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静坐方法

静坐方法

静坐方法
静坐方法

静坐前的准备

(一)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二)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三)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一、静坐时的两腿

(一)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板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二)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末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末功效还是一样的。

(三)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以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斯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的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二、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驰。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胸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膈膜松驰,心窝处轻浮而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适。

(二)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三)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三、静坐时的两手

(一)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跏趺之上。

(二)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末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三)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四、静坐时其他部位

(一)头劲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二)两耳宜如不闻。

(三)眼宜轻闭。也有主张两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四)口宜噤闭,舌抵上颚,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五)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六)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力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七)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八)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臀,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收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

无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不觉得可贵。但要知我们断食,虽七日尚不至于死,假使一旦闭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这样也可见呼吸的重于饮食了。我们学习静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先将呼吸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个部份,一是肋骨间的肌肉,一是隔(即横膈膜)的肌肉,呼吸运动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大脑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份神经细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枢,它跟呼吸肌肉发生联系。呼吸的机构,外面是鼻,里面是肺,肺叶的位置,是在两胸部内。呼吸时,肺部的张缩有天然的规律,我们平时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叶尽量张缩,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几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洁,百病丛生,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规律的缘故。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二)吸息时,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三)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四)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知不觉,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五)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末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膈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直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松驰。

(二)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三)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膈膜上下受压逼,运动更为灵敏。

(四)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合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的,也有主张呼息比吸息加长的。但根据一般实验,似以长短相等为宜。此外,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张缩逆乎自然,而加强横膈膜的驰张和收缩,使更易运动。不过,由于这一方法参用人功,学时有宜有不宜,并不是人人可学,总不如自然呼吸的毫无流弊。

二、呼吸的练习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皆宜加以练习,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每次只能吸人约350立方厘米空气,这样气体的交换,并不是经常够用的。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那末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做到充分交换肺里的气体。但静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静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静坐的前后,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之点如下:

(一)盘膝端坐,与静坐的姿势相同。

(二)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吸约能占时一分钟,但决不能勉强,务使自然。(三)呼吸的气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到下腹。

(四)呼吸时应用鼻而不可用口,同为鼻是专司呼吸的器管,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口并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于侵夺鼻的功用,渐渐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尘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口宜噤闭,不但在静坐时应该这样。

(五)每日清晨可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分钟至十分钟。

(六)至于静坐的呼吸,每日不论什么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练习。

三、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上面已经说过,调和气息,是学习静坐下手时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二、喘相,出入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

四、息相,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凡平时能练习的呼吸,以及静坐已有相当时间,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数分钟,气息便得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吸一回事,这样原不需要再着意去调,反使心不安定,因为心意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但初学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栩的情况,那末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一)数息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这样数到十,及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末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学静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二)随息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便可放弃随息功夫。更进一步来做好下面的调心功夫。

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静坐的目的,不但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身体的健康,尚是余事。

前面所说的数息,随息时,虽是调息的方法,实际上,也正是调心的良好方法,因为专心数息时,心息相依,念头便无法驰散,所以在道经上,教多散乱的众生,用数息观来对治。这里为了文字记述的方便,不得不将调身,调息,调心,分别来说明,在实践时,原是同时进行无法分开的,不过我们的思想,纷纭杂乱,最难控制,数息、随息等,尚是初步的调心方法,自有进一步由粗入细,加以调伏的必要。关于调心的方法如下:

(一)系心一处法我们的意识界,恰像舞台,各个念头,恰像演员,忽来忽去,时时隐现在舞台中,没有顷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极为困难,不过根据心理学的公例,当我们心意所注的一点愈明显,那末其他的杂念,便愈隐伏。因此我们在静坐中能注意于某一点,那末妄念便渐渐消除。系心一处法就是放下一切杂念。而专心存想脐间或鼻端,这样因心有所缘,渐渐纯熟,便不至胡思乱想,正像将猿猴锁于一处,它便无法跳腾一样。

学静坐最易发生二种现象:一、初坐时心中浮散,支持不定;二、静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心中昏沉,容易磕睡,注意脐间的办法,不但可以对治散乱浮动,而且根据生理上的定则,我们心念专注在什么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么地方,系心脐间或脐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至于治昏沉的办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于调息。一般说来,在晚上静坐时,由于日间劳倦,容易有昏沉现象,若早晨静坐,便不会发生。

(二)返照内观法上面所说的系心方法,不过是集无数的妄念归于一处,使不驰散,还是一种较浅的,对治浮沉的止心办法。实际上,既有所着,仍不离攀缘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静,因此,对治得效之后,必须舍弃,再进一步的由浅入深,用内观的方法。这种内观方法,也可叫内视术,就是我们平时的两目,都注视外物,现在当静坐时,可先放下身心一切万缘,将两目合闭,来向内细细返看自己的念头。那时一定觉得妄念来来往往,生灭不停。对于这些妄念,我们既不要去攀缘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来空寂,耐心静静观照,甲念起时一返照,甲念便空,乙念起时再返照,乙念又空,这样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净,这实是正本清源的调心方法。

初学静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学静坐,妄念尚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这是不正确的。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

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勿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观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能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静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不静坐,也能如静坐时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静坐的时间静坐功夫到极深处,本应在时常行、往、坐、卧间,都能寂然凝静方可,但初学习时,不能不规定时间。静坐的时间,不论早晨、白昼和晚上,都可以的;不过有工作的人当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末以早晨静坐最好。每次的时间,固然越长越好,但也必有意求长,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假使能每次三十分钟,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每日继续不断,那本收效便已不小。总之,可以晨坐为主,晚坐为副。早起先在床上抚摩上下腹,根据前述练习呼吸的方法,来调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后静坐。但假使早晨不能大便,也可随各人的习惯。

(二)要调匀饮食我们既有这个身体,饮食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饮食入胃,经消化之后,便变成糜粥状,入到小肠再变成乳状,经血管吸收后,变成血液滋养全身,可见饮食与生命关系的重大。但若食得过多,胃中不能尽量消化,反必将不消化的东西,排泄到体外,这样便加重了胃肠的工作,结果必将气急身满,坐时不得安定。假使食得较少,又将发生营养不足、身体衰弱的缺点,对静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饮食必须调匀。我们一般习惯,大概病在多食,所以在进食时,若觉得胃中微有饱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张“食欲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浓厚,若能素食最好。静坐在早晨空腹时,最为相宜,食后约过一小时方可入坐。

(三)要调和睡眠我们在日间劳力劳心之后,必须休息,来回复体力。睡眠是一种最长的休息,睡眠以八小时为宜,过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对于静坐极为不利。假使过少,那末体力不得回复,心神必将虚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时,有节制,便可使神气清明。一般说来,每晚九时至十时间宜入坐,十时以后入睡,六时以后再起坐。如果能常常节欲独宿,这对静坐的帮助就更大,因为淫欲不但易使身体疲劳和最易造成心识的昏散闭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习定修慧的人必须注意禁戒。静坐程度渐深的人,在半夜醒后,便可起坐,坐后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假使静坐的功候加深,坐时加久,那末睡眠的时间,便可以渐渐较少,所以有终年以坐代睡的人,但这并不是可以勉强学步,总以调和睡眠,使不过多过少,最为合理。

(四)要持之以恒初学静坐时,往往心中反觉若闷,必须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视同穿衣吃饭的不可缺少。无论如何困难,必须加以克服,不可畏难而退;无论如何忙碌,必须继续行持,不可一暴十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静坐的大效。

(五)要不求速效静坐时不可求速效,一切要掌握“自然”两字的原则。譬如静坐本来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但这种要求除病和健康的念头,在静坐时也宜摒弃勿念,一切听其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因为静坐必须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身心变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营养相同,一旦过分暴食,反致伤胃,而且心念有所执着,气血也便不得流畅。所以必须如长途旅行,耐心缓步,终有到达的一日。

