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大学时期是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一生影响很大。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需要认真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明德惟馨、崇德修身。

一、什么是道德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准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前提。

(一)道德的起源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种种见解或理论。“天意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试图以人之外的某种所谓客观意志来说明道德的起源;“先天人性论”把道德的起源或者归结为与生俱来的善性,或者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精神;“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们的情感欲望,是人们为实现情感欲望而形成的行为要求;“动物本能论”则认为道德观念是动物本能的延续,进而把动物基于本能的活动与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画上等号。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这些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分析,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道德的起源问题,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把握。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使相互依赖、相互扶持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时最自然、最朴实的道德生活状态。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各种劳动关系逐步明确,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清晰,包含自由、责任等内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确认。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

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界限逐步明晰,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凸显,要求规范、协调或制约利益冲突的意识更为强烈,由此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正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我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其一,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其二,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新旧经济关系更替之后,新的道德必将取代旧道德而居于主导地位。在人类道德史上,一切道德上的兴衰起伏、进退消长,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其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正确把握道德的阶级性和普遍性及其辩证关系,是理解道德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四,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

度化的、柔性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主要不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通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具体来说,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不是简单地再现世界或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道德立足现实而追求理想,并以理想来改造和提升现实。

总之,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作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源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又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往往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范畴,反映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关系,从中揭示社会道德发展的趋势,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指南。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正是借助道德认识自己对社会、他人、家庭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建立在明辨善恶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质。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和纪律密切

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比如,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道德规范健全的社会,离开了道德而仅仅依靠法律,则无法达到秩序井然并长治久安。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二)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在道德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即“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道德万能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要道德水平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道德都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道德无用论”则根本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另一方面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片面强调其消极方面,或从根本上忽视其积极方面的存在,必然不利于道德作用的发挥。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道德的力量是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不是千古不变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而同时存在着的其他阶级的道德则处于从属地位。

纵观道德发展的历史,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顺利与曲折交织其中,使得数千年来的道德现象纷繁复杂、矛盾重重。但是,不管这个进程多么复杂,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或者叫作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充分吸收借鉴各种优秀道德成果。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大学生应当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公义胜私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2000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清代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体现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推崇仁爱、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则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在人际相处上,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在民族关系上,主张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对外关系上,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中华传统美德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提出了“五教”的思想,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汉代以后,思想家们为了更好地调整不断变化着的人际关系,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原则,如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宋代的思想家们又提出了所谓“忠、孝、节、义”四大德目等,不断强化在人伦关系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人伦价值的重要意义。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本点就在于人能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即能本着“仁义”行事。荀子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群体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于人能够遵守礼仪,否则人就会由于争

斗而发生祸乱,进而造成彼此分离而变得弱小。从先秦儒家所强调的孔颜之乐,到范仲淹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已经凝聚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价值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观中的体现。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确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能够转化成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儒家的经典《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和“慎独”,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更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宋明道学家们在修养的“功夫”上更加用力,强调“自省”、“存养”、“克治”、“知耻”、“慎独”和躬行的重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等,这些传统美德蕴藏的中国智慧,既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道德难题提供了重要启迪,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精神营养。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总结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要立足于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让传统美德中蕴含的伦理精神点点滴滴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生根发酵,产生化育的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另一种是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励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是否发扬革命传统,是我国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的重要性,强调要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革命

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能够保证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有革命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革命道德传统。历史经验表明,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列宁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样的豪言壮语,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定誓言。这些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坚持斗争、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道德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要为群众服务、为大众谋幸福、为人民利益献身,并认为这是对一切革命人士和先进分子的要求。毛泽东曾经在纪念革命战

士张思德时,明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对张思德及一切革命者崇高品质的概括,强调一切革命者都要想到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革命利益而奋斗,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革命者为集体而献身的斗志,使革命队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使革命事业不断蓬勃向前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在要求一切革命者和先进分子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同时,也要求革命的集体和领导始终不渝地从各个方面照顾每个革命成员的个人利益,关心他们的事业成就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人们对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树立了平等意识,保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准和道德风貌,树立社会新风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革命道德还体现在共产党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方面,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

