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词典

佛教词典

佛教词典
佛教词典

Birth is suffering; ageing is suffering;

生是苦;老是苦;

sickness is suffering; death is suffering;

病是苦;死是苦;

association with the unpleasant is suffering;

怨憎会是苦;

dissociation from the pleasant is suffering;

爱别离是苦;

not to get what one wants is suffering;

求不得是苦;

in short, attachment to the five aggregates is suffering.

简言之,对五蕴的执取就是苦。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Sajyutta Nikaya, LVI(XII). ii. 1. Chain of Conditioned Arising 缘起

Forward Order: 流转次第:

With the base of ignorance, reaction arises;

缘无明,所以行生;

with the base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arises;

缘行,所以识生;

with the base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arise;

缘识,所以名色生;

with the base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arise;

缘名色,所以六处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arises;

缘六处,所以触生;

with the base of contact, sensation arises;

缘触,所以受生;

with the base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arise;

缘受,所以爱生;

with the base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arises;

缘爱,所以取生;

with the base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rises;

缘取,所以有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arises;

缘有,所以生生;

with the base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arise,

缘生,所以有生、老、病、死,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s and tribulations.

连同愁、叹、身苦、心忧及恼生;

Thus arise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这是诸苦的生起。

Reverse Order: 还灭次第:

With the complete eradication and cessation of ignorance, reaction ceases; 无明灭,于是行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ceases;

行灭,于是识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cease;

识灭,于是名色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cease;

名色灭,于是六处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ceases;

六处灭,于是触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tact, sensation ceases;

触灭,于是受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cease;

受灭,于是爱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ceases;

爱灭,于是取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ceases;

取灭,于是有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ceases;

有灭,于是生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cease,

生灭,于是生、老、病、死灭,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and tribulations.

连同愁、叹、身苦心忧及恼灭;

Thu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ceases.

这是诸苦的息灭。

--Paticca-samuppad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II(I). 1.

Through countless births in the cycle of existence

经过了不可历数的生死轮回,

I have run, not finding although seeking the builder of this house;我曾奔走寻找轮回建造者;

and again and again I faced the suffering of new birth.

但一次又一次,我面对新生的苦痛,

Oh house builder!

喔!轮回之建筑师,

Now you are seen.

我终于找到你了,

You shall not build a house again for me.

你无法再为我起造屋子了。

All your beams are broken,

梁已毁,

the ridgepole is shattered.

栋已摧,

The mind has become freed from conditioning;

心从诸行中解脱出来;

the end of craving has been reached.

已经达到贪的止息。

--Dhammapada, XI. 8&9(153&154).

When past conditioning is erased and no fresh one produced, 当过去的诸行都根除了,并且也无新的产生,

the mind no longer seeks for future birth.

心不再企求来生。

The seed consumed, cravings no more arise.

种子耗尽,渴爱不再。

Such-minded wise ones cease like [the flame of] this lamp. 智者的心有如灯熄焰灭。

--Ratana Sutta, Sutta Nipata, II. 1.

民间秘法

1、高血压:用玉米穗上的须熬水当茶喝,半月即愈。 2、气管炎:喝大豆腐水,连续喝多日;神奇般的根除;佛教释永空提供 3、关节炎:北京医生:张建明 用野线麻叶裹住关节,多用几层,3日换一次,多换几次,关节部位逐渐好转。 4、红白痢疾:上海医生:李国治 芝麻120克,绿豆120克,两药捣碎冲服,1日3-5次,即愈。 5、糖尿病:上海医生:马三林 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6、胃病:、陕西省:王瑞石 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研面分20份,每日3次,每次1包,两剂即愈。 7、食道炎、喉哑:浚县小河名医:申金太 烧过的煤球2个,放盒盆内捣碎,抓入2两白糖加水,放火上熬20分钟,早晚喝三日即愈。 9、肺炎:山西太原:梁正心 鱼腥草一把炖荷包鸡蛋食数日可愈。 11、治风湿:西安市医生:李政付 霜后丝瓜藤500-1000克,焙干研面,每日3次,1次2-3克,红糖水冲服。 12、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疼:西安医生:钟明 鸡粪六斤、鸭粪二斤,焙干放一处温热醋1斤、再装入布袋里,一榻便好,多榻几次。 13、腰疼:兰州市:杨孝忠 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盐,3-5天即愈。 14、头晕头疼:陕西医师:王保魁 苍耳子半两,加红糖1两,煎水喝,7天即愈。 15、牙疼:河南名医:陈民生 石膏粉1两,麻黄半两煎水喝,两剂即愈。 16、心口疼:洛阳医生:刘广波 八角茴香烧灰,乌头二钱熬水一茶杯送下立即止痛。

