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7、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选抄,太多)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国内资金不足的限制,在开放型经济框架下,可以通过引进外国资本、接受外国援助等途径从外部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两缺口”模型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缺口”和“四缺口”模型理论。

一、“两缺口”模型理论(60年代开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著名的“两缺口”模型理论,旨在解释中国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为中国利用外资提供了理论基础。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依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和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推论出中国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本,使资本形成率达到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所要求的水平。他们提出,在开放型经济的框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投资、出口和进口。在对50多个国家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之后,他们指出,大部分不发达国家都是主要依赖外部资源来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的,外部资源不仅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实际上大大加强了运用自己的资源以取得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认为,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来看,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三种形式的约束;一是“储蓄约束”,即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是“外汇约束”,即出口收入小于进口支出,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付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品进口,阻碍了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三是“吸收能力约束”,即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无法更多地吸收外资和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钱纳里和斯特劳特重点考察的是储蓄约束和外汇约束。

所谓储蓄约束,是指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超过了储蓄;所谓外汇约束,是指进口支出超过了出口收入。所谓“缺口”,是指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达到经济最大增长率目标所需的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的差距。该理论认为,中国常常面临着与投资机会相伴随的国内资金短缺问题,即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储蓄缺口;同时又面临着进口资本品与中间产品所必需的外汇短缺问题,即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外汇缺口。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设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则“两缺口”模型的推导如下:

在国民经济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C+I+X

总供给=C+S+M

所以有:C+I+X=C+S+M

即I-S=M-X

为了维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但是,I、S、M、X这四个变量都是独立变动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缺口很难始终保持平衡。为了使其达到平衡,消极的措施就是从宏观上对投资需要进行抑制,积极的措施就是从缺口以外开辟财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采取消极的措施,就是不利用外资,从宏观上对投资需求进行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长,结果往往造成投资大于国内储蓄、进口大于出口,出现“两个缺口”。在不利用外资的情况下,为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就必须缩减进口或增加出口。根据上面的分析,要求中国增加储蓄或增加出口的可能性不大,结果只有采取抑制投资需求的措施,从而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维持在低水平上的平衡。

第二,采取积极的措施,就是利用外资,从缺口以外开辟财源。利用外资可以使两个缺口在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积极利用外资以平衡两个缺口具有双重效果。如果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引进,则一方面,从供给看,它表示从国外进口了资源,而这笔进口不需要用增加出口来支付,这就减轻了外汇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从需求看,这笔进口又是投资品,而这宗投资品不需用国内储蓄来体提供,这就减轻了国内储蓄不足的压力,从而纠正两大缺口的失衡现象。但要注意的是,利用外资是要偿还的,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

两缺口模型表明,利用外资是填补两缺口的有效手段。一国可以在不增加国内储蓄的同时,借助于外国储蓄的流入来增加投资,借以摆脱投资水平受制于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的被动局面。

两缺口理论抓住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十分深远,它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战后广大中国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的理论范本。“两缺口”模型理论也很好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吸引外资的目的,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储蓄率不断上升,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出现了“两缺口”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这之后,“三缺口”、“四缺口”模型理论以其现实生命力,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三缺口”模型理论(80年代开始)

1985年赫尔希曼等人在“两缺口”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缺口”模型理论,在原有“两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缺口”。他们认为,对中国来说,资本稀缺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最关键的约束。最关键的约束条件是中国的技术缺乏。他们强调指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除了储蓄和外汇这两个缺口外,还存在着第三个缺口,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方面的“技术缺口”。从现实来看,中国的国内资源尚无能力填补第三个缺口,因而也必须通过引进外资来填补它。具体策略是:在引进外资中实行“一揽子”资源的引进计划,即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国外的适宜技术、管理知识和人才等软件,配套引进,使进口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1978年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也指出,外资是一种综合要素,直接投资实质上是向接受外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尽管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起显著作用还必须取决于引进外资的方式、技术和管理体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

