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更评审表

变更评审表

变更评审表
变更评审表

变更 分类.厂 零件号变更

厂 开发时间节点 厂 工序变更/工艺流程 厂 设备/设施 【 模具 厂工装 厂材料 II ?生产场地转移 文件/标准 试验方法 变更供应商 人员变更包装方式 [运输方式 变更描述(说明变更前后状态):

不涉 及

厂不涉 及

I -不涉 及

厂不涉

—开发 费用 ■ 品号新 增/变更

l B0新

增/变更

工艺路 线新 —增/变

变更

来源 顾客 [一供应商

厂通知顾客 厂通知供应 |一内部 变更类型: -临时 变更 工作项目 (工装/设备/材料/库存/检验等)

变更影响评估 (进度/预计所需时间/成本/库存/其 它) 责任部门/人 预计完成时 间 备注 丨模 不涉 及 I 夹具

=不涉 及 检具 I 不涉 及

不涉

—及 工艺 试验

L 物流 包装

b 包装方 式 r 运输方 式 不涉

I ■不涉

I ■不涉

~'及~

I 不涉

—成品、

在制品

不涉 ~及~ —产品

提交

I 不涉 及 不涉

1R 系

制表/日期: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0 目的: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项目、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控制。 3.0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项目变更的批准,管理事业部负责人员的变更批准,生产事业部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生产设施的变更。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4.0 变更类型: 4.1工艺、技术变更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原料介质变更; c.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操作规程的变更; f.工艺参数的改变; g.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4.2设备设施的变更 a.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安全设施的变更; c.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临时的电气设备; 4.3管理变更 a.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人员的变更 c.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管理职责的变更 e.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4项目变更 a.公司、分公司规模扩展项目的变更。 b.计划、在建的工程项目的变更。 c.公司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的变更。 d.公司重大新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变更。 e.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 5.0 变更审批程序: 变更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变更的风险情况分析、申请计划的审批、变更所需对比试验(试验、验证)的申请及实施、试验结果评价及审批、通知相关方、新编及修改文件、变更前培训、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后再评价等。 5.1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程序文件

1目的 规定对公司已定案的各类职能、过程、关键人员、关键设施/设备、供方等发生变更时控制的程序,以保证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 2 适用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类管理、过程方面的变更。 3职责 3.1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3.2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审核、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并对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行动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3.4总经理对重大的变更申请和实施计划进行批准以及对变更进行批准。 4 管理程序 4.1 变更类型 4.1.1 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 4.1.2 制造场所的变更 4.1.3 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变更 4.1.4 重要人员的变更 4.1.5 关键设备、设施的变更 4.1.6 关键原材料供方和外包方的变更

4.1.7 应急计划的变更 4.1.8 产品相关的标准/规变更引起的变更 4.1.9 检测方法和程序变更 4.1.10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重要变更(如来自于客户要求) 4.2变更流程 4.2.1 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由提出部门申请,经高层领导交换统一意见,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4.2.2 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制造场所的变更,如果涉及第三方认证,则需重新进行质量策划,变更后应通知认证机构对新的制造场所进行审核。 4.2.3 重要人员的变更:由使用部门的负责人提出,综合办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招聘/换岗和培训,确保变更的人员满足能力要求。 4.2.4关键设备、设施和公用工程的变更:按《工程变更控制程序》相关规定执行。 4.2.5原材料供方和外包方的变更:由采购部提出申请,并按《采购控制程序》相关规定对供方和外包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合格,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2.6 应急计划的变更: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应急计划的变更或修订进行评估,确认变更能够满足应急要求,方可进行变更。 4.2.7产品相关的标准/规变更引起的变更。由技术部组织评审规,涉及到相关要求的变更,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对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及时修订,并重新发放。 4.2.8检测方法和程序变更。质保部应对新的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适用性和有效性验证,确认不会对产品的符合性评价造成影响后,方可进行变更。 4.2.9 非计划性变更: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生产工艺、指令、记录、设备参数、方法等的书面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需要变更时,应执行《工程变更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ISO质量管理体系版标准新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 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IATF16949QMS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程序