17、咳嗽:洛阳医生:黄治军 桔子内倒入香油烧热吃,每日三次,每次1-2个,三日即好。 18、哮喘:山西长治:张志立 杏仁半两、蜂蜜一两,水煎服治无年哮喘。 19、满肚疼:包头市:王严明 用小米一把焙干研面和水拌吃。 20、肝炎:滑县老店医生:高治明 用猪苦胆内的水熬开喝下,一次痊愈。 21、少白头变黑发:中国医学会 (1)柏壳装枕头,枕半年自黑。 (2)何首乌三两,黑芝麻三两加红糖水煮沸分三次吃完。连吃半月后,白发逐渐变黑。 22、脸上黑痣点去掉法:洛阳:赵建林 生石灰、白碱各一半,用酒精调成糊状,点在黑痣上半天即掉。 23、牛皮癣:兰州市医生:朱军记 (1)用自己的尿洗7天即愈。 (2)用刀砍榆树流出的水连抹七天。 24、妇女不孕症:(源于广东惠阳新医大学彰肖维秘方) 当归六钱、白芍七钱、川芎三钱、红花二钱、桃仁四钱、泽兰四钱、杞子一两。穿山甲四钱,生地八钱,香附四钱,水煎服,月经干净后每天一剂,连服三剂。 25、闭经:青海名医:陈月严 益母草一两,煎药一碗加黄酒服下即愈。 1、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除去口臭: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乳腺炎怎么治:仙人掌一小块研碎加三滴香油后患处。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一、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是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大部分文殊菩萨像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二、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通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文殊),一个象征真理(普贤)。中国佛教认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道场。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三、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四、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教经典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

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们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五、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六、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是一对,为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胁侍菩萨。七、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家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祝愿礼拜供奉其像,就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即传说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韦驮菩萨,

佛教术语英译

究竟菩提心Absolute Bodhi Citta - 完全觉醒、见到现象之空性的心; 甘露Amrta (藏文dut tsi) :一种加持物,能帮助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复元。 阿罗汉Arhat (藏文Dra Chompa):已净除烦恼障的小乘修行者暨成就者。他们是完全了悟的声闻或独觉(或称缘觉)圣者。 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藏文ChenreZig):大悲心本尊,是西藏人最广为修持的本尊,因此被尊为西藏之怙佑者。观音菩萨的心咒是「嗡嘛呢贝美吽」,六字大明咒或六字明咒。 中阴(藏文Bardo):字义为「介于两者之间」。中阴总共有六种,一般指的是介于死亡及再度受生之间的状态。 菩提心Bodhi Citta (藏文Chang Chup Sem):义为「开悟或证悟之心」。 菩萨Bodhi SattVa (藏文Chang Chup Sem Pa):义为「展现证悟心者」,亦指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而誓愿修持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大乘法门及六波罗蜜的修行者。 菩萨戒Bodhi SattVa Vow (藏文Chang Chup Sem Gyi Dong Pa):修行者为了引领一切众生皆成就佛果而誓愿修行并领受的戒。 佛性Buddha Nature (梵文tathagatagarbha,藏文deshin shekpe nying po),又称为「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皆具有之原始本性。开悟就是佛性的彰显,因此,佛性往往被称为佛的本质,或开悟的本质。 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 (藏文Shakya Tubpa):往往又称为瞿昙佛(Gautama Buddha),指贤劫千佛当中最近出世、住于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至四百八十三年间的佛。 法道Buddhist Path (藏文lam):得到正觉或证悟的过程,亦指修行的三种逻辑次第;根、道、果「」中的道。 圆满次第Completion Stage (藏文dzo 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是密续禅修的方法,在这个阶段,行者由于体内气脉及能量的变化而得到大乐、明性及无念的觉受。依因缘而存在Conditioned Existence (梵文SamSara,藏文Kor Wa):即轮回的现象。 勇父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的阶段,本尊的观想逐步建立并持续下去。 法、佛法Dharma (藏文Cho):一、指真理;二、指佛陀所教导我们修正言行的方法与修持成佛的法门(即佛法)。。 法性Dharmata (藏文Cho Nyi):义为「如是」、「事物之真实本性」、「事物之如如真相」。法性是完全开悟者所见到的现象,没有任何的障蔽及曲解。 法轮Dharma Chakra (藏文Cho Chi Khor Lo):佛陀的法教可分为三种层次:小乘、大乘及金刚乘,分别在三次转动法轮时所传授。 法界dharmadhatu(藏文Cho yings):一切现象所升起之片遍在界,无始亦无终。 法性dharmata(藏文Cho nyi):现象的真实本性,亦称为「如如自性」、「事物之真实本性」或「事物之本然自性」。 证道歌Doha(藏文gur):金刚乘行者随顺觉受及悟境而自然唱造的歌。通常是九字一句。 勇父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在中国,作为一个汉族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大学生,个人而言,相对于其他宗教,我对佛教有更多一些的了解。 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说: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解释: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在课堂上,我对于老师讲述的相关佛教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下来,就用我粗浅的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佛教。 在我看来,整个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看来都表现出昌盛的一面。毕竟在中国虽然不禁止宗教信仰,但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宗教进行宣传。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宗教,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宗教中,甚至连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大。 佛教起源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三千年中,佛教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在日常中的许许多多事物均是来自于佛教文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平日中我们所讲到的大千世界即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指的便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界六道,甚至在动画片中都对于佛教思想有所涉及,例如《霍顿与无名氏》就表露出了一沙一世界的思想。 同样从网上容易得知,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而且唐朝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类似于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我就不再多赘述。 然而万事万物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浅谈汉语中的佛教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文学院11文41班11016028 沙琳琳 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随着历史车辙的划过得到了演变和发展。其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最先在词汇方面得到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最灵敏的捕捉者——词汇,它见证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新成员如何从产生到扎根,从生根发芽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许多源自佛教的词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便不觉得他们是从佛教借来的外来词了。例如,许多成语或典故来源于佛教。《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 1、“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宋·頣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 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2、“开花结果”出自《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后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

