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100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100例2011~2012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均经过脑CT或磁共振确诊为脑血管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疾病分布见表1。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不做护理干预。

1. 2. 2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1. 2. 2. 1 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患者来说,饮食的规律与选择很重要,首先要遵循饮食治疗原则进行饮食,针对病变患者的体质,制定特定食谱,还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1]。除此之外,对于昏迷等不能自主吞咽的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胃管或下鼻饲流食,护理人员要在改变食物形态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在流食中适当加入菜汁或是果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2]。对于神志清醒、可以自主咀嚼的患者,应在饮食中适当加入一些高纤维食物,防止患者便秘。

1. 2. 2. 2 用药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大多伴有高血压症状,为了降低脑血管并发症的复发率以及改善脑组织供血状况,必须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适量的降压药物。

1. 2. 2. 3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主要注意皮肤、口腔、低血糖三方面的护理。例如在帮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不要破坏患者的皮肤黏膜,再者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与预防低血糖的护理工作。

1. 2. 2. 4 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定制功能锻炼计划,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8-24T09:08:11.4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作者:吴阳 [导读] 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 解放军第208医院传染科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病;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3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接收的34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患者33岁,最大患者69岁,平均年龄为49.5岁。临床分析: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肝炎肝硬化21例,重症肝炎2例。患者肝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厌油,肝区不适,乏力。其中几例伴有尿黄,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糖尿病的症状:体重下降、多食、多饮、多尿,并伴有低血糖等症状。 1.2治疗方法 为患者提供保肝、退黄、利尿等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使用胰岛素治疗,增加患者的运动,提供皮肤护理。 2结果 34例患者出院时病情稳定,血糖正常。患者住院最短时间为7d,最长为135d,21例治愈,11例未愈,2例死亡。结果显示,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病情观察以及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来提供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是治疗的关键,能够让干部和糖尿病患者得到恢复,对患者提供饮食控制,是非常可靠的临床护理措施。积极的进行感染预防,防止并发症出现。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是治疗该疾病的前提,医生要对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和指导,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 3讨论 3.1病情观察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告知医生来处理。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住院过程中,很多糖尿病症状都会被肝病掩盖,因此部分患者有多饮多食的症状,研究显示,肝病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其消化道受损也比较严重,仅依靠症状来进行鉴别,有很高的误诊率。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全身症状是我们诊断的依据。如果有乏力症状,可能是肝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利尿剂导致的血钾过低,突然性的乏力基本上都是血糖水平过低引起的,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观察。 3.2低血糖的护理 该研究中,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比较多,合并糖尿病症状后,很容易有低血糖症状出现。每天都要对患者的血糖测量4次,按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来调控饮食和胰岛素剂量。该研究共3例患者入院检查时血糖水平正常,在住院期间有数次低血糖症状出现,在空腹时,会突然出现心悸,心慌,大汗淋漓及全身乏力。这是由于肝功能不全而引起肝糖原代谢障碍,胰岛素在体内停留使糖异生减弱,糖尿病加重,在护理是需要注意观察。测血糖前避免紧张,因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升高造成误差。若血糖>15mmol/L,可用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入,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1h滴完,夜间或凌晨出现高血糖,于当晚10点用中效胰岛素1次。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若肝病较重,控制空腹血糖在7~8mmol/L。做好低血糖急救的相应准备,每位护士必须熟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异常。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时,立即予平卧,查血糖低于正常,根据情况给予含糖食品或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血糖过低,可加重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不利于肝病的恢复。 3.3饮食控制 合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饮食能够降低胰岛细胞的负担,让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控更加容易。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低糖,肝病患者又需要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因此,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我们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设计,针对性的进行血糖控制,如果是肝病比较严重,就需要对患者的两餐间隔增加一些高水分的食物,如水果等。我们需要让患者明白饮食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性,能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配合治疗。 3.4休息与运动 如果是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多休息,可以增加患者肝脏血流量,促进干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接受有氧运动,每周4次,30min/次,步行是非常安全的运动方式,安全可靠,因此效果比较好。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运动计划,评估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有危险出现。患者携带食品,可以在低血糖时使用,运动时要观察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3.5心理护理 肝病和糖尿病都属于终生疾病,治疗难度大,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患者长期治疗经济压力大,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丧失治疗希望。