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97例中医证候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97例中医证候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97例中医证候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97例中医证候分析

【关键词】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而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健康、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脑血管病后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本文将我院1999~2003年9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与同期收治的92例非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比较,探讨中医证候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脑卒中前均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经头颅CT确诊为脑卒中,并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97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男66例,女31例;年龄44~83岁,平均(65.3±14.8)岁;糖尿病病程:1年以内6例,1~5年32例,6~10年45例,>11年14例;合并高血压病38例,冠心病22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例,高脂血症21例,既往有卒中病史26例。非糖尿病卒中患者92例,男62例,女30例;年龄42~86岁,平均(64.5±17.4)岁;合并高血压病28例,冠心病16例,既往有卒中史者19例,高脂血症5例。 1.2 两组头颅CT表现根据头颅CT表现分为:大面积梗死(涉及额、顶、颞叶)、腔隙性梗死(病灶<0.5cm)、多发性梗死(2处以上梗死)、脑干梗死及出血性中风。糖尿病组:大面积梗死25例,占25.8%;腔隙性梗死31例,占32.0%;多发性梗死33例,占34.0%;脑干梗死3例,占3.1%;出血性中风5例,占5.2%。非糖尿病组:大面积梗死18例,占19.6%;腔隙性梗死37例,占40.2%;多发性梗死24例,占26.1%;脑干梗死2例,占2.2%;出血性中风11例,占12.0%。经χ2检验,P>0.05。 1.3 中医证候特点 1.3.1 诊断标准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将两组中风病病类诊断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依据积分分为4型:<13分为轻型,14~26分为普通型,27~39分为重型,>39分为极重型;证类诊断依据二代标准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 1.3.2 两组病类诊断糖尿病组97例中中脏腑7例,占7.2%,中经络90例;占92.8%。非糖尿病组92例中中脏腑3例,占3.3%;中经络89例,占96.7%。经χ2检验P>0.05。 1.3.3 两组积分分级比较糖尿病组97例中轻型25例,占25.8%;普通型26例,占26.8%;重型34例,占35.1%;极重型12例,占12.4%。非糖尿病组92例中轻型20例,占21.7%;普通型41例,占44.6%;重型24例,占26.1%;极重型7例,占7.6%。经χ2检验P<0.05。 1.3.4 两组证类比较糖尿病组97例中风痰火亢8例,占8.2%;风火上扰4例,占4.1%;痰热腑实12例,占12.4%;风痰瘀阻45例,占46.4%;痰湿蒙神3例,占3.1%;气虚血瘀11例,占11.3%;阴虚风动14例,占14.4%。非糖尿病组92例中风痰火亢12例,占13.0%;风火上扰1例,占1.1%;痰热腑实19例,占20.7%;风痰瘀组47例,占51.1%;痰湿蒙神2例,占2.2%;气虚血瘀6例,占6.5%;阴虚风动5例,占5.4%。两组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与其他证型比较,经χ2检验,P<0.05。[!--empirenews.page--] 1.4 治疗两组患者均按脑血管病治疗指南进行处理。血糖明显升高者应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11.1mmol/L水平,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1.5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分为6级: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

1.6 结果两组疗效情况,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略)注:经χ2检验,P<0.05 2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在我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脑卒中的患病率增高的倍数则远远高于国外资料,脑出血的患病率与非糖尿患者群相近,而脑梗死的患病率为非糖尿患者群的4倍。从本观察也可以看出:糖尿病组脑出血5例,脑梗死与脑出血之比为18.4∶1;而非糖尿病组脑出血11例,脑梗死与脑出血之比为7.36∶1。说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脑出血的发病率较对照组低,这与文献报道相符。另外,糖尿病组的合并症明显较非糖尿病组的合并症多;从CT上看,糖尿

病组的病情也较非糖尿病组重,而且复发率也较高。考虑这些是由于糖尿病引发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引起微血管弥漫或局限性基底膜增厚,进而阻塞管腔,高血脂加重了大血管存在的硬化病变。由于病变广泛,累及大、中、小血管,且发展迅速,导致远端小血管营养障碍,管壁变性、坏死及纤溶系统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脑梗死。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共识,因此,2型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血压等对于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则津不载气,燥热则克伐正气,导致气虚;阴虚则血液浓稠,运行缓慢;燥热炽盛,煎熬阴血或气虚鼓动无力均可致血行迟缓而成瘀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气机,津液失布,病情益重,累及他脏,变证百出。故消渴病是病变波及气血阴阳与诸脏腑的疾患,以肾虚为本。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属“消渴”、“中风”范畴。多由忧思恼怒,五志过极或饮食不节,恣酒嗜肥或操持过度,纵欲伤精诱发;亦有因气候骤然变冷、寒则血泣或早春骤暖、风阳暗动而致者。病机为气阴两虚,风痰互结,脑脉瘀阻。大多病程较长,以风痰瘀血为标,气阴两虚为本,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组阴虚风动、气虚血瘀两型明显较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消渴合并中风是以气阴两虚为本,以风、痰、瘀、热为标的本虚标实证,与单纯中风病机有所不同。从病类诊断上看中风组中脏腑的病例多,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可从积分上看,消渴中风组重型和极重型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消渴中风组的病情重。从治疗结果与转归上看,消渴、中风的恢复也较单纯中风差,经统计学处理P<0.05,这与气阴两虚,累及多脏,变证百出,脏腑阴阳气机失调的病机是相关的。因此,对于消渴、中风的治疗除益气养阴固本、息风化痰、活血祛邪之外,还要调节阴阳。最根本的是预防消渴动风,减少中风的发生。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目的观察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近期预后之 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为高血糖组,同期单纯脑出血无糖尿病患者63例为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组高(P<0.05),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高血糖组患者昏迷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结論高血糖水平可加重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昏迷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应重视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 标签:脑出血;糖尿病;血糖水平;意识状态;神经功能评分;预后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急性病,主要是指在非外力作用下脑实质内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可达30%~40%,目前治疗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清创减压和内科保守治疗。