常见佛教用语

常见佛教用语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佛教用语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三生有幸:佛教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这个成语形容幸运无比。多用在初次见面的客套话。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 花花世界:《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 志愿: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泛指志向意愿。 抖擞:抖擞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擞,能去灰尘。”抖擞,后来的意思是振作、奋发等。 江湖:江西、湖南古时禅风极盛,由此而泛指禅僧为江湖。《传灯录·石头章》记载:当时,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但现在“江湖”的意思与原意相距甚远。 一刀两断:《五灯会元》卷中有:“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

佛教日常用语你知多少

佛教日常用语你知多少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简直如空气一般。佛教自2000多年前由印度传入中国,经2000多年浸润碰撞,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日常习语皆来自佛教文化。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现代日常用语多出于佛教经典 【想入非非】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殿,即佛殿。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才来。

常见佛教用语

常见佛教用语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佛教用语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三生有幸:佛教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这个成语形容幸运无比。多用在初次见面的客套话。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 花花世界:《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 志愿: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泛指志向意愿。 抖擞:抖擞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擞,能去灰尘。”抖擞,后来的意思是振作、奋发等。 江湖:江西、湖南古时禅风极盛,由此而泛指禅僧为江湖。《传灯录·石头章》记载:当时,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但现在“江湖”的意思与原意相距甚远。 一刀两断:《五灯会元》卷中有:“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

民间佛教故事:积大福德,改变命运

民间佛教故事:积大福德,改变命运 邱普是琼山县(旧属琼州府,即今海南岛)人,家境富裕,好善乐施。 春耕时,贫民没有谷子或秧苗播种,邱普随便他们来乞借,等到稻米成熟了,他只收回谷本,不再要利息。有人故意赖债不还,他不计较。 有一年发生饥荒,邱普捐了数百石米救济灾民和乡里,不过各地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在道路上,邱普买下荒郊野外的地,设立义冢,并且请人收拾遗骨,埋藏安葬。 邱普生了一个儿子,单名传。娶媳妇后生了一个孙子,单名浚。邱传年轻时便不幸去世,大家都叹息和埋怨皇天无眼,辜负好心人。邱普也相当悲伤,但仍安于命运。 邱普以前告诉别人:「我小时候,遇到一位相师,他断定我富而不寿,无子无孙。后来,我又遇到占星家,他看我的八字,说我命短没有儿子,更不必谈到孙子了。他们的预言和推断都相同,我现在虽然失去儿子,幸好还有孙子,儿子虽然去世,不过我尚且健在,不是一半灵验,一半不灵验吗?或者不久之后我会死,接着孙子又死。最近有一位相士看我的骨格,说我已经脱胎换骨,与从前大不相同,我将来的福气不可计量,希望我好好努力行善。我修的福德没有报在儿子,而报在孙子。眼前我虽然受委屈,不过将来却能优游自在。我想问苍天,不过苍天很高,问了又没听到声音,所以我只好问寸心而已!」