护理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和患者家属联系,一同为患者提供心理状态护理,避免患者情绪过度起伏,稳定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反应出现,影响治疗。严重肝炎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旁看护,安慰患者,缓解痛苦,增加治疗积极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患者容易有不良情绪出现,而且,很多的患者都是要持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他们担心使用后,无法停药,出院后会有注射问题存在,因此不配合。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护理和分析,叮嘱患者,适当饮食,积极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病情会在肝功能改善后有所好转,不要有过重的心理压力,积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策略与体会。方法:选择30 例合并发生皮肌炎与间质性肺炎疾病的患者,由护理人员在其治疗期间 为其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工作的体会。结果: 本组中30 例病患得到有效治疗者共28 例,有效率93.33%,2 例因发呼吸衰揭死亡。结论:合并发生皮肌炎和间质性肺炎病患接受治疗期间,由护理人员根据其 具体症状与病情变化情况,为其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关 键因素。 【关键词】皮肌炎;间质性肺炎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 05-235-01 皮肌炎是一种以肌肉和皮肤为主要发病位置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病情严 重时,除了皮肤和肌肉,还会使全身的各个器官如心脏、肺脏以及胃肠道等都受 到影响。也就是说皮肌炎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肺部受累,特别是间质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它会累及肺泡间质且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炎症伴随肺间质纤维化为基础病变。皮肌 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一旦出现膈肌肋间肌的病变,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还有 呼吸衰竭的症状,那么死亡率就有可能是百分之百。[2]在国外一些研究者发现,如果皮肌炎患者没有合并发生间质性肺炎,那么他的病死率就会远远低于合 并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由此可见,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必须实施有 针对性地全方位的护理,这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病情控制十分重要。 我院的护理人员对收治的30 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入2013 年4 月到2014 年6 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 炎病人30 例进行研究。其中有9 例患者是男性,21 例患者是女性,他们的年龄 基本在17~76 岁之间。他们中病程最短的为1 个月,最长的有13 年。我们采用1975 年制定的皮肌炎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的病症都与之相符。从患者患上皮肌 炎到并发间质性肺炎,这之间隔了大月24 天~30 个月。[3] 1.2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表现皮肌炎的表现:双上眼睑部位有水肿 性紫红斑,且肌近端无力的患者有25 例;有肌肉压痛等疼痛感的患者有21 例;19 例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有19 例。肺间质性的表现:有干咳症状的患者有30 例,基本上是全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有27 例;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有 18 例;还有7 例患者出现了柞状指。 2、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2.1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由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其治疗时间比较长,加上患者眼睑部位不断出现水 肿以及紫红斑,从而造成吞咽困难,肢体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生活 难以自理,并且自身形象受到损害。[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躁,恐 慌的心理,并且对自我形象失去自信。护理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必须用亲切温和 的态度与患者积极地交流,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此病症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 问题要及时解答,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除此之外,作为护理人员,

浅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护理

浅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护理 标签:糖尿病;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饮食习惯社会活动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糖尿病难以治愈且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残疾和早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1]。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因素分析有助于恰当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11例。年龄以35~65岁居多,血糖12.0~18.4 mmol/L。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者10例,肾病综合征3例,无合并症者2例。 2糖尿病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由于年龄、阅历、病程和知识水平、家庭条件等不同,患者表现不一,主要有以下心理状态。 2.1焦虑、恐惧、不安心理糖尿病难以治愈,一旦患之伴随终身,控制不当则会继发多种并发症。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将终身服药,若是没有外源药物替代治疗将会继发代谢紊乱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对本病知识了解不足,缺乏信心,就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心理。表现为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性格变暴躁,抑郁等[2]。 2.2孤独、悲观、自暴自弃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饮食和药物剂量掌握不准,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理想,患者则会对治疗药物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治,继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对治疗不配合,自暴自弃,整日沉湎在悲观绝望的情绪中。 2.3怀疑和满不在乎心理被确诊的早期,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对本病认识不足且患者症状较轻,或无明显不适,有的身体健壮,红光满面,能吃能喝,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没大影响,有的甚至怀疑是否医院诊断错了,所以满不在乎,不注意控制饮食;有的不能及时按时用药或拒绝用药,毫不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病情加重。 3心理护理 综上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3.1解除焦虑恐惧心理