QMS变更管理程序

1目的 规定对公司已定案的各类职能、过程、关键人员、关键设施/设备、供方等发生变更时控制的程序,以保证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类管理、过程方面的变更。 3职责 3.1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3.2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审核、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并对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行动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3.4总经理对重大的变更申请和实施计划进行批准以及对变更进行批准。 4 管理程序 4.1 变更类型 4.1.1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 4.1.2制造场所的变更 4.1.3 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变更 4.1.4重要人员的变更 4.1.5关键设备、设施的变更 4.1.6关键原材料供方和外包方的变更 4.1.7应急计划的变更 4.1.8产品相关的标准/规范变更引起的变更 4.1.9检测方法和程序变更 4.1.10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重要变更(如来自于客户要求) 4.2变更流程 4.2.1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由提出部门申请,经高层领导交换统一意见,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4.2.2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制造场所的变更,如果涉及第三方认证,则需重新进行质量策划,变更后应通知认证机构对新的制造场所进行审核。

4.2.3重要人员的变更:由使用部门的负责人提出,综合办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招聘/换岗和培训,确保变更的人员满足能力要求。 4.2.4关键设备、设施和公用工程的变更:按《工程变更控制程序》相关规定执行。 4.2.5原材料供方和外包方的变更:由采购部提出申请,并按《采购控制程序》相关规定对供方和外包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合格,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2.6应急计划的变更: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应急计划的变更或修订进行评估,确认变更能够满足应急要求,方可进行变更。 4.2.7产品相关的标准/规范变更引起的变更。由技术部组织评审规范,涉及到相关要求的变更,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对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及时修订,并重新发放。4.2.8检测方法和程序变更。质保部应对新的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适用性和有效性验证,确认不会对产品的符合性评价造成影响后,方可进行变更。 4.2.9 非计划性变更: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生产工艺、指令、记录、设备参数、方法等的书面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需要变更时,应执行《工程变更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4.3 变更的流程 4.3.1除相关程序文件有规定的变更用表单外,其他的变更应由提出变更的申请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管理变更审批表”,交本部门负责人评估、签署意见: a) 变更名称:明确变更的主题及变更类型; b) 变更理由:描写该变更提出的原因; c) 变更内容; d) 申请人、申请日期及所属部门。 4.3.2 申请变更部门负责人按照以下要求对变更进行评估: a) 变更风险是否可控; b) 变更是否违背了政策法规、法定标准、产品规范; c) 变更是否会涉及其他过程的变更; d) 变更是否属于需验证的范围; e) 如果变更需要培训,变更执行前必须完成培训。 4.3.3申请部门负责人应列出本部门变更的工作计划和受变更影响的部门, 4.3.4变更申请部门将《管理变更审批表》分送到各相关部门。 4.3.5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收到变更申请后,需对变更申请部门的申请及变更工作计划进行评估,在相关部门评估意见栏注明部门、意见并签名。若同意变更申请,需提出变更涉及的本部门文件及完成变更工作计划。若不同意变更申请,需书面说明理由。

007. 组织变更管理控制程序(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程序文件)

1 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管理体系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环境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 3 定义 3.1新扩改基建:指用于生产、储存、生活、办公等,新增加建筑,或对原有建筑扩建、改造结构或规模的项目。 3.2新设备设施、安全设施:指新增机械设备或安全设施、消耗一定能资源,产生一定废物、带来一定的作业风险,或需定期维护点检、更换零部件、追加安全防护的机器。 3.3新材料:指新增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新的化学成分,并具有一定职业危害的材料。 3.4新产品:指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增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作业操作规程、体系管理或包装材料等。 3.5设备更改:是指对设备、工具等进行改造,例:生产线设备改造、手动工具等改造。 3.6用途更改:是指由一般用途该做特殊用途,例:储藏室改为易燃化学品库或油库等。 3.7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 职责 4.1质安环部 (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

(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3)负责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4)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及时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5)组织对应急计划变更的沟通,协助各部门将应急修订内容传达与员工。(6)对新扩改建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办理竣工验收、三同时验收、消防验收等工作; 4.2设备组 (1)负责对作业场所合理布局,选择低能、高效、安全、噪音低的设备设施,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改善作业环境; (2)负责设备更改前后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降低设备更改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 4.3采购组 (1)负责获取新材料的信息、MSDS、运行时相关数据等资料。 (2)负责供应商变更的主要管理工作。 4.4工艺组 (1)负责对工艺变更需要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等调查,控制环境负荷物质、职业危害因素; (2)负责设计变更的接收,并及时传达设计变更的内容; (3)负责顾客要求的变更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作管理及控制。 4.5办公室 (1)负责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变更; (2)负责组织对新进人员、调岗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 (3)负责新进人员、调岗人员职责的确定、更正及传达、并修订相关文件。4.6生产部 (1)负责设备、工具等用途更改前后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由于设备、工具等用途变更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 (2)配合上述部门进行变更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安

