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热现象复习学案1

第三章热现象复习学案1

第三章热现象复习学案1
第三章热现象复习学案1

九年级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者: 张占宇使用者:

课题:热现象(一)课时:3 一、复习目标

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预习案

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有三种状态:_______态、______态和________态。

2、熔化: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的过程。熔化过程__________热。凝固:物质从_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的过程。凝固过程_________热。

3、固体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晶体___________的温度称为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_,非晶体___________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2)不断____________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__,(2)不断____________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过程。汽化过程________热。液化: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_态的过程。液化过程________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蒸发是液体在__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_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无气泡产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___________热,使物体温度下降,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2)沸腾是在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在液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有气泡产生。

沸点:_____________时的温度。沸点与____________有关。

液体沸腾条件是:(1)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2)不断_______热。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是(1)________,(2)__________。

(三)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升华过程_________热。

凝华: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_态的过程。凝华过程________热。

探究案

一、思维导图

在这个图中有什么

知识,是你不了解

的?还有什么知识

图中没有?请你加

进去,或者你还有更

好的方法,请展示出

来?

二、梳理与考点扫描1:知识点----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_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温度计:(1)原理:常用温度计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②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测

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_____。图甲温度计的量程

为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

③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_______。

④读:稍等一会,待示数_____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

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_____相平。在图乙

中,__的读数正确。

⑤记:读数由__________组成。所测温水的温度是_____。

(3)体温计。①量程:_________,分度值:______。

②使用:使用前要_______,且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

人体读数。原因是__________

三、要点聚焦与突破1:实验探究 ----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的估测:熟悉生活环境常见的温度,如人最适宜的温度为______℃;北方

夏天的气温一般是______左右;北方冬天的气温一般是_______℃;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等。

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

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变式训练】(2012·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

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该同学的

体温属于(选填“正

常”或“不正常”)范围。

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

计。华氏温度计是德国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用酒精

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用℉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梳理与考点扫描1:知识点----物态变化的种类及应用

1.物态变化:

(1)定义:物质各种_____________间的变化。

(1)熔化:利用熔化_____可降低周围的温度。

(2)凝固: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结冰时,_____

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实验与主题探究2:实验探究----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1)探究海波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温度升40℃左右时开始每隔

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

(2)探究石蜡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将海波换成重做上述实验。

(3)记录数据,根据记录数据画出的海波和石蜡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3.实验结论: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即有_____;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4.问题探究:

(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

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

(2)比较图甲和图乙,会发现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

不同?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

有什么特点?

【典例1】(2013·泰州中考)用如图

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

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延伸探究】结合典例思考以下问题:

在继续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冰在第6 min全部变成水,在第10 min水的温度为8℃。

(1)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2)在本实验中,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3)对比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的升温速度比熔化前的升温速度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较大。

自主测评

1.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走神的或溜号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2.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你发言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3.你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

A、很好

B、可以

C、不好说

D、有一些问题

E、问题很大

4.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

九年级年级物理导学案 执笔者: 张占宇 使用者:

课题:热现象(二) 课时:3

一、复习目标

知道发生各种物态变化的条件和吸热、放热过程,能分析熔化、凝固和沸腾图象。

预习案

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

一、填空

1(2013年呼和浩特)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品,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变成 属于 ;_ 变成 属于 ; 变成 属于 ;_ 变成 属于 ;

3江西省2013年)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 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1.(南京市2013年)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2. (内蒙古包头市2013年)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3.(山东省东营市2013年)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A .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B ..铁丝网上出现霜 C ..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D .草叶上出现露珠

梳理与考点扫描1:知识点----.汽化和液化:

①两种方法:_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

②应用:气体液化,使其体积_____,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实验探究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接近沸腾和沸腾之后连续

记录水温变化,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作出水

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3.根据记录的温度值画出水沸腾的图像:

4.实验现象:

(1)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

泡逐渐_____直至消失。

(2)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_____直至到水

面破裂。

5.实验结论:水沸腾后,继续_____而温度_________。

6.问题探究:

(1)如何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2)在实验中,为什么测得水的沸点有时小于100℃,有时大于100℃?

【典例2】(2012·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填序号)。

温度计使用说明书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可以

离开被测液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实验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 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

(3)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是℃。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

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延伸探究】结合典例思考以下问题:

(1)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冒“白气”,产生此现象

的原因是。

(2)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

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a、b图像不同

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梳理与考点扫描1:知识点----升华和凝华:

(1)升华:利用干冰升华时_____降温,可进行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

(2)凝华:冬天的_____________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体冰晶。

梳理与考点扫描知识点3: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1.熔点:(1)定义:晶体_____时的温度。

2.