【疾病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疾病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英文名】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 【缩写】PM-DM 【别名】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multiple myositis-dermatomyositis;多肌炎-皮肌炎 【ICD号】M33.1 【概述】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一组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获得性炎症性肌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肌纤维坏死、再生及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PM-DM的病因未明,到目前为止仍属排除性诊断,凡是 找不到明确感染因子(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炎症性肌病均属此病范畴,故又称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由于本组疾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肢体近端、颈部和咽部肌群无力伴疼痛为主的弥漫性炎性肌病。若合并典型皮疹者,则称之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约1/3病人可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疾病,1/10病人 与肿瘤伴发。 【流行病学】 本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儿童一般在4~10岁内发病,16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目前估计为19/10万,中位发病年龄为6.8岁,成人病例好发于40~60岁,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女性。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一般男女比例为1:5。中国人确切的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5~8.4/100万人口,黑人发病率最高,是白人的2倍;日本人最低。但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倾向,儿童的发病高峰为10~14岁,成人为45~54岁。DM发病率高于PM。 【病因】 PM和DM病因未明,可能为易感人群感染某些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 紊乱,导致以骨骼肌病变为主的结缔组织炎症。研究发现PM/DM与 HLA-DR、包涵体肌炎与HLA-DR儿童DM与C无效基因等高度相关。柯萨奇病毒、黏病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3T14:10:34.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玉考 [导读] 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 王玉考(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云南宣威 655400)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009-03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 与同期住院的516例单纯性糖尿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CVD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血糖糖化务红蛋白血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fluential factors related to diabetes mellitus(DM) combin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b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516 patients with DM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VD in diabetic patients increased with the age and diabetic duration.The concentrations of fasting blood sugar,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2 hous,HbA1c,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TG),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and the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 in CVD group were higher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was lower significantly,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DM group.Cerebral infarctions often occurred when DM was complicated by CVD and its mortality was higher and prognosis was bad.Conctusion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control blood sugar,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for preventing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by cerebri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lood glucose HbAic Lipids 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M患病率逐年增加,DM并发CVD也日益增多,影响因素复杂,早发现早处理致关重要,尤其高危患者更应抓紧处治,以便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现就4年来我院收治的56例DM并发CVD患者与同期收治的516例单纯糖尿病就其羅患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中老年糖尿病572例,均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CVD56例,其发生率为9.79%.56例患者中男性26人,女性32人,年龄49-81岁,平均(63.14±11.44)岁,糖尿病病程2-31年,CVD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全部经CT证实,未合并CVD组516例中,男性232例,女性284例,年龄50-83岁,平均(59.78±14.16)岁,糖尿病病程6月—29年。 1.2 检查项目全部病人每日测血压2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级病程CVD发生率比较,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发生率性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年龄增高,病程的延长而增加(P<0.05或P<0.01)。 2.2 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合并CVD组FBG、2h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脂比较可见。糖尿病合并CVP组TC,TG LDL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或P<0.01)。 2.3 两组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比较糖尿病合并CVD高血压发生率41.07%(23/56),单纯糖尿病组24.81%(128/516),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从病死率看,合并CVD组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10.71%,单纯组死亡12例,病死率2.33%,两组比较 (P<0.01),差异显著。 2.4 经CT证实糖尿病并发CVD,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皮层一皮层下>脑干>丘脑>小脑,以脑梗死居多,共43例(76.79%)其中以多发性梗死多见(62.66%),脑出血有11例(19.64%),珠网膜下腔出血1例(1.79%)脑萎缩19例(3 3.93%),主要表现:急性昏迷8例(1 4.29%),智能障碍5例(8.93%),偏瘫47例(83.93%),单瘫8例(14.29%),假性球麻痹19例(33.93%),失语3例( 5.36%),病史中脑缺血发作18例(32.14%),发生率较高。 3 讨论 CVD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人群男/女约为1.3-1.7/1,但本研究男/女为0.9/1。可能是糖尿病降低了雌激素对女性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CVD,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1),≥70岁者发生率为49-59岁的3.45倍,可能是脑动脉硬化与年龄呈正相关,说明高龄是糖尿病并发CVD的高危因素,同时糖尿病并发CVD随病程的延长,其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病程>10年是发生率<5年的2.19倍。