为团体着想的人,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随时随地都有热忱的人,能得体支持上司的人,能忠于职守的人,有气慨担当公司重任的人。 松下的选才观 (1)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的鉴别,不能单凭外表,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 (2)吸收人们来求职的手段,不是靠高薪,而是靠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 (3)争取人才最好不要去挖墙脚步。 (4)人员的雇用,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合用。只要人品好、肯苦干,技术和经验是可以学到的,即所谓劳动成果=能力*热忱(干劲) 松下的人才培训观 松下的职工教育是从加入公司开始抓起的。凡新招收的职工,都要进行八个月的实习培训,才能分配到工作岗位上。 (1)注重人格的培养。松下认为,造成社会混乱的原因,可能在于忽略了身为社会人所应有的人格锻炼。缺乏应有的人格锻炼,就会在商业道义上,产生不良的影响。(2)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 (3)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但如果员工没有正确的判断事物的价值,也等于乌合之众,无法促进公司以至社会的繁荣。 (4)训练员工的细心。 (5)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松下认为,无论政治或商业,都因比较而产生督促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有竞争意识,才能彻底地发挥潜力。 (6)重视知识与人才相结合。 (7)恶劣环境促使成功。 (8)人才要配合恰当。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术,可是用在人与人的组合调配上,如果编组恰当,一加一可能会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万一调配不当,一加一可能会等于零,更可能是个负数。所以,经营用人,不仅是考虑他的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编组和调配。 (9)任用就得信任。松下说: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全力以赴。 (10)任用强过自己的人。松下主张任用强过自己的人,认为员工某方面的能力强过自己,领导者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11)创造能让员工发挥所长的环境。 (12)不能忽视员工的升迁。

关 于 管 仲 的 法 律 思 想

关于管仲的法律思想 内容提要: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基本历史状况和简单介绍管仲的法律思想,分析管仲法律思想的得与失,并思考法律思想与时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关键字:“井田制”、“百家争鸣”、德化、四维、修旧法、与民分货、三国五鄙、 一、春秋时期基本历史状况 1、社会阶层分化的变动 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是整齐有序的:君主、卿大夫和士(官员、武士和贵族的家宰)组成了统治集团。然而,这种整齐有序是短时期来看的,从长远来看就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名义上的君主的权威被卿大夫所篡夺,君王被大夫和贵族联合起来废黜掉。其次,士阶层,一反以前不显眼的态势,开始加入了创造历史的行列,尤其是春秋末期,士变得最为活跃。最后,在原来的奴隶和奴隶主这两个对立的阶级以外,又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的同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旧的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缺乏解决争端与保持和谐关系的统一标准,连续不断的战斗是唯一被证实了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家都认为战争是正当的。 2、经济的转变 首先,这一时期,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奴隶主贵族手中转移到独立

的庶人等非贵族的土地所有者手中,奴隶制的“井田制”受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挑战,公元前549年,鲁国“初税亩”改革正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创了租税取代力役的封建土地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其次,每个国家控制地域的扩大使商人能在更为广大的地域安全旅行,列国频繁的接触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地方产品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货币的出现,商业活动开始盛行,工业变得专业化且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作为一个新的因素开始出现。 3、观念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揭开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思想观念在仙湖的冲击中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君主与大夫的关系从家族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神权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动摇,重民轻神思想兴起。其次,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弑君杀父,与革旧立新之事不断发生,宗法“礼治”思想衰弱,“法治”思想开始萌发。最后,随着人民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奴隶主贵族“折民惟刑”的传统思想受到打击,重视“德化”和“以德服人”的思想有所发展。 二、管仲简介 管仲(?—公元前643年),又称管夷吾、管敬仲,郑国颖上人,。他出生于平民,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曾在贫困中度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委任管仲为相。此后,管仲主

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编辑[guǎn zhòng]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1]“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孟子·告子下》中说“管夷吾举于士”。是指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大唐李靖有云“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出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2-3]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管理之道:企业选人用人之道