今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伴有血糖升高现象,且血糖水平与疾病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关系[1],为探求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意识状态级预后的关系,该文以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和单纯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术后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之间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急性脑出血且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命名为高血糖组,其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43~86岁,平均(54.1±3.2)岁,所有患者均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同时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合并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入院时昏迷31例,清醒25例,嗜睡5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脑桥出血10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4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1例,颞顶叶出血6例。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未合并糖尿病脑出血患者63例,命名为正常血糖组,其中男36例,女性27例,年龄41~89岁,平均(55.3±3.5)岁,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空腹血糖3.9~6.0 mmol/L,餐后2 h血糖4.1~7.8 mmol/L,入院时昏迷29例,清醒27例,嗜睡7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10例,小脑出血14例,脑桥出血11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0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3例,颞顶叶出血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意识状态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急诊或择期行开颅清创加压治疗,术后给予止血、降低颅

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消渴的病变部位在肺、胃和肾,而以肾脏的病变为重。如果患者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上消症状;若患者胃热炽盛,腐熟水谷的能力过盛,则会出现多食易饥的中消症状;若患者肾虚精亏,不能约束小便,则会出现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的下消症状;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热与肾虚的因素,则会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例如,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等等。 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那么,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一、肺热津伤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等。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可选用《丹溪心法》中的消渴方(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生地、花粉各18克,黄连、荷梗(藕秆)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藕汁、姜汁、蜂蜜各适量。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患者若因肺热津伤而致气阴两亏则可选用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功效的玉泉丸。其方药组成是:人参10克,黄芪25克,花粉、葛根、麦冬、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患者若肺热炽盛则可选用具有清热泻火、益气生津功效的白虎汤加人参汤(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粳米15克,炙甘草3克,人参、黄连各6克。患者若烦渴的症状减轻可继续服用消渴方进行治疗。 二、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等。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主,可选用《景岳全书》中的玉女煎(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石膏30克,熟地黄24克,麦冬、牛膝各9克,知母、黄连、山栀子各6克。每日一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葱等。用菊花泡水代茶饮。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二、预防保健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 增加热能消耗, 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 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改善患者全身状态, 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针对糖尿病运动调养的方法有很多,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补肾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整体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GOS评分、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肺部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OS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血糖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系统化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控制血压血糖,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高。 标签:整体系统化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当患者处于脑出血急性期时需及时施行抢救,因脑瘫等现象很容易发生并导致死亡。在脑出血和糖尿病合并发生的情况下,脑出血患者会受到体内血糖持续升高的不良作用,这会增加脑部神经损伤的程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死亡率高,通常在患者有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还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协助改善预后[1-2]。