邱浚从小聪明过人。有一天下大雨,邱浚的位子被雨淋湿了,达 官贵人的儿子正好回家,邱浚就移到他的位子。他回来后,喧吵不已。 老师说:「你们不要争吵,我出一句上联给你对,如果你对得好,我就不怪你!」 老师出了一句上联「细雨肩头湿。」 邱浚马上对说:「青云足下生。」 老师称赞邱浚的才华,引来官宦子不服,回去禀告父亲,父亲说:「邱浚真大胆,你去请他来!」 那位达官贵人看见邱浚,便勃然大怒。没想到邱浚从容地答道:「移动书桌和小孩子争论都是一桩小事,您老人家胸藏万卷书,心量 可包天,何必为这小事动气?」 当时邱浚只有八岁,竟然有胆说出这种话,使官宦听了暗中惊奇。 过了一会儿,那位官宦质问:「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对说:「焉知鱼不化为龙!」 官宦大吃一惊,以礼谢邱浚。

佛教成语选编

佛教成语选编 1.一口吸尽西江水 2.一切众生 3.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4.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5.一动不如一静 6.一丝不挂 7.一尘不染 8.一瓣心香 9.七手八脚 10.七颠八倒 11.人穷智短 12.八面玲珑 13.三生有幸 14.三灾八难 15.三姑六婆 16.三教九流 17.三头六臂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9.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20.千差万别 21.口碑载道 22.大千世界 23.大吹大擂 24.大吹法螺 25.大发慈悲 26.大慈大悲 27.大彻大悟 28.女大十八变 29.寸铁杀人 30.弓折箭尽 31.不二法门 32.不可言宣 33.不可思议 34.不即不离 35.不看僧面看佛面 36.五体投地 37.六耳不同谋 38.六根清净 39.匹马单枪 40.天花乱坠41.天女散花 42.少见多怪 43.认贼为子 44.心心相印 45.心到神知 46.心花怒放 47.心领神会 48.心猿意马 49.手忙脚乱 50.方便之门 51.水中捞月 52.水泄不通 53.水涨船高 54.水到渠成 55.水乳交融 56.火烧眉毛 57.火中生莲 58.牛鬼蛇神 59.牛头马面 60.牛头不对马面 61.仙露明珠 62.功德无量 63.功德圆满 64.半斤八两 65.半路出家 66.只重衣衫不重人 67.四大皆空 68.打成一片 69.生老病死 70.白玉无瑕 71.吐丝自缚 72.因果报应 73.因风吹火 74.回头是岸 75.在劫难逃 76.多口阿师 77.好肉剜疮 78.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 里 79.安身立命 80.有口皆碑 81.死马当活马医 82.百了千当 8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4.老僧入定 85.肉眼凡胎 86.自由自在 87.自作自受 88.衣钵相传 89.佛口蛇心 90.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91.佛眼相看 92.佛头着粪 93.作贼心虚 94.冷暖自知 9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96.忍俊不禁 97.见兔放鹰 98.邪魔外道 99.依草附木 100.味同嚼蜡 101.呵佛骂祖 102.拂袖而去 103.披毛戴角 104.抛砖引玉 105.拈花微笑 106.拖泥带水 10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8.泥牛入海 109.泥船渡河 110.沿门托钵 111.盲人摸象 112.金刚怒目 113.门外汉 114.勇猛精进 115.急来抱佛脚 116.恒河沙数 117.指东话西 118.皆大欢喜 119.看风使舵 120.看破红尘 12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22.若即若离 123.降龙伏虎 124.面壁功深 125.香火因缘 126.香花供养 127.香象渡河 128.借花献佛 129.冤有头,债有主