三、“四缺口”模型理论(9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等人在“两缺口”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缺口”模型理论,在原有“两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即技术、管理、营销技能等),并指出外资在弥补后两个缺口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国家进行干预,表现在应实行经济计划,而经济计划的实施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来推动。但对比较贫穷的中国政府来说,现有的政府税收计划目标与实际征收到的税收之间存在着差距,即“税收缺口”。因此,政府要顺利实现经济发展计划必须向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利润征税,并在金融上积极参与外资企业在当地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征税、入股经营、财政参与等形式,为政府筹集公共金融资源,填补“税收缺口”,支持政府在发展计划方面的投资支出。他们还认为,中国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企业家才能、技术和技能以及信息等方面存在缺口,即“生产要素缺口”,引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能为中国提供资金,而且能提供包括管理经验、企业家才能和技术秘密在内的“一揽子”要素。这些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培训计划和“边干边学”的过程进行传授的。

“四缺口”模型将问题从弥补“宏观缺口”发展到弥补微观层次的结构性功能缺位,更能解释中国的实际情况。后来麦金农又进一步把该模型动态化,论述了引进外资具有比国内资金积累更高的效率,即外资具有比国内资金更高的资本产出率。因此,引进外资可以促进国民

收入加速增长。

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实现由“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换技术”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强度,促使跨国公司转移先进技术。在追求外资向国内转移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追求向国内企业的转移。形成跨国公司之间相互竞争的格局。促进内资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十八大报告: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引进外资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未来相当长期内我国引资战略必须确认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发挥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促进我国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外商投资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和低水平生产制造层次进一步向研究开发、高端设计、现代流通等新领域拓展,推动我国成为世界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基地之一;较大程度提高服务业对外开发水平,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利用外资的管理体制更加合理有效,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想协调。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

1、控制外资引进规模利用好内资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外资政策都只注重如何加大引资力度,而轻视引资的效益。中国早期在东南沿海利用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为其他地区作出了示范。各地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纷纷出台各种措施提升本地吸引外资的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及领导在早期以争取国家建设项目为最高目标到后面盲目追求招商引资的“政绩”。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内在冲动吸引外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由于各地区各部门逐渐把招商引资行政职能化,把引进外资多少作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一个指标。于是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甚至有关负责人,在引进外资过程中不计成本,对外商争先让利,这些做法直接导致引进外资成本增加,甚至超过了利用内资所需要的成本。当前,我国处在国内储蓄和外汇双顺差的情况下,大量引进外资只会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既不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对内资的极度浪费。中国注重大力引资政策以及国内内外资政策的倾斜造成民族资本无处可投,通过各个途径转换成外资再投资回国内的特殊现象。此外,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不断增加,如果能将越来越大的闲置资金转为投资,可大大缓解目前经济建设资金部分不足问题。而且利用内资在审批、期限、管理等方面都有外资所不具有的本土化优势。因此,我们要合理控制引进外资的规模,在有效利用内资的基础上,对引进外资规模有一个全局性统筹规划,合理协调各地引进外资的规模。

2.引进外资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增加,而第一、而产业的比重会逐渐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也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转向金融、保险、电讯等服务领域。但我国却没能顺应这种世界潮流,外商投资在我国的产业布局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我国60%-70%的FDI集中在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使服务业利用外资成为未来外资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的,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而且也有利于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就业压力、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下降、产业结构失衡等矛盾。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首先,对电信、银行、保险等我国在入世承诺开放的服务领域,按照相关时间表及时开放;其次,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服务领域,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引进投资主体,促进其发展;再次,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水平,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引资环境。

3、引进外资地区结构的调整

利用外资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不断的累积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的差距。我国在利用外资绝对数量上呈现明显的“东多西少”,在利用外资的效果上,东部地区引资对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都优于中西部地区。为防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带之间的引资差距进一步拉大,必须对引资的区域投向进行政策引导:第一,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继续发挥经济外向程度高和资金、人才、技术、区位、配套能力等多方面优势,率先实现利用外资由“量”到“质”的转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西部地区要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外资转移的机遇,大力促进外资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努力扩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规模;第二,加大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力度。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发展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降低外商到中西部投资的门槛,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设备,并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外企给予比东部地区更加优惠的待遇;第三,准确定位各地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各地区在吸引外资并进行相关政策调整时应对本地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准确的定位,应围绕本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吸引相关产业的跨国投资,并在基础上行成了一批具有外部效应的产业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引资的环境保护政策