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作为中老年DM并发CVD的首要因素,长期高血糖易造成机体蛋白的非酶促糖基化,使糖基化的终末产物增加,与管壁结合蛋白结合,血浆LDL共价交联,促进血管壁脂质沉积,阻止LDL从血管清除[3]。LDL糖基化使过氧化增加,使血管内皮细胞变成泡沫细胞,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由于DM患者纤维蛋白含量增多,血栓素(TXA2)增多,前列腺素(PGI2)下降。血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增加,红细胞变性降低,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在本研究中糖尿病合并CVD者其FBG、2hBG、HbAi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这与糖代谢紊乱,体内自由基增多,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由于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脑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3]。本研究中发现糖尿病合并CVD时HbAic显著增高(P<0.01),进一步促进或诱发动脉粥样感化的形成[4]。及早控制血糖,限制HbAic 生成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尤为重要[5]。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高脂血清能使大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排列无序化,失去特征结构,变为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为此,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许多国家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目前总结多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多例来我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活动错综复杂,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糖尿病的发展、预后,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导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伟恒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于过程,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下,常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现将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障碍及心里护理介绍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而是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1]。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1. 焦虑、恐惧 这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因为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他们惧怕因患有糖尿病而影响自己的将来和那些需要他们负起责任的家人,惧怕死亡,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2. 悲观、绝望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文章目录*一、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1.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2.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3.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二、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三、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的护理还应注意什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肿瘤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的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人心理压力大,免疫力低,易合并感染,感染菌群常为混合性,不易控制。在日常护理中,应经常监测血糖、尿量、尿酮体的变化,尽量停用口服降糖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注意以下几点: 1、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放疗、化疗后可有白细胞下降, 高血糖抑制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手术后易出现局部及全身细菌感染且难以控制,代谢紊乱等原因增加了机会性感染的因素。临床上多见皮肤、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血运差,同时皮肤感觉减退,易发生创面感染、烫伤等,需特别注意隔离、消毒,经常检查,多翻身。呼吸道插管、引流、导尿等要保持通畅,定时冲洗、更换。要避免医院感染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糖尿病病人由于其合并全身的微血管病变,易并发心脑肾并发症,糖 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一倍以上,加之恶性肿瘤及手术或放、化疗的打击,特别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使病人及家属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在病人入院后,要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了解他们的心、脑、肾功能,加强心率、血压的监护,增加与家人的沟通,告知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可能性,注意血压、心率、意识、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 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3、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猪胰岛素,作用时间分长效、中效、短效、速效等,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不同品种胰岛素的规格及剂量,胰岛素的使用应小量(0.3 U/kg~0.5 U/kg)开始、剂量个体化、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特别是餐后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变化,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指导病人的饮食时间、品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确保使用的安全有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 国外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的58500名各类癌症患者中,有9%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沛县华佗医院韩晶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9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干预。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好转15例,无变化3例。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高血糖水平对脑血管的危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综合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cerebral infracti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rehensive care of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 the Methods for example,92 cerebral infraction merge diabetics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46 cases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ake an effective medical care to intervene. The cure 5,To show Results 23 example ,the better no change in the 15 3.Conclusion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hyperglycosemia to reduce the level of cerebrovascular to maximize the lower disability rate , rais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cerebral infraction .diabetic patients ; a comprehensive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患病人数