(六)要一切勿理静坐时要万缘放下,一心学习,虽杂念纷飞,只不去理会它,也不去厌舍它,一昧做我的调息或调心功夫,杂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静。又在静坐时,两目合闭,尚可使不见外物,但外界的音响,刺激两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难处置,这时宜收视返听,不问不闻,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练习,养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才好。

(七)要痛改习气学习静坐的人,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自己的习气。当贪欲、恚、愚痴、骄慢等烦恼发动时,要和它们奋斗,逐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使静坐功夫,获得不断的进展。至于常常依止善知识,具足道法的三归五戒,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知正见,并进一步的做到离欲清净,更是修道入定、发实智慧的必要条件。

(八)可能发生的现象静坐日久,身上往往会生颤动和发热的感觉,脑部也常常会有霹雳般的震动象现;心里方面,有时也可能影视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因各人的体质和心境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不可强求,也不可遏抑,也有静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发生这些现象的,同时,这些现象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说,不过是由于静极而定以后,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反应的缘故。学坐的人

要知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执着,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正定的修持

人身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于身、心两方面都要兼顾,不可有偏差,因为心理每每更能影响生理。譬如,内心有愧时,立刻面红耳赤,这是心理影响生理的自然反应,反之,假如心情愉快,五官见闻感觉随之而显得优美,俗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最佳的形容。又如人在兴奋时,食欲自然增进,郁闷苦恼时,对任何美食全无兴趣,这是心理影响肠胃所致。每当愤怒、嫉妒、嗔恨、失望等不正常情绪出现,就会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产生毒素,可见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体的。从解剖学上我们可以了解中枢神经——脑和脊髓是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条件反射”,他曾从事一项实验——一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因为经过大脑皮肤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唾涎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例证。此外,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肌肉强健而发达的运动员或体育家,一旦罹患疾病就无法抵御,甚至立即丧命或成为废人。至于一般禅师或哲学家,往往能凭藉锻炼心意静坐的功夫,以驱除病魔。他们的外表似乎显得孱弱,但由于心力强毅,都能获享高龄,可见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静坐功能的受到肯定,这是不争的事实。

,说实在话,世界人类,多半沉醉于物质享受,总以为科技发达,医术进步,只要名利俱全,什么也不怕,其实是大错特错!这种人反而多病而短寿。

练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松,静,自然

修炼气功要在重德的原则下面,不断地创造完善三个条件,松、静、自然。

(一)松

松的含义有三方面:第一,指紧张的大脑皮层,思想情绪要放松;第二,指周身的关节,特别是腰、颈椎、肩头要放松;第三指内脏要放松。

松是一种不紧张的状态,不能理解为松垮、松散,而是松弛、松开、松净。

松最主要的是精神放松,要重德,要尽量地把名利是非、酒色财气看得越小越简单越好。要真正跳出世俗的观念,要把自己纳入古人所提倡的真人、智人、圣人、贤人的那种仁、义、理、智、信,功德、道德、品德之中,来调心,来放下你的包袱。松来自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舒畅的心情,能够“轻松、专注、舒畅、善良”高效率地处理好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在工作紧张的状态下或在练功意守的状态下,要有意识地想着自己舒畅的心情,想着一些艺术或宗教雕像那种面带微笑、慈祥的样子,使紧张的心松弛下来。

其次,要做到周身关节、肌肉放松,在练功前,最好去掉束缚身体的东西,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和体育活动。

再者,要做到内脏放松,要注意节食。不要暴饮暴食,最好不要抽烟喝酒。吃得过饱或者时常吃零食,胃肠随时都在蠕动;抽烟时,尼古丁等随时刺激气管、肺等器官;酒喝多了,人会进入麻痹状态。如此这样,内脏不可能得到良好的休息,也不可能放松。内脏放松的关键是少吃,功夫到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吃得很少。有些老师父讲:纯粹练武术的人多食而酣睡,练内功的人节食而少眠。其诀窍,在你晚上练功时自然就会体会出来。

在以上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松弛、松开、松净。

1. 松弛感到很如意,全身没有一处感觉不舒服。

2. 松开进一步,放松到哪一部位,便能感觉到哪一部位的肌肉好象在松开,骨骼部分好象只剩下一副架子,肌肉很安稳地附在上面,血液在体内循环,似乎可以感觉到它在静静地流淌。

3. 松净再进一步,全身好象融化了一般,完全没有什么拘束,悠悠自在,杂念全无,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和安静。

(二)静

静的含义也有三方面:第一,环境要相对的静;第二,身体的本体要静;第三,练功的意念要静。

练功要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练功环境,除了自己选择的练功地点以外,如果在家里练功,最好能够一个人在一个房间,或者等大家都睡下再练功。再有,是本体要清静。本体清静包括身体清静,思想清静。要清除身体里的“垃圾”。包括尽量清除肺内混沌的二氧化碳;清除肠胃里的糟粕,排净大小便,清除疲

劳引起的肌酸等代谢产物,使身体、器官、组织得到高度的净化。除了要清除身体的垃圾,更主要地是要清除思想上的垃圾。思想品德要进一步得到高度的净化和飞跃,要" 品似清莲心如玉”。一般人只注重环境相对的静和意念的静,而忽略了本体清静。“三静”中,哪一静缺了,都不能真正静下来。最后要意念静。一般人开始练功时静不下来,可以采用“一念带万念”的方法。比如想一个事物、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图像、一个文字、一句话、一件美好的事情等,都可以让人静下来。练功有素的人可以一下子静下来。一般说来,入静不等于什么都不想。要想得轻松一些、专注一些、有效果一些,要按规律办事,要按科学去想,要按哲理去想,按人之常情去想。不要只按已经知道的、固执的这些因素去想。要善于尊重实事,尊重别人去想问题。

要高度的入静,至少要训练九个方面的入静问题。即:安静、平静、定静、宁静、虚静、空静、真静、明静、灵静九大过程。

①平静:平静就是心平气和、文明待人、礼貌待人、平等待人,在靠生活中与人为善。任何时候不能发脾气,发脾气是人身体中某些高能量物质,以能量的形式突然爆发出来,如同炸弹爆炸,伤人毁己。平时不能用“忍”字来要求自己,要用“和”字来要求自己,要用“慧”字来要求自己,要用“敬”字来要求自己,要用“化”字来对待自己面临的整个问题。很多朋友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一个“忍”字,认为这已经不简单了。按气功来讲这是不对的,“忍”字头上一把刀,越忍仇恨越大,越忍你内心的干扰越大。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符合气功的要求。从气功讲,“忍”只是一时的,不能解决长久的平静。从气功讲,要从内心深处解决问题,要用智慧。该化的要化解,该和的要和解,该让的要让,该帮的要帮。在平时待人处事中,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充分的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要有平等之心。只有在生活中平和自如,练功时才能平静。由平静进入安静。

②安静:安静是指心境安静、安祥。安静来源于平常做事踏实,“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安心本职工作。做事要有计划性,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才能安心坦然,才能安心修炼气功。不要“这山望得那山高”,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喜新厌旧等等。要尽量的在办事过程中,注意安静、安心,首先要把现在的事情办好,一心一意专注地去做。有人写蒋先生的经历时提到这样一条经验,不要老是追述过去,怀念过去”。怀念过去固然可以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但是不能沾沾自喜,居功骄傲。“好汉不夸当年勇”,老是回忆过去的辛酸、悲痛,老是停留在悲伤的状态,不能够自拔,不能够自解,那是一种处在气磊的状态,不足以为英雄,不能有大作为。要化悲伤为力量,要看现在。不要老是把将来想得太美妙,想入非非,一味空谈,要重点着眼于现在,要尽量地安于现状,要尽量地知足常乐。在大理想下面立足于现状,在现状之中又要不满足于现在对社会、对人类、对宇宙的贡献,贡献上要长远。在个人要求和享受方面要尽量低标准,要尽量在安足于现状的条件下来发展。由安静到宁静。

