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3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3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3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3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与下文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宋有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的习俗,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这首词的首句三个“深”字连用,试分析其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辛苦吟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注]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注]嫫母:黄帝的妃子,为人贤德而面目丑陋。

这首诗揭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写羁旅的词,从词的上阕可以看出,主人公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羁旅之苦,更有一种功业未成、年华老去,生命虚耗的憾恨。

B.从“行路无情”“年去年来”中我们能看出词人的漂泊,从“何成”中可以看出词人老大无成的遗憾,“垂垂雪几茎”更反衬其悲愁之重。

C.“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以竹喻人,以竹显志,营造出一个与词人心境相通的清寒世界,情景交融。

D.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游子形象:半生漂泊,人到中年,功业未成。词人消沉没有追求,还要被迫读书,青灯黄卷,让人感到凄凉。

4.“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词句分析其作用。

5.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①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茶蘼如雪②。春正好,见龙孙③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此词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后,被排挤闲居期间。②荼靡:荼靡花在春末夏初开花,

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③龙孙:竹笋的别称。

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樱桃如火,荼蘼如雪,这是从视觉上表现春天的明艳;龙孙破壁而出,母燕引雏燕试飞,黄莺娇声唤友,这是从听觉上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欣喜,反而因此生愁。此愁难消,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恨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表达出词人抑郁烦乱的心绪。

C.下片最后几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这个典型的象征凄凉、哀伤的意象来烘托词人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伤感。D.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落花飞絮、凄风苦雨的画面来表现愁情,而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下片刻両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描写,也有环境点染。9.此词写的是思乡愁情,词中却说这是“古今遗恨”。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后半部分刻画了一个“江南游子”的形象。请从动

作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简要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情景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三、句子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3)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各抱地势, __ 。(杜牧《阿房宫赋》)

(5)余音袅袅,。(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 ______。(朱自清《荷塘月色》)(8)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论语》)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王安石《金陵怀古》)

(4)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3)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杜甫《登岳阳楼》)

(4),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②。是故③,④,⑤,⑥,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乙:制芰荷以为衣兮,。(屈原《离骚》)

②,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6.古诗默写(10分,每空1分)

(16)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17),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9)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20)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将进酒》)

(21),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2)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3)?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4),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将进酒》)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18.(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蒹葭萋萋,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5)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6)_________。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9.补写出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蓝田日暖玉生烟。

(2),百年多病独登台。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竹喧归浣女,。

(5)念去去千里烟波,。

(6)间关莺语花底滑,。

(7),到黄昏点点滴滴。

(8)连峰去天不盈尺,。

(9)羽扇纶巾,谈笑间,。

(10),寻常巷陌,。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4)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8)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_ 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苟子《劝学》)

(3)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

(6)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10分)

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

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论语》)

⑶,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⑸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⑺策扶老以流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⑼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⑽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滕王阁序》)23.(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小楼昨夜又东风,。,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4)谈笑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3)可堪回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25.默写(共10分)

(1)_____________,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2),,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谁怕?。《定风波》

(4)四十三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8分)

①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④元嘉草草,,。

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__!哎,__________________ 。2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8),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利禄三百石,。《观刈麦》

2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3),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

(4),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

(6)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7),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8)帘外雨潺潺,。(李煜《浪淘沙令》)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10)子曰:“,鲜矣仁。”(《论语·学而》)

2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每空1分,共6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3)可堪回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天气的寒冷,与其前两句酒宴饯别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 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的结局。3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个小题)(6分)

(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 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8)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怀古》)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3.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李密《陈情表》)(3)可堪回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小题后的方块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四、选择题

35.下面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是写景抒情,作者用远山、落日、断鸿等一系列自然景物,来衬托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B.在上片中,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端详手中的宝刀,一是用手拍打亭上的栏杆。

C.词的下片着重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D.下片引用几个典故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大志,那就回到故乡去“求田问舍”,隐居田园。

3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

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

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

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扇不在大,有品则名。扇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这盖因——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__________。扇中思绪,似言似语;哲言靓画,摇曳生姿。这些书画流韵,与扇子的手持功用刚好相合。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__________。书画家在扇面作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柱暑气。

汉字的神韵,在名扇中可谓__________。《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__________慨然题字。老妪看着白扇变墨扇,怕更为难卖。王義之劝她不必担心,尽管去卖。竞是市人见之,出价十倍争买。缘是书扇文字,行气纵横,无限匠心留其中。