质量体系变更策划程序

1 目的 有效控制各类变更,以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充分性、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产品、过程的变更 3职责 3.1涉及到技术、工程类的变更由工程部门归口管理; 3.2 涉及到体系、过程的变更由质量部负责归口管理; 3.3 其它管理变更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落实管理;具体分工见本规范 4.2条。 4工作内容和要求 4.1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动因素 包括“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 人:一切过程中的员工,比如新员工上岗、员工转岗、新培训员工上岗、岗位人数变化(增加或减少)等因素会造成员工岗位技能或岗位要求变化; 机:泛指用于生产的所有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等,比如新增、维修、保养等会改变机器状态,需点检确认; 料:用于生产的物料(原材料和辅料),比如变更供应商、供应商工程变更、储存期、本公司物料变更等引起物料状态变化; 法:生产工艺方法,比如工艺流程变更、工艺要求变更等引起工艺方法变化; 环:环境,比如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静电等状态变化;由于灯光、、噪音、工作时间引起员工工作状态变化等; 测:测量,即对生产的工艺、质量的检验检测状态,比如电子组装生产中的在线测试、功能测试、目视检查等工艺检验和IPQC的抽检巡检等状态改变。 4.2变更策划-- (IATF16949--6.3 变更策划) 各部门按系统化的方式及时进行策划变更,并充分考虑: a 变更的目的及其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获得 d职责权限的分配与再分配

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电子)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具体填写《文件制/修/废申请通知单》执行。 4.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 (IATF16949-8.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 无论售前还是售后,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更改的要求。 产品和服务要求变更时,应确保相关文件(如合同、产品标准、技术和工艺规范、采购规范、检验规范等)得到修改,确保与变更相关的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产品要求变更时的处理要注意: a)顾客提出更改时,组织宜请顾客出具书面凭证,并评审。 b)组织提出更改时,应根据需要及时评审并通知顾客,得到顾客确认(如签字确认)后执行。对已实现的部分产品,应与顾客协商,妥善处理。 所有的更改,由相关部门负责填写《工程变更申请单》、《工程变更通知单》进行办理更改手续。 4.5 设计和开发变更(IATF16949-8.3.6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应识别评审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期间或后续过程中的更改进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对符合要求没有负面影响;按《工程规范及变更控制规范》进行控制,并保持以下方面的文件信息: a)设计开发的变更-《工程变更申请单》、《工程变更通知单》 b)评审的结果-(设计和开发评审单》 c)变更的授权-《工程变更通知单》 d)所采取的预防负面影响的措施-《纠正(预防)措施表》 在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具体按《产品设计开发规范》执行。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注:设计和开发更改包括产品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技术性更改。 4.6 产品实现变更(IATF169498. 5.6 更改控制) 按《产品实现更改控制规范》对以下产品实现管理过程的更改进行控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组织的背景4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1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3 质量管理体系4.4 领导作用5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2 变更的策划6.3 支持7 7.1 资源7.2 能力意识7.3 沟通7.4 形成文件的信息7.5 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运行策划过程8.3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产品和服务开发8.5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6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8.8 绩效评价9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9.2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标准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 标准4.2 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 由形成文件。 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7.1.4 和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的报告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的报告 (管理评审文件6 ) 一.内容提要 1. 市场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影响预测报告(供销部) 2. 供应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影响预测报告(供销部) 3 技术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影响预测报告(技检部) 4. 组织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影响预测报告(办公室) 5. 总结 二.市场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影响预测报告 (供销部) 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给我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由于保持架制造的技术含量并不十分高,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参与的企业日益增长,加之主机厂为了抢占市场,实施低价竞争,对其供应商施行竞价投标,致使产品的价格下滑。保持架产品属料重工轻产品,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这对成本的压力十分明显,所以质量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历来是十分敏感。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是保持架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主机厂的质量索赔也一年比一年严格,PPM值考核基数年年降低,人本公司产品系列全,单个产品每季度销售量多,要想不被考核只有做到零缺陷,但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事,随着营业额的增加带来索赔和罚款随之增加。但更重要的是顾客要求一天比一天严格,而且在过去认为是合格品,现在未必合格,在合格边缘上产品今天会被判为不合格品,所以我公司在产品检验必须执行加严的内控标准,制定加严的内控标准是2007年下半年工作的重点。 编制:2007年6月28日 审核;2007年6月28日 批准:2007年6月28日