③宁静:宁静是指心如止水,长时间的保持安静,是在以上两静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入静,不是表面上的,是内心深处的入静,是全身性的入静。宁静全靠平常慈善、慈祥、慈悲,处处要有一颗爱心,友善之心,爱惜生命之心,爱护万事万物之心。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伤害他人、他物,不做亏心事,否则别人的潜意识就会干扰你,使你不能进入高度的入静。

比如偷了别人的东西,以为别人没有看见,但是别人的潜意识知道,潜意识就会干扰你练功的状态。同样杀生会造成生物种系对杀生者的强烈的信息报复。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咬牙切齿。要象耶稣那个心态一样,哪怕钉在十字架上他还在说,“我是希望你们天下的人都能上天堂”;要象释迦摩尼那样,当玻璃王斩下他的胳膊和腿的时候还笑眯眯地说,我成佛先度你”。只有这样,练气功才可以宁静。不然的话,你静坐时,三、五分钟内什么都可以不想,过一会什么都在想,那是不行的。所以,入静并不是那么容易,要训练。宁静全靠平常有一颗明静的心,有一付由内心表现出来的安祥、慈祥的像貌。在《西游记》里,白骨精把唐僧装在蒸笼里面,要吃唐僧肉了,唐僧还不着急。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急的,信佛的朋友都知道,“三世因果,六度轮回”,事出有因。气功不是宗教,但它的很多理论与宗教有相联系之处,有相通之处。很多朋友看《西游记》,忽视了《西游记》是一部气功效应的小说,是一部修炼气功的法门小说,它把修炼气功的方法、技术、效应用小说的形式表述出来。其中唐僧是很有意思的,作者费劲苦心去描写唐僧的形象。唐僧能够置生死于度外,我们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宁静一定要置生死于度外,置名利是非于度外,才能够达到。宁静使身体中的能量得到理想、平稳的利用。为我们的

身体进一步敏锐、人生进一步的觉醒,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由宁静才能够进入定静。

④定静:定静首先要有定力,要定如松,不但可以把握自己的状态,还可以把握周围的环境。没有定力不容易深入练功。定力不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可以坐着不动就叫有定力,有自发动功的人就是没有定力。没有定力是指修炼气功不能入门,入门以后又跳出来了;老是没有效果,既便有效果,很快又消失了;或者你接触气功,三、二天就没有兴趣了。定力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定力的训练全靠办事的认真程度,在于立大志,立大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一往无前,绝不动摇。办任何事都要认真,要有始有终,要有头有尾,不要中途放弃。这不但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还需要智慧。要把通向目的道路上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成功的一部分,失败是成功之母,哪怕失败了,也要总结教训,不能兵败如山倒。成功是铸造在这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小的成功和一次次的失败之上的。要有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精神,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定力来源于事业的成功,来源于学业的成功,来源于大大小小事情的成功,来源于我们一生大小事情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对得起全社会。这是定静。由定静才能够进入到虚静。

⑤虚静:虚静是一种虚怀若谷,谦虚的状态,不是心虚,不是边练功边心虚,看到一个影子就认为是魔鬼妖精来了,那就不对了。虚静是在定静的条件下面出现的。虚静全靠平常谦虚谨慎。全靠平常不断的求学问,学而不厌、会而不倦。要尽量把自己看成一个需要所有人指教的、指责的、冤枉的、打击的、帮助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虚静。虚是排除了杂念、排除了干扰、排除了病态、排除了骄傲以后,更需要吸收好的、更需要吸收原来以为是坏的实际上也是好的,方方面面的物质、能量、信息、经验、教训,这样才叫虚静。如果平常自以为是、自以为大、自命不凡、自己认为自己是领袖人才、自己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大教授、大专家,其实那就落后了。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就是这个道理。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谦虚,越是有贡献的人越是要做更大的贡献。总之,虚静不只是什么都不想,它可能想得更多、想得更细、想得更美妙。我们有很多修了很多年、修过各种方法的朋友,认为修得很不错了,其实不然。要不然打坐那么多年了,怎么没有气感呢。有些朋友想,静坐也是练功。但是为什么练了怎么多年这个功、那个法了,怎么还没有得到这个功、那个功呢?问题就出在什么都不想还不是练功,纯粹的打坐与练气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虚静不只是一句话,全靠平常来做,来谦虚。它是靠谦虚来达到状态进入境界的。这是虚静。

在虚静的前提下面才能进入空静。

⑥空静:“四大皆空”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泰山压顶腰不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牛大似马,马大似牛”,什么事情,都视而不见,毫不关心。气功讲的空,有点象佛家讲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并不是真空,空指的是一种境界,是比虚更加‘广’、‘大’、‘宽’、‘深’、‘远’,更能够容纳万事万物,象太空一样能够容纳三千大千世界。你的头脑、整个意念、整个人生能够容纳方方面面。空静是在虚静的基础上,进一步谦虚谨慎,在此基础上,心胸变得非常开阔、空旷,能包容天下万事万物。海灯法师曾经在记者提到“海灯法师您怎么对待是非、怎么对待诽谤”的问题时,说过:“是非以不辩为明,立身无谤不英雄”。就是说,一个有贡献的人,不能将别人的诽谤当做包袱,如果当成包袱来背就无法立身,要想成为英雄就要能够容纳别人的诽谤。所以空静比虚静更进一步,是在谦虚的前提下,全靠‘求’、‘学’二字,进一步博学众才,多才多艺,积众家之长,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够达到空静。空静是一种采集外界能量、接受众人和先人信息的重要状态。只有平时容得下别人的批评、别人的反对,以众为师,自然心中没有难容之事,则心无挂碍,海阔天空。空静还表现在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谦虚的基础上,能者多劳,时刻想着给予,想着助人,多为社会作贡献。这是空静。在平静、安静、宁静、定静、虚静、空静这六大入静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入静,达到真静。

⑦真静:真静就是真正地达到入静状态,心如止水。在此状态下,未开发的功能在顷刻之间得到开发,身体中的高能量物质可以转换成能量做功而出现神奇、神效。在真静的过程中,功能和智慧得到进一步地开发。使人的认识从理性认识进入到感性认识,从下意识和不可知意识进入到显意识和可把握意识。逐渐认识和感受到以前不能认识和感受到的事。认识空间不断开阔。简单地讲真静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真静靠平常随时随地纠正错误、不断地改造错误、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进入真静。真正的入静只由真正有贡献的人才能够体会到真正入静的状态。真静靠成果、靠发明、靠创造、靠新的贡献来实现。简单地讲真静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⑧明静:明静是只在真静的基础上,周身透明,认识透明,感觉透明,想象透明。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明彻的理解,广泛的联系。人可以在对事物高度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和创新。

⑨灵静:高度的灵敏、敏锐,心灵高度的健全。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下,仍可以有条有理的、灵活的处理好每一件事。犹如智能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一样,高度分布智能化、全息化、生命化。不但可以把握现在,而且可以把握未来。

这是第二个条件。要松、静、自然的静,要不断创造这个条件,不断完善这个条件。就可以进入自然这个条件。

(三)自然

自然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练功环境自然;第二,姿势自然;第三,呼吸自然:第四,思想自然。练功时,什么都不要勉强。要听其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最后达到与宇宙浑然一体的“自然”。