(2)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_____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3)晶体凝固特点:温度_____,继续_____。

(4)非晶体凝固特点:凝固时_____,温度_____。

3.沸点:(1)定义:液体_____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

(2)液体沸腾的特点:温度_____,继续_____。

五、训练。知能升级

1.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

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3.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4.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

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5.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

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

度,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

(“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7.如图,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

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在10 min末这一

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态。(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

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

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一个标

准大气压。

自主测评

1.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走神的或溜号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2.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你发言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3.你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

A、很好

B、可以

C、不好说

D、有一些问题

E、问题很大

4.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

九年级年级物理导学案 执笔者: 张占宇 使用者:

课题:热现象(3) 课时:3

一、复习目标

知道个不同物态变化的异同点。能结合实例分析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预习案

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

1.(江西省2013年)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 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2.(菏泽市2013年)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

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9所示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段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

比热容是2.1×103 J/(kg·℃),在对100g 冰加热的前2 min 内

冰吸热 J 。 3.(宜昌市2013年)1kg 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4.(常州市2013年)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

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 ,当

时气温为 ℃,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

的 .在极寒地区,静停汽车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

因V 冰/V 水= (保留两位小数),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

是必要的,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

添加“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办法,对此小明坚

决反对,理由是 (ρ冰=0.9×103 kg/m 3)

5(营口2013)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______________现象。

6(泰安市2013年).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7(广东省湛江市2013年).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

8.(黄冈市2013年)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 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气”是水蒸气

B .“雾气”是小冰晶

C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9(襄阳市2013年)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

A .液化现象

B .升华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10(湛江市2013年).如图2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9

探究案

一、要点聚焦与突破

高频考点1: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1.在下面写出物态变化之间的吸放热规律

暗藏的五个“两”

(1)固体分 和 两种。

(2)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 且 热。

(3)汽化的“两”种形式: 。

(4)液化的“两”种方法: 。

(5)六种物态变化每“两”种是 的过程。

2.吸热或放热特点的应用:

(1)改变温度:

如夏天洒水降温、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冰块给发烧的病人降温、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和冷藏食品、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哈气”取暖、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冰箱的制冷过程等。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现象:

霜前冷,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后寒,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伤更厉害, 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性质获得稳定的温度环境:说说木工师傅如何用“水浴法”熬熔黏胶。

4.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应用:

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_______,进行“升温加热”,如高压锅;

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______,进行“低温提纯”,如去除混合液中的水分。

【典例1】(2013·雅安中考)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1)(2)

B.(1)(4)

C.(2)(3)

D.(2)(4)

【变式训练】(2012·揭阳中考)有一种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

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 .小雪

B .霜冻

C .雾

D .冰雹

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2:物态变化的图像

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

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 (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乙,在某一

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 ℃。

(2)在CD 段时,此物质处于 态。

【变式训练】(2011·广安中考)如图所示

是某种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该过程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

固大约持续了 min 。

备选例题

(2012·泸州中考)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海波熔化过程中,

某同学描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根据图像作出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0~5 min 内海波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断升高

B.5 ~10 min 内海波的温度不变,海波的内能不变

C.5 ~10 min 内海波的温度不变,海波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在吸热

D.10 min 以后海波已全部变成气态,温度进一步升高

知识点4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1.水的三态联系:

2.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1)云:地表、海洋的水,_____成水蒸气上

升到高空,_____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

(2)雨:小水滴聚集凝结成大水滴下降而形

成。

(3)冰雹:小水滴遇冷_____成小冰珠,小冰珠再结合成大冰珠下降而成。

(4)雪:水蒸气在高空遇冷_____成小冰晶聚集下降而成

以图释理:人工造“雨”

将冰放入水壶中加热,冰熔化;继续加热,水沸腾后,将勺子靠近壶

嘴,如图。(1)整个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水的三种状态:态

的冰, 态的水, 态的水蒸气。

(2)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其熔点

是,冰(选填“是”或“不是”)晶体。(3)水沸腾过

程中,温度。

高频考点3: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物态变化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

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

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

形成了雨。

(1)请写出文中加点字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

(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近年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出现严重干旱。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2012·三明中考)朱熹出生于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在《九曲棹歌》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桑麻叶上的“露”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一过程是热的。