管理之道:企业选人用人之道 企业不在大小,员工不在多少。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领导人能否将企业“引航前行”,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驶向胜利彼岸的关键条件。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 企业如何选人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说明了识才的重要性。用才必先识才,识才是为了更好地用才。企业不但要有人,而且要有高人,否则就成为“止业”。其实,企业诸多产品、价格、渠道、服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实则都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先找对人! 联想集团有个战略叫:搭班子,带队伍,定战略。前面两个都是关于人的,事实上,战略也是人定的,并且是由于执行层面的人来推动。所以公司运营的结果最终都得从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思考。随着这些年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动力结构偏年轻化,学历更高,生长环境更优越,经济环境复杂后,企业遭遇的问题比以往都更具挑战性。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这个过程一定是人将资源整合的一个过程。在用人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其实如何用人这个问题是动态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员工,用的方法都会有区别,很多观念是必须不断地更新以符合公司发展用人的需求。比如: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发现人很难招?有的人能力不行,有的人待遇要求比较高,有的人看的行用时就是不好使,其实,如果放弃挑剔的心态去招人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优秀的人才。 新员工到公司后开始是需要适应环境的,很多员工的离职是在企业前2个月就决定的。很多公司是找来人就让人上岗,结果没有专业培训,越用越觉得不合适。有的公司是干脆连内部的流程和制度都没有,人来了都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样导致人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优秀企业是用三流的人做一流的事,而不是一流的人做三流的事。比如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企业,具备强大的培训与复制能力,无论什么样的人在他们那里培训几天马上可以胜任工作岗位。而很多公司的岗位换了很多人都没有人合适,那么有可能是岗位的设置就出现了问题。 优秀的人才往往天生具备一定的素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要做好岗位的分析,这个人是找来做什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果做好了可以继续往哪方面发展?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往往教条于人员的待遇,对人的内在素质要求不高。甚至企业的管理人员本身对人的问题就存在偏见。 有的企业认为员工就是成本,所以总是跟员工斤斤计较,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无法经营下去,要么人才流失,业务下滑。有的企业负责人看人的时候总是注意表层,什么员工形象好

用人之道实验报告

用人之道实验报告 篇一:用人之道实验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魏阳 学号:704021XX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21班 实验地点:实验楼109 实验时间: XX年6月15日—6月19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熟悉《用人之道》软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招聘方法,在限定的经营环境对一家初创公司进行人力规划、实施和控制,从而取得经营效益。 2.通过《用人之道》课程实训,认识和正确处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学习怎样选好人、用好人,同时能够让员工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企业创造财富 二、实验内容 通过《用人之道》这一软件平台进行模拟操作,从而让我们亲身感受企业经营的实况,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了解。 三、实验心得通过一星期的实训,在老师的进度安排

与指导下,我们组成了8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名学生组成模拟企业,去完成经营目标,参与企业运营管理,完成各项经营决策,掌握在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和运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感受,并达到提升综合管理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一次我们由于对产品研发、销售和客服部之间关系认识不清,导致经营不善,总结了错误之后在第二次综合排名分数为第二。当然在这次实训中,我们也学会了团队的重要性。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是需要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当然其中出现过争议,但我们以团队利益为最重,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商业运营环境下,我们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感受到运营一个公司的不易,这需要对于企业经济能力、人员激励、发展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于以后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次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组员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和必要性,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管理沟通能力、独立决策能力等,有利于满足今后工作的需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篇二:人力资源管理用人之道软件实验报告

管子--小匡原文及翻译

管子小匡翻译 原文: 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为士。今夫农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权节具,备其械器用,比耒耜谷芨。及寒击槁除田,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先雨芸耨,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税衣就功,别苗莠,列疏遬。首戴苎蒲,身服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力,以疾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今夫商群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筋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常为商。相地而衰其政,则民不移矣。正旅旧,则民不惰。山泽各以其时至,则民不苟。陵陆、丘井、田畴均,则民不惑。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 翻译: 桓公说:“划定人民居处,安排人民职业,应怎么办?”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使士人们居处相聚而集中,闲时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悌。朝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学问,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士人的子弟常为士人。使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分别四季,安排用具,置备器械。搞齐全耒耜枷镰等等。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就铲除杂草修整土地,以待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作者:————————————————————————————————日期:

一、绪论 管仲,名夷吾,字仲,今安徽颍上人,被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在鲍叔牙的举荐下,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的时候,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管仲的治国之道也在其霸业中得以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自西周以来是王道传统,即所谓的王政,而从管仲开始以后叫霸道,即所谓的霸政。管仲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也就是霸政模式。这样的模式跟之前的王政传统是不一样的,孟子说过,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在他看来,王政模式中,政治只是手段,道德才是目的,政治的最高目的是让全体国民有一个非常高的道德境界。但霸政不一样,它是功利的,道德在这里变成了为实现功利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西周的王权本来是统一的,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各个诸侯国都在富国强兵,谋求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在管仲的主政下,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走向了强盛。管仲让齐国强盛起来的这个过程并不难,难的是当齐国的经济起来以后,它的道德建设。在当时的环境下,迅速发展经济是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首要因素,所以管仲提出了“仓廪实”和“衣食足”。一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接下来的就是怎样治国。管仲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从治国战略的高度看待法治,并从德行相辅、礼法并重的角度看待用法。 管仲的治国之道在春秋时期齐国称霸的时候得以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思想使齐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大国,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用礼义廉耻来教化人民,提高人民的素质。本篇论文所论述的是其治国之道与礼义廉耻以及它们的关系。 二、管仲的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的三重点是:先经济、次政治、后军事。经济方面,管仲造福民众的一条重要原则: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政治方面:顺应民心、礼法并用。军事方面,制服天下国家用三招: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他以这样的治国谋略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经济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核心是主张富民。在先秦诸子中,管仲是非常重视经济问题的,并且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形成了朴素的认识。《管子?牧民》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道德进步必须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义利观,所以管仲把富民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1认为只有让百姓富足,他们才能知礼守法,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后,人们才会有廉耻之心,国家才易于治理,反之,国家则难于治理。管仲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首先是得民心,人民愿意拥护和服从领导者,领导者的政令才能流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得人才者得天下!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选用留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本文将结合《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全新揭示选人用人大智慧。《三国演义》 一、用人之首“三顾茅庐” 用人之首在于选人。“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了千古佳话。《三国演义》选贤大致有三种渠道:一是凭公认选贤。刘备选用“卧龙”和“雏凤”这样的人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口碑。像诚邀“卧龙”,主要是由于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选拔“雏凤”则是出于鲁肃的举荐。二是凭实绩选贤。魏延作为降将,而且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出于魏延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三是广泛选贤。曹操在选人上率先提出“唯才是举”,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孙权选人视野广阔,

不论贵贱,“拔吕蒙于戎行,识潘璋于系虏”,所以手下出身“寒门”的大将很多。 二、用人之要“吴下阿蒙” 用人之要在于育人。蜀国拥有“五虎将”这样的“将才”和诸葛亮这样的“帅才”为什么在刘备死后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在育人少了“传帮带”,造成无人可用。而东吴自周瑜之后有鲁肃和吕蒙,吕蒙之后还有小将陆逊,就是因为孙权有“吴下阿蒙”的培养机制。《吕蒙传》评曰:“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吕蒙所以能有此丰功妙计,是与孙权的精心培植分不开的。吕蒙原来“少不修书传”,孙权督导吕蒙说:“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在孙权的指导下,吕蒙“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以致鲁肃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三、用人之智“将功赎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还需要学会容人,只有学会了容人,才能拴住人才。《三国演义》刘备的“权记过,容将功赎罪”是用人中容人的智举。在蜀国,关羽华容道放走了魏主曹操,算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了,可刘备还是原谅了他,“权记过,容将功赎罪”,以致关羽为蜀国出生入死,对刘备至死不渝。在东吴,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也没有把周

中国最经典的七大人才案例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呢?识才案例: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识才的策略与传说贯穿中国五行年历史,汉景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的企业老板们是否也要向汉景帝学点什么?识才的奥妙深着呢!用才案例:神偷请战。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一日之长。企业老板们要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千万不能夹杂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干将。育才案例:纪浪子训鸡喻育才。一般情况下,人才到位须进行培训,并且育才是企业永久的工程,用才而不育才,人才便没有持续竞争力。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中国式团队管理—选人用人之道

《中国式团队管理—选人用人之道》 培训讲义 讲师:赵玉平 万瑞公司2014年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材料

中国式团队管理—《选人用人之道》 主讲人:赵玉平 得人才者得天下! 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 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 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 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选用留人, 如何选对人、用好人, 管理学博士、中国十大国学专家赵玉平博士 主讲《选人用人之道》, 结合《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 全新揭示选人用人大智慧。 主讲专家赵玉平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 2009中国十大国学专家,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特聘教授, 香港财大、法国雷恩商学院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总裁俱乐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特约嘉宾,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心理访谈》栏目特约嘉宾。 赵玉平博士的讲座特点 一贯的妙语连珠,一贯的泼辣犀利, 一贯的语惊四座,一贯的富有哲理, 《中国式团队管理--选人用人之道》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 向西游记学用人(上) 第二集: 向西游记学用人(下) 第三集: 能岗匹配 第四集: 选人技巧(上) 第五集: 选人技巧(下) 第六集: 团队管理的法宝和支柱 第七集:团队管理的基本理念 第八集:用人技巧 第九集:沟通技巧

讲义大纲 第一集向西游记学用人(上) 历史不会重复它的事实 但历史会反复重复它的规律 回过头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低下头才能知道天空的样子 大团队管理——水浒传 小团队管理——西游记 一、能力 孙悟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集团公司总部认识人多 同外部人员交往三大基本素质:行动速度快、个人形象好、有眼力价 孙悟空式员工的缺点:有热情有本事但不掌握工作节奏,能力与问题一样鲜明怎样调整? 关于工作节奏的经典智慧:积极但不能着急 被动而不能主动(俗语: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工作节奏”三句话 不叫不到 一叫就到 随叫随到 二、动机 猪八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