什么是自然呢?自然是顺着良好愿望的自然、是顺着事物发展的优势的自然、是顺着科学规律的自然、是顺着周围人可能接受的自然,不是任其自流。顺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练功要顺其良好的发展趋势、良好的意愿去修练。练功中发功的朋友要加良好的愿望,要加保护自己、保护周围的人、保护周围财产的愿望。有些朋友修炼气功一发功就随便在野外乱跑,就忽视了不能任其自流。在练功前看一看练功的场地有多大,什么地方有物品,想一下我即便发功了不要伤着它。在生活当中带善念,练功开始带善念,练功当中带善念,练功发功中带善念。这样,无论你出现多大的自发动功也不会象精神病人那样收不下来。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能整别人,整别人害自己。从气功角度来看,整人信息首先会自然而然地通过遗传密码害到你自己的亲人,如果能够始终做善事,就会首先为你自己的家人做了善事。一人练功,全家受益。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自然,绝不允许任其自流。自然就是规律,就是良好的愿望,就是善念,就是我们所有人能够适应、能够接受的这一面。

怎样才能算是浑然一体呢?比如,天冷了不必加衣服,天热不必不用扇扇子,在水中也能生存,到高原也不会出现高原反应。也就是说,与自然相吻合。

这是松、静、自然三个条件。

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在记叙类文章中,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叙写,读者只能得到对事物的综合、概括的了解;而描写则侧 重于形象的具体描绘,使读者获得具体、明晰的认识和感觉。如果只有叙述而没有描写,文章使过多地讲述故事 梗概,难免不生动、不形象了。 1、设喻描写。即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的描写。用这种方法去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 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梁衡《夏》中的一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 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 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设喻的好处。设喻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它可以使模糊的 东西清晰可见,抽象的东西具体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看了这样的描写,谁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效果正来源于恰切新颖的比喻。 二、白描。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 铺张扬厉,只用普普通通的话,简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质。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相。许多名家大师,都把 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第1页共5页

气功静坐入门

气功静坐入门 严新 (注:录音参见“开功方法”及“气功资料下载”) 气功锻炼的方法很多。这里根据我自已了解到及师傅们所介绍的,讲一些练功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静坐功是很多练功方法的入门关键,学练又方便,所以不少人练功是从静坐开始的。 练功姿势及练功要领 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 1、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 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督脉通畅,阳气充足,

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2、盘坐式:即在平地或床上腿交叉而坐。盘坐有3种形式: 双盘:也称“金盘”。即双腿交叉盘坐,双脚脚心朝上。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可采取这种姿势。 单盘:也称“银盘”。即两腿交叉盘坐,一只脚盘上来,脚心朝上;另一只脚坐在屁股底下。 散盘:也称“自然盘坐”。即两腿交叉而坐,双脚脚心不用朝上。 3、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自然站立。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站立练功注意收腹。 练功注意事项 手的姿势及要领 双手上下相互重叠,手心向上。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 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叠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或双手象抱着一只小球(即抱球式),悬肘,放在胸前或小腹前。 十个手指分开,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各自轻轻地相接不用用力。平常怕冷,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较重心脏病的人,将双手虎口相交,男性用左手握着右手;女性用右手握着左手,半握拳,稍用力,拳心向着小腹部位,即下丹田位置。 以上几种姿势,每次练功时可任选一种,不必来回变换。

静坐带你进入灵性的实相,畅游宇宙空间

静坐带你进入灵性的实相,畅游宇宙空间 禅宗特别强调静坐的要领,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身心如如不动,收摄六根,将心定于一处。古德云:“外不著相,内心不穿,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灵性的实相之一: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遍及宇宙,无所不在。它连结着银河、地球、人类和分子,它是众生万物之间的空间,它是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的连结键。宇宙能量就是生命的势能,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和扩展意识的要素,宇宙能量是所有行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我们在深睡和完全的静默中接收到一部份的宇宙能量。 再运用这个能量从事日常的心灵活动。例如,观看、说话、聆听、思考和所有的身体活动。在睡眠中获得的有限能量,并不能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会感到疲惫、倦怠和紧张不安的原因,这些现象导致了身、心的压力和各种疾病,克服这些压力和疾病的唯一之道,就是获得更多的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活出健康和快乐的要素,它让我们全心地专注在当下的情境,它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扩展意识,只有透过静坐,我们才能汲取到充沛的宇宙能量。 灵性的实相之二:静坐 睡眠是无意识的静坐,静坐是有意识的睡眠。在睡眠中,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能量,在静坐中,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提升身体、心灵和智能的力量,它开启了第六感之门,进入超感官的领域。在静坐中获得的能量带给我们松弛、健康和快乐。它也能让体能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静坐就是意识回归自性的旅程,在静坐中,我们有意识地由身体开始,进行穿越心灵、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行。

我们要先停止一切的身、心的功能,才能达到静坐的目的,也就是说,停止肢体的活动、观看、说话和思考,就是身体不动,妄念止息。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静坐的方法:静坐的第一步就是姿势,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坐姿,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很舒服、很稳定的姿势,坐在地板上或者椅子上都可以,或者在任何一个我们感觉舒服的地方,舒服地坐下来。两腿盘坐,双手交叉,把眼睛闭上,停止一切内在或外在的对话,不要持咒,只要放松,完全地放松下来,单纯地放松。当我们盘好腿和双手交叉好的时候,身体形成的能量回路会让身体更加稳定,眼睛是心灵之窗,所以应该把眼睛闭上,持咒或内、外在的对话都是心灵的活动,所以也应该停止。 身体放松之后,意识就会进入心灵和智能所在的第二个区域,心灵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纷杂的念头会不断地浮到心灵的表层,念头会带来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问题,要超越心灵和智能的限制,我们必须观照呼吸。观照是自性的本质,所以,我们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地吸气或呼气,让吸气或呼气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观照正常的呼吸就好,这是静坐的关键,也是唯一的法门。不要追究你的念头,不要执着在各种妄念....问题或念头上,断绝念头,回到呼吸上面,观照正常的呼吸动作,与你的呼吸同在,接着,你的念头越来越少,呼吸也会变得更浅、更短,最后呼吸会短得像一道闪光一样,停留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有呼吸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你所有的念头都止息了,我们称为无念的状态。这是一个静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接收源源不绝的宇宙能量,静坐的时间越久,我们接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宇宙能量在我们的能量体内流动,能量体也叫做以太体。 灵性的实相之三:能量体 能量体是由七万二千个气脉或能量管所组成的,每一个能量管都由头顶的部位

语音技巧概述以及训练方法

引子 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可分成以下4个阶梯: 第一阶梯: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第二阶梯:用气发声,改善音质。 第三阶梯:加大共鸣,美化音色。 第四阶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以上4个阶梯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由上至下、循序渐进的关系。 嗓音质量是人体发器官各部分肌肉取得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局部独立运动所能奏效的。 所以4个阶梯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进行吐字归音的训练可以使人说话清楚、字音连贯; 要追求字正腔圆更应进行用气发声的训练; 良好的气息支持为共鸣腔的通畅提供了前提条件; 共鸣腔体的适度扩大与共鸣位置的合理调整能准确地建立气息运动的所需空间,使气息更节省,字音更清晰,音量、音质、音色也易于达到理想的水平; 声音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发声技术只有跟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才能准确地为传情达意服务。 因而,咬字吐词、用气发声、美化音色、内容表达,四者不可分割,构成完美的口语发声科学的整体。

