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原子、分子、离子

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是按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至远的顺序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电子能量: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逐渐增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及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4易失活泼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原子失电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原子得电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Na+、Cl-、O2-、2Mg2+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小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大2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最外层稳定结构)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失去m个电子就带m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R m+. 如铝原子Al→铝离子 3

Al.

(13=2+8+3)原子结构示意图阳离子结构示意图(13>2+8)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得到n个电子,就带n个单位负电荷,表示为Rn-. 如氧原子O→氧离子O2-.

(8=2+6)原子结构示意图(8<2+8)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离子

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

数>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

电性中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稳定性不稳定

金属原子易失电子

非金属原子易得电

稳定

符号元素符号:H Al Cl

阳离子符号

H+ Al3+

阴离子符号Cl-

结构示

意图特点比对应原子少一

个电子层

电子层数不变

与相同电子层数的惰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相互转

知识点3:分子与原子

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原子: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和分子都可再分。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H20、C02等),还有一些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金属、稀有气体、碳(C)、硅(Si)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在不断运动。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区别:在化学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2H2O SO3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知识点4: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含义: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C表示某种物质的一

个分子;D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2O: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一个水分子;D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

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4H2O:表示4个水分子。

4、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2O:3表示3个

水分子。

5、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H2O: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提示:

1、粒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原子核等

2、注意以下几种对粒子认识的误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e属于不同种元素。

(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如H2O和Ne,NH3和Ne原子,它们核内的质子数都为10。

(3)同种元素的粒子化学性质相同,如Na原子比Na+的化学性质活泼。

3、怎样判断物质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判断物质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可

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单质中金属、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大部分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 化合物中的碱、

盐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非金属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气体化合物大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从物质组成的角度: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由原子构成,几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典型金属元素与典型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

4、怎样由结构示意图来判断一种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够简略表明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要区别是原子、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需抓住它们在电性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本讲小结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会分析阴、阳离子与对应原子的关系,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离子

运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知识认识元素周期表

会分析多原子核离子所含的质子总数、核外电子总数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 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下面是的范文,欢迎查阅!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子特性的探究 【实验准备】 大、小土豆、牙签、西红柿、试管、蒸馏水、浓盐酸、气球、注射器、棉花、铁、酚酞、品红、黄豆、砂、浓氨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实验,加热蒸发10毫升水,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生1: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生2:水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生3:试管中的水能慢慢地变少了,试管口有水珠。 师:很好,通过水蒸发的实验,你有什么疑惑呢?

生4:我想知道水为什么会减少?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 生5:我想知道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弄清你们的问题,就必须走进微观的世界,同学们在认识微观世界时,需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的讨论、猜想水变少的原因。 生6:水具有挥发性,加热后水挥发掉了一部分。 生7: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加热后,微小的粒子跑掉一部分。 生8: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运动的,只不过加热后运动得快一些。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错,水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我们所见的其它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P47面分子的有关内容。 …… 【点评】 教师首先从水蒸发的简单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原有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出提出第一个探究性问题,即“猜想水变少的原因”,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在学生思维充满疑问与好奇心的基础上,再来看书,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师:通过看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微小粒子有的是分子,而有的则是原子。(教师出示一瓶浓盐酸,小

初三化学_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_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 2 B. 2O C. 2O2- D. 2O 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 2B. H 2 O C. CO 2 D. SO 2 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四、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设计意图: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认为: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生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演示实验】教材“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 习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6.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7.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8.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9.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达标自查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7.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能力提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汇总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综合练习

《分子和原子》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C.分子原子都是真实存在的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2.下列相关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错误 ..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 五月端午,粽叶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D 蔗糖溶于水后固体消失微粒极小、肉眼看不见 A.A B.B C.C D.D 3.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A.A B.B C.C D.D 4.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喷洒香水闻到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B.两块铅块可以被压在一起﹣﹣分子间有间隔 C.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室外的灰尘随风飘动﹣﹣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1 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10mL 水和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6.小明尝试用微观的视角来解释宏观的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发烧时测量体温,体温计上的汞柱上升一分子的体积受热影响 B.鱼能生活在水里,这是少量的氧气溶解在水中一水分子中有氧原子 C.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一空气中有氧分子 D.春天柳絮飞扬一一微粒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7.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不能为下述观点提供例证的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氨分子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 D.组成空气的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8.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室外气温降到零下16°,滴水成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种类改变D.分子间隔变大 9.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湿衣服在朝阳的地方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10.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2、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由分子聚集后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表示物质的状态,因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是由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决定的。 [中考练兵]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组粒子是( ) A、Mg,H B、O2,CO C、O,He D、C,N 二、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1)原子不能再分。(2)一种原子也不能变为其他原子,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