自主测评

1.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走神的或溜号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2.本节课你在听课过程中你发言的次数()

A、没有

B、1次

C、3次

D、3次或3次以上

3.你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

A、很好

B、可以

C、不好说

D、有一些问题

E、问题很大

4.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

训练案

一、基础练评

1、在下列几种物质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处于BC过

程中,该物质仍需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3)CD过程中,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

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

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

称);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液体

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_。

4、物质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

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5、通过观察右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6、被100℃水蒸发烫伤,往往比被同质量的100℃开水汤伤严重,这是因为()

A. 水蒸气与人的接触

B.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C. 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高

D. 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7、日常生活中,炸花生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8、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体变为液体,说明丁烷_____________。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实验时,先后四次观察到烧杯中水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把四个现象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中水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二、重点、考点分析

例1 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过程图像,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萘的熔点是80℃

B. 在ab段萘不吸收热量

C. 在ab段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9min时,萘是液态

例2 在右图中,A烧杯内盛有水,B试管内盛有下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

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A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B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

训练案

训练、知能升级----中考题组

1.(2012·大连中考)下列温度中,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2013·株洲)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2013·聊城中考)对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4.(2012·扬州中考)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5.(2013·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

体温为℃。

6.(2012·宿迁中考)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

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

使水的沸点。若实验时不小心被

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选填

“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7.(2012·扬州中考)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8.(2013·烟台中考)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

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甲、乙所示

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评估两套实验方案。

(2)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16 18 20 22 24 26 28

(3)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

二、基础练评:

1、在下列几种物质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处于BC过程中,

该物质仍需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3)CD过程中,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

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_。

4、物质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5、通过观察右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6、被100℃水蒸发烫伤,往往比被同质量的100℃开水汤伤严重,这是因为()

A. 水蒸气与人的接触

B.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C. 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高

D. 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7、日常生活中,炸花生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8、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体变为液体,说明丁烷_____________。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

精”或“水银”)温度计。

(2)实验时,先后四次观察到烧杯中水出现的

现象如图所示,把四个现象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中水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三、重点、考点分析:

例1 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过程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萘的熔点是80℃

B. 在ab段萘不吸收热量

C. 在ab段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9min时,萘是液态

例2 在右图中,A烧杯内盛有水,B试管内盛有下表中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A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B试

1、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3、去冬今春,昆明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多次实施了人工降雨。通过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直接变成了气体,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从周围吸收了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致使周围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小冰粒,这是____________现象。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后___________成雨点降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

4、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

5、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 汽化放热

B. 汽化吸热

C. 凝固放热

D. 熔化吸热

6、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这是不可能的,这一种伪科学

B. 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 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 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水沸腾后,让水蒸气沿玻

璃导管通入空试管中(试管竖立在冷水槽中):

(1)水蒸气通入试管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有___________出现。

(2)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升高,某一时刻温度计

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槽中水温是________℃。

(3)本实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1届冬奥运中国运动员“三金王”王濛在短道速滑中收获了两枚金牌。滑冰时,冰面在冰刀压力作用下,稍有熔化,由此,你能猜想到冰的熔点可能与_________

有关,这层水的作用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减小了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

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学案1

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学案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2、动物细胞中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功能都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B、小肠吸收水和无机盐 C、汗腺分泌汗液 D、胃的蠕动引起胃的排空 3、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心肌细胞 B、团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 D、洋葱根细胞 4、水稻根细胞中,含有少量DNA,并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核糖体 5、含有遗传物质的一组细胞结构是 A、中心体、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叶绿体 C、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D、高尔基体、叶绿体、线粒体 6、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指的是 A、由细胞膜、核膜以及膜围成的细胞器形成的统一膜系统 B、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膜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C、全部的细胞膜 D、细胞膜和核膜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各种生物膜在细胞内都可以相互转化 C、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完全一样的 D、各种生物膜功能不同,但功能可协调8.胰岛细胞中与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9.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发生联系。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

