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观

一、“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同时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评价都忽略了这一点。教师总想把学生训练成符合自己要求的标准件,他们没有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认真考虑,教学评价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他们失去了鲜明、生动的个性,也失去了对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新的学生评价观应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做到全面与差异相结合,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观

学生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未完成”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在他们的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应加以引导从而促进其发展,通过教育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把他们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并努力通过评价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前进。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

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评价观

学校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乾坤的评价方法仍然存在,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只限于学习成绩,特别看重成绩排名。受此心态驱使,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只会感到失望,因为成绩排在前列的毕竟是极少部分人。家长的失望情绪不仅影响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会形成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牺牲品德培养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还有家长因孩子学习平平,丧失信心,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漠不关心,影响了家校沟通,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居第一位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学生所受教育50%来自于家庭,30%来自于学校,20%是来自于社会。可见,如果学校在学生评价上不能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将遭遇很大阻力,效益将大打折扣,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学生评价观是在学生评价改革实施过程中需重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实施了多元评价,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要让评价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首先应该就学生评价改革问题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充分宣讲,从国家课程改革的宏观政策、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到学校对学生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做法等都应一一详细地给家长做解读,让家长明白评价改革的政策性、迫切性、重要性,从而更新自己的评价观念,改进自己的做法。其次,学校在组织对学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评价时,要不断地发现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及时把学生各个方面的奖励情况、进步情况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淡化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全面发展的重视,看到自己孩子的希望,逐渐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强对孩子的教育信心,拉近家长和孩子和老师和学校的距离。

只有家长树立了正确的科学的学生评价观,学生的评价改革才能如虎添翼。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观 一、“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同时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评价都忽略了这一点。教师总想把学生训练成符合自己要求的标准件,他们没有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认真考虑,教学评价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他们失去了鲜明、生动的个性,也失去了对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新的学生评价观应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做到全面与差异相结合,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观 学生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未完成”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在他们的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应加以引导从而促进其发展,通过教育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把他们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1

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新课标的颁布,似一股东风,吹皱了语文教学的一池春水,似一片阳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语文的本色。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经在全省使用,它让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同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元”被“专题”取代,教材编排重视实践和“对话”,关注体验和探索,并且留有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江苏新高考方案已经初步确定(目前待批),语文分值增加到160分,选文科考生增加到200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语文正在迅速“变脸”,给人全新的感觉。高中母语教学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课程、教材、高考改革的大潮面前,一部分教师一时还无法适应变化,产生了诸多困惑甚至消极情绪,“穿新鞋走老路”,不少课堂仍然“涛声依旧”;一部分教师则不能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不住课改节奏,课改浮躁过火,出现了“泡沫化”倾向。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要在实践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和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节拍前行,让语文走上“回家的路”。 一、构建全新理念,提升教学品位。 语文教学关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人生发展,关乎国民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根基,关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余秋雨曾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代代递交。”语文教学承担着丰盈学生情感和构建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学改革是阻挡不住的历史潮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改实践。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崭新的理念。理念武装我们的思想,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差异的统一,立足课堂与走向生活的统一,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语文新教材突出了人文性、开放性、生活化和

最新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改日渐深入,“问题学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在课堂上就会与老师顶起牛来,弄得教师异常尴尬。课堂之外,他们也会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们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觉得难以应付,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不免也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教了! 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课程背景下如 何管理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这里除了我们教师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想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的体会和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究其原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学生“难”管;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导致了学生“难”管;落后的课堂管理导致了学生的“难”管;落后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难”管。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上原因中我更加关注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

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不仅如此,新课程下的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教学和管理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师生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自然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下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①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是一项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没有建立在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改”,必然会是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只能做做样子罢了。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一、更新“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定位角色。 树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新课标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一、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三)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因为,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一)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 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各项目标都应既有与认识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综合,才构成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当然,这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存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完整人的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观学生观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萌生,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教育观与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1 前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学生这一主体。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地位和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2.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2.1.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1.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已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改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使教师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改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权威形象,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体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

重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重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是比较重要的考点,主要包括教师角色转变和行为转变两个方面。在具体考试中,考查形式多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不仅要识记,还要重在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在考试中随机应变。现将这一知识点的备考方法进行总结。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作为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应向学生传播社会规范,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要求从教师观角度回答,那么这一条基本上是首选,因此需要大家记住。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有课程建设和开发的意识。以前老师总是习惯“教教材”,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做到“用教材教”。在材料题中,如果出现老师灵活使用教材就体现这一点。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能力。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角度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材料中出现,老师能够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就体现这一点。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学校教育社区化,以及社区生活教育化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的角色不能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材料题中出现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等体现这一点。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记忆,可以总结为“四者一开放”,即促进者、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社区开放教师。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王瑶 【内容摘要】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首先要找准自我,其次要反思自我,然后要超越自我,最后要悦纳自我。 【关键词】渗透基础服务权力反思超越悦纳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根据课标精神,我想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1.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生命的碰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不少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不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这种对个体特殊性以及个体生成方式的忽视,最严重的结果是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变为不需要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两个基础 (1)做人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人”。上海有位中学优秀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当她那样的老师。后来,他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试想,如果教师先将他数落一番,进而将他逐出考场,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会成为一名教师,更别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了。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摘要: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只用一张考卷就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等待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寻。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评价方式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真实写照。一卷定终身,一考定终身,耗尽了多少学子的青春岁月,埋没了多少有为青年的雄心抱负。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亟待解决。对于上述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强调动态化 评价与教学一样,嵌入课程之中,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二)突出互动化 评价的最大效益是让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是为学习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三)体现多元化 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