三.供应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 (供销部) 一.2005年钢材开始涨价,2006年达到高峰,几乎涨价1倍都多。但是汽车零部件的售价并没有涨价,反而下降。这使得公司的经营处于更加富有挑战性。保持架钢价格的上扬,促使公司的经营只能是内部节约挖潜,精打细算,任何对原材料的浪费,都会增加成本,减少效益。 二.由于山东聊城一带,基本形成全国保持架生产加工民营生产基地之一,对供方的选择有天时、地利优势,在此种形势下,我公司时时关注保持架钢价格走势,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合格供方. 编制:2007年6月28日 审核;2007年6月28日 批准:2007年6月28日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 0目的: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项目、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控制<3.0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项目变更的批准,管理事业部负责人员的变更批准,生产事业部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生产设施的变更。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4.0 变更类型: 4.1工艺、技术变更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原料介质变更; c.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操作规程的变更; f.工艺参数的改变;

g.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4.2设备设施的变更 a.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安全设施的变更; c.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临时的电气设备; 4.3管理变更 a.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人员的变更 c.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管理职责的变更 e.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4 项目变更 a.公司、分公司规模扩展项目的变更 b.计划、在建的工程项目的变更

c.公司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的变更 d.公司重大新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变更。 e.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 5.0 变更审批程序: 变更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变更的风险情况分析、申请计划的审批、变更所需对比试验(试验、验证)的申请及实施、试验结果评价及审批、通知相关方、新编及修改文件、变更前培训、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后再评价等。 5.1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 5.1.1部门申请变更需填写变更申请计划表,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 5.1.2申请计划表提交至所属系统主管部门。 5.2变更申请计划表的审批。所属系统主管部门对申请部门提交的变更申请计划表进行预 审批后,交质检负责人进行复审批,最后交总经理予以批准。 5.3变更对比试验(验证)申请及实施。对于批准的变更申请计划,需要进行试验(验证) 的,申请部门向系统主管部门进行变更对比试验(验证)的申请,经过批准后,申请部门实施变更的对比试验(验证)。 5.3.1对比试验实施:对比试验需至少进行三批。实施部门需汇总试验数据并写出试验总结和 报告,内容至少包括变更前后的操作方法、质量对比分析,必要时还需提供产品或成果 稳定性试验数据,以此作为最终批准变更前的数据支持。 5.3.2验证:对于批准验证的变更申请计划,由变更实施部门组织编写验证方案,经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规定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 规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变更管理制度 1.0 目的: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项目、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控制。 3.0 职责: 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项目变更的批准,管理事业部负责人员的变更批准,生产事业部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生产设施的变更。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变更类型: 工艺、技术变更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原料介质变更; c.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操作规程的变更; f.工艺参数的改变; g.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设备设施的变更 a.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安全设施的变更; c.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临时的电气设备; 管理变更 a.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人员的变更 c.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管理职责的变更 e.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项目变更 a.公司、分公司规模扩展项目的变更。 b.计划、在建的工程项目的变更。 c.公司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的变更。 d.公司重大新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变更。 e.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 变更审批程序: 变更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变更的风险情况分析、申请计划的审批、变更所需对比试验(试验、验证)的申请及实施、试验结果评价及审批、通知相关方、新编及修改文件、变更前培训、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后再评价等。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 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项目、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 或暂 时性变化的控制。 3. 0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项目变更的批准,管理事业部负责人 员的 变更批准,生产事业部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生产设施的变更。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4.0 变更类型: 4.1工艺、技术变更 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 原料介质变更; c.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 操作规程的变更; f. 工艺参数的改变; g.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4.2设备设施的变更 a.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变更管理制度 1. 0 目的: 患, 特制定本制度。 2. 0 范围:

b. 安全设施的变更; c.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 临时的电气设备; 4.3管理变更 a.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 人员的变更 c.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 管理职责的变更 e.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4 项目变更 a. 公司、分公司规模扩展项目的变更。 b. 计划、在建的工程项目的变更。 c. 公司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的变更。 d. 公司重大新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变更。 e. 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 变更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 变更的风险情况分析、申请计划的审批、变更所需对比试验(试 验证) 的申请及实施、试验结果评价及审批、通知相关方、新编 及修改文件、 变更前培训、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后再评价等。 5.1变更申请计划的起草和提交 5.0 变更审批程序: 交、 验、