在台湾佛光山拜访星云大师

在台湾佛光山拜访星云大师 到台湾参观佛光山是我一个心愿。2014年2 月13 日,我随上海市人大参访团来到佛光山,参加拜访星云大师的活动,零距离聆听星云大师畅谈两岸交流的想法、人间佛法的精义、佛光教育文化的发展,这是我意想不到的际遇和收获。 坐在轮椅上的星云大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88 岁老人,见我们来访,他连声说,欢迎欢迎。之前,我虽然阅读过星云大师的部分作品,而今天真的遇见星云大师,直接听大师对两岸关系的主张和人间佛教的诠释,受益匪浅。大师作为人间佛教的行者,言语谈吐通俗易懂,富有现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我见识了大师弘扬佛法的最大魅力。 双方交流中,星云大师提出的" 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 的宗旨,让我进一步加深了他在弘扬佛法与推动两岸佛教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星云大师12 岁出家,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孜孜不倦,开创了一个无限的人间佛教世界。他这证书,也没 生,虽然没有拿到过一张毕业 有进过正式的学校教

育,但是他对佛光山建筑设计的理念博大精深。眼前的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四幢建筑金碧辉煌、规模宏伟,疏落有致地坐落在园区内。最突出的标志是金身接引大佛,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金光万丈、耀眼夺目。“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是大师倡导的道风,“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是大师追求的为人之道。大师亲切、感性的话语,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凡是到佛光山来的人,都能在这里得到深刻的心灵洗礼 我对星云大师的敬仰,不仅他是佛教家,还是教育家和著作丰厚的和尚作家。他当年到台湾一无所有,经过6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创办16所佛学院,22所美术馆。在美国、台湾、澳洲创办了4所大学,26所图书馆。在台湾有多所社区大学,在世界各地有50 所中华学校。多年来,他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他说,我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方法就是“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星云大师以文化弘扬佛法,他以独特的阅历与经验乃至人生的精神财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很多著作被翻译成英、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我认真欣赏了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星云大 师由于糖尿病视力减弱,“一笔字书法” 油然产生,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讲中国的思想,我们都是讲儒、道、佛三家,所以佛教也是中国文化有机的组成中国。

佛教祝福吉祥语大全

佛教祝福吉祥语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佛教祝福吉祥语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2、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会的和谐。 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飘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开心! 5、(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6、真心祝愿您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7、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8、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9、精进努力修行不是改变自己的容貌,不是获得种种境界,也不是创造福慧,而是寻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10、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佛语有着令人心静的魅力。在浮世繁华中,他就如同一道清清泉水滋润着世人的心田。无欲无求,

祝福无边! 11、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年吉祥如意! 12、做人不要急功近利,带着一份宁静的心情,不被外界所扰,不被诱惑所困。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好与不好。随心,随性,随缘! 13、(用慈施悲)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1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5、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16、生活的最髙境界是慈悲、知足、感恩。具体表现是简单、无欲、解脱、自在。 17、(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18、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1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2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21、(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

台湾民间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著名廟宇艋舺龍山寺。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人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目錄[隱藏] 1 緣起1.1 鄉土神簡表 2 重大祭典與民俗活動2.1 重要祭典儀式 2.2 臺灣各地重大活動 3 職業守護神3.1 醫藥界 3.2 軍公教 3.3 農畜界 3.4 工業界 3.5 商業界 3.6 服務業界 3.7 宗教界 3.8 其他業界 4 觀音信仰 5 海神信仰 6 王爺信仰 7 恩主公信仰 8 瘟神信仰 9 高僧信仰 10 與原住民有關之信仰 11 陰廟 12 大自然 13 其他 14 參見 15 註解 16 參考資料

緣起 閩、粵移民渡海來臺時,大多迎請海神、故鄉地方神祇,分靈事奉。由於移民渡海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臺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臺灣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械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等,又時常危及生命財產,分靈而來的原鄉神祇,成為移民的心靈寄託,而信奉同一神明也產生了同鄉之間的意識形態認同,渡海來臺的海神、鄉土神、瘟神(王爺)等信仰,並逐步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外,也有因為各種職業不同,而奉祀不同職業的保護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來流行於泉漳一帶的正一派、閭山派道教來臺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教、儒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基層人口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臺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尚有一種民間信仰被專家把它歸類為「儒宗神教」,因為就其信仰內容來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宗孔教的倫理道德教化,相容聖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強調修身、齊家、行善、勸化;即以勸化世人,挽救人心,導正社會頹風惡習為宗旨。 鄉土神簡表 漳州府籍移民:開漳聖王、廣惠尊王、助順將軍、輔信將軍、武德尊侯、倪府總管 漳州府南靖縣籍移民:關聖帝君 漳州府詔安縣籍移民:三官大帝、五顯大帝 泉州府三邑籍移民:青山王(惠安)、廣澤尊王(南安)、龍山寺千手觀音(晉江,又稱泉安) 泉州府安溪、永春直隸州籍移民:清水祖師、顯應祖師、法主真君、雙忠尊王(尪公)、董公祖師、安溪城隍 泉州府同安籍移民:保生大帝、霞海城隍 泉州府晉江青陽籍移民:武惠尊王(又稱順正大王、俗稱紅祖公) 興化府籍移民:媽祖(不分閩、客,漢人普遍信奉媽祖,視為海神。興化人視為鄉土神) 福州府籍移民:照天君、董真人、裴真人、扣冰祖師、開閩聖王、白馬尊王、五福王爺、臨水夫人、懿德夫人 汀州府籍移民:定光古佛、伏虎禪師 潮州籍移民:三山國王、慚愧祖師 其他客家籍移民:義民爺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 中国佛教禅宗十大高僧中国十大高僧肉身不腐之谜(附图)2014-02-13 11:17 来源:佛光文化摘编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在我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现小编试选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仅供网友参考。相关阅读: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介绍一、惠能大师(638—713)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