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10.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放置离心,分成A、B、C、D 4层,据测定,C层中含有呼吸酶,C层主要成分组成很可能是 A.中心体B.核糖体C.线粒体D.溶酶体 11.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淀粉②神经元突触膜上的受体③性激素④纤维素⑤胰岛素⑥唾液淀粉酶 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 12.不在内质网上进行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体B.胆固醇C.维生素D D.核酸 13.专一性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 A.健那绿B.吡罗红C.甲基绿D.水 14、植物的花、叶、果实的色素除叶绿素外,其他大多分布在 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C.液泡内D.核内 15、选择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些叶肉,原因是 A.下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B.上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C.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D.前三项都对 16、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中填数字,上填文字(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 (2)占成熟的植物体积90%,而在动物中不 明显的细胞器是[ ] 。 (3)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 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 胞器是[ ] 。 (4)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 结构是[ ] 。 (5)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6)与动物胰岛素细胞形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 和[ ] (7)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8)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 卷及答案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太阳 B.月亮 C.织女星 D.烛火 2.光在下列介质中将不沿直线传播 ( ) A.水 B.玻璃 C.整个大气层 D.酒精 3.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4.如图7-2所示为一挂钟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 的像,则此时挂钟指示的实际时刻为 ( ) A.3:30 B.3:00 C.9:00 D.9:30 5.有一个平静的湖面,其上空有一架直升飞机,若飞机以 40m/s 的速度平行于湖面飞行,则直升飞机的像相对于飞 机的速度为 ( ) A.0m/s B.20m/s C.40m/s D.80m/s 6.在沙漠中有时也可看到海市蜃楼,以下关于此时海市蜃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曲 D.是由于光的漫反射 7.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减小 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部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 射到到MN 板上,在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 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 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后从云层缝隙洒出来的光束 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 10.下列成语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 M N A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_针对训练)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区分三种光现象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2、知道如何探究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3、理解折射规律。 4、熟练运用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 复习重点: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的运用。 复习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分为。 2、光的传播 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所用到的物 理研究方法是。 ③现象:a b c 3、光的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目标检测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 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① ② ③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且都遵循规律。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不发光的物体。 目标检测 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20o时,入射角为。 2、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 ② ③ ④。 2、成像原理: 3、实像和虚像: 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运用:和。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2、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3、(08福州)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1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 4、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2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 5、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 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 B.减小40°C.增大20° D.增大40° 8、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0、(08广州)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如图5所示,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1、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是;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的缘故。

2013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2013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庄河市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学案 主备:邵忠辉副备:张延喜审核:备时间:20131213 知识回顾 1光: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黄、绿、蓝、、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 4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 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 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s。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角等于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9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2)像到镜面的距离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4)平面镜成的是。平面镜应用:(1) (2) 。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的是 A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 2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水中的“白云” B经放大镜放大的“字”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 3一束光垂直照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和折射角度数分别是: A0°90°B0°0°90°0°D90°90° 4 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100 ° B120° 140°D160° 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 看起大些,则应该装 A凸面镜B凹面镜平面镜D都一样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薄壁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

光现象复习学案00

《光现象》复习学案(第1课时) 主备:宋诚海审核:马丽萍 2011-10-30 一、复习目标: 1、能识别光的三类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基础知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的物体,如:。 2、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与应用: ①②③④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立的____像,像的形状取决于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 4、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c=m/s= km/s。 (二)光的反射 5、定义: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被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 (两线两侧); (两角相等)。 7、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8、光的反射分为和,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滑的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在电影院里,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清晰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表面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9、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相等;②像与物到镜面的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成、像;⑤像与物相反;⑥像的大小只取决于,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10、成像原理: .该虚像是由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11、球面镜分为和。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应用: 、。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应用: 、。 三、典题解析: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 例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 (1)若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 应如何操作?。(2)实验中得到了下列有关数据,请回答: (a)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 是。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b)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例2: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练习1: 1、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2、如图所示,已标出了一条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实验次 数 1 2 3 4 5 入射角12?22?32?42?52? 反射角12?22?32?42?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教学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

课堂练习: 1、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的是: A、脂肪 B、固醇 C、磷脂 D、维生素D 2.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一组元素是: A、C H O B、 C H P C、C H O P D、 C H O N P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防止有用的物质流失 C、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绝对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靶细胞上的受体物质接受激素,完成信息交流。 B、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 C、白细胞完成对侵入人体病菌的吞噬。 D、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 5.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 A.纤维素和果胶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果胶 6、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请回答:(共60分,每空10分) (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其中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中该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血影”中的脂质主要是。 (3)对红细胞所谓的特殊处理是。(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做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破裂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7、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你能解释其原理吗?