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似有高格名士相谈,更价值不菲。

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书法的明清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董小宛和马守真,或有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3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千娇百媚声名遐迩鬼斧神工天马行空

B.风情万种声名遐迩巧夺天工龙飞凤舞

C.风情万种如雷贯耳鬼斧神工龙飞凤舞

D.千娇百媚如雷贯耳巧夺天工天马行空

3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

B.王義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

C.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

D.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

3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法的明清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

B.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是女性手迹

C.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

D.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

4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从本质上说,辛弃疾又是一个绝对合格的文人。他和投奔到金国的党怀英同时师事亳州的刘岩老,二人都在文学史上留有大名。

②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势不凡。

③和其他词人都不同,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

④二十一岁起兵抗金,并曾率领五十多人于万军之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

⑤当时的南宋朝廷,对他也是极为赞赏的,“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⑥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军之中,也不

算多见。

A.①③④⑥⑤②B.③④⑤⑥①②

C.④⑥③⑤②①D.③④⑥⑤②①

4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

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

42.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这里指酒杯

B.元嘉草草

..草草:轻率

C.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D.这次第

..次第:光景,状况

五、语言表达

44.有人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请说说你的理解。

观点一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已年过花甲,但壮志未减、雄心犹在的豪迈气概。

观点二是悲情怨语。“凭谁问”三字抒发了作者想到赵国有用廉颇之意,还派人去探问,而朝廷却无重用自己之心,更无探问之人,只得坐视髀肉复生,空有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几年前,一个由7位探险家组成的野外探险小组在经过一座地势险要的石山时,遇到山体崩裂,无数巨石从山上轰然而下……

等一切沉寂下来,7位探险家中有6位已经被乱石砸死,而幸存的那位探险家却只

受了一点轻伤。

闻讯而至的记者采访这位幸存的探险家:“你是侥幸没有被石头砸中吗?”“不是。”探险家淡淡地说:“只是因为我面对危险抬起了头,从而得以避开巨石。”

面对危险抬起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危急时刻,只有抬起头勇敢面对才有可能逃离危险。

面对危险,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请用对比的手法对上述语段进行简要概括。46.请简要分析“三全凌汤圆——团团圆圆”这一广告语的表达效果。

47.按照要求,把“雨后”“小草”“大山”等三个词语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要求:语意连贯,语言生动;不少于70个字。

48.人们常用古人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来表现诗词作者的形象。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轿赤壁怀古》中任选一首,提炼出意象来描绘作者的形象。示例:东篱、菊花、南山,陶渊明守拙园田荷锄耕耘。

六、其他

4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使情感抒发委婉深沉,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0.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词,分析这两首词的结尾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况味。

51.本词中的周瑜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都是诗歌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并说明其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52.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尊”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正字音

①故垒.(______)②公瑾.(______)③纶.巾(______)④樯.橹(______)⑤还酹(______)⑥舞榭.歌台(_____)⑦巷陌.(_____)⑧居胥.(______)⑨佛.狸祠(_____)⑩戚.戚(______)

5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慰问消防官兵的节目现场,主持人动情地说:“面对大火,人,本能地往外逃出火海,因为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而我们的消防官兵,则本职地往里冲进火海,因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主持人的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55.一词多义

(1)故①故.垒西边②既克,公问其故.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曾①人道寄奴曾.住②曾.益其所不能

(4)过①雁过.也,正伤心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参考答案

1.三个“深”字,前两个为形容词,状庭之幽深曲折;最后一个为动词,协助疑问。三个“深”字叠加,不仅渲染出庭院的幽冷深邃,而且收到了跌宕回环的效果。

2.这首诗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生活奢侈糜烂,劳动者生活饥寒交迫的不合理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层的无情批判和对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3.D

4.灯照亮了羁旅中的孤舍,灯下读书给整个凄寒的词境增添了几分暖意,慰藉了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

5.同: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作结(或都营造了凄清之境)。异:《声声慢》借“梧桐”表达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孤独寂寞、天涯沦落)的愁苦之情,本词借“君子竹”传达出词人不惧孤寒的高洁志向。