GMP文件管理体系变更质量风险分析报告

GMP文件管理体系变更质量风险分析报告GMP文件管理体系变更 及新版GMP文件编制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参加人员 制定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一、信息收集与风险识别 1、公司现GMP文件管理体系于2001年建立,对公司近十余年的文件管理起着重要的支 持与指导作用,随着管理要求的日益加强及公司的不断发展,原管理体系也惭惭不能满 足目前需要,具体表现有: 1.1、现有体系编号系统缺少扩展性; 1.2、现有体系编号系统与规范的管理要素不相符合; 1.3、现有文件格式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要求不一致; 1.4、现有文件管理体系对文件的制定、审核、批准、发放、使用、回收、销毁等规定不详尽,操作性差。 2、同时2011年3月1日,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颁布实施,公司目前很多文件需 要修订或者重新制定。为此经公司管理层讨论后决定对公司文件管理体系进行变更,同 时制定或修订相关文件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符合新版GMP规范的要求。并于2011年10 月8日公司相关领导批准了文件变更申请。

3、在文件体系变更过程中,由于变更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两个体系文件,可能会造成管理 的各种风险,造成管理体系的混乱,进而对产品质量造成风险。 二、风险识别与分析 1、在整个文件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下: 1.1、编制过程由于各相关部门编制人员素质差次不齐,有造成编制过程中无法统一相关 格式、用语的风险。 1.2、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各分工不同,有造成内部文件各流程设计出现冲突的风险。 1.3、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其它管理体系文件如ISO14000等了解不够深入,有与 其它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冲突的风险。 1.4、由于各部门任务量不同及参与编制人员不同,有可能会出现某一部门不按照进度编 制文件,有无法在规定时间间内完成编制任务的风险。 1.5、在文件编制发放过程中会出现新旧体系文件同时使用,在整个变更过程中有造成混 乱的风险。 1.6、在变更过程中由于对新版GMP规范牚握程度不够,有新的文件仍不符合新版规范要 求或仍缺少相关内容的风险。 1.7、在变更后由于使用者对新文件认识不够,仍有执行过程中按照老版文件执行的风险。 2、选择风险评估工具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市政工程变更申报表样表

市政工程变更申报表样表

————————————————————————————————作者:————————————————————————————————日期:

工程变更申报表 工程名称:XXXX路道路工程合同编号:承包单位:XXXX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变编号:监理单位:XXXX监理有限公司 变更名称及位置35+94~36+27段清淤换填变更性质提出变更单位XXXX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变更内容路床范围内淤泥全部清除 变更原因 在35+94~36+27段道路施工过程中,现有水塘现场实测淤泥顶标高为32.312m,经清淤后现场实测,基底标高平均为30.003m,清理淤泥厚度2.309m。工程编号2007241的地勘报告中淤泥顶标高30.8m,淤泥厚度70cm,现场实测淤泥厚度与地勘比较,淤泥厚度增加32.312-30.003-0.7=1.609m。处理长度78.8m,宽度平均17.6m,处理面积78.8×17.6=1386.88㎡。 增减的工程量增加工程量: 1、清淤:2231.49m3 2、余方弃置:2231.49m3 增减造价 (万元) 9.97万元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新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 注:附具体设计变更材料

变更说明 (清淤换填) 35+94~36+27段道路施工过程中,现有水塘现场实测淤泥顶标高为 32.312m,经清淤后现场实测,基底标高平均为30.003m,清理淤泥厚度2.309m。 工程编号2007241的地勘报告中淤泥顶标高30.8m,淤泥厚度70cm,现场实测 淤泥厚度与地勘比较,淤泥厚度增加32.312-30.003-0.7=1.609m。处理长度 78.8m,宽度平均17.6m,处理面积78.8×17.6=1386.88㎡。增加工程量:清 淤2231.49m3,余方弃置:2231.49m3。 此项变更金额为9.97万元,特此说明。 XXXX道路工程项目部 月