的开悟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二、慈航法师(1893--1954)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佛教核心教义就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核心教义就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传人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两千年, 已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不断适应中国土壤和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 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的教义 。一种宗教, 只有教 义被大众广泛接受, 改变了大众的思想甚至灵魂, 才能广泛传播, 影响一个地 区甚至一个国家民众的信仰。佛教传入中土后, 其教义中的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轮回转世与天堂地狱、功德与功德转让等核心思想深深吸引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民众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改变了中国民众的信仰内容、信仰方式和信仰手段, 这也是佛教在中土广为传播并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主张, 诸佛所以出世, 就是为了救度所有在这个世界受苦的众生“佛”这个词的主要意思之一, 就是要普度一切众生。而“菩萨”这个词的基本意思, 也是发愿一定要普度众生。可见, 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思想是佛教教义的最重要思想。 普度众生与救世救民思想集中体现在佛教鼓吹的三佛应劫救世说。三佛应劫救世说宣称燃灯佛、释迎佛、弥勒佛履会在不同时期降临人世, 救度尘世间受苦 受难的芸芸众生。“劫”的梵文原文为“ ’ , 原意为极为久远的时 期, 后作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劫的思想在印度相当古老, 本来是 初民基于对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一系列周期性现象的观察而产生的对宇宙发展的一种猜测。后来这种思想被婆罗门教吸收, 发展成劫的理论, 认为世界周而复始地处于不断地创造而又不断地毁灭的过程中。婆罗门教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劫变观念一代不如一代的发展观念被佛教吸收改造, 构筑成佛教自己的劫变理论。在佛教的劫变理论中, 除了世界周期性的成灭, 除了众生寿命周期性的增减之外, 人类还要周期性地遭受各种灾变的折磨。三佛应劫救世说是指灾劫发生时, 三佛会降临人世救度众生。三佛应劫救世说对于一般贫苦大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特别是灾害频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时,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急切盼望三佛早日应劫下凡救度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比如, 一些僧侣为了抬高自己, 哗众取宠, 伪托是燃灯, 弥勒佛转世, 或自称是某某菩萨再生, 百姓信以 为真, 奉之为救世主, 顶礼膜拜, 死后则立庙祭祀, 成为佛教俗神。福建民间信 仰中的定光古佛 、扣冰辟支古佛 祟拜即属于此类型。 普度众生与救民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最突出地体现在民间对救世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救世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传说故事, 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 可以说家喻户晓。传说中的观世音菩萨是一位能解脱人们现实苦难, 能满足信仰者真诚愿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良菩萨。关于观世音菩萨灵验的本事, 出于《法 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经中记载了佛告无尽意菩萨所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和灵验。经文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 亿众生受诸苦恼, 闻是观世音菩萨, 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 解脱。”“观世音菩萨在此婆婆世间 即现世界 中, 随机方便, 现各种身

常见佛教用语

佛教用语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三生有幸:佛教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这个成语形容幸运无比。多用在初次见面的客套话。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 花花世界:《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 志愿: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泛指志向意愿。 抖擞:抖擞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灰尘。”抖擞,后来的意思是振作、奋发等。 江湖:江西、湖南古时禅风极盛,由此而泛指禅僧为江湖。《传灯录·石头章》记载:当时,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但现在“江湖”的意思与原意相距甚远。 一刀两断:《五灯会元》卷中有:“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