6.①触景生情,借景抒情——首联从听觉角度写边塞凄凉之景,触发伤感之情;颔联借助“白露”“明月”等意象,抒发羁旅思乡之情。②直接抒情,因事抒情——标题中的“忆”字和颈联中的“问死生”、尾联中的“寄书”等,直接抒发思念亲人之情,同时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皆分散”“未休兵”的事实叙写,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社会安定的心情。

7.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A

9.①思乡愁情是古往今来常见的情感内容,但词人比常人多了一份思乡难归的遗憾,更显出了这份情感的深度。②有心复国,却遭排挤,壮志难酬,乡愁中融入了“国恨”,堪为古今之大恨。

10.词中“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最终也“无人会,登临意”。由此看来,“游子”不单单是离家之人,更是被国家抛弃、没了依靠的人。其实这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英雄只得闲看“吴钩”,只得拍遍栏杆,心中抑郁苦闷可想而知。总之,“江南游子”就是一个才华无处施展、空有一腔抱负却无人理解的形象。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2.

(1)非蛇鳝之穴而无可寄托者

(2)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一尊还酹江月

(4)钩心斗角

(5)不绝如缕

(6)赢得仓皇北顾

(7)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

(8)不耻下问

13.(1)只是当时已惘然岂因祸福避趋之(2)歌窈窕之章暮霭沉沉楚天阔(3)赢得仓皇北顾背西风酒旗斜矗(4)小乔初嫁了怎敌他晚来风急(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4.(1)梦回吹角连营(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 4)云销雨霁(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6)赢得仓皇北顾(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15.甲:①圣人无常师②则必有我师③弟子不必不如师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闻道有先后⑥术业有专攻

乙:①集芙蓉以为裳②艰难苦恨繁霜鬓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⑤烽火扬州路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6.

(16)六宫粉黛无颜色

(17)在天愿作比翼鸟

(18)长风破浪会有时

(19)千载谁堪伯仲间

(20)莫使金樽空对月

(21)天生我材必有用

(22)才下眉头

(23)江畔何人初见月

(2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5)朝如青丝暮成雪

17.(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8.⑴庭下如积水空明⑵白露未晞⑶小园香径独徘徊

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⑸凭轩涕泗流⑹倩何人唤取

(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19.(1)沧海月明珠有泪(2)万里悲秋常作客(3)东船西舫悄无言(4)莲动下渔舟(5)暮霭沉沉楚天阔(6)幽咽泉流冰下难(7)梧桐更兼细雨(8)枯松倒挂倚绝壁(9)樯虏灰飞烟灭(10)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20.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渺沧海之一粟

(5)取之无禁

(6)弃掷逦迤

(7)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一尊还酹江月

(9)赢得仓皇北顾

21.

(1)士不可以不弘毅(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引壶觞以自酌(5)白帝城高急暮砧(6)狐裘不暖锦衾薄(7)俶尔远逝(8)烽火扬州路

22.

(1)不患贫而患不安

(2)己欲达而达人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申之以孝悌之义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时矫首而遐观

(8)赢得仓皇北顾

(9)门衰祚薄

(1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3.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2)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4)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6)寻常巷陌气吞万里如虎

24.(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5.(1)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3)竹杖芒鞋轻似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4)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26.①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⑤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只落得两泪涟涟

27.(1)忽如一夜春风来(2)隔江犹唱《后庭花》(3)安得广厦千万间(4)绝胜烟柳满皇都(5)沉舟侧畔千帆过(6)气吞万里如虎

(7)无言独上西楼(8)黑云压城城欲摧(9)一尊还酹江月(10)岁晏有余粮

28.(1)明月楼高休独倚(2)一蓑烟雨任平生(3)倩何人唤取(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5)环佩空归月夜魂(6)玉人何处教吹箫(7)云横秦岭家何在(8)春意阑珊(9)敏于事而慎于言(10)巧言令色

29.(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30.(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1.