八年级 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验

一、填空题(2分×15=30分)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每秒,光年是单位。 2.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种媒介中是传播的。 3.平面镜成立的像,像的大小和实物。 4.当光从水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 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会逐渐变。 5.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一米,像距物体米,若物体向平面 镜靠近0.2米,则像与物体相距米。 6.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 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度。 7.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比它们强, 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 8.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9.如图,为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为色,区域2应 为色。 二、单选题(3分×10=30分) 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A.只有太阳、烛焰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 D.三个都是 2.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 C.阳光下树木的影 D.插入水中的筷,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4.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5.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6.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100 ° B.120° C.140° D.160° 7.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 8.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 察的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下列观察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夜空中星星”眨”眼眼睛 B.池水中映着一轮明月 C.海市蜃楼 D.池水变浅

光现象复习课堂优秀学案

《光现象》专题复习课 姓名: 【目标达成】 1.通过数字引导构建基本知识体系 2.通过问题拓展强化物理思维方法 3.通过题目训练升华解题思路技巧 【知识回顾】 3 3类光现象:⑴光沿直线传播(在中) ⑵光的反射(在两种介质的交界表面) ⑶光的折射(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11个原理:光路可逆原理 33个规律: 22种像:虚像与实像 22种物理研究方法: ⑴光线的引入——法 ⑵研究平面镜成像,用两支一样长的蜡烛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法

【课堂大闯关】 第一关:光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对着镜子画脸谱 B . 林中的影子 C . 天空中的彩虹 D . 碗中的筷子 拓展 1.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 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选“正”或“倒立”)的实像,其原理是 。 (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 (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虚像”、“实像”或“影子”)。 我的收获: 1. 三类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光的折射 2.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成像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关:实验回顾 2.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其中M 是一面水平放置的小镜子,半圆形纸板EFN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板E 、F 连接而成,F 板可绕接缝ON 转动。 (1)小明将F 板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0、300、450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 中的原因应该是 。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案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 1.概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分析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领 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 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方法。 3.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知识 导图 新知预习·双基夯实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__外界环境__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__进出__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__化学物质__传递信息。 (2)通过__细胞膜__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3)通过__细胞通道__传递信息。

二、细胞膜的成分 1.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1)1895年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__脂质__ 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__脂质__组成的。 (2)科学家利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出细胞膜,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__磷脂和胆固醇__,其中__磷脂__含量最多。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__两层__。 (4)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细胞膜的张力,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推测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分子外,可能还含有__蛋白质__。 2.细胞膜的成分 (1)细胞膜主要由__脂质和蛋白质__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__糖类__。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磷脂__最丰富,此外还有少量的__胆固醇__。 (2)__蛋白质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种类与数量__就越多。 三、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时间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1959年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 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罗伯特森认为所有的细胞膜都由__蛋白质—脂质—蛋白质__三层结构构成 1970年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__流动性__ 1972年 流动镶嵌模型 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__流动镶嵌模型__ 1.结构模型 (1)图中a ????? 名称:__磷脂双分子层__地位:细胞膜的__基本支架__ 特点:具有__流动性__ (2)图中b ????? 名称:__蛋白质分子__位置????? __镶__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部分或全部__嵌入__磷脂双分子层中 __贯穿__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特点: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__运动__的