第一章吐字归音 引子: 我国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特别注意吐字归音,要求“吐字要有力,归音要到家”。同样道理,我们作为客户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主要是靠话语来与客沟通、交流,表达首要的一点是必须把每个字都咬准确、吐清楚。因此练声首先必须进行吐字归音的训练,以求达到吐字清晰准确,口齿灵活利索。 一.汉字基本构成 按照汉字发音中每部分音素的特点、作用和位置,可以将每个字音大致分解为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字尾。(构成如下表) 二.吐字归音要领 根据上述字音结构的分析,我们可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归纳为“咬字——吐字——收字”三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总的要求是“咬狠、吐圆、收准”,狠、圆、准地完成这三个过程的发音,是建立起科学的口语发声方法的重要前提。 1.字头咬狠 字音发出的起始阶段,是显示字义、字音是否纯正清晰的基础部分,对整个音节有重要影响力。 对于字头咬狠,不要理解为字字使拙劲,狠咬死咬。“狠”的意思是“重”,即相对于字腹与字尾,字头要出得重些,要适当地加强力量,可有理解为“字头有力”。戏曲界将咬字恰当地比喻为“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过山涧”,既不能把小虎咬死,也不能让小虑掉下去。 方法及要求如下: 字头有力,通过发音器官的摩擦阻力形成阻碍时,阻塞部位要保持一定紧张度,形成着力点,出字准确有力。突破障碍时要求力量足、时间短、发音重。这主要是控制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2.字腹吐圆

冈田静坐法

此法系冈田虎次郎生前创始的一种心身修养法。想要学习此静坐的人,首先必须知道两件事:一是姿势要调正;二是呼吸要调好。这是练静坐的两大法门。姿势和时间冈田式静坐法主要采用日本跪坐式练功,上身要求正直,腰臀下沉,入力小腹。跪坐中,脚麻痛,可活动活动,换换脚,坚持静坐数日后即可克服。跪坐时,臆想自己像个不倒翁,入力小腹,上虚下实。但肘骨最下部分要放松,要含胸,这样才能小腹充实。含胸,和立正时的胸的姿势正相反。静坐时,两手放的位置和握法不拘,但要放松,不可用力握手。头正直,眼轻闭,闭口,要鼻吸鼻呼。静坐的时间愈长愈好,但起码每次要坐三十分钟,每天坚持,必有显效。练功可在早晚或其他方便时间内进行,但最便于入力小腹的时间是在饭后(关于日本跪坐,还有不少细则要求,这里从略,其余部分均全译——译者注)。晚睡前,哪怕进行短时间的静坐,然后入睡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在早晨起床后静坐为主,晚间睡觉前静坐为辅,每天坚持进行两次练功,则更有效。静坐时胸、腹、臀的姿势,在日常行、住、坐时也要保持不变,时刻注意。平时要心平气和,意念集中,这样身体方能松沉,血液循环才能旺盛,静坐也才会最舒适。否则,意念散漫,身体姿势自然不整,从而血液循环也必然不畅,感觉不适。呼吸方法姿势和呼吸,对静坐来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如果不健全,亦即呼吸未调好,不可能体会到静坐的真正的妙趣。冈田式静坐法的呼吸,与大多数日本人的习惯正相反,所以首先要练好呼吸。冈田式呼吸法,在呼气时,小腹凸出,坚实,有力,而胸部是虚的,亦即要虚胸实腹,使气呼得缓慢匀调。在吸气时,要扩胸收腹,亦即胸膨胀,小腹微内收。但扩胸时,小腹也并未虚,重心仍在小腹,仍要不断充实小腹。冈田式呼吸法,吸气时间短。整个呼吸如做得正确,异常平静,别人却不易觉察出来。日本大多数人的呼吸与此相反,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所以练静坐首先必须改变呼吸习惯(即把顺腹式呼吸改为逆腹式呼吸——译者注)。静坐的呼吸与深呼吸完全不同,它不像深呼吸那样要求多吸气,故意使胸部伸缩(相反,对扩胸是不加意进行的)。吸气要领:吸气要短促,但鼻息不可出声,吸气时扩胸并适当收腹,收腹要自然,不可人为地加意进行。吸气时不必力着肋骨最下部,也不可用力勉强扩胸。呼气要领:呼气要细长匀静。至于多长为好,并无一定,只要求量力而行。呼气细长得使人觉察不出来为上策功夫。呼气时,脐下一寸五分(约5厘米——编者注)处是全身力量的集中点,并随着呼气的进行,向此处用力的强度也要逐步加大,同时推进。静坐反映:一旦姿势摆好进入静坐,就不要想任何问题,就不要有任何期求。例如想治好病、想增进健康的想法以及其它一切杂念,都应摒弃,只专心致志于入静,无思无念。静坐日久,体内可能发生一种动力,使身体自然

双盘静坐的医学功效

双盘静坐的医学功效 静坐之功效 靜坐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它非但能治生理上的病,也能治心理上的病,可以說,對一切身心的病均能作根本的治療。 身患病者,如:神經表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血氣失調、失眠健忘、消化不良、貧血體弱、陰虛火盛、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肝火旺盛、口乾津少、頭暈眼花、傷風感冒、冬天畏冷、夏天怕熱、從小受傷、風濕骨痛、大便結滯、夜多小便、血壓高、血壓低、肺結核、胃下垂等。心患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懼退縮、提心弔膽、慳吝嫉忌、忿恨熱惱、精神緊張、性情暴躁、心神恍惚、以及種種情欲悲歡等。 中國古籍載述人體內本具治百病之潛能,若患者能有決心,放下萬緣,靜坐曰久,當可根治諸等身心的病。 靜坐的好處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復疲勞、心平氣和、增進思考、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免疫機能,進而止安詳、頭腦聰慧、反應敏捷、音聲清脆、皮膚滋潤、變化氣質、減少執著。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度,形容憔悻,精神昏昧,若能靜坐半小時,精神便能恢復,面容

重獲光彩。靜坐對人的利益豈是藥石所能企及。因此,不論士、農、工、商、僧、俗、道、儒,各行各業各階層,皆宜學之,恆而習之。 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緊張,致使不少人患上了神經衰弱。此症會令患者甚為困擾,並能影響飲食和睡眠,也不是短期可以服藥治癒的。此症既是精神引發的問題,自然也不能單以外服藥石為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始易為力。 筆者早年也曾患此症,而且相當嚴重,食睡皆有困難,終曰驚惶失措,動既怕煩,靜又覺悶,度曰如年。雖求治於中西醫師,卻久未見功效。終求診於上海名醫周某,其診斷結果謂:「起因乃由於牙齒生菌所致,若要痊癒,需將全部牙齒拔除。」我向他解說:「當辛勞時,牙齒表面便生白物,然靜坐半小時,白物便會消失的。」醫師不以為然,並稱:「如果你講經,我就聽你說;現在你看病,就要聽我說。」從此以後,我不再看醫生,終曰於寺內拜佛和靜坐。拜佛是動,打坐是靜,一動一靜,調養身心,所謂:「養身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經過半年,病好一半,再經一年,遂告痊癒。故我現今雖在百忙中,也要抽空於早晚靜坐兩次。以前經常患感冒,而今近十年來未見發生,可見靜坐之功實大矣。 筆者近鄰有一位楊先生,患此症多年,食欲不振,長期失眠,神經過敏,坐立不安,雖然到處求醫,藥石紛投,迄末見癒。更有醫生

静坐方法

静坐前的准备 (一)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二)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三)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一、静坐时的两腿 (一)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板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二)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末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末功效还是一样的。 (三)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以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斯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的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二、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驰。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胸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膈膜松驰,心窝处轻浮而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适。 (二)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三)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三、静坐时的两手 (一)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跏趺之上。 (二)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末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三)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四、静坐时其他部位 (一)头劲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二)两耳宜如不闻。 (三)眼宜轻闭。也有主张两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四)口宜噤闭,舌抵上颚,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五)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六)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力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七)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八)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臀,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收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