该研究分析了整体系统化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实验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9.01±6.13)岁;脑出血量最少42 mL,最大112 mL,平均(68.52±7.01)mL;出血部位:脑干出血12例、脑叶出血12例、壳核出血9例、上腔出血5例、脑叶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出血1例。 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年龄最小41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9.24±6.11)岁;脑出血量最少42 mL,最大110 mL,平均(68.15±7.24)mL;出血部位:脑干出血13例、脑叶出血12例、壳核出血9例、上腔出血5例、脑叶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脑室出血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整体系统化护理。①监测护理。给予血压、脉搏监测,观察呼吸等情况,及时鉴别脑疝和通知医生。②血糖血压控制。加强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_0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DOI:10.166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5699962.html,ki.1672-4062.2017.13.005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依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血糖控制良好患者,B 组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0.75%、3.77%,较B组的49.06%、18.87%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加强血糖监测,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利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血糖控制;并发症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 on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HU Ming-se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Center Hospital Of Rizhao,Rizhao,Shandong Province,276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blood glucose control,patients in group A with goo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group B with poor blood glucose control,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orbidity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group A were 20.75% and 3.7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of 49.06% and 18.87%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strengthening th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patients with blood glucose level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duce patients’mortality,improve patients’prognosi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Blood glucose control;Complications 高血壓和糖尿病两者间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其病因、危害及影响均存在较

53.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2011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拟定。 (1)有消渴病病史。 (2)肢端发凉,麻木,疼痛。 (3)皮肤紫绀或苍白,毛发脱落,感觉多变。 (4)间歇性跛行。 (5)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及2015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4]拟定。 (1)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2)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缺血的临床表现。 (3)ABI检查:ABI≤0.90 可诊断为下肢缺血。 (4)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等。 (5)下肢血管CTA、MRA或DSA:提示管腔狭窄等。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08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1年)。 1.阴虚血瘀证:肢端麻木或灼痛或肌肉挛痛等,或现间歇性跛行,局部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边有瘀斑,苔薄白干或少苔,脉细涩。 2.气虚血瘀证:肢端麻木、乏力、疼痛,肌肉萎软无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晦暗,活动易劳累,自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苔白,脉沉弱无力。 3.阳虚血瘀证:肢端发凉、麻木、疼痛,入夜痛甚,肢端皮肤紫绀或苍白,间歇性跛行,面色苍白,神疲倦怠,腰腿酸软,畏恶风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4.阴阳两虚血瘀证:肢端发凉、麻木、疼痛,皮肤紫绀或苍白或毛发脱落、灼痛、蚁行等,间歇性跛行。神疲体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四逆,阳痿,或伴肢体浮肿,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而涩。 5.热毒血瘀证:肢端麻木、灼痛,足部发红,局部肤温可有增高,口干渴喜凉饮或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口气重,汗出畏热,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阴虚血瘀证 治法:滋阴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芍药甘草汤合玉泉丸加减。白芍、甘草、生地黄、当归、水蛭、麦门冬、黄芪、茯苓、乌梅、天花粉、葛根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赤药、川芎、当归尾、地龙、水蛭、人参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上证若合并痰湿重者,可加法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若兼气滞明显者,可加柴胡、枳实、姜黄、三棱、莪术等。 3.阳虚血瘀证 治法:温阳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附子、人参、茯苓、白术、赤芍、当归、桂枝、细辛、川芎、地龙、全蝎、水蛭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上证若合寒凝重者,可加乌头、吴茱萸、鹿角胶等。 4.阴阳两虚血瘀证 治法:滋阴补阳,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熟附子、肉桂、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三七、水蛭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5.热毒血瘀证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顾步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石斛、当归、银花、牛膝、菊花、紫花地丁、桃仁、制大黄、桂枝、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3T14:10:34.