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资的进入,跨国公司也将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移入我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了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引资政策与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当前亟需强化环境保护的利用外资政策导向,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制定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标准,严格禁止引进那些严重污染环境而又无有效治理措施的项目、工艺、设备;加强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鼓励通过利用外资引入先进适用的、有效节能降耗的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生物能源转化和清洁能源等项目;鼓励外资投向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加大调控力度,制止地方政府不计成本的引资冲动,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招商引资;鼓励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有效利用我国现有资源与设备,避免绿地投资带来的更多环境污染。

5、建立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证明,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发达国家经济起步的动力就是其创新科技。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后发优势,来源于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技术引进,学习和使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及有关实践,在此基础上培育出自身的自主创新体系,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劳动生产率,而引进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就是实现这种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渠道。而我国在引进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不足。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研发中心,加强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通过政策设计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直接进行技术输出,这对我国的科技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营造更具竞争性的市场和政策环境,诱导外资技术转移。只有保持足够强的市场竞争性,跨国公司就会处于竞争需要加大技术转移,以巩固其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再次,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政策。最后,增强我国企业的消耗能力,主动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

6、创造国内外投资者平等竞争的环境

我国在内外资投资政策的差异化,导致内资投资招到不公平的对待,民族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招到国外资本的打压,这种差异化甚至出现民族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转换成外资又回到国内投资的现象。因此,要在外资政策取向上要从差别政策转向统一的中性政策,即取消普惠的外资政策,以提高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协调发展,要把促进内资企业的发展作为有效利用外资的推动力和工具。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1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逼近均衡的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类。前者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它的数学基础是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发展到均衡点时,进一步的增长就不可能再继续。而社会在不断变动,人口在增加,新的资源在被发现,资本在积累,所以增长总是可能的,但又是有限的。因为一旦达到均衡就停止了。要突破均衡就得靠创新,就是非均衡的经济发展。均衡增长表现为投入要素的增加,也就是外延式增长,后者可以称为内涵式增长。 在均衡增长的模式中,没有创新,经济也能增长。但那是由于投入的增加,而没有效率的提高。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宏观角度来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经验的积累,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劳动力和资本流动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流动成本的降低,政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新企业的建立,社会诚信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这些方面都会促进创新过程。但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则要从企业的作用,以及企业家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来分析。 熊彼特从研究循环经济入手,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做了形象的描述。在一个私人财产、分工和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化国家中,每一个经济时期中,每个人都是靠前一期生产的货物来生活的,那么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离开循环经济的某一环节,在走了若干步之后,又会回到这一起点。每个家庭或者厂商的行为,都按照经验给定的数据和同样由经验确定的方式来做出的,大家都墨守陈规不轻易改变。 接着,他提出了“组合”的概念,通常人们讨论两种组合,经济组合和技术组合。而且两者通常是背道而驰的,技术上低劣的方法可能仍然适合于给定的经济条件。当我们把最终产品的组合不断的向上追溯,最终都会找到两种最根本的对象:劳动力的服务和土地的服务,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货物都设想成是劳动服务和土地服务的集合体,而且劳动和土地是同等重要的。在劳动力中,有一种特别的领导的劳动,他会为其本身定出自己的目的,并似乎成为第三种要素。监督者作为独立的劳动者之所以同一般的劳动者相区别是由于他们对生产方向、方法和数量做出决定。 那么循环经济有哪些特征呢?它运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呢?第一,消费者是市场中的领导者;第二,劳动与土地根据其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三,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资料也根据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原则进行分配;第四,当生产者向某一个生产方面推进很远的时候,由于同行业新竞争者的竞争,会逐步的消耗他的利润,并最终使其越来越少,直到消失;第五,商品实现的总价值会最终落实到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人手里,也就是在劳动力和土地所有者那里分配,而没有任何剩余;第六,这种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惯性力,可以抵制一些变化的发生;第七,在循环经济中,企业仅是把劳动力和土地结合起来,而货币仅是扮演着交换媒介的角色,它只是与商品的流动方向相反而已。 那么已有的理论中对如何打破这个循环经济均衡是如何解释的?第一,摩擦,也就是错误,灾祸,惰性等导致损失的因素;第二,时间的消逝,生产资料是未来的消费品,因而比消费品的价值为低,因此,他们的价值不能竭尽产品的价值。 总之,循环经济从经济体系走向一个均衡位置的趋势来描述经济生活的。其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DOC)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 题目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浙江外国语学院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01~08页)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目录 (四)正文 (五)参考文献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09~12页)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9页 (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页 (三)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2页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3页