(1)泣涕涟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而闻者彰(4)暧暧远人村(5)烟光凝而暮山紫(6)金樽清酒斗十千(7)谈笑有鸿儒(8)寻常巷陌

32.(1)暮霭沉沉楚天阔(2)一尊还酹江月(3)一蓑烟雨任平生(4)气吞万里如虎(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梧桐更兼细雨

33.(1)无边落木萧萧下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4.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句1分)

35.D

36.B

37.B

38.C

39.D

40.D

41.C

42.B

43.C

44.这两种感情兼而有之。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表达了无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无用武之地。

45.面对危险,一种是把眼一闭,把头一缩,想逃避危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另一种是抬起头,勇敢面对危险,结果可能会逃离危险。

46.这则广告从家庭美满的角度入手,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和富有韵律的叠词,形象地表现了三全凌汤圆质量好、寓意好的特点。

47.雨后湿漉漉的小草散发着清香,清新湿润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我们从大山脚下径直向山上走去,路边草叶上的水珠晶莹透亮,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在草叶上滚来滚去,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惬意。

48.(示例一)明月、渌水、白鹿,李太白携长剑遍访名山。

(示例二)乱石、惊涛、故国,苏东坡酹江月感叹人生。

49.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王朝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引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将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投降媚敌。把人们的抗金热情都冲淡了:将廉颇尚有赵王派人看望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内容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50.《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由壮志难酬一变为开阔明朗、旷达乐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情与用典结合,风格含蓄蕴藉,激愤沉郁。统观二词,虽同为怀古词,都借怀古浇胸中块垒,但总体看来,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51.《念奴娇·赤壁怀古》塑造了一个英姿勃发,年少风流、儒雅娴静,又取得了丰功伟绩的周瑜形象。同时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是一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曾经历繁华,今美人迟暮。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歌姬们的悲惨命运。

52.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辛弃疾词两首优秀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优秀教案 【篇一:6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 申的悲愤心情。 2.教学重点/难点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 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

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 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 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 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 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 喝彩!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 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 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 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教师) 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学习目标】 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 2、赏析《永遇乐》,能准确说出词中的典故,并理解其中寄寓的情思。 3、背诵并默写《水龙吟》《永遇乐》。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并能背诵默写。 2、理解诗中典故的寄寓的情思。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对联写的是谁?辛弃疾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辛诗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 (风格)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3、背景介绍: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捉了杀死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二.名句品味积累: 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2单元_学业分层测评6 辛弃疾词两首_word版有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六) 辛弃疾词两首 [基础巩固层]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 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断鸿 ..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 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 歌台 榭:楼台 【解析】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 .多情应笑我 C .烽火扬州路 D.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 A 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B 项,应为“应笑我多情”;C 项,应为“扬州路烽火”。 【答案】 D 3.下列词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 B 项,应为“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是一个词,即“怎么、怎样”之

意。 【答案】 B 4.名句默写。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答案】(1)江南游子(2)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休说鲈鱼堪脍[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5.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在抓住诗歌描写对象的基础上,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叙述。 【答案】刻画了孙权虽然年少,却统率千军万马,英姿飒爽、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 6.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及主旨去回答。 【答案】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但不能光复神州,甚至连江南也快保不住的强烈不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辛弃疾词两首 翻译

辛弃疾词两首翻译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1.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2.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

【必修四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附答案)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随堂练习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稼轩(xuān)仿佛(fú)涔涔(cén)鲈鱼堪脍(kuài) B.玉簪(zān)无觅(mì)金戈(gé)封狼居胥(xū) C.嘉许(jiā)江堤(dī)菜羹(gěng)排难解纷(nàn) D.寥落(liáo)尽管(jìn)仓皇(huáng)舞榭(xiè)歌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揾泪南渡气吞万里遥岑远目B.愤概断鸿玉簪螺髻脍炙人口C.流年理睬谋取利益胪鱼堪脍D.频繁祭祀鸠占雀巢栏杆拍遍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 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 5.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12.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 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阅读鉴赏第二单元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技能目标: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词人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感情,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教学难点】 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感情,并感受其形象。 【学习课时】三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后人评价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铁板铜琶“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话:“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即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篇载: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二、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及必要的历史典故。 2、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3、情感目标 感受词人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宋朝统治者渡江之后,虽一度有北上复国的志向,但这一志向很快就在声色犬马中被遗忘了,所以,南宋的很多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收复失地的决心,当看到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之后就会产生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比如陆游、比如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词两首》,来看一看辛弃疾是如何抒发自己这样心情的。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三)、解题 登: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古人云“登高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登得高,才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四)、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北方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五)、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正字正音。 2、学生齐读,把握节奏。 (六)、品读诗词,把握情感。 1、自读诗歌,对照书下注释理解课文