【精品】第二章光现象》概念检测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要点检测 班级姓名评价 一、光的传播 (一)光源 1。光源:本身的物体叫光源。如。 2.光源分类:a.光源,如太阳.b。光源,如蜡烛、白炽灯. 3.月亮(“是”或“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举两个生活中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3。小孔成像的原理:。 小孔成像的性质:像.像的形状取决于,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关. 4。影子的形成:因为光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上后,在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就是影子。 5。形成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关系是: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6。形成月食时,“三球”的位置关系是: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7.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方向变。 (三)光速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介质不同,传播的速度也同。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记为c=m/s=km/s。 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于c。而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 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4。光年是的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这里1年=365天) 5.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因为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发生的,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光传来的时间比声音传来的时间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光线 1。用一条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光线是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而画的,只是一个物理模型,实际(“存在"或“不存在”). 二、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时,在界面处被反射回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法线: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 3.入射角:入射光线与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4.反射角: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5。光的反射定律:(如右图所示) (1); (2); (3)。 6。法线相当于的角平分线. 7。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如果让光逆着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 光的方向射出,这就是光路可逆. (二)光的反射类型有和。 1。镜面反射: ①的表面发生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 ②在镜面反射中,反射光线在方向上特别强,其他方向上几乎反射光。 ③检验:光线入射到平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说明是镜面反射。 ④平静的水面、平面镜、黑板“反光”等发生的是反射。 2.漫反射: ①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②在漫反射中,反射光线射向方向。 ③检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说明是漫反射。 ④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有时黑板“反光”,请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①;②;③。 三、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② ③④ [平面镜的位置在物体与对应像点的上.]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回顾: 一、光的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________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光在_________ 沿直线传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 二、光的反射 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________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________;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_________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_。我们能看见本还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______ __进入我们的眼睛。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 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3、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_________,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________反射,使我们能从________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像高____m,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m。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进入人眼睛的光线___ _ 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填“是”或“不是”),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_________相交而成的。 3、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而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的_______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而成的像,小孔成像,则是由于_________所成的像。 四、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______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现象。 2、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被__________,还有一部分光________进入水中,此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当光垂直射向水面,折射光线的方向_______,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3、站在岸边的人看到池水变_____;潜水员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楼房变______;放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水下的鱼变浅;雨后的太空出现彩虹现象等都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五、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不见得光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在红光之外是__ __,在紫光之外是___ __,人眼都看不见,称为不可见光。 2、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红外线越____,由此可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出的_____ __,对疾病做出诊断;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_____,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_______,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作用强,能杀菌,应用紫外线的_________效应,进行防伪。 作图练习: 1.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2.作出下列反射现象中的平面镜; 3.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平面镜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并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 30 3题图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_光在 真空中传播速度(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km/s 。 2.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原理来看是不同的,前者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 阳光里,在浓密树荫下的地面,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光斑,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 4. 电影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来做,这是为了产生__________;黑板“反光”,这是由于产 生__________。 5. 如图①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__是反射 光线,_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反射角。 6.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o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_______o角;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o,则反射角是________o角。 7. 某人身高1.6m ,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5m ,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若将镜 子向人移动1m ,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像高是________m 。 8.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漫步在河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鱼在树木的倒影里游动,看到水中 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 现象,所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 9.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色光;在自然界 里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0. 近视眼戴的是__________,老花眼戴的是__________,前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 作用,后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填“会聚”、”发散”) 11. 在距凸透镜20cm 处放一点燃的蜡烛,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跟蜡烛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实像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12.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适用的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 奇的“眼睛”,比如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三种光学仪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O 1 2 3 4 N 图①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复习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全章知识框架

三、知识梳理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 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 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 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 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 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 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 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 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 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 体看上去呈________.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 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本章专题讲解 【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 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 吗? 例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 光现象 学案(含答案)

光现象一、知识结构 二、典型例题

【例1】在下列各实例中,哪些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 )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答案】B 【例2】有一束与镜面成45°角的光线AO入射到水平镜面上,反射光线如图中OB所示,现要使AO与OB 的夹角为60°角,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 B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 C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 D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 【答案】A 【例3】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答案】如下图 【例4】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5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答案】45°、30° 【例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答案】B 【例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答案】A 【例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答案】有三个原因: (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 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例8】如图1-2-7所示,正在向左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 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缓慢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折射角 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都有可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3章铁 金属材料章末复习课学案

一、铁金属材料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 [项目探究]鲜榨苹果汁变色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但是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慢慢地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为什么呢?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实验情景] ①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

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物质。 ②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③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④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 药品Fe2+Fe3+ KSCN溶液不变色变红色[实验猜想] 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实验过程] 实验1: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操作进行实验,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③中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上述试管分别放置于 空气中一段时间 试管编号 1 min 10 min 24 h ①黄褐色褐色深褐色 ② 无明显 变化 无明显 变化 无明显 变化 ③ 略有些 黄色 浅黄色黄色 探究1实验1中,②、③中现象说明什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②中现象说明鲜苹果汁中无Fe3+, ③中现象说明加新制氯水后溶液中有Fe3+,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结论:鲜苹果汁中含有Fe2+。 探究2实验1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是什么?写出离子方程式。氯水也可以用什么试剂代替? 提示:2Fe2++Cl2===2Fe3++2Cl-。H2O2、酸性KMnO4或稀硝酸等。 探究3实验2中试管②中FeSO4溶液的浓度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 提示: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001%。因为根据资料信息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为了更好地与苹果汁比较,所以控制变量,实验2的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应该为0.001%。 探究4实验2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鲜苹果汁变色与铁元素无关。 探究5验证猜想Ⅱ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何? 提示:向除去氧气的试管中加入鲜苹果汁苹果汁不变色 [实验结论] 鲜苹果汁在空气中变色与铁元素无关,与其中的酚类物质被氧化有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