摘要 本文将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外国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述。文章从外国企业的投资额,所投资的行业,投资国别等角度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外国企业对国内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根据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提出适当的建议。当前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正处于从高潮阶段至稳步阶段的过渡期,这对未来吸收外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外资在华投资增速减缓,步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如何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现状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高梯度区域要采取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梯度上的萧条区应实行改造型发展战略。低梯度区域应实行渐进型发展战略。

第二章 现代经济学理论概述

第二章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 2.理解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成本分析、资金报酬原理、供应链系统原理、技术创新原理等。 3.掌握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 1.能够结合物流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物流经济分析方法。 2.能够灵活应用供求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3.能够运用贡献分析法分析物流企业如何将有限资源最优使用。 第一节现代经济学理论概述 一、现代经济学的内容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节约才可能成为必要,才产生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使用的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凭挥霍浪费,经济学又有什么必要呢?当然,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实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这就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在西方,对经济学的定义很多,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核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科学。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居民、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经济学也就是研究这些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作为一门最主要的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而资源配置之所以作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二存在,又在于资源具有稀缺性。 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源(resources)又称为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一切东西,具体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定,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或决策者,因而也就是资源配置者和利用者。一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三种类型的经济主体:家庭、企业、政府。相对于政府而言,家庭和企业被称为单个经济主体,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的积极行为时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以单个居民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理论包括: ⑴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以实现效用最大。 ⑵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包括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理论等。 ⑶均衡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⑷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交易市场的竞争性。 ⑸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 ⑹微观规制与收入再分配理论。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视线,正如有关价格管理、消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ter 经济发展理论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2) 熊彼特(1883~1950),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熊彼特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他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创新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他创立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创新论出发,证明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济思想和方法》(1914)、《帝国主义和社会阶级》(1927)、《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1,由生前所写传记评论汇集而成)、《经济分析史》(1954)等。 《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广泛,

但是,书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他提出的“创新理论”。本书的英译本1934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这里按章节顺次作一简介。 第一章中,熊彼特对“循环流转”进行了静态分析。通过对熊彼特所谓的“循环流转”状态的分析,可以得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过程。没有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的收支相等、没有利润,生产管理者只得到相应的“管理工资”,因而利润、资本和利息都不存在,生产过程只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论述,这些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构成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一种新组合。熊彼特把这种新组合归结为五种情况:一是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这部著作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而后他利用该书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机会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完善,使该理论成为了他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并构成了他的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指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往往通过创建新的企业来实现,新组合意味着通过竞争消灭旧组合。同时,新组合还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的生产手段做不同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也就是把生产手段从循环流转中抽出来,并把它们分配到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工艺上。熊彼特还发现,从投资的角度看,这种新的分配通常要通过信用来完成。在创新理论中,熊彼特明确了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熊彼特还区分了创新和发明,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发明(invention)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discovery),而创新(innovation)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implementation),虽然发明往往构成创新的一个环节,但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而发明也只有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并且实现了商业利润才能够被算做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那么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的原因,所以,为它建立一种理论似乎是值得的。这种经济变化就是“创新”。 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3、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认为,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创新有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要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

经济发展理论——财富创新的秘密

作者简介 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得,JosephAlois schumpeter(1883年~1950年),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天才及现代企业思想之父。曾任奥地利的财政部长、一家银行的董事长。移居美国后.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其“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学思想史有着巨大的贡献。是第一个以非美国人身份被选为“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其代表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产业循环: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天才,现代企业思想之父,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专著。 熊彼得通过《经济发展理论》,早在1912年阐述了现代社会是如何前进的秘诀,历经90多年还