精选-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六、《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汪凯 【内容感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个建康通判,无法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抒发了诗人南渡以来,在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情怀,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愤慨。 这首词,上阕大段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则是直接言志。下阕引了三个典故,表明诗人心中想念故乡,却不会贪图安逸,只是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典故引完,下面就自然地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写作该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仕途的坎坎坷坷,他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辛酸,而这些东西全被作者揉进了作品之中。这首词上阕感叹世无孙权、刘裕似的英雄。对孙权、刘裕进行赞颂。在下阕里,作者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是对宰相韩侂胄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的严正警告。选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 【教学目的】 1、理解词中典故和借古喻今的写法。 2、了解诗人人生经历,理解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和对南宋屈辱求和的愤概。 3、了解辛词特点,体会苏辛豪放词风的异同。 4、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用典的意义。

辛弃疾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辛弃疾词两首翻译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远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吴地产的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然而)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我来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我一个人孤独地在陋室里若有所失地东寻西找,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找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只有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却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可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看见北雁南来,就自然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同采摘啊!我只能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这样怎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滋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1、正字音(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 2、辨字形(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 3、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正音。 提示: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李清照,辛弃疾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有这样的三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中的 是句直抒胸臆,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中词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 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下片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赞扬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建立刘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 出题人:梁之璐做题人:张玉审核人:王碧华时间:40分钟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稼轩(xuān)仿佛(fú) 涔涔(cén) 鲈鱼堪脍(kuài) B.玉簪(zān) 无觅(mì) 金戈(gé) 封狼居胥(xū) C .嘉许(jiā) 江堤(dī) 菜羹(gěng) 排难解纷(nàn) D.寥落(liáo) 尽管(jìn) 仓皇(huáng) 舞榭(xiè)歌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揾泪南渡气吞万里遥岑远目 B.愤概断鸿玉簪螺髻脍炙人口C.流年理睬谋取利益胪鱼堪脍 D.频繁祭祀鸠占雀巢栏杆拍遍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 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

5.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 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 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 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12.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 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高中语文必修3优质学案: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把栏杆拍遍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

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词的特点;理解词中典故的含义并体会用典的妙处。通过对典故的解析,理解词的内涵。 2.理解作者借用典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抑郁之情。 二、作者连线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 人。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 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 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 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 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探寻 壮志难酬写华章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南渡十二年之久,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得不到北伐抗金的机会。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登山苦谏诉衷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毗邻战争的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他不同意韩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是给韩的一封“谏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遥岑(céng)赏心亭(tíng)玉枕(zhěn)堪脍(kuài)B.揾泪(wēn)狼居胥(xū)玉簪(zān)寻觅(mì)C.盈袖(xiù)断鸿声(hóng)舞榭(xiè)赢(yíng)得D.供恨(hèng)佛狸祠(cí)把盏(zhǎn)金戈(gē)2.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 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封狼居胥。 (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A.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 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 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 D.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5.古诗词中常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③休说鲈鱼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A.周瑜刘裕张翰辛弃疾刘备 B.诸葛亮刘裕张翰桓温刘备 C.周瑜刘备张翰桓温刘裕 D.周瑜刘裕张翰桓温刘备 6.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风.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 C.饭.疏食饮水 D.约我以礼. 二、现代文阅读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琵琶行》中两句“,”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与腼腆。 三、语言表达 8.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两位我国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例句: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两首词作,能够背诵课文内容并默写;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 蕴。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学生的人格,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操。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用典 四.教学媒体投影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2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2、关于《水龙吟》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12年,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三、诵读感知 1、播放朗读带

辛弃疾词两首(公开课)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词意 1、自读——范读——正音正字——齐读; 2、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3、师点拨重点词义,勾画重点注释,师生疏通意思。(熟读) 二、导语: 有些诗句,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但却能熟记于心,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课件】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家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三、作者简介【课件】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词集。 2、宋金时期地图【课件】 四、整体感知 1、齐读两首词。 2、填写下表,明确相关内容。【课件】

◆解说1:“水龙吟”与“永遇乐”均为词牌名。 ◆解说2:从“登”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孔子曰“登高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得高,才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 ◆解说3: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五、鉴赏形象 1、两首词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词语,其中各有哪个动词最富表现力? 《水龙吟》:“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一个“拍”,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足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永遇乐》:“觅”。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更有寻觅不到的深深遗憾与苦痛。 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 (1)《水龙吟》:借景抒情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