91分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静坐调息,静纳百川的休闲活动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静坐调息,静纳百川的休闲活动是指() (A) 恣情性心理休闲 (B) 宣泄性心理休闲 (C) 怡情性心理休闲 (D) 程式性心理休闲 2. 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 (A) 期望值不要太高 (B) 有选择 (C) 单向 (D) 平等 3. ()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 (A) 人格和谐健全 (B) 人格和谐健全 (C) 和谐的人际关系 (D) 热爱生活和工作 4. 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圈子主要是() (A) 医院 (B) 酒桌 (C) 单位

(D) 户外 5. 事实表明,()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 (A) 认识 (B) 意志 (C) 情感 (D) 理性 6. 不具有积极心理调适功能的休闲活动有 (A) 施暴 (B) 音乐 (C) 聊天 (D) 喝酒 7. 挫折锻炼的实质是获得(),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A) 信息 (B) 感受 (C) 锻炼 (D) 挫折经验 8. 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A) 弗洛伊的 (B) 罗素 (C) 马克思

(D) 赫尔巴特 9. 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 (A) 待人以诚 (B) 八面玲珑 (C) 直抒坦言 (D) 坦荡处事 10.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没有什么情绪反应,即使有点反应,也不知如 何处理 (A) 迟钝型 (B) 暴躁型 (C) 迁怒型 (D) 转移型 11. 在行为上,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想法 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属于什么性格的人() (A) 狭隘性格 (B) 急躁性格 (C) 火暴脾气 (D) 脾气好 12. “天才在于勤奋”说明() (A) 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打开七个脉轮的手印和静坐数息的方法

打开七个脉轮的手印和静坐数息的方法每一个脉轮都有相应的手印来打开 1/打开顶轮 2/打开眉心轮 3/打开喉轮 4/打开心轮 5/打开太阳轮

6/打开脐轮 7/打开海底轮

静坐数息的方法 入坐时,调整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祥自在。并且调匀气息,使出入息微细,通顺、均匀。其方法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反覆三次,气息调匀之后,即可进行数息。 修数息时,数出息或入息皆可,然以数出息较佳;但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否则易导致腹中气结。数息不宜紧张,应轻松自在,一心专注,将心念依靠在出入息上,随著出息默数(不数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相续,不可夹杂,错落不清。 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加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即可降伏妄想。 若无法数息,则可观息,就是注意出息和入息,就是要知出知入。所谓知出知入,不是要去记忆出息和入息,只是“知”就好了。知道现在是出、是入,这个知出知入的心要存在。假使不知出、不知入,心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知出知入,一定能使我们心得到宁静、安定。 数息(观息)可以在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定境时,若见一切善恶境界,皆不可执著,此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忧不喜,应知所有相皆是虚妄,坚住正定,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须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定境现前,则身心和悦、轻安舒适。 松:松弛神经,放松心情,体会瑜珈。紧;收紧肌肉,消除赘肉,充分排毒。

调息静坐养生法

调息静坐养生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调息静坐养生法》的内容,具体内容: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调息静坐养生方法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东坡先生养生观的要点在于培养元气,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相互协调。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游、搬砖等种种健身法,但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 方法如下: 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

然后再缓缓起身。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调息静坐养生功 静坐调息功亦属内家功夫,是通过静坐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到健身益体的作用,久之自可除疾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择选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三、双盘调息。 单盘凝神片刻之后,杂念已除,可将两腿双盘,双手改为金刚手印(即右手放在左手之下,手心向上微曲,两大拇指尖轻轻相触),置于丹田之处。先由口中吐出浊气一口,随之自鼻缓缓吸入新气,徐徐咽下均入丹田。

二十多种静心方法技巧汇总

二十多种静心方法技巧汇总 1.动态静心Osho Dynamic Meditation 这整个静心的过程中,眼睛最好都是闭着的。 第一阶段:十分钟 快速地透过鼻子吸气与吐气,重点放在吐气上。以一种快、深、乱的方式呼吸(而不是用平常那种稳定、可预测的韵律呼吸)。身体保持是轻松的,呼吸时可以活动你的身体,帮助身体呼吸的更全然,让能量能够累积起来。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全然的呼吸,让你自己变成那个呼吸。 第二阶段:十分钟 发泄。跟随你身体的感觉,让它全然地自由去表达它所想要表达的。让你的能量像爆炸一样地释放出来!放掉一切!允许你自已更狂野一点……跳动、震动、手足舞蹈、踢腿。支持你的能量,允许任何要发生的事情发生,尽可能全然地进入其中。 第三阶段:十分钟 双手高举,上下跳动,发出「护!护!护!」的咒语,让它深入你的腹部。双脚着地时让整个脚掌都碰触到地面,让「护!」的声音撞击你的性能量中心。倾你所能地跳跃,直到你全然的精疲力竭。 第四阶段:十五分钟 停!完全地静止、冻结在你当时的姿势里。不咳嗽,不移动,否则所有你之前所下的功夫都会化为乌有。就是成为一个观照者,观照在你身上的每一个发生。第五阶段:十五分钟庆祝!跳舞!享受你的欢欣,透过舞蹈表达出你的喜悦,让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感觉充满你的一天。 2.亢达里尼静心Kundalini Meditation 第一阶段:十五分钟 放松,让你的整个身体开始震动,感觉能量从双脚往上移动。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放松开来,成为那个震动。眼睛可以是睁开或闭着的。 第二阶段:十五分钟 跟随你身体的感觉,让它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跳舞,让它按照它的喜欢的方式来移动。眼睛可以是睁开或闭着的。 第三阶段:十五分钟 闭起眼睛,静静地坐着或站着。观照任何发生在内在和外在的一切。 第四阶段:十五分钟 眼睛保持闭着,你可以选择继续坐着,或静静地躺下。 3.德伐瓦尼静心Devavani Meditation 在静心全程都保持眼睛闭着 第一阶段:十五分钟 安静的坐着听音乐。 第二阶段:十五分钟

静坐养气

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拳术五花八门,都以练气为方法。练气不外有三种:(1)用气,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就是外家拳。(2)运气,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运化于四肢百骸,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用的是功法,这就是太极拳。(3)养气,也就是所说的静坐,把周身之气练成团聚不散。这三种练气的方法,都可以疗病保健,增强体质。运气,用气的方法还可以在技击中起到作用。太极拳运气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呢?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说明:“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四梢则实而人虚”。 什么是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就是气不是由丹田发出来,外形的气,不与丹田结合,只是手动足动,气没有来源,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锻炼对疗病保健,增强体质,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技击,更不能的到要领。正如拳谱上所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所以说打太极拳一定要由内气摧动外形,外形的动作无论是手动足动身动(任何部分的动作)都要由丹田发出来的内气摧动,这样锻炼由内而发外,由根而发梢,才能达到完整一气,拳谱上所说:“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就是这个意思。如水有源,便滔滔不断,木有本便枝 叶茂盛。 什么是气不行于四梢实而仍虚呢?就是丹田气不能发于四梢.气是由内而发外,由根而发梢,气有来源(来源于丹田),也有去路,打太极拳每个姿势,气由丹田发出来,经过四肢百骸都要达于四梢,然后再运回丹田,才能达到完整一气.什么是四梢?四梢不是头手足,这是身之四梢.四梢是发为血之梢,血梢练充足能以怒发冲冠;舌为肉之梢,肉梢练充

足,舌能摧齿;齿为骨之梢,骨梢练充足,齿能断金;指甲为筋之梢,筋梢练充足,指能透骨。如果能把四梢练好,何有虚而不实,实而仍 虚之弊乎? 以上讲的是打太极拳运气的方法,但是有一点还要特别注意,就是打太极拳不能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这样就会神态呆滞,所以拳谱上又说:“练理不练气,练气则滞,滞则不灵,练理,理直而气壮”。这就是说练太极拳不要练笨力气,如果练笨力气,就会横气填胸,呼呼发喘。这样练,不但不能起到疗病保健的效果,甚至还会伤气。练理,就是要练先天自然之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有来源,有去路。 一. 道氣功心齋修煉胎息本體的意識概念. 崑崙仙宗玄門道功修煉的法道, 重於性命雙修的動功與靜功心性體用. 其修煉的基礎有. 1. 煉心入聖. 2. 煉性入道 3. 煉精化氣 4. 煉氣化神 5. 煉神還虛 6. 煉虛合道 .