能闪闪发光,足见其理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颠扑不破的。在当今社会新经济,新知识响彻云霄之际,反观其本质内涵,仍然脱离不了“创新”这个老概念。 本书简介 熊彼特写这部著作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过渡的时期。该书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作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卓越的文体风格。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理论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本书作者开创性地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透彻地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本书因此而成为经济学界的经典之作。 阅读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会使我们对经济发展、创新、信贷、利息和利润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有深刻的认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信贷创造的本质需求在于创新,利息来源于利润,利润是企业家创新价值的报酬。 目录 第一章 受一定环境制约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现象 第三章 信贷与资本信贷的性质及其作用 第四章 企业家的利润 第五章 资本的利息 第六章 经济周期的初步评述 插图摘要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受一定环境制约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1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者把从众多事实中单独抽出的一个事实称为经济的事实,这其实是人在内心模拟现实的,技术条件下人为地抽象出经济事实,这种抽象还有很多,经济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现实是一个事实,决不可能是完全的或者纯粹的只是经济的,它总是存在着其他的常常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尽管如此,就像我们有权利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经济一样,在科学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涉及经济。 社会活动是(至少直接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经济活动则是经济行为的结果。经济行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以取得货物为目的的行为。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研究行为的经济动机,或研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力量等等。可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只是目的在于通过交换或生产来取得货物的经济行为,因此我们将经济行为的概念限制在这种类型的取得上,而把比较广泛的领域留给经济动机和经济力量这两个概念,因为在将要谈论的经济行为这个比较狭窄的领域以外,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动机和经济力量这两个概念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因此,由经济行为概念所限定的经济事实领域就是首先应该关注的领域。每个人都会有经济方面的行为,每个人要么是一个“经济主体”,要么就是依附于某个经济主体。当各社会阶层的成员在职业上各有分工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其区分两大类人:一类是以经济行为或营业为主要活动的人,另一类是在经济方面的行为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居次要地位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所有其他社会成员也必须有经济方面的行为,但是后者的经济生活是由一个特别集团的人来代表的,这个集团的活动可以说是构成经济生活的主体部分,此时,不管经济生活同人们的其他重要表现所具有的一切关系如何,它都不再包含抽象的意思。 像谈一般的经济规律一样,下面先说说经济发展的问题。而阐明经济发展的规律正是本书的主要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一)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公司对外投资主要有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域优势。 (1)所有权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所有权优势包括两大类: ①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②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 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

实现; ②认识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 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2题: 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A、C、D说法错误。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解析:B只有建立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 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3.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9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 ①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经济保障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③将为消除社会差别和收入差距提供物质保证 ④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此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②④观点都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的正确分析。③错在〝消除〞。 5.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生态文明程度,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重视社会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很大联系,排除③。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解析: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7.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这同时也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 B.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 C.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对外经济合作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分配,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2002-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年均增长速度为49.9%,2010年投资流量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同时到2010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994亿美元;对外合作累计营业额73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760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543万人。在利用外资方面,累计利用外资11416.22亿美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一、对我国近年来对外工程承包的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额(亿美元)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都逐年递增,但是08-09年增长较明显,二者增长率分别为21%、37%。09-10年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分别下降为6.4%、18%。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大体从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到85年前的巩固充实,再到如今的发展扩大。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特点: 1.业务领域广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领域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电力、普通房建和石油化工业等基础建设方面 2.市场范围广 目前我们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将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一些未建交的

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学生姓名:刘静学号:I01014147 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姓名:闵树琴职称/学位:副教授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五月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摘要 中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引进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引用外资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外资;问题 目录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3) (一)引进外资总量 (3) (二)外资来源和投资方式 (4) 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5) (一)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5) (二)利用外资的同时未利用好内资 (5) (三)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6) (四)生态环境成本加大 (6) (五) 引进外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 (6) 三、应对措施 (7) (一)充分利用内资 (7) (二)要重视“本土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 (7) (三)按照新的产业指导目标, 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8)