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玉考 [导读] 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 王玉考(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云南宣威 655400)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009-03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 与同期住院的516例单纯性糖尿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CVD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血糖糖化务红蛋白血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fluential factors related to diabetes mellitus(DM) combin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b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516 patients with DM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VD in diabetic patients increased with the age and diabetic duration.The concentrations of fasting blood sugar,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2 hous,HbA1c,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TG),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and the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 in CVD group were higher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was lower significantly,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DM group.Cerebral infarctions often occurred when DM was complicated by CVD and its mortality was higher and prognosis was bad.Conctusion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control blood sugar,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for preventing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by cerebri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lood glucose HbAic Lipids 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M患病率逐年增加,DM并发CVD也日益增多,影响因素复杂,早发现早处理致关重要,尤其高危患者更应抓紧处治,以便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现就4年来我院收治的56例DM并发CVD患者与同期收治的516例单纯糖尿病就其羅患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中老年糖尿病572例,均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CVD56例,其发生率为9.79%.56例患者中男性26人,女性32人,年龄49-81岁,平均(63.14±11.44)岁,糖尿病病程2-31年,CVD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全部经CT证实,未合并CVD组516例中,男性232例,女性284例,年龄50-83岁,平均(59.78±14.16)岁,糖尿病病程6月—29年。 1.2 检查项目全部病人每日测血压2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级病程CVD发生率比较,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发生率性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年龄增高,病程的延长而增加(P<0.05或P<0.01)。 2.2 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合并CVD组FBG、2h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脂比较可见。糖尿病合并CVP组TC,TG LDL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或P<0.01)。 2.3 两组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比较糖尿病合并CVD高血压发生率41.07%(23/56),单纯糖尿病组24.81%(128/516),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从病死率看,合并CVD组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10.71%,单纯组死亡12例,病死率2.33%,两组比较 (P<0.01),差异显著。 2.4 经CT证实糖尿病并发CVD,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皮层一皮层下>脑干>丘脑>小脑,以脑梗死居多,共43例(76.79%)其中以多发性梗死多见(62.66%),脑出血有11例(19.64%),珠网膜下腔出血1例(1.79%)脑萎缩19例(3 3.93%),主要表现:急性昏迷8例(1 4.29%),智能障碍5例(8.93%),偏瘫47例(83.93%),单瘫8例(14.29%),假性球麻痹19例(33.93%),失语3例( 5.36%),病史中脑缺血发作18例(32.14%),发生率较高。 3 讨论 CVD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人群男/女约为1.3-1.7/1,但本研究男/女为0.9/1。可能是糖尿病降低了雌激素对女性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CVD,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1),≥70岁者发生率为49-59岁的3.45倍,可能是脑动脉硬化与年龄呈正相关,说明高龄是糖尿病并发CVD的高危因素,同时糖尿病并发CVD随病程的延长,其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病程>10年是发生率<5年的2.19倍。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作为中老年DM并发CVD的首要因素,长期高血糖易造成机体蛋白的非酶促糖基化,使糖基化的终末产物增加,与管壁结合蛋白结合,血浆LDL共价交联,促进血管壁脂质沉积,阻止LDL从血管清除[3]。LDL糖基化使过氧化增加,使血管内皮细胞变成泡沫细胞,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由于DM患者纤维蛋白含量增多,血栓素(TXA2)增多,前列腺素(PGI2)下降。血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增加,红细胞变性降低,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在本研究中糖尿病合并CVD者其FBG、2hBG、HbAi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这与糖代谢紊乱,体内自由基增多,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由于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脑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3]。本研究中发现糖尿病合并CVD时HbAic显著增高(P<0.01),进一步促进或诱发动脉粥样感化的形成[4]。及早控制血糖,限制HbAic 生成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尤为重要[5]。