静坐养生法

靜坐真气运行养生法: 前言 在目前及将来的社会中,各种型态的团体组织,例如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等,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组织中掌握各项资源,综合运用使其发挥高度的效能,完成设定的目标与使命,主要的关键,决定于专业经理人有效的经营与管理。 有效的专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充分的专业学识与实务,杰出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统御力和执行力。由于所须因应的人际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所须处理的事务又常繁复多变,除上述条件而外,专业经理人个人更须努力锻炼健壮的身体与旺盛的精神,以便从容应付繁剧长时沉重的工作;以及修养完美的人格与高超的素养,使在处理人与事时得以圆融通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使林木繁茂青山更青,以免“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并使组织的社会使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经理人非持续不断地努力从事各种身心修炼不可。 静坐的原理及功效 专业经理人身心的锻炼,目前盛行各种运动,例如打球、慢跑与游泳等等。这些运动,就身体健康而言,对于身体外层的皮肤肌肉筋骨的健康强壮,确具有直接的功效;但对于身体内部的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及密切相关的种种精神作用与人格素养,却仅有间接的作用,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身体是否健康,精力是否充沛,以及生命是否长寿,真正决定性的关键,在于人体内部的内脏与内部系统,而非外部的肌肉筋骨。即以生病而言,皮破肉烂骨折均无大碍,但内脏衰弱破洞戒内部系统不正常,必然立即发生重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的方法,确可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的功效。但内脏是不随意肌,又和内部系统一样都受自律神经控制,无法用一般的方法加以运动。如果要对此达到直接运动的效果,同时兼具培养人格素养和开发潜力智慧的功能,自古所发展出来的“静坐”,是目前所知最佳的方法。 静坐俗称“内功”或“气功”,经数千年来的发展,由于入手及修炼的方法不同,派别甚多,各有优劣,所能达到的层次与效果也各不相同。静坐的方法,主要是以意念来带动和修炼人体内的“真气’,在初期并须配合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吐纳”方法。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 中医认为,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反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所以说,“静养”是一种精神上的“健身运动”。静养的最佳方法就是静坐。静坐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平静、祥和地面对压力,让心灵得到净化和休息。 静坐,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简便易学。静坐首先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练习时需脱掉鞋子,找一个你认为舒服、无人干扰的地方,闭上双眼,注意呼吸调节,感受空气进入和离开你的身体。静坐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上,试着感觉冷、热、刺痛和其他的感觉。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臀部,先感觉坐垫,再感觉逐渐腾空。如觉得紧张就试着深呼吸,直到紧张感消失。再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背部,先感受脊椎、肌肉;后慢慢往下移到腹部、骨盆。在你一呼一吸的节奏中,注意你的腹部会跟着起伏;再把注意力移到胸腔,注意胸腔也会跟着呼吸而起伏;继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放在大腿上的手,注意每一根手指,手掌,手背;接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臂、肩膀、脖子、脸,感受你的五官和整个头部。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睡前恐惧、忧思、恼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绵绵,以致难以入睡。任何情绪变化都会导致气血运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防止任何情绪的过度。平心静气,气血调达,则睡眠安稳。

胃不和则卧不安 “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晚饭吃的太多,睡前仍感觉有饱胀感,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 临睡前进食更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有碍健康。因此,晚餐只要吃七分饱就可以了,如果睡前感觉饿,可以喝一杯牛奶,活动一会再去睡觉。 过多言谈难安眠 中医认为“阳入阴则寐”,睡前需要静神,不可扰动阳气,阳入于阴人即安睡。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阳气的鼓动,睡前多言语扰阳气运行于外,不能内收,则不易入睡。 睡觉前说话过多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躺下之后,可能还会对睡前的谈话引起思索,可能彻夜不能入睡。 眠睡闭口保元气 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办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长生秘诀》中说:“夜卧常习闭口,最是固养元气。若开口,则走失元气,且邪恶从口而入,有生血绝诸症。凡夜卧开口,其牙齿为出入之气所触,后必病齿,但睡而张口者,牙齿无补早落,可以验之。”张口呼吸,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会刺激咽部。若睡眠环境比较干燥,张口呼吸会导致口腔及咽部干燥不润,对肺部的刺激也比较大,容易发生肺部疾病。 鼻腔内的鼻毛,鼻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分泌粘液,对吸入

32种训练方法

学能优化32种训练方法 一、静心训练 1.142呼吸法: 操作原理:在科学坐姿的前提下,利用深呼吸来达到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的训练。 具体操作方法是:请同学们慢慢地闭上你们的眼睛,在闭上眼睛的同时请检查一下你是否保持了科学坐姿,如果是就在心里表扬一下你自己,如果不是请调整你的坐姿,现在我坐的是我们班里最好的,我感觉我全身放松极了。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小肚子鼓起来了,又鼓起来了,慢慢地吐气,你的小肚子在一点一点的变小,把你肚子中所有不快乐的气体统统呼出,现在的你放松极了,跟着老师再来一遍,慢慢地吸进一口清凉的空气,感觉你的心情变得非常轻松,非常愉悦,你的小肚子慢慢地鼓起来了,然后将你体内所有的不快,所有的烦恼慢慢地呼出,你的身体凝聚一股神奇的力量,请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上课的准备了,我要开始上课了,默数2个数字,睁开你的眼睛。 训练误区:训练过程中,呼吸的深度是按照吸气1秒钟,屏住呼吸4秒钟,吐气2秒钟来进行,而并不是要老师在学生进行的过程中去数节拍。如果不好掌控学生呼吸的深度,可要求学生配合手势来进行。即:一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下面,另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小肚子上,随着深呼吸的进行,你会感到下面的手在一吸一呼的过程中慢慢地前后移动着,而上面的这只手并没太大频率的移动即可。 2.静坐训练: 具体操作方法:老师事先掌握科学坐姿的具体步骤,即数字5表示端坐椅子前半部,数字4表示双脚平铺与肩同宽,数字3表示背挺直,数字2表示头中正,数字1表示双手平放课桌上。在了解了这5个数字的具体动作了之后,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要发现学生的坐姿不端正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地过程中都可以通过静坐训练来加以纠正。其中可以是一个口令:把我们的坐姿调整为科学坐姿,或是直接把各个数字及动作的要领加以描述,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手势,只要学生在看到和听到指令后知道应该调整坐姿为科学坐姿即可。 训练误区:在静坐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和动作相对应的统一和规范,但是在静坐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发生转移的现象,例如:学生做的很端正,但是却出现了走神等现象。所以老师在要求学生静坐的过程中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系列的想象类型的题目。例如: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外星球,你会做什么事情呢等等。 3.想象放松: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语言的描述下,学生达到放松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读一些放松的短文给学生听,学生根据短文的提示逐步达到放松,在进行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坐姿没有特别要求的地方,可以是自然地放在自己的身体两侧,也可以自然地摊在桌面上都可以,在放松结束的时候老师也无需提问,直接过渡到相关内容即可,一般想象放松和渐进放松都是放在课的后半部才使用的行为训练。结束后,可以直接下课。想象放松的语言如下即可:现在请全身放松,慢慢地闭上我们的眼睛,现在我感觉全身轻飘飘的,仿佛踩在软软的棉花上面,感觉我的小脚被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真是舒服极了。。。。。。现在我全身都放松极了,我又重新回到我的教室里,现在我就来看一看我的教室里的位置在哪里我知道在这一节课里我学到了。。。。。。我知道我的表现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着,我还要表现的最好,因为我是爸爸妈妈的骄傲,我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孩子,现在我就来表扬一下我自己,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再来一遍,再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轻轻地睁开你的小眼睛。 4.— 5.渐进放松: 具体操作方法:同上,只是在引导语的使用上出现了不同,渐进放松的引导语强调的是在语言的描述下身体各部分达到放松的感觉,例如:现在我感觉我身体的外部有一股非常放松的感觉,这种放松的感觉正一点一点的向我的头部涌来,轻轻地晃一晃我的小脑袋,放松极了,慢慢地这种放松的感觉又向下传递到我的肩膀上,感觉我的肩膀也放松极了,我晃一晃我的左肩,再晃一晃我的右肩,真是舒服极了。。。。。。这种方式的感觉又向下传递到我的脚尖,我晃一晃我的小脚尖,现在我全身都非常的放松,非常的舒服,请睁开我们的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再来放松一下你身体的各部分。。。。。。