(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8) (五)实行地区政策倾斜, 吸收更多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9) 结束语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一)引进外资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吸收的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且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年一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一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一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自此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仅在1992年当年便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三四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王毅武 (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海南海口570228)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伟大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继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新时期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新发展新贡献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及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认识也日趋深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现形式——邓小平理论有了新内容,概括而言,即新阶段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从而构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一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吸收一个半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造的优秀成果,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几百年的经验与教训,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对其----------------------------------------------- [作者简介] 王毅武(1948—),男,山东龙口人,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

基本内容做出了科学的概括。如果说在十四大及以前,还只能勾画出这个理论的轮廓,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件和理论界的阐述中,概括并把握这一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科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一个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往往惊人地一致。回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过程,正是思想理论战线拨乱反正、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实践中创立市场取向改革的每一个阶段性进步,都伴随着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都伴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恢复与发扬。正是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我们党逐步摆脱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制度等同起来的“左”的思想束缚与理论僵化,实现了认识上从传统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进步。现在,我们又面临着在实践上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与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大胆地冲破旧框框、旧习惯势力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认识、方针和战略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与基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与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个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样渗透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每一个方面,同样是这一科学理论的灵魂,是构造这个理论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基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它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历史定位、基本特征、发展方向、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等,认为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概念 经济增长:致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用统计术语来说,经济增长是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宽。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 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②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数量概念优势质量概念。 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 A生产增长但是虚耗 B增长仅仅是局部的增长 C增长虽快但分配不公 D增长虽快但产业结构不合理 E无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增长 二、经济发展中的农业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机能和自然力,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影响动植物的生理机制,已获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生产部门。 农业分类:狭义农业,又称为“小农业”,仅指植物栽培中的农作物种植;广义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和农村副业等生产部门。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已演化为一个产业体系。农业生产的分工日益精细,从横向看,谷物业、水果业、养猪业等逐步发展为生产经营特点不同的生产部门;从纵向看,又演化为产前部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产中部门(动植物生产)与产后部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 此时,狭义农业专指动植物的产中部门,而广义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在包括在农业概念之中,成为农村的非农产业,并且在农村经济中的份额存在超过农业份额的趋势。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概念在内涵上已有重大区别。 (二)农业的产业特征 1.农业的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 所谓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 所谓经济再生产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进行引导和强化的过程。 在今天看来,尽管科技的能量对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工业文明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善,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主导作用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农业似乎进入了技术主导的时代,所以,需要去重新认识农业。 但从本职规定性上看,农业仍然主要是通过植物种植、动物饲养来取得社会所需产品的,而这一过程总是要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至少现有技术水平还没有可能绝对地把两个过程分割开来。自然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经济理论大综述

现代经济理论综述 整理版本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一系列相互交叉的领域逐渐被涉及与深入研究,来解释与阐述社会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虽然这些领域的研究重点各异,但都体现了经济学理论对传统的突破与新的发展。所有这些分支学科都可以列入“新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诸如:①公共选择学——制度经济学源出于此,公共选择理论集中于分析可供选择的政治选择结构以及结构内部的行为;②产权经济学;③法经济学或法律解决分析;④新制度经济学;⑤管制经济学等。如果下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制度经济学可与范围更广的新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相提并论,并可以囊括上述的所有学科。因为每个学科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经济与政治行为者进行选择的法律—政治制约条件上面。不过差别还是存在的。 经济学诞生并繁荣于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似乎把个人生活的全部活动统一为一个独立自治的社会生活王国,这个王国服从于法律等的管制。而早期的经济制度,只是作为一个部分嵌入在文化与政治的秩序之中。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随着生活的领域从家庭、宗教、政治化习俗中独立出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分析与归纳,自利、理性的(和道德无关的)“经济人”——开始统治着我们在经济领域的行为。 根据赫希曼的论证,资本主义其实是从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崇尚荣誉与权力,向马基雅维利的“利益主宰世界”的理性立场的连续演变的结果。同时,理性既然“是且应当是激情的奴隶”,它就只好寻求以害处较小的激情来抑制害处较大的激情。自利的算计于是抑制了权力冲动。 按照赫希曼的论证,在人类的各种强烈欲望当中,最重要的是:性的欲望,权力欲望,财富欲望,对荣誉的欲望。自罗马时代以降,君主们的权力欲望和武士们的荣誉冲动多次成为毁灭欧洲的力量。培根、霍布斯、孟德斯鸠最早意识到以财富欲望抑制权力欲望和荣誉冲动的可能性。 1769 年,一位苏格兰历史学家在其著作里这样写道:“贸易有助于使那些维持国家之间的差别和敌意的偏见逐渐消失。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文明与温和。”显然,这是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承接的著名口号——“经济的文明化影响”的渊源。斯密进一步指出: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是“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欲望,尽管它是温和的且不易冲动的欲望。”维柯更为全面地阐述了这种想法,“社会利益使全人类步入邪路的三种罪恶——残暴、贪婪和野心,创造出了国防、商业和政治,由此带来国家的强大、财富和智慧。社会利用这三种注定会把人类从地球上毁灭的大恶,引导出了公民的幸福。这个原理证明了天意的存在:通过它那智慧的律令,专心致力于追求私利的人们的欲望被转化为公共秩序,使他们能够生活在人类社会中。[1]” [1]转引自(美)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第14页。 对日常生活问题的反省提供了辨识“根本问题”的机会。经济思想是对经济活动的反省。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核心议题的反省所导致的知识。 经济学除了研究人类日常经济生活的学问之外,马歇尔还强调经济学是社会科