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高脂血清能使大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排列无序化,失去特征结构,变为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4T10:41:09.46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素芳[导读] 脂代谢紊乱:LDL-C升高,TG升高,HDL-C降低李素芳【中图分类号】R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12-01众所周知,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做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42岁~80岁之间,发病前均有明确的糖尿病史,病程半年~30年不等,其合并高血压34例,血脂异常45例,高尿酸血症3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6例。既往有脑梗塞病史10例,脑出血2例。60例患者中有口齿不清、流涎、口角歪斜、呛咳24例,肢体活动乏力、麻木、袜套感17例,头昏、头晕、记忆力下降15例,有行为异常、步态不稳、认知障碍8例。全部患者入院后查空腹血糖在9·0mmol/L~15·6mmol/L之间,随机血糖在13·1mmol/L~20·1mmol/L,HbA1c在7·2%~13·6%,单纯TC 增高17例,TG增高28例,TC和TG均增高10例,36例伴有LDL-C和HDL-C不同程度增高与降低,所有病例经颅脑CT检查证实,其中基底节区梗塞36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17例,大面积梗塞2例,小脑梗塞5例,20例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根据患者病情积极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降糖、降压、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酌情脱水以减轻颅内压等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出院,出院时12例生活难以自理,其余病例生活能自理。 讨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病变是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致病因素,其危险性按顺序超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IGT、体力活动少、吸烟和高脂餐。而2型糖尿病伴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者为一般人群的2~4倍(男性)或3~6倍(女性)。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较多:1、脂代谢紊乱:LDL-C升高,TG升高,HDL-C降低;2、高血糖:高血糖的直接作用,糖基化蛋白和糖化脂质的作用,氧化应激和内皮细胞功能受损;3、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血尿酸;4、腹型肥胖;5、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节失常:胰岛素缺乏与生长激素过多,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表达异常;6、其他:吸烟、种族差异等。上述诸多因素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成2型糖尿病易发生脑梗塞的因素,尤以多发性脑梗塞与腔隙型脑梗塞常见,梗塞部位以基底节区最为常见,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故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总体兼顾,调整血糖、血压、血脂、抗氧化应激、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二级预防,尽可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对每位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661600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如何区分糖尿病类型?黎主任表示,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至今尚缺乏统一标准,主要分型有: (1)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分类。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经验之谈。 (2)根据阴阳偏盛偏衰分型。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3)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北京协和医院分为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型共七个证型治疗。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学会辨证标准协作组通过1504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为五期五型论治,分期为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症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 糖尿病前期(Ⅰ期): 1、形体多数超重或肥胖,食欲旺盛,貌似健壮,精力体力有所减退; 2、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3、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餐后有高血糖及糖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血脂多数偏高; 4、可伴有Ⅰ期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为主。 糖尿病症状期(Ⅱ期): 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 2、血糖、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高,血脂多数偏高; 3、可伴有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化热。 合并症早期(Ⅲ期):

2型糖尿病的中医辩证

2型糖尿病的中医辩证 目的探究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中医辨证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社区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患者在和对照组一样的治疗基础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调整,改善患者的机体内在环境,临床效果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2型糖尿病;中医辩证;临床效果 2型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性紊乱疾病。主要是以高血糖症为主。糖尿病有很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在中医中属”消渴症”,一方面由于遗传原因,加上后天饮食不当,劳累,情志不畅所致[1]。本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式治疗,取得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社区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在经过检查之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血糖≥11.1mmol/L。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排除其他合并原发性心、脑、肝等系统疾病以及各种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为(60.8±3.6)岁,病程1.0~10年,平均病程为(5.6±1.3)年,实验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为(61.4±4.1)岁,病程1.2~11年,平均病程为(5.6±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1片/次,3次/d,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实验组患者在和对照组一样的治疗基础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具体的操作内容为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几个患者类型:①阴虚火旺、肾虚精亏患者: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尿频量多,舌红少津,治疗以清热补肾固精为主。②胃热津亏患者: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易饿多食,大便干燥,患者形体干瘦,口渴多尿,舌头黄燥,需要给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③肺热津亏患者:该类患者多尿,烦渴多饮,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④阴阳两虚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出血案例分析