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建构个体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评价方式的实施 (一)注重学生的日常评价 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等。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也就显现出了日常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明清之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王夫之就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他说:“性也,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对于学校、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满怀期待的去促进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在自我比较中获得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将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放在首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在自评的同时,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通过评价使学生体会到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从中受到启发。 (三)将学生的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我认为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如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机械的知识掌握,对人的发展只能起暂时的作用,如果将知识由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实现知识的内化,那么对于知识的掌握者来说,将受益终身。 (四)将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本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本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 课改十年之后再探讨美术教材,不能仅仅讨论教材的编排形式、美术知识体系和栏目结构等问题,应该再次审视时代背景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改变,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由此反思现有美术教材,才能做好本次美术教材的修订工作。本文结合笔者主编上海市初中美术课本十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一孔之见,供方家同行参考。 一、新课程的观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可以肯定地回答: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起适应时代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他的教学观念,美术课本编写水平的高下,也取决于编写者的观念和对新课程的理解,所以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与新课程有关的各种观念。 (一)后现代教育观 社会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必然要借鉴后现代课程理论(美国的“课程”是“大课程”,相当于我国的“教育”。)。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多尔(William E. Doll)教授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从混沌学原理出发,吸收了普利高津的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思想,勾画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 多尔描述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限的。他借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的自组织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课程”,即4R课程理论,4R包括:丰富性(richness)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recursion)是指课程并没有起点和终点,任何课程活动终结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关联性(relation)课程具有教育和文化双重意义。其中,“教育关联”指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成的庞大网络;“文化关联”指课程之外形成的课程的母体在文化上的各种联接。严密性(rigor)指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变通方案、关系和联接;也指有意识地努力寻找我们或是他人潜藏的固有假设,并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1] 这种思想对我国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后现代美术观 美术课本必须体现“美术”的本质规律,否则就会丧失美术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美术?似乎是常识,却并不易把握,如在课本上出现美术知识体系不全面、美术语言肤浅、误解中国画、不懂设计要领等现象。笔者曾把美术定义为: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为了美化生活和环境,用一定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作品,且以此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或省思。包括绘画(中国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美术、书法、篆刻,还包括摄影、摄像、新媒体艺术以及各种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等。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和各种创作观念。[2] 如今的美术课本介绍各种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必不可少。一方面这些艺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特征,标志着美术发展的新趋势,对学生形成“后现代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而另一方面,这类艺术充斥于现实生活且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有的还隐藏着“后殖民主义”阴谋,学生需要学会识读、判断和赏析,课本编制者也应该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三)后现代课程观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1)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最新-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精品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后白中学李伟根新课程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正冲击着我们头脑中的旧有的观念。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这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初中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 因此,新课程的改革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二、改变教师权威统治者的形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 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在新课程中,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 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 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 的唯一标准。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 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给学生独立 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 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 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 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 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 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 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 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 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 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 ⑴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来的“一纲一本”发展到现今的“一标多本”,教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然而,“教材误用”的现象在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新的教材,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并明确其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观;建立;意义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旧的“本本式”的教材观将向新的“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转变。“本本式”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教学依据、“法定文件”,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及教学的个性化,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材料式”的教材观则把教材看做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而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材料式”的教材观有助于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有助于释放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以往人们把教材与历史教科书等同起来,说到教材就是指历史教科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课本,好像除了历史教科书(课本)之外,就没有别的教学资源了。特别是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将教科书唯一化、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它要绝对服从。这种教材观说到底就是一种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这种“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认为,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唯一的教学依据,是历史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件”。它的价值在于“控制”和“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去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按照这一教材观,教科书的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如果越雷池半步,那就是大逆不道。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其实质就是僵化的“本本主义”。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感到很难处理教科书的内容,习惯于教科书写多少就讲多少,教科书按什么顺序写就按什么顺序讲。如果哪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些加工处理或变动,往往就会招致同行的反对。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本本式”的教材观对一些教师的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 这种“本本式”的教材观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对教师来说,它使教师成为了教材的奴隶和附庸。教师只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久而久之,课堂上教师的灵活性不见了,教学的活力没有了,教学的创造性更是被扼杀了。“照本宣科”培养不出“学者型”的教师只能打造出“照葫芦画瓢”的“教书匠”。对学生来说,学生只能是“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长此下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同样不见了,学习的活力同样没有了,学习的创造性同样是被扼杀了。“照本读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 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 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 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日前,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 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 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 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 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 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