6.3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控制程序.pdf

质量管理体系 QMS 广州日信电气有限公司 Guang zhou Rusan Motorcycle Pstumaer Co., Ltd.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RX-6.3- XXXX 发布日期XXXX-8-1 版本号A/0 修订日期修订人页码1/4 制作茆文伟审核批准

1目的 规定对公司已定案的各类职能、过程、关键人员、关键设施/设备、供方等发生变更时控制的程序,以保证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类管理、过程方面的变更。 3职责 3.1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3.2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并对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行动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品技部部门。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3.4总经理对重大的变更申请和实施计划进行批准以及对变更进行批准。 4 管理程序 4.1 变更类型 4.1.1 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 4.1.2 生产场所的变更; 4.1.3 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变更; 4.1.4 重要人员的变更; 4.1.5 关键设备、设施的变更; 4.1.6 关键原材料供方和外包方的变更; 4.1.7 应急计划的变更; 4.1.8 产品相关的标准/规范变更引起的变更; 4.1.9 检测方法和程序变更; 4.1.10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重要变更(如来自于客户要求) 4.2变更流程 4.2.1 组织机构及职能、管理流程变更:由提出部门申请,经高层领导交换统一意见,总经理批准后 广州日信电气有限公司 管理文件 Guang zhou Rusan Motorcycle Pstumaer Co., Ltd. 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RX-6.3- XXXX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管理制度(A)(初稿)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管理体系变更,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的产品质量的影响,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充分性、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组织架构变更、重要人员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等对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变更。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总经理、人事部负责对组织架构和重要质量岗位变更的控制。 4.2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管理体系变更的控制 4.3 基建工程部负责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的控制。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变更的管理,并对变更过程进行跟踪、验证,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5 过程 5.1 组织架构变更 5.1.1 公司组织机构变更必须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原则上不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构 变更后,相应的管理职责、权限应重新分配,涉及到部门的质量目标应重新分解。5.1.2 组织机构变更后,人力资源部应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填写相应的记录,并将新的公司 组织架构内容通知公司各部门。 5.2 重要人员变更 5.2.1 重要质量岗位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各部门经理、车间主管等; 5.2.2 重要人员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按《岗位说明书》规定的教育、学历、经验、培训 等符合条件的人群中选拔。在变更前,应由人力资源部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填写变更人信息和相关资质复印件和培训记录,经总经理审核后,由相关上一级领导批准,实施变更。 5.3 管理体系的变更 5.3.1 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管理体系标准的变更进行评审,并负责变更时的文件建立 及修订,要求在引入变更之前识别出与变更相关的潜在风险,以及所需的任何批准。 5.3.2 如果涉及到第三方认证,则需要重新进行质量策划,变更后应通知认证机构进行审核。 5.4 新建、改建、扩建公司现有基础设施的变更 5.4.1 基建工程部对新、扩、改建项目进行评审,并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评估 5.4.2 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 5.5 变更管理的控制 5.5.1 变更责任部门必须提供详细的变更方案及变更依据。对于重大变更应提供可行性分析 报告,负责确认变更将涉及到的部门,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评审。 5.5.2 变更涉及的部门需充分考虑变更的影响因素,对变更的方案提出建议或意见,积极配 合,支持变更的实施。 5.5.3 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变更实施以及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提交总经理以及与变更 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评审。当评价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由责任部门重新策划或评估变更。 5.5.4 适当时,管理者代表、变更责任部门应及时将变更情况和风险通知相关方。当合同有 要求时,还应由销售/客服部门通知客户。 5.5.4 与变更过程有关的记录应予以保留,记录的管理参照《记录控制程序》。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word 格式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 依据 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文件编号: QM01--2018 版本:A0 编制:办公室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2018 年 1 月 12 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

word 格式 文件修订页 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审批

word 格式 总目录0批准令 0.1发布令 0.2任命书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 引用标准 2.2 通用术语和定义 2.3 专用术语 3概况 3.1 公司概况 3.2 手册管理 4公司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支持

word 格式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 产品和服务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持续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 持续改进 11附录: 附录 1:生产工艺流程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