【经典病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出血马国强乳山市人民医院声 明 本讨论来源于王海昌介入并发症俱乐部,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本俱乐部)。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本俱乐部不负任何责任。 本期责任编辑:高洁 马国强(乳山市人民医院)术中用肝素5000欣维宁冠脉内10m,术后病人双眼凝视双侧病理征阳性怎么办?现病人神志清4肢活动自如,昨天下午7点做的,术后磊入欣维宁4ml 每小时用了2个小时讨论:Sunshine停止抗凝抗栓药物,鱼精蛋白中和,请神经外科会诊,紧急手术。若生命体征平稳,可先动态监测头颅CT,若出血不稳定,随时手术周聪(南方医科大附属小榄医院)先按神经内科保守(虽然出血的量有可能超过30,幸运的是后枕叶部位不是脑干),甘露醇125ml/ q12,我会单纯波立维5-7天后看脑出血复查情况再说加不加阿斯匹林,但跟家属沟通很重要推测:1.当时这样的造影的闭塞血管不处理,不一定会死,其实心率有70,临时起搏我也是不会上。2.做了PTCA不放支架,单抗的再闭可能性比放

支架仅单抗的可能性我不知道比例是多少。总之,再闭的话没有支架只是返回原型,没有浪费支架的钱,可是那个医生是孔明?为了救治这闭塞血管放支架有指征!3.脑血管破了,更多的原因是心梗发作时跌倒外伤的可能性大,因为一个出血一个闭塞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没有外伤而自发出血可能性太不可思议。脑出血不止血脑疝会死人,所以严密观察有没有出血增加是必须的,跟家属说明:急性心肌梗塞会死必须要救,脑出血也会死人,但现在相对来说稳定。用药只能兼顾不可能保证两全其美。同时也请能做介入的神经科医生看看,必要时是不是介入治疗。以上是我的不成熟的一点点看法,仅供参考,结合等看其他更多的大咖老师们的意见……现在是考验我们医生说话技巧的时候到了,祝你和病人好运!必要时脑血管介入比开颅好多了王长录(湖南省人民医院)可能危急生命的出血,停用所有抗血栓,加强CT 动态观察我记得长岭老师前两天才说过的,不用双抗,支架内血栓10-20% 评估吧,看堵哪个容易赢Sun停用所有抗凝药,严密观察出血量,3天后,如果出血量没有增加,可以给予泰嘉25mg,一次,然后隔日增加25mg,病情稳定,单抗治疗王长录(湖南省人民医院)更正,10-12%。 SUN-SHINE我有个病人支架术后三天脑出血40毫升,停用双抗,逐渐观察加用氯吡格雷,十天后加阿司匹林,一月后出院,几乎没有后遗症张建军(北京朝阳医院)@于乐泳潍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 响 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患者均行生活方式干预,给予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将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RBP4、胱抑素C(Cys-C)、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FPG、2 h PG、HbA1c)、血脂(TG、TC、LDL-C、FFA)、β细胞功能(HOMA-IR、HOMA-β)、血压、体重指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NIHSS评分等方面的变化,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RBP4、Cys-C、Hcy、hs-CRP水平、FPG、2 h PG、HbA1c、HOMA-IR、TG、TC、LDL-C、FFA较治疗前均下降,HOMA-β均升高,其中治疗组变化更明显,治疗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RBP4和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降低NIHSS评分。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共同机制,抗氧化已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新的治疗手段,α-硫辛酸是目前抗氧化剂中作用最强的一种,在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备受关注[1-2]。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脂源性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有学者将RBP4视为判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4]。抗氧化治疗对该类患者RBP4水平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使用α-硫辛酸治疗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血清RBP4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合并ACI患者110例,其中男57例,女53例;年龄37~84岁,平均(60.7±1 2.8)岁;糖尿病病程11个月~28年,平均(9.3±4.1)年。将患者按入院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 或MRI证实,且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72 h之内,并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感染、继发性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脑出血、胃肠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 (一)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应激情况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 1.阴虚燥热期 (1)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方药: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

证候:“三多”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而刺痛,舌黯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和桃红四五趟加减。 5.脉络瘀阻证 证候: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唇紫,舌黯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血腑逐瘀汤加减。 (三)并发症 1疮痈:治以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治疗。 2.白内障、雀目、耳聋:治以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用枸杞地黄丸、养肝丸、磁朱丸加减治疗。 ? 上消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 ? 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饮食调 ? 护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施膳配 ? 方:①菠菜银耳汤;②莲子茯苓糕H3;③ ? 鲜石榴汁。上消肺热津伤,内热积盛,肺 ? 胃雍热,易成大便秘结,应多食新鲜青 ? 菜,也可用大黄、天冬、玄参泡水以清热 ? 生津,保持大便通畅,使燥热得以下行。 ? 中消主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 ? 结,舌苔黄燥,脉滑实有力。饮食调护原 ? 则:清胃泻火,养阴保津。施膳配方:① ? 香菇烧豆腐;②小米粥;③菠菜根内金米 ? 汤饮;④胡萝卜粥。常食可健脾胃、助消 ? 化、清虚热,补虚损。下消主证:下消分 ? 肾阴亏虚、阴阳两虚。肾阴亏虚证见:尿 ? 频量多。混浊如脂,口干舌燥,舌红脉细 ? 数。饮食调护原则:肾阴亏虚宜滋阴补 ? 肾;辨证施膳:①番薯黑米粥;②枸杞饮; ? ③芹菜饮。常食可滋阴补肾.健脾和胃。 ? 阴阳两虚:饮一嗖一,面色黧黑,耳轮焦 ? 干,腰膝酸软,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