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

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复习题一、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包括那些要素?试述相机治理程序三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 要素:相机治理主体、信号及相机治理程序。 三个阶段:(1)事前监督。即相机治理主体应对投资对象做一个合理的评估,为防止信息 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如高估盈利率、低估风险,以操纵信息。(2)事中监督。即密切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理人员的行为,以防道德风险的出现。(3)事后监督。通过公司绩效来判断企业的未来,目的是防止财务危机。根 据不同的绩效水平,相机治理主体采取相应的行动。 结合供给侧改革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如何认识把国有产权模糊等同于“所有权虚置”的观点 二、结合“供给侧”改革“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因素来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类。例如:如 果经济增长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得以实现的,那么,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 的;如果经济增长是主要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得以实现的,那么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集约型 的。从理论上讲,这种划分方法是科学的和严格的,但是这种方法有点过于简单,而且不 太全面。因此也有从其他各个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类的,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把经 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外延)型和集约(内涵)型;按经济增长过程的特点,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速度型和效益型或数量型和质量型;从结构变动的角度,可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产值型和结构型;从经济增长的源泉角度,可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投入驱动型和效率驱动型增长。这种分类法基本借用了世界银行和西方学者最流行的用法。投入驱动型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增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一、利用外资的概念 1、利用外资的概念 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世界近代史证明,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技术和资源。任何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与他国互通有无,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积累本国资金的同时,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逐步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资,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外资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一般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①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国内科技人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和落后地区、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④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⑤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贸易的增长; 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二、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外资情况在经过前几年的告诉增长后,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共达3078.51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更加有利。到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进入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随着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以及就业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一组摘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简单明了的显示出我国几年来的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观点

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观点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演进历程的分析,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贡献。通过对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比较,更加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从以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哈罗德多马理论到外生技术决定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到80后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理论从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技术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表明经济增长不是靠外部力量,而是内部力量如人力资本、研究开发、劳动分工、边学边干等转化的。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模型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main contribution. Throug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 more clearly the various periods of growth the main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s the core of Harold Daumas theory to exogenous technical decisions for the new 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o 80 to Roemer, Lucas and other human representation of the economist, to new classical theory from a new thinking on the basis, put forward the endogenous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new growth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this one theory suggests that economic growth is not the external force, but the internal forces such as human capi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vision of labor, learning-by-doing and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del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增长理论研究一直是比较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humpeter 最早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以“创新理论”为核心,探讨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周期波动,提出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熊彼特,1990)这是最早提出经济增长理论观点之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出发,提出了增加投资弥补需求缺口的理论,其目的是消除短期的、周期性的经济不稳定。哈罗德(R.F.Harrod)则把短期波动理论发展成为长期的增长理论并与美国学者多马(E.Domar)不谋而合,因此被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式”。50年代,Solow 将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新古典”时代,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增长路径的稳定性问题,并发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作用,这是经济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