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中考练兵]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2006,天津) A、海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四、元素、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要明确单质和化合物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只要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都可以称为某元素。三者的主要区别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而单质和化合物是指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原子、分子、离子 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是按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至远的顺序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电子能量: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逐渐增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及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4易失活泼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原子失电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原子得电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Na+、Cl-、O2-、2Mg2+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小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大2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最外层稳定结构)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初中化学讲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节 分子和原子

第8节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以分子为例,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现象。 【课前回忆】 叫做物理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步骤: 1. 观察品红固体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 2.将品红慢慢倒入盛有水的40mL烧杯中。 3.静置,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现象: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动, 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例】物质是由、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大量的水聚集而成的。 拓展: 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知识点2 分子的性质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1.性质1:分子的和都很小。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实验现象结论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 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使酚酞变红色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 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 生? 【问题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2.性质2.1:分子总是。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原子结构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品红扩散 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7.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 以下说法都是是错误的() A.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 B.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大 C.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二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二 二、考点清单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认识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分子和原子 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 分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课题1、分子和原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1.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 分子:

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课件

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课件 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课件 导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课件,欢迎大家参考。 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课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

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板书: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分子原子离子

1对1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科:化学任课老师:授课日期:20XX年月日(星期)学生姓名年级初三性别男授课时段总课时 第课时Ⅰ.课题1、分子、原子、离子 Ⅱ.教学内容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关概念理解,彼此之间的区别与练习考点2: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3: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注:教学内容详细见附件:考点归纳 III.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并能区分彼此能力目标:1、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Ⅳ.教学重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练习 2、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结构 Ⅴ.教案一、选择题: 1、两个镁离子的表示方法是( ) ( A )Mg2+( B )2Mg+2( C )2Mg2+( D )Mg2 2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当n=12时,该微粒是( ) (A)原子(B)分子 (C)阴离子(D)阳离子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D)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 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 A )2O ( B )2O2( C )O2( D )O2- 5、对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8”表示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B)圆圈表示氧原子的原子核 (C)弧线表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D)“6”表示氧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 )氢气( B )金刚石( C )食盐( D )二氧化碳 7、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 (A)NaCl (B)Cl2(C)KClO3 (D)KClO 8、X原子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由X、Y两种元素形成化合 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B)X2Y (C)XY (D)X2Y3 9、在二氧化氮(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 二、考点清单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认识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分子和原子 一)认识分子 ;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初中化学判断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

如何判断物质是由原子、分子还是离子构成的? 一、先说,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是分子构成的,或者是离子构成的? (下面没有注明的,默认为只考虑初中阶段的学习)。 (1)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内部是由化学键连接构成的一个巨大的整体,没有很小的重复单元(可以认为单一的一个原子是最小重复单元)。 常见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以后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最直观的办法是看能不能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个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该种物质,能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反之,则不是。就是说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并且化学式没有下标数字,只有元素符号。(这里要提到P和S,这两种不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因为它们都是有最很小重复单元的,P真正的化学式是P4,P4是P的最小重复单元,就是说P单质是由无数个P4分子构成的饿,所以P是分子构成的。初中简写了,还有S真正的化学式是S2,S4,S8,等) (只限初中,到高中有SiO2,它虽不是单质,并且有数字下标,但它还是原子直接构成的,与它内部结构有关,SIO2的结构是SI和O原子交替以共价单键连接并向空中无限制发展的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没有最小重复单元。在这里就不解释了,高中会学)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分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有最小的重复单元,最小重复单元是分子,物质是由无数个这些相同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这中分子间力很小,就是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并不是一个很牢固的整体。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没有重复的最小单元,本身是通过离子键连接成的一个整体,但是我们为了研究它的结构,往往会人为的划定出它的最小重复单元,就是晶胞。要注意的是它每个最小的重复单元内部是由离子键连接的,和分子晶体的共价键区别开,这就是为什么界定它是由离子都成的原因。在初中很难把它和分子构成的物质区别开,其实有一个很直观的判断方法,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就是离子构成的,没有这两种东西的物质就是分子构成的。 二、如果说快速的判断,那只能记住主要的几类,化学没有万能的公式,定理。由于一些物质的结构特殊,必然会有特例,所以只要记住主要的和常见的几类即可。 (1)常见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 以后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最直观的办法是看能不能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个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该种物质,能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反之,则不是。就是说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并且化学式没有下标数字,只有元素符号。(只限初中)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如金属汞有汞原子聚集而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