超觉静坐的方法

超觉静坐的方法 2008-11-17 10:23 超觉静坐完整介绍: 【超觉静坐】西方的一种气功。简称TM功(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为美籍印度瑜伽师马哈礼师改良的一种简易的瑜伽术,是以静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西方练此功法的人很多。认为此法有促进智慧、健康,改善行为,增强主动性及生产力等效应。欧美一些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此功法作实验分析。他们着眼于超觉静坐引起的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对练功时人体生理、生化参数的改变,作了比较系统的观测。结果证明:练此法时会引起人的脑电活动、内分泌情况、免疫系统功能等多方面有利于改善自身素质的变化;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明显不同于常态,而是进入了既不同于清醒态、睡眠态,也不同于催眠态的一种新的更加有序的稳态——超常稳态,耗氧量明显下降。这不仅为气功态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进一步证明气功态是一种高效能的功能态。 ——转贴自:《智能气功名词释义》 超觉静坐 (transcedental meditation) 超觉静坐也称为“超脱性入静”,是由印度Maharishi Mahesh Yogi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瑜珈术。传统的“超觉静坐”只能个别传授,具体做法包括:静坐、闭目,默念“字句”以排除杂念。一般是在早饭前和晚上各练习20分钟。由于在整个习练期间,习练者要心中默念字句或声音,从这一点上看,它受到佛教思想的重大影响。 “超觉静坐”被认为是一种能使人增加能量、降低应激水平、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种锻炼方法。从生理变化上看,“超觉静坐”与醒觉、睡眠、梦和催眠状态不同。习练后,人的紧张水平会降低,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耗氧量减少,脑电图中α波增多。有的人认为从事20分钟的习练所体验到的好处胜过一次深度睡眠,它具有重新产生力量并保护身体免受消耗的作用,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愉快的、无忧无虑的放松状态。 “超觉静坐”是一种简单、易行、自然且毫不费力的静坐技术。练习者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宁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注意力超越了日常思想水平,或超觉了。超觉静默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当精神安静下来的时候,身体相应地变得比睡眠时还松弛。不过练习者并未睡着,仍然是完全清醒的,对其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有知觉的。训练者处于一个完全清醒的身心宁静状态。 超觉静默与其它类似的静坐不同,它并不提倡任何超脱世俗事物的观念。虽然,超觉静坐练习需要暂时超脱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约15-20分钟,但这种“超脱”是为了使练习者能恢复更高效率的活动,它是补充练习者脑力与体力资源的过程。当他们从事日常事务时,会感到有更大的精力、更高的效率。因此,超觉静默并非脱离世俗或降低活动,而是在我们需要全力以赴的紧张活动中用深度的休息来平衡一下,以改善和提高活动。 超觉静坐的具体步骤如下: 1、盘腿而坐或坐在板凳、沙发上。 2、微闭双眼,舌抵上腭,抬头挺胸(但不要太刻意,太刻意的把身体挺的过直,反而影响入静,以自然为好)。

静坐的要点

静坐养生的要点 首先选个相对安静的房间,电视、闹钟、手机等易引起分心的干扰源最好关闭或放在别处。可以在静坐前和家人打个招呼,如果没特别的事在静坐期间最好别打扰。如果实在有事不得不打断静坐,最好先在心中默念几声“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感觉自己从静坐状态中出来了再中断静坐,不要猛得起身。 1.可以坐在床边或椅子上,上身坐直,但不要太僵硬,保持自然点就好。下面最好垫个软点的被单或毛毯之类,不然下面较硬长时间坐的话不太舒服会影响静坐状态和时间。得注意床或椅子不能老是叽叽响的那种,也会影响入静。2.两手叠加放在放在靠小腹位臵。具体说就是左手叠在右手上,手心向上,大概保持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相叠,两手背靠腕部各放在两边大腿上,这样最舒服。3.头部端正,两眼轻闭,舌尖顶在上门牙里侧稍上面一点的牙龈位臵,自然点,不要太用力,但静坐期间一直要顶住,偶尔脱离要马上再顶上。 4.大脑放松,有两种意守方法,一种是意守一点,一种是意守全身,具体说明如下: 一、轻轻意守下丹田,就是轻轻想着肚脐稍下面一点的位臵,不用太在意精确位臵,有这个意念就行,意念一定要轻(能意识到小腹或下丹田的位臵就行,中间如果意识到走神了就把意念再收回来就行,没有谁能做到整个静坐过程完全不走神)。想着整个小腹也行,但这其中最好守的还是守整个小腹。强烈建议初练者采用这种方法。 二、意守全身,具体方法是轻轻意守双脚脚心和双手,也就是轻轻想着双脚脚心和双手。女性不管处于什么境界,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男子也可以在一开始就用这种方

法,或在意守一点守到气通大小周天后再改用这种方法。要说明的是,如果练功者按意守下丹田的方法,练出来的气在体内是呈完整的线式运行,就不要用这种方法:意守手脚的方法,练出来的很可能是混元气,不走经络,但对疏通经骆也有好处。 三、事实上还有一种听息法也非常好,但对初学者在此不作介绍,练功者如果按上面的任一种通了大小周天,后面可转为听息法,先天功法。 以上两种守法守得不能太执着,似守非守就行,就是如果中间走神了,意识到自己走神后再把心神收回来继续守就行,不用太在意,意念一定要轻。 5.头脑中的杂念问题。一开始静坐的时候,心中的杂念很多,一念接着一念,这很正常,并不是因为我们开始静坐才有,只是平时我们没注意到而已。有两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就是随波逐流,有杂念不去管它,只要在意识到自己走神的时候再把心神收回来,继续守一点或全身,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另一种就是以一念代万念,例如不断的数”1234”,或默念“心如止水”(信佛的可念“阿弥陀佛”,信耶酥的可念“赞美耶酥”),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入静状态,这两种做法通常同时采用,就是虽然你心中默念“1234”时,还是会走神,这时不去管它,只要意识到走神时就把心收回来想着要守的位臵就行,不断重复。 6.呼吸问题,稍微把呼吸放轻点就行,不用太在意,更不用去管什么顺式逆式呼吸,或有意的长呼吸,那样的话只会造成胸口发闷。 7.简易收功方法:在心中先默念几声“我要收功了”,到自己觉得从静坐状态醒来就行。两手心相对搓几下,然后用手心搓几下脸,轻轻左右旋转脖子,用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