海参与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一、高血压 1、高血压的定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将高血压分期为: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mmHg 2、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3、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4、高血压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食盐的限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6 g为宜,口味以清淡为主,少食咸菜、酱菜、酱肉,罐头、香肠、火腿、方便面等。 (2)一餐之进食量宜少,一天之总热量应限制,每餐求七分饱即可,少食多餐。 (3)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之限制。肉类尽量用瘦肉部份,肥肉、猪蹄、鸡皮、鸭皮等含胆固醇很高,热量高,造成动脉硬化。避免麻花、油煎饼或油酥等油炸食物。烹调宜采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4)摄取均衡的饮食。如蔬菜、水果、油脂类[植物油]、五谷类、鱼肉[瘦]、蛋、奶、豆类。 (5)避免摄取过多的糖类及淀粉预防肥胖。 (6)经常食用降低血脂的食物,如香菇、大蒜、豆角、芸豆、毛豆、黄豆、红小豆、核桃仁、大葱、扇贝、对虾、豌豆、花生仁、木耳、洋葱、海带、紫菜、蚕豆等。研究表明,这些食物能改善血管功能。 (7)多食富含钾镁碘锌的食物,这类无机盐具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的功能。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柑橘、杏、红枣、无花果、葡萄、大豆、菠菜、、土豆等;此外,家禽、鱼类、瘦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加强功能练习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标签:糖尿病;骨折;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37~86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股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6例;椎体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 1.2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入院前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50例;入院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6例。 1.3血糖情况空腹血糖在7.0 mmol/L左右;电脑末梢血糖在8.1 mmol/L 左右。 1.4住院期间服用降糖药物的35例,用胰岛素治疗的15例。 1.5治疗结果治疗好转49例,伤口延迟愈合的5例;伤口难以愈合2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2.1.1本组患者多因突发意外骨折后引起躯体障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突然改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同时又因为血糖增高害怕术后切口感染,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影响预后,表现出焦虑、抑郁等。 2.1.2针对这些情况,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体贴、安慰、关心患者,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 2.2饮食指导 2.2.1患者骨折后,患者往往为了早日康复自我补充骨头类汤,自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往往血糖控制不好,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取得理解、配合,使患者的饮食有计划合理搭配,做到定时、定量,禁食高糖食物,以低糖、高蛋白饮食为主,多食用牛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海带等含钙丰富的

干燥综合症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组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恶性肿瘤,约20%病者合并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疾病特点 由于受累范围不同,伴发病差异较大,因而本病临床表现多样。通常本病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只要及时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单纯多发性肌炎可望预后良好,伴发恶性肿瘤和多种结缔组织病者,预后较差。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中的“肌痹”、“肉痹”范畴。如《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日肌痹,伤于寒湿”,对本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了初步认识。 临床表现 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下蹲,起立,上楼梯困难,双手抬举困难; 2.颈肌、咽喉肌无力,抬头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致呼吸困难,紫绀。 3.肌痛,颈肩、上臂、前臂、大腿、小腿多见。 4.肌肉萎缩,肢体近端多见。 5.皮肤损害,如头面部浮肿性紫红斑等。 6.少数有发热、关节痛等。 通过对皮肌炎患者进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患者发病都是以皮肤病变为早期症状表现,本病的皮肤损害多种多样,有的为首发症状。有的具有一定特异性,对诊断有帮助。有的出现提示伴发内脏恶性肿瘤,有的与预后有关。皮损病变与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有时皮损可以较为广泛而仅有轻度肌炎,相反亦有存在严重肌肉病变而仅有轻度皮损,有时皮损反映了肌肉病变的程度。 1.Gottron征约70%的DM出现此征。它表现为在掌指关节和近指关节处皮肤有红紫色的斑丘疹,顶面扁平,伴少许脱屑,久后皮肤萎缩,色素减退。在甲根皱襞可见僵直毛细血管扩张和瘀点,有助于诊断。此征由Gottron在1930年首先描写,被认为是DM的特异性皮疹。 2.向阳性紫红斑出现在DM双侧的上眼睑(以上眼睑为中心出现眶周不等程度浮肿性紫红色斑片),往往伴有水肿。病变可延及眼眶周围,甚至整个颜面(逐渐弥漫地向前额、颧颊、耳前、颈和上胸部V字区等扩展,头皮和耳后部亦可累及。闭眼近睑缘处可见明显扩张的树枝状毛细血管,偶见弯曲顶端有针头大小瘀点的毛细血管)。54%DM在早期可出现此征,向阳性紫红斑它也是DM的一个特异性体征。 3.暴露部位的皮疹在31%~36%的DM的脸、颈前上胸部位(呈V形)、颈后 背上端部位(呈披肩形状),上臂伸面出现红色的皮疹,久后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目前是一种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中老年糖尿病常出现的一种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其实这种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下面主要介绍下: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有: (一)积极控制原发病: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诱发因素,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动脉硬化,改善脑供血,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压稳定在130/80mmHg最为理想。 2、改善血粘度:糖尿病人由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其血粘度异常,这样更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通过上述措施,可使血粘度有所改善,同时可服用肠溶阿斯匹林75mg,每晚一次,或定期输液如黄芪丹参液,以改善血流变。 