(三)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中蕴含的革命道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鼻子引入邪路。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当前,我们既要正视人

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底蕴,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革命者唯有牢固树立并自觉坚持革命道德观,才能在革命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经受住严峻考验;才能在身处顺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身处逆境时仍然坚忍不拔,保持应有的革命节操;才能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最大价值而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生。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看到,我国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仍然存在着诸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贪污腐败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腐蚀了人们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解决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革命道德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然正气,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大学生发扬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实践,真正体会中国革命道德的本质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自觉同各种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能够通过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和冲突融合而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回应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从古至今,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对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丰富资源。

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同的道德文明体现了各自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信仰和行为方式,但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仍然会面临某些共同的问题,形成一些具有共性的道德认识。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不同道德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演化,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吸取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又必须掌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善于在吸收中消化,把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变成自己道德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学生要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加强品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努力做到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等也逐步确立,在培养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对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锤炼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对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积极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更好使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今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残助残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具有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必定会有为他人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会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社会,想到国家,从而能够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使他人能够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得到益处,使社会可以因自己的努力而发生

积极改变。只要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尽了心、尽了力、尽了职,他的言行就具有道德价值。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大学生践行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多作贡献。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中,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而存在,集体和个人是不能分割的。“一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把每个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集体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不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也就不会有集体的创造力。集体与个人,即‘统’与‘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力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偏废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大损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是不能分割的。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

之义。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为培养个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个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利益需求,都应该无条件得到满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重视和保障的是个人的正当利益,而不是任何性质的个人利益,对于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集体主义不但不保护,而且强烈反对和禁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生活和道德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必须适应实际变化,不断补充、丰富和完善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仍然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集体主义,是因为其有助于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有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集体主义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存在体现于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人人都可以而且应当践行集体主义原则,沿着道德的阶梯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当代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自觉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私人空间里人们的行为是相对独立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使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二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公共生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公共空间,它涉及的活动内容是开放的。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这就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如工作秩序、教学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与人相处时的尊重,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学生应当自觉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塑造真诚待人、礼让宽容的良好形象。

助人为乐。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并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爱护公物。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社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大学生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特别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保护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大学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身体力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树立规则意识。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既会影响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会影响人们对国家、社会、人生的看法。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大学生应当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成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多样,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主要地依靠网络获取信息。与此同时,网上也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和暴力等信息内容,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网上恶意攻击和思想渗透行为,更是严重地影响了网络生活秩序。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加强信息的辨识能力,增进信息的应用能力,使网络成为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工具。QQ、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各种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邮件收发、实时聊天、网上交友等途径。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友,避免受骗上当,避免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同时,网络虽然拉近了自己与陌生人的距离,却有可能使自己疏远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不能以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

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网上消耗的时间多,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就少。从网上得到的信息也并非越多越好,接受越多的信息越有可能干扰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约束上网行为,避免沉迷网络。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力明显降低。如果说享受互联网的自由是网民不可剥夺的权利,那么加强道德自律就应该成为网民不可推卸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纷繁复杂的网络言论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势必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社会需要正能量的舆论来鼓舞温暖人心,网络舆论的引导更需要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带头引导网络舆论,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三、职业道德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而且也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职业生活则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在职业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

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事实上,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都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劳动模范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明、“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邓建军、“马班邮路上的信使”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带动人们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它体现的是从业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敬重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道德操守,是从业者对工作勤奋努力、恪尽职守的行为表现。爱岗敬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在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它不仅是从业者步人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在行业中扎根立足的基础。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以公道之心办事,是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他们的职业差别只是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而不是个人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在职业生活中,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出于公心,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

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群众服务。如果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社会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牵涉大学生自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理想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这种崇高的职业理想,值得大学生择业和创业时去学习和追求。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择业和创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目前,许多地方的基层单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大学生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要有真才实学就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大学生应认识到,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创业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业绩的实践过程。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