3、控制血糖:由于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脑血管病是长期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造成的结果,因此最首要的任务是控制好血糖,但控制血糖并非越低越好,血糖过低更易导致心脑细胞的损害,加重病情,一般应掌握在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即可。控制血糖的药物选择最好选择胰岛素,但要严防低血糖,如果病人拒绝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此种病人并非少数)可选择达美康,因其在降糖的同时,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4、控制血脂: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病理结果,血脂异常更易促使动脉硬化,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危害更大,除宜清淡外,可用他汀及贝特类西药或中药降脂。 (二)定期监测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血流变、体重指数、心电图、脑血流图。 (三)出现各种症状要重视:如胸闷、憋气、心慌、出汗、胸痛、发作性头晕、肢体麻木、性格反常、一侧肢体功能障碍等,以上都是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先兆症状,一旦出现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目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控制好血糖,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求。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合并糖尿病,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行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43例,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57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及伤口感染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标签:颅脑损伤;糖尿病;护理;临床疗效 為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2~74岁,平均(56.18±7.09)岁。颅脑损伤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结果示颅底骨折11例,脑挫裂伤34例,硬膜外血肿55例。患者尿糖为+++~++++,空腹血糖在14.2~24.8 mmol/L。其中,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患者55例,其他没有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的45例,同时服药也不规律。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19例,2型糖尿病81例。 1.2 血糖测定 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测指尖血糖1次,24 h 内抽血检测血糖值,应用血清葡萄糖氧气化酶法,正常指数在 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值出应在6.2 mmol/L 以下;正常指数为3.9~7.8 mmol/L,血糖指数应低于7.8 mmol/L。开放治疗的是43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加去骨瓣减压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即可。 1.3 护理要点 1.3.1 心理护理对于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有的患者表现为神志清楚,有的神志不清。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由于患者

最新糖尿病饮食指南与饮食禁忌(全)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具体来说,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应该遵循一下原则:一般空 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7.5以下的,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在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交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西瓜、猕猴桃、西红柿、柚子、橙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 萝、草莓、青梅、樱桃、椰子乳等。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和山楂等。 不宜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红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以及果脯应禁止食用。含糖量特 别高的新鲜水果,如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 葡萄、冬枣、黄桃等也不宜食用。 吃水果的时间 通常情况是在两餐之间,饥饿和体力活动后,可作为能量和营养 的补充,一般在上午九点或下午三点或是晚餐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 时,不能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糖尿病患者怎样吃甜食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点甜食都不可以吃,主要要根据食品的热量 来决定,而且必须要限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各种甜点心、 巧克力、含糖饮料如可乐及甜果汁、或者冰淇淋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大都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热量较高,吸收后会明显升高 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甜食: 木糖醇,是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多聚戊糖,经水解后再加氢还原成 的产物。有引起腹泻的作用,应慎用,不应大量服用。 山梨糖,在很多水果中都存在,甜度仅为蔗糖的50%,热量稍低于葡萄糖,服用后不会转为葡萄糖,是适合糖尿病并发肝炎、胆囊炎 者服用的甜味剂。 麦芽糖醇,甜度和蔗糖接近,不产生热量,也不含合成脂肪和刺 激胆固醇形成。它是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患者较理想的甜味剂。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100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100例2011~2012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均经过脑CT或磁共振确诊为脑血管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疾病分布见表1。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不做护理干预。 1. 2. 2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1. 2. 2. 1 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患者来说,饮食的规律与选择很重要,首先要遵循饮食治疗原则进行饮食,针对病变患者的体质,制定特定食谱,还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1]。除此之外,对于昏迷等不能自主吞咽的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胃管或下鼻饲流食,护理人员要在改变食物形态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在流食中适当加入菜汁或是果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2]。对于神志清醒、可以自主咀嚼的患者,应在饮食中适当加入一些高纤维食物,防止患者便秘。 1. 2. 2. 2 用药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大多伴有高血压症状,为了降低脑血管并发症的复发率以及改善脑组织供血状况,必须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适量的降压药物。 1. 2. 2. 3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主要注意皮肤、口腔、低血糖三方面的护理。例如在帮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不要破坏患者的皮肤黏膜,再者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与预防低血糖的护理工作。 1. 2. 2. 4 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定制功能锻炼计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